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读后感1000字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3 04:15:33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5-04-03 04:15:33   小编: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是一篇对《金瓶梅》的深入解读和评述。作者通过对小说中人物、情节和背景的分析,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社会意义。文章引人深思,让人对这部经典名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读后感(一)

原著不易得,只能读评述。

原来所谓“淫书”,竟是一部通篇无正面角色的“自然主义”之作。

其时北宋,实为明代,妇女全无社会地位,不过是男权社会中一件行货。一身品貌财色,尽是婚姻的筹码。嫁入夫家,则各显神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得宠则骄,失宠则怨,皆因身不能自主,不得不依附于男人而生存,可悲可叹。

而男人为求生存,亦互相攀附或倾轧,作出种种恃强凌弱欺软怕硬之丑态。社会之腐朽,人心之扭曲,令人不寒而栗。

观之今日,一脉相承!

1/6页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读后感(二)

我是和《一个人的诗歌史》(刘春)一起读的,完全不同类型的书,感觉怪异却又痛快!

仅闲评已经令人对原著叹为观止。书里面没一个好人,出生背景不一样,决定了她们的行为方式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决定了她们的最终命运不一样。

我其实对王婆最为佩服,她那一套套的理论,真叫绝,我总算知道“潘驴邓小闲”什么意思了!

边看我就边想两件事:

1)古人真过分,雅到极致写出了《红楼梦》,滥俗到无以复加写出了《金瓶梅》,你让后人还写啥啊?写死也无望啊!

2)无论古今,当一堆女人不得不在一起——生活也好、工作学习也罢,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几乎都可从西门庆妻妾身上找到对应影子,时代不同、事件不同、程度不同罢了,本质却没有大不同。

2/6页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读后感(三)

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潘驴邓小闲”。别说是过去,现在,即使是将来这五个标准大概也是所向披靡的吧?【笑】

孙述宇在《金瓶梅》的艺术中写潘金莲和西门庆。“然而两人之间自有一种契通,大抵是弃德纵欲的伙伴之间的契通吧。” 点出了西门庆和他所有真·姘头的关系。弃德纵欲的伙伴。

蒋竹山对李瓶儿形容西门庆“打老婆的班头,降妇女的领袖”。这两句真真点出了西门庆的特点。脾气暴戾怪谲是一方面,但他确确实实也是一个降妇女的领袖,软硬兼施。蒋竹山为了怂恿李瓶儿对西门庆私心招赘自己,突出了【打】这一个侧面,但是呢?我觉得西门庆最最要命的是他善于将良家妇女拉下水,同自己一起堕入地狱,当然,她们在堕落的时候完全将它当做极乐世界而欣然赴死。

记一笔宋蕙莲。

“她对来旺的感情是穷人和穷人共同生活久了而生出的情感,是天涯沦落人的互相怜惜。……而蕙莲的感人之处,是她的浅薄下面藏着爱心和贞节,一旦遭遇大变故,这些品质会绽放出来。”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西门庆总算在宋蕙莲这里失了蹄,他撩妹的技术还是一等一。但错就错在他小瞧了“情”字,也对,他想来没有真心,也不曾付出过真情,才会如此低估了宋蕙莲对她丈夫来旺儿的感情。“我可以与你一起偷欢,我甚至是丧失了廉耻的在享受这种悖德的快乐。”大概可以这么揣摩宋蕙莲的心理。可是,这些是一种物质上的,生理上的快感。是一时的,但是真情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时会被蒙蔽,甚至更久一点。但当二者产生冲突的时候,这种对比就很强烈了,高下立现。

3/6页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读后感(四)

算学术随笔吧,品金瓶梅的专栏随笔,我觉得他的随笔比金庸的看着舒服,金庸的随笔从头到尾透着一股极度欠抽的味儿,怎么形容,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一种慢条斯理的爱答不理的敷衍:

呵,你槽点太多,我懒得理你,可不理你的话,无知庸人会说我理屈词穷,你又蹬鼻子上脸越发猖狂,所以,姑且开恩抽你两嘴巴吧,姑且……

而且他一上劲还沉郁顿挫的,小说里就能隐隐看出苗头,比较明显的是前言后记还有他自己看着很得意的袁崇焕评传,还有他第三版加的那些抬杠的注释,透着一条道走到黑的执拗。10年年初梁羽生辞世,老金写的悼文,那种高高在上的慢条斯理的优越感,不大厚道,这老狐狸!不过,即便如此我也还是喜欢他,哪怕他欠抽,哪怕他老糊涂,哪怕他晚节不保,我也还是喜欢他。

梁羽生的学术随笔有学者风范,斯文儒雅不失态。老金偶尔会失态。失态不是因为脏字儿,一个脏字儿没有也一样会失态,因为会刻薄,会不忿,会刁毒,会让人看出他其实是恼了虽然没有骂出来。

或者老金那不是失态,是激动,是不够冷静。心中有激情下笔要冷静,很难做到;冷嘲热讽尖酸刻薄,很难避免。老而弥奸巨猾的老狐狸都做不到,何况你我。有时我也会故意玩点儿花活儿博美人一笑——也许笑的不光是美人,不过长此以往总能遇到一个笑的美人的嘛,广撒网不是——又用不着拱手河山讨你欢,很划算。

又或者梁羽生也未必是真冷静,因为他曾经披着马甲挖苦老金对仗不工,结果马甲被扒了。那叫一个囧!所以老金的不厚道,似乎也……我真不是偏着他,咳咳。

我没有看过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不知道他写武侠的感觉和随笔是不是一样。总之从随笔来看他是一个斯文的学者,我喜欢这种斯文。

老金的心,野得不行了都,不能指望他来品古典名著,他也志不在此,何况现在人类已经无法阻止他了。如果他来品,一定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曾经说过韦小宝的床伴比贾宝玉少多了,让我惊掉下巴颏子之余愤怒值破表。那时我还是个无知少年,傻乎乎地以为宝二爷只不过和袭人有一腿而已,怎么可能比小宝多?这是彻头彻尾的污蔑,污蔑!

后来,后来我发现,韦爵爷从头到尾也不过有八个床伴而已,宝二爷呢,他的男人恐怕就不止这个数了……老金真没有污蔑他……哪怕好色如小桂子,都没有把小玄子弄到手,宝二爷你你你……我知道,如果老金写啥啥,他一定也是神级别的,嘿嘿嘿嘿!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4/6页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读后感(五)

《金瓶梅》原也粗粗读过,虽被推为红楼之祖,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到底没读出好处来,多少也嫌其粗鄙不精。此后,《金瓶梅》评论虽众,也未涉猎。长假无事,翻出这本《梁羽生闲读金瓶梅》,倒很有些意思。原先不经意掠过的众人物和琐细情节,在脑中又过了一遍,颇可玩味。

鲁迅所评甚是,《金瓶梅》“描写世态,见其炎凉,故或谓之曰‘人情书’也。”从《金瓶梅》看世态人情,很有些象电视上流行的《寻情记》一类苦情节目,鸡零狗碎、痴男怨女,立志将市井生活的委琐揭开给人看。这类节目的主持人最是无趣,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便能道貌悯然与人断那扯不清的家务官司,全不知高明在了何处。还是《金瓶梅》有趣,只摹写世情,市井百态纤缕毕见,看官自断去,便有些因果报应,也不做道德评价。

所以在《金瓶梅》里,全没有理想人物。人人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好东西,又人人都有些不得已的苦处或是不经意的妙处。金、瓶、梅三人,固逃不脱一个淫字,又何尝就有不淫的资格。从当代来说,我们要的是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她们不顾一切追求的,与幸福无关,只是寻常妇人辗转相求的倚仗和萌自本能的欲望。其实这欲望,终究都是饱暖而后得。书中男女人等,于欲望一途,原是众生同相,此三人为淫之首,不过是在不知克制。

潘金莲爱上武松,求之不得反遭唾弃,毁掉的是她的自尊。人没有了尊严,下坠便无止境。她是全书最大的悲剧人物,终其一生都是被侮辱和被玩弄,潘的心理是没有阳光的,从他人身上,她只有无止境地索取,终究未能动过感情,也未曾得到过温情。故而后人杜撰,都欲使其与武松能生出一段情缘,也是怜她命途多桀,未遇良人。李瓶儿是有些风流的。花子虚虽流连风月,终究与她为善,这女人却有些痴处,出轨亦是连身当心齐齐泼了出去,再顾不得旧时情意。这是个没定见的女子,吃硬不吃软,合该了西门大官人的狠辣,不生怨而反生服,倒与西门庆做了对好夫妻。这些家室里,西门庆独重李瓶儿,也因李瓶儿对他颇有些真情意。庞春梅是个利落人物,心比天高故而乔张乔治,却也很有几分真性情。对潘金莲她相待以诚,发迹后仍不忘旧情百般搭救;被吴月娘撵出西门家时,她傲然离去,未曾一语相求;对陈经济她动了真心,她所能接触的男子里,唯有这个半算是她自行择选,也曾与她平等相待。她亦知陈经济草包一枚卑劣低下,但她只得这一个男子,唯紧紧相拥聊胜于无。

其余人等,颇耐寻味的是孟玉楼,此女进退周全,谋算笃定,很是个人物。初嫁一篇,骂退夫舅之文,出语铿锵让人击节;于西门家时,心思周密处很可一观。孟玉楼原是当门立户的好妻室,理得事清,把得家定;人情练达,进退有据。另有下人宋惠莲,前淫而后贞,终拒西门庆为夫殉情,固然有妇道人家的贪婪、虚荣,亦可见底色的良善和坚贞。

只是诸色人等,凭她何等性子何等际遇何等自持何等精练,终究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某人说,人最喜欢也最没劲的便是抢占一个制高点,做道德评价。读《金瓶梅》尤厌如此,俯视众生,是上帝的工作;凡俗人世,唯以人事观之。

5/6页

《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读后感(六)

1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记述张爱玲看《金瓶梅》,是这样说的:“她看《金瓶梅》,宋蕙莲的衣裙她都留心到,我问他看到秽亵的地方是否觉得刺激,她却竟没有。”

可知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总有不同的着重点。

2

梁羽生先生的新派武侠创作自1954年1月20日起,至1983年3月宣布封笔。而就在他封闭之后,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自1986年元旦起,梁羽生先生以“时集之”的笔名在《香港商报》设摘录评点《金瓶梅》的专栏。每日一篇,每篇约500字到700字,另有香港女画家高宝配合内文的《金瓶梅》连环插图。至1987年5月26日连载完毕,凡506篇,共计32万字左右。

这些文字,后来在大约2008年的时候,由孙立川着手整理出版。我看豆瓣此书出版的日期,已经是2010年。而梁羽生先生是2009年1月22日去世的。

梁羽生先生的终身职业是报社的编辑,写武侠算是他的副业。可是若不是洞悉世态,如何当得报社编辑,若不是深谙人性,如何写得一手好文章。

梁羽生先生写作《闲说<金瓶梅>》时,已经在60岁上下。这时的他除了洞悉世态,深谙人性,还多了人生的积淀。这样的梁羽生,点评《金瓶梅》,大有看头。

3

我是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突然发现此书的。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梁羽生先生还有这样一本创作。当时看见梁羽生三个字,再看金瓶梅三个字,几乎可以看见它们碰撞出来的火花。

全书500多篇小短文,每篇都不长,500-700字。

基本的格式是先提出一个小观点,然后引用原文。原文的引用有两大好处。一方面是方便对原书情节记忆不太清晰的读者回忆。

另一方面,梁羽生先生还对原文做了详细的注解。我有一套港版的绣像金瓶梅,当时没有注解,也硬读了下来。可是这次再看注解,方体会到自己真是囫囵吞枣暴殄天物。注解除了一般性的说明词义,器物,尤其可贵的是还对书中的方言进行了分析。要知道这可是查字典都查不到的知识,全靠梁羽生先生本身的积累。

注解之外,还要品评。品评是,梁羽生先生参考了鲁迅,郑振铎,吴晗,孙述宇,徐朔方等等大家的见解,若英雄所见略同,则不赘言,直述:我同意他的见解。若有自己的观点,则鞭辟入里。

另有一个好处,本书的500多篇小文章,排列的顺序与《金瓶梅》原书的情节发展基本是一致的。读此书,就好像在梁羽生先生的引领下,重读了一遍《金瓶梅》,而且读得更细,想得更多。

梁羽生先生的评点以人物为关注点,分析武松的阴暗面,分析潘金莲由不得已的身不由己到身不由己的堕落,分析西门庆的贪,贪财贪色,分析帮闲们的见风使舵,无不精彩纷呈。

读此书,实在获益良多。

4

书中提到,《金瓶梅》一书有两个最大的成就。

一个是本书是以反面人物为主的长篇巨著。除了偶尔出场的武松以外,几乎都是反面人物。同时梁羽生先生还指出,《金瓶梅》中的武松不同于《水浒传》的武松,在身上也有阴暗面。

一个是本书是社会写真的巨著。“社会写真”四个字是梁羽生先生的创造。望词知意,恰如其分。

——————————

本文原创,曾发表于个人博客。特此声明。

6/6页

还剩3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