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经典读后感有感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1 22:35:36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8-01 22:35:36   小编: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一书试图通过讲述教育中的感动时刻,来探讨教育的真谛。这些感动不仅来自师生间的互动,也来自学生自身的成长。本书让人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引导,是一种情感与灵魂的交流。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一)

最近,电影《银河补习班》的上映,引发了人们对教育问题的热议,尽管影片有其激进和偏颇之处,遭到影迷的一致吐槽,但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动力,甚至厌学,虽然有其自身原因,但我们的教育方式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好的教育方式呢?或许,我们从《感动教育点燃心灵》一书中,能够找到一个较好的答案。

本书的作者是印尼华人陈文权,他在日本获得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四个博士学位,现任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部教授。

陈文权先生从事教育事业二十余年,总结出 “陈文权教育法”这一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把学习动机与脑科学及理工学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育,与学生在心灵上建立沟通,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挖掘自身潜能,建立自信,最终成为有用之才。

不仅在日本,目前在中国也存在很多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大部分学生是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好,即使自己毕业后不去工作,也不用担心经济问题,父母有能力负担他们的费用,因此,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最终成为“啃老族”。

而学校的教师也同样对教学缺乏热情,究其原因,是学校注重教师的学术成果,因此,教师把时间更多地花费在学术研究上,自然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就会相对较少。但我们都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教师忽视了教学,就是缺乏为人师的责任感。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呢?

首先,就是教师要建立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责任唤醒那些沉睡的灵魂。

其次,要热爱教育事业,唯有如此,才会倾注爱心,而爱心是双向的,你付出了,终将得到回响。

最重要的是,要感动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才会有感动,学生们在心灵上接受了,才会考虑如何去改变自己。

少年强则国强,年轻人是祖国的栋梁和希望,他们的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这本《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唤醒孩子学习的动力,相信我们的孩子都是可塑之才,相信我们的教师都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二)

邻居家的男孩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优异,考到了北京某一知名高校。这一消息,着实让他的父母骄傲过一番。可是大学四年挂科五门,他成了问题学生。学校几次跟他父母沟通,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学业。毕业论文答辩,父母从老家赶到北京,天天陪着孩子,跟导师陪了无数笑脸,好不容易才将将就就过了答辩,拿到了毕业证。

现如今这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他们从紧张的高中学习升入大学,一下子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方向。从此放任自流,一蹶不振。网上经常会爆出被大学劝退的学生,甚至于清华、北大也出现了这种类型的学生。

怎样让孩子们找到目标,坚持不懈,就成了大学教育的一个难题。 《感动教育点燃心灵》就是一本介绍怎样让学生“寻找自我”“提高自我”,“改变人生”的书。这本书的作者陈文权是一位旅日华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他是工学,医学、药学和教育学四科博士,也是美国超声波医学会院士,美国声学学会院士,日本超声波医学学会院士。

陈文权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学术院教授,在早稻田大学,报名选修陈文权教授的课程条件很苛刻,但是还有许多学生慕名而来选他的课程,因此学生和媒体称他的教育方法为“发生奇迹”“点石成金”的教育法。

陈文权教育法为什么有这样大的魔力,他又是怎样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的《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这本书中有着生动地呈现。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陈文权教授就是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他的课程通过学生互动,从亲身经历出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他用自己的热情与真心去鼓励拥有好成绩的学生,同时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让他们重拾自信。

我们的课程标准规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可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很多老师难以做到兼顾差生,所以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常常是自暴自弃。大学里则是60分万岁,只要不挂科就行。陈文权教授告诉学生第一不是目标,而是通过点,人要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理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强调教育中的爱。陈文权教授就是用他的爱与真诚感染学生,让学生自我领悟。 陈文权教授用自己身边的事情去现身说法,也让学生用自己的故事感染身边的人,这样的真诚相待让人感动,也催人奋进。 这本书适合教师、学生、家长、领导者不同角色的人阅读,“陈文权教育法”的神奇最主要的还是他用尽了自己的爱心与真诚,利他利人,这是现阶段很值得提倡的教育方法。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三)

近日河南的常某因打老师上了热搜,并因此而招来牢狱之灾。已身为人夫为人父的常某,只因偶遇20年前对自己施以暴力的老师张某,勾起心里不愉快的记忆,冲动之下不仅辱骂张某,还对其扇耳光。

平日众人眼里热心助人的“大好人”,做出这样的举动,实在是令人费解。而当人们了解了缘由之后,相当一部分人都对他充满了同情。

原来当年不过十来岁的常某是老师张某眼里的“问题学生”,因此受到了张某暴力殴打。年幼时期的经历,对常某造成不可磨灭的心里阴影。如今的他,不过是在为年幼时的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但却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

有人曾说,如果让德不配位的人来做教育,真的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所谓言传身教,一旦教者有错误举止,更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为"问题学生",老师的管教固然是必要的,但只会对其施以暴力的老师,更是“问题老师”。

常某的不幸,作为老师的张某难辞其咎。

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除了教学成绩,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进程中,更担负着言传身教的重任。

在真正的教育者眼里,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在日本,就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用自己独特的“心法”,改变了无数“问题学生”的命运。

《感动教育,点燃心灵》这本教育心得书籍,正是这个神奇之人的心血之作。没有鸡汤,没有套路,反而是作者历尽艰辛的求学、教学历程占了大量篇幅,这也正是此书的特别之处。

《感动教育,点燃心灵》的作者陈文权,生于印尼泗水一华人家庭。自幼就因政治原因辍学,为了使哥哥经营的电器商店能有更好的发展,想方设法来到相对封闭的日本留学。

在外国人难以获得认同的日本,陈文权费尽心血先后取得了工学、医学、药学和教育学四个领域的博士学位。可是即便如此,他一度因歧视而无法获得工作,甚至是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先后两次被迫离开日本,陈文权曾一度严重抑郁。

如何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磨难,如何破解人生的困局;

对于被众人放弃的“问题学生”,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还是一味说教?

在《感动教育,点燃心灵》一书中,作者给大家逐一娓娓道来。

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养育儿女的父母,以及众多的老师们,教育孩子如何避免成为“问题老师”;

如何才能激发每个孩子生命中向上与向善的力量,不把孩子当成学习的机器?

在《感动教育,点燃心灵》这本书中,相信我们会从作者的教学经历中找到答案。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四)

作为交换留学生在早稻田大学交流时,我有幸以学生和助教的身份跟随陈教授学习了一学期。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助教,我有幸在这本书正式出版之前,拜读了这本书的书稿。还记得拿到书稿时,才翻开第一章,我便忍不住一口气读到了最后。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到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仅是因为书中讲述的一个个学生的心路历程,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更因为,这本书给了深感迷茫的我许多珍贵的启发,让我对自己的内心和人生有了崭新的认识。

这本书既讲述了陈教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人生经历;也讲述了他如何引导身处迷雾中的学生们,找寻人生方向的故事。作为一个外国人,要在异国他乡获得他人的认可,已然不易;而要在外建功立业,更是困难重重。然而,身为印尼华人的陈教授,却在日本和美国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期间经历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无数的人海浮沉,磨练了陈教授乐观坚毅的品格。他的这些人生经历,也成为了年轻学子最好的教科书。他始终教导学生们以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面对人生;以一种知恩图报的心态,为人处世。陈教授始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面对学生。他那至真至诚的态度和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叩开了一扇又一扇紧闭的心扉。在他的教导下,许多学生激发了内心的潜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那“点石成金”的教育方法——“陈文权法”,也被媒体和社会广加赞誉。

书中讲述的虽然多是陈教授和日本学生的故事,但是,作为一个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我却从中感受到了极大的共鸣。书中多次提到,当今日本的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碌碌终日。反观当今的中国大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万人挤同独木桥”的高考重压,使得进入大学之前的学生们只有一个目标——考进一流高校。可是,进入大学之后的人生要怎么度过,却很少有人告诉他们。许多踏进大学门的学生们,瞬间失去了目标,不知所为。课堂上打瞌睡、玩手机、心不在焉的学生比比皆是。大多数教师对此都是视若罔闻,然而陈教授却不愿袖手旁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他始终严格要求学生,从不妥协。当学生有所松懈时,他不断鞭策他们;学生取得进步时,他毫不吝啬地赞赏他们;学生遇到困难而气馁时,他则会不断鼓励和帮助他们,直到克服困难......

陈教授始终以一种真诚和开放的心态面对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发了学生们的一系列改变。无论是他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值得国内的老师们借鉴和思考。作为学生,我们也能从陈教授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中、从一个个学生发生的惊人改变和成长历程中,收获自己的感悟。

我相信,正在人生的道路上茫然若失的你,定能从此书中收获走出迷茫、发现自己的力量与勇气。

——转自一位留学生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五)

前几天家人聚餐,刚参加完高考的表弟兴冲冲地说自己解放了,要出去旅游。听到他这话,他老妈,我的小姨也不甘示弱地说“我也终于解放了”,一家人哈哈大笑。确实,高考一结束,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不管是亲自上阵的考生,还是在后方殚精竭虑的家长。 对那些考得还不错的孩子,家长尤其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孩子开始放松管理了。然而我想说的是,高考只是人生中小小一道坎,跨过去还不够,真正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纵观现在的大学教育,不难发现,许多大学生并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标榜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音译)形成一种风气,可以说是大多数大学生的真实写照。考上大学后,孩子们的学习目标反而没有了,学习劲头反而削弱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一书中提到两点原因,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环境影响。新生一入学便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并沉迷于此,对学习不再投入时间和热忱。另一个的原因在于,上大学前,我们都习惯了家长老师给我们发指令,等到了大学,老师不管了,家长也管不了了,没有了指令的我们失去了目标,和周围的同学一起沉溺于玩耍享乐。 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感动教育点燃心灵》一书的作者,陈文全博士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跨国求学、跨专业钻研,考取4个博士学位、获得3个院士荣誉的故事,并以此作为激励学生的模板,在教育领域开创的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先进教育法。 陈文全博士士印尼华侨,他23岁到日本求学,先后取得工学、医学、药学和教育学跨文理的4科博士学位,不可谓不厉害。他发明的超声波造影剂,取得了日本数十项以及美国两项专利,荣获美国超声波医学会院士、美国声学会院士、日本超声波医学会院士三个院士称号。而在教育领域,他又创立了互动式,课堂运营管理法IOC,并实践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修养的教学方法,备受日本和印尼教育界推崇,取得了广泛的成果。 01 苦难对于人生的教育意义 要了解陈博士的教育法,我们得先了解他所经历的苦难,以及苦难对于他人生的教育意义。 1951年,陈博士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作为第二代印尼华人,他经历过最惨无人道的9·30惨案,那是1965年印尼排华最严重的时候,当时在印尼生活的华人都受到了当局的严重迫害,不仅生活水平低下,连最基本的求学和工作自由都没有。 当时只有14岁的陈博士没能上大学便早早参加了工作,他跟着哥哥靠经营电子产品谋生,同时也在暗地里不放弃对自我以及对身边邻里的学习教育。 在日本,他完成了自己的电子学主修课,还修了一个博士学位,优异的成绩并不能给他带来工作,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为此,他咬牙坚持,又考了一个博士学位,遗憾的是同样没能找到一个工作。因缘际会下他去了美国,发明专利,发表论文,在美国的大学任教5年,最终被日本重新聘请回来做教授。 回到日本后他又拿到了两个博士学位。说到这大家可能会以为日本的博士学位好拿,其实,日本的博士学位在国际上时出了名的难拿。陈博士凭借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以自己的坎坷经历为底色,以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基调,努力付诸行动,追逐梦想。 02找到内在驱动力,实现终身育人的目标 陈博士的经历是他进入教育行业的源动力,他在印尼求学不成,卖电器谋生时,就曾不时给身边同为华侨的同胞教授知识,以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功成名就从美国回到日本后,他又在校园里做科研,教书,这样的环境也更加坚定了他投身教育行业的人生目标。 陈博士在日本大学教学期间发现许多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对教学因循守旧,一本教材能够用上十年不换,缺乏教学激情,有的教师只重课题研究,而没有专心教育培养学生等等,这些问题其实在中国的教育中也同样存在。 他所创立的“陈文全教育法最大的特点是发现并提升学生的潜力。他在课堂上,创造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比如让学生每堂课结束后都写一段不同主题的感想文,有时候是对于课程的看法,有时候是对自我人生目标的期待等等。他试图从与学生的点滴相处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为他们提供舞台和机会。 他喜欢在课堂上穿插杂谈,有时候他谈自己,有时候他让学生谈自己,用不同的人生经历,所见所思所想,让学生受到触动,吸取教训,获得经验。 当然,感动教育并不是时时温情以待,让学生不敬畏老师,不敬畏教育,这对于改变当前教育现状远远不够。为了改变学生不思进取的现状,陈博士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他要求:上课迟到10分钟以上按缺席处理,出勤率不能低于70%,每节课必须提问三次以上,一学期要上讲台演讲几回等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他教出来的学生都能够纪律严明,理清思路,能够很好地表达自我的观点,有些公司甚至会专门让陈博士推荐他的研究生到自己公司上班。 曾经有日本的媒体称陈博士为当今“孔子式的人物”,可见他的教学理念和孔子先生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比如孔子学说里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不严,师之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都在陈博士的教育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陈博士在谈到“什么是教育”这一话题时,曾说:“何为‘教’?即教师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倾囊而出;何为‘育’?即振奋人的精神和意识。”他认为自己的教学过程,主要就是在帮助学生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意识。相较于单纯地灌输学生知识,培养孩子的品格,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六)

书店里,关于教育的书琳琅满目;各类社交媒体,也不断抛出的关于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

但关于厌学、失去生活目标和生活勇气的问题学生,也一样层出不穷。

问题学生是天生的吗?还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教育有所改变吗?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圣人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无独有偶,印尼华人陈文权通过30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总结出一套教育方法,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历尽艰辛最终成功的感人经历,启发和帮助了一批又一批的“问题学生”。

陈文权教授独创的“人才教育法”,被称为“陈文权教育法”‘“感动教育法”等,通过这些教育方法,将那些“朽木不可雕”的问题学生,神奇的调教成为大器之才,

在他的新著《感动教育 点燃心里》一书中,陈文权教授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学生们的改变过程,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01

陈文权教授1951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市,祖籍中国福建泉州。

他先后取得工学、医学、药学和教育学四科博士学位,荣获美国超声波医学会院士、美国声学会院士、日本超声波医学会院士三个院士称号。

但他的求学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幼时经历印尼“9·30”事件,一夜之间,所有的华语学校被关闭,14岁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后来一直帮助哥哥经营电器商店,等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时候,萌发出去日本留学的念头。从21岁开始找担保人,一直到23岁才达成所愿。

他备尝留学的艰辛、经历人生的起伏,最终达到自己目标,并致力将自己的经验传授下去。

02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这种现象在移民中也是如此。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习惯,第一代人千辛万苦打下“江山”,喊着“再苦不能苦孩子”,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不肯让孩子再去吃一点苦,遭一点罪。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加入“啃老族”的大军里。

但是对于犹太移民来说,即便是到了第三代还是很有出息,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所有的犹太移民都会对孩反复讲民族的苦难历程,哪怕孩子这种日复一日的讲述会渐渐印在孩子的脑海里,融进他们的血液之中。

所以陈文权教授认为反复讲述民族的苦难,父辈的苦难,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力。

教育孩子,真的不需要深奥的大道理,有时候,长辈与导师讲述真实的、自己亲身经历的磨难,触动孩子的心灵,引起共鸣,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03

陈文权教授一再强调:感动与爱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心”。

他执教的早稻田大学,是日本最好的私立学校之一,考进去的学生都是出类拔萃的,因为入学考试太难,不少学生在入学之后就感觉已经实现了人生目标,再加上之前的日本,工作是终身雇佣制,所以读大学的日子就是得过且过,没有了再奋斗的目标。

(其实,我们国家的大学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家长们也认为只要进入好的大学,就一劳永逸了,至于大学努不努力,都不重要了。于是就有很多学生通过不了毕业考试,找不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

现在的社会是适者生存,没有企业愿意雇佣游手好闲之徒,文凭再高,没有真才实学也一样找不到工作。

陈文权不像一些毫无责任心的教授一样,对这些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运用自己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得到改变。

在他的课堂上,不单单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听讲。每次上课的前几分钟通过讲述自己正视困难的亲身经历,打动学生,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他还要求每个学生做3分钟的自我介绍,每节课都要写针对课堂的感想文。做他的学生,一个学期必须演讲几次,通过演讲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漫漫人生路上,得遇良师益友,是最大的幸事。尤其是在决定人生最重要的大学时期。良师会为你指明方向,而陈文权就是这样的良师。

04

在《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这本书中,陈文权具体生动地描述了学生转变的过程,详细的讲述了他创立的这些独特教育法,这些教育法是发挥本人潜力和特长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限于学生,只是稍有进取心的人,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书中的教学事例虽然是大学生的故事,但是同样适用于各个年龄的孩子们,希望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所改变的老师和家长们,不妨读读这本书。

而那些失去自信的学生,更应该认真阅读这本书,从陈文权教授身上汲取营养,重新审视自我,获取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七)

大学的时候,我们化工系的一位老教授,我们都叫他小老头,他是隐藏在化工系的国学大师。枯燥乏味的专业课,通常会变成他的国学课。他经常会表达出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满,在他眼中我们缺少了一种“精神气”。他推荐我们读《史记》,读《曾国藩》,读各种的名人传记。就像小老头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罗曼·罗兰曾经在《贝多芬传》中这样写道:“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为我们的养料吧。”

在每一个失败者的身上都能看到自己人生的影子,在每一个逆境中成功的人身上,都可以看到自己人生的希望。这或许是名人传记受人推崇和喜欢的原因吧。

从草根到帝王,从狗熊到英雄,史书中的人物传记,在成功者上位后立撰者或迎其所好,或粉饰太平,为这些草根英雄描绘上神秘的传奇色彩。或是在写的过程中掺杂着个人的喜好和感情。时代造就英雄,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以读名人传记,在他们的故事中寻找逆境之时的智慧和勇气、为人处世的态度。但是,当这些故事处于我们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于我们却不再具有可操作性。

或许真正能够感动我们,具有借鉴性的,还是那些普通人的成功之路。因为在这世间真正的成功者少之又少,而我们绝大部分只是普通的人。那些鲜活的例子就在我们的身边,它胜过枯燥乏味的长篇大论,因为例子具有生命力,能够打动人心,具有可操纵性,离我们并不遥远。

简单地说,我们身边普通人的经历,引起了我们的共情。

共情,是基于人类共同的心理沉淀和个人类似的生活经历。

《感动教育,点燃心灵》正是一本讲述作者成长经历,和教育实践的书。本书的作者是陈文权,他拥有工学、医学、药学和教育学四科博士学位。他是早稻田大学的教授,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了学生缺少学习动力。针对这一问题,他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去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力。

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和身边的人真实的经历去触动学生,激起隐藏在他们基因之中的力量—共情。

熬过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当时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老师不断在耳边说的话,“考上大学,你们就轻松了。”当进入大学后,发现很多人都是依靠这句话坚持下来的。翘课追剧、打游戏,“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可脚下一片泥泞。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却被无情地打击,“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好几百万。基本上人人都过了英语四六级,有计算机二级的证书等等”,此时才幡然醒悟,原来我们毫无竞争优势。

陈教授26岁才考入日本的大学,并且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奖学金,六年的时间他拿到了博士学位。但是因为他是外国人,投了100多分简历,也没有找到工作。于是,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拿到了第二个医学博士的学位,但现实残酷无情,他依然无法获得一份工作。面对这样的不公,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发明了世界领先的超音波造影剂,因为这样的成就,他受邀去美国的大学任教。

后来他再次回到日本任教,却还是因为他作为“外国人”的身份受到排挤,被逼辞职。

我们无法预料到人生的下一步会怎么样,可能前一刻还是风平浪静,下一刻就是惊涛骇浪,我们能做什么?在人生之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为未来做好准备。

人生就是查漏补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但陈教授的人生经历,却在帮助我们查漏补缺。

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是倾听,不愿意沟通的主要问题是我们不愿意倾听对方的声音。父母与子女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都是我们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拒绝倾听对方的声音引起的。

陈教授的课程规则严苛,为什么会成为早稻田大学最热门的课,而他也是最受欢迎的老师呢?

在《感动教育,点燃心灵》中讲到,就是因为他愿意以平等的身份,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情绪,愿意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善意,当他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理解,他会更愿意敞开自己的内心,接纳老师的进入。

在《进击的智人》中,作者提到人类的共情可以追溯到1800万年前,为了对付凶猛的野兽,共情让古猿类可以感知同伴的痛苦,让他们在精神上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共同抵御敌人。共情让支援同类的同时,自己也受到同类的庇护。

《感动教育,点燃心灵》一书中,陈文权教授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实践感动着、激励着学生,让学生的人生有了前进的目标,有了强大的前进动机,让他们成为优秀的人。同时,这些学生也在成就着陈教授,让他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地前进,改变更多的人。

共情,最终让我们彼此成就。

陈文权教授的《感动教育,点燃心灵》,这本书不是讲述他的人生坎坷经历,而是以自己人生经历出发,去触动我们的心灵。人生低谷之于我们除了苦难,还有机会。在这本书中,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人生处处是机会,即使是苦难背后。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八)

轰轰烈烈的高考,转眼间已经落下帷幕,高考分数也已经出炉,最激动人心的报志愿的时刻马上要来了。

在这个九月,会有一大批学生,走进各个大学的校门,开始他们新的旅程。

四年以后呢?

一切都是未知。

很少人觉得大学生活没有遗憾。

遗憾没和喜欢的人告白,没趁着各种假期出去旅行,没去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有那种玩了四年游戏,后悔没好好上课的人.....回忆起来时,“只是当时已惘然”。

大学和高中是截然不同的环境,很多人从那种高度紧张强压的环境,一下子到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会感觉有点不适应,有点茫然,然后很有可能就那么迷迷糊糊地过了四年,似乎也认真学习了,可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那被忽视的一点就是:上大学是为了什么?

很多人在高中时,目标非常明确:“我的目标是清华北大”、“我要上985、211重点高校”......可是,当这些目标实现以后呢,就如同一个人登上了山顶,他在登上去的一刹那一定会失望,因为他已经没有目标,如同一个一流剑客打败最强的对手变成“天下第一”,他一定会体会到强者那种“无人匹敌”的孤独。

我们的邻国日本,有一位大学教授针对这个“盲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教授名叫陈文权,背景很有意思,印尼华人,因为在印尼华人受教育的限制,去日本留学,获得四个博士学位,从零起步,从原来被日本大学排斥到成为早稻田的教授,他本身的成长经历就足够看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种种不公正遭遇中,还总结出了自己的“陈文权教育法”,写了一本《感动教育,点燃心灵》的书,针对大学教育的问题,给出了有力的回击。

陈文权先生的著作感动我的有以下几点:

作者本身跌宕起伏的成长经历。

以前我想象不到上学有多难,至少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上学只是一个选择。可是陈文权先生是真的那种很渴望上学却没得上的人。因为他是华人,上学的时代正好赶上印尼黑色恐怖时期,学习中文都是被禁止的。好不容易去日本留学,也遭遇了很多磨难,即使博士毕业,也无法在日本找到工作,最后出走美国,又被恩师邀请回日本,最后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在教育学生方面也总结出自己独到的方法。这种无论如何也要学习的精神,总让我想起韩国的大长今,日本的阿信,读来总是让人感动。

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每个学校里总会有那么几个不学习的人,到了上课的时间不是逃课,就是睡觉,一般老师只会默默感叹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就把这个学生从关注名单上Pass掉了。

当然,更多情况下,可能老师根本不知道有你这号人。因为老师们总是认为大学生已经是大人了,懂得如何自主学习了,可却忽视了他们其实还是不成熟的孩子。这种认知的错位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学,为什么学,只能在大学里“熬”日子,因为高中的那一套学习方法在大学里似乎有点走不通。老师呢,只管讲好自己的课。两个体系如两条平行线,除了上课、交作业,基本不会有太多交集。

可是陈文权先生关注到了这一点。

他关注那些迟到、睡觉的学生,也关注那些实验数据过于“漂亮”的学生,甚至那些老师不愿意管的刺头等等,颇有点“一个都不能少”的感觉。

有人说他的课堂是差生集中地,可是学生的改变也印证了他的教学方法的魅力。陈文权先生任职的早稻田大学,是世界知名大学,可是学生依然有考上大学后失去学习动力问题,可见这并不是个案。陈文权先生的魅力,或许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看到学生,和他们交流,点燃了他们内心的激情,让他们找到了方向---原来上大学还是很有用的,并不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那么简单。

互动教学,脱稿演讲的实战演练。

在书中,我能感觉到那种理论结合实际的落地感,是真真切切让学到的东西能够应用出去。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很多理论其实都过时了,和实际脱轨了,可是老师们依然在讲。这样的知识价值何在?非常值得深思。听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学了四年理论,出了学校一片空白,这并不是说笑,甚至在学生步入社会时,很容易感受到社会的残酷--为什么我学的东西一点都用不上呢?

学生的能力,在陈文权先生的课堂得到施展。脱稿演讲,锻炼当众表达能力,写300字感想文,提升了总结概括能力。自我介绍,让原来互不认识的学生,抱团成了一个集体。有时我们感叹为什么觉得上课很枯燥,其实和课程设计也是有关系的。好的老师,就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而且还觉得学习很有意思。学生知道我学了这个以后在生活中能够怎么用,让学到东西和实际生活牢牢抓在一起。知识不缥缈,学了就能用。

用心去沟通。讲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最有力量。

陈文权先生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学生讲出自己的故事,从而发现内心的力量和方向。我觉得他的教学方法之所以改变了学生,是因为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的在帮助他们。

其实大学生是真的需要引导和看见的,我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被教导“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可是考上好大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没人告诉我们,于是很多人最后只能总结出“好大学=好工作”。可是这个公式有时真的无法支撑整个大学生活,因为就业看起来似乎还很远,可眼下的路却依旧迷茫。就如一个太遥远的灯,照不亮脚底下的路。

在陈文权先生的教学中,我能感受到他是真的看到了学生。他既看到了他们不成熟需要引导的一面,也看到他们作为社会人的无限可能性。而他的教学也为把学生塑造成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不断铺路,上课提问,下课写总结,自己想研究课题,想方法,联系各个环节供应商,不知不觉,学生已经百炼成钢。如果学习是工作的预演,那工作还有什么难的呢?

陈文权先生最感动我的点,就是他对教育的热忱,他愿意真诚的去帮助学生,让他们去好好学习,被误解,被拒绝,依然不改初衷,别人看着是“受累不讨好”的活,我读来却觉得难能可贵---他是真的把“利他”做成了一个事业,孔子说“有教无类”,他就是“雨露均沾”,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成绩排列中长大的,他却并不偏爱某一类学生,而是期望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说的肉麻点,这是一种多么无私的大爱啊,这样的老师多么难得啊。

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每个高考完的学生,在踏进自己理想的大学以后,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而大学老师,我觉得也需要对学生做必要的引导,想想,如果大学的老师和陈文权先生一样,在授课之外,也能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许我们的大学可以培养出更多实用性人才。

清华大学出版社把陈文权先生这本著作《感动教育点燃心灵》引入中国,想必也是想在教育中散播一些新的声音,我们看看他方之石是如何攻玉的,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可能都会有所助益。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九)

近年来,教育的变革,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因此,各种家庭教育类的书籍层出不穷,从胎教、幼教到整个学习时代,从快乐教育到放养式教育,从绘本阅读到英语启蒙,涵盖了教育学习的方方面面,满足了人们的全方位所需。更有一些名人名家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而我手头的这本《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却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首先他介绍的是一位日本教授陈文权自创的大学教育方法,看起来和家庭教育离得稍微有点远。但是仔细研读可以发现,“陈文权法”的核心是“感动和爱心”,这贯穿了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在任何时候都有用。所以他不是直接教大家方法的,而是需要内化于心才能用。

其次他更像是一本自传体小说,陈文权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就,并创立了独特的教育方法,与社会的变革、环境的影响、自身的努力息息相关。他的成长历程、心理活动和成长背景,都融合到了教育的各个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说教者。

第三这本书是一个合集,序言部分是一些知名人士对陈文权教授的印象以及对“陈文权法”的认识。第九章则是与陈文权教授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写的体会,都真实而深刻。

陈文权,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祖籍是中国福建泉州,是旅美、旅日华人,现为早稻田大学国际学术院教授。陈文权的人生跌宕起伏,是一部超级励志剧。他在帮哥哥做电子生意时,向往日本的电子工学技术,由此萌生了去日本学习的想法。可是当他克服重重困难拿到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却因为是外国人,在日本根本找不到工作。于是他又一鼓作气获得第二个医学博士学位。就算手握两个博士学位,有很多的论文和发明专利,在日本想当老师还是做不到。于是他远赴美国,短短四年内,他的专业得到了认可,被提升为准教授。但是当日本桐荫横滨大学请他回去当教授,他有过犹豫。在求学过程中积累起的对日本深厚情感,让他放弃一切回到了日本,并先后又获得了两个博士学位,终于在日本获得了事业的丰收。

难以置信的是,他一个印尼华人,先后拿下了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东北大学医学博士、东京理科大学药学博士、早稻田大学教育学博士四个博士,有学生给他起外号叫“四博士”“三院士”。他的研究领域从电子工学、超音波医学,创药工程学,到临床教育心理学、人才教育学等,医工同攻,文理横跨,成果卓著。那么,从陈文权教授的身上,我们可以吸取到什么能量呢?

当我们走进大学校园,已经开始自主成长,除了必修课,学校会安排很多选修课,以期培养我们不同的兴趣。在选课问题上,大家一定会深有体会,受欢迎的老师通常都会具备几个特点:第一是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选了这个课能真正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第二是有独特的风格,不由自主的被吸引。第三是有比较严格的管理,有被重视的感觉。

陈文权就是这样一位非常受同学欢迎的老师,他的课堂非常严格,不允许迟到早退,每个人都要在课堂上发表演讲,达不到专业水准不给学分。就算是这样,还是有很多同学争相选他的课,并获益匪浅。首先是他的敬业精神,为了给同学们讲有水准的课,他利用大量的时间备课,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甚至能细心的发现某些同学细微异常的表现,在课后与他们谈心,帮他们排忧解难。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想偷懒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其次是他的专业素养,四个博士学位,多项专利和论文,在每一个学科都有研究成果走在世界的前列,同学们敬仰他、崇拜他,希望变得和他一样优秀,感染着学生们自觉的努力向上。

“英雄不问出处”,很多人获得成就后,想把自己卑微的过去隐藏起来,以获得高大光辉的形象。但是陈文权恰恰相反,他愿意用自己的真心和真诚,换的同学的真正认可。比如他小时候被继母严苛对待,刚日本留学时学日语死记硬背被嘲笑,拿到博士学位在日本也找不到工作等等,他把这些告诉同学们,让更多的同学从中吸取养分。

他有一个特别的教育方法叫“真实故事”,要每个学生融入真情实感,讲述能够引起共鸣的真实故事,效果非常好。很多人因为某一个故事触发了心灵,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找到了学习的方向,或者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

“其他的教授说的都是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之类的话。但是到了大学学什么,学习是为了什么,和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什么联系,他们都只字未提。但您截然不同,您刚开始讲的时候我还暗自觉得好笑,印尼人,讲着蹩脚的日语......但是听着听着就入了神了。我觉得要重新追逐自己已经放弃的理想。”这是一个学生听了陈文权教授的真实故事后的肺腑之言。

韩愈在《师说》中对老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受业解感也”。作为老师,不仅仅教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惑。这个解惑,就是心灵的成长。

孩子们十七八岁步入大学,心智需要在不断的磨炼中成熟,特别是之前的寒窗苦读,让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日本也一样,很多家长为学生们树立的目标,是考上早稻田这样的名校,一旦考上之后,学生们却不知道该学什么,未来会怎么样。

陈文权在后记中写到,对于取得的一切成就,“我首先感谢先祖,作为炎黄子孙,我血脉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为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为巨龙的腾飞而骄傲。”他也秉承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解惑作为当仁不让的使命,对为数众多的被认为是“问题学生”“不可救药的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完全改变了这些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成效显著,其教学效果常被称为“陈文权效果”。陈文权直面日益严重的高等教育危机,以令人钦佩的教育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及一致好评。

如果你是老师,这本书中的教育方法,会让你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如果你是高校的学生,这本书可以让你明确学习的方向,获得学习的动力。如果你是学生家长,“5行感想文”“脱稿演讲”“榜样的力量”“内在动力”这些浅显易懂却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直接拿来用。当然,前提是你认真读了这本书,并真正读懂,并愿意付诸实践。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十)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就在其专著《什么是教育》中做了一组形象的比喻。

我在今年初参加了一个关于社区教育的座谈会,一位有着多年社区教育经验的老师,用同样一句话总结了教育的精髓,“教育是唤醒对方,而不是灌输”,在说这句话时,他还用力地用手比划着“唤醒”和“灌输”的两个动作,一个是由下而上,一个是由上而下,通过肢体动作,深深感受到两种做法的截然不同。

然而,现场有老师对此提出疑问,“如果是一张白纸的孩子,可能可以通过唤醒教育,但是,有的孩子已经是有偏差,特别是有过多次失败经历的孩子,已经沉沦的孩子,我们说什么都没用,这可怎么办?”

是啊,这可怎么办?当场气氛凝结住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位老师提起的这个话题,让我想到了分别在日本四所高校取得四个博士学位的陈文权先生。

陈文权教授于1951年出生在印尼,23岁辗转到日本求学,在工学、医学、药学、教育学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后,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热爱,倾心研究和开发学生智慧、能力和前进勇气的教学方法,将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与人生哲学有机结合,独创了“人才教育法”(被称为“陈文权法”)。

而前面提到那位老师提出的疑问,可以在陈文权先生著写的《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中找到答案。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这本书是针对被父母、教师贴上失败者标签,自暴自弃的孩子,特别是容易迷失方向的大孩子,有着治愈其“心理疾病”的指南作用,更广泛地说,不单单是给孩子看,还可以是为成人如何克服许多复杂消极情绪指明道路的书籍。

书中一共10个章节,从课堂上的“角色训练”、“动机研究”、“原则至上”……到“震撼心灵的利他”,陈教授用真实具体的事例,诠释了其教育法的理念——感动与爱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对于“失败者”的教育,陈文权教授在书中列举了9种方法,如果觉得9种方法太多,一下无从下手,不妨先从这三个方面去介入: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往往集中在前面两个问题,给孩子读各种关于生命起源、身体构成、自我保护等绘本图书,而恰恰比较少地去激发孩子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自己想做什么,实现什么价值”。

目标不明确,做事热情自然不知道该放在哪里了。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被人踢一脚,就走一步。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是这样的,否则当我们踢不动的时候,孩子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

特别是,有过失败经历的孩子,接收到的多是负面的信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提不起干劲,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求TA做这做那,估计也是白搭。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来设定“任务”,当孩子未能完成某项“任务”时,切忌轻易定论“孩子不行”,而是要判断“任务”是否超越了孩子当前的能力。

前段时间,妈妈群里在聊关于孩子的专注力,有位妈妈就很担忧地说,自己孩子的专注力不行,每次看书、玩玩具都只能专注1-2分钟,别的孩子就可以专注5分钟左右,当细问她孩子的年龄时,她说自己的孩子1岁半,别的孩子5岁多。

1岁半与5岁多的孩子,本来就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专注力自然是有差异的,按照儿童成长规律来说,1岁半的孩子能专注1-2分钟是正常水平,这位妈妈确实是过于焦虑了,就这样轻易给孩子贴上“专注力不行”的标签。

当孩子不愿意做或做不到时,不妨停在那里,留个空间给孩子,也给我们自己。孩子做TA自己的事,我们就从旁观察,教育很大一部分工作其实是“观察”,耐心、细心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后,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树立自觉意识,客观审视自己,并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

陈文权教授的《感动教育》(日语版)

相信不少家长都会遇到被孩子问: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做作业?

是啊,为什么呢?随着时代进步,知识资源丰富,哪些不懂的,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就出来了,为什么还要死记硬背那些课文、那些公式呢?以后生活上也不一定用到啊!

孩子会问这些问题,除了上面第一点提到的,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够清晰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陈文权先生也在书中加以说明了,就是老师、家长在教育时多数只是灌输知识,不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这样就很难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唤醒他们的求知欲了。

来看看陈教授在课堂上是怎么做的——

他会在每堂课中间或结束时,穿插着讲解当天的知识内容在实践中如何运用,与最新科技有何联系,以及今后发展的可能性等等,比如,游戏机的3D图像、手机振铃音乐、数字回路的应用实例,这些都是知识的延伸。

当孩子知道知识中蕴含着灵活运用的无限可能性,他们就会怀有希望和理想,从而激发他们的挑战精神!

孩子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了,就趁热打铁,把目标也确定下来。当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阻碍,或者是自身能力不足,或者是旁人的冷嘲热讽……

曾经失败过的孩子,会更容易动摇目标,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老师、父母就要成为孩子的“定心丸”和“魔厨师”。

“定心丸”,就是给予孩子信心的同时,要让TA知道,即使TA再次失败了,我们还是爱TA的,不责骂,不嫌弃。

“魔厨师”呢,就是在孩子啃不下一个难关的时候,我们把这个难关换一种煮法,把难关煮得适合孩子的口味,让TA能咽下去。

陈文权先生在《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一书中,举了个生动的例子,他班上的孩子在学习英语时遇到障碍,选择逃避英语,这时候就相当于孩子对某种食物厌食,但是这种食物是有营养的,如果从此远离,就太可惜了。

于是,陈先生就尝试美味英语烹调法,在课堂上用休克疗法,即在后半堂课用英语讲课。学生一开始心存怀疑,到了后来还是咽下了陈教授烹制的英语料理,甚至还感叹道:“英语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

一旦确定目标,就不要轻言放弃,眼前的困难可能只是我们方法不对,多尝试其他方法,总有一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如果还是达不到,那就将目标再细分、具体化,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人生的意义就是追求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目标。

陈文权教授的《宽厚与大爱》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成功之父呢?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父。既体味过失败的苦楚,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方能往自己的目标持续前进。

在未能尝到成功的甜头之时,“感动与爱心”便是给予“失败者”继续前进的灵丹妙药。

在陈文权教授的《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中,无一事例不体现“感动与爱心”的魔力。捧读这本书,仿佛亲临陈教授正在激励失去干劲、丧失自信的年轻人的“现场”,当我们理解心理问题的本质,通过心灵的沟通,才能逐步帮助“失败者”走向成功。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

9.2

陈文权 / 2019 / 清华大学出版社

感动教育 点燃心灵读后感(十一)

前几天,人人向往的清华大学竟然拟清退两名博士研究生。他们被退学的原因,“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且长期不参与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说白了,就是“逃学”,要被开除。

消息一出,疯狂上热搜:能考上清华大学已不易,成为清华大学博士更不容易,他们的智商肯定不低。这两人却在毕业季被退学,实在不解。

然而,最近几年来,因为学生学习态度而被学校处理的远不止这两名。

孩子长期接触到的观点就是:高中是“地狱”,大学是“天堂”。

只要你熬过了高中三年,上了大学想怎样就怎样。吃喝玩乐、为所欲为,逃课,打游戏,热衷于各种社团、各种校外活动,到考试前临阵磨枪,这几乎成了大学校园的模版。

有人说,在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在假装上课。

殊不知,在最好的位置上懒惰,失去的,就算你痛哭流涕也换不回来。现在混的每一天日子,未来会还回来。

在该充实自己的年华里,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把大学当成享乐的场所,结果是除了被挥霍的青春,还有一个被废掉的自己。

中国教育拿什么拯救孩子?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不严,师之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教学理念。

2000年的今天,有一位在日印尼华裔教授陈文权,“无师自通”地把孔子的教学理念发扬光大。

陈文权因其二十多年来在美日欧等不同高校的教学中,每每将“朽木不可雕”式的学生或毫无学习动力的学生神奇地调教成大器之才,及其几无疏漏的教学成功率,而被诸多同行视为“教学神人”,并多次在日本的主流报刊登场“说法”。“陈文权教育法”也随之成为此间大学教坛成功范例。

《点燃心灵 感动教育》是陈文权教授结合自己30年的教育经历,反思和总结日本和世界各地教育现状和缺失,写就的一本书。

陈文权的教育理念就是:用爱来感动学生,点燃他们的心灵。

陈文权的一生,都是从“利他”思维中获胜的。

一千多年前,一些中国人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南洋谋求发展。陈文权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18岁来到印尼谋生,侨居泗水市。1951年,陈文权出生。

人们对印尼的印象,大都停留在巴厘岛的无限风光中。可是,年少的陈文权感受到的是贫穷、继母的打骂和同学的欺凌。

年少的陈文权,每天早早跑到学校打扫教室。为此,大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还受到严苛的班主任老师的表扬,第一次感受到了“利他”的好处。

为了帮助更多同学,他努力学习,辅导同学,从中他体会到学习和助人为乐的双重快乐。

骇人听闻的“9·30”事件后,近700所华人中小学被关闭,才上高一的陈文权也失去上大学的机会。

他并没有消沉,看到那些失学的中国孩子,他为他们感到痛心。于是,他一个个去家访,一个个去说服,自己花时间编制适合孩子的教科书,花了6年时间给失学的华人孩子义务补课。这6年的补课体验,成为他从事教育工作的起点。

他一边给哥哥打工,一边做义务补课。随着经济的逐渐好转,他不断追问自己:难道赚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吗?

经过考察,陈文权决定去日本学习先进的电子技术,回国开电子专业学校,创造机会让更多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当时印尼还没有这样的学校。

达到日本后,发现自己可以上大学,他不由得喜出望外,对于华裔孩子来说,这在印尼是不可能的事。

怀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望,他克服语言困难,花了十几年时间,拿下两个博士学位:工学和医学,两个跨行业的学位。

有一种歧视和偏见,是根深蒂固的。在日本,手握两个博士学位的陈文权,仍然找不到工作。不得已,他来到美国。在这里,他遇到了贵人,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自己研究的课题,得到100万美元的投资,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当年帮助过他的恩师邀请他回日本,他不顾亲人的反对,放弃大好前程,决定回到日本作为对他培育的回馈。

残酷的现实面前,陈文权仍以“利他”作为做人准则,利他才能利已。这是他走向成功的秘诀,也是他传达给学生的理念。

不但“自我实现”,还能实践“利他”,帮助他人的“自我实现”,这是陈文权活着的生命意义。

现在的孩子都是义务教育,根本不知道为何而学,不懂得学习的乐趣。

几十年来,灌输给人们的思想,就是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进一家好的企业,从此一生安泰,过上幸福人生。

人生的轨道早已在出生就被安排好,谈不上兴趣爱好,谈不上远大目标,对未来一眼看到头的日子压抑苦闷的人多有人在。

可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时代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人驾驭的试跑,到如今无人驾驭汽车上街,许多岗位已被人工智能取代。未来,现有60%的岗位将消失,时代赋予孩子的历史使命,更多的需要领袖型人才。

所谓领袖型人才,在陈文权看来,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关心他人,并能以自己的精神力量感染周围的人,把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传递给他人的那种人。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不改变思维方式,就无法适应世界潮流。

未来,与你竞争的,早已不是坐在你对面的人,而是机器。你现在混的每一天日子,都会在未来拍拍打脸。

关于如何激发学生潜能,寻找学生身上的动力,是陈文权终身致力的研究课题。

1.有志者事竟成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陈文权的反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他走到今天,成就今天的事业。

他把自己的个人经历讲给学生听,自己如何能从当初一个电器修理小子,变成如今手握4科博士学位的人;在日本这个歧视外国人的社会,从一个求职四处碰壁的人,成为如今知名学校的教授,这一路的辛酸与坚持,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他把这些逆境中奋斗的真实故事,讲给学生听。

陈文权说:“我们关注苦难和逆境,更要关注遇到苦难和面临逆境之后的故事。”

他的真实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引爆学生的动力。面对学生的改变,家人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从反对到支持,到改变自己。陈文权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涟漪效果,波及到家庭,影响到社会中。

设定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不放弃不抛弃。一步一步去实现,这个奋斗的过程,自然而然会给你带来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成为自己人生舞台的主人公。

2.原则至上

他的研究室,有很严格的规则:

每个人上台进行10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每个听众必须提问,演讲者必须回答,每堂课后需写几句评论,课后还要写300字的感想文;迟到10分钟以上按缺席处理,出勤率不能低于70%……

这些规定都会被严格执行,不讲情面。

有一次,一个学生数据过于完美,他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要求学生当着他的面重做一遍,如果做不出来,就没有学分,只能留级。

校主任劝陈文权算了,这样的学生让他快快离校为好。可是,陈教授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次让他蒙混过关,今后他还会有下次,为他着想,我不能就这样放过他。”

当时有传言,问题学生要找人修理陈文权。可他仍坚持自己的原则。问题学生最终乖乖回来做了实验才毕业。

陈文权的不妥协,唤起了学生的良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一堂“坚持原则”的课。

像这样严格的老师已经很少了,但陈文权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把每一个学生培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正因如此,他的学生都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他的研究室被受欢迎。学生以进他的研究室为荣,想进他的研究室的学生挤破脑壳,有的学生宁愿留一级,也要到他的研究室去。

3.感动与爱心,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就是教授知识,培育人格。何为教?即老师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倾囊相授;何谓育?即振奋人的精神与意识。

面对学生缺乏学习欲望,丧失自信心,学分至上,学校因经济考量过度扩招,教师过分重视功利;巨婴、啃老族的不断出现,克服这些问题,陈文权坚持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教“心”,这样才不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在学校,老师关注的都是那些好学生,爱学习的学生;在企业,领导喜欢的仍是那些肯动脑筋、爱钻研的员工,对于普通人,谁也不加关注。

无论在哪里,站上金字塔顶端的,永远只有20%。无论哪个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的,只有那20%的人。可是,如果企业裁员,只留下这20%的精英,结果这里头的也只有20%的人能发挥作用。

学校里不被关注的80%的学生怎么办呢?任其随波逐流、沉迷网络、热衷校外,成为大学里有名无实的“透明人”?把这80%的透明人输送给社会,相信过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

这80%的学生,在陈文权眼里并不是问题学生,从未放弃过。他经常鼓励学生的就是“我不会放弃你”。

赫兰斯·马恩说过:教师的精神。教师若不试图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就如同锤敲打冰冷的铁一样。

除了爱心,感动也应该是教育中的最高境界。

感动,是一个人的最高感觉,不受控制。即使在想法上接受不了,但身体接受了,心灵接受了,就会去考虑、去改变,以一种内在的动力。

网络评价陈文权:关于德育:教书、育人是老师的使命。可是“如何做人”这个话题,一般老师不敢讲,也讲不了。但陈文权教授敢讲,这倒不是因为他能博古通今,引经据典。而是因为他用自己的人生活出了“经典”和“智慧”,在挫折中学会坚持梦想,永不放弃挑战,努力传递能量,光照世界。

《点燃心灵 感动教育》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看的书。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让更多的孩子,在感动中激发他们内在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