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妈妈的视角,介绍了食物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作者通过轻松幽默的文字,生动有趣的插图,让读者了解了更多关于食物的知识,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饮食建议。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性的读物,更是一本温馨的家庭故事。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篇一)
我是一个现在还在外面租房工作从来不做饭的27岁妇女,第一次看这本书,我觉得很无趣,里面全是讲食育重要的大道理,急着囫囵吞枣的看完。但是我深知自己是一个没有食物常识的人,不知道什么季节会长什么蔬菜,要怎么培育,尽管我的父母有菜园子。这本书让我有的新认识是:要给孩子一个有趣的童年,可以让他知道日常里的科学,当他把日常学会的科学理论变成自己的常识来指导未来生活时,那他就在被童年治愈着,在快乐生活着吧。这本书还让我发现原来和食材相关的绘本也是非常需要购买的,以后顺便和孩子一起学习食物知识。
一个认真对待食物的人,也一定非常热爱人生。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篇二)
很开心看到小龙老师的第一本书出版了。《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其实更像一本食育的科普书。作为对食育也有所了解的行内人,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认同,也感觉小龙老师写出了很多我想说的话。有朋友说,看这本书,就感觉小龙老师在耳边和我们聊天一样,哈哈哈,很贴切。食育即使生活教育,也是生命教育。食物不光能饱腹,还有很多的作用和功能。关于食育,我喜欢说把食物作为载体开展教育相关的活动和课程。小龙老师关于对食育的解释是“以食为师”或者“通过食物学习”。的确,食物可以作为老师,带领我们探索世界。真心希望食育能走进家庭,社区和学校。作为妈妈,我也想给小龙老师一点建议,全书基本都是文字,没有图片,有点枯燥和乏味。感觉很多女性,特别是妈妈都是视觉型动物吧,喜欢图胜过文字。建议修订版能多加一些相关的图片,毕竟通过文字,大家想象出来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而且,我觉得美图加文字的形式会更适合妈妈们吧。也更容易让大家学习和操作起来。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想了解食育,想把食育在生活中运用起来的朋友。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篇三)
我是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爷爷奶奶去地里摘菜,我就喜欢跟着去,然后问他们都是些什么,生长期要多久。爷爷奶奶没怎么读过书,但是对这些却很了解,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菜最嫩、最鲜,知道怎样的地虫子不会入侵,怎样的泥土该种怎样的菜,比如:刚刚开垦的地长出来的花生好,这样的地虫子比较少,土比较肥。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抢过奶奶手上的勺,说要帮她炒菜做饭,喜欢跟着他们去田里割稻谷、跟着公太晒谷、收谷,又或者在他们忙的时候在家帮他们喂鸡、喂鸭,虽然他们会说我小,不要去,但总能见到他们笑意盈盈的夸奖我。
长大后,我来到了城市上学,就很少再体会过这样的生活了,妈妈工作很忙,每天忙完赶紧回家给我们姐妹俩做饭,一日三餐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从最开始吃自家种的稻谷、蔬菜、吃自家养的鸡,到花钱买食材,买补品,总觉得这些买来的食物少了食物原始的味道。奶奶养的鸡总有一股很甜很鲜的味道,很有嚼劲,哪怕只是放点盐清蒸,也很好吃,而外面买的鸡,肉总是松松的,吃起来还有一股奇怪的馊味,只能放很多酱油、味精、姜这些东西去除馊。
慢慢的,随着我越长越大,我离开了家去到外地上学、工作,吃饭不再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在我看来只是例行公事,只是一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吃什么也便无所谓了,我工作越来越忙,对食物和生活的感知能力也越来越差,随之而来,我的身体状态和情绪管理能力也变弱了。但不变的是,每次打电话给家里,家里嘘寒问暖总少不了吃,想吃什么记得自己买来吃;每次回到家里,妈妈总会炖些好喝的汤,等着我到家喝,奶奶总会从老家带来一只肥肥的、养了很久的鸡,说给我补身子。原来,吃在家庭关系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奇妙的东西。
就在今天早上,我男朋友给我做了一盘蒸饺,我关注的是饺子馅是什么,味道是咸是甜,食材是不是新鲜的,健不健康,会不会有一些奇怪的味道(我不喜欢葱和韭菜的味道),在这些确认完毕之后,才会动手夹饺子,然后小心翼翼的尝一口,确定没有我不喜欢的味道后才会放口大吃;而他是做餐饮的,他关注的可能是食材的价格、调料、产地、煎的火候如何,会不会太硬,是不是有许可证,把这个饺子推出市场是不是会有人消费,定价多少合理。同样是吃一个饺子,我们之间的感触竟然有如此的不同。
这让我想起一个很有趣事,我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个北方的小伙伴问我:你们南方人过年吃啥?我说:吃饭啊。他说:我知道吃饭,你们吃什么饭?我说:就是吃饭啊,吃饭还有分啥吗?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北方人的饭有很多很多种,除了我们南方人说的米饭是饭,在他们看来面条、饺子、包子都可以称作饭。同样是一个饭,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
书上还提到了很多有趣的点,比如现在过度消费、电商文化对我们吃的影响,菜市场里的买菜,餐桌礼仪以及现在上海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无不是跟我们吃息息相关。也就像作者说的,只有在食物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成长为人,以后才能教给我们的孩子勇气和技能,才能让我们自己及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独立与坚定,自信而自由。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篇四)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只是知道,给孩子做饭很重要,但是将做饭这件事情,上升到教育的高度,其中的重要意义,我还真的是没有意识到。
下面,总结一下我在本书中的收获吧:
收获一:了解了什么是食育。
食育,就是用教育的思维重新设计生活饮食场景,让孩子重新理解自己和食物的关系、了解如何选择食物以及与家人共进一餐的重要意义,进而从中汲取必要的养料和力量,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准备的生活教育。
收获二:对食物有了新的认识。
食物有这样四个重要的属性:
自然属性:食物本身是一个自然生命体,具有自然生命的特征,如季节差异性,地区差异性、种类差异性等。
社会属性:食物寄托了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情感与想象,食物与节日、祭祀、礼仪等文化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属性:烹饪本身就像一个实验,食材本身所具有的丰富色彩与形状,再搭配精美的容器,便可成为一件美好的作品。
生活属性:我们每天的基本生活都无法离开食物。
收获三:和孩子一起做饭就是最好的食育游戏,知道了怎么玩好这场游戏。
书中提供了这些可以借鉴的方法:
1、带孩子多逛菜市场,让菜市场变成孩子的游乐场。还可以在超市里也玩出新花样,还可以看一看,捏一捏,闻一闻,五感全启动。(这里写得有些笼统,具体细节在书里,不剧透了。)
2、让孩子走进厨房。
首先要降低厨房的危险性
第一步:建立厨房动线。(厨房动线,就是在厨房里每一步行动连贯起来的路线。)
第二步:收纳整理。要进行食材的收纳、工具和食器的收纳、调料的收纳。
其次,要了解厨房小规则,简而言之,就是有始有终。
最后,要让孩子循序渐进地进入状态:第一级,厨师助手;第二级,升级当副厨,接触火和电;第三级,培养创造力,当厨房里的主厨。
收获四:知道了要重建餐桌文化,将餐桌变成一个具有家庭文化,充满趣味的“交流中心”。
三步法:
第一步:要和家人共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还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就餐仪式。
第二步: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不谈论任何不愉快的事。
第三步:选择更天然的食材和更赏心悦目的餐具。
收获五:了解了食育的目标。
就是要让孩子做到营养的均衡、身心的发展、自我与社交的平衡,从而带来真正的健康。
其中,培养孩子的择食能力尤为重要。可以借鉴日本的三色法:红色指的是蛋白质类食物,如肉、蛋、豆制品等;黄色指的是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主食和及淀粉等;绿色指的是纤维素类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收获六:了解了世界各国的食育教育。
例如英国的校园菜园计划、日本的《食育基本法》、意大利的慢食协会、美国的可食校园计划等。
有这么多的收获,可见我之前对这部分内容是非常忽视的。不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任何时候,明白任何道理都不算晚,从今天开始,我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做饭水平,也要有意识地让孩爸和孩子参与进来,创建具有家庭特色的食育模式,给孩子更好的成长助力!
《给妈妈的第一本食育书》读后感(篇五)
我还不是妈妈,为什么我会买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看的食育书。
刚拿到手,会感觉这本书很薄,后来和作者聊到,他说希望这个是可以是妈妈随手拿起来可以翻阅的书,可以出现在枕边,可以在饭桌旁。即使是简单翻阅,也能够获取一些启发。
书里从不同面向让我们这种小白理解了食育,通过妈妈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分享了关于食育的小知识,以及国内外食育的研究,还有提到了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的食育游戏;可以通过去菜市场,通过玩果蔬的五感游戏或者一起下厨。还提到了一些在做游戏时候的坑,可注意的点,觉得非常的细心。最重要的事是,也分享了两位在生活中是如何实践的。
细细品读,我也感觉完成最开始设立的阅读目的,怎么通过食育去了解自己和关心自己呢,也许从最简单的好好吃早餐开始,从建立吃饭的仪式感开始,慢慢就会发现不仅是吃好眼前的这一顿饭,也能促进更多美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了感恩和关注他人,同时也开始去关心自己。
认真读完,感受到两位那般热爱着生活。正如作者所说的「好好吃饭,会有很多魔法发生。✨」
推荐你也可以一起,通过这本书,开启走进食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