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光阴》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的宝贵与有限。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挖掘时间的过程,让人们反思自己对时间的态度。文章深入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意义,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活出真实的自己。这篇文章让人感慨万分,引发了我对时间的思考。
挖光阴读后感篇一
编辑让我选书,在好几本书中,我一眼就相中了这两本书,一本是《挖光阴》,另一本是《一个人的万物牧歌》,说实话,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同一个作者的书,我只知道,这两本书的名字,真的让人喜欢。 收到书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本居然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苏先生。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注定?实在让我惊喜,就像走在大街上的两个人,插肩而过是否也算一种缘分。而我将要在苏先生的文字里去深挖一下被苏先生写进书本里的逝去的光阴故事,去感悟苏先生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 《挖光阴》是作者苏先生的成长回忆录,本书的主旨在于反思一个人生命中过去的流逝,挖掘那些被遗忘、深埋在灵魂深处的过往经历。其中包括了成长的喜怒哀乐,疼痛和沉重,也包括了对那些令人难忘的人和事的深刻怀念。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跟随苏先生一起回味过去、面对自己的内心,与一些人或者一些事在故事里相遇,然后产生共鸣。 这是一本反思人生的书籍,致力于唤起读者对于生命中每一个细节的思考。引导读者去发现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在你忙碌的生活中自信稳定地重新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作者的用语非常简洁明了,表现了人的内心矛盾和不确定感。他经历过的事无需夸张,只需描述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并且不走偏或者用夸张来吸引读者。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是非常丰富的,这些经历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你思维模式,改变了你的价值观和思想,从而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挖光阴》以读者的视角呈现一位成长者对于自己的成长过程的回顾。然而,这部作品并不是一本只对青少年或者年轻人有启发作用的书,它适合每个年龄阶层的读者阅读,因为其中所涉及的情感和思考对于每个人都是有普遍意义的。
这本书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我们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困境和痛苦。我相信任何人都不会从这本书中读出简单的答案或结论,但在我们的生命的漫长旅途中,把它作为一种参考来源,也未尝不可。
挖光阴读后感篇二
月永远是故乡明。小时候恨不得逃离的故乡,成为了再也回不去的从前。那时候明明想要走出去,可为何如今,却是那般的思念,想要“走回去”呢? 《挖光阴》是一本有“乡”味儿的书,写的有“乡”味儿的故事,说的是有“乡”味儿的人。
看到“古经”,“狙狸猫”等一些特别熟悉的词,我就知道,我遇见老乡了。《挖光阴》的作者是苏先生,他是编剧,作家,代表作有《一个人的万物牧歌》,《给所有的失去一个温暖的结局》,《星期一没有什么可说》等。 苏先生无疑是一位会讲故事的人。他总能用超级平静的方式讲出超级有力量的故事。读着这本书,我好像真的回了一趟老家。又看见了那些熟悉的脸庞,闻见了泥土的气息,走在了曾经泥泞的小路——我又回了一趟家!
在他讲到奶奶杨存女的时候。他说:奶奶心中刻着一部庄子的存亡史。她的世界静谧到没有任何嘈杂的声音,只会注意到庄子里喊丧人的那一嗓子:谁谁,谁谁走了,走了。能想象得来,当奶奶听到这样的话时,心里的无奈与紧张亦或恐惧。 奶奶说他们那一辈,现在只有她和她的好闺蜜两个人了,其他的,都走了。我知道,那是一个时代。 奶奶离开的那天,苏先生还在高铁上。只是他知道,再也,见不到了。那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不配说难过。 还记得在听到阿舅去世的那一刻,我的脑子里全是我们的过往,我使劲搜寻他那张清俊无比、时常对我笑的脸。可痛苦都是后知后觉的,就像天已经亮了,只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他了。
故乡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会随着很多人的离去越来越远。比如杨存女,比如阿舅。故乡依旧是故乡,只是,它再也不完整了。有些故事,就只能烙在心里了。可故乡的月亮,依旧动人心弦,永远明媚可娇。 读这本书,就是在读苏先生。他明媚而不耀眼,温暖而不灼人。他只是安静地观察着,经历着,讲述着。比起他是一位有故事的人,我更愿意称他为一位讲故事的人。 苏先生说:“因为这些事,我成了我”。在书中的很多点都能激起我的记忆点:秦安的桃子,静宁的烧鸡,庄浪的梯田…… 他写的不是他的故事,他写的是一代人的故事;他写的不是他的故乡,他写的是一群人的故乡;他写的不是他见过的人,他写的是曾经的我们,曾经的他们。因为这些事,我们成了我们,甘肃成了甘肃,故乡成了故乡。 从此以后,他眼所见,他笔所写,都是无数个人的故乡。 这是一本关于光阴的故事:安静,动人,有力量,耐人寻味,依依不舍~
挖光阴读后感篇三
有这样一个故事:听说每当彩虹出现时,彩虹的尽头就指向黄金。如果你能找到彩虹的尽头,你就能挖出一罐金子。
在我国的西北也有这样类似的传说,方言叫做“挖光阴”。关于挖光阴有这样一首民谣:光阴好比打墙的板,打墙的板而上下翻;翻老了英雄的少年,渗进了多少血与汗。“挖”在这里是动词,“光阴”一般指时间,但在这里的意思为“钱”。“挖光阴就是“赚钱、找钱”。“挖光阴”一词不知道从何而来,但兰州人用“光阴”两个字,形象而充分地说明了“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
其实,在兰州文化里光阴的基础含义是时光,但在本地方言里,它确凿地定义为:金钱。小偷的工作是找光阴;机关干部们混光阴;爆发户们挖光阴;小姐们在撬光阴;一般的老百姓则是拾个光阴……此乃兰州的浮世绘。
西北作家苏先生新书《挖光阴》,“漂泊”“寻找”“成长”等元素,关注远离故土漂泊在外的年轻一代,从回望、追溯的视角讲述童年往事,以及乡村与城市的交融和变迁,并引发几代人的情感共鸣。
苏先生同时也是诗人,电影编剧,影视剧制片人,他用细致而微小的笔触,还原西北乡村风情,从旧时光中寻找“我”之存在。
在书中,作者通过会议深刻地描述了自己的爱干净,做饭好吃但终生未婚的三伯。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二爷爷,我的爷爷兄弟3个,排名最小,他也是一个光棍,也总是会拿出很多的好吃的分给我们小孩子。二爷爷很爱笑,那个时候只是单纯地以为二爷爷爱笑,但在他去世后的多年,聊起爱笑的二爷爷,妈妈会说爷爷是因为生了一种怪病,遇到情绪的起伏,像开心,激动等都会笑到停不下来。所以那个时候开始就对失去的爷爷心生一种莫名的怜悯。
后来,在遇到一些不熟悉的人或是陌生人看似“怪异”的行为,都会试着去想象他的经历和遭遇,去理解和善待别人。
“上粮”这样的方言现在只存在于回忆里了。恐怕现在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在书中苏先生形象地阐述了自己年幼的时候父母为交公粮所做的点点滴滴。整个画面感油然而生让我也回到了小时候的农村的麦场。
虽然和作者不是老乡,但我们两个地区的农作物都是小麦,所以都有为了收获小麦在地头做出一片场地。麦子熟了,会将成捆的麦子拉到麦场,再集中进行脱粒。脱粒完的麦秸垛放在一边,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读到苏先生的文字,发现一些回忆藏在了在这里,那些具有强烈年代感,消失了的名词,承载了很多美好,这些美好的感觉将会成我们今后的生活中的一点光。
这些星星之光,会照亮在某个阶段黑暗中的我们。或许会书中作者在六年前,当苏先生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团乱麻,被谎言、虚华、无序和无数冲动包围着,越缠越紧。迫使他必须逃,从心里逃出一个全新的自己。这个时候,这些微光就来了。
于是开始整理过往的记忆:一份亲情,一段路途,一件童年往事,一场瓢泼大雨,一次偶遇,一种寂寞……那些记忆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从纷繁缠乱的枝桠逐渐长成了现在的这一片小树林。
如果光线合适,温度合适,气味恰好也合适,我们总会寻到一段旧时光,一段早已忘却的日子。
这本书以成熟的叙事结构,质朴而优美的文笔,细腻而充盈的情感,高度还原西北乡村的风土人情,让读者与故事中人一起感同身受,引发我们强烈的共鸣,让我们学会能够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
挖光阴读后感篇四
“六年前,我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团乱麻,被谎言、虚华、无序和无数冲动包围着,越缠越紧。我必须逃,从心里逃出一个全新的‘我’。”
大概每个人都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有这样的感觉。但却很少有人明白,如何才能“掏出一个全新的我”。
已出版小说集《没有街道的城市》《星期一没有什么可说》,散文集《给所有的失去一个温暖的结局》《一封来自时间的检讨书》等书籍的苏先生,选择用文字来追寻。
他把过往的记忆,一份份整理起来,在那些往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漂泊,可以看到寻找,也能看到成长——《挖光阴》。
所谓“挖光阴”,在苏先生的老家,指的是出门打工,年关时刻,大家见面,便会问:“今年准备去哪里找光阴?”
这里的“光阴”,是日子,是奔头。
虽然是土话,是方言,但不管是对于年龄大的人还是年龄小的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挖光阴”,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挖光阴”方式。
苏先生在书中,写到了黑子的故事,黑子一直都在外打工。一开始,只想去几年,还记录着自己打工的年份,后来却如习惯一样,甚至到了最后,心中想法变成了能干一年是一年。
因为每一年都有需要钱的地方,家里盖房子,儿子娶媳妇,种种很多,总是需要去“挖光阴”。
借着黑子的故事,苏先生又写出了老家其他人是如何“挖光阴”的。
有的人靠手艺,有的在建筑上,还有的人仅仅是靠田地吃饭。但对于黑子他们来说,靠田地吃饭才是“正业”,其他便是副业。
故事中,还说到了黑子对养老的认知:养老就是种田就可以满足生活,没有额外的开销。
很真实,在读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总是可以从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找到童年的记忆。
还在感概苏先生的文字时,便突然明白了逃出全新自我的含义:只有正视过往,才能正视当下。
他在书中写那些让他印象深刻的人,如三伯,姑姑,爷爷,还有那些难忘的事情,有幸福的,有痛苦的,还有迷茫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很多人,很多事,在当时并没有觉得特别,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便会变成一种无法自拔的梦。
我们不能扔掉这些故事,也不能否认这些故事的存在,最好的办法便是,借由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写的人借此理清心中的秩序,读的人借此整理凌乱的回忆。
譬如我,在读这些饱含乡愁的文字时,那曾经记忆里的斑驳的墙壁,远处传来的狗吠声,都从眼前闪过,那些好的和不好的,终将在时光的洗礼下,以平和的心态出现。
其实,说时出逃,又岂能真的逃掉,毕竟,如今的我们,都是曾经的过往多堆积的,就如苏先生所说:“因为这些事,我成了我。”
苏先生在这本书中,真实的解剖着自己的内心,他讲自己在一年的秋天,因为贪恋路边的风景,把父亲头一天磨好的十二把刃子弄丢了。父母站在烈日下的麦地里,绝望着,让我被这种情绪充斥着。
丢了刃子,不仅不能及时收割麦子,还因为这十二把刃子中,便宜的要四块,贵的要十块(代入一下年代和地点,更容易理解)。
父母没有舍得再买,用割草的镰刀割麦子,代价是手上磨出的血泡。
我理解这种内疚,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让父母来承担后果,被自责淹没,远远比自己承担后果还要痛苦。
看,写到这里,我便又想起了自己当年做过的类似的事情。
过往啊,真的是让人怀念又不敢面对啊!
好在,苏先生写出来了,感受着苏先生的平和的文字,我们也能带着平和的心态,却和过往和解,然后在自己的世界里,继续超前走,“挖光阴”。
挖光阴读后感篇五
途经扬州的刘禹锡遇见了同返洛阳的白居易,吟出那几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中间无数唏嘘,同样光荣退休的贺知章已经“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旦离别家乡的时间久了,有时候人会产生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不仅仅是物是人非,更如一个小孩子好不容易逃离了家乡再也不敢回头,怕牵扯出更多的人生悲凉。
苏先生的作品《挖光阴》也是一次深沉的对故乡的回眸,这一次的回头源自六年前自己对一团乱麻生活的逃离,而故乡是人生精神最好的安置之地。远在香港的萧红会想起祖父园子里的小黄瓜小蝴蝶、1926年在厦门的鲁迅也会旧事重提百草园的旧墙头、刘亮程认为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但从苏先生的文中,却看到了久违的记忆,尤其是父辈祖辈的那一段艰苦岁月。
回忆中是伴随着死亡的,这是谁也逃离不了的命运。书中第一部分“一棵树顶住的房子”里,老房子见证着伴随着亲人的去世,独居的三伯热爱生活,喜欢热闹却内心孤寂、姑姑月兔心灵手巧不辞辛苦一心惦念着娘家亲人、爷爷学识渊博满脸严肃照顾小辈,这些亲人的离世都带着一种莫名和淡然,仿佛这漫漫人生路,路的尽头就在那里,于是大家都一边无言的抗争一边不断挣扎结伴而行。爷爷吃梨那一段额外动人,爷爷因为咳嗽于是家人买了梨,而半夜吃梨的爷爷会把梨子削一块给醒来的孙子,之后孙子吃到的梨越来越多。
余华的《活着》就有一句说人死像熟透的梨,离树而落。爷爷去世前用杨树把三伯的房子重新支撑起来,这就是活着的力量,延续生命,延续一个家族。所以故乡的人早就看淡了生死,历经亲人离别、挨饿年代的奶奶谈起过去早就云淡风轻,把握时令慢生活,她有自己朴素的信仰,准备了棺材和寿衣,
世间还有什么比“等死”更无所畏惧呢?作者用死亡这一主题掀开了故乡的思想状态,但并没有用苦难和疼痛来引起读者的共鸣,打动人的往往是那些生活的细节。
正月十六五十六岁的黑子背上行李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建新房交保险。漫长的打工时间里,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不再回来,空置的房屋越来越多,土地规划打乱了原有的农村秩序。
村庄在变与不变中存在着,相对于老一辈在生存中挣扎,为了一口水,为了能活着翻山越岭,村庄因为这些人荒凉与声响并存。还有如作者这一代年轻人,通过读书走出了村庄,渐行渐远,如作者所说,一代比一代更早离开家乡,去城市里讨生活。
乡土凋敝的当下,带走的不仅仅是童年记忆的消逝。人到中年蓦然回首,才能在满如蛛网的往事中勾勒村庄的模样,那对已经尘封回忆的深深缅怀与谦恭的思考,原来对抗现实世界的勇气就来自村庄的疼痛和呼啸。
所以如风般的文字,让作者能鼓起勇气去书写记忆中的孤独、疼痛与温暖,这是滋养生命的勇气。所以阅读《挖光阴》就是对生命的珍重,时间如流水一般清澈缓慢又柔软,文字唤醒了那片田野,也唤醒了那些可爱可敬的亲人,唤醒了自己行走在求学路上,也带走了我们的眼泪和迷茫,这万事万物构成的村庄,构成的光阴能让人在对未来的期许中获得力量去抵抗过去,这是落在我们头顶的永恒的雪花和被风吹过的滚滚黄沙。
挖光阴读后感篇六
《挖光阴》这本书的作者苏先生是一位诗人,电影编剧,影视剧制片人。他在家乡生活了二十年后北漂了十余年,在这些年里,对故乡的思念让他想到了很多东西,关于“漂泊”,关于“寻找”,关于“成长”……
这本书细致地还原了西北乡村的风土人情,从旧时光中找到了自己。那些早已被忘却了的日子,那些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和遇见过的人,早已成为了身体里的一个印记,永远也挥之不去。
回忆起西北庄子里的传统,作者说出生前父母会给每个人准备一张单人的羊毛毡,结婚前扩展成一张炕那么大的,死的时候把毡垫进棺材里铺到最底下。毡铺在席子上面防潮用。毡上面再铺上褥子,一张毡从厚变薄,从纯白变焦黄,人的一辈子也走完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整个揪了一下,原来,人的一辈子竟如此短暂,原来,真的会有那么一个物件,会陪着我们,从出生到死亡。
曾经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死亡是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的事情,我觉得生命里的大好年华,怎么也用不完。只要自己愿意,我们随时都可以去阿尔卑斯的雪山上晒太阳,可以去马尔代夫的海边潜水拥抱大自然。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就真的再也见不到他们了。爷爷在病榻上曾说有机会想去北京看一看天安门,愿望最终变成了遗憾。时间就像一个小偷,它猝不及防,偷走了人们的心脏,然后这个人,就变成了星星。
在这本书里,作者跟伯伯说:“回家好远好远啊,但家总是要回的。”
是啊,哪怕外面的时间再繁华,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和漂亮姑娘,那也抵不上妈妈亲手烧的一碗红烧肉,那不单单是一盘肉,而是母亲对孩子深深地爱以及浓浓地思念。
小时候常会听到这首歌:“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当时我不懂,还有人不回家吗?后来长大才明白,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而言,回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我之前认识一个姐姐,她从云南远嫁到浙江,每一次回家都要被折腾一回,最方便的是飞机,但是往返的机票就要一千四百多,是她每个月四分之一的工资,而且还不能在家待太久,毕竟还得回来搬砖。若想省点钱坐火车,路上就要花费约40个小时,一来一回,整个人都得散架。
她说:“有了孩子以后,回家更是难上加难,奶粉尿不湿,孩子的衣裳和鞋,玩具等等,回趟家就和搬家一样!关键这还不是最累人的,若孩子在路上搅闹起来,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生完孩子的她,3年就回了两次家。
你问她想家吗?她说想!
你问她为什么不回去呢?她叹了口气,并不说话,只能看到深深地无奈与一地的玻璃渣子。
在这本书里,作者写家乡,写家乡的人和事,让我看到了我们年轻一辈的在外打工人,不是没有心,不是不想归,而是有心无力,有苦难言。 不管怎样,有机会,还是该多回家看看的。
家乡,是人生的起点站,它热情而又朴实,要记住,不管你走多远,生活再难,总有人等你回家!
挖光阴读后感篇七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关于过去的时光,虽然它不一定美好,不一定温馨,不一定能够给我们带来欣然的感觉,但它们必然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它们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重要来源,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力量支持。 可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过去的时光都沉淀于记忆的深处,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虽然对于我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却往往成为无法意识的存在。
那么,如果有人把这些时光挖掘出来,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呢?当我们看着这些文字的时候,往事一幕幕出现在我们眼前,也就对于它们有了更深切的理解,而记忆的闸门也会随之打开,让我们沉浸于时光所带来的梦幻之中。
苏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能把我们带回过去时光的优秀散文家。他一定是一位有着更多人生经历之人,读着他的这些文字,一切都变得那么淡然、那么平和,娓娓道来着过去的岁月,可是其中确蕴含着无穷魅力,却成为影响所有人回忆的重要资源。
他的这本散文集《挖光阴》就是把我们带回过去,带回成长的岁月,跟随着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跟随我们共同拥有的漫长岁月,体会着世事的变迁,体会着一个时代发展的整体脉络,也体会着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这些就蕴含在他的文字之中。
在这本散文集中,苏先生带我们走进了他的家庭,独居的三伯、仙女姑姑、倔强的爷爷,以及自己作为孩童成长的各种经历、更多细节。这和我们自己成长的过去是如此之相像,又怎么不感同身受呢?
“在贫穷限制的生活里,总能给我们变换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用面捏出各种玩具上面雕着花。用针线和肺部拼凑出的各种小动物。他发挥想象,秀出各种神兽。他研发美食。就地取材,把野菜做出不同的口味。”
这不是仙女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对于“仙女”姑姑的描写,贫穷让一切生活物资都更为美好,而现在我们不再为贫穷所担忧的时候,那种单纯的美好已经丧失殆尽。“食不厌精”,却无法体会到快乐,这就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世界了。
光阴里存在着太多的故事,存在着太多的人间感悟,存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过去世界,那就跟随着苏先生的这本《挖光阴》,去过去的时光里挖掘宝藏,挖掘生活的真谛。每一个人都一定能够从这样一本书中读到不一样的自己,每一个人都一定会从这样一本书的阅读中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返回过去的美好时光。 不信?试一下!
挖光阴读后感篇八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记录过、吟颂过故乡,年少时每当读起这些思乡情切的诗句,总有一个疑惑:故乡之于每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才能使得无数游子梦引魂牵、情深难忘。
最新看到对故乡之情至深至切的,是苏先生新近出版的两本小书。
一本是《挖光阴》,写故乡的人。“挖光阴”是苏先生出生的西北陇东家乡方言,意为“讨生活”。苏先生用质朴无华的粗砺语言讲述了家乡的人和童年的往事,有倔强的爷爷、长寿的奶奶、早逝的三伯、苦命的姑姑以及最早出外打工的庄邻黑子,还有人生中难忘的取水经历、生死一线的上粮、学骑自行车探寻远方、少小离家住校求学以及献天爷、捏瓦呜、扫毛衣等童年趣事。岁月更迭,生命无常,古老村庄里一代代人老去,一波波人离乡讨生活。表面波澜不惊的叙述中,深藏着对故乡汹涌澎湃的热爱。
另一本是《一个人的万物牧歌》,写故乡的物。这个“物”既有动物也有植物,有一下雪就回老家的兔子、上集市把自己卖掉的猪、喜欢亲嘴的鸽王、寡妇家的驴、吃百家饭的大黑狗,还有会哭的树、咬人的血麻、捉迷藏的山莓、哄人的麦子,看这些标题便可想见故事中满是野趣、灵气与温馨。它们如同作者的亲人与伙伴一样,在黄土地上守望相助、休戚与共。读时常常令人会心一笑,沉浸于万物有灵的美妙世界,让身处异乡的我忘却城市的喧嚣与烦恼,很是治愈。
这两本书刚一到手,我便连夜读完。令我着迷的,首先是苏先生字里行间流露的无比的真诚,真诚到不加任何修饰、没有一丝矫情,只是将“从我心尖上揪下来的故事”捧出来给你看。稍有阅历的我们都知道,人生总有风雨,藏在心底最深处的往往是最无法言说的伤痛,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往事不愿再提。
苏先生却心无挂碍地袒露真诚,与读者赤诚相见。
《父亲的信》中,母亲抛下年幼的“我”和弟弟,远去他乡治病,失去母亲的孩子很快变成了“可怜的娃娃”,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冬天没有棉衣,在新学校见新老师时甚至两根脚趾从鞋里露了出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闭上眼睛,我总会看见右脚上破了的布鞋,以及晾在外面的大脚趾和二脚趾。”
《走远》中,讲述山村孩子为了读书而不得不在学校附近租旧房子住,过早地开始独立生活,“两个同学从洞里钻进来开始生火做饭,光是点炉子就足足点了十多次,因为他们从家里带来的麦草已经发潮了,只冒烟,不起火苗……那一幕,让我对住校、离家的生活隐约有几丝恐惧。”“男生总是烧不热炕,每晚冻得冷飕飕,早上起来面色铁青,夹着腰,到中午才能暖和过来。”“我一个人住时不喜欢做饭,生一顿熟一顿地把胃吃得很不舒服。”
《寡妇家的驴》中,记叙了“我” 小时候牵着牛跟着父亲耕地,“每次耕地边都是我的噩梦,因为我们家的母牛喜欢踩我的脚……牛蹄子是分叉的,一蹄子踩在我的脚上,先是火辣辣的疼,接着疼会往心上钻,脚面还会掉皮、冒血。”
西北山村的贫瘠、底层生活的艰辛,寥寥数语,尽在其中。然而读完全篇,又会发觉苦难不过是故事充实的食材之一,故事的味道却是温暖而鲜甜的。这独特的阅读体验,与不久前意外爆火的电影《隐入尘烟》观感十分接近。故事中的苦难显而易见,但随处可见的温暖与真情却冲淡甚至覆盖了这份苦难,苦中有乐,酸中有甜。或许,这本就是生活最真实的味道。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体验,我想既因为苏先生的一片赤诚,更因为赤诚背后是无法抑制的对生活、对故乡的炽烈至爱。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敢于揭开伤疤、与伤痛赤诚相见需要勇气,而勇气正是来自热爱,对生活、对故乡的至深之爱。
苏先生曾讲述写作缘起:“我要写出内心的恐惧和与之抗衡的力量之源”,“我发现自己成了一团乱麻,越缠越紧,还不时出现新的线头。直到某天,我甚至感觉要窒息了……于是我开始整理过往的记忆:一份亲情,一段路途,一件童年往事,一场瓢泼大雨,一次偶遇,一种寂寞……”“那些被万物生灵教化的经历,那些有意无意的生命交会,如同命运的深洞里回旋而出的一阵阵强劲的烈风,一次次吹到我的心里”。
我曾不解,为何去写故乡的人和事,就能获得“与之抗衡的力量之源”,就能疗愈游子的心灵?为何故乡的万物生灵、草木狗马,可以教化作为生灵之长的人类?直到读到这两本书,脑海中浮现出黄土地上那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如同亲身走进了那片万物有灵的美丽村落,我才发觉那故乡的人、甚至故乡的一草一木,早已深入苏先生灵魂深处、浸入血液之中,故而能在几十年后叙写时历历在目、纤毫毕现;童年时第一次夜行、第一次骑车、第一次寻找亲人、第一次离家住校,不仅仅是一段段难忘的回忆,更是生命最初刻骨铭心的体验。
故乡,原来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来路,不论人生这条路最终走出多远、多久,最初的那段来路早已在记忆中定格,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成为图腾般的存在,永不磨灭,甚或指引着前路。
因而,虽然我没有苏先生的细腻与感性,写不出这样动人的文字,但苏先生对故乡的至爱、对生活的热爱,依然深深地感染了我,慰藉了同样漂泊在异乡的我。
因而,无论古今,无论地域,无数人都有解不开的思乡情结,都有最柔软的乡愁共鸣。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这样的阅读感受不独属于我,如知名演员郭涛先生所说:“从苏先生的作品《挖光阴》中看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影子。这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的故事。”
挖光阴读后感篇九
这是诗人泰戈尔对旧时光的直白。
涌入现今的快节奏的时代大潮中,一天天奔波忙碌不停闲,有多少曾经的过往被遗失在路上,甚至连思念都不再绵长隽永,因为一个视频,人就出现在眼前。
在一切都“快”的步伐中,有多少人迷茫,看不清前路,有多少人焦虑,为当下的诸多不遂意,又有多少人扛着沉甸甸的重荷,在半夜无人的街道掩声哭泣。
为什么以前的为吃穿发愁的日子里,却生活得热气腾腾、踏踏实实,而现在,吃穿不愁时,却凭空生出许多摸不清楚脉络的郁结?
作家、诗人、电影编剧、电视制片人苏先生新近出版的一本散文集《挖光阴》,开辟出一个方向——消解迷茫、焦虑、压力,找到一个“新我”,精力充沛地投入生活。
他说:“六年前,我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团乱麻,被谎言、虚华、无序和无数冲动包围着,越缠越紧。我必须逃,从心里逃出一个全新的‘我’。”
他在向旧时光的回望中,整理过往的记忆:厚重亲情,家乡习俗,上学路上,一封书信……那段早已忘却的时光,一点点被拾回,拾回在《挖光阴》中,“因为这些事,我成了我”。
不妨,向旧时光探寻,也许,所有的郁结,会悄然自散。
庄子言:“世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无用之美才是大美。”
在小村庄,三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洁癖、集物、独居、善于整理。作者以后来的生活经验才知道,他是那个年代的生活美学家。
军绿色的煤油炉子,红色的炭火炉子,带罩子的灯,一大箱子收集的宝贝,他的雨鞋从没有过下雨天的泥点子,冬天的棉鞋上没有雪和泥,他会做一些稀奇饭菜,他的十二寸黑白电视让他的小院成了夜晚最热闹的地方。
一个这样在光阴中寻美的人,却选择了与世别离,这让作者不明其理,也耳濡目染无用美的妙处,去发现生活的美,即使岁月艰辛,生活亦可以不乏精致,丰富多姿。
三伯用无用之美去表达生活,姑姑呢,是在实用中去体现无用之美与生活的热烈交融。姑姑手巧,作者这样评价她:“姑姑是‘仙女’,在被贫穷限制的生活里,总能给我们‘变幻’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用面捏出各种玩具,上面雕着花;用针线和废布料拼凑出各种小动物,她还发挥想象,绣出各类神兽;她研发了很多美食,总能就地取材,把野菜做出不同的口味…..”
姑姑也是一个生活美学家,把苦日子,捯饬出一朵鲜美的花来。
其实,生活中因有美,而变得趣味萌生,就是在低谷中也有奋起的力量铸成。在紧锣密鼓的工作节奏中,不妨让无用之美镶嵌其中,那定会是另一番景象:工作桌上,摆上一瓶自己喜欢的鲜花,它的笑脸你不时抬头看看,何谈工作的紧张感呢?精美图案的糖果,偶尔在疲惫时,含在嘴中,那一丝甜足能润化此刻所有的糟糕……生活在自己的美学创造中,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麦子,是作者小时候伙伴。一年又一年见证着从麦苗长成麦子,从下种到收割,自己也慢慢长大至离家,离开麦子。深夜,麦子拔穗的声音,神秘又能听得见,但没有喧嚣。
还记得磨面机吗?把生麦子喂进去,就能生出面来。那新面的香,记得吗?香飘四野,蹿进鼻子里,沁进心坎上,作者说,只有每年春天第一场雨后的泥土散发出的气息能与之媲美。
用新面捏几个发好的面球,扔进柴火堆中烧熟,那份新香代表着希望,希望萌生出对岁月的美好憧憬,憧憬又滋生出力量,抵御人生旅途中的雨雪风霜。
还记得学骑自行车的快乐与摔到地上的痛吗?作者的堂哥为这份痛作了解释,冠以一份值得的平衡:“学会骑车前如果不摔几跤,学会了也得摔几个大跟头,所以不如要学会前先摔够了,以免后面吃大亏。”不经一番磨砺,怎能有成功可言?
作者的高中时光,是离家的开始,是独立的开始,也打开了一个广为新鲜的视野。租房子,或与同学一起吃住,或自己单独住,环境简陋,生活艰苦,却不缺少快乐与充实。或与同学谈梦想与世界,或仰望夜空,静听磁带的歌,在学校时,心中的明星是成绩卓越的学霸,出了校门,心中的明星就是那些“不务正业”的散人。
而现在的孩子,即使离家去上学,也是家长伴读,没了独立吃苦的经历。
挖光阴,是兰州方言,赚钱、找钱的意思,可升华为积极行动,才有自己的好光阴,过上好日子。
如何过上好日子、挖光阴?是每一个人想知道的答案。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人而异,但何时何地都不能缺少对生活的一份执着、一份热爱,生活在体力或脑力劳作中看到成果,也要在寻无用之美中获得趣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丰收,才是最好的挖光阴。作者在对昔日过往的回忆中,更加确认了这一点。
也许旧时光如流萤飞过,但是那如星般的闪闪烁烁,更多的却被记起,成就了现在的自己,泰戈尔另一首诗,就这样表达了旧时光的闪光价值,正映合了作者苏先生的找寻旧时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