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100字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4 20:55:55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2-04 20:55:55   小编:

《Excellent Sheep》是一本揭示美国顶尖学府学生压力和焦虑的书。作者将学生视为被追求名校和高薪工作的“优秀绵羊”,呼吁他们要寻找自己的热情和目标,而不是盲目追求成功。书中深刻分析了教育体制的弊端,提出了改变教育方式的建议。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一)

这个题材的书不少,前些年北大出了套《大学之道》丛书,堪称集成,包括《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大学与市场的悖论》。单册的则如《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土的也有包括刘东:《大学忧思录》。

但始终念的经对不对,还得自己判断。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二)

美国的高等教育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Liberal Arts,作者显然对现状极端不满,(因为他出身文艺气息最重的耶鲁嘛。)越来越多的美国本科教育开始关注找一个好工作,而这几乎约等于金融、计算机、工程,找工作也就是科技企业、华尔街、咨询公司。

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但是这并不是没有教育出了问题,而是社会的大势。学生面临的压力不断提前,他们也不得不提早准备。人都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不可能完全生活在温润乡中。

不过好在美国有反思,这本书的出现就是这样的反思,而且,Liberal Arts仍是美国本科教育的本色,这一点虽然作者在后半部分越来越偏激,以至于有些言过其实,但是较之于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设计,还是不同量级,不同世代的。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三)

本书试图指出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该问题的一整套方法。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美国,也存在于其他高等教育制度相似的国家。

学生们为了进入精英学府挤破脑袋,但发现自己的选择愈发受限。他们只能选择自己的同侪选择的道路才能获得安全感,大学无非是高中之后的下一条赛道。大学的申请成为简历堆砌的军备竞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变得只会迎合成年人的要求而失去了自我,让他们找到自我的方式——liberal arts education-——在如今科研导向的大学里也已经名存实亡。作者鼓励gap year,鼓励选择离经叛道但符合个人追求的人生选择,而他提出的解决路径是通识教育。同时,还应专注于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实现“认识你自己”,也须有专职进行本科教学的教师在小班课中引领思考、提供反馈,而不是像如今的教育这般依赖MOOC进行知识传输、过分慷慨地给出A等级成绩。而解决这一问题的终极方案在于社会改革:摒弃贵族制度、精英制度,真正实现民主共和,天下大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看来是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这些美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社会已经愈发明显。始终遵循被规定好的同一种道路努力攀登的年轻人、为了始终保持“优秀”而选择金融、计算机行业、医学院、法学院、研究生院的卓越学生,这就是我和身边绝大多数同学的写照。我想我们都需要一些勇气去跳出舒适圈,不再沉浸在他人搭建的评价体系中,去寻找真正的自己。

可是这不可能发生。或者说,只有少部分相当优渥、家庭环境相当自由开明的人才有底气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们知道当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都存在问题,但我们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在真正的天下大同到来之前,竞争、淘汰,这原本就是生活的常态。不过我们仍然应从书中吸收到一些东西:保持清醒,认识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对权威、政策与习惯保持质疑,在有可能不痛苦地随波逐流时走自己的路。

说来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不就是社会分工的急剧分化与财富分配的极不均衡——如果头部软件工程师、外科医生、基金经理的收入不再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程度,如果我们这些砖工的前景可以更加有吸引力,如果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真正拥有光明的未来,如果向上的路还打开着,那我想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可以在考前不再四处询问往年题,而真正用心地搞明白那些有趣的知识与原理。在那天到来之前,我将记住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在业余时间去发展它,然后在工作时间努力为自己挣明天。

(ps. 本书写得不好,四个章节没什么逻辑递进关系,没有严格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多是anecdote的堆砌与情绪发泄。但2014年是否正是书中所提到的问题走进大众视野的时间?能把这些问题抛出是好的,只是作者没分析明白本质原因,也提不出根本解决方案。)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四)

常青藤里的很多学生是空心的。这和他们的成长过程有关。表面上,他们追求名利,跟着大部队一起跳入赚钱的行业(投行,金融,咨询,计算机等等),但实际上,这些选择都是恐惧驱动的:害怕风险,所以选择看似最安全的路径;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只好一直往高处走。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人生。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可以从个人、 机构、社会这三个层面分析。

那到底大学该学些什么呢?作者提到了三点:

学会思考比较好理解。对构建自我,我的解读是通过阅读、与外界的碰撞、自我觉察,提高对自我的认知。不是所有人适合所有东西的,我们的天性,从小的成长环境,都会影响着我们的天赋和喜好。我们要耐心地去发掘自己,顺势而为,而不是盲目投入那些热点行业。大学里的通识教育,是很好地帮助我们构建自我的方式。问宏大的问题也是帮助我们从自我觉察开始,渐渐去探索和接近真理。让人心痛的是,现代逐渐淡漠了对真善美,对ideal的追求,而以名利取而代之。

我读完之后有几点感受/想法:

【金句总结】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五)

在崇尚独立、个性的美国,精英学生也经历着父母鸡娃、高度竞争的痛苦,他们从小被告知,他们是天选之子,经过了残酷的竞争之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是,常春藤名校的毕业生,焦虑、胆怯、迷茫、缺乏求知欲、缺乏主见、与社会脱节,只是朝着学校和家庭设计的既定方向前进,名校毕业生多数成为了华尔街流水线上的高级螺丝钉。

耶鲁大学教授William Dereswics 指出,美国精英教育,从学校到家庭,只是在培养一群温顺而优秀的绵羊,更准确地说,是表面光鲜亮丽的“工具人”,实际上和普通人一样,被推进了人生的牢笼。

美国中产阶级父母鸡娃的现状让人寒栗,以至于平均每10个美国大学生里就有1个出现抑郁倾向。教授指出,许多美国父母表面上说是为了孩子好,父母本质是为了自己好,把孩子变成自己意志的工具、附属品,用孩子的成就来补偿“脆弱的自我 (Brittle Selves) ”,孩子从小就默认了父母爱是有条件的,只有不断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就,才能被爱。学校和父母关心的不是孩子真正的学习,而是把他们变成加入特权或特权再生产的机器。家长们总是陷入你死我活的竞争思维,然而没必要,“你认为你在搞别人的孩子,但你最终也搞死了自己的孩子。”

教授写道:“许多父母在一个失去理智的系统中努力做到最好。但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举手投降。不管这股潮流多么强大,我们都不能继续随波逐流。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变得不同,我们就必须用不同的方式抚养他们。”

大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它不仅仅意味着一份工作,它更意味着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如果有人告诉你,教育的唯一目的是获得可转让的技能,他是在试图把你变成工作中高效的员工、市场上容易受骗的消费者和国家的顺从对象。当我们问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时,最重要的是我们保持完整人性的能力。”

教授还发现了一个让人嗔目结舌的现象,一旦他鼓励自己的学生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迎合父母和社会的期待时,耶鲁精英学生们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试错成本”,教授提醒到,你们可是家庭收入水平为全美前1%的人,这是思维的懒惰 —— 从小习惯了确定的人生,一点也输不起,生怕偏离精英职业路径就抬不起头,永远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活着,无法直面人生的不确定性。

教授警告精英年轻人不要陷入地位比较,因为它永无止境、永远无法让你满足。“你想出人头地吗?没有顶的。不管你爬得多高,总会有人在你上面……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最终会到达哪里:在中间的某个地方,和我们其他人一样。具体在哪里真的重要吗?”

他说,年轻人应该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就算没有外部奖励和结果,也能一次花几个小时沉浸在其中,你是否得到认可并不重要,因为这是你无法控制的,人生的最终考卷不是看你的社会地位、物质财富,而是看你的生活是否过得开心。做出忠于内心的选择,需要年轻人重拾道德的勇气。

在本书的最后两章,教授抨击了精英主义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伪装,核心利益者宣传这种意识形态以证明其合理性,教育的目的是旧有贵组制的翻版、特权符号的再生产。这个体系培养出的精英们没有勇气和远见,一心一意只关注一己输赢。近三四十年来的政治和金融海啸就是精英教育无效的证明,毕业于精英私立学校的政客和企业管理者是一群“只忠于自己野心的管理精英”,越来越离地、腐败、无效,更是一群“高智商的白痴”。

教授写道,以哈佛耶鲁为首的美国精英教育体系已经过时,它是战后时代的产物,当时建立大型官僚机构,急需填补社会机器的空缺,必须培养一批淡定、温顺、高智商、迷茫的高级工具人;然而,现在美国这套体系已经失去了合法性和权威,“现在是时候想象一个不同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并鼓起勇气实现它。”

这本书,我给5星好评,如果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读到它,相信这十多年我的精神创伤会少一点。

20岁出头时,我懵懂地羡慕呼风唤雨的现代“贵族”群体,在一些活动中见到了所谓的重磅人物,甚至觉得自己要上天了、有朝一日能成为他们,美国教授们也时常称赞我勤奋又“ambitious(有上进心)”的孩子。

到了25岁左右,我走访了一些很危险的社区,报道了社会不平等的议题,向下看,看到太多无奈、黑暗和不公,夜里常常以泪洗面,向上看,又捶胸顿足,凭什么别人大学一毕业就能回家接管传媒巨头,而我出生在一个没有经济资本的教书匠家庭。于是,我拼命读相关社会学和经济学著作,想找到原因和解决方法,越看越痛苦,越看越抑郁。

直到快30岁时,见过站在社会金字塔顶端一夜跌死的人,也见过一夜崛起的人,见过已经站在人类经济链顶端却天天焦虑地鸡娃父母,也见过家财万贯还想富可敌国的人……看着看着,有种抽离感,这似乎是一场无尽的人类游戏,无论处在哪个位置,人似乎都无法满足,鞭笞自己成为竞争棋子。青年时期的我的痛苦,主要来源于我不假思索地接纳了这个世界给我的精神架构,不自觉内化了外部的价值感和认,“物化”人本身的价值。如果一直向外索求,我永远得不到自由吧。

内心自由才是抵御人生风暴的有效途径。就像爱默生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通过发动一场私人革命,将自己从现有精神结构的暴虐中解放出来,从而赢得精神的独立。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六)

读这本书的契机很有趣吧,也是特别符合自己的经历,我刚刚经历了在选择留学国家的迷茫和低谷期,申请季也刚刚结束,在安慰自己要满足于现状,加拿大将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归宿这件事情上面,我也给自己做了挺多的思想准备,从升学办公室悄悄听到唐老师说的,“学校基本不看你填的基本信息,直接翻到父母信息,看看是不是校友,工作是什么就完了。” 又想到同学提到Emory喜欢收中国南方的孩子,对于北方的孩子很没有优势。 也开始意识到申请大学并不完全是对于个人素养与能力的竞技,甚至这并不是竞技中最主要的因素。

Excellent Sheep这本书就在揭露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真实面貌,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精英已经成为了父母对于孩子们一致的期望。'Elite' has become a tendency. 成为HYPSTER也慢慢成为了精英的标志。那里的学生好像产生了一种幻象:进入了高等学府 所以我是精英 我是全世界最优秀最努力的孩子。我不否认他们素质很高,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和教育,但是不认同的是他们并不一定是最努力。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可是最终阻止他们进入世界最优秀的私立大学的确实socioeconomic status,90%的人天生就已经被贴上了NOT QUALIFIED FOR HARVARD的标签,而生在贵族家庭的孩子,本身就有更大的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尤其是legacy,基本可以直接录取,再加之贵族家庭可以afford的sat tutor, personalized preparation,给他们绝大优势。“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s more socioeconomically stratified today than at any time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我在家闲着的寒暑假,看同学们在上夏校,500强企业实习;我在sat准备中struggle的时候,有同学上着十几万的辅导班。有时候会感叹,他们为什么这么功利呢,后来才发现残忍的现实是就算我想功利,也没有条件。有些事情是没有钱真的不可能的,我的父母不可能为我提供那些机会,他们很努力很辛苦才能让我过上这样的生活,我出国会给他们带来无比的压力,去参加活动的时候,我每天只吃一顿饭,只为了省钱。

Purpose means doing something, not “being” something.正是因为体系的原因,我好像没那么在意申请的结果了,去一所排名最高的私立学校虽好,但是我还是觉得要综合考虑下家里的条件,去加拿大读本科也许真的是我最好的归宿。I mean, I'm gonna do things I truly love in college, so maybe it doesn't matter so much where I do it. 成为名校毕业生不是人生的终点,只是开始,一个文凭不会让我成功或者fulfill a purpose,我们做的事情才是。而且在公立大校,我们能够身处在一个更加diverse的student body,用自己的努力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而不是在那些披着diversity的精英学校,无论是白人,亚洲人还是黑人,共同特点都是有钱。

Being a quadruple major does not make you interesting. Editing the college newspaper while singing in an a cappella group, starting a nonprofit, and learning how to cook exotic grains—this does not make you interesting. Interesting is not accomplished. Interesting is not “impressive.” What makes you interesting is reading, thinking, slowing down, having long conversations, and creating a rich inner life for yourself. 我们的人生不是考试,不是你没完成一件事情就高别人一等,给自己加点分,也不是interview哈哈哈哈,而是我们的阅历的沉淀和思考的过程。Being things aren't gonna make us unique or interesting, doing things, as well as thinking, does.

Don’t do it to be cool, either. That only means you’ve substituted the approval of your peers, or some of your peers, or an imaginary audience of peers, for that of adults. Don’t do it to feed your ego, to tell yourself you’re morally superior. Do it—invent your life, in whatever form that ends up taking, which need not be very cool or glamorous or countercultural at all—for your own sake alone.

Really, do everything for yourself. Not anyone else. Avoid Perfectionism, cause it is only a coward way of avoiding criticism. Embrace criticism. 人类社会是最大的动物世界,弱肉强食。 An excellent sheep is a sheep, after all. Be the wolf.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七)

It all started with some viral sharings on the social network so I decided to check out this book written by an ex-Yale English professor. It was definitely weird to pick it up from the Sterling Library given the theme of this very book. Halfway down the book, I realized that it was an easier versional of Allan Bloom's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in the modern setting, with some statistics, and a few appealing anecdotes from this very campus. Say it is easier because it is neither as pedantic nor incisive as Bloom’s book. However, it is still eloquent with clear take home messages, (very much like a polished presentation done by an Ivy league graduate, ironically).The observations are agreeable based on my experience, and the reasoning logical.The lack of depth, compared to Bloom, is probably intentional because of the very different target audience: freshmen to be, or younger college students. I wish I have read it before I started my college, as I have experience the exact same pain described in the book. At an age of 18, I would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Bloom or Veblen anyway, might as well start with “Excellent Sheep”.

Now comes to the two draw backs of this book. First, though the symptoms are observed and ailment correctly diagnosed,the prescription given is both cliche and insufficient. "The Great books" is not a new idea at all. In fact Bloom was one keen advocate of it. The lack of detailed discussion in such a classic topic is disappointing. Since we are already talking about Joyce’s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why not extend it to the whole bildungsroman genre. Reading coming of age novels, from Stendhal to Hesse to Fitzgerald, has helped me personally. As Hesse vividly put in Demian, “ The bird flights its way out of the egg. The egg is the world. Who would be born must first destroy a world.”

And the authors' discussion of the Western canons, if it can be considered discussion at all, is thin and non-convincing. As a Columbia graduate and an ex-Yale English professor, the author obviously is very familiar with the core curriculum at his alma mater and the directed studies program offered by his former employee. What are those programs' merits, and what are the problems? I do understand the author's main point is to bash the Ivy league and promote non-top tier liberal arts colleges, but the job can be done more objectively by comparing apple with apple: learning Kant in the classroom in Ohio is better than in New Haven because of a) b) c) d)?

The second problem of the book is being too ambitious. I knew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at the author has to go to the nature of the social-economical system (especially the rising of the patriarchal middle class or upper middle class), the rising inequality, and the fallacies in the so called “meritocracy” to give some depth. Yet the part 4 of the book seems to be in a rush and lack of rigorous arguments. Probably due to the author’s limit knowledge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it eventually becomes his personal political column. Some Rawls, Locke, Marx and even the now popular Piketty may help him to build up more.

So in conclusion, I consider it to be a good read, but far from being a classic.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八)

在美国我发现,追求上常青藤的华人家长很多。常青藤学校是指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这八所大学都在美国东北。其他很多地方也有一些名校,如德州的莱斯大学、加州的斯坦福大学、佐治亚的埃默里大学,它们却不是藤校。为什么藤校都在东北呢?因为“常青藤”本来是美国大学体育联盟的东北分区而已。到如今,这些学校更以学术闻名。上了常青藤学校家长有面子,有时候藤妈藤爸们冲着这些学校的要求,缺什么补什么,一路拖着拉着让他们上的。据说有不少孩子上了藤校之后读得很吃力,有的很忧郁。

这些常青藤学校到底好在哪里?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有人曾问耶鲁大学英文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上哈佛、斯坦福还是耶鲁比较好?毕业于哥伦比亚、任教于耶鲁的德雷谢维奇在新近出版的《优秀的绵羊》(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一书中反问:“你喜欢深红色、鲜红色,还是宝蓝色?”这三种颜色分别是这三个学校的标识颜色。意思是说,这些学校除了这些颜色,其实大同小异。它们相互之间的排名,今年上几名,明年下几名,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多大影响。

除了在同一体育联盟分区内,知名度比较高之外,这些藤校的还有个共同点,是比较自恋。这些学校通过无所不在的颜色、标识和球队、社团活动,彰显各自身份。虽然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里,都被作者视作失去了灵魂的地方。在这里就读的学生没有使命和目标感,自我膨胀、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国内也是这样,我曾加入一读书群,发现群里有北大毕业的学生自我膨胀到目中无人的地步,除了自己的粗鲁自己看不到之外,别的好像什么都知道。这样的名校生,作者轻蔑地称之为“优越感爆棚的小王八”(entitled little shit),他们出现的地方,他人敬而远之,最后他们的圈子开始同质化,成了大家互相拍肩膀的哥们俱乐部,这对他们发展不利。没有这些标签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攻城略地,方方面面成就自己。有一些藤校生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可能只是上过某藤校。

上藤校的人,熟悉的是一套适合在藤校成功的套路。他们一路学习成绩拿A,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彰显自己的“领导力”,或扩大“社交网络”,忙得团团转,但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参与。此前的申请阶段,也按照这种方法预备。他们参与各种课外活动,蜻蜓点水地去做“义工”。按照名校的要求逐项打勾完成,好比是在完成某个游戏。作者的同事、“虎妈”蔡美儿,就对这套游戏的规则了如指掌,并按这规则培养孩子。她说自己用的是中国教育方法,但作者一语道破天机,说这其实是美国中上阶层培养的方法而已。中国教育方法躺着中枪而已。虎妈非常反感自己婆婆那种宽松、鼓励式的“美国教育”方法,但她的婆婆按照美国宽松方法培养出来的杰德·鲁本菲尔德(Jed Rubenfeld)极其优秀,是美国著名宪法专家、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还是一个小说家。蔡美儿选择嫁给了他, 无意中是接受了她婆婆教育方法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你认可什么样的教育成果,要看你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因为这决定了你未来可能需要容忍什么,欣赏什么。

上了藤校的学生“优秀”惯了,升学后会选择比较稳妥的、保证能拿A的课程,而不去费劲寻找真正值得学习、但有可能拿不到好成绩的课程。这就成了“好学校糟蹋教育”(Schooling gets in the way of education)的局面。藤校学生“输不起”。这种心态,使得人的思维以后会长时期受到束缚。在中国社会游戏规则和学校还不尽相同,此问题更突出。名校毕业的学生思维,不适合他们玩剑走偏锋的游戏,最后名校生往往是在给那些杂牌学校的毕业生、甚至初高中毕业生打工。

名校的教育,让人变得和现实脱节。作者三十五岁那年,家里叫来一个水管修理工,他突然发现和这人没法说话,连几分钟的家常都聊不起来。他很多年的精英教育,让他和社会严重脱节。而政坛这种现象更普遍。竞选美国总统的戈尔和克里,分别毕业于哈佛和耶鲁,但是却没法和广大选民有效沟通。这个现象,中国有个词语叫“书呆子”,此书中有个词叫“藤校弱智症”(Ivy Retardation)。小布什虽然也毕业于藤校,但他未曾失去标志性的“常识性聪明”(street smart), 能和选民拉近关系。名校生的那种高高在上心态,有时候能让他们当出色的经理人,但妨碍他们当领导。一个经理人对着已有的靶标,可能会射得很准确。而一个领导者需要对着还看不见的靶标瞄准,甚至要把尚不存在的靶标描绘出来。这时候远见和方向感很重要。老布什竞选的时候,他的对手、哈佛法学院毕业生迈克尔·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曾称,竞选“无关意识形态,只关系到能力。”老布什回答说:“能力让火车准点行驶,但是不知道驶向何方。”

指出名校这些问题之后,答案是什么呢?作者推荐美国公立大学系统。说这里有真正的“多元性”,而不是精英私立大学那种人为的“多元性”。作者认为常青藤学校在种族、肤色、性别上的多元化做得不错,但经济上并不多远,学生中有钱的孩子居多。而人受教育过程中,为了未来的考虑,必须设法接触不同阶层的同学,包括家里条件很差的同学,这是“走上社会”之前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预备。

在学风上,公立大学现在也严格了一些。藤校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搞科研,不愿意在教学上太花时间,学生也成全,尽量不去找他们。错过了考试时间,老师投桃报李,重给机会,让其过关,师生间形成互不得罪的默契(mutual non-aggression)。在这种以肯定为主的文化氛围下,学生成绩逐年膨胀。1950年代,美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平均成绩积分(GPA)为2.5(满分是4)。2007年,公立大学是3.01, 私立大学上升到了3.30,而在一些顶级名校,积分为3.43。

而在公立学校老师,老师反而更严格 —— 或许他们不必担心得罪未来校友,也不必担心伤害学生的脆弱自尊。这些学校没有那些“研究性大学”那么看重研究,更看重教学,所以老师对学生个人关注也会更多。在学生日后申请研究生、基金、或者工作的时候,公立大学的学生常有更好的推荐信。藤校老师可能连学生是谁都不知道。藤校财大气粗,但老师数量并不多。课程上,学生缺乏个人化关注。哈佛大学的埃里克·马祖儿(Eric Mazur)发现他的物理课大课上,学生很多概念搞不懂,他又没有办法一个个去辅导,于是他发明了“互助学习法”(peer learning),让学生相互之间自己教自己。因老师关注不够,有的哈佛学生称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自学场所。”

作者推崇公立大学的做法值得赞赏。这几年我每年都参加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Educause)年会,发现公立学校也因经费缩减等原因,革新众多,好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公立大学的网络更庞大,比如纽约大学系统下,有六十多个校园,这种合作和交流的机会非常之多。在2014年10月初于奥兰多举办的年会上,我还听到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M. Christensen) 以开玩笑的方式,请大家“为哈佛祈祷”,因为他和凤凰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合作之后,对这种网络教学的设计大为赞赏,也对他们传播之广叹为观止。他感叹哈佛的教学模式也未必能赶上这网络时代的需要了。在这个选择众多的时代,藤校未必还是所有人最好的选择,也不是唯一的选择了。

抛开精神、学术这些因素,从现实角度考虑,藤校可能会让人负债累累,多年不得翻身,人生的很多事情(如买房、成家)滞后或是严重受影响。中国人常说,只要你念得起,讨饭也要给你读书。问题是这不是一笔小钱,不是人们省吃俭用可以解决的。家长讨饭也好、卖血也好,卖肾也好,都未必能解决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得靠联邦贷款读完书。日后这些就成了他们的负担。连奥巴马也是2004年、亦即他当选总统的四年之前,才把学生贷款给还清。我们很多同事四五十岁了,还在还学生贷款。

如果考虑长线投资,日后读医学院法学院,硕士博士,那么决策的时候不妨来点田忌赛马那种智慧,去运用家里或者自己有限的资源。比如读医学院,学校好坏影响不是很大。即便偶有小差别,也不值得耗尽资源一路死拚。否则,走上生活道路的时候,已是强弩之末。从一个中流学校得到其80%的养分,或许胜过从一流的学校得到10%的养分。很多聪明的家庭,让孩子本科几年上社区大学,然后转入公立大学,或者是还保留着人文教育传统的一些非藤校类私立大学,以比较低廉的学费读完本科,然后再把积蓄用到读研阶段的私立名校里,这样的资源分配最为合理。

此书出版之前,质疑藤校价值高估的声音也常有,比如《赫芬顿邮报》上,还曾登出一个高中毕业生列出没被藤校录取是因祸得福,她“很高兴没有被常青藤录取”。她说学费太贵,没人管你本科在哪里念,换了几个工作之后就不会再有人去理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等等。这些说法虽有道理,但藤校外的人说出来,人们总怀疑是“酸葡萄”心理。作者读书工作的地方都是名校,作为阅人无数的“圈内人”,他的说法更有可信度。当然此书观点也比较极端,没有多说名校尤其是藤笑给人带来的众多好处,他的观点负面了一些。可能是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下,看到的多为不足的地方。我们也能通过此书看到,假如一个学生有学习和经济能力上藤校,而又不沾染藤校生的那些习气,那最好不过。藤校生的各种毛病,假如一个人诚心诚意去对待,都是可以战胜的。如果读者中有人上藤校,不妨先看看这本书,以后的四年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九)

我在Kindle上看的第二本书,也是近期来所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本来是想闲暇碎片时间读读,结果开始之后就手不释卷,一天半看完。

此书是对美国精英教育的批评。作者在耶鲁英文系教了上十年的书,书中用了很多耶鲁的例子。他关于此话题的一篇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之后,反响很大,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另外还专为此书收集的其他精英学校的数据,所以书中的讨论不再是局限于耶鲁一处。

第一章讲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的摧残——心理疾病、自私、高分低能、只知堆砌履历上的项目而没有真正的理想、志向与衷情、等等。在一流高校中,经济学与金融这种完全功利性的专业一骑绝尘地成了最大的专业(我记得当初耶鲁本科生最大的专业是历史,可见这十年来风向变了),而最大的雇主则是投行和咨询公司。这对美国精英家庭和学校中象念经一样被重复的“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这种鸡汤是个莫大的讽刺:看上去那么多自由、那么多选择,其实大多数选的都一样:挣钱、挣面子。就好比美国的超市里,看上去琳琅满目,食品种类不计其数,但其实大部分都是玉米变出来的。于是,这些白左到极端、心心念念想着多元化的学校,却变成了高度的同质化:虽然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学生多了,但学生的家庭阶级背景却越来越单一、志向品味也越来越同化,一大群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律师、医生、银行家的孩子、削尖了脑袋想继承律师、医生、银行家的职业。

这种趋同的原因,在作者看来是对失败的恐惧。这是对的。美国近二十年来的变化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中产阶级的破产和上层阶级的一家独赢。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只能找个普通中产阶级的职业,那很有可能 大半辈子都会被学生货款的大山压迫。这样阶级分化加剧的社会当然容不得冒险,高端职业的竞争再残酷,看上去也比进不了高端职业好得多。

当然,这种认为除了高端职业之外就没有人生的意义、没有安身立命之处的想法是错误和狭隘的,是金领阶级自己制造出来的用来鄙视他人的神话,但现在却也成了压迫自己的枷锁。书的第二章追溯了精英学校、金领阶层、学位竞争这几样东西在二十世纪如何被紧紧地绑在一起。20世纪中期以前,HYP这种学校根本就不在中产阶级家庭的考虑范围之内,而是门阀世家的禁脔。进这些学校靠的不是成绩、而是血统。所以,在1950的时候,每13个报哈佛的学生中有10个能被录取、耶鲁的录取率也将近50%。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些地方根本就不是你该想的;而另一方面,别说上个州立大学,就是高中能毕业,出来找个体面的工作进而进入有车有房的中产阶级生活都根本不是问题,所以老百姓也不操那份闲心。

但接下来的变化是,经济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向上社会流动和积累财富的机会,而精英阶层想保持其地位,也必须在技能上与其他人竞争。因此这些精英学校也不能再只是让学生学些风花雪月的贵族风情,要教真家伙才行。于是在20世纪中期,这些学校开始改革,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成为入学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变革并为真正带来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因为能在这些考试中考出好成绩、能在学校里有好的成绩单,还是得拼爹、靠家庭的经济与文化实力。但这却带来一个改变:精英家庭的孩子想进这些学校起码得流点汗、吃点苦,这样这套“择优录取、选贤认能”的话语才能说服得了人民群众。于是美国的高校入学有了个指挥棒:“全面发展”——在中学时上的大学预科的课越多越好、标准化考试的成绩越高越好、体育项目和才艺活动搞得越多越好(未必要精、但一定要有,而且最好是击剑、划船、lacrosse、马术这种在学校之外的美国社会里基本不存在的“贵族运动” )、社区服务和所谓的领袖能力也要有。而在这个指挥棒的指挥下,美国的家长(和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了无止境的入学军备竞赛(the admission arms race).

这种军备竞赛的后果很明显:家长必须成为“直升机家长”,死盯着孩子练琴、做作业;孩子则成了书中前头所批评的那种机械化的积累分数、知识、技能,但缺乏内心的动力和激情。书中讲到作者参与耶鲁本科生录取委员会的经历十分有趣,是对这个被神化的过程的难得的描述。在这之上再加高校排名的推波助澜,其结果就是顶尖学校里的学生几乎都是从这一个模式里加工出来的,学生群体变成了高度的同质化。

这样的军备竞赛下成长起来的家长和学生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长对子女一边是生活上的极其放纵和溺爱、而另一边是在学业上的苛求和冷酷这样一个矛盾的结合。这样加工出来的孩子就正是How to raise an adult一书中所讲的斯坦福校园中的那些巨婴。

这个过程真正的推动者当然是家长,而家长们为何会如此执迷、以致于无视远比他们心中的狭隘理想(医生、律师、banker,而且还要是在东西海岸)要丰富多样的社会现实,这需要更多的社会、文化上的分析,此书难以涉及。这里面有家长对自己未竞之理想的心理补偿、有在这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之后在圈子里的面子之争(就像现在北上广的金领阶层们,如果家里没个孩子在国外读书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也有我前面提到的实实在在的阶级分化的社会压力。书中所讨论的又是Amy Chua这个变态的反面典型。

作者借用了Alice Miller在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一书中对这些“天才学生”的心理分析。在这些家庭中(学生和家长都一样),最核心的心理过程是gradiosity 和depression这一对矛盾。前者是对他人的蔑视,当自己达到了目标时出现;而后者则是对自己的蔑视,在未达到目标时出现。个人的生活和心理完全被有一些外在的学业指标(GPA, 竞赛名次等等)所主宰,是grandiosity还是depression就取决于自己与这些外在指标的关系。作者给这种心理取了个另外的叫法:hot shit/piece of shit ——要么别人是坨屎,要么自己是坨屎。

在这种把教育纯粹作为获取或维持阶级地位的工具的环境中,精英大学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首先是成绩的通胀,A-现在已经成了保底的分数,精英学校的平均GPA可以高到3.43. 学费越来越高,而且越高越能提升排名,因为其selectivity被提高。学生成了付钱的顾客,那学校自然就以让顾客满意为目的,在学业上就不敢真正挑战学生——这也正是Coddling of American mind 一书中所说的美国大学过度保护学生的问题。以前国内有个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大学期间对学生要求太低;而美国正相反,是宽进严出,谁都上得了大学,但进去了得用功,要不然混不下去。其实现在早不这样了。学生是付钱的主顾,学校哪舍得赶你走!

以上的第一部分是对教育现状的批评,第二部分开始讨论如何才能利用大学教育来实现个人真正的发展。这一部分读上去有点象老生常谈,总之就是学习不要是纯粹的功利性,而是为了求真知,唯如此才能培育出一个完善、饱满的自我。另外就是除了智育之外,还要注重德育:要培养品德、并通过文学来培养高尚的情操、对人类生活丰富感情和处境的理解,还用了些英美文学名著作例子来说明。其他还有一些诸如要学会放弃、要敢于叛逆之类的东西。 这一部分中的第7章是专门对精英学校里特别强调的leadership的批评,说这种所谓的领袖力其实是conformity,培养的是大公司里出色的、听话的、能干的职员、经理。

第四部分的题目叫学校,其实是讲人文专业才是最适合培养人的心灵和综合能力的专业,所以传统的通识教育仍是最好的模式。这一点我不是完全同意。人格的发展不一定要通过文学和艺术来实现,更不用以这些为专业。把文学和艺术作为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倒是对的。这部分中的第9章是讲大学里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和现在高校中教学出现的问题。其中关于什么样才是好的老师的讨论还是蛮有用。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最好的教学还是个性化的、是针对具体的学生个人的。所以最好的老师也一定要了解学生,也能将自己的经历带入到教学中、能跟学生形成真正的对话。当然,作者也批评了现在美国的研究型的大学里,没有哪个教授有条件把这种教学模式认真实现,因为教学是给科研拖后腿的事情、是没人乐意做的。最好的老师是能像以前师傅带徒弟那样,对学生的每一次尝试有反馈、能真正手把手地教,但今天能做到这样的,大概只有父母了。

第10章是对大学排名的批评,这已经是老话题了,但对那些仍然痴迷一定去藤校的中国家长来说,这肯定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念头,如果孩子去了书中推荐的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liberal arts college和蒙大拿州立这样的学校不把全家人的脸丢光才怪。

书的第五章题为社会,是对美国这套教育体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的批评。说到底就是精英学校成了社会上层维护阶级地位的工具,培养的是些高度同质化、与整体社会脱节的畸形的精英;然后这些温室里培养出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学校出来后又占据了社会上的领导位置,但这些高分低能的、自私的精英,就象Justin Trudeau一样,哪有什么真正的领导能力,而只会把全社会往沟里带。美国近三十年来的政治精英也出现了显著的同质化和精英化趋向。这些年来总统候选人和最高院法官基本上都是耶鲁和哈佛这两家出来的。这些精英虽然带来的表面上的技术能力,但在远景、责任感和领导力上却严重缺失。

此书不象之前看的两本,引用了不少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来说明美国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但作者作为一个英语文学的教授,有另一方面的优势,那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此书的写作水平比之前看的两本明显高出一筹,所以书的内容虽然未必特别的丰富、深刻,但读起来更引人入胜。

书中列出的一个数据很吓人,要特别记一下:全美有100所尖子中学,它们只占高中总数的0.3%(每300所中有一所这样的学校),但其毕业生却占HYP三个学校学生总数的22%!而这100所高中当中只有6所是公立学校。当这些学生进了精英学校之后,学校向他们不断灌输的一个理念就是他们是如何的杰出、与众不同、受命运垂青。这种sense of entitlement被一再强化后,又会形成一种对失去这些特权的恐惧,所以才会有家长和学生两方面的保守和怕输。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十)

——读《Excellent Sheep》

文/叮叮-旭珊

整日埋头功课和论文、上不完的课外辅导、同学间暗自较劲而表面上又装作若无其事、高分低能、自命不凡、分数和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升学、择校、就业,乃至整个人生和命运……类似对教育制度的批评可能在国人看来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在《Excellent Sheep》一书中作者William Deresiewicz 却将这些尖刻的批评一股脑用在了中国家长们想象中世界优质教育的典范——美国大学教育,特别是以哈佛、普林斯顿和斯坦福为代表的常青藤一流名校。

曾在美国多所名校指教的William通过对美国大学生入学、就读、毕业、就业等诸多方面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自己教育、求学、职业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得出了这个令诸多有着“名校崇拜”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大跌眼镜的结论:在迷失了“教育”原本目标和任务——培养具备基本常识、广博知识结构、丰富人文关怀和情感、高尚道德水准和责任感的社会中坚和变革领袖——之后,如今的美国大学教育(精英教育)已经误入歧途!如今从这个教育体系中走出来的是大量知识面狭窄、头脑空洞、极度自私和缺乏胆识、外在光鲜亮丽、内在却充满焦虑和怯懦,热衷于各种心计和求职加薪技巧的陈腐价值观的拥护者。他们对于自身、时代和 各种社会问题和弊端毫无理解与洞察,更谈不上对其负有变革的责任感。在作者William眼中如今的美国精英名校培养出的只是一群被他人灌输的扭曲思想、价值观以及自己内心欲望所驱使的狭隘利己主义者,他们头顶常青藤名校的桂冠,看上去光鲜、成功、自信而快乐,但是实际上他们不过是一群头脑封闭、内心孱弱、只知盲目循规蹈矩的“优秀的绵羊”……

在中国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比、评价和争论早已尽人皆知。众多的学生、老师、家长和批评家们大加批评和贬损的中国应试教育成为中国学生缺乏活力、创造力,乃至中国经济总是处于“模仿他人”阶段无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成功转型的罪魁祸首——“为什么我们14亿人中却产生不出一个乔布斯?” 与之相对产生了乔布斯的“美式教育” 成为国人心中“素质教育”的代表:轻松、活波、除了分数以外多种成绩评价体系、自由、注重个性、兴趣和潜能的大学教育……然而,根据《Excellent Sheep》一书中所描绘的美国大学的现状却是“美国版”的中国应试教育早已悄悄发芽并且茁壮成长,相比于中国应试教育的死板和荒唐,“美式”应试教育在某些方面的死板和荒唐程度毫不逊色。

1.分数决定论:

中国的高中生早已受够了由一次考试的分数来决定自己的前途,但是美国的高中生,特别是那些希望进入常青藤名校的学生们,也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被分数所摆布。所不同的是中国孩子分数由经过长期准备的一次性高考决定,而美国孩子的分数构成中除了有SAT考试分数,还有各种课外活动的“加分”: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体育、学生组织、艺术才能…… 很多人认为这些种类繁多的“加分项”能够保证美国孩子在书本知识学习之外获得更多的生活、社会、个人兴趣 等方面的锻炼和学习——保证他们的“素质”。但在William看来,很多美国孩子选择课外活动的初衷并不是出于内心真正的兴趣,或是想要服务他人的愿望,而仅仅是因为其能够在自己的大学入学申请中“加分”。各种课外活动已经成为了美国高中生沉重的负担,使得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去享受真正的兴趣和爱好,而只是为了升学而疲于应付而已。很大程度上美式教育中各种不用考试的课外活动并不能保证学生们受到所谓的“素质教育”,因为这些课外活动最终还是会以“额外加分”的形式出现在竞争激烈的入学申请中。

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保证并不是看最终的分数有多少门学科构成、或者由一次还是几次考试决定,而是看学生是否有自由和时间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天赋和意愿去选择和学习自己真正喜爱的学科和活动。素质、创造力、活力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他们只是自由与 天赋、兴趣和努力的结合物。任何不顾学生自己兴趣和喜好,单纯以“加分升学”为目标的“功利性”教育,无论最终构成最终分数的学科和课外活动有多少种,都不过是“应试教育”的变种而已。

William严厉批评了前几年在全美引起巨大关注和讨论的一本书——《虎妈战歌》。在他看来美国教育的优势,甚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优势,就是美国文化和美国教育中对人作为独特个体的兴趣和创造性的重视和培养。美国成为一流强国的基础是美国人的创新能力和敢于对各种陈旧习俗、文化、制度 提出挑战和重建的能力,而不是对其顺从的能力。如果现在美国教育者和家长们将各种与孩子们主观兴趣和爱好无关的外部评价标准强加在他们头上,并且让他们在这些标准之下“出类拔萃”,那么这不仅是在毁掉美国孩子的人生,同时也是在毁掉美国的未来。

2.学生内在人格和理想的缺失: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抱怨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必须花费的大量的时间以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但是进入大学后却由于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盲目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于是直到工作,甚至是博士毕业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所从事的专业和工作,但是无奈木已成舟,转换专业和职业的成本巨大,况且自己已经无法离开目前工作所带来的收入,于是只能浑浑噩噩于现有的职业轨迹和人生道路。

国人认为与中国大学名校的“严进宽出”相反,美国名校实行的是“宽进严出”,而且由于美国大学生在大学以前就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摸索出了自己的大学专业和人生方向,于是到了大学里他们就会在兴趣的指引下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领域内刻苦地学习,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持的基础。网上流行一张的半夜12点哈佛大学图书管中座无虚席的美国大学生发奋读书的照片曾震撼了众多国人。这与中国大学中学生们午夜12点在宿舍中联机刀塔、醉生梦死的图景简直是云泥之别!

但可惜的是这个关于美国大学的神话并不是事实,起码不全都是事实。美国名校入学评价体系的“应试教育”色彩并不比中国名校入学考试的“应试教育”色彩少多少,如果你想考入美国常青藤名校,那么你在入学之前更本没有多少自由和时间去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其次,美国名校的学生们入学后立刻马上会面临来自同学和就业的压力,他们必须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地拿到好成绩,参加尽可能多的课外活动、组织和社团以为自己的求职简历中增添亮色,同时他们还要在削减脑袋争取去知名企业实习的机会,以增加自己毕业以后找到“好”工作的筹码…… 而他们眼中所谓的“好”工作就是去华尔家或者麦肯锡一类的咨询公司中谋求一份给他们带来令人艳羡薪水的职位。作者William做过统计,以经济、金融为专业的学生在美国大学总入学人数中的比例逐年升高,而每年美国名校毕业生去往美国华尔街各种金融公司,银行和各种咨询公司就业的比例更是高得离谱。William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自身特长的了解,缺乏真正的人生理想,以及即便有了理想但是却缺乏追求理想的勇气,而在流行价值观的错误引导之下向其妥协、就范的结果——既然你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为什么不到华尔街和咨询公司中选一份光鲜而又能给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工作呢?反正在这样的公司中工作两年之后你仍然可以选择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3.精英阶层的“阶级固化”:

可能很多人都关注过在中国大学中,特别是一流大学中,来自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孩子的比例逐年下降的报道。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社会越来越严重的阶层固化现象:来自城市、或者有钱家庭的孩子比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更容易进入名校,而进入名校就意味着城市里更加诱人的工作机会和富裕的生活,同时他们的子女将来也更容易进入名校学习……

可能你不会想到,类似“阶层固化”的现象在美国一流大学的校园里也越来越普遍。William将历年美国名校录取学生所在家庭的家庭年收入做了排布,发现近十几年来美国名校录取的来自美国富裕家庭孩子的比例呈逐年加速上升的势头。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能够负担得起各种昂贵的课外辅导和 活动的开销:出国旅游、实习、参加培训班、组织课外活动……所有这些都能在他们的入学申请中增添更多的“加分项”。

阶层固化的另一原因是美国名校的“校友会”传统。据William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的名校的影响力其实仅限于其所在地当地及周边地区。这些学校的主要赞助者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他们对于大学的慷慨捐助是因为名门望族们需要一个场所来让自己的后代接受与一般学校相比更为高等的“贵族”教育,同时也便于这些贵族子弟们之间相互认识和结交,从而为他们毕业后利用家族财富和影响力开展相互合作奠定基础,以此延续和保证家族的成功和影响力。而那些受过稀缺大学教育并且已经学会如何与权贵打交道的贵族子弟当然会比一般美国民众有更大的机会成为社会精英,同时他们会慷慨地用大笔捐款“回报”母校。而母校也乐意为这些自己培养出的社会精英校友们的子女们降低入学门槛,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捐款“物有所值”。

虽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高校纷纷进行了改革,以SAT考试分数作为重要客观入学评分标准,并逐渐向他们以前排斥的平民阶层和少数族裔的子女(比如犹太人和黑人)敞开了大门,但是美国大学这种“贵族校友会”传统却没有完全被摒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留和延续。作者以亲自参加美国名校入学申请评定者的经历告诉读者:如果你出生在一个有着美国“贵族校友会”背景的家庭里,或是美国一个显赫的名门望族中,那么你被美国一流名校录取的几率要大大高于一个来自美国一般家庭的孩子。而一旦你进入了这样的大学学习就意味着你已经拿到了一张“社会精英俱乐部”的入场券,从此你只要不犯“致命错误”,那么你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和灿烂,想失败都不容易!

4.大学、老师和学生的功利化倾向:

国内的家长有这样的议论和感慨:如果你开着宝马和奔驰送孩子上学,那么你孩子在班里所受的老师的重视程度都会不同。在全社会都逐渐变得更加“功利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老师和 学校 也难以免俗。大学里老师和教授们不是以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所受学生的爱戴为相互之间的认可和评价标准,而是以其能“跑来”的研究金费数额是瞻。同学之间不是以兴趣和情意为友谊的基础,而是以彼此家里的背景和“路子”为风向标……

其实变得越来越功利化的不只是中国的教育,根据William的观察美国大学教育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在学校层面,很多名校因为其他国家政府朝着自己的“金字招牌”而来的大笔财政拨款,不顾教学质量和声誉而纷纷在其国设立分校。同时每年美国顶级名校(比如哈佛)都会为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精英子女们预留一部分入学名额,入学的标准并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其父母和家庭在当地的背景和影响力,以此大学不但获得了学生来源“多元化”的美名,也为将来这些学生毕业后在其祖国成精英阶层中的一员之后为自己带来名声和财务上的好处铺平了道路。在教学层面,由于对大学教授名望影响最大并不是其教学质量,而是其在专业领域内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顶级论文数量(“研究性大学”是也),因此教授们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越来越少,水平参差不齐的助教们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造成教学质量不断下滑。但奇怪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却越来高(实际学生素质和水平却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教授们为了让学生们给自己一个好的评价而不吝自己手中的分数,而学生们为了好看的毕业成绩也不吝给教授们一个好的评价。在学生层面,是否真正学到真才实学和受到货真价实的历练并不是他们主要所关注的,是否能让自己的履历看起来更加“出众”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因此各种名企的实习机会,各类名称绚丽的短期海外公益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他们所关注的不是“做好”某项工作和活动,而是“做过”,因为只要“做过”就足以在自己毕业时的履历里增添靓丽的一笔了!

5.“自命不凡”而又“因循守旧”的精英

William说50年前进入名校的学生们听到校长在入学典礼上告诉他们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你们能够进入这座学校是应为其他10,000名和你们一样优秀和潜质的孩子没有你们这么幸运”(言下之意是你们不要以为考进这所名校你们就有多了不起,你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幸运并且用努力来证明你们配得上这样的幸运和机会)!而今天名校的学生会在入学仪式上听见校长告诉他们:“祝贺你们!你们是数万名申请者之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You are the best of the best”! 类似来自家长、老师和大而无当的夸赞和吹捧让今天名校的学生们产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自命不凡”的优越感。他们渐渐认为自己天生就是比别人优秀,天生就应该获得成功,并且理应在自己的职业道路和人生中获得“应得的成功和荣耀”。

但实际上这些自命不凡的精英没有认识到(或者不愿承认)的是:他们的家庭背景实际上已经帮助他们在进入大学以前击败了90%的竞争者,而进入名校更像是获得了一张“成功者俱乐部的”入场券。由于他们形成了“自命不凡”和“应得”的价值观,因此他们在学校期间和毕业以后都有一种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倾向:不甘为人后,不肯脚踏实地地从基础的工作积累经验,而是事事都争着要“挥斥方遒”。而他们最在乎的事情只有两件:

(1). 自己是否成为一个组织或者团体的“领导者”(事实上“领导者”这个词在这些“精英”的脑海已经与能力、眼光、责任感、魄力、勇气……等品质相剥离,其唯一剩下的内含就是——想方设法排挤其他竞争者并成为一个组织中组织架构中“最顶尖的那个人”)。

(2). 自己薪水有多高。

William认为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精英”和“领导者”们最擅长仅仅是用他们不久前学到的各种新鲜名词和术语来向他人展示自己所受的优良教育,以及用他们肤浅的见识和能力把事情弄得脱离实际和一团糟糕!由于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于名校的崇拜,造成很多政府、企业和 社会组中大量的领导岗位被类似这种“自命不凡”而又“极度自私”的精英所把持,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胆识和能力来推动组织的改进和变革(因为这需要真正的热爱和清醒的自我认知、耐心和使命感),而仅仅热衷于在现有制度和管理框架之下钻营于自己光鲜的履历、职级和 薪水。由于这些精英的“质量欠佳”,美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承受了巨大的损失。William甚至认为由于美国近30年来的总统几乎出身于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这样的名校,因此造成美国的国家治理也变得流于光鲜的表面形式和缺乏实际性的进步!

在《Excellent Sheep》一书的最后,William发出了改革美国大学教育的呼声。他认为从各个方面看目前美国的大学教育体系,特别是已经变得极为功利、僵化和不公平的常春藤大学已经阻碍了美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这些大学已经停止向美国输送后者迫切需要的领导者和变革者,而美国的大学教育必须经由新的变革回归教育的本质:通过塑造学生们独特的内在精神和人格,培养能够带领美国迈向未来的真正的“领导者”。

在中国的各种主流媒体上我们不难找到对于“美国正在衰落”的种种分析和论断。但其说辞往往大而无当缺乏合理的根据。直到我读了《Excellent Sheep》一书,才真正感到——美国可能真的正在衰落。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和强大的根本,其实没有别的秘密,就是看这个国家和社会是否能够赋予其成员以平等的机会和自由去培育和开发其自身的独特的潜质和天赋,在自由、公平的竞争中地实现个人梦想和成就的同时,为社会整体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国自诞生之日起逐渐成为世界上繁荣和强盛的典范的足迹就是符合这样一条简单的规律。由于历史、宗教、文化、政治体制等诸多原因的综合作用,与其他很多国家相比普通美国人享有更多的自由、机会和 “重新来过”的机会去寻找与自己的天赋和志向相符的人生道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任何一个由人构成的组织体,当大量能力低下、思想僵化和自私的个体充斥着这个组织体的领导和管理位置并逐渐形成一个固化的“阶层”时,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组织已经走在衰落的道路上了。而普通美国人头脑中对权威、等级、阶层……意识之淡薄在很多其他国家的人(甚至是欧洲国家的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这正是美国社会有极强的容忍性,总是充满活力,人才/资金/技术 得以快速流转和优化配置,实现更大效益的根本原因。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的教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赋予了普通人发现和培养自己天赋和志向的自由和 平台,并且用继承自美国开国先贤们的宗教和人文传统和精神:独立、自强、正直、责任、勇敢、勤奋、敢于打破成规旧俗……来鼓舞和滋养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成为有着清醒自我意识、责任感和 勇气的个体,从而源源不断地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输送大量的人才。但是今天以美国大学为代表的美国教育和以此为结果的部分“精英”却正在走向狭隘的物质主义和自我封闭,这无疑预示着美国教育乃至美国的衰落。但尽管是这样,在美国这样一片有着深厚个人主义和“反权威”传统的土地上,教育体系从来都只是推动美国向前的一股力量而已,如果今天日益封闭和僵化的美国大学教育不进行适时的革新和转变(现在看来教育体系是过去几十年中变化最小/少的部分),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它必定会在众多其它力量的推动和挤压之下逐渐凋零……而作为他国人,我们在读《Excellent Sheep》书时不应该怀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而是应该多一份对照与自我审视——无论美国的教育制度有何种问题和弊病,今天中国的教育与之相比都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PS: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或1452859801@qq.com

Excellent Sheep读后感(十一)

2014年七月,前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在《新共和》上撰文“别送你的孩子上常青藤:美国的顶尖学府把你的孩子变成僵尸”,引起轰动。此文网络版据称是《新共和》杂志有史以来点击率最高的文章。此文也在美国名校中引起了一系列的反思和反驳。

此文节选自作者刚刚出版的《优秀绵羊》一书。书中观念对于追求排名,非名校不上的中国学生和家长也颇有启迪。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提出了一些中国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顺便说一句,该书尚未引进到中国,各出版社留意啊。

提问者:南桥,曾做过多年文学翻译,现多关注教育比较和技术文化,著有《知识不是力量》、《及格主义》等。

回答者: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美国作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后任教于耶鲁大学,著有《简·奥斯丁式教育》、《改变你人生的六本小说》等。他还是《国家》、《美国学者》、《新共和》、《纽约时报》等报刊撰稿人。

排名重要吗?

南桥:很多人选择常青藤学校,看重的是它们很高的排名,能不能跟大家说说排名究竟多重要?

德雷谢维奇: 可惜排名对人们择校的影响很大,但其价值被严重高估了。给大学排名的做法是1983年才开始的,这种做法更是让这种声誉的体系根深蒂固。现在,什么学校都用同样的指标来衡量,有的排20名,有的25名,有的17名。 这些区别不仅微小,也很没有意义。这些排名衡量的东西有的根本不值得衡量。

南桥:能不能举个例子?

德雷谢维奇:比如“声誉分”,这种打分是这样进行的:组织者让全国一些学院的管理人对于学校“声誉”打分。这些院长打分并无一个明确的标准,再说他们要给大量的学校打分,很多是根据这些学校在研究上的声誉打分,而很多重要的领域,如本科教育怎么样,这些管理人员未必知晓。

还有,排名是可以调的。这些排名是一系列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分别有不同权重,几年前迈尔康姆·格莱维尔(Malcolm Gladwell)在《纽约客》上写了一篇文章 ,说如果将这种比重调整一下,排名的结果将大为不同。

南桥:排名其实是一种综合分?

德雷谢维奇:对的,如果你看《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你会发现,这种排名下面有很多指标。这种指标的设置,是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当成了标准,看别的学校有多么哈佛,多么耶鲁,多么普林斯顿。这么做大有问题。美国学校的种类很多, 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是人文学院,维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是女子学院,哈维穆德学院(Harvey Mudd)是技术大学,西点军校(West Point)是军事学院,大家性质都不一样,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它们,不论青红皂白堆一起衡量,我觉得很没有意义。

南桥:这样的比较不是拿苹果跟苹果比,对不对?

德雷谢维奇:是拿橘子跟苹果比,看橘子多像苹果!格莱维尔提到了公立大学的预期毕业率和实际毕业率。预期毕业率是看入学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的实际毕业率比预期高很多,这说明宾州州立大学在帮助中低收入阶层(而非富裕阶层)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如果这一指标的权重提高,那么宾州州立的排名会很高。它擅长于为特定类别的学生服务,这不说明它针对别的学生也擅长。同样,宾州州立大学擅长培养的学生,哈佛未必擅长。学生五颜六色,学校品种也一样。

退一万步说,即便排名合理,小小差异,比如是17名还是20名,几乎没有本质影响。事实上学校每年的排名也会变动,因为衡量中数字总会有些干扰。可是为了这些排名,人们做出了很多不合理的选择。学校为了排名而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

南桥:就好比排名是一考试,而各学校在从事“应试教育”?

德雷谢维奇:完全没错,说白了就是学校之间的“应试教育”。可惜这些排名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影响。学校的信用积分、校友捐赠都会受到影响,有很多现实的利益因素,远不止是拿排名来吹嘘的问题。

排名还有一个问题:过去有些学校,本来有自己独特的使命与角色,排名给它们带来了不良的改变。最典型的例子是芝加哥大学。这个学校本来很出色,学风极严谨。其排名其实不低,排第十吧。可是,学校严格,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连聪明的孩子也不想来上,故而报名的人没有那么多,录取比例比很多同类学校高,录取率有百分之二十多吧。芝大不满足,想和其他学校一样,降低录取率 。为此,学校对录取与营销方式大加改变,开始和那些低录取率学校一样,录取率降到了将近百分之十,申请数量增加了很多,学校排名也上升到了五、六名。可是,其代价是什么?代价是失去了芝加哥大学的独特性!再说了,它排名本来就已经是第十名了,要升那么高做什么?

我要强调的是,家长和学生根据排名择校。排名并不能告诉你这样的学校对你是否合适,也不能告诉你学校能给你什么培养,说来说去不过是虚名。

说到底,排名所比较的,只是哪家学校资金最雄厚。

南桥:这就是我很想向中国学生推荐你这本书的原因。对中国人来说,大家对美国学校总的来说缺乏了解,很多只是看排名先后来做决定。我很想推动关于排名、择校方法的对话。

《优秀的绵羊》是否适合中国读者?

南桥: 《优秀的绵羊》是不是写给美国人看的书?对中国人(包括海外中国人)来说,此书有什么作用?

德雷谢维奇:我并不只是给美国读者写这本书的,我这里说的是美国大学,美国大学生,我不过是对这一切感到熟悉。另外,我还有让书出版、让人愿意买这些现实的考虑,所以我在副标题中放入了“美国”这个词。可是我非常清楚,书中的现象影响到了全世界的人,全世界的学生。如你所知,美国教育现在成了全球性的品牌。东亚、东南亚、拉美的学生,以及全球其他各地的精英,都很想到美国读书。美国高校国际学生越来越多,都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二这种比例了,或许现在更高。 哈佛、斯坦福这些学校把自己当成了培养未来全球化精英的学府,或许这么认为也有道理。这很像一百年前的情形。那时候美国在经济上成为一体化国家,常青藤学校把自己视为美国精英的摇篮。那时藤校精英和他们的儿子聚到一起,互相联络。现在在哈佛与斯坦福,在剑桥与牛津,也在发生这种精英汇聚的事。还未上大学的年轻人,被家长根据这些学校的标准, “量身定做”地在培养。这些学校的淘汰率也高得荒唐,它们反过来影响了中上层人士培养自己儿女的方式。在中国、韩国、印度,都是这样。我觉得此书对其他国家也很合适。

精英病不是美国独有

南桥:你书中说到哈佛、耶鲁精英们缺乏目的感,容易忧郁,这是不美国精英学校的一种“富贵病”。你接触过的其他国家学生有没有这些毛病,比如你的中国学生?

德雷谢维奇:我不大知道,这个问题我不能准确回答。我是英文教授,中国学生来学英文的很少。

但是很多的成人教育,其实是在上大学前就已经完成了。完全要看家庭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以应对未来的录取。我相信,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的情况也不会有多大差别。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韩国高中学生非常不快乐,太多补习,家庭作业要做几小时,要熬夜。估计中国精英学生也要一样去做。这些做法,造成空虚和焦虑。这种教育把学生当成了实验小白鼠。小白鼠踩对了杠杆,就能得到吃的。踩错了,就被电击。你得完成特定任务,可是完成任务的动力在哪里?目的是什么?动力是外在的,是别人告诉你的。目的是神秘的,你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完成这种任务,这种任务为什么重要?在我看来,美国学生只是觉得教育是达到下一个目标的过程,本身不存在什么内在动力。为什么我要做这些?我做这些,只是为了应付下一个测试。这样的教育,造成了心理上的各种问题。

南桥:太棒了,记得你在书里记述了老布什总统竞选中的一个比喻,说精英教育能让火车准点运营,可是…

德雷谢维奇:不能指引火车去什么地方。

择校没有黄金法则

南桥:对在考虑去美国读书的学生来说,你会给他们推荐什么样的学校?还像书里那样推荐公立大学吗?还是不太出名的小型人文学院?

德雷谢维奇:我一般不会给具体的推荐,更不会给出笼统的推荐。所有高中升学顾问都会告诉你,你得找对你最合适的好学校。美国的学校种类非常之多,大型公立大学、小型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女子大学、技术大学,等等。 大家总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类。当然这么多选择也会让人眼花缭乱,再说还面临信息不完整的问题。我能想象,对中国学生来说,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可能比美国更严重。你知道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你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去寻找所需信息,还可以看学校口碑,看学生以后想住在什么地方,等等。我觉得,选择中要看孩子的个性,看他们想从学校中得到什么。

南桥: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同学校还是适合不同的人。但这里的问题是,中国家长和学生未必知道如何了解什么学校适合什么学生。

德雷谢维奇:我知道很多人都想进入最好的学校,但是此前不妨放弃一些假设。什么叫“最好”,这个概念很成问题,值得商榷。“最好”应该是个人化的。我理解,很多家庭很迷糊,不知道让孩子上什么学校好。可是你如果花这么一大笔钱,而且孩子以后要在这地方呆四年,那么你不应该去钻研一下,弄个清楚吗?

南桥:你多次提到一些私立的小型人文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这些中国人可能了解得非常少,这些学校有什么好处?

德雷谢维奇:你说出了我最喜欢的学校了,我书里也说了。这种人文学院,大型公立大学也在效仿,它们所设立的“荣誉学院”(Honors College),就是人文学院的翻版。这种翻版最初只有四所大学有,现在几十个学校都有了。昨天,我去里德学院(Reed College)一堂政治课上旁听, 我发现课堂上讨论的质量非常之高。这里的学生非常聪明,对学习十分认真,对思维探索非常严肃,比常青藤学校不知好出多少。一般说来,这种人文学院不怎么关注排名、职业培训这些短线目标,不把自己视为职业培训场所,而是更关注教育本身,关注思维的训练,关注好奇心的培养。这里的四年,你可以暂时“脱离现实”,一心一意训练自己的大脑,训练自己的价值观。和研究型大学相比,这里的老师也更乐意和学生互动,更愿意在学生身上花时间。

南桥:我看你也推崇公立大学。这些公立大学有什么好处?

德雷谢维奇:其实公立大学里面的那种荣誉学院可能最好。这里的学生兼得公立大学和人文学院的优势。

公立大学本身有真正的多元性,而不像藤校那样,多元的只是肤色,而经济上很单调:大多数学生是有钱人的孩子。还有,公立大学很多学生学业稍微逊色,但如果稍微努力一些,和教授互动、得到教授关注的机会更多。在哈佛这种地方,教授根本没有时间应付任何人。还有,公立大学更便宜,当然我不知道对国际学生是不是这样。

南桥:有的家长送孩子先上社区大学,然后转入公立大学,你觉得这样的选择怎样?

德雷谢维奇:美国社区大学在学术上声望比较差,资金不足,老师负荷过重,学生在学术上也差一些,不过它们比较便宜。我甚至经常听美国家长谈论这些话题。他们未必是说要送孩子上社区大学,而是说怎样在本科阶段少花钱,而把大钱花在研究生阶段。学生或许可以本科上州立大学,然后去私立大学读研究生或者医学院、法学院之类。

南桥:也就说,到了研究生这类阶段,上私立精英大学还是有好处的,是不是?

德雷谢维奇:没错,一旦你选定了职业道路,不管是职业学院,还是博士项目,你去什么地方就很重要。到了这种阶段,学校的学术质量和声誉对你的走向影响就大了。也有很多国际学生在美国读研究生。很多理工科的研究生来自其他国家,如中国。还有,很多博士项目是不收费的。

宗教大学怎么样?

南桥:你在书中强调藤校失去了价值观,也提到一些私立宗教大学不亚于常青藤学校。我所在的就是这种学校,我们学校学生在使命和价值观教育上会得到更多训练,我们甚至保留了古老的每天去礼拜堂(Chapel)的传统,你会不会向人推荐这种学校?

德雷谢维奇:有些评论者非常反感我在书里提到宗教背景的大学。哈佛大学的斯蒂芬·平克尔(Stephen Pinker) 在《新共和》的文章中 提到这种学校时,非常痛恨。我想有些美国学术界人士、自由派学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任何和“宗教”这个词有关的正面说法,他们听不得这种话。我对这种学校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你刚才的描述,印证了我的猜测。暂且不说学术水平吧 —— 我估计这种学术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 —— 这些学校的学生好歹尚未失去使命、意义和目标,学校还没有完全变成职业训练所,而是让人反刍价值、意义和目标的地方,让人去思考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南桥:事实上,我们大学在学术和价值上都很努力。比如我们理工科的本科项目很不错,学生如果想上研究生、读医学院,我们的本科教育更严格。老师和学生互动更多。

德雷谢维奇:可惜这种学校人们知道的很少。大家眼睛都盯着声誉、排名这些外在的东西。而常青藤学校的人总觉得不是它们藤校的就都是笨蛋。殊不知全美有各种学校,同样能给出严谨的学术训练,甚至更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不多。

原载于澎湃新闻网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