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拾遗小笺读后感100字

拾遗小笺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21 07:05:10
拾遗小笺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2-21 07:05:10   小编:

《拾遗小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与哲理。作者在平凡的日常中挖掘出深邃的情感与智慧,唤起读者对生活的重新审视与珍惜。整篇文章充满温情,令人深思。

拾遗小笺读后感第一篇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作者给“海豚书馆·文艺拾遗”中的几本书所写的出版说明,中篇为傅雷拾遗文章,下编为施蛰存拾遗文章。三编皆为拾遗、考证、怀人类型的文章。没有太多的学问性质,趣味性也不强,非专业内人士的话也就是随意翻翻,增长对于文坛掌故的见闻罢了。此书装帧精美,当初也是纯粹为了装帧而买,现在想来海豚近年来的书实在是买珠还椟者居多。

拾遗小笺读后感第二篇

陈子善老师对于史中拾遗的态度真的令人佩服。不光是这样一种为现代文学添砖加瓦的奉献精神,做学问研究者的严谨认真与负责态度,还有他为人的人格魅力。果然认真做事的男人最帅啊。

陈子善老师努力的挖掘着现代文学中被忽视的那些角色,让他们重新出现在人们视线中,让人们认识到他们的价值。通过陈老师的描述,人物都仿佛活了过来,有血有肉,有脾气,满是才情。

看着陈子善老师的文字,你会想要去探究,想看清楚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愿意去了解故事背后的背景。

拾遗小笺读后感第三篇

在现代文学研究已掘地三尺的今日,做戛戛独造的研究不易,而找寻新的材料,同样是桩难事。不过于“文学侦探”,难事亦化为实有之事,因为那种超人的耐心与细心,及兴致盎然的劲头儿。陈子善的《拾遗小笺》给出一个例证,“发掘‘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拾取通行的文学史著述之遗落”,侦探之功不可埋没矣。现代文学虽只三十年而已,但遗珠仍是掇拾不绝,既表征时间长河的隔绝,亦说明史料钩沉的尚有可为。有学者云,“观察文学史的眼光,如果不从真实的文学实物中发现作家和文字,只在已有成型文献中寻章摘句,我注六经,只能把这个学科做死,生气全无”,所言极是。

陈子善的“打捞”,不乏名家的作品,而既为名家,为何还须“打捞”?如叶灵凤,一生笔耕不辍,各种文体均有涉猎,生前虽结集数十种,但远未涵盖其创作全部。身后,他人为之结集亦不少,大家熟知的有《读书随笔》三卷本、《叶灵凤书话》等,最新的是2013年《书淫艳异录》两卷本(辑上海《辛报》和香港《大众周报》所开专栏的文字);陈子善为之辑录的乃是在香港媒体上的专栏“霜红室随笔”,其中许多文章一直未出单行本,《霜红室随笔》算是补阙。叶灵凤早先是创造社的小伙计,因被鲁迅讥刺,其形象一度如被涂上油彩,妨碍了我们对他的真正认知。其实叶灵凤一生的写作近似于“杂家”,涉猎面之广令人吃惊,小说、绘画、随笔、书话、方物志、性学、收藏等,作品极多。他虽非大家,但却是跨地域、跨领域的一位极具文化意味的人物,对其作品的全面整理,显然不是无意义的。

黄裳的名声之盛,读者之多,作品出版之众,“文学侦探”尚能发掘出一本从未出过的《南国梦》来,证明其厉害和有心。这册黄裳、黄宗江合写的话剧剧本《南国梦》(南唐题材,可与作者的文史随笔《龙堆杂拾》、《龙堆再拾》对照来看),作者自一九四〇年代写完后即再没见过,只在回忆文字里提及,陈子善搜索上海老杂志(推测可能为黄宗英拿去发表),终于给找了出来,真是故纸堆里见真章了。而傅雷的《法行通信》、《乐曲说明》、《<上海美专新制第九届毕业同学录>序》、《庞薰琹绘画展览会序》、《亦庄亦谐的<钟馗嫁妹>》等佚文的出土,可见爬梳之功。

另有一种情形,即“出口转内销”。此中最出名的当属林语堂,国内文名本就极大,出国后英文写作亦获大成功,《京华烟云》、《苏东坡传》、《吾国吾民》等译回中文,仍赢得许多读者,畅销经年。程抱一和蒋彝,是另两位在海外有很大影响,作品返回国内反响亦大的艺术家。与他们相较,熊式一算得上寂寞了。陈子善推动其小说《天桥》、回忆录《八十回忆》在内地出版,再加上先前出的剧本《王宝川》,不过三种而已,与熊式一在欧美的影响是不相称的,好在已有了开始。

对徐祖正和宋春舫的重提,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他们都是在早期的现代文学史著述中被评论的作家,但却在随后的岁月中从“史”中消失了。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纲要》中讨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长篇小说创作,有关于徐祖正的《兰生弟的日记》之专节;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讲戏剧创作,论述宋春舫对新剧的提倡有相当的功绩。他们从史著中的“失踪”,据我的推测,如宋春舫创作的剧本甚少在舞台上演出,且他的早逝(1938年)或是另一不能忽视的原因;而徐祖正,作为“骆驼社”的骨干成员,在日后极长的岁月中被有意无意屏蔽,是无可奈何的,毕竟这个社团的成员,无一不是这种命运。

倪贻德和周鍊霞,同为跨界中人,弄美术的兼擅文学。倪贻德入戏更深一些,上海美专出身,加入创造社,《玄武湖之秋》为其名作,而他美术领域之“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显然也渗透到其文学写作中。周鍊霞学的是中国传统绘画,擅古诗词,难得的是,对新文学亦有兴趣,在《万象》杂志发表不少小说散文,水准不俗。如果说倪贻德的《艺苑交游记》是旧书新刊(1936年上海良友初版),那周鍊霞的《遗珠》就完全是发掘了,因从未出过单行本,只在《力报》上连载过。跨界的文字,来自另一视角,在新文学史中向来不绝,带来如许新鲜的气息。想想当代的黄永玉,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写法独异,未尝不给某些固化的写作模式以激荡。

王莹和艾霞,熟悉电影史的,可能比文学研究中人更听说过这两个名字,没错,她们是演员,却同时也是写作者。王莹的《衣羽》、艾霞的《现代一女性》,应均为首次出单行本,若无此发掘,大约濒于被遗忘的边缘了。而她们作品之具特色,实不应埋没之。艾霞早逝,在写作的道路上刚刚起步即戛然而止,令人惋惜。她与阮玲玉的死,在上海文化界引起极大反响,鲁迅先生也为此写了《论人言可畏》一文。王莹的创作比较多,且得到施蛰存、夏衍、赵清阁等的称誉,可谓难得。想想当下的电影演员中有如此的写作者么?除去捉刀类,明星自己动手写的也有,但多为软绵绵的小女人文字,少见严肃写作,更不要说如王莹作品在当年即被收入“现代中国女作家小说专集”般的待遇。

钩沉、考据之事,在他人看来或未免枯燥,但我想陈子善绝不会以之为苦,他自己也讲,“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一件自以为有意思的事”。巧的是,读此书时,又看到陈子善在媒体刊发的一篇新文,追溯新文学作家对德国音乐家瓦格纳的接受史,钩沉出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丰子恺的作品中对瓦格纳的论述,“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在感慨中,我倒是发觉出陈教授的盎然之兴致,这似是一个研究者的极好状态,娱己之时亦娱人,何乐而不为?“文学侦探”的趣味,亦足以为他人道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