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摘抄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08 22:50:29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0-08 22:50:29   小编: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一)

文 / 静待花开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二)

亲子共读《兔子小白的礼物树》

拿到这册绘本后,由于工作生活诸事繁杂,没来得及先看。当时正在圣诞节期间,孩子自己打开绘本就看了起来,并且我注意到她看了不止一遍,还反复去看有些页面。于是就想,一定要抽空和她一起阅读,听听孩子是怎么看、怎么想的。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三)

介绍一本关于圣诞节的绘本《兔子小白的圣诞礼物》。日本的盲人作家佐佐木田鹤撰文,三好硕也绘图。适合3岁以上亲子共读。

故事讲的是:兔子小白已经收到了一份圣诞礼物,想再多要一份,就把身体涂黑变成小黑兔,从圣诞老爷爷那要到了一粒种子。小白发现身上的黑色弄不掉了,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就把种子种在地下“还给上帝”。第二年,种子长成了魔法树,挂满了礼物,小白和圣诞老爷爷一起分发礼物,并向老爷爷承认了错误。

文字作者佐佐木田鹤,1932年生于东京,高中时双目失明,著有多部童话作品。

插图作者三好硕也,1924年生于香川县。插画家,绘本作家。

与其照抄出版社宣传海报上的宣传词,不如说《兔子小白的礼物树》在汪培珽3-4岁中文书单中。单看封面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我喜欢更繁复精美的画面。同时,作者是盲人,我就有些怀疑书的质量,担心是以此为噱头。通读几遍之后,发现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首先,《兔子小白的礼物树》使用了辅助幼儿识字的排版。有研究表明,幼儿早期阅读中,图书打开一面是图,一面是对应的文字,可以辅助幼儿认字。幼儿会将一侧的图和另一侧的文字,在脑中建立联系。

举个例子,简单的认知书: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四)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被父母骗是常有的事儿。

“先回家,吃完饭再去找同学玩。”

“先练琴,练完琴再看动画片。”

“先把作业写了,然后想干什么都可以。”

然后,就真的没有然后了。

现在想想,那时的孩子更像是父母的宠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而当我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开始对父母的行为产生怀疑和反叛时,却再一次因为“理亏”败下阵来:

“妈妈,你怎么骗人啊!”

“我骗人?那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

诚信,是每个父母最看重的品格,是孩子不能触犯的天条。

可每个父母,却又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制造着谎言。

这样的双标,本来就是不道德的。

还好,在经历了童年的反叛和绝望之后,我们更愿意蹲下来和孩子成为朋友。我们试图以一种更加健康明朗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将诚实的品格自然而然地印染到孩子身上。

可即便这样,我们还是惊讶地发现,孩子开始说谎了。

所以,潜藏在心底的恐慌终于还是爆发了。

——他要变成一个坏孩子了。

——我要为此采取行动了。

然后,我们就真的发怒了。

我们知道不该轻易动怒,但我们也深信成长之路是不可逆的。在纵容孩子说谎这件事上,没有人愿意冒险。

幸好我们还有童话。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就是一个关于谎言的故事。兔子小白为了在圣诞节多得一份礼物,把炭灰抹在身上,化装成了一只小黑兔,又跑去圣诞老人那里要礼物。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五)

CI爸:这故事不简单哪!我给你边读边解释吧!

CICI:解释什么?我都看完了!

CI爸:不行,我得给你讲讲道理,毕竟我……我认字比你多!

CICI:我玩魔方比你快我跟你讲过道理吗?

CI爸:呃……这种看似简单的画风其实蕴含着……你干什么?

CICI:喏,就是这样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嘛!你们大人不懂!

CI爸:可你不觉得有时候,你自己就是涂黑了毛的小兔子吗?

CICI:我就是只兔兔!涂黑干嘛?

CI爸:(中招了吧)因为你想得到礼物就会用这种欺骗的手段……

CICI:切,只有大人才会这么傻吧。我真把自己涂黑,也是想得到属于一只黑兔的礼物而已。

CI爸:啊?所以……这个故事说的难道不是诚实的珍贵吗……

CICI:呵呵!没有人批评过小白兔啊,因为——他只是耍了个小聪明而已,最后,他还是那只可爱的小白兔。就好像小樱桃(CICI的宠物)为了得到他喜欢的兔粮也会调皮地想出各种方法,但吃到食物的时候又变成了乖乖的小白,他需要承认错误吗?不需要。他需要被原谅吗?不需要。兔子不需要被大人理解,他需要的是兔粮。

CI爸:我先捋一捋这个逻辑……

CICI:算了,我要给小樱桃读这个故事了!你太笨了,他倒是有可能弄明白要是自己总不老实,也许会变成黑兔!

“樱桃,别理老爸了,听我讲啊……”

读书破万卷的CI爸突然感觉,一本需要解说的绘本是多么失败,一个不知道兔子想法的主人是多么粗暴,一个低估孩子理解力的家长是多么需要回炉……

两鬓苍苍十指黑,儿童笑问君何往……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六)

还有几天就到圣诞节咯,商场里的圣诞气氛已经很浓啦。各家幼崽的圣诞礼物准备好了吗?我们家小姐姐还处于相信圣诞老人的年龄阶段,前两天还说平安夜一定要和我睡,我问为什么,她答怕圣诞老人找不到她。哈哈!

今天我们分享来自日本的绘本《兔子小白的礼物树》。文字作者佐佐木田鹤,图画作者三好硕也,译者林静。

佐佐木田鹤是盲人作者,严格来说这个故事并非她原创,而是她根据别人讲述的故事整理而成。画家三好硕也则通过她的故事,创作出风靡日本四十年的兔子小白的可爱形象。

这本书讲述兔子小白在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之后,还想再得到第二份,所以假扮自己是其它兔子,又找圣诞老人要礼物。圣诞老人一眼就识破了它,但没有揭穿,反是给了它一颗植物种子。小白在得到种子之后却后悔撒了谎,所以它把种子种在了厚厚的雪层下面。结果一年过去了,小白的种子长成了礼物树!

这本书文字比较多,故事相对长,适合四岁以上小朋友阅读。故事流畅又有转折,引人入胜又容易理解。以我们家小姐姐的阅读体验为例,在读到小白擦不掉身上的黑色痕迹时,小七神情紧张;读到小白的树长出许多礼物时,小七面带惊奇;读到大家来摘礼物,小七会心一笑。陪读的我,很容易感受到她喜欢这个故事。

这本书初次出版于1970年,画风带着些古朴的味道,画面简约,形象可爱。如封面,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只胖乎乎的小兔子,竖起长长的耳朵(几乎占身体三分一长),惊讶地低头看自己脖子上挂着圣诞花环,而花环挂着闪闪亮的小星星。读者自然会产生疑问,难道兔子自己就是“礼物树”吗?

再翻看封底,一棵树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礼物,有糖果、铃铛、手套、绘本、娃娃……这是谁家的圣诞树呀,好多礼物,难道是小白家的吗?封面封底起到了很好的“诱读”作用。

从封面和封底,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这本书的绘画风格:它笔触、用色都很简约大气,用色谨慎,黑白灰为主,只有少量的彩色。书中更是将这种风格完全发挥出来,很好地体现了黑夜、雪景、树林、白兔的关系,最后金色的礼物树也得到了很好的衬托。

这个故事有寓意吗?我觉得有。这其实是关于在面对孩子撒谎或做错事时,大人的处理方式。在其中,我读到了圣诞老人的宽容、兔子小白的知错善改。

圣诞老人一开始就发现了小白的谎言,但他没有直接揭穿。如果他直接揭穿了,小白也许会羞愧难当,甚至在其它伙伴面前也抬不起头来。他选择给小白独处思考的时间。

得益于圣诞老人给的反思机会,小白意识到自己撒谎不对。可贵的是,它不单停留在“知错”的阶段,而进一步“善改”,它选择了积极的改错方式,要把种子埋在地里还给上帝,所以才有后来取之不尽的礼物树。这是对它“知错善改”的奖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担心孩子误入歧途,所以会害怕孩子犯错。换句话说,我们是不允许孩子犯错的,我们希望孩子一直走在规范的道路上(那样的教育最省心)。试想,如果有天发现孩子为了看电影而撒谎逃课,我们能否像圣诞老人一样不动声色?

蒙特梭利教育提倡要给予孩子“有边界的爱”。所谓有边界是指我们要在一定的范围里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在这个范围里,“爱”,我们可以轻易给予;“容许犯错”,却常常被忽略。也许现在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即时启动“家庭容错机制”。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七)

这个圣诞,和孩子共读了这本《兔子小白的礼物树》,欢喜在心。

圣诞,洋节,不信基督教的我们,因为有了孩子而分外关注这个节日,对孩子来说,什么样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关于什么意义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礼物收。这也是圣诞节与六一节一样吸引孩子的原因之一。而这些年,我们也越加感觉到圣诞节的气氛要浓过六一了,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处在的时节,恰好是年末,商家借此机会打折吸引顾客,而每个人到了年底总有一种马上要放假了要松口气了所以更要善待自己和家人的感觉,于是乎,借着这个圣诞的名义好好shopping一番,给自己和家人,尤其是孩子置备一些家当,更确切地说是礼物。还有这个圣诞节在北半球正好是冬季,冬天意味着与冰雪相伴,有了雪,圣诞也多了几丝浪漫;有了雪,就更有理由与家人、孩子抱团取暖,那么圣诞送礼不正是送暖吗?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关于圣诞的那些童话元素,多了一个圣诞老人,多了一个关于圣诞老人给全世界孩子送礼物的童话故事,圣诞节与六一节的PK,显然是圣诞胜出了。

那么这本《兔子小白的礼物树》,顾名思义,正是讲礼物的一个故事,而且还正好是关于圣诞礼物。听到这个主题,哪个孩子不感兴趣呢?

故事里的小白是只兔子,他和这世上每个孩子一样,喜欢过圣诞,喜欢有礼物收。他得到了一份礼物,但是还不够知足。于是,他抓了一些炭灰,抹黑自己,扮成“小黑兔”,又去向圣诞老爷爷讨礼物。圣诞老爷爷认出了他,但是小白否认自己是小白,圣诞老爷爷也不多说,把仅剩的一颗种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小白(此时是小黑),还把自己留在路上吃的三明治也送给了他吃。小白可是一点儿也不客气。在圣诞老爷爷的叮嘱下准备回家了。但是在此之前,他要先把自己“变回”小白,他进了枞树林(枞树,就是用来做圣诞树的树),擦拭自己的身体,可是怎么也变不回小白,也许这是对他撒谎的惩罚。他觉得这颗种子不应该属于他,于是,他把这颗种子埋在土里,还给GOD。小白不停地挖土,种种子。当他种好种子以后,发现自己身上的黑色消失了,他又变回了小白。

后来,小白种下的这颗种子长成了一棵枞树,神奇的是这棵树上长满了礼物。它就是一棵挂满圣诞礼物的圣诞树。小白当然没有独享它,而是由圣诞老爷爷把这棵树上长的礼物送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

这时候的小白兔早已不再是为了多一份礼物而撒谎的孩子,他已经明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要,并且乐于与人分享。看啊,当圣诞老爷爷和小白兔站在那长满礼物的枞树下时,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都来帮忙包装礼物,每个动物翘首以待,充满期盼的眼神,可爱的,温馨的。

每一年的圣诞节,小白都会第一个跑到圣诞老爷爷眼前帮忙。圣诞老爷爷就是那个赠人玫瑰的人,而兔子小白也成了赠人玫瑰的人。将礼物送给需要的人,达成他们的愿望,这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年年圣诞节,我们已经不去在乎这是哪些宗教的节日,我们关心的是身边爱的人、孩子,能收到如意的礼物。怪不得这个故事是自1970年出版以来至今,孩子深爱的圣诞礼物、圣诞绘本。这样的一个故事,你可能会以为它来自西方,但是,它却是由东方的日本作者绘画、写成的,文字作者佐佐木田鹤在后记中交待了他是怎么写成这个故事的。有这些温馨的文字加上如儿童画风格的图画,会让孩子们越加地喜欢这本书、这个故事。

特别推荐在圣诞节和孩子一起阅读它。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八)

随着寒冷十二月的到来,圣诞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行动最迅速的莫过于各大商场,除了常规的室内装扮,甚至还让背着礼物袋的圣诞老人“爬”上了外墙,着实吸引了不少大人小孩的目光。自从有了小孩,我也会忍不住在各种节日考虑给孩子买礼物,这个圣诞节买什么好呢?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买书吧!于是就看到了这本《兔子小白的礼物树》,给三岁多的小朋友读正合适!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一书的文字作者是日本的佐佐木田鹤,她读高中时因患青光眼而双目失明,在这种情况下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绘本,真是不容易。为这本书插画的是日本插画家、绘本作家三好硕也,他和佐佐木田鹤都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了,如果还健在,那也是耄耋老人啦。

之所以推荐《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这本书,除了自家小朋友非常喜欢之外,还有三个理由:

诚实是一个人终身宝贵的品质。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孩子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如果不去专门教育和引导,难免会像兔子小白一样,因为贪心而耍点小心机,撒谎欺骗圣诞老人。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作为家长不能单纯地把孩子撒谎耍滑的行为认为是聪明机灵,而应该及时正确地教育引导。对于两三岁的孩子而言,与其用听不懂的理论说教,不如用浅显易懂的绘本故事来引导。

除了诚实,《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还教给孩子宽容。马克•吐温曾说,宽容是紫罗兰被鞋跟踩碎后散发出来的芬芳(Forgiveness is the fragrance the violet sheds on the heel that has crushed it)。圣诞老人正像这朵被鞋跟踩碎的紫罗兰,他明明知道兔子小白假扮成小黑兔来欺骗他,却依然把自己的三明治和种子给了它。因为他的宽容,兔子小白才没有在犯错的路上越走越远。当小白把种下种子的经过告诉圣诞老人的时候,他非常地高兴,丝毫没有责备之意,所以兔子小白才能放心大胆地往圣诞老人家里跑,成为最积极的“小助手”。

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越早越好。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在父母的陪伴下阅读绘本是毫无困难的。对父母而言,共享亲子阅读的美好时光,也是忙碌生活中难得的休闲。《兔子小白的礼物树》的画风简洁素雅又生动形象,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温馨感人。

我在给孩子讲述的时候,讲到小白骗了圣诞老人的食物和种子,她会忍不住躲在书后面不敢看,也许她怕兔子小白会一直犯错下去。等我讲到小白种下的种子长成了金色的枞树,上面还结满了礼物,她就凑到书上开始指指点点,告诉我树上有大鼓、小号、单车、飞机等各色礼物了。最后当我念到“当听到远处传来的铃铛声,第一个跑到圣诞老爷爷跟前帮忙的,一定是——”,她欢呼雀跃地大声回答“小——白——”!你瞧,孩子一点都不傻!

如果你是三岁左右孩子的宝爸宝妈,如果你还在为送什么圣诞礼物给孩子而发愁,《兔子小白的礼物树》真心不错!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九)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

8.9

[日]佐佐木田鹤 文 三好硕也 图 / 2016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昨天看了两遍。第二遍是和詹詹一起看的,我问他,会不会觉得说教太明显?他说不会,因为道理和故事融合得足够好。我真高兴他点出了儿童故事的潜在难题和破解法。

喜欢绘者三好硕也幼儿般可爱的简笔画,用的是粉笔还是蜡笔呢?

大部分页面主体是白色的,因为冬日、雪、白兔,都是白元素。但是,小白带着撒谎计划天没亮就跑出去那页是黑色的底色,翻开的瞬间又惊讶又会意:绘者用颜色反转巧妙做到了环境与寓意的“双关”。且下一次情节反转之前,也使用了黑色跨页。儿童不一定要理解用色变化的寓义,只要感觉到某种“不一样”即可。

那颗明亮的星星是不是也有“指引”“纯真”意味呢?

从其他书评里捕获的图,谢谢!

小白扮黑,假装自己是其他兔子,圣诞老爷爷看破不说破,侧颜表情平静宽容。不过麋鹿露出了怀疑的小眼神,好好笑。

麋鹿的眼神亮了

再说文字。

佐佐木田鹤已经是我熟悉的讲故事人了。我看过她撰文的《少年和果子狸》,那是为早已流传的日本儿童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补写的童话。这次其实同样是改写,在绘本结尾,她自述文本是从英文老师那里听来的故事。

可见佐佐木女士非常善于在已有轮廓基础上加以想象和点染,化功了得。且因为是盲人,故事里总有着音乐和声音元素,很有魅力。

故事一开始,兔子小白就很清楚每个小动物每年圣诞只能得到一份礼物,正是这种清楚的意识,成为后面自省的前提。

贪嘴小白一口吃掉了礼物。撒谎动机只是一句非常简单的叙述,“很快,它又想要什么了”;圣诞老爷爷告诉小白口袋已经空了,只有角落里一颗遗漏的种子了,小白只好说“种子也可以的”。这样就准确描述了一个单纯的、有点模糊地不满足感的说谎者,照见了大部分孩子的“犯错”与“不坏”。

吃掉了圣诞老爷爷给的附加礼物三明治,小白鼓鼓肚子的负重感慢慢变成了负罪感,它开始自省。妈妈能不能认出自己?自己还是不是原来的小白?这样简单的文字已经有了哲学意味呢。

兔子小白已经想清楚了撒谎不对的事。但种子的去留令它颇伤脑筋,它想到种下种子而不是直接还给圣诞老爷爷,可能是出于无法即刻向他者认错的隐秘自尊心。

接下来的一年如同快镜头,寥寥数语一带而过,对呀,小朋友怎能忍受“一年”,请快点告诉结果吧!十二月再次到来,上面提到的黑色跨页预示故事的高潮即将揭开。

小白在传来美妙声响的枞树林里认出了自己种的那棵金灿灿的枞树,树上挂的礼物都是儿童最心仪的。小白开心得原地转圈圈。在兴奋的状态下向圣诞老爷爷坦白了一年前的事,自然而然,不再羞愧。

而且,拿不完的礼物啊!

后来想起,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的原著小说就叫做《种子与播种者》。那是一个关于宽恕与理性的故事。这个圣诞绘本再次印证了种子代表的意象是“成长”。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十)

文/安心

作为一个圣诞控,在圣诞月收到这本圣诞主题绘本《兔子小白的礼物树》实在是一件让人非常开心的事情,最关键是这还是这么美好的一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圣诞节到了,每个孩子都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兔子小白也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可是她还想要一个,但是圣诞老人每年只会给孩子们送一个礼物。于是兔子小白想了一个办法,他把自己身上涂黑,撒谎说自己是兔子小灰以此来向圣诞老人再要一个礼物。

圣诞老人认出了兔子小白,但是他并没有说破,还给了小白一个礼物--一颗种子,同时还把自己的三明治分给小白吃。得到礼物的兔子小白非常内疚,可是她又不好意思去找圣诞老人承认错误,于是他把这颗种子种在了雪地里,告诉自己把这个种子还给上帝。

故事的结尾,这颗种子发芽了,长成了树林里最美的枞树,并且一到圣诞节,这颗树上就会结满各种各样的圣诞礼物,而且取之不尽,圣诞老人从这个颗树上摘下来礼物送给世界各地的小朋友。而兔子小白,每年都是第一个跑去给圣诞老人帮忙的小朋友。

想想有哪个孩子能抵抗得了一颗会长出礼物的树,难怪《兔子小白的礼物树》会成为从1970至今依然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圣诞礼物。

介绍下这本书:《兔子小白的礼物树》是盲人童书作家佐佐木田鹤的代表作品,在日本非常受欢迎,是日本孩子人手一本的圣诞绘本。这本书的插画是由日本著名的插画师三好硕也完成的,和我们平时见惯的色差显眼的绘本不一样,这本书的图画是用线条勾勒出来的,有很大部分的留白,看起来非常清新简洁。

完全不用担心色彩上不够吸引孩子,反而这个特殊的兔子小白,非常容易得就会让孩子爱上。

甚至作为一个大人,我都忍不住羡慕这只小兔子。因为想想我们的儿时,谁没有因为孩子稚嫩的小私心而说过慌,可大部分的我们应该都没有在被大人看穿的时候,不被说破,不被伤自尊,甚至还得到了一个礼物。

不说谎是很多大人坚持的底线,因为是底线,我们就太容易死守严防,甚至动用一些不太好的手段,比如语言暴力。

我的邻居小陈是一位年轻妈妈,有一个可爱的三岁多的女儿,相对于我的大嗓门,我妈常说对门的这位妈妈实在温柔太多了。有一天我下班回来,领居家门开着,一向温柔的孩子妈妈非常激烈的训斥她的女儿,孩子吓得一愣一愣的。那天吃好晚饭出去倒垃圾,对面三岁多的小姑娘还在罚站着,一脸泪痕。

实在看不下去了,我问小陈这是怎么了,小陈怒气未消的告诉了我事情的原委。

今天小陈出门办事情,女儿由奶奶带着去楼下玩。下午回来的时候,女儿手里拿着一个新玩具,小陈随口问了一句,这玩具哪里来的。女儿支支吾吾半天才说,这是楼下捡来的。

小陈觉得不对,就板起脸又问了一遍,女儿看到妈妈生气吓坏了,才说这是楼下别的小朋友的。

小陈当时就抑制不住怒火了,女儿不止拿了别人的玩具,还说了慌。盛怒之下,几句吓坏孩子的话就脱口而出了

“你小小年纪就学会撒谎了,大了之后还了得”

“撒谎的小孩没有人喜欢,你的生日礼物也别想要了。

“妈妈最讨厌撒谎的小孩。”

后来奶奶回来了,小陈才知道,这个玩具不是女儿偷拿别人的,是楼下老爷爷看女儿特别喜欢非让她拿着玩的,但是即使如此,她还是觉得女儿撒谎了,没收她生日礼物也是必须要有的惩罚。

看看《兔子小白的礼物树》里面的小白,再对比小陈的女儿,就觉得小白真的太招人羡慕了。

小白也撒谎了,它不是小灰,圣诞老人看出来了,但是圣诞老人依旧慈祥和蔼的给了它仅剩的一个礼物,甚至还想着小白一路跑过来肯定饿了,把最后一个三明治给了小白。

因为没有被劈头盖脸的质问和责怪,很快小白就反省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且努力得把种子还给了上帝。

孩子的纯真在于,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为了撒谎而撒谎,只是孩子心性,想要有更多,想要不被惩罚。

当然大部分的孩子不管有没有被责怪,都会想明白撒谎是不对的。但是那个被宽容引导的孩子,肯定更容易得到快乐,而那个因为撒谎配不上礼物的孩子,可能在心理上对自我的信心和认可就没有那么高。他会觉得我做了那么糟糕的一件事情,我也是一个很糟糕的人了。

其实事情真的有这么严重吗?并没有。孩子撒了一个慌,或者犯了错误,他就是一个配不上得到的礼物的人吗?不是的,大人也会犯错,但我们容易宽容自己,却抱有孩子小小年纪就犯错长大了还得了的心理去要求他们。实在太过不公平,所以当我看到这本绘本,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们作为父母真应该学学圣诞老人。

父母的宽容和体谅,和始终对孩子纯真本性的认同, 就是兔子小白的得到的那颗种子,终有一天,他会发芽开花,长出最美的果实。

所以在圣诞季看到这个故事,这只兔子小白,觉得特别庆幸,想尽快把这个故事读给孩子听,让他知道,犯错了没关系,爸爸妈妈会陪你一起改正,你还会有礼物,你依然被深爱着。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十一)

十二月,除了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大日子,应该就是圣诞节了。谈到圣诞节,大家脑海里会浮现什么?漫天飞舞的雪花、胡子白花花的圣诞老公公、挂满礼物的圣诞树、欢快的圣诞歌、响着铃铛声的雪橇......今年的十二月,家里多了个宝宝,这个过完圣诞就要满周岁的小姑娘显然还不知道与这些节日相关的小美好。

为了给每一个即将到来的节日增加些仪式感,周末带我的小姑娘去采购物品,结账时坐在推车上的女儿刚好可以看见放在门口架子上的一排小玩具,小姑娘一眼就被那个小黄鸭造型的泡泡机吸引,伸手够着后握在手里不肯撒手。以一个妈妈的角度,我是不太愿意买下这个泡泡机的,一是孩子太小了稍不留神都可能把里面的液体吃进去,二是我也怕养成她以后看见一样东西就耍赖要一样的习惯。但是,有那么瞬间,我竟被孩子的这份“喜欢”打动,细想下自己,有多久没有对一样东西特别特别的喜欢了呢,亦或是有多久没有在收到一样礼物的时候爱不释手。如果长大真的是一个能把所有情绪都调节地特别平和的过程,那我愿意现在无比珍视小姑娘这份难得可贵的“喜欢”。

那天回家的路上,我的小姑娘捧着自己看中的玩具开心得仿佛飞起来。这份傻乐让我理解了《兔子小白的礼物树》里面的那个小白在收到第一份礼物时也是那样得喜欢,以至于把自己打扮成黑兔子想再向圣诞老公公要一份。我记得当时看完绘本的时候就跟先生说,这真是一只单纯可爱的傻兔子呢。

忍不住重新翻看了这本《兔子小白的礼物树》。或许因为作者佐佐木田鹤是一位盲人童书作家,他在故事里对声音的捕捉显得更为灵敏,合上书我都仿佛还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音,以及雪地里清脆的铃铛声。佐佐木田鹤先生创作这个故事的灵感就来自于一个受邀去朋友家过圣诞节的雪夜。他在回忆时还清晰记得:雪越下越大,不论怎么拍打,他的头上、肩上、领子里都是雪花,就连房子上圣诞节的装饰,也都落满了雪花。

从小白的故事里,我看到了童心是块简单透明的水晶石。

它简单得很纯粹。我们来看小白收到的第一份圣诞礼物有什么:银色的小球球,奶油装饰的玫瑰花纹饼干,挂在房间里的美丽装饰物。小白想再要一份的心也很纯粹,它太喜欢了。

它天真得很透明。故事里兔子小白把炭灰抹在身上就真的以为自己成了别的兔子,甚至还怕自己变不回原来的样子连妈妈都会不认识自己。孩子的世界里总是有份可爱的深信不疑。就像女儿常爱和我们玩躲猫猫,每当我们猫着身子逗她“咦,囡囡在哪里呢”,她就会抓起身边能遮住自己眼睛的东西挡起来,还会笑得”咯咯“响,等着我们去找她。而我和先生总是不厌其烦地去配合她的天真。

它易碎得需要人守护。圣诞老爷爷看着眼前的黑兔子马上就认出了这是兔子小白,可是他没有揭穿,保护了这份童心,并且给了小白一颗种子。细心的守护折射出童心里的善良,善良的小白最终还是为自己的说谎感到不安心,于是它将种子埋在土里还给了上帝,并且将上帝给孩子们的礼物在每一年圣诞帮助圣诞老公公一块分给更多更多的小伙伴。

从那颗柊树里,我看到了童话里的那个美好世界。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中那颗被小白种下的种子,后来长成了一棵柊树,当柊树的果实变红,冬天来临的时候,这棵柊树上便会结出数不尽的铃铛、玩具、饼干和蝴蝶结。

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都会做的梦吗?梦里有糖果树可以长出吃不完的水果糖、有棉花糖云可以变化出棉花糖吹到我们手上、有巧克力城堡里面的巧克力多得吃不完。我们想要的东西很简单,给予我们一点点也可以很开心。

后来才发现只有成人世界才会有那么多的求而不得。不是因为求而难得,只是因为我们的心变大了。如果把我们比作摘苹果的人,那么小时候的我们是坐在苹果树下的小娃娃,伸手够着一只苹果就好开心,可以捧在手心宝贝很久;而长大后的我们呢,成了站在苹果树下观望的人,踮起脚尖希望够着大苹果,还希望手里的苹果能大点再大点,在这过程中我们甚至容易忘了最初想要的仅仅就是一个苹果嘛。

而我,羡慕小白的主动,竭尽努力,去要自己想要的。

小时候的我就一直是大人口中“懂事”的孩子,久而久之,我都忘了是自己原来就那么懂事呢,还是为了这个“懂事”的标杆在要求自己懂事。

后来我明白有时候特别的懂事是因为内心住着一种情绪叫自卑。

分课间奶,我永远是那个走在最后的小孩,拿到的是同学们挑剩下的那一罐;排座位,安排在我边上的同桌总是班里最淘气的小男孩;竞选班干部,我永远不会上台毛遂自荐说出那句“我想当......”。

我不会说“我想要”,我也不会说“我不要”,仿佛给我什么我都可以点头接受。老师夸我谦让,同学说我随和,家长觉得我懂事。而只有我自己知道内心有那个年龄段都有的被压抑住的小任性。

在物资充裕的年代学会分享要容易得多。

我记得女儿七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可以很娴熟地接住我们递给她的东西了,但是想让她递还给我们,这个简单的动作我却教了好久,大多时候她都是有递的动作但不懂松开手,我第一次那么直观地体会到“收放自如”这个词原来是要后天习得的。再大些的时候即使已经解锁了递东西这项技能但也是握在手里不舍得递出去。我常跟女儿说:“只要你愿意将手中的饼干分享给小朋友,那么回家来妈妈一定会再奖励你一块。”渐渐地,谁问她要吃的她都会把手里的食物举得高高的给他们吃,因为她知道,妈妈那里还有。

而在我们小时候,看见同学在吃小零食会眼巴巴地盯着问“好吃吗”,如果同学愿意丢一小块到我们嘴里,简直是件幸福的事情。更不用说收到个漂亮的文具盒啦亦或是一本新书,那份喜爱和开心到现在想起来都是十分美好的。正是因为太喜欢了以至于当我们把东西与别人分享时都会郑重其事地提醒:“你要小心哦,别弄坏了。”

喏,反而是那时候的我们更懂得宝贝和珍惜,不是吗?

愿我们还能记起小时候对某样东西的“好喜欢”,愿我们一起拾起身边遗失的“小欣喜”。

《兔子小白的礼物树》读后感(十二)

这个故事特别好。因为是童书,我也就不介意剧透,基本剧情如下:

一只小白兔为了多领一份圣诞礼物,把自己身上弄脏,冒充小黑兔去找圣诞老人。圣诞老人假装不认识它,给它吃了东西,还送了礼物——一颗种子。可就在这时候,冒充小黑兔的小白兔发现自己身上的黑去不掉了,它意识到是自己骗了别人才导致这样的结果。于是决定把东西还回去,可联想到圣诞老人不认识它,所以它干脆把种子种在了地上,它把礼物直接还给上帝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白身上的黑竟然褪去了,它又成了小白兔。过了不久那颗种子长成了一棵神奇的枞树,到了圣诞节竟长出很多玩具,小白兔就告诉了圣诞老人,圣诞老人说这是上帝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于是小白兔就找附近的动物来帮圣诞老人准备圣诞节礼物。以后每年的圣诞节,兔子小白总是第一个跑来帮圣诞老人分发礼物啦!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好呢,因为我觉得这故事本身实际上是一种温和家教的隐喻。

比如,我见过很多父母,非常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对驯服孩子有执念。而这种模式一旦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微妙。老家邻居一个四五岁的男孩老是打碎家里的东西,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家见识了他父亲的教育方式,大体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那次我正好带着三岁刚出头的女儿在他家玩,玩到一半他父亲吼了一嗓子。这嗓子太突然,把我女儿还吓一跳。其实,在我看来根本就不值得。这男孩只是不想吃煮梨水里面的梨,他爸爸就生气了。然后这孩子一气之下把碗扒拉到地上去了。我们在跟前,孩子免了一顿打,但不一会儿我们出门就听到了“丁玲桄榔”的声音,这爸爸还是把这儿子给揍了。我把女儿放在院子里,推门去劝阻,发现这男孩竟然不哭。所以联系到其他人关于这孩子的讲法,我就明白,他爸爸这个教育法子,已经使得父子俩有了很深的敌对关系。孩子实际上是一次次用打碎东西来挑战父亲的权威。

作为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的邻居,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跟他讲。但他揍完就顺嘴批评儿子说他连三岁的xx都不如。他说的是我女儿。我就斗胆多讲了两句。大意就是说,千万别打了,这孩子不吃梨并不是什么大事,他已经明确表示了拒绝,你就别给他吃了。为什么非得吃啊?你强迫他干嘛?而且我如果这样的事情也强迫我女儿,她肯定也不听啊。我还没有说完,小男孩竟然哭了。他大概破天荒觉得我理解他吧,而且事后来我家对我女儿也是非常照顾。然而,我说一句,他爸爸怼我一句,最后以“不是你的娃,不知道他的尿性”,结束了这段谈话。

这男孩的妈妈和我老婆在我家聊天的时候,我就提到了这件事。结果孩子妈也觉得孩子实在太调皮了,我就让他举例子,她说了一堆,都无外乎不听话,爱扔东西之类的。孩子当时也在跟前,且因为之前在他们家替他出过头,所以我就说我觉得你家孩子还挺懂事的。正好放一周假,没事就让他来我家玩吧。

那个假期我就让他在我家玩,我给女儿讲绘本,也让他听着,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良反馈。我还给了十块钱,让他去帮我买水果,孩子完全搞得定。分水果的环节出了一点状况,他自己非要一个大的,和我女儿抢了起来,我问说为什么你会选择一个大的,他说他比我女儿大,我说那我也得吃,我是这里面最大的。他犹豫了一下,把最大的给了我,我切开一人一半分了他们俩。我一边吃,一边跟这孩子说,你做事不能光想着你自己。一起玩,你也要想别人的想法。他突然“咣当”一下,把果盘扒拉到了地上,玻璃盘子当时就碎了。

这一瞬间,我火气是非常大的,油盐不进呢,这个小恶魔看来真得棍棒教育?但是因为既然当初是以圣母心切入这个事儿的,我不能掉链子啊。我就不动声色,自己去把盘子捡起来了,放到了垃圾堆里,细微的东西用扫帚打扫了一番,又检查了一遍地才算完。女儿问我为什么哥哥要打碎盘子。我就和女儿说:哥哥嘴巴笨,他不会用说话来表达情绪,只会摔东西。以后慢慢练习一下说话就可以了。我观察小男孩的反应,他大概完全没有想到我不会发火,因为我并没有进一步要交流的意图,所以他实际是有些害怕的。我自己猜测早就会察言观色的他,应该能感受得到那种暴风骤雨要来临前的恐怖。

不过我并不打算发作,只是瞅了他一眼,然后做了一件让他很意外的事情,我蹲下来问他你打碎这么多瓶子啊杯子啊铁锅啊还有太阳能热水器啊,哪个声音最好听?原以为夸张一点的幽默会化解尴尬,但这孩子看着我不说话。我又轻轻地握住他的胳膊说:你是不是很后悔打碎东西。他还是不说话。我又问:批评你两句你就打碎东西抗议,你觉得我会在乎吗?他还是不说话。我最后说,我完全不在乎,只是觉得你这样的反应,很反常,怎么说呢,很笨。

这孩子开始踢我。这回我差点没有搂住火。

我已经开始幻想,左手一把将它反抱过来,让他屁股对着我,用右手将手掌平展开,五指并拢,力量集中在每根手指中间指关节以上,在他屁股上猛扇了10下!如果我有内力,绝对得毕其功于一役。总之,打完他最后一下,他双脚要倒腾了两下才能站稳,然后才开始哭。

不过实际上呢,我又忍了他一次,毕竟如果我打他,那我和他爹那就没有区别了。我把女儿抱到卧室,从厨房又拿了几个碟子,摆在面前告诉他,打一个给你一块钱,打吧。

结果他再也没动手。我说你还是知道好赖,其实有什么情绪,都可以说的对不对?你很聪明的,完全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来叔叔抱抱你。

不说还好,说了这一句,也不知道这孙子咋了,竟然吐了我一口涂抹。当时,唾面自干的典故从脑海中一闪而过;别人打我左脸,我要把右脸也伸过去的古训也一下子飘了出来。不过这回我没有那么多耐心了。

左手一把将它反抱过来,让他屁股对着我,用右手将手掌平展开,五指并拢,力量集中在每根手指中间指关节以上,在他屁股上猛扇了10下!如果我有内力,那肯定是毕其功于一役了。总之,打完他最后一下,他双脚倒腾了两下才能站稳,然后才开始狂哭。

愤怒的我揪着他的衣服,几乎是把他提溜回他家去的。

送回去后惹来一身烂事,孩子父母找我说怎么下手那么重?我把过程如实相告,父母自觉理亏,但又想讹钱,最后买了一箱奶才把这破事儿压下来。

这是一次失败的儿童教育,然而我觉得也不能全怪我。我无法解决他们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但是如果从很小,父母就和孩子建立不那么拧巴,也不互相强迫的反应模式,我相信这孩子不会是这么一个尿性。

我们都讲说要给孩子自我反省的机会,那也是得在她人性本善的小蜡烛还没有灭的前提下。一般正常教育到三四岁的孩子,她们自己犯了错是会内疚的,如果大人能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他们不但会改正错误,还会感激父母。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压力没有那么大,判断对错反而有更多自主性。但是你像我刚才举得这个例子,讲真是有一点晚了。这孩子以后到底会怎样,全看造化了。

——补充一段——

我这个处理方法肯定是不对的,主要是几点:

第一是心胸狭窄,对一个孩子的淘气没有百分百包容;

第二是打一个孩子,本身也违法,这个是不对的;

第三是我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用了诸如笨之类的评价词,对孩子是伤害;

第四是我也不应该采取威胁的方式来沟通,这是无能的表现。

另外,楼下也有人概括了,打孩子是恃强凌弱,并且违法,所以我这样处理是相当不妥。

不过这也是我推荐《兔子小白的礼物树》的原因,因为这才是温和的有智慧的教育方式。大家要引以为戒。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