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100字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3 08:15:34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13 08:15:34   小编: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是一本精美的插图袖珍本,内容详尽地介绍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这部经典小说的故事背景和情感表达,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学盛宴。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篇一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由叶嘉莹先生作序推荐,收录了38幅全彩插图,精致小开本,使用的是护眼字典纸,书脊还可以180°平摊,这么一本书,捧在手里实在赏心悦目。 解读《红楼梦》是一门大学问,张爱玲、周汝昌、蒋勋、白先勇、欧丽娟,还有马瑞芳,这几个人各有粉丝拥趸,他们的解读我多少都读过一些,个人比较喜欢欧丽娟的解读。 白先勇的解读,有两点争议比较大,一是轻视庚辰本,二是认定后四十回乃曹雪芹原作。 我自己所读为庚辰本,白先勇挑出来的几个问题我在阅读中有同感。比如尤三姐一案。尤三姐刚烈,后来柳湘莲因怀疑尤三姐不贞,三姐羞愤自杀。庚辰本“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小丫头子们看不过,也都躲了出去,凭他两个自在取乐,不知作些什么勾当”,这一段把尤三姐描写的极为轻浮,初读红楼梦时年纪还小,但这段对尤三姐的描写以及后来尤三姐的结局,确实让我比较困惑。程乙本“那三姐儿虽向来也和贾珍偶有戏言,但不似他姐姐那样随和儿,所以贾珍虽有垂涎之意,却也不肯造次了,不好意思太露轻薄”,看白先勇的解读,确实程乙本这一版比较合情合理。 但是我接受不了后四十回为曹雪芹原作,鲁迅先生在《论睁了眼看》里有段话:赫克尔(E.Haeckel)说过:人和人之差,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之差还远。我们将《红楼梦》的续作者和原作者一比较,就会承认这话大概是确实的。 然而读书本来就是如鱼饮水,每个人的阅读体验各不相同,不必要打嘴仗吵来吵去捍卫自己的观点,君子和而不同,比如白先勇对于主要人物分身镜像的观点,对于全书分为神话现实两层架构的观点,对于儒释道三种信仰融合交错的观点,对于袭人和蒋玉菡最终结合象征意义的观点,包括对于一些写作手法的讲解,都对于我有很大的启发。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篇二

这次推荐大家读红楼系列之《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读罢《红楼梦》,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说,好看!这就要来一个灵魂追问:哪里好看? 《红楼梦》的好看,那可是从颜值到内容的。颜值方面自不必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就是那种一眼千年的美,直入内心。 这次理想国的《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的插图袖珍本同样让我欢喜赞叹。这个也是与红楼梦程乙版的绝版重印一样,当时大陆版本也是在2017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过,当然作为白先生的“白迷”和红楼梦的“红迷”,广西师大的版本和理想国的这个袖珍版都已入手。 我推荐这个袖珍版的主要还是一个便携,轻巧精致,适合现代生活。理想国的制作出品此次格外用心,采用淡黄色字典纸,轻盈柔软,手持舒适。草木纸的封面,也是既用心又应景。一卷在手,素雅大方这种感受,完全是阅读纸书的经典贴心体验了。

说颜值就必须还要说到这插图。插图是与理想国这次的程乙本校注版袖珍插图《红楼梦》一样的,但是全本里用的是线描稿,这这一册《白先勇细说红楼梦》里用的是设色稿,也就是彩色,更加精细有神采!颜值拉满! 说完颜值再来说内涵。红楼梦的内涵好看那可一句半句说不完。细说红楼,解读红楼的书也未免太多,在内容方面也是首赞这一版的。无他,本书就可以解答读者那个灵魂追问:哪里好? 用白先勇先生的话来说,《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这一本细说红楼,是可以理解为白先勇老师给你讲红楼。本书的内容也是白先勇先生2014年在母校台湾大学开讲《红楼梦》导读通识课的内容。叶嘉莹先生在本书序言中说: “《红楼梦》一书中所蕴含的人情世故、妙想哲思,都是体味和述说不尽的,而白氏此书则能对其中多方面之意蕴都做到了深刻细致的分析与说明。既能有入乎其内之体悟,更能有出乎其外的超妙之评说。” 读过这一册细说红楼梦,一来等于是认真上了三个学期的红楼梦通识课,二来可了解一个全新的,你不曾想到的红楼。 我推荐白先勇先生的红楼梦解读,乃是因为先生既有博学,更有深情,是至情至性之人。非人生有大深情,有至深爱,又有大智慧,能够深情又超然,才能真的解读出这人生一场大梦的至情至性。 但是情之一节也非先生推介红楼梦的本意。白先勇先生自己说:红楼梦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小说的最高标准,这是我们民族文化集大成的旷世杰作,我们应当感到无比骄傲,更应当全力呵护珍惜这部天下第一书。

“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

千古一梦人间几度续黄粱。“ 共爱之,共勉之!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

9.3

白先勇 / 2024 / 上海三联书店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篇三

春日正好,又得一本好书,甚喜。我想人是可以分为两种的,读过《红楼梦》和没读过《红楼梦》的。不管是从文学、建筑、诗词等等方面切入,每个人对《红楼梦》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研究“红学”的作品汗牛充栋,“红学”“曹学”的理论更是令读者眼花缭乱。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回归文学经典本身,从小说的艺术手法来导读,通俗易懂。全书按原著目录一一详解,侧重于原著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叙事手法等,庚辰本与程乙本的对照解读,对新手读者来说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细说”本身除了掌握全书的大架构,更精妙于作者对原著字句之间呈现出的美学与内涵的解读。什么人讲什么话,在原著中写丫头婆子们之间的拌嘴是很多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就从对话中立体了起来。这本是很难写的,芳官跟她干娘因洗头水的事就吵起嘴来,这里的粗口出现频次一对比,庚辰本就显得比程乙本弱了些。爆粗口这个事情,点到为止的效果才更佳。 薛蟠被柳湘莲揍了一顿之后,薛姨妈心疼儿子要派人去抓柳湘莲,这一段宝钗的话非常有意思。宝钗是个识大体,懂事且冷静的人,她这段话说出来自然不做作,让人心悦诚服。白先生的细致分析让我们再次领略到曹雪芹塑造人物的功力,人物性格一致,自然流露。 好书好在内容,也好在匠心打磨的手感和阅读体验。小小的开本,一手即可握住,却集齐了白先生一年半的课程内容。书后的精美插图更是值得细细品味。 我zui喜欢这套书的纸张,微黄的护眼字典纸,软软的非常服帖,可随意平摊阅读。不管是口袋还是包包,这小小的一本随处可放。通勤途中,地铁里,下班闲暇时,翻阅几页,穿越时空,与红楼梦中人同喜痛悲。 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最深刻的投射,那么《红楼梦》在我们民族心灵构成中,应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千古一梦人间几度续黄粱。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篇四

天青色草木纸×精致小开本×字典纸×平摊裸脊锁线,喜欢的buff层层叠满!

封面简约而充满巧思,镭射银与烫金工艺,不同光线下流光溢彩,与红楼梦的幽妙氛围相得益彰。

一查资料原来是“中国zui美的书”获 奖设计师陆智昌的设计之作,太妙了!

从《孽子》认识白先勇,他称《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追忆似水年华”。

与其他红学解读不同的是,白先勇把《红楼梦》当作小说来解读,认为曹雪芹在其中对各种构成小说元素的发挥,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神话架构、人物塑造、情节叙事、象征隐喻、千里伏笔等。

以贾宝玉为例,书中写尽管贾宝玉与女性关系非常复杂,但她们在他的不同成长时期具有不同的意义。

贾宝玉、林黛玉是仙缘:贾、林前身分别是在三生石畔结缘的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因此他们类属于仙缘,即是两个灵的结合,而婚姻是肉体的结合,所以两人没有成为夫妻是很自然的。

薛宝钗是儒家理想的媳妇:在儒家宗法制社会,薛宝钗是理想的媳妇对象,所以薛宝钗能够嫁给贾宝玉。再深一层看,她不是嫁给贾宝玉,而是来到了宗法社会给媳妇预留的位置。

袭人代表俗世缘分,诸如父母、兄弟姐妹、夫妻、朋友等都属于俗缘,袭人与贾宝玉有初尝云雨的关系,贾宝玉在出家后还到访过袭人梦中,他们是俗世缘分。

他的解读的确堪称“细说”,虽然并非面面俱到,但有些地方确实看的很细。他认为,《红搂梦》的两个支柱都在后40回,一个是黛玉之死,一个是宝玉出家。因此他也认为《红楼梦》后40回与前80回为一人所写,其文字风采、艺术价值绝不输前80回。退一万步来讲,假如真是高鹗续书,其才情也绝不在曹雪芹之下。

黛玉之死这一情节中,黛玉焚诗等于自焚,因为情是林黛玉一生的追求,是她的信仰,情的失落代表着她的生命已经没有意义,焚诗就相当于焚掉她的灵,并且她在焚诗时将贾宝玉赠送她的两块手帕一起焚烧,这个行为也标志着她不再是一个弱柳扶风的女子,而是变成了一个非常刚烈、敢于殉情的女子。

而宝玉这里,作者写到:宝玉出家,了却俗缘,他还给父母的是一个功名,这是贾府所需要的;给他妻子宝钗一个儿子,这对儒家宗法家庭伦理是重要的;给他的妾,袭人一个丈夫;对蒋玉菡则是赋予了俗世中亲密的男性角色,令其与袭人结合。这时他的俗缘才圆满结束,才留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白先勇老师在书中贡献了颇多新的视角,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他的解读也正是以小说家的敏锐洞察力,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深刻的红楼世界,尤其是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解读,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小说家注重分析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也使我们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经典人物形象。

惹人玩味的是读完后再回到开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谁又真能解其中味呢?这正是《红楼梦》的动人之处了!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篇五

近期在搜罗一些有趣的书单,其中一份名为“最难读懂的名著”非常惹眼,我专门进行了一番研究,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同主题的书单版本不止一个,虽具体的评选标准、采访的样本数量及将之公布的出处各有其说,但基本上都将《百年孤独》《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等作品罗列在内,想想曾经的阅读经验,称“最难读懂”确实会举双手赞同。同时我也发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也在其中,仔细想来也不为奇。

从内容上看,在白话文中夹杂大量的判词、诗作、对联等,都是可做多重解读评说的。而故事架构中现实与神话相参杂,“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充满各种隐喻,半实半虚,玄而若梦呓。再看详细,故事中塑造人物四百余,我们熟悉的宝玉、黛玉、宝钗等主线人物外,许多丫鬟、小厮、婆子等都无虚设,各有故事线索,所生活的荣宁二府再到敕造大观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一时间人物记不清、地点也混杂。

自成书以来的种种戏剧性波折遭遇,一直以来的大家学者对内容的辩论和颇具争议的版本之论,促使对这样一部“难懂”的名著研究成为了中国三大显学之一的“红学”,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横跨文史哲、经济、心理、中医药等多个领域学科。如近代文学家王国维对《红楼梦》的感叹,“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又如鲁迅先生所言,“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红楼梦》中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即便再“难懂”也挡不住一直以来人们对这部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的阅读。它有何吸引性,我想应是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先生在研究著作《中国文学史》中的评价,“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全本120回,详尽地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与衰”,以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串联起红楼一“梦”。

近期我对《红楼梦》进行了重读,特别选择了“程乙本”,随着个人经历了更多的世事,有了许多新的思考与感悟,但阅读中依旧有许多未懂之处,特地找来了《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一书,边读“原著”边读“细说”。对《红楼梦》的解读评说非常多,而我之所以选择白先勇先生的版本,一是因之前观看过课程的视频,先后任教于加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近三十年专注于讲授《红楼梦》,如白先生所言“《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另一个则是因全方位的对比“庚辰本”与“程乙本”两大红楼主流版本,重拾“程乙本”之美,非常注重细节对比,让两个版本各自所长之处突出,细致到一词一字使用的细微处,考究出艺术和美学的蕴含,感受到白先勇先生的治学严谨与细腻,同时回应了近年来学者间版本之争中,庚辰本的一些混杂夹缠之处,凸显出程乙本的妙处所在,更理解为何曾经“程乙本”在《红楼梦》版本中是一枝独秀,为何是胡适先生等名家所藏和推崇之选。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的阅读让我理解白先勇先生与《红楼梦》,正似法国伟大的作家福楼拜的名言:“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先生的“细说”不为成学术研究之功,而是内心之爱,情之所系,是一种灵魂共振后的分享,带有“入梦”归来的灵动,将曹雪芹“欲说还休”的东西予以剖析,同时并非主观推断,均以原文细细道来,从哲学思想方面着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以感受到白先勇先生深刻推崇阅读中回归文本。

红楼之梦,入“梦”易,懂“梦”难,以“新批评”式展开细读,融合对社会、历史、心理等多重唯独的理论评说,《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一书是最佳的伴读所选。该书近期由理想国再版,不仅邀请到著名书法家董阳孜封面题字,更有叶嘉莹先生的作序推荐,而我的选择更因其开本小巧便携,很好的让对名著、解读的阅读融入生活。褪去那些探秘、揭秘的玄妙,本本真真的去阅读一次名著,真真切切的读懂,我想你会发现“不虚此行”。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篇六

上次出差时带了本随手拿的小书《红楼梦幻》,被白先勇老师和奚淞老师精彩的讲解所折服,差点高铁坐过站。也因为这本书被种草了白先勇老师的另一本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回到家我就买了这本,没想到因为这本书太过精彩又看到凌晨……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对《红楼梦》真的一无所知,白先勇老师得是读过多少遍红楼才能写出这样一本满满都是知识点的解读啊!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正常,毕竟白先勇老师在加州大学任教的几十年间讲了无数遍《红楼梦》,这本天下第一奇书在他脑子里已经有了深深地印象,这世间红学家自然有无数,但是像白先勇一样对这本书真的吃透读透的人绝对寥寥无几,很幸运我有机会读到这本书,也能对旷世奇作《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 书中的内容是纯粹一章一章按照原文的顺序讲下来的,绝对堪称“细致”,而且这本书其实是脱胎于白先勇2014年回到台湾在台大的45讲《红楼梦》讲座课程,所以整体特别的易于理解,就仿佛听到老师在耳畔的讲授声。 书中的很多理念是我不曾想过也不曾见过的,就比如《红楼梦》的诸多版本之争,几乎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一批信徒受众,可是我一直非常迷茫到底谁才是正朔,有段时间我甚至于鬼迷心窍痴迷过“鬼本”。 但是白先勇的看法是程乙本最好,并且他列出了许多处内容将程乙本和市面上更加流行的庚辰本做了比较,比如晴雯临去世前宝玉的心理活动、尤三姐和贾珍在酒席间的互动、秦钟的言行举止等等,真的高下立判,尤其是尤三姐处的内容,简直将人物的个性都来了个巨大反转。看完白老的对比,我叹为观止,并且再次庆幸我在入手这本时一同入手了理想国出的《红楼梦 程乙本校注版》,对比着这本书一起读简直体验感拉满! 这本书最后还有38幅彩色人物插图,是清代画家改琦的作品,出自《红楼梦图咏》,这些人物设色图都画的非常精美且飘逸,尤其是黛玉那幅我简直太爱了,超赞! 最后夸夸这次理想国新出的这个口袋版吧,真的太适合通勤鞋带了,而且不沉不压手,用的是词典特纸质不是轻型纸,所以手感也很好。翻阅的时候又很轻松,简直就是为出行而制!颜值也是一流~好爱!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篇七

想了很多开篇的内容,或洋洋洒洒,或半文半白,或假装深沉,然后又默默删掉了。

想炫一下自己的文字,想显摆一下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在白先勇老先生面前显得可笑又自不量力了。

面对《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这样一本书,无论怎样开篇都不如一字一句认真又老老实实写出自己的感受好。

知道白先勇的名字始于《台北人》,无意中读到开篇,那个下午我便再也没有离开过座椅。即使多年后对那种无可奈何的凄艳之美仍然无法忘怀。

于是《树犹如此》《孽子》统统收入我的阅读名单。一路读下来,除了膜拜二字,似乎很难找到其他字眼来形容我的心情。

作为一个读了十五年《红楼梦》的小外行,除了喜欢曹公的文字,曹公的故事,好像我很难再读出更多的含义。但每每看到后四十回,心中总是愤懑无比,为何会如此设置结局?为何会如此对待宝黛!甚至很长时间内,我只读前八十回,把那些美好,浪漫,幸福,留在脑海里一遍遍反复回味。

但后四十回始终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心中那份不快一直在扯拽着我。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中终于为我释疑:《红楼梦》均为曹雪芹所著,因为前后情节呼应,人物性格吻合;如果为他人所续,要达到如此完成度和一贯性,要对前八十回达到常人难以理解的深度,这个难度太大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白先勇对后四十回地解析字字珠玑,又条分缕析。虽然对这结局令我意难平,却也不禁一声长叹:如此,才是曹公本意吧。

而解读至此,并非白先勇先生的精妙之所在。

于我一个外行而言,《红楼梦》始终是个故事,是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但若这如此,又何来如此之多的红学研究?

白先生把《红楼梦》比较抽象和深奥的有关人和人性的命题化解为横向和纵向两度。

横向以贾府的兴衰为主线,填充以大观园的荣枯和各色人物的命运;纵向以人的精神境界为主线,在空间上则是人的灵魂从仙境落到凡间再回到仙境为轴。白先生于是也就将《红楼梦》化解成了活生生的人生命题:从年青时追逐名利信奉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中年经历种种挫折碰壁后开始逐渐信奉无为避世的道家思想→老年已看破人间种种学会放下而信奉遁世的佛家思想,悠悠的厚味和深邃的哲思就从这双重人生幅度中渗发出来。

这样的解析反映出了一种失意人生的写照,与曹公要表达的悲情人生观无比贴切。白先勇用地道的文学方式传达出了那种形之于过程的、说不清道不明却又具有广泛裹卷力和震颤力的人生真味。

细说二字中贯穿了一个美字。白先生对红楼梦进行了一番周详的美学赏析,从其中的语言之美(如白先生盛赞曹公通过各色人物对话,几笔便能形象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出身),到人物之美(如宝黛湘云熙凤探春到晴雯平儿到贾母刘姥姥各色人等或有美好的性情或有高雅的品味或有超凡的才干),到文章之美(如文中做出的各类诗词歌赋及不同人物发出的人生感悟),到情境之美(如对大观园、太虚幻境、丧葬节日等各种场景描绘,对黛玉葬花、湘云醉眠、宝钗扑蝶、宝玉听琴、黛玉焚稿等等行为艺术的描写数不胜数),到构思之美(曹公构思精妙,文中一物一线索,一人一结局,当之不愧的草蛇灰线、伏言千里,无一句废话,亦无一个无用之人物,将故事讲的十分工整圆满,几无遗漏),令人信服于曹公的语言设定上总是那么真实和贴切,让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红楼梦的无穷妙处。白先生解析的《红楼梦》唯美,浪漫而又波澜壮阔。

支撑小语:《红楼梦》对白先生产生着一种疏而不漏的强大控制力,所以我们看白先生的文学作品绕不开红楼梦三个字,这当然不能仅仅看成是他对《红楼梦》的偏爱。

文学是永恒的事业,文学的历史上升起过一些为数不太多也不太少的永恒星座,这种星座所散发的光辉是不受时间局限的。不管是哪个时代的文学事业的继承者,都应是这些永恒星座的忠诚卫护者和终身性的仰望者。而白先勇,这位现代中国作家的精神行箧中始终醒目地放着一部《红楼梦》,而且永远也不会丢失。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篇八

春天,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每年的春天,我都要去大观园公园,或为集章,或为到红楼梦更读书社看书、听评,或者只是逛逛园子,赏赏瓷器,在亭台楼阁间,寻找心中的那抹红楼情结。 园子里通常人不多,很安静。那么多园子,我一般都流连在潇湘馆,在哪里听红楼迷唱昆曲,看书或发呆。潇湘馆门前有很大一片荷花池,满园子的绿竹,配以满园的绿色调木制楼阁,清新淡雅,比起怡红院我更喜欢这里的幽静深邃。 彼时,在潇湘馆,我从后园的长廊里转出来,在正门见到一个素衣飘飘的女子,瞬间恍惚,是黛玉吗?一股情愫再次萦绕在心,12岁起对黛玉身世的怜惜、才华的仰慕,丝丝绕绕一生挥之不去。 很遗憾,看这本书期间没在北京,否则定会带着它日日徜徉在大观园。拿起这本书,我仿佛一脚跨进大观园的门栏,梦回红楼。 华文世界小说大家白先勇从《红楼梦》回归小说文字本身,把这部经典完完全全当作文学作品来解读,字字句句,段段落落,解析《红楼梦》的神话架构、人物刻画、文字风格、叙事手法、对话技巧、象征隐喻、伏笔千里……以小说家的艺术功力,揭示红楼为何能远远超拔于它的时代,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 白先勇带我们细细品读120回红楼梦丰富的内容、绚丽的文字、鲜活的人物。延深漫谈至文化、美学、诗词、哲学、佛学、昆曲等。细细评说大观园中的饮食男女、文字艺术、人情世故、哲思妙想和深浅雅俗,将其中大时代的兴衰、人世的无常、命运的变幻,都化为真挚体悟。 从少年到白头,不同年龄不同境遇读《红楼梦》都会有不同感受。 《红楼梦》这部天书,谁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蕞爱。结尾那场景绝了:“落了片白茫茫真干净”。微微的雪影中,宝玉光头赤脚,披大红斗篷,雪地里俯身倒地四拜,只不言语,似喜似悲。宝玉的身影如真似幻,悲欣交集,让人瞬间“心澄如镜”。 这本书详细比对“程乙本”与“庚辰本”的差别,重现“程乙本”之美。 本书为匠心打磨精致32小开本+38幅全彩红楼人物插图+内文定制护眼字典纸+180°平摊活腔书脊+封面烫印镭射银工艺,古韵悠悠,唯美呈现红楼的幽妙世界。 叶嘉莹作序推荐道:“红书”与“白说”之结合,实可称为作者与读者一大奇遇。 白先勇说:《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我觉得,念过它、而且念通它的人,对于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处事的道理,以及中国人的文字艺术,和完全没有念过它的人相比,是会有差距的。 读了这本书,我突然想,自己坚持了20几年的去大观园的习惯,原来是因为还没有念通《红楼梦》。还得一直去大观园,继续念《红楼梦》,体悟中国人的文字艺术。

实拍图

实拍图

实拍图

实拍图

实拍图

实拍图

实拍图

实拍图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插图袖珍本)读后感篇九

《红楼梦》是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像挖不尽的宝藏,多少人毕其一生研究,仍觉它深藏玄机,意犹未尽。一打开它就像听到某种召唤,扎进迷雾幻境中。不仅读原文容易上瘾,读它的各种解读(汗牛充栋的研究啊)也是津津有味。

关于它的解读争议,可谓“百家争鸣”。比如: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怎么评? 高鹗一直备受争议和诟病,而林语堂为他平反,认为高鹗被骂得太厉害了。张爱玲则专门写评论把后四十回痛批一顿。那白先生持什么态度呢?

他认为高鹗才智不亚于曹雪芹,改别人文章难,续写更难。第九十七回写黛玉之死,一百二十回写宝玉出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写的都极好。

话说白先勇先生本身就是位奇才——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叶嘉莹先生评价他“奇才解读奇书”。她在《代序》里说,《红楼梦》一书蕴含的人情世故,妙想哲思,都是体味和述说不尽的,而白氏此书则能对其中多方面之意蕴做到了深刻细致的分析与说明。读这本书除了享受,还因好奇,想知道他是怎么评说的。”

的确,先生对《红楼梦》一往情深,他解读《红楼梦》的著作蛮多,有“正本清源说”,有“对话录”,有“细说”。那何为“细说”呢?对照原著一百二十回,完逐一拆解。并非注释原文,更侧重于多角度述评。从曹雪芹的写作,到小说里的细节,宏观、微观兼有。

这本《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大陆首版是2017年,这次再版可谓亮点多多。奚淞亲笔手绘插图、精致小开本、180°平摊活腔书脊、双色印刷,还附赠“红楼梦神话结构示意图。拿手里厚厚的很扎实。

白先生说,《红楼梦》厉害的地方,是什么角色讲什么话,把它随便翻开一页,只看对话,把那个人名遮起来,只看讲话的语气,就晓得是谁说的。那么多角色,每个人讲话有每个人的特性,不只是主角,就是次角,平儿吧,紫鹃吧,也都不一样的。

比对此前看过的几位红学家评述红楼,白先生的解读吸引我的地方,除了观点透彻外,很大个原因是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舒适。就像有个学识渊博,脾气又特别好的兄长,一边讲着故事,一边讲着种种人性幽微和世事沧桑。

很久前听过一段话,深以为然。他说,你要听谁讲解个什么东西,比如解读某个作品,如果听起来特别费劲,很绕。那大概率就是讲述者自身并没有吃透作品。他自己一知半解,才会讲得云山雾罩。

所以,每当我们读大家之作时,反而常常感到如沐春风。没什么晦涩语言,多是短句子,家常话,就把原本艰深难懂不易觉察的地方,一下子整敞亮了。对,白先勇先生这部书,就这个感觉。读完它就像又读了一遍原著,而且还想再回去读一遍。《红楼梦》读起来,总给我一种错觉,稍微入戏,就总觉得这大观园啊,这女子们,都是存在过的。实在太太太真切了。安了多角度摄像机也不过如此。

还想看看白先勇先生其他作品。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