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自梳》讲述了一个少女在家庭纷争和自我认知之间挣扎的故事。通过女主角的自我探索和成长,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影片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人物塑造,引人深思家庭关系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家庭情感片。
自梳观后感篇一
一是就采访的案例来说,其实自梳女的选择并不是完完全全思考明白后的结果,都是在人生一个还算早(不超过25 岁时)的人生节点,因为弟弟妹妹想结婚,所以让她们必须在这个还没有遇到想结婚对象的人生节点,做出随便找个人结婚或者自梳的选择。这点跟想象中的理由还是有很大区别,本来以为可能是独立女性的觉醒,但是也要放在历史洪流中来看,这是一个人生摸索和缓慢形成的过程
二是,惊讶于当时这种宽松的可以自梳的环境,感觉时代在倒退而不是进步,当时的自梳会得到家人和亲友的支持,而且还有自梳团体,但是今天的人,特别是女性,想要选择不婚不育,绝大多数还要受到家庭长辈和社会的多重压力。
1/3页自梳观后感篇二
朴实无华。不是去听别人的评价、社会的看法,而是让自梳老人自己讲述自己的人生体验,打开方式正确✓ 影片里老人选择自梳有的是向往自由,有的是不想赌博似的步入婚姻,还有的是为了更方便的做工。 还有一点提到弟弟不能比姐姐早结婚,因此姐姐就剩两条路,要么梳起 要么嫁人。 我看到一个男权社会里女性的难境,一是男性优先 凭什么弟弟结婚 就一定要姐姐也解决婚姻问题? 二是性别歧视 因为工厂更青睐不用照顾小孩的自梳女 为了自立 女性选择了做自梳女。 如果那是性别更平等的时代,姐姐想啥时候结啥时候结 不用因为弟弟要结婚就必须马上做出决定。 如果那是女性也被尊重的时代,育龄女性不能被当成男性一样看待,应当把生育需要纳入一个社会接纳的系统里,而非排斥在外! 现在这个时代变得更好了吗?远远还不够!
2/3页自梳观后感篇三
二十出头,自梳。今生不再寻觅,断了念想,早早“阉割”了一部分期许的人生会不会更自在畅快?
看短片更让我感触的是孤寡老人,加上是由自我意志决定而注定无依无靠。短片中那位挂着水抽烟的酷奶奶说她害怕自己一停止想东西就会变傻,说让自己带小孩就立马戒烟,说想死,害怕死,又不想死。
内心暗暗作出不婚不育决定的女性越来越多,可是就算平时“虚张声势”,我还是会害怕无依无靠。可是老无所依是不能凭结婚生子就能有所改善的。(啊 伟大的zf 靠你们行吗)
一位奶奶说她们当年自梳是很时兴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位自梳的,但是我感觉我现在所处的环境反而不如当年,我虽然不太在乎周围人嚼舌根但是还是会因为爸爸妈妈听到这些闲言碎语难过而难过。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