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生死场读后感1000字

生死场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5 06:40:55
生死场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25 06:40:55   小编:

《生死场》是一部描写人性与道德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在生死交织的场景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顽强,揭示了人在极限处的本质。小说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尊严,引发读者对生死、责任和勇气的思考,让人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与珍重。

《生死场》读后感(篇一)

起初是在桑格格的微博上看到,她说她最喜欢的作家是萧红,我也读过最出名的呼兰河传,看过几部关于萧红的电影,但是还不够,不够去体会她艰难的一生。那个年代的村子是生死场,冬去春来,人们无聊又鲜活的过着生活,带着人性。在图书馆花半天时间读完这本书,我放空着眼球却是全身在发着毛,别人不会察觉。

《生死场》读后感(篇二)

线条还是粗的,人物却是鲜活,鲜活里面带着真实的愤怒、悲哀或者是无知无觉的麻木。有时候会想,做个人吧,就这样无痛无痒地过完一生,他没有品尝过幸福的滋味,也就无从定义悲伤和不幸,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好过一些?但你看到人物有了自觉开始反抗,你又很振奋,可反抗就有结局吗?但不反抗,一定没有结局。所以是为着这可能的结局,忍受周身的苦痛,疼吗?是希望的种种吧,是盼头,也是个活头儿,所以,必得抗争,哪怕为着自己的命。你看吧,读生死场和莲花池、后花园是不是不一样的感受,人物的命运自觉和斗争的行动会激动你,为他呐喊骄傲助威,但一成不变的动物性生活,却平静到如一滩烂泥,甚至自带招惹迫害的悲惨,你叹息生活的真实和凌厉,但此般生活的主人是无动于衷的,你便只剩下平静的悲哀,好像他的人生是如此,于你,是同情吗?谈不上。是痛斥吗?大可不必,因为你知道,他才是他生活的主人。

《生死场》读后感(篇三)

看完《生死场》,我爱上萧红了。 她是一个会做文章的画家。 虽然没有系统学过语言,但精神上的灵性让她下笔有神。平实质朴的文字,早期可能还带着些碎片感,却很能传递具象的画面。读她的文章,时常觉得她是用文字在作画。 说起萧红和她的作品,就避不开苦难。她一生坎坷,她的作品也多是底层人民的苦。就像《生死场》里的农村人们,忙着生忙着死,忙着繁衍忙着打斗。他们不认得灵魂,只在最原始的欲望里沉沦。合上书后,那些粗砺又苍凉的农村众生相仍然如石如砾地横在心里,难以磨去。 鲁迅为《生死场》作序时也写道:“与其听我还在安坐中的牢骚话,不如快看下面的《生死场》,她才会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萧红作品里的苦是现实的映射。 在呼兰河的童年里她看到的是男权社会下的“偏僻的人生”,为了精神独立她逃出了家,又尝透了潦倒滋味,一度在商市街吃黑列巴和白盐度日,用刷牙缸喝水。但她一点儿也不冷漠或扭曲,始终揣着一颗有温度的心,她是向往爱,她是苦处生花。 萧红一生中感受到的最无私的爱和温暖是来自祖父的。她说过因为有了祖父,她就对这爱和温暖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看《呼兰河传》时被爷孙俩在后花园的笑闹逗得有多温馨,在《祖父死了的时候》就有多悲恸,那一刻满怀都笼罩着萧红站在玫瑰树下孑然一身的荒凉。 灵性这样的东西不是饱读诗书就能拥有的,对文艺创作者来说尤为珍贵。 我有时候想这是生不逢时,也许换个时代,她能更长久地蜚声文坛。但换个时代可能她就不是萧红了,苦难造就了萧红,正是因为那些经历,她才有一双沧桑的眼睛和一颗童真的心。

《生死场》读后感(篇四)

《⽣死场》,萧红著名⼩说之⼀,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在1934 年东北的⼀个⼩村⼦⾥,村民们每天⾟勤劳动,但还是得不到温饱的⽣活,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九⼀⼋” 事故后,⿁⼦的铁蹄踏进了这个⼩村庄,⽆情的折磨着村民。但村民们并不屈服,他们在暗中组织起来,多难的王婆顽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机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机密宣传员,⽩夜地⾛门串户。东村的寡妇把孩⼦送回投靠了义勇军。就连那个胆怯怕事、⼀辈⼦守着⼀只⼼爱的⼭⽺过⽇⼦的跛⾜⼆⾥半,也卖了⼭⽺,头领参与了义勇军。即使会丧失性命,他们也不做亡国奴,⼀定要打败剥削⼈民的恶霸。 作者以毫⽆任何修辞的句段,⼀句句的向我们讲述着正义的村民在⽣与死、降服与反抗之间做的抉择。他们在降服与反抗之间果断选择战⽃下去;在⽣与死之间,他们也同样选择去冒险。他们觉得只要相信⾃⼰就⼀定能打败敌⼈、守护国家、⽣存下去,⽽不是听天由命;他们以这样的想法与意志⼒⽣存下去,打败⾯前的敌⼈。 其实,在我们的⽣活中就有这样的事情:⼀个得了绝症的年轻⼈,他只有⼀个⽉的时间,他的家⼈和医⽣们都觉得他没救了,但他并不这么认为,他还年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相信⾃⼰能够从死亡的边缘逃出来。于是,他每天下床运动的时间增多了。他尝试着像个正常⼈⼀样去奔跑、去感受阳光,⽽不是躺在床上,因为他坚信⾃⼰可以痊愈,因此他还晕倒了好⼏次,但他依然在坚持。⼀个⽉后,奇迹发⽣了,他出院了,没错,他以⾃信的⼒量、坚强的意志⼒顽强地战胜了病魔;同样,⼀个健康的年轻⼈,就因为找不到⼯作,认为⾃⼰什么都没有了。他逐渐失去了⾃信、不再相信⾃⼰、渐渐消极,最后他真的⼀⽆所有。 ⼈因为相信⾃⼰才⽣存到现在,科学家因相信⾃⼰的发明和发现才变得受⼈尊重。所以,同学们,不论遇到什么,都请记住,要相信⾃⼰。

《生死场》读后感(篇五)

23.12.24 《手》像是小学课本里学过的故事,幼时的我懵懵懂懂,读不懂被霸凌的文字,但现在读来熟悉中又带着唏嘘不已。 《牛车上》讲述了“我”在牛车上听五云嫂讲自己老公当逃兵,自己赶去见他一面的故事,结构非常简单,叙事也平淡,但总能感到“我”的不谙世事和战争残酷的无形对比。 《逃难》讲了教师何云生带着妻子孩子和好多大包舍不得丢弃的家伙什儿赶逃难火车的故事,趣味性强。 《山下》讲述了贫穷的林姑娘和母亲备受乡亲排挤,这一切都在林姑娘被在逃难的城里人雇为佣人之后发生了较大改观,林姑娘很看重这份职业,但由于母亲的贪得无厌,最后还是使得林姑娘丢了这份差事。这篇文章很有张爱玲的味道,读起来很像,我还蛮喜欢。 《小城三月》也蛮像张爱玲的风格,说的是“我”的亲戚翠姨对喜欢的事物不好意思表露,最后终究还是失去的故事。不只是她想要但没得到的绒绳鞋,还有她想得到但却因为被许了亲家的爱情。她因为得不到而放弃了生命。那个年代的女性!接触到了新鲜事物,却又受限于封建社会,真的没有办法顺着自己的心意而活,这就是那个年代啊…

《生死场》是中篇小说,占了整本书一半的篇幅。讲述了一个村庄上的男男女女一辈子的生活。在乡村,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王婆服毒自尽时,赵三儿没有帮她找医生,只顾着帮她找坟地,还没断气就打好棺材在等她死,好像很多人描写的乡村人都很没有感情,爱情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无非就是搭伙过日子,大家都呈现出一种超然的、或者说是麻木的生活状态。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麻木的感情描写,读来让人绝望、了无生趣。

但《生死场》里让我感到毛骨悚然的是生产,这是妇人的刑罚。萧红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这一刑罚,生着孩子就被暴怒的丈夫泼冷水,还有月英常年瘫痪,眼看着女人没用了,丈夫不再愿意为她付出,于是月英常年遭受着丈夫的冷暴力,他从城里卖完青柴回来,烧饭自己吃,吃完便睡下,坐在一边那个受罪的女人一夜呼唤到天明。宛如一个人和一个鬼安放在一起,彼此不相关联。丈夫后来说,她用不着被褥,于是她被丈夫拿砖垫着下身,邻居大姨来帮忙清洗时,发现盆骨早已腐烂,白色的蛆爬满下半身。她真的很擅长描写这种恐怖气氛,读起来我竟无法呼吸。

《生死场》读后感(篇六)

大家好,我是鲸落,一个喜欢读书,正行走在写作路上的普通人,今天是我连续更新的第215天啦。

昨天看完了萧红的《生死场》,是一本短篇说集,同名小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生的故事。

在乡村里,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

时代的浪潮已经掀起了巨浪,而生活在乡村的人,只能稍微感受到波浪的涟漪。

他们忙着生存,在自然环境、日寇入侵的情况下,各自寻找着自己的生路。

有人选择反抗,但是更多的人,是没有能力去反抗,只能屈辱的活着。

可是还是有着那么多人死了。死得悄无声息。

生命在乡村里,是不起眼的,说不定哪天就没了。

但是还是要活下去,不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活着。就像那喝药后没死成的王婆一样。就像那女儿被丈夫摔死的金枝那样,就像那全家就剩自己活着的二里半一样。

故事内容更多的体现出了乡村的人,面对生死的坚强和挣扎。

从文字中能看出萧红对事物的观察很敏锐,克制,不带入自己的情感,一个客观的记录者。

看小说时,能体会到不同人的写作风格,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这也是看小说的乐趣所在。

因为在看之前呼和兰传的时候,其中有两三个故事已经看过了,所以看起来速度还是很快的。花很短时间就看完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去看其他的书了。

早起164/365

日更215/365

运动215/365

八部金刚功202/365

我是鲸落,一个行走在读书写作路上,拥有两只猫的男人,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进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