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是一篇描写竹笋的文章,内容生动形象,让人对竹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作者通过对竹笋的生长环境、营养成分、采摘方法等方面的介绍,展现了竹笋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文章也告诫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环境。
第一篇
大家肯定都吃过竹笋吧,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竹笋。
竹笋刚刚破土而出的时候,是被一层一层的笋衣紧紧包着的。竹笋顶部是一个尖尖的角。你们可不要小瞧这个尖角,它可厉害了,它是帮助竹笋破土的,有了它竹笋轻轻松松就从土里长出来了。你们知道么?据说竹笋出土后,一天可以长高30厘米呢!
竹笋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被人们拔回去,剥掉外面坚硬的笋衣,做成各种味道的竹笋美食。虽然有些竹笋被我们当成美味佳肴,但是更多的竹笋都会自己褪去坚硬的外壳长成高大的竹子。
第二篇
大山深处
竹子的孩子,
勇敢地离开妈妈的怀抱,
破土而出。
顶着毛茸茸的小帽,
打听春的消息。
擎着一柄锋利的宝剑,
直指蓝天。
妈妈说:加油,我的宝贝。
春雨说:加油,快快长大。
轻风说:加油,带你舞蹈。
终于有一天,
竹孩子发现自己高过妈妈,
噢,我已长大!
第三篇
我外婆家周围有一片小竹林,每次去外婆家我都喜欢在那里玩耍。
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外婆家的乡下踏青。刚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飞奔进那片喜爱的小竹林。“啊”,整片小竹林里多出了许多竹笋,它们有的才刚刚露出一点点的小脑尖儿,有的已经是又粗又结实的大竹笋了。
外婆家的竹子分两种,一种是淡水竹、一种是毛竹。淡水竹较细,淡水竹的竹笋也很细,笋衣很光滑;而毛竹却恰恰相反,毛竹的竹笋也很粗,刚破土而出的竹笋个个呈宝塔状,笋衣毛茸茸的,摸了会感觉手很痒。我想毛竹之所以叫毛竹,可能就是因为曾经穿着一层层毛茸茸的笋衣的缘故吧。它们像一个个小卫兵一样挺立在竹园里。
竹林的泥土很坚硬,而小竹笋却坚强地破土而出,它们告诉我,在面对困难时,不能退缩,要坚定勇敢的打败它。
我望着可爱的小竹笋,心里充满了对坚强的小生命的钦佩,我小心翼翼的退出竹林,生怕一不小心踩伤了这片生机勃勃的小精灵。
第四篇
我的家乡在安徽,那里有很多高大的山,山里有很多竹笋,春天到来时,我和爸爸就会去山里面掘春笋,这可是件有趣的事。
走进竹山,只见满山的竹子,有的粗,有的细,青翠碧绿.郁郁葱葱,竹山就全被这绿色笼罩着,站在竹子底下,简直看不见天。
一杆杆长满绿叶的竹子,像一个个顾不上梳头的小姑娘,她们头挨着头,肩并着肩,仿佛一对对亲密的朋友。就在这些竹林里,到处都是破土而出的春笋。
清明前后,笋可多了,躲在地下的笋几乎都钻出了地面,是一夜春风把它们催出了地面,大概是想让春笋快点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吧!
出到地面的笋一侓是黑褐色,不过有的笋须是嫩黄色的,可能是昨天半夜才出土的,还没有照到阳光的缘故吧,出土的笋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就像春天田野里无数的青蛙歇息在泥地上。
这天,爸爸掘来不少竹笋,我就争着去剥笋壳。这不光因为嫩笋鲜美可口的味道吸引了我,还因为我想研究它。
太阳出来了,竹山上绿色的缝隙中漏进一道道金光,微风吹来,叶子轻轻的摆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向我点头微笑,又想无数姑娘在翩翩起舞。
面对这苍翠的竹林,我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
第五篇
竹笋是我们这里的土特产,它的时代悠久,年复一年。竹笋的味道鲜美,人们都爱吃,而且它的营养丰富。竹笋的用处可大啦!小的时候,它能让人们饱肚;长大了,它能造好多东西,竹房子、竹家具都有。自然更少不了筷子、竹篮什么的。他还能让森林变得更加有生气,环境更美!古人不是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吗?我很喜欢竹子!朋友,你喜欢竹子吗?
第六篇
早春,是竹笋的季节。这如沐春风的毛竹笋,原来是我童年时光,最富有乐趣的象征。如今,却有几分的过错的感伤。
记得那时候,我的身体很是不好,终日在家,百无聊赖。而与我同龄的孩子们,皆是上着学的,那些孩子们活蹦乱跳的玩乐着,欢笑嬉闹着。而我,只是被病痛折磨的不幸儿罢了。只是,难过的人,不全当只是我,还有母亲。
要照顾带病的我,母亲也是费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为了我,母亲找了一份离家很近,时间上很自由的工作。而这样的工作,薪水自然,也是微薄的,只是母亲欣然接受了,每每一身尘灰回来,却还显得有些快活。
后来,听邻家的人说,近山上有笋,有不少人前去挖,也没人管着,让母亲也去试试。母亲是在山里长大的,知道笋的性子,也想去碰碰运气。而我,也不知为什么,就是吵着闹着要跟去。母亲也不放心我一人在家,又不好托给别人,只好带我走了。
我在母亲的背篓里,缩手缩脚的蹲着,却也觉得很快乐,完全不知母亲背我上山的辛苦。只不过,到了山上,母亲发现了毛竹笋,背篓里,反倒不是我,而是那些有着毛毛的细长春笋子。只是发现了一个,母亲就来了干劲,叫我好好跟紧,不要离她太远。而那时,我也没怎么来过山里,只好听话。毕竟在山里,对于不怎么出门的我,虽然是个好去处,但也不想惹母亲生气,也不想与母亲分离。
我走在山里,经常摘花扯草,母亲就给我一根棍子。母亲说,这样好走山路,只是我拿着棍,常常就是乱舞,或者就是淘气的打击山上的花草之类的。母亲没有说我,只是母亲手上,也拿着一根木棍,却只是用来走路。我便也学着母亲,撑着棍子走路,找笋,再告知母亲来挖。那时,我只觉得找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现在想来,那时的母亲,汗水常常打湿了衣服,要是当时少点这样的“机灵”,母亲是不是也少受一些苦了呢。
后来,我经常随母亲早出晚归的挖笋,说是累,但也不觉得累。况且,母亲拿着那笋子,给我做了好多新鲜的美味佳肴,多出来吃不完的,就被母亲做成了笋干,在冬日里,成了笋干汤。有这样的母亲,又怎么会累呢。我总觉得,母亲总有能将事情变好的魔力。毕竟,上山挖笋的日子,比终日在家病怏怏的胡思乱想,来的好多了。
长大以后,我与母亲,搬离了那座城市,再也没挖过笋子。后来,我的身体,好了起来,渐渐变得有精神了,而母亲,却变得有些沧桑了。我时常望着母亲的背影,想起儿时,她弯腰挖笋的模样,画面有些模糊了。我已记不清,母亲是那时就已经驼了背,还是如今才弯了腰,记得这些的,怕是只有那座山,还有竹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