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他人读后感100字

他人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7 06:50:25
他人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5-07 06:50:25   小编:

在阅读《他人》这篇文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对他人的理解和思考。文章通过对他人的描述和分析,呈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对他人的观察和体验,引发了我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思考和反思。整体而言,这篇文章让我更加关注和珍惜与他人的交往。

他人读后感篇一

明明是在阅读《他人》的故事,我的眼前却总是浮现影视剧里两位女性角色的身影:东恩和亚静。她们都是遇到了人渣,被玩弄被践踏,最终走上了复仇的道路。这样看来,不论女性身处何地,遭遇却总是惊人地相似。读完很想长舒一口气,她们的时光好像重新开始转动了。转念一想,环顾四周,依旧是暗不透风的地狱,又有什么值得高兴呢?

他人读后感篇二

最近这些年,网络暴力特别多。有拿快递被拍照在微信群造谣被迫辞职的,有寻亲被骂最终自杀的,最近的是孩子在校园内被碾压去世而被网络暴力逼死的母亲。贞雅被家暴以后,找警察没有解决自己的困境,只好把自己的遭遇发到了网上。刚开始大家还对她报以同情。后来被一个爆料反转了舆论。然后她发现这可能是自己周围的人做的,从而去探究曾经的秘密。小说的起源特别熟悉,每次爆出一些新闻的时候,总有人觉得受害者也是有错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蛋的论调比比皆是。甚至很多攻击性的语言,本身就来自于同性。这本书写的太真实,看得人心情特别沉重。我们总是以为弱者会帮助弱者。实际上弱者可能会欺凌更弱者。谁不想成为不像自己的另一个人呢,被尊重,被爱护,不会被欺凌的他人。

他人读后感篇三

虽然没法找到每一个人物对应的原型,但是在读到某些情节时总能想起现实中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没有人会真的想要以受害者的身份自称,但即使真真切切受到了伤害,也可能会因为“不完美”而受到质疑,反倒是加害者可以有无数的理由开脱。当维权行为会影响更大的组织的声誉时,又会有人出现,讲“你的行为也有让人误解之处”。

舆论中心的贞雅、春子的女儿,“主动”的宥利……

“为何一个人的弱点无法受到保护,反倒成为被攻击、利用的缺口?”

深陷泥潭,每个人极度渴望成为的“他人”,又真的存在吗?

他人读后感篇四

本以为这会是一部不错的小说。众所周知,当前韩国的社会氛围颇为病态,阶层固化、邪教横行、男女尖锐对立、政治左右横跳。想象着,在如此多Debuff的加持下,总能出现一些具有深度的批判小说。但“江山不幸诗家幸”的旧话,也不一定能适应这新环境。

就小说的内容来说,人物之间相互物化、互贴标签、带着脸谱骂脸谱,极尽矫情之能事。在几百页间不断地宣泄情绪和抱怨,却未能见到对人性幽微的深层体察和对社会负面现状的深度批判。概言之,就是从矫情中来到矫情中去。如果女性小说是以一个特殊论的立场来申诉不公。那么,这种申诉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消解。

此外,本文的译者是一位台胞。有些例如“咨商中心”的词读起来有些别扭。

很期待韩国可以出现更好的女性小说,而不是像本书这样,在自我耗散中迷失。

他人读后感篇五

当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时,我们只观望存在于我们自己的世界,不可说狭隘,不可说宽容,但可谅解。

“我们都可能成为少数,所以要用同理心去爱任何身边的人,一定记得选择你自己,支持你自己。”

“贞雅小姐,你要像个大人。”我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大人,但你确实是个。内敛的男权主义者满嘴都是女权主义,却行口不一,用以维护自己善解人意的形象,一旦接受,便会入深渊。

临近夜晚的夕阳就如女子的那抹红,有些畅快,有些羞涩,而有些是痛苦,是一辈子难缠的阴影。

“某篇导读曾说,暴力的美学、陷入暴力的连锁效应的悲剧人物很立体,去理解前后冷不防冒出来、宛如雪人般的()主体,是一件很美的事。”我好像一个变态,内心底有点崇尚暴力美学,那种欲望深深埋在心底,总有一天会爆发。

他人读后感篇六

4.5星⭐

可能是韩语的特色,整本小说的叙述简洁且直白,就像随手记录在博客或从别人口中听到一样,但又精准犀利,正中红心。

贞雅,宥利和秀珍,三位性格不同的女性,因为相似的处境或经历受到了吸引成为了朋友,又为了“成为更好的他人”而彼此疏远,因为自身经历受到的黑暗和伤害,反而对对方造成了伤害,成为他人口中的“吸尘器”、“撒谎精”、“疯女人”

其实不是的,其实不是的。

追根溯源,让她们痛苦,让她们恐惧,让她们走到一起又分开的,是同样的困境,同样的欺压。可为了逃避这种伤害,她们选择了被分化,被隔离。

作者非常精准地描写了真正的罪魁祸首那自以为正直且善良的心理与实际自私自大,无视她人意愿的伤害行为。同时很好地写出来女性之间的权力控制关系以及随之带来的压迫与伤害。

在他人一知半解的眼光中,我们自身的丰富和自由被否定了。

其实从来都没有他人,我们都活在同一个困境下。

他人读后感篇七

每一个她都是我 书中体现的是残酷的现实。 面对暴力的女性如何自证如何反抗,这一命题如今已经探索了太久,但依然没有好的解决方式。 被迫一遍遍重温痛苦的回忆,被他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待,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维系正常生活都变得艰难,即便如此,我们所收获的往往只是一句证据不足,甚至前方等待着我们的会是更大的恶意和无穷无尽的深渊。 身为女性,没有经历过这些的我们只是幸运的一员。 但这些痛苦和艰难会时刻提醒我们,如果遇到这些事情的是我们自己,我们不会有更加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将一样无措和难熬。 文中从贞雅的故事抽丝剥茧,通过种种线索,展开了其他人的故事,我们会看到身为女性的同等的立场,以及身为独立个体的不同处理方式。 外界的自我和真正的自我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无法被填满,愿意去了解真实面目的人几乎不存在。 个人性情的复杂程度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一个人往往无法用“好”和“坏”来判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害者同时有着加害者的双重身份,看似矛盾的同情和恶意毫不矛盾地并存。 想要成为其他人是为了逃避一时的痛苦。 但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时的痛苦,它无法被衡量,无法确定谁的痛苦更糟糕一点,痛苦就是痛苦。 所以到最后,我们的唯一目标是成为我们自己。 我们是每一个她们。 我们是唯一的自己。

他人读后感篇八

正如萨特在《禁闭》里所要表达的:

“我们争取自由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我们所生活的地狱是如何地禁锢着我们,我想我们有权利砸碎它。”

萨特语录“他人即地狱”是对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警示:

他人,既可以是那个伤害自己的人;也可能是那个伤害了别人的“自己”。

第一次看韩国作家的小说,对这种视角转换的写作方法深表敬佩!从一个女主看待自己的视角,转换为女性之间对于“他人”的理解,需要强大的逻辑和思想拷问。

看小说里不同人物各成一章,讲述各自的心声,就好比看网络上的评论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原则、身世、因为不同的经历,选择了不同的行为言论。

“他人”几乎等同于“他人言论”。

表达如此自由、愤怒如此简单,可若是站在一个更长的历史语境下看,每个受害人似乎都有残酷的一面。

也正因此,从一个存在主义的角度说:为了更好更自由的生活,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言行更加负起责任。

他人读后感篇九

你鼓起勇气讲述自己被迫害的故事。你坚定信心努力完成上级颁布的工作。你辛苦的鞍前马后的为领导跑腿。 你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怎样的多么的可怜,生活简直无法生存下去,因此,寻求大众的帮助。 你认为自己工作是多么的认真、尽职尽责、多么的厉害、骄傲,只有自己能负责这项工作。 你认为自己勤勤恳恳的样子,是多么的辛苦,是多么的迫不得已,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而努力,也是为了获得领导的青睐。 但是你知道自己在他人眼里是怎么样的吗?被迫害的故事不过你装可怜、求同情的伪装罢了,谁会相信呢?也不用假惺惺的努力工作,摆样子给同事们看。整天在领导面前点头哈腰,像只听话的小狗狗。领导只是利用你,并不会多看你一眼。 《他人》便是这样的一本书。你认为自己做了对的事,在别人看来不过是笑话。另一方面,展示了社会对女性恶意的一面,家暴、伦理、性、感情操纵,诸多元素混合。 书中主要讲述贞雅、秀珍和宥利三个女孩不同的人生经历。贞雅无法忍受男友的家暴,将经历发到网上,一开始受到大家的同情,后来演变成了谩骂。仅仅是因为她过去做了不正确的事情。 秀珍,从小被妈妈抛弃和奶奶一起生活,渴望友情,以前只认为贞雅是最好的朋友,后来却成为敌对的双方。 宥利,害怕孤独,从来不拒绝男人交往的请求。 他们都曾经是同学,是好友。却因为贞雅编造他人、秀珍的坏心思、宥利的意外身亡,三人友情产生了隔阂。友情的温暖不复从前。 故事很沉重,主题很深刻,也让我想到了许多。 女性问题在当前的社会依然是热议的话题。无论我们身处何种艰难境地,都要心向光明,敢于反击。没有困难,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力量。 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他人读后感篇十

我们常常想成为他人。在状态糟糕时、生活不顺时,那些“他人”完美的容貌会显露出来,他们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好像总是受到上天偏爱,生活一片圆满,从而更加对比出“自我”的一片废墟。 完美的“他人”。 因为完美,所以可以对别人的生活指点江山:这是错的、那是因为欲望、就是活该。好像他们经过所有的事情,见过所有的真相。然后,每个“他人”的语言都成为浊流,淹没“自我”。 他人即地狱,三人成虎,舆论杀人。 被评价的人只能战战兢兢怀疑自己,用他人的评价审判自己,怕自己被排挤、怕自己做错选择、怕自己真的成为他人口中定义的样子。“你不是也很喜欢么?”“我们不是在暧昧么?” 从性暴力切入进来的故事,如果只落在男女问题多少显得有些单薄。被侵害的不止是女性,也有男性,每个人都被舆论裹挟,在成长过程中,做出一些不是自己想要选择的选择。有时候,也有人会欺骗自己:钥匙就握在自己手里。可是,在一个人卸下铠甲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明白,那把钥匙打不开任何一扇门。它像是某种象征,可能是坚强、可能是自尊、可能是在当时必须拿起来武装自己的武器。可是加害者不以为意,甚至感受不到是在伤害他人。施暴,可能是一个过去时态;可是受害是一个延续性的进行时态。从过去到未来,那些精神上或者身体上的暴力痕迹,将会一直存续。受害,不止是一片淤青,散开了就不再存在。 没有完美的他人,我们只有现在的自己。 啊,还蛮喜欢这个作者的风格的。心理描写得很细,那些少女友谊中的小别扭写得好真实。有时候,排挤他人并不是因为厌恶,可能是恐惧、是愧疚、或者是逃避。未成熟的心理处理不好纷乱的人际和情绪,所以会采用最原始而偏向于自保的措施。在家长们无法介入的世界里,拥有着最原始的秩序。嗯,挺多心态描写都蛮容易让人共情的。男性施暴者那边的可能会弱一些,但总体还是不错的。 短板也算明显。因为多人心理转场所以结构写得还是有些乱了,整个故事的节奏不明显(甚至是有点乱的)。但是这个主题我很喜欢,结局我也喜欢,所以还是满分了。 Ps配合最近被骂到不行的《不完美受害人》佐餐,效果加倍。 以上。

他人读后感篇十一

一口气读完了 看开篇以为只是一个关于家庭暴力后受害者从内心挣扎到自我救赎的故事 随着多视角的展开 故事变得更丰富起来

围绕着三个女孩为中心的故事 贞雅 秀珍 宥利 是受害者 也同时扮演了某种程度的加害和眼旁观的角色 可能女性最能理解女性心理那些复杂的情感 小女孩儿之间的友情揪扯 权力地位、那些不易察觉的“雌竞” 嫉妒和攀比、而更多的是 互相搀扶和心疼

最让我觉得惊讶和惊喜的 是康贤的视角 一个上位者女性的视角 她足够冷漠足够功利 所以她能够成为掌握权力的人 她可以让男性在KTV里唱歌作为娱乐 让他们感到羞辱 尽管这种羞辱是女性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的 但同时她也会把漂亮女学生送到男教授的旁边 她是否要帮助那些被侵害的女同学 全在于哪一边对她更有力 这很冷酷 但这恰恰是现实中 一部分女上位者的样子 而另一部分就像她的指导教授一样 她们比她更爱男

还有里面关于女性生理结构的叙述 关于受到迫害后每个女性自我反省过程 这是只有女性才能写出的话

而秀珍的自白是最让我触动的 她要变成他人 变成那个能在仓库外震慑施暴者的他人 而不是在仓库里只能被施暴只能相互拥抱的女人

还有故事的结局 如果这一切 都是宥利的一篇文章呢

当然小说里也有一些让我觉得不太自洽的地方

比如学长面对秀珍投射眼神的慌张 收拾宥利东西时的警惕 两个人相爱的有些莫名? 还有东熙和贞雅的恋爱

总体是一篇非常好的小说 韩国作者关于女性议题的探讨真的很领先了

他人读后感篇十二

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被别人认为是“他人”,“我们”身为女性互相不理解对方,直到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头上的时候才知道理解当事人的处境是有多难。

原来在这种氛围下,我们一直都是同样的人。过去的事情、正在发生的事情有的人因此死去,有的人忍气吞声,有的人勇于发声。

“这明明是我的人生、我的身体,我却什么都控制不了,也没办法告诉任何人。我都不相信自己了,又有谁会相信我?!”

贞雅、秀珍、宥利,三个女性破碎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女性的懦弱不是先天形成的,是被社会所规训的,个体的遭遇使她们本就脆弱的友谊直接分解,被困在那个被伤害的“牢笼”中,带着满腹冤屈继续生活,体内开始慢慢化脓,内心也逐渐腐烂。

贞雅代表旧时遇到暴力会忍气吞声,她已经很好了,敢于在发表对于前男友家暴的恶性,换来的网友的嘲讽“这不叫愚蠢,而是胆小。”、“这不叫胆小,也不叫愚蠢,是她原本就很可悲。”更多的被伤害的女性像是秀珍一样,认为这个一个自己为污点,不想让别人知道。

而金伊英则代表新时期的女性,虽然依旧是在这个很小的城镇里面,但她敢于直接用横幅让大范围的人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的人。

在侵害者金东熙心中他是瞧不起女性的,被称作是“疯女人”、“被迫害妄想症的女人”,他是四名女性或直接或间接的悲剧制造者,但他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不光是书中所说性犯罪是难以取证的,而且是这个社会为犯罪男性的开脱。“年轻的男同学控制不了自己。”、“男人没办法克制性欲。”

就像书中只有贞雅自己与自己和解,这种问题是一个困境,我们在困境下生活,《他人》没有给我希望,我心疼书中的被伤害又不断反思自己的女性们。

他人读后感篇十三

最近很喜欢看韩女的书,文字细腻却又直接无畏。

这本书通过多角度叙述,用三个女性的故事脉络最终拼凑成了渣男金东熙。

-贞雅

每个女生都饱受诸多煎熬。贞雅被“好好男友”PUA家暴,经过漫长的诉讼却草草结案,试图利用网络为自己声讨却反被网暴。在外人眼里,贞雅拜金甚至是咎由自取亦或是被害妄想,因为她不断向男友索取金钱和奢侈品。实则却是:“从某一刻起,他向我道歉时递给我的物品,成了打我前预先支付的赔偿金。” 这让我不禁恍惚失语。

随之而来的是前男友借机落井下石,将她迁回于学生时代与金交往的痛苦历史。

-秀珍

秀珍因原生家庭的不幸,幼时一直经历不公待遇,伤痛在奶奶无私的爱中得以治愈。而后嫁给了所爱之人,嫁给了一位有能力保护她的男人,过着看似幸福安稳的生活,实则暗涌流动。

“必须得到公婆允许的认知,仿佛天生就内建在我的基因里。”可以看出秀珍在这段婚姻里始终是不平等的。剥开恩爱平淡的幸福外衣,她的内心是惶恐不安。

原来金曾在饭局后“意外”侵占了她的身体,用她的话来形容:就像进入一个仓库那样简单粗暴。

酒后乱性真的乱的是性吗?意外又真的是意外吗?有多少女性却因为这个所谓的意外惶惶不得安宁?为什么男的却总是可以全身而退?

-宥利

推翻了多米诺骨牌,我们逐渐看到了更多真相。

坏人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击或惩罚,只会变本加厉。永远停留在青春时代的宥利是善良的,但又是懦弱的善良,以至于被所有人欺负,以至于被男性玩弄,以至于在离世之后还要遭受被喊“吸尘器”。

“为什么大家都无法爱我一辈子呢?”

我一句话也没说,我没有对宥利说的是:那是因为你看起来太寂寞,仿佛随时都会敞开心房,让他们可以轻易靠近,但得知你深不见底的寂寞后,就会发现自己无法承受。

“去过你想要的生活吧,不要亏欠别人,自由自在地过日子吧。” 看到这句话,我也想掉眼泪。

他人读后感篇十四

《他人》是姜禾吉老师于201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趁着韩国文学逐渐被引进中国大陆的东风,如今以简体中文版的面貌,来到了中国大陆读者的面前。

以本人看过的几本韩国女性主义文学作品——《82年生的金智英》《她的名字是》《给贤南哥的信》《她厌男,她是我女友》等——为基准,《他人》可以说是结构最为精巧、细节最为丰富、主题最为深刻的一本小说。

从遭受暴力的贞雅出发,我们进入了形似推理小说的世界里:贞雅对毒打她的上司兼男友提起诉讼,但最后的结果只是罚款了事,对于对方来说并不算多大损失。于是贞雅转而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网络上,揭发男友的暴行,然而,在被网友当做“小作文”来进行“吃瓜”之余,也有另外的人发文“揭露”她在恋爱期间的种种“不好”的行为,甚至有文章直指她是“说谎精”“吸尘器”等等……于是贞雅开始寻找该文章的作者,故事得以展开,贞雅与旧时的同学秀珍重新联系,在两人的“斗争”中,早已逝去的同学宥利也从回忆中走出来。

姜禾吉老师对于素材的组织与把握的技巧炉火纯青,在第一部中,家暴事件的中心人物贞雅的叙述和与之相关的“他人”的叙述交替进行转换,我们得以立体地把握事件的过程,同时感受到“我”和“他人眼中的我”形象之间的巨大落差。细致入微的场景刻画透露出贞雅的痛苦以及面对“他人”看法时的委屈,而唯有通过这条感受的路径,我们才能对贞雅“想要变成其他人”的想法产生共情。

在叙述的过程中,姜禾吉老师也不停抛出各种谜题,让读者和贞雅同时处于迷雾之中。到了第二部,各个谜题之间的联系开始显现,我们了解到三位女主人公被埋藏的过去。诚然,她们并不是“完美的受害者”,有时候更会出手加害他人,在多次攻防和误解之间,三人的复杂关系像拼图一般渐渐组合起来,几乎完全推翻了读者在第一部中建立的第一印象。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她们处在怎么样一个寸步难行的境地:在受到伤害的时候,遵循“正路”去抗争本已艰难,身边甚至网络上的“他人”更是对她们展开无情且无脑的攻击,如果几个受害者之间还互相斗争的话(就像故事中三人的纠葛),要获得自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恐怕也是东亚女性的艰难处境。为自由而战必须进行流血的斗争。最重要的是,在与加害者战斗之前,还必须与被社会风气枷锁内化的自己作斗争(即上野千鹤子教授提出的“女性自身的厌女倾向”),而且,单打独斗毫无胜算,带有伤痕的姐妹们也必须互相团结起来——这是姜禾吉老师在小说的第三部中为读者描绘出的一条“逃生路线”,在这条路线上,受伤害的女性不需要把自己扭曲成任何“他人”,而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们”。

读到故事结尾,尽管感到沉重,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了美剧《真探》第一季的结尾:我们看着星空,感到黑暗是如此的强大,但我们也要看到,光明正在一点点扳回劣势。

他人读后感篇十五

“当然我们都很清楚,世界上并不存在‘该被随意对待的人’,只不过那种事情不幸地发生在了某人身上。而对另一些人来说,确实存在着就算蹂躏践踏也无所谓的对象。” —— 想起之前写过一篇书评的名字,叫《她们都与我们有关》。看起来这标题也适用于本书《他人》。那些被随意对待被欺凌的人们,也与我们有关。如果我们没去重视他们的声音,也就不难预料结果会变成怎样。 “只要第一颗纽扣扣错,就不可能穿好衣服。我并不认同这种想法,只要重新解开再扣就行了。如果再次失败,那就从头再来一遍。” 这是(书中)从十岁到十二岁受到舅舅长期x侵的姜胜永说的话。他这些年来并非不痛苦,而是试着转移注意力去关注自己值得珍视的人事物。从未有人真正用心把姜胜永的遭遇听进去,而宥利是第一个。 然而,她二十一岁那年因车祸过世。造成她悲惨结局的不仅仅是车祸。 ⭐ 贞雅网上发文称自己被男友多次使用暴力对待,痛斥他的行为。帖子一经发送,引起巨大反响,网友评论两极化。然而,前公司的同事放出员工聊天截图,质疑贞雅说谎并利用男友(公司主管),谋得名牌礼物和公司便利。他们指责贞雅发帖的不明智,导致公司名声受损,员工士气下降。 还有,有人评论贞雅是说谎精,宛如吸尘器的女人。 ⭐ 这个评论让贞雅想起大学同学宥利。宥利漂亮又引人注目,但被男生认为很容易得手。围绕在宥利身边的流言不绝。(读到后面才发现,宥利绝对不是传闻中那种放任自己的女孩。她最想要做的事是写作,最想写的是“他人”。) 以前就有人说宥利是宛如吸尘器的女人,几乎来者不拒。贞雅怀疑是秀珍留下那条评论的。 ⭐ 秀珍何尝不是伤痕累累的人。母亲春子未婚生下她就离家,留下“春子家的女儿”给外婆抚养。她在成长路上,只有外婆把她当成小公主。连本来要好的贞雅,因为宋宝英的强烈暗示下,放开牵着的秀珍的手,放弃了与她的来往。 大学时候的秀珍,让人刮目相看,不仅成绩比贞雅好太多,且出落得让人多看几眼。她还是忘不掉,那个说“我们不是在暧昧吗”的男生对她的伤害。那不是酒后乱性,而是蓄意与秀珍发生关系。 这一切,贞雅不知道,只有宥利陪着秀珍度过艰辛时刻。 ⭐ 没有老师管这些事吗,没有女学生指认男生的性骚扰行为吗?都有,只是位于高位的李康贤教授和金东熙学长(后来是讲师)皆是功利至上者。她和他都选择以迂回的方式,避过底下叫嚷的声音。李康贤说金东熙愚蠢,迟早会暴雷的。如今的雷,由那位不喝酒的好学生金伊英点燃。她不接受低调处理,不认为现有的惩罚得当。她的发声,一遍遍,不休止。 ⭐ 没有人该是被世界随意对待的人。宥利不是、贞雅不是、秀珍也不是,姜胜永不会是,金伊英更不是。 作为读者的我们借由这部作品来警惕那些随意贬低自己的人,认清楚亲密关系中的真伪(贞雅前男友的家庭氛围有着强烈的大男子主义。他爸和他都认为男人进厨房是灭威风的事。贞雅也因此被男友打了两巴掌),不要为了理想中的“他人”形象变成讨好型人格等。 无数的玛丽安该冲破桎梏勇敢发声。扣错的纽扣就重新解开再扣上。衷心希望类似的遭遇减少甚至不再发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