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是一种热爱与追求,是青少年们对偶像的无限崇拜与支持。追星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激励着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然而,在追星的过程中也需要理性思考,不可盲目跟风,要保持理性和度量,让追星成为一种快乐的经历。
关于谈追星的作文篇1
最近有则很火的新闻,有好几位老师是肖战粉丝,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节课关于肖战的事例,并让学生写关于肖战的作文,甚至知道有同学不喜欢肖战时,还对同学进行语言暴力并且让他滚出教室。
当看到这些新闻,我不禁叹了口气。现在很多人都追星,老师也不例外,有偶像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沉迷追星绝对不好。尤其是老师这种特殊职业,如果沉迷追星,并把学生作为自己的追星道具的话,就给学生树立了很不好的价值观。
我认为沉迷追星是一种自卑的体现。偶像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种不可及的人物,而把一个人做为自己的偶像,说明他身上有你没有的乐西。沉迷追星说明自己极度自卑,甚至否定自己。
沉迷追星有什么坏处呢?当然有。以前看到有很多未成年人偷走父母巨额的钱往明星身上砸,而且有很多人因为沉迷追星而荒废了学业。
但追星一定是坏事吗?不一定。从古至今有很多因追星而成功的例子。杜甫的偶像是李白,他为了“追星”开始写诗,因为希望李白能欣赏他而不断地提升写诗水平。太宰治对芥川龙之介十分沉迷,所以拼命想拿芥川奖,太宰治夜以继日地看完了芥川写的所有书和所有芥川爱看的书,然后坚持写作,写作水平也逐渐提高。现在的歌手碧梨,因为喜欢比伯并非常想和他一起唱歌,所以她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歌手,并且年纪轻轻拿了几座格莱美奖。
这些事例都能说明追星并不是坏事,追星的方式是最重要的。偶像就是一个目标,一种动力,每个人应该怀着这种动力拼命努力然后完成目标。而不是只是有个偶像然后每天卑微地仰望着他,而不付出实际行动。
所以,每个有偶像的人都应该努力奋斗,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最后成为别人和你自己心目中的偶像!
关于谈追星的作文篇2
掷果盈车,说的是美男子潘安每次出行都会引得路人追随,用水果往车里丢,将车都装满了,这也是中国古代粉丝的群像。而现代的粉丝们似乎也继承了古时候粉丝们的“狂热”,并有着继续“发扬光大”的趋势。
首先是盲目性。有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粉丝,也有在明星每条微博评论里回复“老公”的粉丝,还有只喜欢作品,不关注艺人本身的粉丝。三者看似势均力敌,但是那些狂热的粉丝们能爆发出的能量其实远大于另两者。我没有用“理智粉”,“脑残粉”,或者“路人粉”,这样的词,虽然能概括出这些群体的特点,但是其中还是隐含了对某个群体的歧视。而很大一部分粉丝们的狂热,是由于群体效应而盲目产生的,进而催生出更狂热的举动。你很难在座无虚席的明星演唱会中保持镇静,就如同一壶沸腾的水,几乎所有的分子都在同时沸腾。我曾经参与过娱乐圈某新人庆典,也亲眼见过了一些现在当红的小鲜肉和音乐人。当有小鲜肉上台时,不知从哪个点爆发出一声欢呼,接着我就被一群人的欢呼所包围,这种氛围在一次次叠加中将人笼罩,甚至没有看清是谁,它的能量的确是很难想象的。为一个人,甚至是没有亲眼见过的人,无条件的付出金钱与时间,只获得了短暂的快感和炫耀的资本,很大程度上使盲目性带来的。
其次是虚拟性。追星,真的能追到,并且真真切切的拉近粉丝和偶像之间的距离吗?SNH48组合,在自己的专辑里随机赠送了握手券,一张握手券可以在粉丝见面会时和偶像握手十秒,在一期的《今晚八零后脱口秀》中,有一位日本大叔表示,因为女儿和SNH48中的成员年龄相仿,而他身在中国,不能和女儿见面,把SNH48成员当作自己女儿一般,于是成箱的购买专辑,为了得到和偶像握手的机会。更有甚者,把家搬到明星的小区,往偶像门缝里塞照片,甚至扰乱了偶像的生活。在追星过程中,粉丝们往往将梦想、欲望、遗憾寄托在偶像身上,通过偶像的成功实现想象性的满足,并在粉丝群体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和愉悦感。在这一过程中,自身现实与梦想的差距,被一种虚拟满足所占据,得以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残酷和真相。当然,也不能说所有的粉丝都是这样的,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开罗紫玫瑰》中,一句话犀利的诠释偶像与粉丝的残酷距离:镜花水月般的想象性爱恋再美好,也无法真正拯救你生活的一片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