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杜甫诗选注(普及本)》,深感杜甫的诗歌深邃而真切。作者通过对杜甫诗作详尽解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杜甫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读后让人深思。这本书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和品味的经典之作。
杜甫诗选注(普及本)读后感篇一
如果说“诗仙”是有些超乎凡俗的,那么“诗圣”是接地气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被世人尊称为“诗圣”是因为他的诗中所展现的人格魅力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传统里的一些重要品质和情怀,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郭沫若在为杜甫写的对联中,称杜甫为“诗中圣哲”。
“诗圣”杜甫的诗篇存世量多,而且很多诗篇妇孺皆知,传诵千古。《杜甫诗选注(普及本)》选录杜甫诗281首,是学者萧涤非对杜诗所做的选择、评注。 选择的杜诗是具有代表性的,评注得既地道、有学术价值,又解说得通俗易懂,让广大读者都能通过诗篇的说明、解释理解每首杜诗的内容和内涵。
《杜甫
杜甫诗选注(普及本)读后感篇二
韩愈在《调张籍》写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诗文成为学习古典诗歌不可逾越的高山,如何走进诗人的世界,萧涤非先生秉“为平民而学术”治学初心,撰写的《杜甫诗选注》(普及本),为我们打开一扇门,让我们走进杜甫的世界……
《杜甫诗选注》(普及本)选其各个时期代表作一百二十余篇,每首诗均有题解,介绍诗作的写作地点、年代、背景、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本书是萧涤非先生在其《杜甫研究》下卷的基础上改写而成,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权威性的杜诗选本之一。
杜甫现存一千四百余首诗歌,正是围绕时代环境和自身遭遇创造而成,他不仅让我们看到个人的悲欢离合,同时看到时代的悲歌,从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历史的巨变在他的笔下再现,我恍惚看到他在月夜沉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战乱让百姓流离失所,就像宫廷里的乐师李龟年,最后流落到江南,物是人非,杜甫用笔一一记录,得知官兵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喜悦。
杜甫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他困守长安时期唱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名句;他陷贼与为官时期写出叙事诗“三吏”“三别”,反映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被后人称为 “诗圣”。
杜甫的全部生活和创作,正与国家兴衰紧密结合,他一生分为四个时期,萧涤非先生撰写《杜甫诗选注》,让我们领略杜甫不同时期的思想结晶,体会个人与群体,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杜甫诗选注(普及本)读后感篇三
萧涤非先生的两大研究领域,一为风诗乐府,一为杜甫诗。本书前言开篇即云:“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杜甫非常经典的定位和评价。看前言,本书最初应该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从手“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中的一册,现在作为文津出版社“名典名选丛书”中的一册再版。
和上古版本不同,本书加上了“(普及本)”,读全书,感觉真的是为了普及而作,稍微生僻一点的字都给出了拼音。全书共选取杜甫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一百二十余篇,每篇正文之后,有“说明”和“注释”两部分。整体是大众比较耳熟能详的诗歌,如三吏三别、望岳、兵车行、丽人行、江南逢李龟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等。估计因为选取诗歌的底本不同,有些和最常见的版本有细微的文字差别。
选杜诗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固然杜甫被称为“诗圣”,是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但也有跳脱狡黠之时。杜甫长于律诗,但也有著名的古诗作品。而且杜甫这个“圣”,是经过历代文人的强化,每当家国处于危难之际,人们就会想起杜甫。但当代中国将杜甫几乎推向神坛,将其定义为人民诗人,那么他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自然会倍加推崇,其他交游或是涉及推崇上位者等诗歌,自然假装没有。尤其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领的时代,想全面地选择杜甫的诗,并非易事。本书初版于1983年,大约外部条件稍稍松弛,所以未有太多意识形态的内容掺杂在内。
杜甫那些著名的诗往往被人形容“沉郁”,当然和其生活环境有关。但有时杜甫也很潇洒,看《饮中八仙歌》不是么?《醉时歌》和好朋友的短,甚至有“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句,哪里像杜甫,分明是李太白附体了。
《百忧集行》则还原了一个少年的杜甫,怀念自己十五岁的时候,院子里的梨和枣熟了,“一日上树能千回”,顿时一个欢快活泼的少年郎出现在眼前。这首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作于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杜甫这时候已经年过半百,“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忍不住联想,或许杜甫像这些孩子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淘气呢。
杜甫诗选注(普及本)读后感篇四
《诗经》和楚辞以后,在诗歌方面,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可谓各有千秋,其中唐诗的地位几乎不容撼动;而对于唐诗作者来说,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因其中年之后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所以有“诗史”之称——但如果对杜甫的印象仅仅停留于“现实主义诗人”这个“一贯”的印象,那显然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不少人看杜甫,往往一下子能想到的就是他的“三吏”“三别”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这些诗中饱含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确实广度与深度兼具,这也是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所在。但其实就杜甫的生平来说,他的诗也是随着身世境遇而发生着不少变化——安史之乱带给的杜甫诗作的印痕确实非常深;但整体来看杜甫的诗,那可不仅仅只有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以及大声疾呼,他的诗的风格还是比较多样的。
比如,不要以为只有李白才写得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浪漫主义的诗句,放到杜甫身上,他也曾有过与李白、高适相与豪饮畋猎赋诗论文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从台上,冬猎青丘旁”这样的诗句;甚至还不乏“小资情调”,写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样安逸生活味十足的诗。所以,“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色彩”,绝不止现实主义一种颜色,而是有的时候也堪称多彩多姿——在哲学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一个杜甫才是比较全面的。
有时候不妨可以放开想一想,倘若没有安史之乱,假如杜甫在天宝六载参加考试一举命中,他还会是现在这样一种“印象”吗?历史当然不能假设,但历史也不会一动也不动。安史之乱加诸杜甫身上、家庭以及社会的诸多苦难,却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杜甫和他的诗。就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的那样:“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当个人经历与时代产生交集,那就很难不撞出点火花来。放在杜甫身上,那就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那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的千古绝唱。
一个优秀的诗人,一个在当时稍后就已经有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样评价的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杜甫用他的诗记下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在他的诗中得到了聚焦。他没有科举考中,没有当上过大官,中年之后经常是郁郁不得志——个人的不幸恰巧成为时代的幸运、诗歌发展史的幸运!而杜甫个人,经过千锤百炼,拥有了博大浩瀚的思想——体现于诗歌之中,则是充满着极其强劲的感染力量与无尽的回味之感。
《全唐诗》中收录了杜甫一千余首诗,这个量还是比较可观的,由此可见杜甫在诗歌特别是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而由萧涤非先生选编、注释的《杜甫诗选注》,虽然只介绍了杜甫诗的极少一部分,却篇篇精彩,足可以成为“观察”杜甫诗作、赏析杜甫诗作的“最佳窗口”。诗人的地位不需要多说,萧涤非先生在杜甫研究方面有着杰出贡献——他的这本《杜甫诗选注》自然也就非常值得关注了……
杜甫诗选注(普及本)读后感篇五
成为大诗人有五个条件,奥登说,具备三四即可。
照量着杜甫比比,都很合身。拣几点说一下:
第一,写作没有“三十而已”。
如果但丁在42岁之前死去,我们很可能不知道他是谁,更不会知道他有个女友叫碧雅翠丝。如果康德57岁时,散步回家长眠不醒,那么他不过是一个自然哲学家,一个还算不错的哲学教授。但他活到了80岁,他看到了妇人们争着买书装点柜子。
如果杜甫像李贺一样,早早被召去的话。《全唐诗》可能会收录一首《望岳》,杜甫也只能算个次要诗人。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没人想要这荣耀。再假设一下,如果杜甫45岁死去,他会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倒在属于自己诗学巅峰前夕。再给3年,他会写出三吏三别、北征、彭衙行、洗兵马,再给他十几年的漂泊,他足以把“之一”去掉。
扯句题外话,我从高中开始读诗,总觉得诗人一定是天才,一定是早逝的,非早逝不足以谈浪漫。不自觉地瞄一眼作者生死年份,先就自我感动了。读了不少雪莱,也读济慈,读兰波、洛尔迦,读顾城、海子、戈麦。后来稀里糊涂混过了他们的年龄,又觉得他们可惜。虽说寿者多辱,但也没必要为活的稍久一点而愧疚。像小说家一样,大诗人也要靠耐心,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为自己碌碌无为地躺平而悔恨。
第二,多产。
前段时间有热搜:16岁女孩,一天能写2000首诗。可惜杜甫这辈子也没赶上这女孩一天的工作量。据统计,杜甫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从他早期的《望岳》水准来看,他肯定自毁过很多作品,写的产量肯定超过这个数。当然说到多产,谁也不要提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保守估计,陆游一生至少写有30000多首诗,够得上姑娘写半个月了。
继续说杜甫,《唐诗三百首》选诗313首,作者77位,其中杜甫选诗39首,远超李白和王维。很大原因就是杜甫保留下的诗多。李白留存1000首左右,而王维只有400多首。都是顶尖的大诗人,存诗越多,好诗就越多,入选的机会自然也就越多。杜甫不但写的多,而且真拿着这事当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攒棺材本式的写作,说明他有足够的焦虑,也有足够的创作自觉性。
私以为当下是诗歌的好时代,但不算是小说的好时代(如果一个时代既是诗歌的好时代,又是小说的好时代,那么大概就不是活命的好时代)。当下,好的作品不少,好的诗人也不少,但鲜见大诗人,总是有些可惜。杜甫是大诗人,李贺只能算小诗人。他不是不努力,可惜老天没时间等他成为大诗人,一不小心把他拉黑了。当然,大小没什么鄙视链,套用张瑞敏一句话:小不是美,大不是美,从小到大才是美。
那么,杜子美是怎么从小美到大美的呢?也就是下面这一条。
第三,持续迭代。
杜甫的生活状态和诗歌状态,恰好两条交叉曲线。生活水准越来越差,诗却越写越好。他生在一个富裕美满的家庭,又在一条船上死去。人家投胎投的好,京兆杜氏,世代为官,史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爷爷杜审言,累官修文馆直学士,相当于教育司任职。父亲杜闲,官至兖州司马,也是厅级待遇。
29岁之前的杜甫,主要靠啃老。父亲杜闲病逝后,杜甫只能自己混社会。没钱没工作还爱玩,日子一天不如一天。34岁,开始北漂,赶上安史之乱,这一乱就是8年,再后来西南漂泊,50多岁的杜甫,早早进入晚年,成了个糟老头子。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59岁,还不到法定退休年龄。概括说,杜甫前半生鲜衣怒马,后半生只剩“诗和远方”。好好的一手牌,楞是打得稀碎。
杜甫诗歌写得真好,越写越好,足以让当下人汗颜。读到杜甫,就像敦煌出土的千年文献背面,意外发现当时小朋友的涂鸦,有歪歪扭扭的马蛇、有黄羊、肥兔。翻开书,我们就像坐着时光机,看到杜甫依然苦逼地活在他的世界里,如同我们此刻活在我们的世界里一样。不同之处是,他在他的世界里发现了诗,不但在欢愉悠游中发现诗,更在战乱、潦倒中不断发现诗。
这个糟老头子文本的精神力,不但唐朝罕见,也是每个时代最为欠缺的品质。他跳出自哀与牢骚,跳进“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以主体意志直面一个复杂而无意义的世界。我常常想,窝在小船上,饥肠辘辘的杜甫,是否像雪夜抵达城堡的土地测量员一样,深知自身在时代漩涡中的渺小和实务上的毫无意义呢?
第四,多样性。
我们习惯把杜甫放到主流意识形态中,作为一个儒家诗人。诗歌不能让任何事发生,人们用宏观的历史来要求诗歌,其实是拿未来的正确性下注。
你很容易发现杜甫的诗歌“不纯”,他没有单纯意义上的送别诗、山水诗、或者田园诗。他不但风格多样,内容也多样。你会读到很多感觉不会、不应该出现在诗歌中的东西。可是谁又规定过诗歌一定要出现什么,不能出现什么呢?生活不也是这样毫无征兆地让杜甫从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了潦倒的老头呢。
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文字风格从典雅迅速转向口语,把混乱写得辉煌而震撼,又把喜乐写得暗淡而不值一提。就像莎士比亚的悲剧里,哭着哭着突然跳出一个插科打诨的小丑,罗密欧朱丽叶谈情说爱的时候,猛不丁出来个荤段子,这就是张力。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里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断生成、又迅疾转化。这种日常经验写作,直接启迪了中唐诗人,而他沉郁顿挫的风格,也依稀看到李贺的模样。他的名声也正得益于这种反复的仿写。
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说:“我们不仅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这些诗人创造了评判伟大诗歌的标准。”这句话,可以拿来结尾,我们对杜甫的分析往往是一种由果溯因,因为杜甫本身就是一个“标准”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