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声韵之美。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描绘了大自然和人生的种种美好。通过注音朗读版,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让我重新燃起了对文学的热爱。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读后感篇一
声律启蒙是什么?
诗词对句
《声律启蒙》是我国传统的启蒙读物,用来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熟读之后,即能领会平仄对仗,学做对联和诗词,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理想效果。因其“音韵铿锵,辞藻华丽,妙不可言”,一直以来,经久不衰。
编写压韵
它按照韵脚编写,音韵铿锵,朗朗上口,节奏响亮,对仗工整,声调和谐,用语简一易懂,能锻炼出强烈的语感,读起来如唱歌般朗朗上口。《声律启蒙》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音乐人、民谣歌手赵照将之谱为歌曲,传唱大江南北。
比较了市面上的几版声律启蒙,中信这个拼音朗读版注释选的不错,不仅厘清了原始出处,加以标示,还以通俗的白语再行解释,简单易懂。五分。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读后感篇二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意的民族,也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在用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上,历朝历代有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把注目的焦点放在诗意的言说方面。《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童蒙读物作为童蒙教育的教材更是“诗”意无穷,反映出颇有民族特色的诗意教育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和艺术体系,其中很多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为儿童文学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声律启蒙》又名《声律启蒙撮要》,清人车万育所著,是一本专门训练儿童吟诗作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在清代家喻户晓,流传至今。全书以历史典故、天文地理为依托,按韵分编,内容包罗人物、景物、器物、典故、史实等,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意韵铿锵,既学书本知识,久读亦能做朗朗上口之文。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读后感篇三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著的《声律启蒙》,就是其代表之一。
而如今,《声律启蒙》作为经典国学读本,被多次印刷成书,以供阅读学习。在众多的版本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一是它对字加以注音,二是增加了注解。中信出版社也在今年相继推出了《声律启蒙:吴冠中插图珍藏版》和《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两个版本。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相对而言会更为经济实用。这本书,由清朝学者车万育著、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插画、古体诗词学者李三鹏注译。这种别出心裁的组合方式,使本书在文字注音和难涩字词注释的基础上增加了集中国文化精神和现代美感于一身的插画。而书中的每一韵,都附带了二维码用以进入荔枝FM朗读功能的智能体验。使原本乏味的古言阅读变得生动而新颖。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读后感篇四
私塾是古代中国普遍的教学机构,特别是少儿的主要教学场所,而《声律启蒙》是当时的主流教材,对个人的修身处世、语文学习、诗词创作、文章写作等方面大有裨益,也是参加科举吟诗作文属文的基础必修课,私塾先生会据此详加解读,反复教导。而今,现代化的教育格局中,语文或传统文化成为诸多学习内容之一,吟诗作对不再作为语文教育考试必要能力,《声律启蒙》等传统教材也流作课外兴趣读物。
如此以来,若要少儿学习诗词格律,读懂经典启蒙教材,只能靠课外学习,靠父母或专人讲解。所以说,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把《声律启蒙》等注释得“家长易懂能讲,小孩爱听会学,不失古风,又现新声”,成为我们传承这些启蒙经典的内在要求。比较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总觉得有些白璧微瑕。
比如:其一,原著成书于清初,距今400余年,虽为启蒙教材,但终究脱胎于古代的文化与语境,如今读来,颇为难懂。其二,作者的原注释相当简略,一些典籍、地名、人名多用简称或代称,原注释本身对如今的普通读者又造成了新的阅读难题。其三,近年来刊印的一些新译新注版本,仍有不少共同的遗憾之处,例如:注释点多循原注释点,未考虑到古今文化与常识的变化,未考虑到当今国人语文水平的整体下降;对于一些存疑或多义的知识点如“清暑殿”等,未作说明,只取其一或下定论,容易误人子弟;对于原著、原注释中存在的谬误如“张骏”等,未作纠正或阐释,难免以讹传讹;一些版本的注释太过简略,而白话译文又过度发挥,影响了原著的品位和价值。其四,我们还未真正做到把古代的经典儿童启蒙教材变成适合现代儿童的启蒙读物,这是众多注释版本都没有解决的共同问题,也是最大的难题。
中信出版社重新注释《声律启蒙》,做一个妈妈讲给孩子听、带着孩子学的版本。我们认真研读原著及注释,阅读比较市面多个主流版本,查阅大量典籍、资料。重注过程中,参考了市场上部分流通版本的注法和观点,综合比较了多个版本的古注,以及今人翻译,并对古文的出处加以详细地考据、查证。本版注释不仅厘清了原始出处,加以标示,还以通俗的白语再行解释,使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够完整学习,毫无保留地学习。
中信版的《声律启蒙》是首个在书中加入二维码即扫即听的版本,发音标准清晰的主持人倾心朗读,妈妈可以跟孩子一起听,在听读中,充分领略文学与韵律之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拾遗补缺,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努力普惠少年儿童和广大诗词爱好者,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绵力。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读后感篇五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
最近在学习声律启蒙一东,是单位组织的哈,不然也不会有这个决心勇气,很早群里就发过,一直没有勇气开始学习,必须是强迫的,才能开始。一旦开始,又爱上了这词句。画面太美,不忍直视。 画面感很强,感觉句句都有生动情节故事。
首先是美不胜收的美景。最喜欢的是“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很适合这样春天的季节。“两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虽然大多是美好事物,但是也有烦恼。
“颜巷陋,阮途穷”,这句话刚开始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度娘查了才明白。颜回的安贫乐道很让人钦佩欣喜。但是很久都不明白为什么“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看了意思明白了字面意思,但是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阮籍要这样,他为什么痛哭。到处搜索,终于明白了一点点,他是不满时事。 “《论语·雍也》中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认为颜回虽然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为贤.而阮籍乃竹林七贤之一,《晋书·阮籍传》说他:“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是有官职的,文化地位也高,却一生郁郁不得志,好友嵇康被杀也无力阻止,是一种“放浪形骸”的心境.这两句的对立主要是从二人心境上的相对来展开的.另外,颜渊是典型的儒家圣贤,而阮籍颇有道家风采,也可以相对.” 突然间就很心疼。也突然间感慨,人生就是这样呀,有美好,也有遗憾。有安逸满足的人,也有郁郁不得志怀才不报的人。
一东有男人郁郁不得志的烦恼,“阮途穷”,“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也有女人缠缠绕绕的忧愁,“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但是也喜欢最后一句,“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写出了女子的美好,男人的雄心。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听到这一句,我可以说自己有点震撼么。也内心暗暗提醒自己,即使常常“尘虑萦心”,也不要忘记“胸中吐万丈长虹”。 一篇小小的声律启蒙,看尽人间美景,看遍人生百态。真是简约而不简单!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读后感篇六
古装剧中,多有吟诗作对的情节,对此我总是十分佩服及羡慕。下笔如有神助般洋洋洒洒即得一篇佳作,稍作思忖对上一副韵脚齐整、辞藻巧妙的下联,仿佛瞬间就彰显了高人一等的才识。
好比《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总能轻而易举对上任何看似刁钻、复杂的对联。往往令人豁然开朗,自叹不如,仿佛这个上联全天下有且仅有唯一解。这个本领得益于他学富五车,积累了超于常人的知识典故。
当然也有反面例子,《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入宫后最头疼的就是吟诗作对,因为她不曾读书认字,短时间内有何素材来提取运用?往往讲出的对子都是些俗语粗言,惹来哄堂大笑;如出一辙的还有《红楼梦》中的薛蟠,富贵人家的公子完全有能力接受教育,他却不学无术胸无点墨。有次和贾宝玉等公子哥们聚餐时,大家行酒令,轮流吟诗作曲。别人即兴发挥的诗和曲都引经据典,博学高雅,轮到他说的尽是“大王八”、“大马猴”以及更加恶俗粗鄙的字眼,简直有辱视听。
在古代,但凡能够识文断字,吟诗作对应该不是难事。可自打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现代人吟诗作对的本领却丢的一干二净,真的算一大憾事。
不经意发现了这本书:《声律启蒙》,本以为是现代的作者哗众取宠所写,欣然的发现原来是清朝作者所著。经历过时间检验,流传至今,多个版本在豆瓣的评价都在九分左右,于是入手了一本吴冠中插画珍藏版读读看,轻薄的一本,边读边赏画,惬意无比。
这本书的初衷是为启蒙孩童。古代,从私塾起就对学生在声调、韵律有着高要求,从而慢慢培养文学素养,所以才造就了吟诗作对出口成章的本领。放在现代,我们鲜有这方面的学习,比起趋之如骛般送孩子上英语补习班、了解西方文化,单纯的读读这本书,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国学教育。
从内容来看,本书按照韵脚分篇,每篇百字左右,包罗万象。从最简单的山鸟鱼虫,到经典诗词中的历史人物故事,两两成对,相辅相成。据我所知,现在的小学课本上对这方面的内容也有所涉猎。
从诵读来看,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难度逐步提高。读起来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不仅练习了正确的拼音认读,还扩大了词汇量。和唐诗比,少了古板,多了趣味;和宋词比,多了齐整,少了繁复。读起来,如唱歌般独具一格,轻松愉快。
虽说适用于孩子,但这本书对于成年人都是有挑战的,比如书中引用的典故,不看注释我也不知道具体指什么人物和事件,其中还有少许汉字根本不认识,幸好书上标注了拼音。
纵容现在的学校教育不写诗不作对了,但通过此书却能补充不少文学素材,对开始写作文的孩子一定受益匪浅。比如说描写花草时,“花灼烁”、“草蒙茸”是不是比“灿烂”、“茂盛”更显文采?要知道高中时写作文就是靠背几句辞藻优美的句子来装点文章以便多挣几分,最立竿见影。
对于更小的孩子来说也是练习发音、纠正普通话的好方法。孩子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有益于智力、学习能力的塑造。对于父母来说,更是难得的亲子教育机会。每晚抽十分钟陪孩子一起边读边玩,养成看书的好习惯。有位同事每天会陪孩子念一段,讲故事一般,渐渐孩子时不时就脱口背诵出几句,孩子的记忆力大人难敌。潜移默化的学习效果胜过任何强加的课外补习。网络上还有多种音频、视频资料可选,总有一款适合你和孩子。
总之,我对它爱不释手,每天读一段,几分钟足矣,配合着吴冠中干净利落的画作,浓重的诗意跃然纸上。不是诗集,胜似诗集,回味无穷,谁还说读书无聊呢。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读后感篇七
一直陪孩子读诗,诗中的韵律让我们时不时的就会非常兴奋的朗读,两个人一起你上句我下句,像对唱一样一起朗读古诗。 有朋友一直建议我读一读声律启蒙,网上有很多版本的的声律启蒙,经过认真的分辨选择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这本书。
《声律启蒙》封面
为什么要选择这套书呢? 一、拼音注音及音频
粉色框部位扫描可以收听有声朗读,黄色部分带拼音注音
古文朗读中往往被生偏字难倒,所有故事中配有拼音就非常重要,另外平平正处于学拼音的状态所有通过拼音让孩子锻炼运用,也非常必要。 方便孩子自学,音频就更为重要了。书中每四页设计了一个音频,不会因为音频时间过长孩子失去兴趣,也容易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音频通过二维码的形式随学随听,另外小达人点读笔有相应的点读包,也可以通过点读笔让孩子随时打开随时收听。 二、古文元素渗透 书中基本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是古文部分,下面有注解和国画。 1、巧妙的封面设计
封面展开后效果,吴冠中《春风桃柳》
一般的封面都是简单的环衬等。而你要将封面取下来可以展开形成一副完整的《春风桃柳》。这样的设计非常奇妙,书本的尺寸限制了图画的完整,却通过改变设计方式完整呈现,给人眼前一亮。我想编辑所要表现的是而《声律启蒙》如同春机盎然的季节,在拨动柳树时露出一个个鲜活的跳跃着的色彩,用这些色彩斑斓的颜色去描绘一个个更加壮美的景色,探究内心更深层的情感,讲述与世人共鸣的声音。 2、裸背锁线
裸背锁线装订
锁线的装订方法大多会被用在百科全书,参考书籍等,这种方法装订可以让使用图书更加耐用,同时图书展开时更容易铺平方便阅读。这种装订方式更接近于古书,从形式上与于其相近。 3、字体排版
粉色:由右向左朗读;蓝色:注译;绿色:配图
古人写字通常由右向左,而现代人是由左向右,这种不同的排版方式更能接近古人的阅读习惯,从文字的排版中获得共鸣。 这种方式下的读书又是一个走进古诗词的途径,打破常规的阅读方式,展现全新的阅读体验。 4、诗情画意 古代的大诗人们多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此书配有大量的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作,在韵律实足的《声律启蒙》中去欣赏和品味这些画作意味深长。
吴冠中《双燕》
画作的展示并没有标注题目,在孩子们熟读《声律启蒙》的过程中是否也能够通过所学为画作写上自己的新诗呢?此书为孩子们创造了扩展的空间,也帮助孩子由文字走进美景走进心灵创造条件。 文墨的索引中详细说明了画作的名称、纸张大小、绘画的时间。再阅读后再回头去看这些作品时更加感同身后。 5、详细的文字注译 更为详细的注译让此书达到最优,注译中详细的解释了关键词语,同时具有典故的标注出处,还把相关内容简单的进行描述,知其然之气所以然。不只是简单的朗读,通过《声律启蒙》来了解历史。 当我们翻来《声律启蒙》这本书时,朗朗读书声,入景的画作,以及浓厚的文化符号,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古代的私塾,也是这样的声音,也是希望田园的画面。。。。。。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读后感篇八
关于《声律启蒙》和教育启蒙的那些事儿
读中信出版社《声律启蒙》吴冠中插图珍藏版
孩子要读书,大人要不要?
孩子究竟要读什么?大人究竟要读什么?
亲子阅读。孩子和大人的阅读兴趣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怎么办?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读什么?
一、孩子究竟要不要背古文?
读到过一篇关于儿童启蒙的文章。
真正的儿童启蒙,乃无邪、混沌元灵开启;是区别于异类的人类文明精神的熏陶;是民族文明精神光芒的终极关怀;是终生修养,提高境界,顿悟人生,从而获得人生终极快乐的知识储备;是突破先天极限创造英雄功业生命启迪;是甄别是非,唤醒夙愿人生之警世钟。换言之,真正的人生启蒙,重塑儿童的未来;竖起一座引领儿童人生的导航灯塔;酝酿人生的不尽苦难为终极的幸福;“增润人之本质,光耀其人之意义,高尚其人之价值”(国学大师萧天石语)。
……
由于儿童启蒙直指人心,自小给儿童的心灵种下“人”的灵魂的种子的特点,文字作为儿童启蒙的手段,是拿着人类文明的经典以非理解背诵的方式,让儿童获得永久记忆,像一颗种子种在空空如也的心灵的田野,待其长大则已成大树参天。非理解背诵是智力开发的需要,有两到三本经典的背诵就可以开发出超前同龄十年到十五年的智力,也就是说一个十岁的儿童即可因此拥有20岁青年的智商,这种智力的开发是全面性的,记忆力、理解力、时空思维的扩展力、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等,等于重塑了儿童的未来。
作者强调了几个字:非理解背诵。作者痛心疾首地说:“中国古代教育,曾经被我们批判得体无完肤,然而,她不但不是摧残人性的,而且是你在实证、科学面前不得不承认的最具人性的教育,而且这种‘非理解背诵’的儿童启蒙理念是古代教育对中华文明和历史产生质的影响的最伟大创造。我们必须注意到,地球上唯一幸存并延续着的古老文明,地球上曾经全方位领先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以政府行为的方式,被铲除、清算,但一个伟大文明的强大生命力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轻易遏制,中华文明必然在五百年一次的大循环中获得新生,迎来500年文明循环的再次凤凰涅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非理解背诵”,自然不需要辅导,只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六艺经传(文明经典)的背诵,以储备足够一生使用的生命智慧。康熙在教育诸位皇子的《庭训格言》中说:“朕七八岁所读之经书,至今五六十年,犹不遗忘。至 于二十以外所读经书,数月不温,即至荒疏矣。盖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壮而学者,如 炳烛之光。”
这是康熙一生好学不倦得出的经验之谈。“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这样的感觉我们都有,后来学的东西记不住,求知欲也不强,不像小时候背诵的诗文到现在仍记忆犹新,以至于现在能随口背诵的诗文全部是小时候背过的,这不免令人唏嘘。
二、孩子究竟要读什么?
孩子要读的东西很多。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在给孩子选择究竟读什么读物时,我有读到黑龙江大庆的栖逸老师在豆瓣上发表的一篇帖子,《关于我为什么反对给宝宝看<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作者行文语气比较偏激,大概也是如屈原般觉得“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作者的大部分观点我还是认同的,比如我同样不喜欢孩子背《三字经》和《弟子规》,原因作者在文中有谈到,恕不赘述。但文章中有两段谈到《声律启蒙》,不敢苟同。恕我先直接引用原文:
钱穆说陆游诗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
《声律启蒙》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辞藻丰富华美,可是那是死的,对仗而堆砌,可是那背后没有人,没有情感没有情趣,小孩子背它应该也和背词典差不多,那些他见到的没见到的景象罗列在一起,词汇只是词汇,除了训练记忆力基本上也没有再多的用处,比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在小孩子的心里,云为什么对雨?云只能对雨吗?晴空里的云又对什么?当妈妈的真的忍心用几个词汇就固化孩子的想象吗?而同样是雪,你告诉他“雪对风”和给他背“积雪浮云端”哪个更能在他心里引起关于雪景的想象,说实话,我宁愿教给他“天下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也不教他“雪对风”,起码前者是具象的,有趣的,是活的,是宝宝在每个大雪天都愿意想起来的诗句。
我不敢妄踹,除非有一种情况,《全唐诗》将近三千人,五万首诗,如果栖逸老师能像我所仰慕的本地才子江湖夜雨(中华诗词大赛)先生,《中华好诗词》冠军一样,能够熟知其中70%的内容,自然是不需要读什么《声律启蒙》的。江湖夜雨对唐诗情有独钟,而且为了参赛,也曾考前抱佛脚,临时刻意背诵了一些,以几十年之厚积才有一薄发。但对于一个贵在启蒙的黄口小儿,我觉得《声律启蒙》的意义还是有的。
批判总是要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因为我们读的多了,知道云为什么对雨,还可以对风、霜、雷、电,但幼儿的脑子里未必会有如此系统的概念。固然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但总要有迹可循吧。我觉得,《声律启蒙》大概便是这个可以引人上路而一旦上路之后又可弃之如履(如果你愿意)的贵人。
三、大人究竟要读什么?
我第一次看到《声律启蒙》的时候,是很惊艳的。居然会有这么朗朗上口的句子。《声律启蒙》这本书,我有五个版本。其中两本是幼儿版,一个是和《笠翁对韵》合在一起的合订本,一个是单纯的《声律启蒙》的足本。
另外一本不得不说的是《<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作者王润安是前北京服装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作者在序言中说了一段话:《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两书 不仅音韵极美,而且内容甚为丰富,设计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等。王润安老先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便是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典故都做了一个归纳整理。整日埋头于文字间如我者,看到这本书时,也是醉了。王润安老先生能够整理这本书中的典故,必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心血,但这恰好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吧。如果大人能够来读一读,在孩子发问的时候,才能够适时地讲解给孩子听。教育界有个共识,如果你想倒出一瓢水,至少你自己得有一桶水才行。
幼儿版的书,大人看起来很没意思,王润安老先生的版本,很朴素。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一般,看到了中信出版社的《<声律启蒙>吴冠中插图珍藏版》。布制封皮,竖排文字,吴冠中的国画,精致、素雅、让人宁静、肃穆。
我是一个靠文字和电脑吃饭的人,整日面对着一方20英寸的窗口,它就是我的世界。烦的时候,干不了活,就换桌面自娱,有时候换来换去,竟然也能鼓捣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好书就像你心意的电脑桌面,好书的好版本就像同一张桌面,你还想它像素更高,风景更美,尺寸更合适。
在开头那篇引用的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图片的启蒙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孩子的生存环境里,贴满各类世界名画,耳濡目染,儿童的大脑自然会无意识地处理图片信息,从而在大脑中自发形成处理这些信息的区域及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及审美能力。你不需要让他懂,兴趣一旦形成,审美能力一旦得到启蒙,只要给孩子机会,孩子必然会将兴趣、及朦胧的审美观照转化为后天惊人的成就。
就是它了。
本书的责任编辑袁开春在公众号《做书》上曾发表了一篇《美到“佛陀对苍生”的<声律启蒙>》的文章,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看。
与这本精装版不同,中信出版社还联合中国国家地理,出版了一本《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蒙编辑不弃,曾送我一本注音版。打开书,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朗诵。面对这样一本好书,每个人内心都是有一番心思的。和儿子一起读,在儿子的眼里,耳里,心里,这就像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在自己这里,每一个典故都能引起自己多年所学后的会心一笑。读书若此,夫复何求。
知乎上有人提问,求推荐类似《吴冠中插图版声律启蒙》这样排版装帧好的书:看到一本吴冠中插图版声律启蒙,很喜欢。求推荐装帧好,排版好,有内容的好书,最好有图又有不肤浅的文字,或者某些经典的用心再版,内容古、今皆可。
我希望,这个问题下面的答案,可以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