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古人不远作文

古人不远作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7 14:55:14
古人不远作文
时间:2024-04-17 14:55:14   小编:

古人不远,即使在时光的长河中,他们的智慧和思想仍然能够启迪我们。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哲学思想,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我们应该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在今天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古人不远作文篇1

春秋时期,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瓦解。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他正是这年代精神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他在人们心中永远光辉地存在着,他就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一个美丽的称号,一个卓越的思想家,在几千年的岁月过后,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孔子”这样一个刻在华夏子孙心中的伟大形象,丝毫不变当初那到处教育人们,提高推动人类思想文明与冒着晶莹的汗珠奋斗,教书的伟大身影。那样美丽的身影,就像存在琥珀里的生命,就像活在心中的生命。

尾随孔子的光辉的,是一本记录孔子与弟子们言论的《论语》,它是孔子平时本性流露的言语,又是留给后人谆谆的教诲,也是人们心中久久仰慕的著作。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以前,我总认为我和孔夫子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包括言语。他总是高高在上,我必须要仰望他。每每翻开《论语》,身边就必须要放一本沉重的字典,读起论语来,那么麻烦,又翻开字典,密密麻麻的字,像是一只只蚂蚁,缠绕着我的思绪。因此我便总是不愿翻开《论语》,让它渐渐染上灰尘。而合上“于丹《论语》心得”后,我才发现,孔夫子的言语,句句都是那么精辟,都凝聚着真正的做人处世之道。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是人们最需要的东西。

在学过《论语十则》后,在深刻理解《论语》的内在后,才发现,《论语》中,有太多值得去斟酌,去品味,去思考,去努力地做的经验:《论语》中说“神于天,圣于地”意思是说明了只抱着远大的理想而不去努力的人,与只是一直在“埋头苦干”不论理,没有目标的人都不可能成功。正如只有理想而没有实力,与只有土地却没有天空的人一般。只有“天地”两者并存,才是真正的做人。这几千年前就领略到了,在如今社会上,许多人也只是个肉体,内在的精神未曾在他们的躯体中停留,这不叫做人。领略了做人之后,每个人都应拥有一个人生目标,一个自己的理想。正如《论语》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孔夫子自己的一个起点,而我们往往在意的只是终点,其实,有一个好的起点才是“胜利”的基本,正如“笨鸟先飞”一词。在这里,孔夫子自己的起点就是在这个年龄有志向去学习,去思考。“三十而立”,就是建立起心灵上的自信,就是用内心的标准来衡量你,是否已经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这些朴实的话语中记载着孔子伟大的思想,同时也是孔子一生的写照,它给了所有人心灵的回顾。

维纳斯是西方神话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她代表了爱与美,无论是从书中的文字形象,还是卡通形象,人们把她塑造的总是那么美丽,纯洁,是人们心目中最美丽的女神。然而她的美丽塑像,却在一场混战的争夺中断了双臂。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个断臂女神。

虽然人们起初一直在惋惜这雕像的残缺,那使这位爱与美的代表,看起来多么不完美,但是早已在2003年就找到了断臂,它与维纳斯雕像有着惊人的吻合。可是那断臂却像一位男水管工的手!因此人们便不再去拼那双已找到的手。依旧欣赏着维纳斯的残缺美。

真的是维纳斯的雕像不够完美吗?不,是人们面对雕像的心灵不够完美。虽然找到了那双可以使维纳斯完美的手,可是人们却不想再让这双丑陋的手回归雕像,他们才发现,维纳斯少了手,也是一种美,甚至可以在人们心中称之为完美。然而《论语》中,也以乐观的精神谱写下激励人面对人生不悲观的态度。

《论语》是根据孔子先生与弟子们的谈话汇集而成,而他虽然只是个语录,却记录了孔子一生的追求与深邃的思想。孔子在教育人民时所留下的美好身影与《论语》中承载的思想,永远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无论时代变迁,无论山河流逝,孔子先生永远都是我心中最闪耀的光辉人物,他的光芒照亮了中华民族的道路,照亮了我心灵的追求。

古人不远作文篇2

一缕清魂,一座丰碑

——题记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人物如浪花般数不胜数,勇猛骁健的秦皇汉武,风度翩翩的诗仙太白,倾国倾城的美人昭君,都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我心中却只留存着一个名字,那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一缕清魂

要论才情,在宋代词人中李清照当属一流,总有一股清冽的灵气始终贯穿在她作品中,读起令人口齿生香。

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幸福,作品中也带着活泼生动的气息。最让人记忆犹新的,自然是那首《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寥寥几言,一个灵巧的少女形象就跃然纸上。在与丈夫结婚后,心智的成熟和常常面临的分离让她的词有了哀婉缠绵的色彩。她低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咏叹:“生怕离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几年幸福的生活过去后,她的情况便开始急转直下,金兵入侵,与她一同南逃的丈夫又离世了,家破人亡的她只得悲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孤苦地漂泊,直到最后在凄惨中郁郁而终。她的词风清丽婉约,却常妙用俗语,不失豪放之气,吸引着人们走近,去与她一起感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她就是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那一缕不可缺少的清魂。

一座丰碑

若她单有灵气,是不能如此长久的活在人们心中的。她最可贵的,是许多女词人甚至男词人都望尘莫及的爱国情怀。

一首《永遇乐》让同在宋末的刘辰翁“为之涕下”,因为那词里不仅是李清照一个人的不幸,更是南宋家国沦丧,民不聊生的大不幸。而更耳熟能详的,是她的《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几句,多少的愤慨!此时的她不再是那个“人比黄花瘦”的柔弱女词人,而更像是一个斗士,带着失去丈夫、失去家园的痛苦,抨击着南宋政权的无能,为沦丧的国土愤然呐喊着。她是一个女人,却有着男人都无法匹敌的伟大情怀,有着让昏庸的皇帝都应自叹不如的勇气和信念,这让人感叹、敬佩和景仰。她绝不是个单纯的女词人,更是一座爱国的丰碑,光荣的矗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永不消亡。

永远的易安

时至今日,李清照所哀叹的宋朝早已灭亡,但她这样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词人,却将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永远地铭刻在人们心中,永不消散。

古人不远作文篇3

你失神地坐在中军大帐,你那一双憔悴的眼神再也没有了以往的自信与果断。单手按在染上灰尘的剑柄上,零散的青丝夹杂者白发随风飘扬。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围困,现在的你,脑海中再也没有了从前的杀敌建功,剩下的念头就是让赵国的四十万将士活下去。

“将军,该吃晚汤了。”传令兵端着一碗米粒都可以数得出来的稀粥到你面前。“全军将士一日一餐,为何本帅要多一餐。”你面无表情端坐案前说。可你的心里何尝不想痛痛快快地喝下这碗稀粥。一个精壮的汉子,现在卸下铠甲却只能用骷髅来形容你,可你仍然告诉自己,不能!不能!因为你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同甘共苦的将士们!“将军……”传令兵还想说些什么,你一挥手说:“不必多言。”

赵括,我敬佩你!

“今夜突围,全军备战!”秦军壁垒下,几十万将士厮杀。赵军已登上墙头,几十万将士看到了生的希望。不料,后方平原上烟尘滚动,一面“白”字大旗迎风飘扬,好像是对你的嘲笑。你一手按在剑柄上,面不改色地看着秦军。混乱的战场中,赵国后军的五万铁骑已经开始节节败退,你下令副将掌旗。你握着长剑的手猛然一挥,锋利的长剑顿时出鞘,在月光的映照下散发出让人畏惧。你遥遥望着飘扬的“白”字大旗,挥动了长剑。“黑衣卫士,随我迎战白起!”说着,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数百名赵国最精锐的黑衣卫士跟随在你的身后,烟尘滚动,仿佛要将一切都消灭!凄惨的月光下,一面“赵”字大旗迎风招展,朝着秦军的中军杀去。一面“白”字大旗与一面“赵”字大旗在两军之间交汇!然而,面对虎狼之师的秦国锐士,赵军还是败了。将士们垂头丧气地撤退的路上,你遥遥望着飘扬的“白”字大旗默默说道:“我们还有希望!”

赵括,我欣赏你!

一晃数月。一道惨白的弯月下,你正望着地图出神,副将走进来说:“军中传来了刁斗声……”你二话不说,提起长剑随着黑衣卫士前往。还未看见,便传来一阵肉香,这断粮数月的军营中还有肉香?你感觉苗头不对,一剑劈开帐篷一看,地上是两具惨白的骷髅,空洞的眼中满是不甘,一旁,数个步卒正在狼吞虎咽。副将颤着音说:“他们在吃伤兵……”你面色铁青,上前一步,一剑将步卒劈倒。\急号,三军集合!\你大喝,你的声音中带着悲凉与伤痛。不一会儿,寂静的军营中传来了凄厉的号角声。你站在阅兵台上高喊:“今夜杀马备充饥,明日与秦军一决死战!”话语落了,你默默地站在,好像在等着什么。一个传令兵牵着一匹马儿过来,马儿向你投来目光,你不敢与马儿对视,你的眼神中满怀歉意与悲痛。你提着长剑朝马儿走去,马儿似乎知道要发生什么,哼了一个响鼻后就不动了,你摸了摸马儿的鬃毛,你缓缓地举起了长剑……突然,一个传令兵冲了过来大喊:“将军不能杀阴山雪!不能啊——”传令兵死死地抱住你的腿“将军啊,我从小看着阴山雪长大,我愿意替他去死!”待到百夫长将传令兵架开,你看着与你朝夕相处的阴山雪,手中的长剑缓缓地劈下……鲜血染红了你的战袍,你突然感到自己要倒了,你用长剑抵住阅兵台,缓缓神,一步拖着一步走回了中军大帐……传令兵拿来了一碗马汤,你凝视这马汤一会儿说:“我不吃,拿去给将士们……”

赵括,我敬重你!

秦军壁垒下,你无力的躺着,看着插在胸膛的白羽箭,你破天荒地笑了,你的笑声多么爽朗,可在四处布满尸体的战场上格外诡异……你望着满地将士的尸体,看着誓死护在你身旁的副将说:“将士们,赵括走了,投降——回赵国去!回——”你握着长剑的手终于松了,长剑顺着你的手徐徐滑下……

你还记得白起那句话吗?“秦赵大决,此其时也!若赵括此战不死,必是天下名将,大秦剋星!为大秦之计少将军今日须死战阵前!”得到一代兵神的认可,你是笑还是泪?

赵括,我为你而歌!

古人不远作文篇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化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然而在古代众多的才人佳子,帝王上将中,我钟爱一个人物,他不是别人,就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枭雄——曹操。

无论是在京剧中还是在人们的谈论中,只要谈到曹操人们总会把他归为白脸一类,说他是奸诈狡猾的小人。

谁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可以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度过。然而,在那样一个时代更迭,杀戮漫天,不断在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在那样的环境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谁还敢去奢求那样的生活呢或许曹操的阴险狡诈是他的性格,但他也是靠着那样的性格来保护自己和自己一手建立的国家。

所以,无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都是无可厚非的,我依旧最喜欢他。

当然说到曹操就不得不说起官渡之战,这官渡之战打得可所谓是惊天动地,精彩之极啊。

在当时,袁绍的兵力是群雄之中最强大的,曹操预作布置,解决一切状况后,亲自率军隐在官渡,准备迎击袁绍。

刘备也曾一度投靠过曹操,但那仅是权宜之计,失败后又投奔了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势力本就很大,之后又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因袁军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

袁绍自率大军向曹操发动进攻。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四战之地,残破不堪,还没有完全恢复,物资比不上袁绍那样丰富。曹操的兵力也远不及袁绍,他的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而已,远逊于袁绍。

袁绍大军来攻,许都震动。曹操却安慰众将,在袁军逼来之际杀向刘备。

袁军颜良等人围攻白马,拉开了大战的序幕。曹操亲自率兵北上解白马之围,他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迷惑袁军,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转向迅速赶往白马。曹军的突然杀到,让袁军措手不及,袁军大败,白马之围被解。而后又用一记,战胜了袁绍另一大将文丑。袁军大震,曹操初战得胜。

几个月后,袁军向曹营发动的各种方式的战斗,都被曹军同样以各种方式破解。两军一攻一守,相持近二个月。久而久之,曹操处境变得极为严峻。

袁绍运来粮草停留在乌巢。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因不满袁绍,而来投靠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攻破乌巢却又保得曹营,而袁军几名大将全部投奔曹操。曹军大获全胜。而当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勾结袁绍的信,却全部烧毁,不去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虽然曹操本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事态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扭转了战争的趋势。从而终于赢得了胜利。官渡之战,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统一了北方。

我喜欢曹操不仅仅因为他身份显赫,更因为他有着清晰的头脑,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是常人没有的。然而,史实不也是证明了这一点吗。

宽容忍让的曹操;临危不惧的曹操;善用人才的曹操;聪明智慧的曹操;威严于世的曹操……都是我喜欢的曹操。

古人不远作文篇5

我常常在想,李易安究竟是怎样的女子,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细致善感,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婉约轻愁,还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洒脱酣然。亦或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江。”的豪迈沉静……

我与她时隔将近千年,本应是西风不相识的人。可每每读到她的词却恍惚间能看到她从风花雪月中走出来,淡雅柔婉静静站立,含蓄而自然的笑容从她的嘴角氤氲开来,那样淡雅脱俗。

她出身贵族,拥有美好的童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十八岁嫁为人妇,与丈夫赵明诚又琴瑟和谐。但我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嫉妒了,还是非要给她个美好的开始,又扔给她一个国破家亡的凄凉收场。在他们成亲二十六年后,丈夫去世,也是李清照流离颠沛的开始。

残花落,几人怜;闻人语,何处见?幽幽小舟泛涟漪,楚楚凄歌醉蜡颜。思君碧叶间,烛影泪连绵。乱世中,怀才不遇,颠沛流离的遭际,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我再不忍看,怕又想到她是如何凄苦的度日。

想必她晚年在读到早年那些简单快乐的词也会不由自主的落泪吧,只有离别,才更令人忧伤。当年的余花漫天舟清泛,一楫碧波水凌乱。最终却也变成了香沉落絮人长叹,曲终人散终成憾。然而这儿女情长的离别之愁,怎能与她南渡后那些凄凉的词作对比?

彼时的宋朝早已是摇摇欲坠,几近灭亡。徽宗父子等人的决定却更令大宋雪上加霜,他们的腐朽无能,令李清照的爱国感情最终落空,她主张收复中原的希望成为泡影。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将对宋王朝的愤恨表达的畅快淋漓,那些在灯红酒绿中度日的统治者还不及一个弱女子。而为什么易安身为女子却又这样勇敢。

难道就是为了让她的词变得雄浑奔放,忧国忧民,就一定要让这个女人,随着朝廷南渡,在人间颠沛流离,流徙飘泊,直至孤老死去?我不解

然而虽然丈夫故去,亲人离散;即使国破山河破,任是自身穷困潦倒,仍念念不忘国恨。写下《永遇乐。元宵》一面怀念昔日风光,一面因末世繁华感到悲伤。尘世的惊涛骇浪没有将她湮灭,国破家亡的哀痛不会将她摧毁;浮生浮世,终是还要踏碎这场盛事烟花,待到枯藤长出枝桠,她最终也拔节而出。这样出色的女文人,再没第二个了。

杨柳依依依几株?惨絮凄凄,只觉秋尽苦。冷风切切寒蝉噎,思愁迢迢梨花月。群芳过后空笙歌,帘卷窗拢,彼岸夕阳散。索飘蓬蓬不止,留云不住云已换。

时光依旧,任思绪穿越千年。乱世中,易安仿若有恨无人省,在萧索飘蓬中黯然消逝,而今生今世希望她能做一个快乐自在的人,在江南的淡烟轻雨中,盛开如花。

古人不远作文篇6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涌起现多少英雄、佳人、才子。翻开历史那本记忆之书,我支持那失败的英雄项羽,我欣赏那才华横溢的李清照,我敬仰那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赞叹——项羽

说到楚灭秦,所有人都会想到西楚霸王项羽。在历史的记载中,项羽是一个失败的王者。但是《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虽然失败,但仍然是个英雄形象。鸿门宴是项羽的败笔。项羽胸无城府、缺乏远见、优柔寡断,导致失去了袭击刘邦的最好机会,从而也一步一步将中国偌大的疆土“拱手让人”接连在中国的历史中留下了西楚霸王是失败英雄的遗憾的一笔。虽然很多人都认为项羽是个失败的人,但在我的心中,西楚霸王项羽却是当如无愧的英雄。

项羽,你是我心中最喜欢的历史英雄。

欣赏——李清照

在我心中的女佳人,当然是那宋代杰出女词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李清照。李清照,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他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知为何打动了我的心,让我毫无理由地喜欢上了这位如菊花般高洁,坚韧的宋代杰出女词人。也许喜欢她是因为她“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让我感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许喜欢她是因为她“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让我感到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才华让我毫无理由的喜欢她,欣赏她。

李清照,我心中最喜欢的历史佳人。

惋惜——诸葛亮

提到三国人物,当属诸葛亮为第一聪明人。时光飞逝,诸葛亮的人生看起来是如此的短暂在诸葛亮段在的人生中,他做了许多让我敬仰的大事件,他点燃的三把大火,烧出了蜀国的江山基业。他“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让我万分佩服。他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用来形容诸葛亮太合适不过了,诸葛亮是大才子,可惜天妒英才,没有机会让他率三军将士,与那司马奸贼厮杀,兑现他对刘备的诺言。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而景仰。

诸葛亮,我心中最喜欢的历史才子。

我支持项羽,同样为他感到赞叹;

我欣赏李清照,同样为他感到哀伤;

我景仰诸葛亮,同样为他感到惋惜。

古人不远,你们是我心灵成长中最闪亮、最耀眼的灯塔。

古人不远作文篇7

他是被历史争议的人物,他是一代枭雄,他也是吟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那心怀远大的诗人。他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

缓缓走下历史的坡道,漫步在青石板的老街上。墙面斑驳,树影婆娑全部映照在梦里水乡石拱桥下的水波里,沉淀了历史的风霜。那一刹那,似乎走近了历史,古人不远,曹操的戎马一生也近在眼前。

官渡一战挫傲军

历史的飘摇,在乱世成就了曹操。征战一生,他创造了太多辉煌,官渡一战就是代表。那是乱世,群雄逐鹿天下,官渡之战开始前,群雄间实力最强的非袁绍莫属。袁绍大军来攻,兵临城下,直逼曹军,大战一触即发。袁绍军队十万,远胜曹操。但枭雄终归是枭雄又怎么会被兵力所束缚?大战初期曹操便是一招声东击西解了白马之围,让敌初尝败果。之后又袭敌军营,致使袁军方寸大乱,大获全胜。战争的硝烟散去后,留下了“官渡一战挫傲军”的赞美,流传千古。

以少胜多,官渡之战的胜利靠的是赤脚迎许攸的礼贤下士,是曹操过人的才智谋略。

了解了官渡一战,开始点燃我心中对曹操的无限敬仰。

豪气万古观沧海

除了在军事上曹操成就卓越,在文学上他一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诗中怀有屹立于沧海之上一观沧海的豪情,正如他的代表作《观沧海》一名。亦如其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达的秋风萧萧,卷起落叶发出“沙沙”响声,于海面翻涌而起巨大的波澜的豪迈。那是豪情万丈,从心迸发的力量,那是一个英雄心怀的天下,它比秋风扫落叶更加辽远,比波澜壮阔更加雄浑。那些出自他笔下的字字句句气势磅礴,格调雄放,它们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却能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那些慷慨悲凉的情感在他的渲染之下有了海纳百川的气度。

如若要把曹操的情怀比作是某种事物,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海。只有海的一望无际,海的深不可测,海的波浪滔天像他。像他的多变,像他的气度,像他笔下的抒情与描写。

他浓厚的文学底蕴更加深了我对他的敬仰之情。

唯有英雄堪比君

有人说曹操是汉朝的篡逆者,有人说曹操是自负小人,还有人说曹操是雄心勃勃的野心家。可是“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我们有怎能以一件事判断一个人的一切,怎能以好、坏评论一人物的功过?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是啊,放眼他一生的赫赫功绩,抛开一切词,至少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轻轻揭开历史的尘封,走向千年前的硝烟烽火。蓦然转身,平沙无垠,蓬断草枯全是梦中古战场的荒凉景致,满载时代的回忆。那一瞬间,仿佛走近了历史,古人不远,一代枭雄已然近在眼前。

古人不远作文篇8

是夜。梦,飘渺其中。微风撩开了那层薄纱。若隐若现,若隐若现……是他,真的是他,站在命运的齿轮之上一遍又一遍地轮回,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一遍又一遍地接受冲击

——题记

二千多年前,他含尽艰辛,沥尽心血“冶炼”了这部辉煌的著作。他并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来修饰自己的功劳,他用更多的时光和心血描绘了这么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名史——《史记》

当他笼罩在《史记》的巨大光环下时,人们所看到的只有他的成功,伟大和孤傲。孰不知,他那伤痕累累,千沧百孔的人生另一面。谁也不曾想过,谁也不曾提起。

遭受宫刑,忍辱负重。一次又一次地与缺陷,嘲笑等人生大浪搏击;却又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倒在地;一次又一次站起;一次又一次地在人生战斗中斗得伤痕累累;却又一次又一次在失败中,痛苦中累积高度……

斗争,跌倒,站起,累积在这简单却不平凡的循环中,他实现了自己毕生的愿望,与其说他实现了毕生的愿望,不如说他在人生的刀剑浪口上战胜了一切。

他不为权,不为钱也不为势。他只是想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历史,为世间的芸芸众生留下些永远不会被时间沙尘所埋葬的宝藏,他只是想让历史刻刀,刻下这些王朝以及它们所留下的一切。

这些他所想到的一切都被做到了,被他留下了,让他成功了。让他唯一想不到的是,历史所记录下这一切的同时,也记录下了

他,这个最伟大,让我最喜欢,最敬佩的他——司马迁。让他的形象,他的功绩,他的精神永远不被泯灭。

我想我并不只是肤浅地喜欢他鞭策的书籍和形象了,我更喜欢他那埋葬在心底的烁烁发光的“宝藏”。

梦中。他仍旧那么坚定地站着。历史的浪涛汹涌地拍在他身上,他没有一丝动摇,依旧捧着那闪亮的发着光的“人生之书”久久的伫立着……

——后记

古人不远作文篇9

一支支悠扬的曲调,一首首熟悉的战歌,一篇篇感人的乐章……历史书中的幅幅画面在脑海中浮现。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在疆场上豪迈的关羽、曹操;不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不是有着真挚友谊的伯牙子期;而是婉约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因为她,与生俱来是不娇艳,不招展的,只有些许的孤傲、淡雅、忧伤在她的身边萦绕。

绵绵的雨下着,微微的风吹着,我撑着伞在路上走着。眼前树上的叶子泛着嫩绿的光,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芳香。

脑海中突然浮现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词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字一句将“愁”字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是个怎样的情境啊!雨后,地上到处是残花。窗子边的人总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熬到天黑。黄昏时,那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的是令人心碎的声弦。这画面带折些忧伤、惆怅,好似丝丝的阴霾笼罩着灰蓝的天空。不禁遐想到那年的花在此之前,开的正艳,芳香正浓的景象。那时,在盛开的花前,她用纤细的手指拨动着琴弦。晨,花放,一曲曲,清亮欢快;暮,花落,不知是何怨,曲调哀愁,愁与念,在耳边荡漾。终是一曲毕了,余音缭绕,银月下的绿肥红瘦却倾诉着时光的不再。

淡淡的忧伤,淡淡的美,还有淡淡的芬芳。她用淡淡的文字将人们的思绪带到那远远的地方,却又那么真实而优雅。

古人用幽静而的古老诗篇,串连出了历史的轨迹。

如今的我们用华丽的词藻,书写着未来的种种未知。

雨突然下得大了,雨点落在伞面上,奏响了华美的乐章,将我的思绪带回来。

感觉到了李清照离我们很近,感觉到了她细腻文字背后的思想,感觉到了跨世纪的相应。

雨夜打湿了的片片花瓣,纷纷从枝头落下,唯有那绿叶在枝头挺立。

古人不远,历史不远,明天也不远!!

2011年5月18日

古人不远作文篇10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穿越历史的轨道,重寻岁月的足迹,回忆曹操难以忘怀的一生,心中无限欣慰;翻开后人所著的《三国演义》,看着书中曹操的奸贼形象,心中又是百味杂陈。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定义了曹操的一生,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只记住了他偶尔的奸,却忘记了他一生的雄!

曹操出生在东汉时期的官臣家庭,作为中常待的子孙,他的童年一直被笼照在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下。然而他的政治抱负打动了当时的一代名流桥玄等人,这位后来他成就一番事业打下了基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曾经国富民强的大汉王朝也逐渐走向衰落,一片混乱。西凉刺史董卓率一支凶悍的凉州军进攻洛阳,烧东抢掠,无恶不作。在渤海太守袁绍的召集下,各路诸侯纷纷举兵进攻洛阳,讨伐董卓。在大家踌躇之时,是他率先向董卓亮出宝剑,虽战果不佳,但比起整日花红酒绿,寻欢作乐的联军首领和骄横跋扈的董贼一党,曹操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心系天下的人了!

曹操曾因疑心过重而错杀了了吕伯奢一家,悲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在《三国演义》中,这句话却成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意思完全变了。当时因为后有追兵,前路茫茫,出于无奈才错杀了人,等他弄清真相却当时已晚,他也只能自我安慰一下了。同时,仍是遵循了他的人生信条:宁愿做小人,也绝不愿做伪君子!相比今天嘲笑他的千万伪君子,他该是何等坦荡啊!

他曾说“没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绝不是他骄傲自满。回首往事,想要篡位的袁术,废立皇帝的袁绍、韩馥,不都是在他的讨伐下灭亡的吗?

一代名将关羽曾效力于他,并为我立下汗马功劳。曹操曾许以他高官厚禄,可道,关羽对刘备有着深似潭水的兄弟之情。但是,穿过战火和背叛纠缠还清的岁月,人们只看到关羽的情,却没有看到曹操的义呀!]

一次次的战斗,一次次的竞争,一次次的杀戮,一次次的失利,都没有冷冻他的心,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凶多吉少的刺杀行动,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活,他踏着坚定的脚步走了过来,不想如今却遭人唾弃……

谁曾忆,心系国家,驰骋沙场,知人善任,所向披靡!只记得,口出狂言,奸雄一介,败走赤壁,小人嘴脸。

残阳如血,大风吹起帅旗,他注视着敌人仓皇逃跑的方向,得意地掉转马头,班师回朝。这一刻的荣耀,只有少数人知道。

古人不远作文篇11

清风湿润,茶香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一座大明宫词,一代繁盛大唐,一场喧嚣,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断断续续,编制成了一个辉煌的大唐王朝……抛开战争的刀剑兵马,只拣那奢华的宫廷苑囿,一个个的人物在脑海中如翻书般看过,长衫锦袍的贵族男子,云鬓彩衣的宫装妇女,宛如一本史册,为我们讲述那中国最强盛的王朝时代……

你拥有着至高的权利,却得不到那无上的地位;你拥有着敏锐的思维,却得不到汗青上精彩的一笔;你那众人皆不喜的凶狠毒辣,在我眼中却是欣赏的地方。你的血液中自小便流淌着如你母亲般的不安分,那用名贵的木料打造的龙椅,是你眼中唯一的目标。公主又如何,你要的是登上那御座,君临天下……

这一切在世人的眼中都将你置于不屑之地,但那种不同于其他女子的柔弱气质,让人不惟赞叹。

风华绝代的你,任何脂粉都遮不住那面若芙蓉的容颜;钟灵毓秀的你,勇敢地走近朝政使韦后与安乐公主均惧怕你的多谋善断;勇敢英烈的你,以女子之身与唐玄宗争皇位,与全朝大臣间周旋对应。一次次地摄入朝政,无不体现着你的兰质蕙心,你想创造如你母亲般的宏伟大业,你想成为你母亲那样的一代女皇,那份勇敢,让我大为赞叹。

你最后虽败于唐玄宗下,但你的才学,你的能力,在当时的王朝中,难以找出第二人与你媲美,或许你不是最终的赢家,或许你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最后结果惨烈,可你的一生却是精彩,太平一词在你身上寻不见一丝痕迹,你的人生虽不得长寿安康,但那轰轰烈烈不知要比平淡无奇多上多少韵味。

竹简断了,留在心中的故事仍然清晰;书页黄了,印在心头的绣像仍旧明丽。灰尘遮不住水晶的璀璨;尘埃挡不住星星的耀眼。阅读着你的故事,找不出词语来总结你的一生,传奇的色彩将你围绕,你,那唐朝的太平公主,曲折一生,凝聚成曲,在寂静的夜空中成为天籁绝唱。

古人不远作文篇12

古人,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我想说,古人离我们并不远。

古代杰出的人物很多很多,李白,唐玄宗,关羽……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要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还是岳飞。

“憾山易,憾岳家军难!”这句话,想必大家都知道,岳飞是抗金的优秀统帅,当时,宋朝抗金,几乎是抗一次败一次,宋朝都是步兵,金都是骑兵,还都是铁骑,骑兵打步兵,就像玩一样,可岳飞为什么能胜利?全都是靠他的聪明才智,岳飞在地上挖了许多壕沟,金军看到壕沟就要停下,壕沟里面的宋军砍断马腿,由于许多匹马拴在一起,一匹马倒下去,要牵连许多马,如此一来,金军所谓的铁浮屠,拐子马几乎是全军覆没,金军无敌于天下的神话也就被打破了。

岳飞戎马十年,身经百战,可当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高宗皇帝却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来,解除兵权后杀害。宋高宗为什么要杀死这样一个爱国忠臣呢?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政局,也许是外患未灭先惧内忧,岳飞如此得民心,万一打败金军后,岳家军力量壮大,捎带着把宋也给灭了,那不是养虎为患么?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很荒唐,但结合那时候的局面来看,自北宋初年,太祖皇帝以来,一直对武将不信任,在他们眼中,每一个武将就是一个潜在的反贼,不能给兵权,更何况岳家军有二十万,宋军一共才四十万,岳家军占了一半,想谋反是很容易的。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就是当时的一种局面。

特别是宋高宗已经经历过多次武将叛变了,比如说郦琼叛变,带四万多人叛变,致使高宗对武将得不信任更是根深蒂固,由来已久。虽然岳飞成绩显赫,深得民心,忠于祖国,可是宋高宗偏偏认为岳飞有谋反的可能,不信任岳飞,使他如一个流星,从历史的长河中陨落。

古人不远,宋高宗却不信任岳飞,认为岳飞会谋反,对岳飞没有信任。

在生活中,我们更需要信任。信任,是一面镜子,他来自一个人内心的深处,是从内心流出来的一汪清泉,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格,是人格的写照,让心灵存在于这信任的清泉中,使心灵变得纯洁。

信任是最高尚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我们可以从古人那里借鉴:商鞅立木取信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商鞅这一举动,在人民中树立了威信,变法的推广也就更快了,正是这新法,使秦统一了全国。另外一个事例,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风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几年后,当真正的战争打响时,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而诸侯却以为又是周幽王的玩笑,谁也不愿意再上当了,最终身死国亡。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耍诸侯。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由此可见,“信任”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历史人物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正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影响,我想说,古人,不远。

古人不远作文篇13

倾听从远古而至的呢喃,一瞬间,我们的心近了。

——题记

当秋风划过历史的天空,那片片落叶记载了他们的心声;当落花随水而流逝,那波光粼粼道出了他们的忧思;当思想的源泉在那刻迸射,眼泪铭记了他们的诺言。

千年的美丽

此刻苍穹之下只我一人,静静品析诗仙李白的浪漫色彩。皓月当空,四周一片寂寥,思绪万千早已化为飞蝶带我去追寻那千年的美丽。

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中,我读懂了诗仙那不羁的性格;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我读懂了诗仙那友谊无价的情谊;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我读懂了诗仙那不汲汲于富贵的个性;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我品析出了诗仙那醉人的酒香飘扬了千余年之久。从……

在一瞬间,李白的身影折射在他的千古名句中,那简短的几句成为了现如今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那让人心灵为之颤抖的诗,更因为他那放荡不羁的灵魂。

昭君出塞

纤手弄弦,琵琶幽怨。倾听昭君那不朽的传奇。

落花随水而逝,涟漪微起,眼中的泪水也随昭君手中的花瓣而逝。但那波光如同昭君的内心一般起伏。

马鸣风萧萧,大漠荒烟,长河落日,战争频起,多少人白发送黑发,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所以昭君决定和亲,不再让边塞狼烟四起,百姓亡死。

几日后,她身着红装,怀中依旧抱着她视如生命的琵琶,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含泪走向大漠。琵琶声声幽怨,让那雁儿也应她那凄美的琴声落下,后来便有了“落雁”之称,在那大漠,她依旧为两国友好帮交而努力着,维护了大汉与匈奴50多年的和平相处。

“猛将谋臣待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也许“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只是外表的代名词,而昭君的故事告诉世人有种美源于内心深处。

昭君的故事流传千古,昭君的精神彪炳中秋。

古人不远,李白、昭君,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抒写了他们各自的魅力。

抱着残缺的记忆伫立在风中,含泪向已逝的他们送去祝福。其实,他们已在我们的心中,他们不再遥远。

古人不远作文篇1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读陶渊明的诗时,那扑面而来的泥土清新,在那样动荡的一个时代,竟还能诞出如此的奇葩,不得不让人感叹。

陶渊明,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晋末乱世,人人心中有着冲天的斗志,而经历了太多的人们,在伤痕累累之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像陶渊明似的平淡之中见美,方是真谛。所以宋代的黄庭坚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

正如倾蓝紫所说:“陶渊明的诗是让人蓦然回首,才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志向干一番大事业,正如那“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般,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少年时期的他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怀着“大济苍生”的梦想。他曾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实现了愿望的他,曾很开心地写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但当他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时。现实的黑暗,让他不得不黯然退步,一腔热血不得实现;而小小的菊花,则承载了他隐归田园的梦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至此,陶渊明真的过起了“夫耕于前,妻锄于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生活。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渊明爱酒,爱到为其痴狂;渊明也爱琴,哪怕琴无弦。当真“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一名网友这样评价他:“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陶渊明,便如那一尘不染的的露水;如那暗夜的明星;如那九天的凤凰。六十三年的昭华,一闪而过,却惊艳了晋,惊艳了我们。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眼中的渊明胸怀大志却又豪放不羁;热血满腔却又平静淡泊;壮志冲云霄却又淡雅如秋菊。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古人不远作文篇15

寄言诸葛相,此曲作难忘

站在五丈原的阵阵秋风中,我的耳边似乎响起了诸葛亮的声声叹息,似乎听到了他在心中发出的声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孔明,我最最仰慕的古人,今日特作此赋,以祭英灵。

五丈原上,秋风瑟瑟。一代贤相,巨星陨落。草木摇曳,白露为霜,那是穿透时空的悲壮,那是越过千年的苍凉,如一曲曲摄人心魄的瑶琴回响在耳边,激荡在胸膛。

手起,琴吟。

遥想当年,你高卧隆中。抚琴长啸,立志安邦!

一段段沧海龙吟般的抒怀,漫过岁月,穿越时空,时而沁人心脾,似和风拂面。时而撼人心魄,若惊涛骇浪!

博望坡用兵,东吴船借箭,赤壁破曹军,唾手夺荆襄。小试牛刀,一展才华。此时的你,英气逼人,风华正茂。才惊曹公,计服周郎。

手落,琴喑。

昔人已经不在,留下这般残局。而你为了那个承诺和誓言,也为了你自己心中匡复汉室的梦想。你殚精竭虑,辅佐幼主,尽管你知道他是个永远都扶不起来的儿郎。

先帝临终,托孤付国,曾被多少后人敬仰。其实不是这样。先帝托孤之辞乃狡黠之举,暗含着对你的怀疑和最后的考量。但,我觉得那是刘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你是无双国士诸葛亮!

你的抱负是做一代贤相,并非帝王,否则,你也不会自比管仲,效仿子房!

你会做到,就算没有白帝城的托付,你也一样会辅佐幼主,竭忠尽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举世忠良!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退敌,木牛流马运粮。你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独木支撑着汉室的危墙。

心碎,弦断。

只有余音绕梁。荡气回肠。

夕阳西下,岁月流转。你孤寂的心饱含多少风霜多少惆怅。

汉室终难匡复,此景何堪伤。你是何等聪明的人,你并非不知汉室的天数将尽,而你只求,尽人事以待天命。无愧于心中的一个“忠义”,无愧于先帝对你的一个“期望”,先帝若地下有知,你也能问心无愧地对他说:“臣已尽力。奈何苍天无佑,汉室当亡!”

梦依旧,人已不复返,伴着五丈原的萧瑟秋风,伴着汉室难复的绵绵长恨,你,走完了五十四年的春秋,你,不情愿地结束了这漫漫征程。忠魂伴斜阳。

古琴还是那把古琴,只是,琴弦已被尘埃压断。

历史永远是那段历史。只是,岁月被秋风撕裂了伤口。一曲回荡千古的英雄传奇,戛然而止。令人黯然神伤。

历史的长河依旧奔流不止,你的人格,渲染了这条长河的风景;你的精神,诠释了这条长河的精髓。让我辈后人从中舀水一觞,献予你的灵前,伏唯尚飨!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