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是一本关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经典著作。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读后感受到翻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翻译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读后感篇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
评《翻译的基本知识》
我们经常在学某一门技术的时候,都会注重基础知识和技巧,从初学开始注重把基础打牢,以后的学习就会更加顺畅和自如。钱歌川老师在翻译方面非常有研究,记得他的《翻译的技巧》里面就讲述了很多他对于翻译技巧的心得,展示了他对于语言之间变换的艺术和技巧,他对于英文和中文的理解和变通那么地熟悉,对于翻译这个语言桥梁的各种运用那么地巧妙。在这本《翻译的基本知识》中,其实只是很多钱歌川老师对于翻译的一些基本看法,并用一些详细的翻译事例来解释他的观点,可以当做一本不错的英语学习书,好好重温一下当年学英语的感觉;也可以当做一本闲书来看,用一种轻松的心态看待钱歌川老师如何娴熟地应用他的翻译技巧,详实地展示他翻译的基本知识。
巴别塔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持不同语言人们之间的沟通来说,翻译的任务就是尽量客观地反映一方的意思,然后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知识?在这本《翻译的基本知识》中,钱歌川老师概括了九个注意事项,还有九个翻译中的基本要点,书中末尾还附有详细的翻译事例分析。从注意事项中可以学习到在翻译中应该注意的翻译原则,从基本要点中也能注意到一些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对比着自己的理解,可以从钱老师的书中获得很多关于翻译的常识性内容。书中特别强调了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逻辑上的通顺,例如把我们一些古典书籍翻译成英文,应首先用白话文把古文的意思表达出来,然后再把白话文翻译成英文,诸如此类的中间过渡转换,也属于翻译的一种基本常识。
不管是那一门技术,只要潜心研究,就能获得很多心得;只要乐于其中,就能从中获得成就。钱歌川老师对于翻译的热爱和执着,从他的一系列翻译著作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从这些书中,在普及中英文翻译的基本知识之外,也同时能给我们很多相关的启示。我们经常会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要多砍柴,花一定的时间准备好柴刀,肯定不会耽误事;这个道理用在学习翻译知识上也是这样,如果你具备了一定的基本知识,你对于要翻译的两种语言有了深入的了解,做起翻译来你肯定很快就能信手拈来。
2013-8-1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读后感篇二
0p 任何一技的成功,完全靠积累的功夫,而关键又在于浓厚的兴趣,和有恒不懈的努力。
0p 谈理论不难,最难的是取譬引喻。初出茅庐的人经验不够,他们不是食古不化,便是食洋不化,没法子提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大作得力处,在于实例很多,使人一看就能明白。这种深入浅出的功夫,才是真正的行家。
1p 孔子: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5p 一切译文必须以逻辑为标准。
6p 不同语言的人。对自然物的认识都是相通的。而对人为物的理解因文化隔阂而大不相同。但最容易出纰漏的,则是纯粹人性化的抽象名词和行动词乃至修饰语之类。所以只依靠语言知识并不够用,非得乞灵于逻辑不可。
14p 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信而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16p 信是对原文忠实,恰如其分地把原文的意思,用适当的中文表达出来,不只是对表面字义忠实,还要必须对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声调、节奏等都要忠实,即令字面不同,只要含义不错,也就算是信了。
17p 中西文语句组织悬殊很大。但从文法上看,英文多复句,穿插环锁,句中有句,修饰重重,虽繁复屈曲,但语句组织在文法上必然有线索可寻;中文文法弹性较大,用字颠倒排列,意思不变,少用虚字,无英文关系带名词之类,所以少有复句和插句,一义自成一句。行文用字简练直截。运用灵活。
26p 从事翻译的人,必须通晓两种问题,不过通法有所不同。对外国文知识必须是批评的(critical);对本国文的知识就得是实用的(practical)。
34p 只要真能了解原意,又能用译语表达,是没有直译和意译之分的。
47p 英文原是一种含糊的语文(ambiguous language),要了解其真正含义,单靠语文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加以**理智的判断**。
63p 中文译文忌太西化,应当避免公式化的翻译。如when和if在中文里就不要呆板地直翻出来,不翻也成。
65p 由于中英源流判然不同,因而常有一些字句是不能翻译的。如果只是译出一个大意或近似的字眼来敷衍过去,是无法把原意真正传出去的。如拆字、回文、典故、俗语等。
70p 任何一国的语文都有它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乃至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这些都是很难从另外一种语文中找到同义的字句来表达的。
71p 学习外文绝不可从翻译入手,学习翻译绝不可以从字典入手。
88p 语言趋于简洁,乃为自然之演变。在清晰的基础上,应尽力让文字精致。
93p 文章之难于理解,不仅是在其太长,而且是在从属与并列关系太复杂。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读后感篇三
本人算是一个有着近十年翻译经验的”资深“译员了,虽然只是做做商业翻译挣点小钱,但做久了自然也会有所有所体悟。而钱歌川作为民国一代文学大师和翻译泰斗,其所书写的这本《翻译的基本知识》该凝结了多少菁华?身为译者,自然十分有兴趣了解。
本书与”翻译“技术有关,但并非一本教条的工具书,而有着如散文般优美的文笔,这自然也是作者散文家的身份所致。书前半部分,着重介绍了翻译的由来,翻译的标准(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的历史沿革等即使长久从事翻译也未必知道的”常识“。介绍之余,作者也不忘加以评说,比如说到”信达雅“,作者认为关键仍是一个”信“。若是原本不达不雅的文字,翻译得又达又雅,反而是失了”信“,这可说是很有见地的评价。至于翻译过来的文字必须”言之成理“,否则必然有误,更是无论文学翻译还是如今的商业翻译都应该遵循的法则。虽是简单道理,但读来仍觉受益。
到了后半部分,作者更是从具体事例讲起,将翻译的基本方法、中英文语法语义的不同、容易错译的问题、长句如何断句等实用技巧一一道来,加上书后的翻译实例评述,让本书具备了一本翻译工具书的功能。可以说,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如省略主语,被动变主动,断长句等,做过翻译的人多少都是有所了解的,不过,经作者归纳一番,即使对做了不少翻译的我仍是一种认识的提升。对于刚刚踏进翻译门槛的新人来说,更是可以令他们快速获得基本技能,少走弯路。一遍看下来,让我对钱歌川的另几本翻译相关作品也有了浓厚兴趣。
不过,书虽精彩,却也令人别有感叹。书中最后,钱氏列举了一些他认为”不甚妥当“的翻译,从中可见其认真执着和对不当翻译的不满了。然而半个多世纪后的如今,我们的翻译进步了多少呢?现状只能说令人汗颜而愧见前人。我自身涉足的商业翻译领域市场化程度已经不低,照理应该充分体现”质量第一,优胜劣汰“的机制,可事与愿违,如今的翻译市场,只能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来形容。仅仅为了追求价格低廉而任用平庸乃至根本不具备翻译资格的译者之情况比比皆是。我就有幸见过不少堪称”奇葩“的翻译,有些人甚至干脆用机器翻译充数,全无翻译之精神。如此一来,市场价格被大幅拉低,国内翻译之单价仅为香港之一半乃至三成,结果就是真正高质量的译者反而无法生存,纷纷另觅它途。”优胜劣汰“不成,反而是”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凸显,令人叹息。至于文学翻译领域,也并不容乐观。虽然翻译作品数量颇有提升,可惜质量总是遭人诟病。之前的”天才李“事件,虽是个人性格所致,但也足见”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之窘况。作者若是泉下有知,恐怕仍然是要大摇其头的吧。
对此,只能说我们的翻译界还真是得从”基本知识“学起。至少,能学学作者这样的认真精神,也是好的。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读后感篇四
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得到了一个模糊的认识:阅读就是一种冒险,而阅读译本的风险系数无疑是要翻倍的。而在阅读这本《翻译的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我之前的感受逐渐变得清晰了。 虽然这本年书的题目有“基本知识”的字样,但是这本书却涉及了中外文化差异,中英语言差异,社会的变迁,翻译的历史,翻译的方法与态度,翻译的技巧,翻译的辨误等诸多问题,钱先生的笔触简炼,要言不烦,在清晰流畅的行文中,充分体现了他驾轻就熟的技巧和举重若轻的功力。 一个合格的译者,能够把原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语言风格,如实地传达到读者的心中,而其间的契合度恐怕就是衡量一名译者优劣的标准。十多年前,带着面临新世纪到来的惶恐,我阅读了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在译者的笔下,我充分感受到了作品主人公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苦闷与彷徨,然而几年后在读到另一版本的译文时,去看到却了生硬的语句,不连贯的表达,断裂的情感脉络……最后只能一弃了之。由此可见,阅读译著时,选择好的翻译版本的重要性! 现在,各种语言教学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翻译事业的繁荣,但是翻译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正如本书中所揭示的那样,只有谙熟于两国的文法、句法、文化差异的人,才能庶几胜任其职。然而,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尚且不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真正的译者还需要有更高的自我的要求。傅雷先生晚年曾计划重译自己翻译的著作,而且不惜用重金购回自己的旧译本,然后销毁。几个月前,专注于里尔克研究的陈宁兄(网名Dasha或Gossudar)因突发心脏病而弃世。陈兄早年因倾心里尔克的诗作,发愿自学德语、建立汉语里尔克网站推广里氏作品,不但自费购买德文书籍以资研究,而且对里尔克作品中提及的每一个幅画作,每一首音乐,每一个名称,都采取狮子搏兔的态度,进行涸泽而渔式地研究——甚至因里尔克在诗中提及了很多日本文化相关内容,他还去自学了日语。然而,天妒英才,陈兄未能亲眼见到他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杀青付梓就遽然离世,实在令人遗憾。即便如此,陈兄对待译事所采取的郑重其事的态度,绝对是值得每一个人效法的。 翻译关乎文化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个奥妙,就很容易造成隔阂与误解。 1920年英国著名的作家毛姆,只身来到中国,拜访当时的文化怪杰辜鸿铭。临别时,辜鸿铭向毛姆赠诗两首,毛姆向他请求给予翻译,辜回答:我不翻译,因为翻译诗歌就是给它伤残。辜鸿铭的态度无疑说明了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可翻译的情况。无独有偶,冯友兰先生也曾在他的著作中谈及“中国哲学家的言谈、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如果强译的话会出现“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的情况。但是,毛姆并不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障碍,他找人翻译了那两首诗,并误认为辜鸿铭错误地把写个一个妓女的诗抄给了他——他并不熟悉中国诗人经常使用的“代拟”的表现手法。 时至今日,辜鸿铭已经成为人们或褒或贬的凭吊对象,而毛姆也早已经作古。但翻译造成的文化之间的隔阂依然存在,而且已经不仅限于中西的语言领域。回首瞩目于我们的教育,几乎每一名学生自打上学之日就开始了他的“翻译之旅”,把汉字翻成拼音,按照拼音写下汉字,古诗文被翻成七零八落的现代汉语才能明白,更不用说英译中,中译英这种刚性的训练。然而,逐渐趋向浅白的文字,使学生与汉语自身的优美与简约渐行渐远,甚至很难从中汲取养分。有一次,在训练学生文言文阅读时,我出示了陈四益先生的一篇文言短文《从谏》,其中有一句“乌有国有子虚城”,而有的学生给出的翻译是“乌有国有一个儿子叫虚城”!且不说学生有没有读过《子虚赋》和《上林赋》,且不说他们听没听到过“子虚乌有”这个成语,即便是司马相如这个名字,也有学生问道“他和司马懿有什么关系?”。学生的反应足可以反映出我们目前的文化教育的状态了。 周作人先生曾经翻译过很多外国的作品,在翻译问题上,他主张要想做到传情达意最好还是使用文言来翻译。而钱歌川先生在本书中也选用了较多的文言语句作为解说的样本,然而在今天文言文被逐渐淡化的教育中,学生阅读这本《翻译的基本问题》是,更需要提前补一补课。正如,一位在海外进行双语教学的人士所说的那样,第二外语的习得效果取决于母语的谙熟程度——即俗话所说的“打铁还要自身硬”! 除非我们已经决定要把几千年来的汉语文化永久封存起来,否则我们所面对的是要比“翻译的基本问题”更加基本的问题。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读后感篇五
正经接触到文学翻译也不过是这几年间的事情,凭着满腔热情、维基谷歌和砖头词典,也断断续续地干了一些翻章译篇且作文的事,好歹也算半个有作品的人了。如今的职业又是成天盯着别人的译作给挑错,收获这样一本小书当然如获至宝。可惜时间不算充裕,只读了个大概,其中的大量例子都没来得及一一细读,只期留待今后边学边用。
说到对翻译的概念,过去一向过以为是笔译考试题上的那类“把一种文字翻成另一种文字”的事情。如今读过钱先生的翻译小史,才知晓那所谓”翻译“根本不能称其为”翻译“,不过是“通译”而已(如今它倒是已经回归其本来的意义,被约定俗成为“口译”了)。真正的“翻译”,如序文中所言,浓厚的兴趣和有恒不懈的努力缺一不可。
大致来说,钱先生的这本小书中已经提出了所有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的理论问题在书中已经表达得很清晰,自问也没有资格再做赘述,暂时也无力提出异议。只大致说几句观书有感的联想。
首先,翻译究竟是该以“信”为先还是”达“为重,究竟是词句通顺更重要,还是遵从外文本身的语法结构更要紧?这是一个始终令我感到困扰的问题。初试翻译时,最爱好那些表现力强的文字,即在忠实翻译的基础上还能给译者较大的发挥空间。由于原文本身感情色彩较强烈,描写性质的词句也偏多,因而更便于切换到中文里一些修饰性的词语。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是作为中国人,对母语的感受力肯定要大于英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能正确理解到翻译的作用。
正如钱先生在第四章中所言,翻译最好以段为单位,不仅要做到对原文忠实,还要对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声调乃至节奏都忠实。如此,从前我以为的那种将译文做得比原文更夸张更漂亮的想法恰恰是不可取的。即使原文作者的感情已然十分充沛,译者也断无道理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再次强加于上。那样即是在强迫读者领受你个人的阅读经验了。
到这里忍不住要就“对读者负责”这个问题说上几句。如今看得懂英文的人多了,获取原版书的途径也广,真正有兴趣的人大可以去读原著,没有必要看翻译作品。但另一方面,不能否认翻译作品确实更易读更省时,尤其是在需要短时间里大量阅读的时候,中文总比英文更让人能够看得进去。然而时下的许多翻译本就属于玩票性质,花的时间不多且不去提,许多翻译甚至连“文句通顺”这一点都做得差强人意。这点在学术翻译上尤为严重,许多在原文中写得十分清楚明白的理论,被翻译成了故弄玄虚的长篇大论;并且由于是以句甚至是短句为单位,原文的逻辑关系在译文中被彻底破坏,就算读上十遍都不能理解。每每读到此类翻译,都想问问那些封面上的译者究竟是如何做学问的,翻译之前到底有没有仔细读过文章,翻译的过程中又是不是对每个不能理解的理论概念都一一查证以求通达?
以上这些问题,在文学翻译中虽不严重,却也并非不存在。曾读过一本十分优秀的英语小说,故事本身的精彩程度足以打五星,却被翻译硬生生地翻译成了一本给三星都勉强的三流作品。而且还有通篇的错别字,不禁要问编辑究竟在干什么?一两处的错误任谁都在所难免,如此普遍的词差字错,难道是把没校对过的稿子就拿去排版发印了?
这些当然是题外话,但也引出我想说的另一个问题:翻译究竟该用怎样的语言去翻译?就此能够想到的最著名的例子也就是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春树了。作为一个本身不懂日语的人,我所读过的大多数村上都是由林一人翻译的,以至于我根本以为村上就是用这样的语气写作的。直到某天读到一篇文章,驳斥林的翻译太过考究和“小资”,破坏了村上原本的行文风格。读罢此文,难免有种失落感,莫非对一个作家的喜爱根本就要分一半给译者吗?又曾经在大学图书馆里借到过一本纸页业已泛黄的大仲马,兴冲冲地翻开一看却是通篇的白话文,当场扫了兴致。此类译本也许切合当时的阅读群体,到如今却需要再被翻译一遍成现代汉语才好阅读了。
毫无疑问,白话文翻译在现今肯定是被淘汰了,但对第一个例子究竟该如何对待?在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甚至让读者忘记他是在阅读一篇译文上,林的翻译无疑是有道理的。只是从今往后我总不免要在心里悄悄打个问号:究竟村上本人是如何写作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再去做翻译,倒是默默地归结出一条给自己的准则:除了在必要的时候移动字序,轻易不改变原文的结构,甚至连一些虚词修饰词的顺序都尽量跟着原文来做。毕竟在一个全民从小学英语的时代,英语的一些语法结构已经深入人心,要联想到原文中的字序结构并非难事。只是这样做,时常面临在中文里找不到合适的对应原句的字词,尤以掌握程度和语气的轻重为难。如今的翻译,虽然不需要像钱先生一样把古汉语翻成白话文再翻到英文,较起真来依然半点马虎不得。
对此,钱先生在书中给出了大量实例,并列举各种方法,任君选择。可见从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翻译起来依然还是问题,唯有一字一句认真切磋才可避免错漏。
小书大写,这样一本专言翻译的作品读来确实妙趣横生,且辅以诸多实例,非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与学贯中西的学者气度而不能得。能在起步阶段读到这样一本堪为业界典范的作品,实乃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