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大风吹倒读后感篇一
第一次看到不被大风吹倒的视频的时候就觉得很治愈,这个世界太广袤了,人站在原野上,丛林里都无避免会被四面八方的风攻击或者托举。
躲在格子间里谋生的我们每天都在躺平和内卷之间仰卧起坐,微不足道的韭菜也想长成内核稳定的参天大树,迎着风,不被大风吹倒。
朋友和我说看完这本书就像喝了一杯大麦茶一样,暖暖的很舒心,莫言老师就坐在客厅里给你剥橘子,倒热茶,笑眯眯的,慈祥的听你吐槽生活里的难事儿和一些暂时跨不去的坎儿,最后摸摸你的头,说你已经做得很好啦。
不被大风吹倒读后感篇二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就连躲在文字后面的作家也成了活跃在媒体上的公众人物,从后台走到了前台,还炒出了“文学CP”的热梗,这大概就是莫言说的“喧嚣”吧。喧嚣并不完全是负面的,而“潦草小狗CP”的喧嚣恰恰起源于余华和莫言的“真实”。真实会戳破喧嚣,但真实本身也会引起一场喧嚣。
莫言的新书《不被大风吹倒》是一部散文集,从自己出版的作品聊到人生哲学,有自己高密童年的回忆,也有余华毒舌、史铁生当守门员的往事,最后以文学收尾,聊到了阅读的意义,写作的灵感等等。
书的前两章更像是读者见面会的问答环节,每一篇小文章都解答了一些读者频繁问到、热切关注的问题,读起来让我想起了周国平的一本书,叫《人生答案之书》。读完你会发现自己曾经疑惑的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思考过,地理位置天南海北、甚至年龄差距悬殊的读者因为读了同一个作家的作品引发了相似的思考这种感觉还是挺奇妙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人生并没有“答案”,但我们还是忍不住不断地向不同的人寻求人生建议。学生时代我们关心爱情,会问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真爱是什么样的;工作之后我们关注人生抱负与理想,会问要不要为了工资这“五斗米”放弃自己真正的理想,会问人生规划、挫折与蜕变;成家立业后我们追求幸福、畏惧死亡,会问人生的意义,获得幸福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一生中同样会面临的问题,看别人也是看自己,但没有人能够给出标准答案。提问的意义在于:在我们提出这些问题的那一刻,我们的智慧就已经觉醒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带着答案提问题,我们提问不是为了得到解答,而是为了得到共鸣。我们想从“权威人士”那里汲取力量来让自己在已经作出选择的这条孤独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希望莫言的这本书能够给你带来这样的力量。
不被大风吹倒读后感篇三
开始写作
这两天在读莫言的新书《不被大风吹到》
我看书的习惯是会先看扉页、目录、序,包括评论等等”边角料“的。因为是在微信读书上看电子版,所以也会在自己标注感想时收获许多互动。这些交互让我萌生了很多思考,进而我觉得最好的让思考延续的方式便是写作。
起先是我看到评论区里的“差评”。不知从何时起,也许是从甄别一本书是否应该读而看豆瓣评分延续下来的习惯,为了保证一本书评价的尽可能全面,我总要像买东西一样看看各方面的评价。而且为了避免好评的先入为主天花乱坠和被营销操控的可能,第一眼往往看的是“差评”。这本书的一条“无用论”评论便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大体就是讲,这本书大抵是被出版社逼迫下收集了一些边角料而草草出版的,本身并没有太多营养。
客观的讲,这和我看到一半的感受是一样的。一方面很多文章年代久远与当下的现实有了疏离,另一方面能量密度确实更像是小朋友看的寓言小故事。仿佛这些文章如不是顶着当红作家的旗号,更应该出现在朋友圈。
接着是我有感于书中“我的一天”这篇文章,莫言讲“我的午休时间很长,十二点上床,起床最早也要三点,有时甚至到了四点。等我迷迷瞪瞪地起来,用凉水洗了脸,下午的阳光已经把窗上的玻璃照耀得一片金黄了。”我们很多人觉得,大作家这样“成功的人”往往应当披星戴月只争朝夕,但事实上,莫言的一天也许和你我的一天都并没有太多两样。
那么,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这本书到底应当好评好是差评,值不值得读?于我来说,他虽然并没有给我提供多少人生的觉悟时刻亦或是情绪价值,但他促使了我写作的开始,那于我也便是有益,这可能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卷有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