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偶记》读后感(篇一)
私塾与専读生 国学知识+数理化科学 加上作者外祖父外交官的背景 洋文更不在话下 作者的天资加上后天的博学 进哈佛读研读博看来是必然之道了。作者的伯祖父是晚清清流派 溥仪帝师,现在看来这家庭背景是很雄厚了 而高雅的文化素养造就了作者清雅素淡之骨 使清流源远流长 滋润后人。也是作者的低调为人 使得他在乱世中不受过分的打击。 教授治校 作者反复赞扬梅贻琦 他的教授治校的思想 是对学生的贡献 对教授的贡献 更是对教育的贡献 高中时老师就引用梅校长的话:大学之大非在于大厦 而在于大师也。希望现在的大学也能记住几十年前的这句话 而不要退化到封建。 西南联大 可以说陈岱孙经历并且参与了清华迁校的整个过程 见证了清华的成长。 先生治学 先生学的教的都是经济学 他的讲义条理清楚 逻辑缜密 他却从不出版 时不时要做修改 可见治学之严谨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先生说 在中国大学讲课除了外语课 别的都应该讲中文 作者哈佛学成坐船回国 途径南洋 见那里到处讲英文 可见殖民主义深入 作者因此十分痛恨。他回国在清华任教 把所有讲义都用中文写 虽然他学的时候是全英文 但他不厌其烦 逐个翻译 只有必要时 在专有名词旁边 注释英文原文。那时候的爱国主义太令人感动。
《往事偶记》读后感(篇二)
作为一个经济学门外汉,知道陈先生的名字,源于大学时代在燕南园闲逛的时光。当时燕南园里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机构,也没有一个一个围起来挂着高深莫测牌子的小院,房子也大多破旧。我在园中某处房子(陈先生故居)前,见到了陈先生的塑像。像是先生晚年样子的坐像,非常慈祥;然而仍能看出这是位修长的帅哥。所以,就记住了名字。
后来才知道,那还是陈先生去世后不多几年。那时候,他旧日住所里,晚上还会亮起灯光;想来应该是陈先生家族中的后辈亲人。再后来,房子似乎也被学校拿来他用,像也没了。
长腿帅哥的印象,在书中的许多照片中得到了印证。先生的家世,从他为海外族人所作的陈宝琛生平叙略可见。篇目中除了回忆个人求学和教书经历外,关于清华当年的管理方式、梅校长、联大前后的几篇最有价值。记述1936年打猎的经历也很有看头。这些文字非常节制、简练,准确,绝无渲染冗余,正如别人描绘他讲课的风格。(有短评说先生文笔不佳,实在不敢苟同。)虽然作者从五十年代开始在北大工作,其中却几乎没有涉及这几十年生活和工作的文字;相反,对当年清华体制的形成、抗战前后的部署安排、西南联大岁月的经营,却有清晰细致的描述。什么谈,什么不谈,颇可见陈先生的态度;四十多年在北大的工作和生活,恐怕说什么也难敌早年的清华岁月。
所收文章虽然有重复部分,但作者追溯往事,脉络清晰又细节生动,实在让我了解了不少新东西。作者抒情议论的地方不多,但少有的几处,如对家乡号子歌声的怀念,对“人到中年”的觉悟,“寇深矣”的评论,都令人非常难忘;还有些地方,读来则是沉痛了。
《往事偶记》读后感(篇三)
先说缺点吧,书中虽篇目不同,内容有不少重复之处。
商务印书馆的《碎金文丛》收录诸名家的小品文章,或为治学随笔,或为口述自传,短小精悍,片言鳞爪,读起来随意自然,悠闲自在。
陈岱孙的《往事偶记》主要是追忆自己的读书和育人经历,间或怀念学人。行文踏踏实实,修辞朴素平实,叙事实事求是,有古君子之风。
文似看山不喜平,读本书稍显平淡。如果不了解一些故事,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是难以理会的。如图二和图三分别摘自《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校务领导体制和前校长梅贻琦》和《回忆梅贻琦先生》两文,都有回忆梅先生,图二克制谨慎,图三褒贬分明。语气和用词的差别在于前文写于83年,梅先生因晚年在台湾工作,功业事迹还不被当局认可,甚至目为蒋氏走狗。到写作后文的93年,两岸交流既多,一批学者如叶企孙等被舆论平反,自然无须遮掩,可直言梅先生之功高了。这种微妙委婉的行文既可见阴影对创作的危害之劣。信笔直书的作风,陈先生方正不阿的高洁人品则能窥见一斑。
书的末尾收录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写给陈岱孙的书信六封,所谈无非生活的窘迫和众多学者的互助救济,既心酸,又感动。梁思成的信笺简短平白,林女士则絮絮叨叨,随性挥洒,由信观人,也是有趣。
此外,书中提及的陈先生授课纯用中文,爱国热情的狂热的原因,在西南联大的工作始末,印象深刻,更为陈先生品格折服。《编后记》一文论述了陈先生的生平和若干文章的背景,夹杂的议论大有阳秋,读者可先读此文。
《往事偶记》
陈岱孙
商务印书馆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