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落之语》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海洋生物与人类之间的故事。通过主人公与鲸鱼之间的交流,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贪婪,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鲸落之语》读后感(一)
一鲸现,穹宇惊; 一鲸鸣,沧海静; 一鲸落, 万物生。 当一条鲸鱼死去的时候,它的生命虽然完结,却在深渊中点亮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鲸落之语,是对《钱穆讲学札记》最好的注解。 《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记》是钱穆先生,生前亲自删改润饰,已出版著作中所未见,字字珠玑。 是一部中国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评述、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的精华之书。
钱穆宾四先生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叶龙 毕业于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曾师从钱穆。后获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收到这本书,就非常喜爱,小小的开本,非常方便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封面是幽蓝幽蓝的大海,银色的水波,鲸落水中…… 钱穆曾说 “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 翻阅这本札记,只觉字字珠玑,很多见解颇为受益。 摘录部分,与君共赏: 宾四先生谈写作 写文章之大本领非在写出部分,而在其未写之处。其巧妙即在不可将欲言者全部说出,与题旨无关者更当搁置勿阑及。 宾四先生谈八股文,也自有他的看法 八股文有一特重之点,即全文均须切题,一字不可支蔓。世有蔑视桐城派文者,以归有光、方苞'均为八股文名家故也。近人如章太炎²最不屑桐城文,然其晚年主张为文须学桐城。因桐城派古文,凡作一题,必能扼要深入题旨,却无支蔓之病。
谈做学问 1.做学问固有不同之门户,不同之研究领域,然绝不可有门户之见。苟有门户之见,便易轻视甚或排击对方。研究各种学问,固有不同之门路,然各种学问仍可相通。如史学可与哲学通,哲学可与文学通,文史哲可互通共济。吾人固不否认今日研究学问各有不同之领域与门路,然若固执以为互不相通,则成为陋儒之见矣。 2.做学问犹如经商,须谨慎,不迈大步,不使亏本。遇有机缘,亦可发财。人生最佳之训练莫如做学问,人生最大之野心即在做学问。 3.做学问须有良师启导,益友切磋,无师友乃人生一大苦事。 谈历史 大史学家亦可通哲学,反之亦然,不可界限太清楚。 灵感与诗意,有时于研究历史亦大有帮助。 吾人写史,如无人情味在内,如何令人读之有可歌可泣之感? 本书后半部分的钱穆手稿、照片、书信亦是钱穆一生的缩影,弥足珍贵。 《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记》,是一本非常值得收在手边慢慢去读的书。
《鲸落之语》读后感(二)
作为想要了解中国历代文化及古典哲学的学子,及传统文化爱好者,不妨读一读钱穆讲学札记《鲸落之语:》,篇幅不长,字数不多,言简意赅,耳目一新,读之大有裨益。
钱穆先生曾说:“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
先生的每一语句,也犹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引导我们做学问的正确路向。
有人尊称钱先生为史学权威或国学大师,这称号对于先生来说是当之无愧的,先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经济、军事、政治、地理等均有深湛的认识与独特的见解,真的是博学而无所成名。
札记中从思想方面、历史方面、文学方面、为学与做人方面、人物点评方面分门别类,讲述熟读经典的重要性。“中国人之道理,万变不离其宗,均包含在《论语》《孟子》《庄子》与《老子》四本书中矣。”
有道是:饱读诗书气自华,书香门第无弱子。读书是获取知识、拓展眼界、提高涵养最直接简单且有效的方式,也是一种享受。
札记:“孔子之道,人人均可学” 陈澧兰甫尝云: “儒者著书,眼光须及上下数百年。” 每一个民族,均有其人人必读之书。自朱子起,数百年来人人必读之书为四书。“学者所亟需,及为先事多读传统性之大著作。”
研究历史,不可忽略人。当知有五度空间。即在四度空间上再加进人的精神,至于第六度,则属神的方面,然此已非史学观点矣。
先生认为,如果要研究世界人类的文化和世界人生以往一切经验的话,最宝贵的就是中国史。先生兼通经史,他对中国历史有明确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国人应该知道以往中国的历史,不但要知道,而且还要对以往的中国历史有温情与敬意。”
札记信函遗墨部分,十三封遗文墨宝,透漏出钱穆先生待人接物为人之谦厚,关心后学之风。各个时期见诸报端的他人文章与钱穆先生本人的演讲。亦是先生一生的缩影。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史书可建立身之本,知得失所过,以铭今我。
“一鲸落,万物生,”钱穆先生讲学札记《鲸落之语:》集中国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于一身的精华之书,值得一读。
《鲸落之语》读后感(三)
古语有云“一鲸落,则万物生” ,意思是说,一头鲸鱼生命的结束,是万物诞生的开始。可见鲸虽逝,芳永存,惠泽了多少深海生物的繁衍生长。所以看到这本书名为《鲸落之语》时,我忍不住好奇的地翻开,迫切的想要知道什么样的良言才可被称为鲸落之语,经后世诵读。 翻开扉页看到讲解时才知道,《鲸落之语》是由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叶龙老师所编著,记录他的恩师也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讲学的札记。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思想、历史、文学即为人处事等五个章节,记录钱穆先生生前对这些事物的评价和感悟;第二部分为钱穆先生寄给家人、友人的信函遗墨;第3部分为各界学者、媒体、钱穆先生的学生们,对老者的回忆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及传承。 1.儒雅学者的有趣灵魂 人常说用“文如其人”,看到钱穆先生的讲学札记,只言片语的读着,觉得甚为有趣。他说“吾人写史,如无人情味在内,如何令人读之有可歌可泣之感?”当大部分人带着客观情绪去看待历史时,他讲主观意识写史的作用。 在谈到对《史记》的评价时,他又说“刘知几评《史记》甚幼稚。”这个注有《史通》,被称为中国言史学者之鼻祖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已,即使资格再老,履历再丰厚,钱穆先生评价起来,也仍是毫不避讳。且不说两人针对《史记》的研究内容见地如何,单从这一句札记看来,不受世俗牵绊,能讲常人所不敢讲,就觉得钱老真是个有风骨和个性的可爱学者了。 在谈论做学问时,钱穆先生又说,“做学问可以有不同门户,亦可以有不同研究领域,但绝不可以有门户之见,且文、史、哲各有不同之门路,但仍可互通共济。”的确,凡有门户之见,又固执以为学科之间互不相通,是把学问学窄了。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每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学会迁移和融会贯通才是真懂其意。 2.世人眼中学者的大家风范 在书的第三部分,有学生对钱穆先生生前的回忆章节。讲钱先生上课认真有教无类,让我深为感怀。不论是校内学生还是校外素不相识各行各业的人,常有慕名前来请教疑惑的,钱老都和颜悦色地接待,一视同仁有问必答。 “他胸怀宽阔豁达,容忍万物,不与世争,为尽其力,为求其宜。唯义理礼是从。”是学生对他的评价。教学多年从未听见过钱慕先生一句批评他人之言,即使某日某件事令他不快,亦是默认无言,从无怨言。这是学生对他的回忆,由此可见,真正有大儒之风的学者,都是有广大胸怀境界的。 这本书中,还记录了许多钱穆先生的故事,夜深人静时翻读几页,自会觉得清风拂面,心中瞬间清亮。
《鲸落之语》读后感(四)
《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记》:生当如鹏起,死亦如鲸落 文:空气凤梨 钱穆字宾四,江苏省无锡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代表作有《钱宾四先生全集》《先秦诸子系年》等。最让人熟悉的要数《国史大纲》了。 《鲸落之语》钱穆讲述,叶龙编著。这本书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钱穆1950年流落香港,创建新亚书院,有趣的是,钱穆本是江苏无锡人,有着浓厚的无锡乡音,而新亚书院的学生多为广东、香港人,学生们慕名而来,但只能听个一知半解。而叶龙同为江浙人士,完能够领会钱穆口音,能丰富准确地记下课堂笔记。叶龙将记录内容寄给钱穆后,确实记录了其课堂内容之精华。……钱穆决定删改润饰,频繁往来信件,对叶龙记录内容进行修改增补。叶龙觉得“吾屡读老师札记,觉字字珠玑,极富学术文化价值,予以公之于世,以便后学参考。” 钱穆一生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这本书是他一生学问之精髓,包含了中国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评述、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的精华。本书后半部分的钱穆手稿、照片、书信亦是钱穆一生的缩影,弥足珍贵。 “札记”有二义。一是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等文字。古称小木简为札,条记于札,故称。二是指记录读书时的心得,体会。《鲸落之语》就是钱穆的讲学札记,篇幅不长,读之得益。 中国人之道理,万变不离其宗,均包含在《论语》《孟子》《庄子》与《老子》四本书中矣。 读古书当考究古代文字之用法。识字是小学,训诂、考据亦是小学。故先应读文字学,读通古文,才能通古代典籍。 学史者,当兼能著史、考史、评史。如司马迁《史记》,对所采史料均加考据。如《五帝本纪》,如《伯夷列传》,考信于六义是也;亦有评史,如《货殖列传》,对当时国家经济政策即有评论。吾人读《史记》时,当以两种眼光注意其考史评史之处。至如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史评史分为两途益易见。宋人重论史;清人重考史;今日学者偏重论史,然亦有极浓重之论史意见,此不可不知也。 讲历史者,不当以现代人之观念套来讲古代史,亦不当以西洋历史之固定形式套来讲中国历史。如将西洋之封建社会及神权社会装进中国社会中,则非驴非马矣。又如有人讲中国古代神权政治时,则将当时儒、道、墨、法思想一笔勾销,亦属不智。故讲历史当实事求是,亦不以迎合时代为贵。 钱穆曾说:“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钱师的每一语句,也犹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引导我们做学问的正确路向。
《鲸落之语》读后感(五)
古人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知识的探寻是一个渐进的、持之以恒的过程。古往今来,无数学者都在这条求索的道路上孜孜不倦,钱穆亦是如此。知识无穷尽,但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本《鲸落之语》,包含了钱穆一生学问之精华,翻阅之余,收获的不仅仅是关于人生和读书的态度,还有一份在求知路上不断前行的欣喜。 《鲸落之语》由台海出版社出版,涵盖中国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等内容,可谓字字珠玑。钱穆被中国学术界尊为“一代宗师”,书中后半部分的钱穆手稿、照片也是钱穆一生的缩影,透过它们,一个更亲切、真实的钱穆呈现在读者眼前。
打开《鲸落之语》,在大师的映照下,反观自己的内心,方能透过书籍寻到更好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体验。钱穆认为《论语》中所讨论的内容,并没有涉及到人生的起源与归宿,而是依托现实的社会情况,提出一种不脱离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理想,而孔子的愿望就是世间有一部分人可以担负此梦想、实现此理想。 长久的沉溺于对人生来去的苦苦追问中,只会陷入对人生虚无的恐惧之中。史铁生曾说:“你要是恐惧于那无限的寂灭,不妨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中。”人生的意义没有定数,皆由自己创造。脚踏实地,不因生死而过分杞人忧天,仰望星空,不断努力向上突破。用心过好每一天,用心体验每一种生活,这便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读书是一种心情。说到读书,钱穆并没有讲些严肃冗长的大道理,要求与书本死磕,反而是用一种松弛、轻松的态度面对。“只要喜欢,不懂暂且不理。人当培养读书之心情,则必会产生读书之趣味。” 读书应是兴趣使然,这样才能长久的坚持下去,即使最初对书中的内容不求甚解,也会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悟出真谛。如今,不少人偏执的追求读书的意义,一旦没有将书读懂,便会陷入焦虑,读书的趣味也荡然无存。随心而动,才能不落入功利主义的窠臼,由衷的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读书如此,世间事亦是如此。
钱穆曾说:“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知识浩瀚如烟海,以前人的精神境界与学问成就为灯塔星火,指引我们在为学与做人的漫漫征途中,不断前行,乘风破浪。
《鲸落之语》读后感(六)
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钱先生学问精纯,思想疏通知远,文理密察,以细针密缕的功夫,作为平正笃实的文章。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不仅如林语堂所说学问精纯,在为学与做人方面更有独到见解。
《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礼》是由钱穆先生的学生叶龙全面整理记录的先生做学问时的精华语录。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了钱穆先生在思想、历史、文学、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方面的粹语;第二个部分是钱穆先生的信函遗墨;第三部分是关于钱穆先生的报道。
钱穆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专著有80种左右,而这一本书是他一生学问之精髓。叶龙将钱穆先生讲课时的笔记整理成册,正应了先生的治学态度: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
在思想方面,钱穆先生推崇《庄子》和《老子》。他说:每一个民族均有其人人必读之书。自宋起,六百年来人人必读之书为四书。《论语》《孟子》为我国二千年来必读书。《大学》《中庸》则为六百年来所定。余意《庄子》《老子》亦当为必读书,固儒道两家已有二千年历史,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最久。
在历史方面,他建议大家读正史。“《资治通鉴》固须读,《史记》《汉书》一类正史更须读。”钱穆先生希望国人懂国家的历史,正视自己的价值观。他说:世界上最不懂自己国家历史的人,当为我们中国人。中国人之所以不知爱中国,亦因不认识中国历史之故。中国历史博大精深,长达千年,演进后记载特别详细,而西洋史仅数百年而已,因此,更值得大家去了解学习。
书中他对“黍”论述很多,他说:因黍贱易种,为商人之农业主要作物。稻麦为贵品种而较难生长。故商朝求丰年只求黍,《诗经》中提及“黍”“稷”两字很多,可资证明。先生讲史,重在有理有据。
文学方面,他提出:开始学写论文,不可太简单,当详细考订辩论。他主张论据要充分,才能加以论证。又说:写文章之大本领非在写出部分,而在其未写之处。其巧妙即在不可将欲言者全部说出,与题旨无关者更当搁置及阑及。手指有长短,文章有高下。遵照先生的方法写出的文章必是佳作。
在为学和做人方面,他叮嘱学生:做学问须有良师启导,益友切磋,无师友乃人生一大苦事。做学问要懂得师承一脉,切不可成为杂家。“人须立志,志愈高,则其生活必愈严肃清苦。此种严肃清苦必可培育尔成才。”他对学生们的态度可以看出“文品”和“人品”相契合的说法。他认为,好的文学应该表现特有的人生,人生境界的高低是文品的高低,同时他还定义了作者的个人修养,直接影响作品优劣。
钱穆先生在文学领域的贡献颇多,他涉猎广泛,其贡献不单单只在文学领域。总之,钱穆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杰出的人,他的只言片语其实是字字珠玑,对我们弥足珍贵,足已让我们受益终身。
《鲸落之语》读后感(七)
钱穆先生曾说:“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 这本《鲸落之语》是钱穆先生生前亲自删改润饰的,钱穆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专注,有80种左右,而这本经络之语是他一生学问之精髓,包含了中国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评述,为学于做人,人物点评的精华。 本书的后半部分有钱穆手稿,照片,书信,这些都是钱穆先生一生的缩影 ,所以弥足珍贵。 钱穆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 作者叶龙曾师从钱穆先生,后获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他说:“钱先生的钱师的每一句句话,也犹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引导我们做学问的正确路向。”
《鲸落之语》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主要是钱穆先生关于思想,历史,文学与做人方面的一些粹语。 第二部分是钱穆先生的信函遗墨。 第三部分是关于钱穆先生的报道文章。 关于钱先生的粹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中为学与做人的粹语更值得我们每个写作者学习。 1.初学写论文,题目宜小,且不可牵涉太广。 无论是论文还是写其他文章,我们都应遵循这个原则,不宜过大,过空 ,一定要抓住一点,然后再分开论述 。 2.人须立志,志愈高 ,则其生活必须严肃清苦。此种严肃清苦,必可培养而成才。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教育孩子 都应该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努力前行,不因环境的恶劣而产生退缩的想法。 3.今人读书不可不求甚解,盖其目的乃在做一经师。 现在很多人读书都只是一览而过,书中很多道理我们可能都没有明白或者一知半解。这种习惯不管是自己读书长见识还是写书评稿子, 都会受到影响 ,导致我们的观点人云亦云 ,没有自己的观点。
4.做学问,犹如经商需谨慎,不迈大步,不使亏本,遇有机缘亦可发财,人生最佳之训练,莫如做学问,人生最大之野心,既在做学问。 或许我们并没有做学问的实力,但在平时的看书学习写稿子的过程中 ,我们也应该做到谨慎,不能急功近利,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看完每一本书,写好每一句话,让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所价值,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5.微学者重积累功夫,不可自欺不上空论,亦不当跨大步。 这句话对于每个学生或者我们每个写文章的作者都很受用 ,我们一定要多注意积累,很多观点看法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不断积累来的,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的读完每一本书 ,总结每一个观点,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学问似有两途径入:有凭空盘旋而入者,有得古人一语,勤加钻研深究而入者。 我们很多人都是普通人,就让我们在这本《鲸落之语》里,勤加钻研,深入研究,悟到让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方法。
《鲸落之语》读后感(八)
一 有语曰“一鲸落而万物生”,意为一条鲸鱼生命的结束,可以孕育大海万物的生长。
一位真正的文化大家亦如鲸鱼,他的只言片语,可以为我们带来无尽的营养。
钱穆先生就是这样的文化大家。
而由钱穆先生讲述,其学生叶龙先生编著,台海出版社出版的《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记》(下文简称《鲸》),就是这样一部如同鲸落般滋养后辈学人的著作。
钱穆先生(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先生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中国学术界尊其为“一代宗师”。
这部《鲸》一书,由钱穆先生生前亲自删改润饰,是已出版著作中所未见的字字珠玑,是一部汇集了中国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评述、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的精华之作。 二 钱穆先生鲸落般的话语言简意丰,语近旨远。
关于读书,先生如是说——“只要喜欢,不懂暂且可不理。凡喜欢者,要懂亦会省力些。人当培养读书之心情,则必会产生读书之趣味。学习任何事物,必先喜爱之,才能变成懂。”
关于历史,先生如是说——“研究历史,不可忽略人。当知有五度空间,即在四度空间上再加进人的精神。至于第六度,则属shen的方面,然此已非史学观点矣。”
关于文学,先生如是说——“写文章之大本领非在写出部分,而在其未写之处。其巧妙即在不可将欲言者全部说出,与题旨无关者更当搁置勿阑及。”
关于为学与做人,先生如是说——“人如埋首为学,须有自信,更须有忘我之虚心精神,然后始可安身立命。”
……
钱穆先生曾说:“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
叶龙先生也说:“钱师的每一语句,也犹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引导我们做学问的正确路向。”
钱先生的只言片语,细细读之思之,都是给我们灌ding的醍醐。 三 钱先生未读过大学,更未出洋留学过,是拿着中学文凭当着大学教授的人,无论于他生活的时代,还是当今社会,都够不上时髦,甚至会为唯学历论者所鄙视。
然而,钱先生的治学,如张自铭先生所言,是“戛戛独造,一无傍依,遂成极诣,而融贯中外,直凑单微,又迥非抱残守缺者可比。”
教育家沈亦珍亦推崇钱先生“是一位自修成名的中国史学家,见解高超,对中国文化有不朽的贡献,在中国文化史上将永远占有崇高的地位”。
以上所论绝非虚言。
《鲸落之语》读后感(九)
近几年来,兴起了一股“国学热”,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
南怀瑾大师说:“全世界的教育普及了,知识越来越广博,却没有真正的学问,生命的真谛没有了。”大师之意何在,可能不仅指其一,也有其内涵所在的,正如钱老关于为学和做人的粹语:做学问可训练学做人。如做人功夫不够,做学问则不易有成。总之,先须学做人。德行到达某一阶段,学问亦可到达某一阶段。服善、虚心、积累及去除功利观念,均为培养德行之要项。其实对于大师们的观点的读者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吧。
本书是一部集思想、学术、文学、为学和做人以及人物点评为一体的精华之作。书中有关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有钱老的独特见解,于我们学习国学有极大的帮助。书中更有钱老的信函、墨宝等的展示,其才华和思想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作为一名教师,钱老也非常注意教育,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性。
钱穆先生一生都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是学术界的一颗明星照亮了学者们的学习研究之路。学习国学离不开钱老这样的国学大师为我们指引方向。
钱老一生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本书收入了他的思想和学术之精华,而这些精华真的正如鲸落一般可以滋养万物,正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们。
钱师说:“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而能得此书者,便可走上做学问的正解路向,并值得一生去研究。
《鲸落之语》读后感(十)
“鲸落”一词是指的是鲸鱼亡后慢慢沉入海底的现象。鲸鱼生于海洋,长于海洋,亡于海洋,用尽全力给予大海蕞后一个拥抱后,跨越数百年沉入海底,又将生存与希望带给大海成千上万的生物。“一鲸落,万物生”,鲸鱼以它蕞温柔的方式反哺着大海。 蕞近在看钱穆先生的《鲸落之语》,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能让我汲养精华,引起一番思考和探究。不得不叹服编者的用心,以“鲸落之语”为比喻,来表明钱穆先生的学术之语,就像雨露一样,滋养灌溉着后世的求学者们。
“一代宗师”钱穆先生一生著作多多,畅销海内外。《鲸落之语》是他的学生——中国文史研究所所长、香港大学博士叶龙先生,在他课堂上保存下来的多年听课的珍贵笔记,整理后交给钱老师亲自删减后结集而成。 林语堂先生曾评论钱先生:“学问精纯,思想疏通知远,文理密察,以细针密缕的功夫,作为平正笃实的文章。” 《鲸落之语》汇聚了钱穆先生一生学识的精髓,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包含着先生在思想与学术、历史、文学、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等方面的精华粹语。句子虽然简短,却字字珠玑。书的后半部分还有浓缩先生一生的手稿、照片、信函等,弥足珍贵。 钱穆先生曾说:“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叶龙先生认为,事实上,能得钱师一语,便也可深入研究。钱师的每一句指示,就像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引导着我们做学问的正确方向。
钱穆老师说过,做学问是为自己做的。他对为学与做人的妙言粹语,令人茅塞顿开。 1.初做学问,当传统师承 钱穆老师认为,开始做学问,应当以别人的学问为主,才能传统师承。他精通儒学、四书五经,都源于对传统学问的深入研究与领悟。他认为,如果能精读一本书,自然能启发自己的见识而愈加聪明。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学者,早期曾就读于不同的老师。孔子以自己敬畏的态度去求教他人的观点,并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其他人。这种传统师承的方法使孔子成为了一位传奇教育家。 2.做学问可训练学做人 学问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修养的提升。钱穆老师对学问的态度告诉我们,孜孜不倦地学习,不仅可以获得更深入的认知和更丰富的思想,还能够帮助我们培养以及锻炼各种人际交往技巧和情商。 学问,是修养的提升,也是成长的推动力。以所学之物晓世界,以世界之物晓所学,从而实现华丽、睿智,不断锤炼自我,迎接未来万道挑战。 没有谁不是平凡之人,只有怀揣的梦想和生命的召唤才是至高的成就。坚持做好学问,开启自身的无限可能! 3.做学问成败关键在于德行 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成功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自己。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治国安邦,得人心,先治其身”。这意味着无论你处在任何职位,德行都是蕞重要的事情。当你拥有正确的信念和优 秀的品质时,你才能真正做出卓越的成绩。 曾国藩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先正己,后正人,方能治国平天下”。钱穆先生说,“余尝劝青年,当先读《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家训》。”可见他对曾公推 荐之至。 无论在什么领域,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真正的成功,首先要踏实做人,做到修德有道,并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钱穆先生曾说过:“此书如出版,对后学必有启发,将来为中国学术必有贡献也。”如果你想学国学,又恐国学复杂繁多而令你望而生畏时,就来读这本《鲸落之语》吧!
《鲸落之语》读后感(十一)
文/王小兰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确实如此,真正的厉害的人,都是实实在在研究学问的。
而钱老本身就是一个得古人一语,就可深入研究的人。
近日阅读《鲸落之语》,其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本书是他一生学问之精髓。书中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多方面的粹语;第二部分是钱穆信函遗墨;第三部则是有关钱穆报道的文章。
这三部分之中,我格外喜爱第一部分,这是他研究学问的评语,字字珠玑,妙语连珠。
1,学问来源于日常生活
钱穆大师说:“学者欲学阳明良知学,首当从自己日常生活悟起,空言无益。”
回想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停留在口头上,只是一味喊口号,并未付诸行动。
也有一些人觉得学习心学需要有特殊的场所,隔绝外部干扰。
实则不然,如同大师所说,我们的学习要从日常生活悟起。
日常琐碎最磨人心智。若静修之时平心静气,可一到人群中就开始发脾气,心烦意乱,那只能说明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落地。
只有透过不过学习和感悟,才能在生活中能遇事不慌、处事不惊。
2,学问来源于真正的喜爱
书中提起:“人当培养读书之心情,则必会产生读书之趣味。学习任何事物,必先喜爱之,才能变成懂。”
大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确实如此,唯有真正的喜爱才能够认真学,才能学懂学透。
我近期在学校上《儿童专注力》课程,发现有一个孩子重来不听课,每次上课都在捣乱。
和他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个课程是父母逼着他报的,并不是他真正喜爱的,所以他觉得上课无聊,不愿配合。
像他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家长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只是一味觉得学习这个课程对他有帮助。
所以不管学习什么,都要选择自己真正喜爱的,如此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
3,学问来源于良师益友
钱老说“做学问须有良师启导,益友切磋,无师友乃人生一大苦事。”
梁实秋有许多的良师益友,在他最为落魄的时候,时常陪伴在他身边,和他谈天说地。
他的文章就曾记录过许多他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与冰心的友情。
其实,对于所有人来说,一路走来有良师益友的陪伴是最为幸福的事情。
林语堂曾说:“钱先生学问精纯,思想疏通远知,文理密察,以细针密缕的功夫,作为平正笃实的文章。”
透过《鲸落之语》这本书,我们可以看见钱老研究学问的纯粹和深刻。
他把中国的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书评、为学做人、人物点评等方面的研究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绝对是一本不能错过的好书!
《鲸落之语》读后感(十二)
钱穆先生曾说:“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钱师的一字一言,有如蚌中之珠,字字珠玑,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 钱师一生著述颇丰,专著有80种左右。《鲸落之语》是他一生学问之精髓,是一部中国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述评、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的精华之书。 本书的后半部分是钱师的手稿、照片、书信,亦是钱师一生的缩影,弥足珍贵。 翻阅《鲸落之语》,就像是在听钱师讲学。可谓是“一鲸落,万物生。” 1.思想方面的粹语 “学者如欲学阳明良知学,首当从自己日常生活悟起,空言无益。” 大道至简,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去实践,才能更好感悟。落实到日常中,才能真切感受到道理本身蕴含的哲学。体悟而后身体力行,落地才是感悟。 如古语有言:“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钱师在思想方面的粹语中还说到人人必读的四本书:《论语》《孟子》《庄子》《老子》。 钱师还指出,中国人的道理,万变不离其宗,都包含在《论语》《孟子》《庄子》与《老子》四本书中。 关于读书与学习,钱师说到:“人当培养读书之心情,则必会产生读书之趣味。学习任何事物,必先喜爱之,才能变成懂。” 当读书之心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读书也会愈发有趣。心静,书便在心中。心性也能得到修炼。而在学习中,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学习什么,都是不变的道理。在内驱动力的驱使下,人的学习劲头会更足,从而收获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学识的钻研上,钱师有语:“但吾人求学当永远向不懂之处钻研,才会有进步。” 学无止境,在求知路上,我们都应保持着探索精神,不断思考新事物,不畏不懂难懂,不断钻研,不断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2.历史方面的粹语 谈历史,钱师说:“今日西方史学家谈历史,均具悲观色彩。研究中国史,如能讲出中国人对前途不必悲观之道理,始得称佳。” 钱师的思想不仅有高度,还有深度。我们总能在钱师的讲学中看到大师的远见,大国的风采,还有民族的生生不息。 “研究历史,不可忽略人。” “吾人写史,如无人情味在内,如何令人读之有可歌可泣之感?” 人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想到曹丕与曹植,从手足情深到七步成诗,令人唏嘘!反观苏氏兄弟,因为出仕后聚少离多,所以兄弟俩常常是鸿雁传书,几十年间,从未间断。令人感叹! 在钱师的历史粹语中,对于战国有了全面的了解。 以前提到战国,马上会想到战国七雄。读了《鲸落之语》,丰富了认知。原来,战国不止七雄。起初应有九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以外,尚有宋与中山。中山国则是在春秋时所没有的。 3.为学与做人的粹语 钱师例举了康有为不讲义理而讲经学来警醒后人,做学问不可泛泛而谈,不能只关注训诂,还当讲义理。 读书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只留心章句训诂,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读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关于志向,钱师有言:“人须立志,志愈高,则其生活必愈严肃清苦。此种严肃清苦必可培育尔成才。” 人,要树立志向,志向越大,生活的考验越大,但最终会帮助自己有所成。 其实,每一个优秀的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考验,别人的人生高度之所以成为他人的仰望,正是因为他有着你无法想象的可以承受意志磨炼的程度。 钱师提到,做学问,先须学做人。德行到达某一阶段,学问亦可到达某一阶段。做学问成败的关键,决定于德行。 做学问也是在学做人。古人云:“欲成材先成人。”把人做好了,谈学问才有意义。 德行兼备的人才,才是国家、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 叶龙老师说:“钱师的每一语句,也犹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引导我们学问的正确路向。” 钱师的著述,如星光,在漫漫岁月里点亮后人的思想光芒。“一鲸落,万物生”,在钱师的《鲸落之语》中,有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鲸落之语》读后感(十三)
1950年到1964年,一代宗师钱穆在他创办的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讲学。后来曾任香港能仁书院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和中国文史研究所教授及所长的叶龙,于1953年入学,师从钱穆。
同为江浙人士,叶龙比其他同学更能捕捉并领悟钱穆无锡乡音中的精华,笔记也因此记得倍加仔细。后来,叶龙把钱穆所讲的“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笔记整理汇编,出版了《中国经济史》,这本书的作者一栏处写着:钱穆口述,叶龙整理。
在整理笔记的过程时,叶龙发现,笔记中记录了钱穆偶尔插叙的讲题之外的一些内容。这些句子,有的是在总结某一学问中的问题,有的是在告诉学生们如何做人或做学问,它们看起来似乎与正在讲的主题无关,但却字字珠玑,极富学术价值。
于是,叶龙将这些语录一条条抽录出来认真整理,然后联系钱穆先生,希望得到老师的亲自删改润饰。钱穆先生欣然同意,并说:写作札记虽短,然亦非易事。他亲笔一一删改,斧正札记百余条。
这些经钱穆先生生前亲自删改过的语录,收在了这本名为《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记》的书中。
当一条鲸鱼生命终结坠落之时,也正是海底深海生物群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的时候。那么钱穆先生的“鲸落之语”,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这本书中共有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前文说到的钱穆先生亲自删改润饰的讲学札记,分为思想、历史、文学及为学做人、人物点评五个章节,是原汁原味的大师学问记录。这些文字句子简短,蕴意深刻,随手翻开一页,便可让人醍醐灌顶。
第二部分,是钱穆先生寄给家人、友人的信函遗墨。十三封遗文墨宝,众多珍贵的照片,处处可见钱穆先生待人、接物、为人之谦厚,亦可见先生对后学之爱护。
第三部分,是各个时期各界学者、媒体以及学生们介绍钱穆先生的文章,还有钱穆先生本人的演讲,可以从不同侧面看到先生的一生缩影,感知其思想及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钱穆其实从未读过大学,更从未出洋留过学。
他从18岁开始执教,拿着中学文凭教小学、教中学、教大学,后来执教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新亚书院。
钱穆先生一生著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包括《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他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史学四大家”,被中国学术界尊为“一代宗师”。
有缘亲耳聆听大师教诲,叶龙先生无疑是幸运的;有缘得遇有成爱徒,于笔记中拾珠捡贝,钱穆先生也是幸运的。而最幸运的,却当是如今可以捧卷读书的我们,因为一位真正的大师即使离去,亦可如鲸落般滋养后辈学人。
一鲸鸣,沧海静;一鲸落,万物生。在这本《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记》的封面上,一条跃出海面的鲸鱼,正破水入海,而书中博大精深的文字,正是赋予后人的无尽营养,读之便可受益无穷。
《鲸落之语》读后感(十四)
鲸落之语
评价人数不足
钱穆 讲述 叶龙 编著 / 2023 / 台海出版社
《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记
“一鲸落,万物生。”这是被称为世界上最浪漫的重生仪式。 据说鲸鱼是可以感知自己死亡的,当它预感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时,会悄悄地离开族群,独自游向一片安静的海域,孤独地迎接最后时刻的来临。 在大限将至的一刻,它从海面一跃而起,之后巨大的身躯会缓缓沉入几千米的深海,而这个缓慢的过程,有一个饱含诗意的名字——鲸落。 这无疑是一种极其温柔的解说,但是鲸落确实是对海洋世界有着慰藉的力量。一次鲸落,而使万物生长,是多么伟大的奉献。
《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记
最初看到这本书名,也是有被这种温柔抚慰到。《鲸落之语》是否有使万物生的给予?抱着这样的求知欲,我缓缓打开了这本钱穆先生的讲学札记。 钱穆先生曾说:难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 这大概是对《鲸落之语》最适恰的解释了吧。“书中的每一语句,犹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引导我们做学问的正确路向。”笔者叶龙先生如是说。 全书涵盖了中国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论、文学评述、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的精华,本书后半部分还有部分手稿、照片、书信,是钱穆先生一生的缩影,弥足珍贵。 在书中,他提到“学者如欲学阳明良知学,首当从自己日常生活悟起,空言无益。” 想要学习一门知识,自己内心有驱动力固然很重要,也要养成好的习惯。没有专注的毅力和妥当的安排,人就很容易丢失信心。 他还说“人当培养读书之心情,则必会产生读书之趣味,学习任何事物,必先喜爱之,才能变成懂。” 有读书的心情,加之坚定的信念,刻苦钻研,取乎法上。当你足够热爱,就不会时时计较收获了,因为收获已在不知不觉中属于你。 鲸落之语,字字珠玑。
《鲸落之语》:钱穆讲学札记
读书,是看清时代的一种方式。懂得一些道理,学会一些思考,就不会骄傲自满、盲目跟随,人也会由此豁达开朗起来。 那个年代没有影音录像,他们上课的场面不会像如今互联网这么发达可以将之流传。如今我们如果想了解那个年代大师们的思想,只能通过书籍,而且我们不可能再听到他们的讲课,只能通过曾经的讲学笔记。 每次读到西南联大那一代人的文字,就会无比慨叹,也会无比感恩出版业、编辑和笔者,如果不是他们对做学问的执着,也不会有那么多类似于《鲸落之语》如此珍贵的作品保留下来。
《鲸落之语》读后感(十五)
钱穆先生曾说:“能得古人一语,便可深入研究。”
而叶龙先生说:“钱师的每一句话,也犹如大海航行中的舵手,引导我们做学问的正确路向。”
钱穆先生是中国近代史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寅格、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叶龙先生毕业于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曾师从钱穆先生,后获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钱穆先生一生著作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而这本《鲸落之语 钱穆讲学札记》是由钱穆先生讲述,叶龙先生编著的一部关于思想与学术、历史讲述、文学评述、为学与做人、人物点评的精华之书 。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钱穆先生的宝贵粹语,后半部分是钱穆先生的手稿、书信及照片,弥足珍贵。
如果觉得看一部史书晦涩难懂的话,不妨看一下这本《鲸落之语 钱穆讲学札记》,它的优点是,篇幅短小,内容精炼,每一条都是钱穆先生留下来的宝贵粹语,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如醍醐灌顶,读之却大有裨益。
以下是部分粹语:
1.读古书当具备三条件:一考据,科学大脑是也;二义理,哲学思想是也;三辞章,文学眼光是也。
我们读古书,不能为了读而读,而是要用科学的大脑去思考,用哲学的思想去感悟,用文学的眼光总结。
2.学者如欲学阳明良知学,首当从自己日常生活悟起,空言无益。
我们都知道,阳明良知学讲究知行合一,这需要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去做去悟,而不是空喊口号。
3.写史必须有体例。体有一定,例不拘常。如《史记》、《汉书》有《儒林传》;《东汉书》则有《文苑传》;至《宋史》另加《道学传》,清人评为不当,非是。
钱穆先生说,写史既要重视史书之体例,又要不拘一格,才是真正的史家见地。
4.余从前爱读《庄子》、《离骚》。只要喜欢,不懂暂且可不理。凡喜欢者,要懂亦会省力些。人当培养读书之心情,则必会产生读书之趣味。学习任何事物,必先喜爱之,才能变成懂。
学习任何事物,喜爱是前提,这样才能产生趣味,亦能长久。
5. 做学问须有良师启导,益友切磋,无师友乃人生一大苦事。
做学问一事,要有良师指导启发,益友间相互探讨,否则便成了一大苦事,甚是乏味无趣。
都说“一鲸落,万物生”,《鲸落之语 钱穆讲学札记》一书是钱穆先生给我们后辈做学问,提供的具富有启发性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