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事业》是一部描写古代文人墨家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墨家思想的伟大与悲壮。小说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采与悲情。作品以深邃的哲理、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描写,引人深思。
墨色事业读后感篇一
在如今电子媒体已经普及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个通过阅读报纸上的新闻与这个世界联通的日子? 虽然现在新闻的媒介渠道已经完全不同往昔,但新闻依然是公共生活的中心,想要了解早期报纸行业的发展,那么就翻开这本《墨色事业》一探究竟吧!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早期报业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历史著作,精准定位了17-19世纪欧美各国早期报纸行业的发展。 作者马修·J·肖,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图书馆馆长,曾任英国顾家图书馆美洲馆首席馆长。在这本书里,他通过梳理两年多年间欧美大陆人们制作,阅读报纸的过程,给我们展示新闻如何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全书七个章节,从报纸的起源一直到现代报业的产生都有详细的描述。 通信一直是塑造权利的主要支柱,从古罗马到现今一直如此,在这本书里,这种信息传播带来的巨大能量和国家,教会,贸易交织在一起,虽然前期的受众极少,但这种信息在国家政治变革中起到的重要变革,让人们越来越坚信文字的力量。 但我们也能从这本书中看到不加控制的新闻传播带来的破坏力也是可怕的。 红白玫瑰战争中的谣言影响了臣民对政府的信心。政府不得不专门雇佣一些官方公告传报员,来遏制遥远带来的影响。其实相同的举措在中国也有,“邸报”的功能也于此类似。 我们也要看到,新闻出版物的作用并不止于信息传播,它也促进了某种形式的消费,比如咖啡。 在老派影视作品里,我们经常能看见在咖啡馆里喝着咖啡读着报纸的人,这也说明了咖啡馆作为新型的准公共场所为新闻传播,政见讨论,哲学讨论提供的社交空间。 人们渴望提神的饮料,但同样渴望着新闻,这在咖啡馆的成功中,两者发挥了同样的刺激作用。 而报业的大佬们也准确地抓住了这一商机,虽然只有少数人能够买得起报纸,但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咖啡馆读到报纸。 新闻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样与当时社会的政治变革紧密相连,报纸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揭露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 在政治,文化,经济上,报纸曾经是维系殖民地于宗主国关系的纽带之一,但同样也促进了当地居民自我意识的不断成长。美国独立正是基于这样的契机。 “在美国确立其独立低温的过程中,笔和新闻界所李霞的汗马功劳毫不逊色于刀剑。”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新闻传播的力量——帮助理解对应地方,国家和国际事物,帮助构建利益共同体。 现如今,新闻依然是我们公众生活的中心,但我们也能通过这本书发现,信息差是如何帮助欧美的报业巨头攫取空前的财富和政治机会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过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这些虚假消息会散布如出一辙的恐惧,分裂,放大谣言,并引起骚乱。 我们可能每时每刻都会收到提示,我们四周充满了叫喊声,但他们传播的可能都不是真相
墨色事业读后感篇二
小时候有记忆开始,我家里就有爸爸常年自费订的报纸~《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因为是日报,挺贵的,但父亲一直保持了这几个习惯。他还给我订了好多儿童刊物《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红领巾》、《小白杨》、《连环画报》……,很多年后同学们在一起聊天,我回忆起父亲给我订的杂志,他们都很惊奇,你小时候家里竟然会给你订那么多杂志! 读书,是我终身保留的习惯,我喜欢它散发的墨香,还有我汲取的知识,深夜不眠感受作者拨拉我的灵魂。我最喜欢的报纸是《南方周末》,最喜欢的杂志是《万象》、《天涯》,可惜《万象》却在前几年停刊了,这几年又有我喜欢的杂志《看天下》,这些我都是每年都要订的。最喜欢每次拿到杂志心理的那份小雀跃,翻起杂志的那份愉悦。 这几年纸媒逐渐衰落,我家里的书也太多,所以改为看“得到”电子书,但看到好看的书也会买回来,再重温下,那份纸墨的厚重感感让我欣喜而安心。 这本《墨色事业》是一本关于早期报纸业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历史著作。作者讲述了17-19世纪二百多年英国、欧洲大陆和美洲人们制作、阅读报纸的故事,也阐述了新闻是什么,新闻如何成为公共生活的中心。报纸不止传递着新闻,也主导了舆论的走向。还好,书虽然是对那个时期报业的研究,但并不枯燥,作者选择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通过讲述故事和穿插议论,既勾勒了历史,又生动有趣。 我们熟知的名画雅克.路易的《马拉之死》,我一直疑惑马拉为啥在浴缸时,头上要包这一个大头巾,他到底为啥被暗杀?书中详细介绍了马拉之死的由来,他祸起他主编的《人民之友报》,他最初是保皇派,后来转为共和派,以笔为刀,掀起了舆论的狂潮,最终被一名狂热的保皇派暗杀在他的浴室。马拉因为患有一种严重的皮肤病,需要身体泡在药水里,用醋泡过的毛巾包头,来治疗。而那个女刺客夏洛特声称有逃跑的吉伦特派人士的消息,得以进入马拉的浴室,用匕首刺进了马拉的心脏。 我的理想生活里有一个画面,早期端起一杯咖啡,翻起当天的报纸,那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呀!而现在早起就开始划手机。科技是把双刃剑呀!
墨色事业读后感篇三
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当下的年关最让人忐忑。报纸被读者抛弃已成不争的事实,研究报纸的出版现在如同整理民国典故那般,成了学究们的任务。这时候读这本《墨色事业》,多少感慨一起涌上心头,酸甜苦辣,什么味道都有。
大学时候开设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截取最开头的一段,就是本书的大纲。充实于骨架之间的史料和故事,自然不像专业课那样干巴无趣。蓦然想起,课堂上教授这一课程的老师一再告诫我们,要扔掉存在于脑海中的有色眼镜来学习这段历史。可惜我上课不认真,理解还有偏差,以为老师的意思不要把当下的新闻事业抱有太多幻想。此时重读这段历史,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方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老师想表达的其实是——不要把西方的新闻事业想象得那么伟大。
读史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为了联系当下,用历史的教训为现实服务。现实我们可以掌握的空间十分有限,全国的报纸绝大多数都进入倒计时阶段。不过,阅读的过程中,我反复思考书中的观点,结合多年来的从业经验,倒是可以凭此揭开笼罩在这个行业上的迷雾,破除那些曾经广有拥趸的错误理念。
其一,新闻没有阶级或利益。
这个谣言的变体,就是“新闻拥有绝对的自由”。马克思他老人家告诉我们:经济决定政治。但是,本书《殖民地报纸》一章,还是无意中吐露了事实。所有报纸都是金钱和权力勾兑的产物,其在创办之初就带有鲜明的立场。殖民地现在有着强烈的贬义,但基于殖民统治创办的报纸,是不可能倾向于被殖民者的。
接下来的两章——《新闻与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于我们理解所谓新闻自由的伪装很有帮助。从舆论场来看,报纸倾向于革命,的确是顺应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的呼声,但细读这些历史,你会注意到,付钱支持所谓“爱国报纸”坚持下去的,实际上和那些支持印花税改革的印刷商人有很大关系的。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的正义性,实际上是经过报刊包装之后的产物,关于资产阶级极其扩张并维护自己利益的初衷,已被稀释在各种历史的解读之中。
其二,报纸等同于新闻纸。
关于这个误区的交锋并不激烈,但实际上至今仍影响着众多媒体从业者和读者。当下纸媒衰落,被一些人拿来等同于“新闻已死”,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媒介升级所带来的最根本的问题。
报纸在产生初期,承担的最重要职责是传播新闻,再详细一些说,是传播那些需要读者知晓的新闻。正是因为在签付印前就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编排,那个年代的报纸在传播领域几乎是没有对手的。社会革命的先锋,也往往由报纸来承担。即便在那个年代,为了满足各种读者的需求,报纸已经有意增加非新闻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向“新闻纸+功能纸”的复合方向迈进。只不过由于容量有限,且社会对于新闻的需求极大,报纸不得拿出大量版面刊发新闻而已。
本世纪初,国内知名纸媒都有出厚报的时期,归根结底也是这个思路的延伸。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手机的应用,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大多已经转移了,报纸版面只能逐渐萎缩。一方面,国内都市媒体慢慢转向老年报或新老年报的定位,弱新闻化或去新闻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另一方面,反倒是很多人心目中先进代表的西方,由于手机信号无法完全覆盖等问题,报纸的转型压力反而不那么迫切。所以,这个命题只在一定的时段内符合事实,并不能证明其正确性。
其三,媒体的时代已经结束。
本书的讲述截止于现代报业的诞生。即便是发展初期,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媒体逐步进化到“无所不能”的状态。上至皇室丑闻,下至市场纠纷,只要有关注度,没有媒体不刊发的报道。以报纸为核心的媒体行业,影响力至上世纪中叶达到巅峰,那句著名的“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实际上就是媒体称霸时代的最佳写照。
从媒体成长初期所具备的能量,可以看出媒体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如今,纸媒衰落,媒体的影响力似乎不能和往日相提并论。其实,媒体的影响力一直都在,只不过如今被“稀释”了。
现在,自媒体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每个人都拥有麦克风和舆论场。如果不考虑媒介的发展,这个时代和书中所记述的时代有很多相像之处。只不过,当年的报纸换成了如今的个体账号,记者的纸和笔换成了个人的手机和键盘,媒体不过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其实,自媒体比起传统媒体来说,具有更多的媒体属性,比如盈利模式的考虑,比如追逐热点的敏感,比如在灰色地带游走……而原来的报纸需要考虑大量的成本问题,如今都已经不复存在。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账号,势必就是又一次的黄色小报入侵。时代的结束,是对于一些媒体而言的,但属于媒体的时代,不过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其四,记者的职业高人一等。
这个误区,是对我们这些媒体从业人员讲的。这本书中的记者,基本上和光鲜无缘。绝大多数人不过是依靠纸笔和耳目寻找一个饭碗,他们鬻文为生,严格来讲和街头的小商贩没有差别。
记者这一职业出现光环,正是由于西方开始贩卖“新闻自由”这一谎言,为了树立媒体的中立性和记者的扒粪精神而炮制的。如今,这一光环已经褪色,国内外大批媒体人也走上跳槽之路。个别同行还在幻想自己高人一等,不过是陷入西式陷阱而不自知,相信经过最近这一波“张雪峰理论”的现实洗礼,应该会清醒许多。其实,记者这个行业,不过是慢慢回归其普通的职业属性而已。
不高人一等,也不代表就低人一等。哪怕很多记者的职责如今已为自媒体所取代,但其基本属性决定了这还是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行业。当下,媒体转型发展进入深水区,记者当务之急,是要在多元的舆论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如同自媒体账号确定人设那样。只有这样,从业之路才不会越走越窄,心中那团代表新闻理想的火焰才会有再度燃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