《晚安,大猩猩》是一部讲述大猩猩生活的纪录片。影片展现了大猩猩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结构。观众通过这部影片可以更加了解大猩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感受到大猩猩与人类之间的亲密联系。整部影片充满了温情和感动,让人不禁对这些可爱的动物心生敬意。
《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一)
轻轻地就说了一个美好的故事。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我爱大猩猩”,是女儿对这本书的表达。临睡前,暖色的灯光下,母女共读如此优美的一本书。你会爱上大猩猩,爱上那些动物们,爱上动物管理员,爱上动物管理员的妻子,爱上这个世界。这样的晚安故事,会让人做彩色的梦,温暖而彩色的梦。
1/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书里有很多小细节,这对夫妇与动物打交道,我有点记不清是自己的动物园,还是动物园的饲养员。她们终身没有生育,有一个猩猩就是她们的孩子。书中墙壁的相框里有他们跟很多动物的合影,但是卧室只有三口之家的合影,那个宝宝就是那只猩猩宝宝。这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更可贵的,他是真实存在的童话。
2/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三)
宝宝很喜欢这本书,每天晚上都会让我讲一遍。
看着大猩猩把管理员的钥匙偷了,将小动物一个一个放出来,然后跟着管理员去家里睡觉。
很调皮又很温馨,是不是?
你看,管理员的家里的照片墙上,还有小动物和管理员一家的合影的。
床头的相架,是管理员一家和大猩猩。
还有那只小老鼠,一直跟着大猩猩,背着香蕉,真是太可爱了。
3/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四)
老师说,人生有三次机会邂逅图画书,一次是童年,一次是初为父母,还有一次是人生过半,为了自己的时候。我们的童年没有机会触摸图画书,现在借由年幼的孩子,我们也在这些世界上最真最美的图画书里,和孩子一起重新长大。好好享受一起读图画书的快乐时光吧。
“《月亮,晚安》,对你来说是不是太沉静了?那么,这里有一个更有活力的就寝时间的故事……”——这是美国《儿童图书中心期刊》的一句书评。
4/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五)
夜深人静,一个身穿绿色制服的动物园管理人去跟动物们一一道晚安,他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没有发现大猩猩偷走了他挂在身后的一串钥匙。
调皮的大猩猩从笼子里溜了出来。它悄悄地跟在管理人的身后。当管理人对大象说完晚安之后,大猩猩把大象放了出来;当管理人对狮子说完晚安之后,大猩猩把狮子放了出来;当管理人对长颈鹿说完晚安之后,大猩猩把长颈鹿放了出来……就这样,当管理人在月光下向家里走去时,他没有发现小老鼠、大猩猩、大象、狮子、长颈鹿、鬣狗、犰狳,一长串的的动物跟在他身后回家了。
管理人上床睡觉,大猩猩也钻进了被窝里。
当他的妻子对他说:“亲爱的,晚安”时,从黑暗中同时传来了七个声音:“晚安!”她吃了一惊,于是拉开了灯。她没有慌张,也没有叫醒酣睡的丈夫,而是自己牵着大猩猩的手,又把动物们送回到了动物园。
不过,她没有发现大猩猩又悄悄地跟了回来。
而且还比她先上了床!
5/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六)
《晚安,大猩猩》太可爱了!!!简直萌死个人~~~超有爱又很好玩的晚安书~~故事很简单很简单,语言也非常非常简单,但分析起来就能发现这可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一本绘本~
这本绘本里的画面和文字各有担当:画面有趣,负责推动情节、展现丰富的信息;文字温馨,保持不变,全篇基本都是“晚安,××”的格式,在画面不断变化的同时保持了绘本的稳定感,又不断强调了绘本的主题。两者一动一静,配合得天衣无缝~
第一遍看的时候注意力可能都会集中在大猩猩身上,但是再看一遍,就会发现还有一条小老鼠的故事线,也是超级有爱的!(就不过多剧透了)大家都好爱用小老鼠来画副线呀!(《爷爷总是有办法》《玛丽和小老鼠的秘密》《阿利的红斗篷》都是~)
而且在晚安书之外,这本绘本还可以说兼具了认知书的功能。走过一个个笼子,和一个个动物们道晚安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认识各种动物的过程。而且它不是那么生硬地介绍,是将认知的过程与故事的情节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以及最后,拉灯全黑的那页超级好玩!虽然形容的不太恰当,但是真的超有那种“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感觉
6/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七)
可能是我读的不太细,很多豆友提到的细节,比如管理员家里墙上挂着的合影啦,我真的没看到。我也还没来得及和姑娘一起读,她太小了;我就谈谈我作为父母,成年人,看完这个故事的感受吧。
大猩猩偷走管理员的钥匙,我内心隐隐不安:不知大猩猩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结果,是一个一个打开动物们的门锁,跟着管理员回到家。我之前还以为只是动物们的深夜PARTY呢。原来是想和管理员待久一点,不分开。但是,管理员累得不行,倒头就睡。管理员的妻子还醒着,大猩猩就这么堂而皇之睡在他们的床上,实在有点诡异。满屋子的大型动物们一起陪睡,也怪瘆人的。管理员道晚安时,四处纷纷回应。还有一双滴溜溜的眼睛,把我给吓一跳,若是小盆友,还不给吓坏了?而管理员的妻子把动物们领回自己的笼子去睡觉,偏偏大猩猩又从动物园跑出来,继续跟在她身后,进了卧室,大摇大摆睡在打鼾的管理员和疲倦的妻子身边。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啊?怪邪恶的。大猩猩对管理员的依恋,不舍,非得要同床共寝才能表达吗?爱动物,那么小盆友是不是可以把猫啊狗啊往床上带?作为绘本,这种行为习惯很容易误导小盆友啊。只能弃之不用了。不知是我多虑了还是怎么的,希望有人能够给我解答解答疑惑。
7/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八)
这是一本快乐的书。书里的每个人都很快乐,每个动物都很有喜感,每个读这本书的人,也会快乐。
爸爸妈妈们,如果你刚好有一个学步期的孩子,书里大猩猩的背影会不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那不就是你蹒跚学步宝宝跌跌撞撞的背影么?有时手脚并用,晃晃悠悠地移动自己笨拙的小身体;有时垫着脚尖,伸着小手努力够着什么;有时无辜,有时古灵精怪的眼神;有时对着你龇牙咧嘴一脸怪相,就为了逗你一笑。管理员太太穿着睡衣,打着手电筒,牵着大猩猩回到动物园的画面,是不是像极了被调皮宝宝折腾一天后无计可施的妈妈?管理员就是那个粗心的爸爸。
他们这样爱这些动物,就如爱自己的孩子。他们细心布置每个动物的房间,给它们很多玩具,每人都有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布偶玩具,一只大猩猩、一头小象、一个小长颈鹿、一条小鬣狗。它们心安理得地跟着回到管理员的家,熟门熟路地找到自己舒适的睡觉地点。墙上那么多的照片,诉说了书后更多的故事,甚至连他们的结婚照都有大猩猩宝宝时期的身影!
它唤起我心中无限柔情。
这是一本简单的书,但是我看了许多遍。每次都能从画面里看到一些新的有趣的内容。目前来说,我最爱的是那只非常抢戏的老鼠。哈哈哈哈。老鼠对香蕉的执着简直堪比冰河世纪里的那只松鼠对松果的热情啊。
8/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九)
晚安,大猩猩 2015/4/25
我钟情于那些晚安绘本,这本《晚安,大猩猩》,我特别喜欢。
色彩绚烂,漂亮极了,就像是泡泡糖吹出来的彩色的梦一样,还有那么多的动物呀,热热闹闹的,哎呀,太和我心意啦。
调皮的大猩猩偷走了管理员的钥匙,逃了出来,放出了大象,狮子,鬣狗,长颈鹿,犰狳,动物们排着队都跟着管理员回家了。当妻子道晚安的时候,嚯,一下子有那么多的晚安回应他,下一页画面上漆黑一片,只有一双瞪得圆圆的眼睛。妻子把他们都送回动物园,大猩猩还是溜了出来,跟着妻子回家了,他还对着我们做出“嘘”这个动作,好像是让我们不要告诉别人哦。好了,管理员睡着了,妻子睡着了,小老鼠和大猩猩也说找了,终于大家都睡着了。晚安~~
最棒的就是这本书里的小细节了,彩色的笼子对应着彩色钥匙,那个执着的费劲儿拖着根大香蕉的小老鼠,几乎每一页都会出现的哦。还有动物笼子里的玩具,大猩猩笼子里有小猩猩,大象笼子里有小象……这些都是非常有爱呀。动物们排排坐等犰狳出来的那页画面也好有趣,我最喜欢的是那只大猩猩啦,调皮聪明,眼睛滴溜溜的转,会有一些恶作剧,和小朋友们一样(小朋友看到应该会很亲切吧)。看到妻子发现动物们都睡在家中的那一页吗,大猩猩正咧着嘴笑呢。他执着眷恋管理员夫妇的床,要和他们一起睡觉。
一声声的说着晚安,和《晚安,月亮》一样,只是那本绘本更加静谧。这本幽默可爱,妙趣横生,我想只有对动物们有着深厚的情感,也爱着那些不肯睡觉的小人儿,才会写出这样的一个俏皮又深情的故事,才会在书里埋下一个又一个彩蛋,给他们带来惊喜。
9/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十)
孩子们对月亮的喜爱一定多于太阳。好多好多故事,都从那轮弯弯升起的月亮开始。大地恢复宁静,蟋蟀们拉开夜曲,小虫子、树精、地鼠、森林里的狮子大象全部学着人类一样,说起话来,甚至连海洋里的鲸鱼,都可能像海鸥一样飞。
只要一到夜晚,任何故事都有可能发生。就像电影里的《玩具总动员》和《博物馆奇妙夜》,孩子们对这样的情节丝毫不惊讶。
你看,没说错吧。虽然月亮早就高高悬在黑得发紫的夜空上,动物园里的动物伙伴们可一点也不困。它们才是世界上不睡觉冠军!大猩猩一刻也没停下来过,荡秋千、吃香蕉、骑脚踏车,同时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困得直达哈欠的管理员像往常一样来道晚安。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调皮的大猩猩成功偷了保管员的钥匙。听故事的孩子立马全神贯注起来,为感觉到马上到来的精彩而兴奋不已。果不其然,大猩猩不仅成功使自己"越狱",还放出了大象、狮子、长颈鹿、鬣狗、犰狳,睡眼惺忪的管理员竟丝毫未洞察。
嘘!千万不要告诉他哦!大猩猩狡黠地朝我们眨了眨眼睛。
动物们一路尾随到了管理员的家。动物园门外的路灯像星星般点亮着,一幢幢小屋子掩映在碧绿的灌木丛中。开了门,穿过客厅,来到卧室,大伙儿轻手轻脚地,躺在柔软的地毯上。
晚安,亲爱的。管理员的妻子熄灭了灯。
如此宁静的夜和声音,如此熟悉的夜和声音。怎可不互道晚安。晚安。晚安。晚安。晚安。晚安。温柔的夜晚,好像唱起了最最轻柔的摇篮曲。
是谁?!
不好,行踪败露了。管理员的妻子瞪大眼睛开了灯。家里怎么睡满了这么多调皮的孩子们!她就像幼儿园里的老师一样,领着逃出教室的孩子们重新回到它们自己的小房间。
嘘!故事还没完呢!瞧,大猩猩又溜了出来,因为它有钥匙呀!还有拖着香蕉的那只小老鼠,又悄悄钻进了管理员的被窝。呼~这回没被发现,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第二天,当金色的太阳升起,小朋友们挤进动物园时,大猩猩又已安安稳稳坐在自己的秋千上和小朋友们打招呼,好像昨天的事根本没有发生过。
不过,这些都瞒不住正在听故事的小朋友们,因为,他们可什么都知道!
10/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十一)
这是小乐芙这辈子的第一个睡前故事。
《晚安,大猩猩》。
全书的文字简单到只有不断出现的几声“晚安”和几个动物的名称。
第一次讲睡前故事的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对,讲故事前,我没有预习。
情急之下,只得对着画面“瞎掰”。
美其名曰,看图说话……
夜晚到了,管理员叔叔要去跟小动物们说“晚安”。
他来到大猩猩的笼子前,跟大猩猩说,“晚安,大猩猩。”
调皮的大猩猩趁管理员叔叔不注意,
悄悄地拿走了管理员叔叔腰上挂着的一大串钥匙。
打开笼子的门,把自己放了出来。
他跟在管理员叔叔背后,轻轻的走着。
——你看,他们背后还有一只抱着香蕉的小老鼠。
管理员叔叔来到大象笼子前说,“晚安,大象。”
——瞧,大象这里有一个地球仪,还有一个小象玩具
大猩猩用手里的钥匙,把大象也放了出来。
接着,他们来到狮子的笼子前。
管理员叔叔说,“晚安,狮子。”
大猩猩用钥匙打开狮子的笼子,把狮子也放了出来。
紧接着,狮子、大象、大猩猩跟着来到长颈鹿、猎狗的笼子前
……
……
就这样, 我自言自语地“说”完了这个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温馨故事。
一看睡觉时间还早,又念了几遍。
大猩猩不是我本人喜欢的动物。
这本绘本不过是照着书单、集中采购的第一批30多本绘本中,不那么显眼的一本。
之所以念这本,完全是因为书名中的“晚安”二字。
才开始学习“不奶睡”的小乐芙需要被转移一下注意力。
作为睡前读物,这本书非常完美。
尤其是故事的结尾,大猩猩睡着了。
抱着娃念故事的我也顺势把头偏向一边,发出“呼呼”的声音,假寐。
但是我对作为故事讲述者的自己并不满意。
于是在第二天试着从APP里找别人念这本书的音频。
不听还好,一听真的就是,高下立判。
别人讲的故事居然还有背景音乐,还有大猩猩动作的“配音”。
天哪,原来要把故事讲好这么难讲。
搜音频的时候,顺手做了下功课。
了解了作者的背景,也连带着发现了这本绘本更多的“故事”。
比如绚丽的画面,钥匙的颜色、比如小老鼠的姿态、比如管理员的邻居、比如管理员家的照片墙、比如床头柜上的小闹钟,还有最后香蕉被谁吃掉了等等。
真没想到,一本小小的绘本里居然有这么多的小心思。
真没想到,一本小小的绘本里居然有这么多的小心思。
真没想到,一本小小的绘本里居然有这么多的小心思。
带着这么多巧思,接下来的,我继续给小乐芙讲着《晚安,大猩猩》
13个月的她,还不会说话,只是每晚坐在我怀里,看着我翻页,看着我念书。
有一天,大人跟我说,白天问小乐芙,睡着怎么睡得,她把头一歪,发出“呼呼”的声音。
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开心。
她,居然懂了。
11/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十二)
“妈妈,你看,大猩猩的屁股,他偷偷的给钻到被窝了,还有小老鼠的屁股呢,嘻嘻,哈哈”,儿子边说边笑。我湊过去一看,还真是,这小老鼠的手里,拉着一根绳,绳的另一头捆着一根香蕉。 这是绘本《晚安,大猩猩》里面的画面,它的作者是佩吉·拉特曼。 佩吉·拉特曼生于美国,从小就有非凡的绘画才能。她的第1部作品《一味抄袭的鲁比》为她赢得了1991年《出版者周刊》的年度Cuffie奖。她因此被评为最有潜力的新人,1996年出版的《巴警官与狗利亚》获得了,当年包括凯迪克大奖金奖在内的11项大奖。而《晚安,大猩猩》获得1994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美国儿童图书中心期刊“蓝丝带”奖。入选《号角书》杂志年度好书,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知道的100种图画书……等等其他奖项。 故事发生在动物园里,当月亮从天空中探出脑袋时,管理员拿着钥匙和动物们一一道晚安,没想到调皮的大猩猩偷走了管理员的钥匙,大猩猩和其它的动物一起来到管理员家睡觉,被管理员妻子发现后又送回到动物园。 我和儿子非常喜欢这个绘本,它不仅幽默而且非常温暖,细节更是令人惊叹。 1:幽默感十足 睡眼惺忪的管理员竟然一直不知道自己的钥匙被偷了,更没有发现动物跟着他,还和他一起回到房间,睡在一个被窝里。当管理员的妻子发现后把动物们再次送回动物园时,调皮的大猩猩和小老鼠又跟着来到了管理员的家。而且比管理员的妻子,先钻到被子里,被拖来拖去的香蕉,小老鼠在睡前终于把它吃掉了,当小老鼠和大猩猩说晚安时,此时的大猩猩早已呼呼入睡了。 2:温暖的情节 当大猩猩偷到钥匙后,并没有自己享受这难得的自由,而是将他的伙伴们全都放了出来,真是有福同享啊! 当管理员的妻子发现动物们睡在家里时,她并没有吼起丈夫,责骂丈夫做事一点也不认真,也没有拿棍棒将动物们赶出去,而是温暖地牵着大猩猩的手,送他们回到动物园。像极了妈妈牵着孩子的手。以及笼子的颜色,里面的玩具,墙上的照片等等都是甜甜的味道,直达心窝。 3:细节今人惊叹 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封面上书名《晚安,大猩猩》安字的点是怎么写的呢?没错,是黄黄的月牙。 在环衬页,一只黄色的香蕉用绳子吊在那里,它是谁的呢?我们很快发现在大猩猩的笼子里。有一只粉色的气球和香蕉连在一起,小老鼠正在咬绳子,接着小老鼠成功拿到香蕉,气球向天空中飘去。小老鼠抱着香蕉,扛着香蕉,拖着香蕉,又将香蕉举过头顶,当来到管理员家时,大家都找到了睡的地方,小老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香蕉拉到了床头柜上了。看到这,我真是急死了,为小老鼠捏了一把汗。它能拖上去吗?我不由得心里怀疑起来。最后他成功地用香蕉当枕头,睡在了床头柜里。 整个绘本中没有许多话语,唯一的就是晚安+动物,但是这个夜晚一点儿也没有“晚安”下来,相反,却为我们带来了热闹开心的一夜。由此也成为了一个百读不厌的睡前故事,温暖人心的不朽经典。 我是小玲,一位陪娃读书的妈妈,很高兴在这里遇到同样热爱读书的你。
12/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十三)
这本书我也就读了几百上千遍吧……毕竟小孩子喜欢一本书的方式就是反反反反反反复复复复复复看!以至于几年后我再翻开这本书,第一反应仍然是打哈欠,身体的记忆真可怕!但作为一本要画风有细节,要故事有悬疑,要阅读有乐趣的好书,它值得老母亲曾经读到崩溃……
它是一部0岁小朋友就能看的轻松版悬疑剧,99岁老人也会喜欢的治愈系温情片;
它早就超过了“看”本身,能让孩子跟着笑、跟着观察、跟着模仿;
它完全可以作为一本出色的专注力游戏书,画面暗藏许多细节,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思考逻辑关系。
没有几个字的故事书
我女儿是10个月左右开始看这本书,一直到3岁还在看。实在不是故事写得多有趣,毕竟全书除了晚安就是各种动物名而已,但没有人会怀疑它的故事性!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从第一页就开始想大猩猩为什么要逃跑?带着这个疑问,一直等它们步入管理员家家门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所有妈妈看到墙上记录着成长的照片都会动容,那些淘气的小动物们像极了找各种理由睡大人房间的孩子。
于是一切剧情都变得合情合理,等二刷三刷的时候,就会找到各种细节证据辅助剧情。话说孩子们一遍一遍的看,也是这样一个更缓慢的认知逻辑吧。
越玩越上瘾的游戏书
我一直认为好的绘本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玩的,对于越小的孩子越成立。这本书能让我女儿看上千遍,确实是因为好玩。我们总是用它来玩找气球的游戏,开始很容易,当气球越飞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哪怕后老她早已记住了答案,还是乐此不疲。这对1岁左右的孩子而言,不仅仅能锻炼观察力,也能很好的理解距离与大小的关系。
此外她最热衷的就是看小老鼠如何搬香蕉,抱、举、扛、拖……每页动作都不一样。她曾经经常给香蕉栓一根绳,然后模仿小老鼠的动作拖运香蕉,还会让大人踩住绳子,自己费了半天劲也拉不动,就像小老鼠和长颈鹿一样……
还有还有,看天色的变幻,引导孩子观察从傍晚到夜幕降临天色的变幻,然后相同时间户外玩耍的时候,真的让孩子抬头看一看,是不是和书上画的相同。当然,再大一点还能认钟表、看时间,这本书的生命周期可以很长。
可以互相探讨的悬疑剧
很多家长喜欢看完一本书给孩子问问题,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孩子看懂了没,才能让孩子注意到细节。我觉得问问题可以,但不要太刻意。如果把一本书读成阅读理解,孩子喜欢才怪!可以用探讨的形式引出疑问,最好那些疑问也是你好奇的,你分享你的观察,孩子就会分享自己的。然后你会发现,很多细节孩子看到了,大人却疏忽了。
我家看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非常长的,从最开始的指一指,到后来能互动聊一聊,如果孩子有一定表达能力了,可以一边看一边和孩子聊这几个问题:
大猩猩怎么知道哪个钥匙开哪个门?
小动物们为什么会跟着管理员回家?
小动物的笼子里都有什么玩具?为什么会有那些玩具?你觉得它们分别有什么爱好,或是什么性格?
随着故事的推移,时间是不是越来越晚了?从哪里能看出时间的变化?
当然,必须再强调下,虽然列出来是问题,但要聊而不是要问,因为刻意问真的很讨人嫌,也破坏孩子的兴趣点。想想如果我们真的喜欢一本书,会怎样和闺蜜分享,用同样的方法面对孩子就好。因为观察到了某些细节,所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要分享;因为发现了某个秘密,所以问问你也发现了没;因为觉得有趣,所以用想剧透又不能剧透的方式聊剧情。平等的对待孩子,你俩就会成为共看一本书的好伙伴。
13/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十四)
今天要说的是大名鼎鼎的晚安书:《晚安,大猩猩》。
大猩猩偷了管理员的钥匙,跟在昏昏欲睡的管理员后面,一个个打开了动物们的笼子。放出了大象、狮子、长颈鹿、猎狗和犰狳。
动物们一个个跟在大猩猩身后,走进了管理员的家。
管理员实在太困了,对这一切竟然毫无察觉,直到他躺到床上,身边半睡半醒的妻子边关灯,边说晚安。
黑暗中竟然从房间各个角落传来了“晚安”的声音。
管理员的妻子猛的惊醒,发现动物们竟然在自己的家屋里睡了一地。管理员的妻子领着大猩猩,把动物们送回自己的家。
可最后调皮的大猩猩到底有没有乖乖的回到动物园呢?
糊涂的管理员对这一切有没有察觉呢?
这几乎是是一本无字书。整个故事只有“晚安,大猩猩”“晚安,大象”这样的简单话语,但作者却用图画生动的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妙趣横生、情节复杂的小故事。
这本书的图画看似简单,却埋伏着特别多的细节。
比如有一个角色,从来没被提到,但戏特别多,像是一个永远在抢戏的群众演员。
还有一件事物也是从头到尾出现在画面里,却在不停的和读者藏猫猫。
当动物们排着队走在动物园和管理员家之间空地上时,旁边房子里有一个家爱看热闹的邻居,他们家的窗口又有什么变化呢?
如果你家里有这本书,快拿出来找找这些小机关吧!你还发现了哪些其他的关键秘密呢?
14/15页《晚安,大猩猩》读后感(篇十五)
《晚安,大猩猩》是宝爸去美国出差,给娃娃带回来的新年礼物。拿到绘本的时候,宝宝14个月左右,刚刚对绘本感兴趣。
1.拿钥匙游戏,娃娃爱上《晚安,大猩猩》
为了让娃娃更好理解图中的内容,我随手拿来一串钥匙,别在腰上,告诉宝宝:“大猩猩是这样拿走管理员的钥匙的。”娃娃太爱这个事情了,因此也就爱上这本书了。以后,每次看这本书,都要求拿钥匙。随着绘本阅读的深入,我也会教他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放不同的动物出来。不过,我一直没有注意到钥匙跟笼子的颜色是一一对应的呢。
2.看过天上的月亮,开启找绘本月亮游戏
娃娃小,对绘本的月亮没有感觉。有一天出去散步,刚好一轮弯月高高挂在天上。指着月亮对娃娃说,“那是月亮(moon)”,娃娃立马就明白月亮是啥玩意了。再看绘本,就对月亮很感兴趣,甚至会说“月”。
因为最初看到的是弯月,所以看到圆月的时候,娃娃不能理解这东西也叫月亮。后来散步看到圆月的时候,就跟他说“月亮变大了”。因此,再次看到绘本的圆月就喊“大”。在孩子的启发下 ,我们一页一页的找月亮。发现除了黑白页以外,都能发现月亮的影子。
3.带动物们回家睡觉,牵起娃娃的手,假装他是大猩猩
动物管理员太太牵着大猩猩,带着动物们回动物园的时候。我也牵起娃娃的手,跟他说“回家”,他很喜欢这种代入感。然后我会用手比划着,动物园从这里跟着叔叔跑到房间啦,然后又被阿姨带回动物园啦,一来一往,娃娃对这个路线很熟悉呢。
4.咦,是谁睡在身边?躲被窝游戏,乐在其中。
为了情景的生动性,我常常把动物管理员太太当作自己,把大猩猩当作孩子。然后问孩子:“咦,是谁睡在妈妈身边啊?”“原来是大猩猩啊”,然后哈哈大笑。
还会让娃娃藏在被窝里,“你看小老鼠和大猩猩是怎么藏起来的?”“只有脚在外面呀。”这个躲被窝游戏,娃娃也是乐在其中,刚开始每次看到这一页,都自觉地躲被窝去了。
每次看到这一页,问:“是谁睡在爸爸妈妈身边呀?”“原来是大猩猩呀。”娃娃都会很兴奋,似乎自己就是那只被宠溺着的小猩猩。
5.引导宝宝发现小象、小长颈鹿
《晚安,大猩猩》里面:大猩猩笼子有一只小猩猩在睡觉;
大象笼子里也有一只小象在睡觉;
长颈鹿的笼子里也有一只小长颈鹿,猎狗旁边也是有小猎狗的。这些细节的搜索也是很有意思的,原来这些动物们都有小朋友呢。
6.寻找主题之外的东西
《晚安,大猩猩》绘本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比如小老鼠和香蕉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存在,这只小老鼠一会拖香蕉、一会抱香蕉、一会拽香蕉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再比如,很多小动物是有自己的玩具的,大猩猩有自行车还有一本书;大象有一个拍拍球;狮子有一根骨头;
犰狳的圈里,有奶嘴、奶瓶还有布娃娃。
7、弦外之音:那些我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晚安,大猩猩》这本绘本,我陪娃娃看了无数遍,我自以为已经了如指掌了。可是今天看了网上的一些细节分享,才发现我还错过了很多东西。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