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时运变迁的读后感大全

时运变迁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8 04:30:31
时运变迁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8-18 04:30:31   小编:

《时运变迁》深刻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对人生和命运的影响。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文章中描述了主人公在时光中的沉浮,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篇文章让人感慨万千,引人深思。

时运变迁读后感篇一

2017-1-2.同复试之前想看来着,错过,过错! 2019-12-11 9日沃克尔去世,想先来看看! 2024年1月: 突然就看得进去了,虽然还是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 在看一本书之前,我看了一点政治学,看了一点国家关系,也听过汇改讲座。 元旦回家,体感通缩,上网查统计数据,确实通缩了。 我们处在一个极度不确定的时代。看完此文,发现二战后到冷战结束,世界也不太平: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越南战争……区别可能是那段时间,世界大概还有一个共同的追求。而现在,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还没有一个让大多数国家信服的选择。 『关键点是,在美国和中国的引导下的主要国家必须明白,国际合作是实现其各自国家目标的先决条件。我们需要建立具备有效的相互监督和约束责任的政策协调机制。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如果我们能够开始朝这一目标行动,我相信我们将为自己找到一个新世界。』

时运变迁读后感篇二

对于非金融专业的人来,这本书读起来并不算很轻松。汇率、外债、进出口赤字、利率和通胀率交织在一起,时不时得停下来想一想逻辑和原理。

但看完之后感触是很深的。或许我们中国没有参与过战后经济秩序的建立,过往资料对于这段历史往往语焉不详,寥寥数语就盖棺定论。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忽然就解体了,比如石油危机后美国滞涨了,比如广场协议后日本就衰落了。

太抽象的断言往往掩盖了历史的沿革和复杂。这些秩序和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是人设计的,设计的时候有认知的局限,有内部政治的影响,导致运营过程中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修补。所有的判断事前无法预知真伪,所以极为考验人的才智和耐心。

其次,虽然有强力和霸权支撑,但整体还是在规则范畴内协商。或许这种协议机制,是最不坏的制度。

其三,问题的解决有最佳窗口,战后初年的时机错过就再难觅得。

其四,责任和义务一体两面。格里芬难题,即美元的特权也意味着不得不面临的巨额进出口逆差和巨额外债。

最后,厘清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社会负债率高不是天生的,缩表和货币政策更侧重关注国内需求。外汇适度管制的浮动是有力的防火墙。

时运变迁读后感篇三

第一张是书的,第二张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随便在网上的pdf。

“要求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很难说是不正常的。”

读多了这样的句子,脑袋真的会糊掉的,渣渣的翻译。

再看看以前的翻译:

“希望有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想法并不奇怪。”

虽然也没有好多少,但起码能看。

还好只是买二手的,书现在就看了一部分,英文部分简直是渣渣的,不说翻译差了,很多都乱七八糟的,说的啥呀,看了就好像没看一样,看英文部分是不值得推荐的。

日文部分还好,起码翻译流畅,看上去比英文翻译部分好多了,也可以了解当时日本的做法。

读多了垃圾翻译,脑袋会糊掉的,我都怀疑是不是故意的,故意翻译成这样,用来降低读者思考能力,辨别能力,让读者稀里糊涂就接受书中的观点。

时运变迁读后感篇四

读完有点失望,本来想看看70年代美国怎么治理通胀,还有就是希望借鉴当年的广场协议来预判一下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但并没有得到我想获得的信息。

整本书就是很详细的对历次事件决策前后的流水账记录,没有决策者的内心独白或者under the table的因素。行天丰雄整个人就显得很委屈,拼命解释日本为什么接受对本国不利的决定,强调当时的各种决策困境,特别是无法对美国强势,而本国大众又不能理解和支持。

回顾历史,我才发现汇率问题是个系统性复杂难题,而且对汇率的管理一直在动态实践中,现在我们熟悉的自由浮动汇率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到90年代以前更多的是通过组织各国开会来干预汇率,而这在今天看来很传统很老派的做法,但起码还是能有财政约束的意识,尽量去解决问题,可以说是人类财政自律史上的白银时代。影响一国货币价值的因素很多,贸易顺逆差、通货膨胀程度、利率等。全世界其实更希望美国能发挥建设性的领导者能力,带领全球经济增长。

还有就是美联储主席的个人道德因素也要纳入考虑,我们不能天然的认为这些决策者不会犯错,而是更多的考虑他们会犯错。现在各国就是一个比烂的状态,窟窿一个比一个大,财政约束荡然无存,都是一副”我死以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回到读这本书的出发点上来,美联储70年代治理通胀就是坚定地加息,利率加到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的20%,而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沃尔克还是很有操守和荣誉感。

那今日的美联储会这么独立且坚定吗?市场可能会押注,加息以后美国经济会走弱,胁持美联储治理通胀的决心,再考虑到中期选举的政治压力,美联储的决策很难。宽松是最符合华尔街利益,而且最容易做的决策。实在顶不住了来一句“”大而不能倒“,就能推卸得干干净净。所以我在想,是不是要了解一下鲍威尔这个人的人品和职业道德操守?

人民币的汇率今年我是偏看negative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保出口的需要。随着海外疫情放缓,各国生产能力恢复,之前是人家没得选,只有中国有生产能力,可以接受高价;二是美国要治理通胀,美元升值可以降低进口成本,有效打压通胀,美元有升值的驱动力;三是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缩表减少在外美元,而人民币在进入宽松周期。

当然人民币也有保值本币稳定的积极因素,那就是中国承诺并竭力经济稳定持续,还有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大目标,支撑人民币不能轻易贬值。

时运变迁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好久,以致前面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感慨都忘掉了。确实是一本好书。

最近欧美通胀高企,美联储进入激进加息通道。于是很多人就会想起并提及保罗.沃尔克以及这一本《时运变迁》,将其视为具有决断力从而制服通胀的榜样。

但是,《时运变迁》不仅仅讲了1970年代对付通胀这一件事情,此公一生也不止做了这么一件事儿。而且,我觉得,无论就篇幅还是精彩程度,第六章“控制通货膨胀“都不是书中最出彩的。

这是一部回忆录。作为顶层参与、运作执行甚至出设计方案的过来人,一直在现场,以实际经历、敏锐观察和事后反思的姿态,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起始,追述战后五十年以欧美为中心的货币发展史。书中展示了一连串的事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到崩溃,浮动汇率从自由到逐级加码的国际协调,从通胀到债务危机,这些事件之间前后相继又相互交织,最后(作为补充)以开放的方式展望不确定的未来。

书的写作方式也很有意思。演讲集成,口语化,沃尔克为主、行天丰雄为辅,二人交替,仿佛就是美国和日本各自的化身,尤其到了美日面对面的那些时间节点,两边各自的心态、目标、交手方式都可以自然形成比照。

还有大国之间、政治人物之间的来来往往,小动作,真性情,恩恩怨怨,各种高级八卦,也是我辈小人物特别想扒开帘子看一看的哈!

不能光是看热闹。我最感兴趣的是围绕货币国际流动背后的一套弯弯绕。

这套弯弯绕首先体现在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并通过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而关联起来。从一国角度看,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既可能是其他国家平衡的因,又可能是其他国家平衡状况的果;既可以从其他国家国际收支寻求因或果,也可以视为本国经济生产与使用、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之间失衡的集中反映。所以,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巨额逆差,他就要找德国、日本协商,因为后者对应存在着大量顺差;当然日德也可以说你美国国内经济有问题才导致这些逆差的存在,只是在那个年代美国不这么想问题,日德一般也不敢与美国较劲。如何改善经常账户的顺逆差?一个是开放国内市场多进口美国产品,而更具有普遍效力的办法就是操纵汇率,通过美元贬值、日元和马克升值,改变各自产品在对方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此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美国之所以能够有恃无恐提要求,是有原因的。盖因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固有缺陷,其中有一个围绕美元的死结:美元与黄金挂钩,是世界国币,美元-黄金价格固定,各国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也是固定的;于是全世界都持有美元作为资产,对应地这些资产就会变成美国的负债;反映到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这些不断增加的负债在金融账户上记录为顺差(资金净流入),与此相对应,其经常账户的收支必然是逆差——这就是所谓特里芬悖论。这种情况开始可能不太显著,但随着战后经济那一轮繁荣,尤其是日、德的经济崛起,世界经济对美元的要求越来越大,甚至在伦敦等地出现了离岸美元交易中心;美国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一方面是与黄金的固定价格难以维持,更重要的是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内经济平衡越来越困难。他必须谋求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打破了美元-黄金的固定价格,相当于放弃了金本位制,各国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开始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了。

但是,放弃了固定汇率、要挟各国货币升值的结果,并没有如美国之愿一劳永逸地改善其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加上随后而来的石油危机,反而使得整个世界的货币流动出了更大的漏子,与经济衰退相伴随的通货膨胀,拉美债务拉响了高亢警报……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消停。

我一直在学校里教授国民经济核算这门课程,国际收支核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想,如果早几年看到这本书,我一定会将其作为参考书目推荐给学生,这可是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一国平衡状况的最佳案例(没有之一)。

从中美关系出发,我们肯定比较关注当年的日美关系。书中确实有大量直接描述,同时还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日美关系之中很暧昧的一种味道,尤其是日本一方,那种欲说还休的状况真是让人唏嘘。

但我觉得最值得去看的是第十一章,由行天丰雄撰写的“走进不确定时代”。写作时间是2010年代,总结自该书出版以后二十多年间世界经济发生的变化,特别讲到中国对美国这个世界霸主的挑战,非常有料。比如他说:苏联没有想过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权领袖,日本、德国以及后来的欧盟,尽管经济强大可以与美国分庭抗礼,但从未被视为美国的挑战者。他说:一个国家要扮演世界霸权领袖,需要在六个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即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和价值观,在20世纪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同美国一较高下。他还说:中国正逐步加大对“美元中心”货币体系的抨击,但中国无意用人民币取代美元的世界关键货币身份,中国非常清楚作为关键货币的国家的负担;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时间,至少要花上十年时间,当年为了取代伦敦金融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也花了很长时间。他最后说:我担心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角力不会很快结束,我们要面对历史性文明冲突,一言以蔽之,21世纪是一个动荡的世纪。

本书译者在译后记里讲了一个小故事:最后一次见行天丰雄,他不无歉意地说,“时运变迁”这个题目原本要表达的是美国的衰落、日本的崛起,但他和沃尔克在书中的判断都错了,美国并没有衰落,此书出版之后,形势就变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