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性思考》是一本启发人们如何改变思维方式的书籍。通过实例和案例,作者探讨了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如何运用可塑性思维来调整态度和行为。书中强调了人们的大脑可以不断发展和变化,只要持续努力和相信自己的潜力,就能实现个人成长和成功。
可塑性思考读后感(一)
虽然书名听起来像一本哲学书,但翻开全文却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句子和故事。作者结合自己过往的设计经验,分享自己对设计的思考(我认为挺实在的思考)。
1,维持塑性,设计师需要克制自我表达的冲动
对很多品牌/设计师而言,有一套自己的风格无比重要,但佐藤卓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会在自己的设计中,完全剥离自己的个性,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思考。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物品的”设计者“,而更愿意将设计作为一种手段和技能,用来连接不同的领域,找到方案解决问题。“好的设计,并不是设计师自己的主张,而是能让使用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共鸣的一种存在。”
——太强调“品牌主张”,所谓”我是谁“,有时反而会被这种身份认同所累。与其纠结”我是谁“,还不如不断去挖掘客户需要什么,产品的使用场景是怎样的,产品除了功能之外的社会属性或情绪价值。
2,“不知道”比“知道”更重要
只要意识到自己“不知道”,就会想要去一探究竟。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可以一点点地了解目标。书中作者分享了好几个设计作品的心路历程,其中威士忌和口香糖案例尤其精彩。作者讲述了自己如何解剖命题,如何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去探索,去深入挖掘,到最后如何寻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开发一个新产品,研究一种材料,或者做好一件事情,我想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可以当方法论看,但是过程最是应该享受的。
最喜欢佐藤卓分享自己冲浪的那一章,“人上了年纪之后,经验积累得越多,遇事就越容易傲慢,动辄就会试图用大脑思考并解决事情。”但在自然面前无法如此。不如配合自然的规律去适应和感受,不是先考虑自己,而是先去理解对象和环境,提前调整自己的状态。
这何尝不是求知的状态。
可塑性思考读后感(二)
写在前面的话: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啊,豆瓣怎么了?明明这么好的书,无语,国内有这么好的设计书嘛,天天就会教别人软件?
------
力荐设计师读
设计师佐藤卓的设计和生活思考,对同行业的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不管是看待设计的方式,更令我学习的是作者对待日常生活的思考,作者的见解都能引起我的共鸣,之前我可能是模糊的,但是作者用完整的逻辑写了下来。真心推荐不管是设计行业还是业外的,都可以去阅读,相信都能获得自己的体会。
塑性和弹性其实是物体的两种性质。弹性是指即使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只要外力消失就 能恢复原状的性质;而塑性是指一旦在外力作用 下发生凹陷,就会保持现状的性质。作者认为跟人的生活状态一样,好像大部分人都想要保持弹性的生活状态,不希望自己被生活改变,不要忘记初心;作者从设计师的角度阐述弹性的状态并非最佳选择,塑性的生活也有可取之处。我觉得对我设计师来说认清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工作中做的很多东西不是自我喜欢的。
我觉得有个人风格的设计固然让人钦佩和羡慕,但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更觉得通用的设计才更值得学习,比如筷子设计的形状,经过几千年的迭代一头细一头宽的大小,纸巾为什么不是圆的而是方的,诸如此类的设计,习以为常,却经过了很深刻的思考,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另外关于做设计和不做设计,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思考方式的不同。对设计师来说,好像每个需求都是说来帮我做个设计吧?天然的我们就把不做设计这件事给忽略了,对我的触动很大,作者认为其实有些事物保持原貌就很好。既然有的不用做设计,那需要设计师干嘛呢?我觉得设计师的作用可能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判断吧,能比常人更敏锐更有经验。这以后在做设计的时候我都会反问自己这里需要做设计嘛?这种对习以为常的的行为所进行的思考真的很有用,有时会给自己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灵感。
作者还在书中介绍了自己在设计工作中的思考方式和一些流程,对设计师也有帮助。
可塑性思考读后感(三)
写在前面的话: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啊,豆瓣怎么了?明明这么好的书,无语,国内有这么好的设计书嘛,天天就会教别人软件?
------
力荐设计师读
设计师佐藤卓的设计和生活思考,对同行业的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不管是看待设计的方式,更令我学习的是作者对待日常生活的思考,作者的见解都能引起我的共鸣,之前我可能是模糊的,但是作者用完整的逻辑写了下来。真心推荐不管是设计行业还是业外的,都可以去阅读,相信都能获得自己的体会。
塑性和弹性其实是物体的两种性质。弹性是指即使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只要外力消失就 能恢复原状的性质;而塑性是指一旦在外力作用 下发生凹陷,就会保持现状的性质。作者认为跟人的生活状态一样,好像大部分人都想要保持弹性的生活状态,不希望自己被生活改变,不要忘记初心;作者从设计师的角度阐述弹性的状态并非最佳选择,塑性的生活也有可取之处。我觉得对我设计师来说认清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工作中做的很多东西不是自我喜欢的。
我觉得有个人风格的设计固然让人钦佩和羡慕,但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更觉得通用的设计才更值得学习,比如筷子设计的形状,经过几千年的迭代一头细一头宽的大小,纸巾为什么不是圆的而是方的,诸如此类的设计,习以为常,却经过了很深刻的思考,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另外关于做设计和不做设计,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思考方式的不同。对设计师来说,好像每个需求都是说来帮我做个设计吧?天然的我们就把不做设计这件事给忽略了,对我的触动很大,作者认为其实有些事物保持原貌就很好。既然有的不用做设计,那需要设计师干嘛呢?我觉得设计师的作用可能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判断吧,能比常人更敏锐更有经验。这以后在做设计的时候我都会反问自己这里需要做设计嘛?这种对习以为常的的行为所进行的思考真的很有用,有时会给自己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灵感。
作者还在书中介绍了自己在设计工作中的思考方式和一些流程,对设计师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