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2018新版)》是一篇关于教育孩子社会能力的文章。文章提出了一些培养社会能力的方法,如与孩子进行亲密的沟通,让孩子参与社交活动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篇文章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是一份有价值的指南。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2018新版)》读后感(一)
这个思维模型,可以避免 孩子之间 95%的争吵
整本书的核心,就一个思维模型:ICPS,是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决问题”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记住这个模型,加我这篇 800 字的解读,3 分钟全书梗概就全吸收了。
一共分为5步:
1. 界定问题
2. 了解情绪
3. 认识后果
4. 换位思考
5. 替代方案
举个例子。你的孩子的玩具被同伴拿走了,孩子找对方要回来过程中发生了争执。
如果按着上面5个步骤,对话如下:
爸爸:小爱,你抢别人游戏了,怎么回事?
小爱:他把我的玩具拿走了,不还给我。
上面是为了界定问题,爸爸接着问:
你为什么一定要拿回来?
小爱:因为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排除是孩子没有先分享造成争执的可能)
爸爸:你这样抢玩具,对方是什么感觉?
(这是为了,让孩子换位思考)
小爱:他会很生气,但我觉得活该,谁让他抢我的玩具
爸爸:你抢的时候,对方怎么回应的?
小爱:他打我
爸爸:那你有什么感受?
小爱:生气
(这是为了识别情绪,情绪颗粒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情商发育)
爸爸:你也生气,对方也生气,谁都不舒服,玩具没抢到,还可能伤害你们的友谊,对吗?
(这是为了再次界定问题)
小爱:(边点头)说,是这样,谁都不划算。
爸爸:那你想一下,有没有比抢玩具更好的方式,拿回玩具呢?
(引导替代方案)
小爱:我可以把家里的足球拿出来,跟他换着小汽车。(或者有其他可能的回答,不重要,重点是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方案)
这一套动作下来,没有说教,没有主观评判,更没有打骂,只有耐心、有策略地引导,直到孩子自己说出方案,一气呵成,方案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孩子自然会非常乐意地区执行。
其中,引导替代方案是整个步骤的核心。但一定要铺垫前面的几个问题,让孩子把自己代入到情境中,才能让孩子真正地意识到问题,并主动想出来解决办法,形成常规性的解决方案。
其实不仅仅是育儿,成人世界的沟通,也绝对适用。
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2018新版)》读后感(二)
照例问个问题: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您会在哪方面比较担心?(如:上学被欺负、不认真听课、上课不回答老师的问题、写作业马虎、孩子有点胆小、厌学等等。)
我碰到最多的是属于知识焦虑型的,怕上课不认真听课,怕孩子跟不上等等。我觉得这些只要方法正确,都有方式去改善。
我最怕的是来自外部的困局,之所以叫做外部困局,是因为这件事至少不能仅凭孩子的力量就能解决。
比如说上篇我简单提到的,欣哥同桌喜欢说脏话,喜欢骂人。上学第一周她同桌就频繁出现在我家餐桌话题中,我鼓励欣哥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某天下午放学回家路上,她高兴地跟我分享怎么跟同桌达成一致,以后不在骂她还拉勾勾啥的。但还没维持两天,同样的话题又出现了。
说实话我也对这种不讲武德的行为有点束手无策,因为他是别人家的孩子,没办法去引导干预。我本想冷处理几天,也许是孩子激动的情绪,让本就是宠女狂魔的爸爸看不下去了。
直接找了老师给换了座位,同时也找了对方孩子的爸爸聊了聊情况,据说对方孩子家长问过孩子事情经过后,先是道歉,之后还表示已经教训过自家孩子。
比起欣哥小小的心理创伤,其实我更担心对方小朋友的成长环境。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靠着家长的权威确实可以镇压,但孩子一旦长大,随之削弱的就是家长的权威。
当孩子打骂其他人的时候,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搞清楚他为什么要去骂人打人。这和医生看病一个道理,并不是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么简单。
1
我们先来了解下孩子为什么会有攻击性行为:
1) 出于孩子的自卫心理。也许是有小朋友抢了他喜欢的玩具,10岁以前的孩子还不会缓解自己的情绪,因此就会出手伤人。
2) 经验习得的结果。也许是家里的长辈解决问题通常会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久而久之孩子就无师自通了。
3) 缺少有效沟通。家长总是先入为主,只看到孩子打了人,但却没有和孩子沟通打人背后的真正原因。甚至没有对孩子进行引导,发生矛盾时,怎样去正确地解决,而不是出手打人或出口伤人。
4) 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为了省事不问孩子青红皂白,直接教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等等。
5) 媒介的影响。科技发展的当下除了电视、电脑、平板,就连手机短视频中,有些低幼节目也会有暴力行为,孩子可能会受那些夸张的表情影响而去模仿。
2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该如何去解决:
方法一:如果是出于自卫心理而出手伤人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比如遇到愤怒的事情时首先可以深呼吸,或者如果父母在身边可以抱抱孩子然后抚摸他,这个动作可以使孩子的大脑分泌大量的催产素,从而起到快速稳定情绪的效果。(当然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在评论区分我们分享)
方法二:教孩子使用一些描述事件的关联词、及情绪词,让孩子在描述事件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情绪,同时换位去感受对方的情绪。如:
在欣哥上幼儿园的时候,晚饭后出去散步,我们会经常做这样的游戏。比如我们在故事接龙的时候,她讲到了伐木工人把城市的大部分树木都给砍走了。
我就会问她:那你感觉之后会怎么样?
她会说: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变得糟糕、不美丽。
我还会问她:那伐木工人砍掉树后,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她会说:树宝宝没了爸爸妈妈,她很伤心就变成了书妖怪……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孩子不但会换位思考,还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小朋友攻击性比较严重的,家长可以去看这两本书,分别是《正面管教》、《父母的语言》。(ps:如果懒得看书,还有个便捷的方式——关注我。我会在这里持续分享育儿路上那些你我都会遇到的问题。)
相信我!在培养孩子爱心方面千万不要吝啬,这不是我个人的主观意见。而是科学家研究了地球上整个生物的发展史得出的奥秘,远古时代比实力人类在地球上其实比很多野兽都逊色,但人类之所以生存到现在,其实靠的就是人类的善意和互相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3
方法三、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包括不定期的亲子沟通,及家长处理事情的行为示范等。我家有个家庭会议,我们称之为“民主生活会”。
名称是仿照一部反贪电视剧的,具体名字我忘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很喜欢,觉得在会议上可以畅所欲言,包括控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这里再做个补充,我们所说的需要家长或老师干预的一定是事态比较严重的,如果仅仅是孩子间的打打闹闹,就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是“偶发性”事件,家长一定要淡定,保持冷静,不要过分介入孩子之间的纠纷;如果是“常发性”事件,就需要家长的干预,必要时可以请求老师的帮助。当然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要教会孩子一些解决争端的社交技巧。
最后,就是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接触的电子产品进行把关,如果刚好看到孩子在看一些暴力视频的,一定要对其进行引导,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行为,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
对于那些频繁的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家长要理性的做出反应。切忌暴力制止,以暴制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反而会提高这种暴力行为的复现率。
其实关于暴力带来的教训,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凭暴力镇压治国,以至于秦二世而亡。
放在现在就更不少见了,小时候被家长暴力制服的孩子,有一些长大后要么习得了家长的暴力手段,要么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创伤。
那么现在回到开篇我的问题,我觉得比起学习我更担心周边环境的影响。因为学习始终是自己的事情,有正确的方法和好的习惯,孩子一般都差不到哪儿去。
孟母之所以三迁是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环境,但今天换个教育环境显然不是很容易。就算换了环境,就能保证是理想的环境吗?显然以上方式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每个孩子身上其实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影子,所以好的环境需要家长先去创造。
上周末我去蹭了欣哥原幼儿园的读书会,读书会上幼儿园院长一句话给我的触动很深。她说:“我们现在是在修孩子的未来!”
今天的我们本身就背负着原生家庭的担子负重前行,若不卸下这些重担,他将继续依附于下一代。如何卸下——育儿的过程就是最便捷的途径。因为孩子就是一面镜子,身上所展现的好的、不好的肯定不是孩子能够凭空摸索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2018新版)》读后感(三)
很多网友评论电影《狗13》现实的反应了中国家庭教育的教育模式:“你要听话”。无数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把“你要听话”挂在嘴边,却从来不曾思考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孩子不需要被尊重,感受不需要被理解。
电影中,女主李玩的狗“爱因斯坦”走丢,对成人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一条狗而已。而对李玩来说,“爱因斯坦”究竟意味着什么?她可以和爱因斯坦吃一碗饭、睡一张床,爱因斯坦给了她父母给不了的陪伴,给了她成人无法给予的理解、倾听、忠诚。爱因斯坦对李玩来说,不是一条狗,更像一个亲人朋友。
成人采取劝说、冷暴力、哄骗等多种方式都没能让李玩妥协,反而是一顿体罚让孩子妥协,也正是这顿体罚将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彻底的压抑在心底。
表面看来,似乎是成人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仔细思考会发现,问题绝不是单方面的,是相互的。很多人责备成人不理解孩子,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发现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一个家长能够做到理解孩子的感受,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体罚;同样,如果一个孩子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后面的哄骗、劝说也不会出现。
双方在解决问题方面都是有问题的。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哪里来,是从父母的身上模仿而来。成人用威胁、恐吓、转移、压抑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和情绪,既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模仿对象,也没有教会孩子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解决问题,需要思考。我们内心早已固有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模式,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冲动、哭泣、打架;对成人来说可能是远离、冷漠、愤怒……。这些固有的行为模式都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搞清问题是什么。成人需要思考,孩子也需要思考,而成人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不自觉的替孩子思考,直接给孩子解决方法,或是将自己的感觉强加到孩子身上。
思考模式会影响行为模式,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教孩子学会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以下简称《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中提到的“我能解决问题”(I Can Problem Solve)就是这样一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技巧,它能够帮助孩子养成主动思考的思考方式,解决与人相处时遇到的各种日常问题。
莫娜*B.舒尔,博士,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美国亚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我能解决问题”是她以及乔治*斯派维克一起所作出的开创性研究,荣获了四项美国国家级大奖:一项美国心理健康协会大奖、三项美国心理学协会大奖。她还是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行为问题方面的媒体顾问。《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中提到的“我能解决问题”方法在数千万名儿童身上印证真实的提升了社交能力。它是积极养育的继续,从只关注父母的行为技巧扩展到了关注孩子的技巧。
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问题包括成人,我从这本书中认识到解决问题需要明确不同的人对事情的看法,然后思考怎么去做。解决问题表面是在引导孩子,实则也在指导成人的行为。书中的很多内容对我这个两个孩子的妈妈启发很大,跟大家分享三点。
一、解决问题之前,先搞清看法。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是不同的。在没有搞清问题到底是什么,以及当事人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认识没有达成共识前,谈解决问题都是徒劳的。
我家有俩宝。有一天二宝和大宝吃葡萄,还剩下最后一个,二宝拿在手里。这时大宝飞快的从小宝手里抢过了最后的一颗葡萄。二宝嚎啕大哭。按照日常的沟通方式,不仅大宝手里的葡萄会被抢走,还会被唠叨和教育:不要抢弟弟的,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
这一次,我抱起了受伤的弟弟,并安慰他。然后用“我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大宝沟通:搞清孩子的真实看法(孩子为什么抢走弟弟手里的葡萄,是因为自己想吃吗?),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结果出乎意料:大宝说弟弟不会剥皮,而且还有葡萄籽,他要把葡萄剥皮去籽后给弟弟吃。
这么一件小事,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大人看到的是抢夺,而孩子的想法却是帮助。
实际生活中有太多太多成人和孩子的看法不同的时候。成人因为思考快,很多时候往往直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做决定,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忽略孩子的想法感受,强迫性的将孩子拉到自己的阵营上。
这样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造成愤怒或争吵。成人按照自己的逻辑来教育孩子,孩子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错,就好像不同方向的两根缰绳,不朝一个方向努力,永远到不了终点。
要想搞清问题,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观察和提问,不要着急做判断。《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以帮助孩子思考问题是什么的谈话方式来帮助孩子思考解决办法。先搞清问题,然后安心的说出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再去寻找解决办法,评估结果。
二、怎么思考远比被告知怎么做更重要。
社交能力比较强的孩子都是懂得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那些倾向于躲避或跑开的孩子,往往都是思考能力较差的孩子。孩子思考能力的强弱除了取决于自身的智力因素外,大部分是受成人影响的。
成人的思考能力比孩子要快的多。但是他们期待一个没有什么知识和阅历的孩子的思考能力能够像成人一样。当孩子做不到时,成人会帮助他们做决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成人的帮助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机会。
还有相当一大部分的成人不会引导孩子思考。思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使孩子没有社交冲突的社会环境,自然就无法学会思考。成人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我能解决问题”以日常对话的形式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一些字词游戏,让孩子练习使用字词来思考并解决问题。
如基础字词“和/或者(还是)”能够引导孩子认识到解决问题不止有一种办法。
基础字词“一些/所有”能够让孩子认识到一个解决方法可能在一些时候管用,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管用。
感觉字词“开心、生气、沮丧、骄傲、伤心”能够让孩子在运用不同的解决办法时,考虑自己的情绪以及他人的情绪,进而在使用解决办法时判断这种方法是不是一种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个例子:
有一天,儿子和一个小伙伴在一起捞鱼,只有一个渔网。儿子没有机会使用,大部分情况下都被他的小伙伴给占用了。儿子失望又沮丧。我问道:
妈妈:“你想和XX一起捞鱼,但是只有一个渔网,你没有机会使用很失望,对吗”(搞清孩子的问题和感受)
孩子:“是的,妈妈,我的感觉糟透了。”
妈妈:“只一个渔网,怎样分配是合适的?”(引导孩子提出分配方法)
孩子:“每个人玩一会!”
妈妈:“一个人占了渔网所有的时间,一个人没有使用的时间,合适吗?公平吗?”
于是,儿子对他的小伙伴表达了自己对渔网的需求以及不公平分配的看法,接着他们一起制定了渔网的使用规则,每人捞5下。
教会孩子思考远比告诉孩子做什么更有意义。因为这意味着孩子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三、“我能解决问题”是一种超级简单的小技巧。
很多人认为教孩子思考问题太难了,或者还没有开始就被想象的困难吓到了。其实“我能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小技巧。
简单到你不需要什么复杂的道具,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人物,随时谁地可以练习。讲故事绘本、吃饭时、在商场、在车上、多个孩子、一个孩子等等都可以直接练习。
练习的时候使用我能解决问题的6组基础词汇、5组感觉词汇、以及实际解决问题之前的5组词汇,加上基础对话,就可以完成练习。当孩子与孩子之间出现了问题时,可以使用如下的基础对话:
1. 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了?
2. (另一个孩子)有什么感觉?
3. 你有什么感觉?
4. 你能想个不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使你们两个都不会生气(或者他不会打你,等等)吗?
5. 这是不是个好主意?
6. 如果是个好主意,去试试
7. (如果不是好主意),哦,你得想个不同的办法。
在开始使用“我能解决问题”方法时,成人要有“问题来临”的觉知。想要在遇到问题时,应用我能解决问题的技巧,必须要有足够的练习才能将这种技巧变成潜意识的行为习惯。所以练习必不可少。
这本来是教孩子的一种思维技巧,但对那些无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的家长同样有效。就像《狗13》中的父亲和女儿一样,如果双方中任何一方具备了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也不会出现家庭中的“被听话”。解决问题需要的是思考技巧,而思考技巧需要家长的细心引导,尤其是当孩子还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