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精神》一文探讨了中国传统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和启示。文章认为,中国艺术精神是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是对世界的独特贡献。通过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中国艺术家们能够在当代艺术中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表达方式。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一)
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所以最高的艺术,是以最高的人格为对象的东西。
一切艺术都是在主客相关之间成立的。一切艺术的差异性,都可由主客相关间的差距不同而加以区别。主客间之所以有差距,决定于某一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根本态度。
大概地说,艺术家个性比较超越而宽平严实,并由环境的反应,而使其人生对客观世界能发生较多的信赖,则他所涵融的客观世界较深较广,而客观世界在艺术家的主观世界中,也能保持其清宁安静的形相;于是表现在作品上,便不知不觉地走向客观的一方面。这是主观舒展向客观,主观由客观而得到解放。与一般所说的“模仿自然”的模仿意义,并无关涉。
反之,因缺少对客观的信赖,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不能稳固,便常将客观吞没向主观,作品也自然地多蒙上主观的意味、色彩。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二)
本书共十章,后七章均是叙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对绘画没有研究,读起来有距离感,只能从略。前三章说的是孔子、庄子对中国艺术精神养成的贡献,以及对气韵生动的解读,具有通用性,读来颇多启迪。
第一章《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由六艺之中的“乐”为由头,分析孔门“弦歌之声”的教育方式,在战国艺术精神方面发挥的作用。
第二章《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庄子的再发现》,则从庄子的“道、游、无用、和、心斋”等 概念出发,深入梳理庄子的“纯艺术精神”。
第三章《释气韵生动》,是对中国艺术理论中有关气韵、生动的概念进行了阐发。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三)
书名不好,定位不清晰。这书大概算广义的思想史范畴,以《庄子》中表达的人生的理想境界作为指导思想去解读中国绘画传统,然后按照历史时间顺序追溯了绘画的发展与变迁,作为庄子思想在艺术中的体现与例证。第二章解释庄子,通篇引证各种西方哲学家的各种观点,阅读量确实惊人,实则毫无内在逻辑可言,几乎谈不上论证了什么。后面各章按时间顺序解释绘画的发展,也是大量堆砌古人的评论,太呆板了。仿佛在写文献综述,还是很差的那种。
有价值的观点很少。徐复观对于中国哲学几乎全都是所谓“人性论”“人格精神境界”云云去理解,太简陋了,严格点说甚至不能算哲学。全书主要思想概括起来就一句话:艺术境界本质是作者人格境界、精神境界的反映,最高的艺术是人生的艺术化。然后,显而易见地,按照思想史最最传统的分法,徐把人格精神分成了儒道两系。徐复观自己承认学识不够,看不出孔子的礼乐教化如何在后世绘画中得到实践与实现,所以这书就专论庄子的“逍遥”“自由”如何体现在中国绘画中。。。
这种思想-艺术两相对应的研究题材真的挺尴尬的,一方面因为要考虑到真实的艺术作画中的表达,所以对于庄子孔子的思想分析的很肤浅,都是那些老生常谈的传统观点。另一方面,因为要把艺术创作安置在哲学思想的框架之中,所以对艺术本身的理解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非常乏味干瘪。
而且徐复观还把书法排除在外了。因为他认为虽然书法技巧丰富,但就精神境界的表达作用而言,书法不及绘画,所以就不论书法了……这简直令人汗颜…. 徐可能真的是艺术的门外汉吧,他自己也说了原本对中国画一窍不通,只是过去七年来在入睡前翻阅了西方艺术理论和中国绘画的书觉得有兴趣才开始研究(基本就是查文献),且主要为他的哲学观点服务才写的这本书…….
徐复观治学态度真的很诚恳,从序言可以感觉到,但是就本书而言学问还是不太行,也可能是题材的原因限制了发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