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你不必是一朵花读后感精选

你不必是一朵花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2 02:00:25
你不必是一朵花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4-22 02:00:25   小编:

《你不必是一朵花》是一篇让人深思的文章。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使命,不必追求他人的赞美和认可。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并用它们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篇文章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独特的存在,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定义和期望。

《你不必是一朵花》读后感(一)

书挺短的的,用了两个小时就看完了 但是内容给我的震撼不亚于更厚的心理学书籍,配合着最近的烦恼 读过之后只觉得,一身轻松 外婆的金句太多了,多到需要让我多读几遍 可是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可以说完 这样的人生智慧,有人传授固然是好的,但是人啊,总是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发现一些事情,从而成长。 人的一生,真的是需要自己来掌控的,孔子曰:尽人事,听天命。 我们掌控人生的底气是我们的能力和经济状况,所以啊,去认真工作,勤奋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爱自己,提升认知,保持上进,也就会越来越聪明。 还有哦,精致和优雅是永不过时的,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的邋遢看到你充盈的内在,所以,优雅的生活并非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更好的成就自己。 善良是好的,但是不能只会善良,你要会其他的态度,不然就很容易被别人拿捏。 其实,全文最触动我的,就是关于亲密关系中的道德绑架。你想要拯救别人?劝你不要过多介入别人的因果。 匆匆一世,还是努力去做自己吧。人生啊,没有那么多的应该。 最应该的事情,就是外婆说的 应该好好活着。

《你不必是一朵花》读后感(二)

这本书是微信读书推荐给我的,在微信读书上名字叫做《我的外婆从不内耗》。这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散文集吧,针对的读者侧重女孩子。

最大的优点,非常的浅显好读,书本身不厚,又分成单篇的形式,每一篇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可以在工作累了或者等地铁的时间拿起此书,看上那么一篇。所以,我就靠着这些碎片时间,几天时间也就把此书看完了。

书中的外婆很聪明,能想出很多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麻烦;同时也非常的热爱生活,总是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如果我也有一位这样的外婆,那应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作者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在某篇文章中,她提到她现在有来访者,那想必她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了。

那我就来拿她的书和曾奇峰的书进行横向对标。曾奇峰一共写了两本心理学方面的散文,《幻想与现实》《你不知道的自己》;对比看来,曾奇峰老师心理学功底非常深厚,但他的书没什么爹味,娓娓道来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读起来很优美,读完又不由自主的深思,读完曾奇峰的书后劲很大,连梦都会由黑白转成彩色。

可此书写的过于直白了,几乎每一篇的结尾,都要用非常非常直白的话,告诉你,该如何如何的做人,这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吧,有点不由自主的反胃,毕竟,别人硬塞过来的东西,再好,也不如自己主动得到的更好。

因为写的浅显,读过后作用也偏小,用心理学的话来讲,本书没有在潜意识的层次上对人发挥作用,所以作用的力道和期限都不够。

再纵向对标下,倪萍也写了一本怀念姥姥的书,叫做《姥姥语录》;倪萍应该没有深入学习过心理学的知识,她在书中也没有讲那些个道理,只是回忆姥姥一件一件的事情,但由于感情非常丰沛,所以读着非常有感觉。倪萍姥姥的智慧更像是从生活里汲取的,大家可以对比看看。

另外对于本书,我也有点纳闷,作者的外婆这么的智慧,然而没有把作者的妈妈和舅舅,也就是外婆的亲生女儿和儿子教育好,我想,外婆这是得不偿失了。不论一女人多么追求自我,无论在哪个年代,如果选择了生下孩子,那就要对孩子负责。如果真的想一点精力都不分出去,那可以不生嘛,可以不结婚嘛。

所以,对于本书中的建议,需要三思而后行。

《你不必是一朵花》读后感(三)

很易读的一本小书,读完特意先看了看不推荐,确实提出的批判都有道理:鸡汤集合、抖音段子、悬浮人设、平直文笔、分散琐碎。

尽管表达技术并不如意,但是以 阅读一本书可以收获价值的目标 来说,我推荐看。

现在大格局的大书太多,植入在日常小事件中的金句点子合集,贡献的是另一种的价值。

作者用心地收集了生活中常见的方方面面的困惑,写下了“外婆”的回答,这些回答未必有“道德”,未必正确,但却带着一种有趣的小狡黠和观点对比的冲突视角。

这本书和心理学系列的其它小书一样,都是罗列实例然后分享“可以从什么角度看待这些现象”,一本书如果能找到一点共鸣,就是值得的,比起看完之后掩卷感慨作者牛逼,这是另一种序列的阅读价值。

所以对这样的书来说人设并不是核心,书里的现象可能随时随地发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对象里。

不必寻找具体的“外婆”“父母”“同事”和“朋友”,没有哪个具体的人会对另一个具体的人表演完所有的段子。

而“鸡汤合集”的价值在于,有些道理放在单一逻辑框架下非常有说服力,但是在“合集”中,却有不一样的动态视角。

看似矛盾的观点是有前提假设的,而这些假设在碰撞中才是最好的展示和思考的机会。

举个例子,书中触动我的一句话是“让弱者以德报怨,是一种邪恶”,但是触动我的不是对道德绑架的反绑。

其实反对以德报怨几乎算是一种共识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在互联网价值观交换盛行的今天,大家在“道德绑架”的警惕上也前所未有的高涨。

但如果稍微看一下作者书里的内容,就会发现她在不提倡以德报怨的这个框架下,强调了“弱者”这个前提,并且提到了作为强者的“德”和作为弱者的“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我理解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外婆版”。

世界上有价值的道理可能并不多,这些道理值得我们各种各样的反复体会和实践,在经典里,在小书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大梦”里。

推荐偶尔读一读畅销的小书。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