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是一部讲述爱情与自由的小说,通过主人公之间的纠葛与挣扎,揭示了爱情与自由之间的微妙关系。小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引人深思。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让读者在情感的交织中感受到真实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爱和自由》读后感(一)
「爱和自由」是我看的最快的一本书 也是我读的最认真的一本育儿书 很庆幸在我娃出生不久嫂子来看我们给我带来了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 若不是接触到这些我大概还在用传统的育儿观 若不是遇到这本书我也不会意识到自身的弱点 我也不会有勇气去克服自身的弱点 我陪娃长大 娃帮我正确的找到自己
《爱和自由》读后感(二)
看完我就凌乱了,对我的教育观念冲击很大。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会让她遵循与生俱来的“精神胚胎”指引正常发展。给予她爱需要关注她的成长,尊重她的选择和意愿。0-6岁是他人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很多理念我认为很有道理,但是也有一些观念我一时半会还难以接受。对自己曾经对孩子粗暴简单的方式深感自责内疚。推荐为人父母也即将做父母的看一下。
《爱和自由》读后感(三)
《爱和自由》又看了差不多一遍,因为是演讲稿做成的书,真的感觉很零散零碎,絮絮叨叨得车轱辘话说来说去。想讲透一个大道理,又只用个别的例子来举例。不科学,不具体,却用一些危言耸听的话,吓唬家长。似乎不这么做孩子就完了,这么做孩子又会得到怎样的发展。虽说爱和自由是我支持得观点,但这书上的例子都没有什么可操作性。
至少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个教育理念分支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孩子在尽量自由的家庭氛围里长大,尊重理解孩子。
《爱和自由》读后感(四)
一,心得 1. 孩子自己有“成长的潜力”,他注意什么便“教”什么,不夸大人为的“教” 2. 在他专注于一样东西的时候不要打扰他,也许他正要形成下一个“经验”,如果打断他,这样的时机可能要等到下一个月,甚至不会再出现 3. 6岁之前孩子本就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想分享那就不分享
二,看了两三次,整体感觉比较冗杂,突出点不是特别够,想要总结出三点最主要的内容都有点困难。
三,确实出现很多蒙特梭利认为什么什么,像是宣传,但是考虑到这本书本身是由演讲改编过来的,那也能理解
《爱和自由》读后感(五)
我在幼儿园时,有次被很长的鱼刺卡住,老师们忙着让我吞米饭,我们站在教室的中央,坐在旁边的小朋友在指着我笑,估计老师们围着我灌米饭的场面有点好笑。我一边吞还一边尽量说话,让别的小朋友不要笑我。为什么呢?因为笑我她自己也容易被卡住。我相信小孩子的内心就是如此善良真实和美的。
大部分0-6岁的事情我都不记得了,而现在我肯定是一个在白圈里的“成人”,内心有着巨大的矛盾,天天把“有生皆苦”放在口边,自我挣扎,时时神游,逃避现实,不够勇敢。
幼年被歧化的心灵,能否有机会再次与内心能量统一起来?
答案应该是可以的。
那就是在成年后,再次感受彻底的被爱、被接纳,我们会愿意袒露本真的自己,回归真善美的人之初。
PS:我对父母没有任何不满,他们对我的爱是无私的,只是大家都是头一次为人母为人父,他们那时没有机会接触这样的育儿理念罢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六)
一个小时就能读完的书,其实也不需要全部读完,看到百分之60,就可以掌握其核心思想。蒙特梭利的儿童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儿童(0-6岁)不是一个空瓶子需要我们去灌输,去装东西,去不断刺激,儿童有自己的精神胚胎和心智的发展节奏,刻意去刺激儿童的后果,就像你训练狗形成的条件反射一样,他可能很灵敏机巧,却失去了自己的感受力,创造力。儿童心智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感觉获得,0-6儿童一般都是通过嗅觉、视觉、触觉、听觉等去获得感受,刻意去口授会打乱孩子的成长节奏,这个发展过程会很缓慢,因为这是孩子认知,和对所认知事物建立联系的过程,教育就在于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帮助其进行概念表达。孩子对一种东西没有感知时,你的教化他会无动于衷,只有他真正的感知到了,事物认知才会内化。另外,儿童的教育由于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应是一种差别化教育,孩子强烈的沉迷里往往具有独创性。再,爱是一种巨大的慷慨包容,成人要学会爱之后即使不懂教育,也会教出健康的孩子。最主要的是要明白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他对事物的认知、感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此,你要尊重孩子并深信和保护这份独特性
《爱和自由》读后感(七)
很好地阐述了蒙氏的理念。蒙氏原著毕竟是经过翻译的,看起来非常别扭。现在这本本身就是中文写成的书看起来就舒服多了,明明道理都是一样的。看来文字的力量还是很强大很重要的,歪国书没有翻译好太影响观感了。
对于书中的理念,还是挺认同的。比如关于神游,本人自己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现在原因终于找到了。
但是书里也写到,有的妈妈看看这个人说的一套,觉得很有道理,过两天看到另一种并不相同的说辞,又觉得很有道理。就像契科夫小说里的人物,心像豆子一样,咕噜噜滚到这边,咕噜噜又滚到那边,人生是何等的焦虑呀。唉,这说的不就是我嘛?!作者说这是因为这个人没有自我,脑子里没有自己的意志,而是被其他人占领了,这些其他人在ta的脑子里做权力斗争,ta就按取胜者的信条做,这就是行尸走肉!
总之书看得越多,越觉得解开了很多自己身上的疑问,原来我自己这个样子,是因为小时候这样那样造成的呀,茅塞顿开的感觉。
然而,既然自己问题都这么多,真的还能好好地培育小朋友嘛?按这些书里所说,小朋友一个不当心,就会被养偏,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好可怕!想生孩子的人真心都是无知者无畏好嘛?!
《爱和自由》读后感(八)
这本书看到后来,看不下去。想要扔了。
怀疑只是为了蒙特梭利打广告。
这本书里有我认同以及已知的育儿知识。
如:如果孩子新学习的知识,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他认识、已经掌握的,少部分的内容是他没有掌握的,这时候他接受得最快。
孩子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这里面灌东西。
但也有一些,我觉得过于极端。
1、本书关于保姆育儿举了3个反例,她认定的“如果不想教好孩子就让保姆去带吧”这种观点我无法苟同。
2、如果保姆无法给予孩子正常的爱,老人因为自己受到的教育或爱也不是正常的,那么必须要求作为父母事必躬亲的话,而且是不断学习育儿加耗费心力,我觉得孩子还是不必生了吧。
3、其中一段说“玩耍没有什么意义,儿童从中也不会得到什么,其实儿童本身也不喜欢玩耍。一个儿童,状态的好与坏关键在老师”。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前面还说小朋友不需要成人灌输,现在又说完全取决于老师,不是自相矛盾吗?荒谬。
《爱和自由》读后感(九)
考完试零零碎碎的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且不说育儿观念怎么样,里面对儿童及大人的心里把握更准确。
我是一个典型中国父母的中国孩子,虽有很高的学历文凭,但缺乏实际生活能力。我自己觉得我从小是缺爱的,因此常常会出现费尽心机讨好别人,最后却不知自己想要什么。夸大其词,以引起别人对我的关注。考完试的这一周,我一直在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我很痛恨这样的儿童时期的经历,但我最痛恨的是我有些时候也正像那时候的父母,这也是我的无奈。
之前,我一直觉得我有教孩子的义务,到书中强调我们只需提供孩子成长所需的环境,孩子不需要我们的灌输。书中认为没有必要太早指出孩子的错误,因为孩子还没到那时候,等到了那时候他自会明白,但父母有时候就是忍不住啊,哈哈哈。在我怀疑这样会不会宠坏孩子的时候,书中又提出秩序和规则的指定,并且应该是公平的且被严格执行,给宝宝读故事说话注意逻辑性,这是我很认同的。
秩序的制定,不去打扰孩子的工作,摆放回远处以及学会等待,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让孩子做自己,这些都是我赞同并想做到的。BTW我之前的确想过给孩子读诗,读古词,并和孩子一同分享其中的美,现在我会再考虑孩子的认知以及天性。读完这本书,觉得大人在发话之前应该多思考孩子的想法,的确,不用那么急着说话,花一点时间来思考,不要说废话。关于孩子的审美影响之后的道德,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
每看完一本书,希望自己能多思考。
《爱和自由》读后感(十)
书里传递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例子少、实操方法不多,多是停留在理论探讨中。文中举例建议使用化名,而不是我朋友的姐姐、我的同学……等,容易让人有说闲话的感觉。可能是为了对比,对一些限制孩子自由的做法批判较多,容易引发读者的父母的反对。其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阻止孩子的某些行为可能是出于安全,需要把握尺度。当父母也不容易,多宽容、多鼓励他们吧。
【金句摘录】 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什么是好的状态?能自己观察、深入思考,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依赖外界的声音。有勇气向别人道歉,有权利要求别人道歉。 在具体的感官体验中,人受到了触动、产生了共鸣,如果此时引入适当的语言,就形成了智力。 教孩子时,必须简单、重复、对比。排除干扰物。 孩子每一阶段的生命都不是空白的,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建立起来的。他不发展这一方面,必然发展那一方面。有的孩子走路晚,不代表不聪明,他在经历其他敏感期,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让孩子得到爱和满足,他就不会极端依恋他人,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和暗示,不会到处索取爱或是发泄,不会自我挣扎,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发展上。 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不要一直向孩子灌输各种玩耍的规则。应该这样做……不要总是指指点点。 为人父母,要学会爱,首先自己要成长,成为独立的人,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包容孩子的错误,理解孩子的自我发展的需求,耐心等待他长大。
《爱和自由》读后感(十一)
2017-11-11,一天时间看完,部分内容只是粗略浏览。
一本好书,确实是一本好书。
有很多很多生活中、幼儿园中的例子。而最精彩的应该是最后那一篇附录。
本书的四个关键字:爱、自由、以及规则、平等。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
-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没在智慧。
-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1-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需要你为他解开生命密码。爱,是主动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是对孩子单纯的爱,不是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攀比心而付出的爱,不是爱她的100分,也不是爱她的听话,不管怎么样都要给她爱。
2-自由,心理学说:“你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孩子出生带着一样东西来到这个世界,“精神胚胎”,也可以叫本我、灵性、生命的能量,这个东西将引领孩子探索这个世界。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做什么,而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计划行事,不被别人破坏。
3-规则:自由要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社会有其自然法则。要给孩子建立清晰的规则意识。比如不拿别人东西,学会说不,做错事要道歉,不可以有粗俗粗野的行为等等。
给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爱,把爱体现在每个行动,每个表情,每个眼神,每次沟通中。
4-平等,不要干涉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让他按照自己的能量成长。
遇到问题首先只会哭,不会表达。是因为孩子心智还不成熟,不知道用说来表达情绪。
孩子长成什么样,依赖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不取决于你头脑中的某个愿望。所以,所有的愿望都取决于你跟孩子的交往过程中怎么去做。
《爱和自由》读后感(十二)
这本育儿书的核心理念来源于蒙特梭利教育。这种教育相信每一个婴儿的诞生都是带着一种“精神胚胎”而来,精神胚胎蕴藏了生命成长的巨大潜能和所有密码。儿童成长不是教育和灌输的过程,而是儿童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儿童是能自我建构的,成长是一个生命内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依靠我们生命内部领悟的过程。所谓“爱”就是成人在儿童的成长中应该提供的环境,让儿童在安全的土壤中自然地破译自己的生命密码。自由是指儿童的行为、心理、意志、情感不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能自由地发展自己,成人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儿童身上。而为了保证儿童获得爱,能够在自由中成长,我们必须依靠规则而不是依靠权威和管制。权力斗争中的人,无不被压抑。成人对待弱小的儿童更不该使用威权。在儿童的成长中,要让儿童自己去感知 、体验和实践,不能由成人一味地灌输抽象的概念。感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一起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到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叫作智力教育。感觉练习的过程,完全是一种自我教育,必须在不停的、自发性的活动中进行,不能由成人直接教给他。
总结起来,所谓的教育其实是成年人设立合理的规则,给予孩子充分的爱,让孩子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唤醒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传统的中国式家长的教育和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几乎是完全相反的。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正在慢慢接受蒙特梭利教育法,这还是很有挑战的,毕竟新一代父母的父母就是传统的中国式家长。
本书的亮点是提供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并且是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实施蒙特梭利教育法时的案例,能启发中国父母进行自我反省。缺点是前后重复内容较多,结构和逻辑还不够清晰。
《爱和自由》读后感(十三)
作者是蒙台梭利教育观的实践者,看完整本书才明白为什么书名是“爱和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人从出生开始,自带精神胚胎,自己有自己的成长密码,这个密码是什么,胚胎能够长成什么样子,父母无法知道,老师也无法知道,只能由孩子自己发现,自己建构。这与我们通常认为,孩子出生就是一张白纸,需要后天教育,在白纸上画出彩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 现代脑科学和表观遗传学有很多研究都表明,蒙台梭利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孩子天生自带操作系统,先天的基因能在很多方面有超过 50%的影响,父母和老师能做,无非是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孩子的天赋基因能够顺利表达,否则天才的基因也可能被后天养育关闭。 要创造这样的环境,就离不开爱和自由。 所谓自由,就是尊重孩子的精神胚胎,让孩子在生命早期,也就是 0~6 岁期间,自由自主的构建自我,不被父母和老师过多干预。当孩子想做什么,在保证身体安全的情况下,自由去做;当孩子需要什么,给他足够的满足。这需要父母克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避免把自己内心不满足投射到孩子身上,允许孩子调皮捣蛋,允许孩子在地上打滚,允许孩子盯着一个蚂蚁洞看上半天,甚至做出一些看似让父母丢脸的事情。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的每一个自发行为,就是在体验、学习和适应这个世界,都是在做自然实验,他要获得对世界的第一手资料。在 0 到 6 岁,孩子对世界的感觉发育要远远高于对知识的学习。在这个阶段,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孩子就会发展出自我,否则,孩子就会用一生寻找自我。 所谓爱,就是在孩子发育自我,获得精神胚胎成长的过程中,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告诉孩子做的对,鼓励他成长,给他无条件的支持。弗洛姆说,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很多成年人不具备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培养提升的。这种能力的表现是,随时随地抱抱孩子,对孩子经常亲口说“我爱你”,不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强制要求做父母期望的事情。爱指向孩子的成长,接纳孩子任何问题。爱其所是,而非吾愿。 在育儿上,蒙台梭利是乐观的,他认为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大成就者,有能力发挥好自己的天赋优势。作者在幼儿园的亲身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孩子是能够在爱和自由中,获得心智的成长和由内而外的自律,这都是孩子未来成就的保障。
《爱和自由》读后感(十四)
成为父亲之后,很不安,因为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自己总是有太多的想当然。想当然是因为既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又没有耐心去观察他,但是最让自己心惊的是——我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可以用一套小把戏把这些糊弄过去。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一种补完,让我们学会负责任,让我们学会真正去爱,让我们学会去独立。作为子女,他们不是我们意志或是理想的传承,而仅是一种生命的接力。在这样的接力中,我们要有十几年的时间和他们一起走过,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其实是在相互学习,所谓成为朋友,就是灵魂的彼此欣赏及三观的同频共振。
《爱和自由》是由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孙瑞雪老师的讲稿整理而成。书中用大量的例子讲解了关于儿童教育的理论及方法,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和指导作用。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相信“践行出真知”,关于教育也是如此,在我看来,孩子的成长是发展变化的,所以应该在动态中时刻调整,但这其实是一个逻辑的错误,亡羊补牢式的调整永远没有未雨绸缪式的及时。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总是用大人的视角妄图成为孩子的上帝,对孩子的一切加以约束。《爱和自由》中有一个“精神胚胎”的概念——孩子其实是在以“精神内核”独立的发展自己。但是由于许多大人的粗暴干预,让孩子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发展脱节了,孩子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许多人总有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不安以及碌碌不知所终的焦虑,这就是因为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被培养成了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当我们意识深层的自我在痛苦哀嚎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竟然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快乐是什么。而这,都是我们在幼儿教育中的缺失。
爱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对等,我们对待孩子应该像仰望满天繁星一样心存敬畏,更注重自己的言行,更注重孩子的内心世界。
不要以爱之名绑架我们的孩子,让孩子成为另一个迷失在人生路上的我们自己。
《爱和自由》读后感(十五)
看完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幸亏在我孩子一岁半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 孩子6岁之前太重要了。 . 书名:《爱和自由》 作者:孙瑞雪 中国大陆开设蒙特梭利幼儿园第一人。 作者深谙蒙氏教育之精髓,结合具体的实例阐述。通过读此书,也让我在书中找寻到了令自己豁然开朗的答案。 . 感悟最深的4点 1.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觉知识敏感期。这时,如果是从别人的经验得出结果,变成生命的一部分,那是自己的。 但别人教的东西,那是别人教的,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 . 2.感觉训练 感觉训练是由自我造完成的,由于感觉必须由自己体验,自己经历,最后会得出一个结果-概念,因此,也被称为自我教育。 认识事物的过程就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就是智力。 父母要做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你唤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 . 3.自由与纪律 有了自由,孩子们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蒙特梭利所说的生命的纪律是指秩序,智力的纪律是指专注,行为的纪律是指顺从,儿童能遵守事物的法则,也就是能顺从规则。 . 4.怎样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僵化的,封闭的,那么所营造出来的家庭环境也必然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样的环境将会制约孩子的成长。 儿童在富有生命的环境中才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一切潜能。他们依靠我们的爱而获得安全感来发展他自己。如果我们不能给儿童足够的爱的能量,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得很好。 . 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爱和自由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