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1000字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8 07:55:57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28 07:55:57   小编:

《内向者优势》是一本让人深受启发的书籍,强调了内向者在社会中的独特优势。通过认识自己、坚持自己和成就自己,内向者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取得成功。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为内向者指明了发展之路。这本书让人重新审视内向者的价值和潜力。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一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二

因为鸟鸟脱口秀提到,忍不住看了。。。。

整本书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有些地方是给人启发的。但也有很多鸡汤成分,也有车轱辘话反复来回说的地方,还有些地方让人觉得不那么信服。

第一部分讲的是:内向性格是生理因素决定,它只是性格的一种,而不是错误的性格。

第二部分:讲内向性格的人如何处理爱情,友情,社交场合,工作场合。(PS:给了很多具体的建议,但是有点牵强。)

第三部分:讲要正视自己的有限性,给自己设置:自我步调,自我优先级,和自我界限。来保持刺激度在一个刚刚好的范围内。(PS:这一部分我觉得是全书最有用的地方)

第四部分:讲内向者还是要突破舒适区。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三

听完这本书,有些收获。更多是找到或者说更明确了之前自己的一些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特点,寻找并合理地发挥出来,才能真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真正是内向者或外向者的人应该很少,大多数人更多的只是倾向于那一边或者说在人生的某时刻、遭遇了某些事情导致倾向于内心或外向吧;内向者、外向者们在不适合自己性格的场合、环境会消耗额外多的能量、精力,但这并不是做不到的事情,有策略的应对让我们在各种场景中做得更好。

寻找我们自身的特点(偏内向或外向,大脑回路是左脑还是右脑等等)并努力地提供合适的环境、方式更好的发挥出我们本身应有的力量,培养习惯、建立自己的节奏,也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当面对恐惧的事物而又不得不做是按部就班就是很好的做法,一步一步前进。最终我们都能找到、发挥、实现自己意义!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四

最近大家在疯狂讨论e人i人,网络上的e人朋友仿佛是稀缺资源。回想了一下我生命里的e人朋友,好像都不怎么在网络社群里寻求快乐,所以导致网络友人直接组成了i人俱乐部。作者非常温柔地安慰了低能量的i人们,试图让大家振作起来,觉得自己是有别人没有的优势!社会宣扬外向性,在卷生卷死的简中职场中内向人遵从自己的节奏会不断被狗屁工作打断,崩溃+10086。或许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正视自己,说话慢吞吞,提不起精神,啥也不想干,都是挺正常的事情。书里提到了一个观点,说内向者并不意味着以自我为中心,而正视因为是内向者,专注自己的内心,能够得到更好的内省经验,更好地理解外在的世界和他人,获得站在他人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们觉得社交耗费精力,可能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社交形式,高品质的相处也会让内向者感到快乐,虽然走出相处的这一步我需要酝酿三天并回家再自我修复三天。没什么不好,大家只是不同而已。

如何逐步探索出更自洽的方式,书里要提出用baby step去改变固定的生活节奏,体感来讲非常难,但是每次鼓起勇气出门转一圈总会有点好玩的收获。慢慢来,不着急,大不了就去隐居(望天)。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五

主标题强调“优势”,但全书的开展对这一命题的论述着实单薄…

前1/3介绍内向气质的具体表现型以及与外向型气质的主要差异(能量来源、对外界刺激的接受度、广度与深度),优势的叙述也是比较优势、毕竟外向也自有其优势,算作是特点辩证式总结;

后2/3整个是一个行动指南,从婚姻、育儿、工作、社交活动,TodoList般的手册式方法论合集(很有美国文化特点哈,能够复用的程度有差异)。

一个启发点是,作者提到25%的人群是内向者,所以主流生活的规则和价值是被外向者塑造的、自然会对内向者天然不友好,是我会关注的边缘问题意识了,但这个占比自感是西方占比、对于东方而言,内向者占比会高,但不知是否能够持平?作者也说这是数据的统计年份以及地域对比。

阅读本书对于近期越来越对自己的接受和边界探索有关照,了解自己的气质与能力边界、去经营自己能够做到的最chill和舒适的生活便是;像是小时候自己家里是什么样就会认为所有人家都什么样,人与人是如此不同,那么自己的逻辑当然不普世、自己的困扰也不一定会困扰别人,要真诚而勇敢吧。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六

以前一直想把自己内向这个特点隐藏起来。被动出门,被动健身,被动社交。

现在我发现要是戴面具戴太久就容易焦虑和失眠。

1、接纳自己

2、接受宅不是错的问题。

3、反应慢动作慢不是错。

4、有充分的时间独处。这是一种充电

5、保持松弛有度的生活。因为我们内向的人需要时间和空间恢复精力。

我现在也终于知道,为什么高中的时候有同桌和长时间在学校学习对于我来说反而不利于我的学习,过度沉溺于朋友圈抖音这种社交软件对我真的不友好。之前wmy这种交际花的性格,和我很不搭。也许可以成为朋友,但我成为不了这种人设。

上大学时,我不想呆在宿舍的原因,就是想要独处。还有假装自律给我带来的东西实在是太累了。每天早起跑步,每天坚持热情,这和我的本性背道而驰。既要参加课外活动又要坚持学习不落,这让我切换起来很不适应。我没办法很好适应大学校园。

我也终于知道我喜欢写日记的原因了。我喜欢文字的东西。

我喜欢宅。

我喜欢整齐和干净。我是左脑型内向人格。

我喜欢一个人默默做事情。

我喜欢专注做一件事情不被打断。

我喜欢有准备有打算再做一件事情。

这是我恢复精力。更好面对工作和社交的方式。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七

脑子混沌的时候,读一读,会清醒很多。

成长二十多年来,大学之前,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放不过自己,一直羞于自己的内向性格,并时常被内向性格带来的人际关系所困扰。

内向者接受自己的性格,甚至要能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真的是个很漫长,很难的过程。

至少我是25-27岁期间才逐渐看开,并慢慢接受自己的性格。二十多年来的我,因为内向性格,活得比现在拧巴多了。

工作以后结交了一个外向性格的男友,发现了他和自己身上完全不同的性格,发现了外向性格其实也有自己的缺陷,发现自己的内向性格其实也有闪光之处,就比如写日记这件事,作为外向性格的男友,是绝不可能做的,他也不会去反复思考事情,很容易就忘掉不开心或者开心。他有一天看完作为内向性格的我写的日记,对我说,他觉得看我的日记的感觉,在窥探我的内心的感觉,很好玩,很有趣。

那是因为,作为外向者的他,不曾有过窥探内心的体验。对于他来说,我内向性格所产生的产物-日记,反而是吸引他的地方。如果要说,是谁真的带领我走出内向性格的困扰,是谁开始让我真的开始接受自己,悦纳自己,那就是我的外向型男友。

希望我们每个内向者,一生中都能遇见那个带领自己改变的人。尽管我们说悦纳,接受,顺应本性生活也可以。但即使是一点点的改变也可能让我们内向者的生活变得更顺畅,更愉悦一些。至少不再像从前那么拧巴,而是更加自然。那不也是件很好的事吗?

改变不是必须的,只是说,迈出改变的那一小步,对我们来说是十分有益的,那么何乐不为呢?如果我们觉得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改变,那就依照本性生活吧,自己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在遇见男朋友之前,我也是无力去改变的。与其说是我主动去改变,不如说是和外向者待久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学会了欣赏不同底色的我自己,也从男友身上汲取了外向的因子,这让我更加喜欢自己,也更加珍视自己宝贵的内向者优势,那是外向者不曾有的,他们说不定还在羡慕着我们呢!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八

跳着看完了,一些部分给我的启发还挺大的,我觉得这本书的核心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接纳自己是内向者这一事实,然后再去谈别的。我发现很多书的底层核心观念都是一致的,都要先接纳。

以前的我是一个非常容易害羞的人,不认识的人和我说一句话我都要脸红,支支吾吾半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现在虽然好多了,我可以进行1V1交流而不怯场,但是如果把我放在一堆半熟不熟的人中间,我本能的还是会感觉到恐惧,然后把我自己缩成一团,在社交场合上一句话不说。

之前我觉得我太多毛病需要改了,我和这个外向的世界格格不入。可是现在我才发现我就是一个内向者,我的能量来源和那些外向者并不相同,这些内向者的特点也并不是我的缺点,只是我的个人特质而已。同时我也知道如果我要融入这个社会,我也必须学习一些社交的技巧。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更自洽了。就像词不达意里面的歌词,“我得先看明白我自己”。我要先了解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才可能进一步和她人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

记录一些我觉得有用的,之后需要多练习的内容:

内向者如何和外向者交往?

换位思考,承认双方之间存在的差异,多交流沟通。对内向者而言,要多学着去表达自己。

如何在社交场合结交新朋友?

在聚会中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吸引同类,假装自己很自信,用一些道具,表情友好,闲聊中注意起承转合,不舒服时给自己留出空间。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两点,第一点就是假装自信。尽管我内心很慌张,但是只要我不表现出来,别人也看不见。就像我前面说的,当我进入一个聚会,我就要让我自己沉浸其中,我要提前明确的告诉自己我要在这个聚会上扮演的角色,当我碰到一些情况让我想退缩的时候,我也要鼓励我自己坚持下去,这也是一种锻炼,最核心一点就是要对别人有好奇心,并适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点就是闲聊技巧,起承转合。起:一开始要准备一些闲聊话题,并且在加入一个群体聊天时,不要开启新的话题,而是顺着她们的话题往下说。启:提一些问题,以便让谈话进行下去,要去询问人们的意见或者建议,对他人抱有好奇心。转:当谈话进入僵局,可以回到上一个话题。合:离开时要做告别。

不要害怕尴尬,要学着去表露自己。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些失败,这时也不要责备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不要怕社交场合中的尴尬,所有的社交场合都是锻炼我能力的机会。在第一次碰到感兴趣的朋友也不要过于热情,否则会吓到对方,要收敛一下自己,这一点我很需要注意……我是一个没什么耐心的人,我需要分散自己的热情。

一定要学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什么都是都行吧,我是有想法的,不要怕说出来错误或者和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不贴合,如果每次都要考虑好了再说话,那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说话了……

核心就是学着去表达自己,在社交场合中对他人产生好奇心。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九

如果你知道我的心底的沼泽,便不会强迫我光亮。 我一直对自己的性格充满迷惑: 时而明亮,想要成为众人的焦点; 时而自闭,只想冷眼旁观着世界; 时而热情,想告诉我满心的欢喜; 时而冷漠,五彩斑斓也只有还行; 若说胆怯,上台展示却也不曾少; 若说勇敢,发言前必先思考回环; 于是我找寻了书本的力量, 今天看了《内向者优势》。 书本对于内向和外向的定义是: 汲取能量的来源是通过自我还是外部。 我想了一下,尽管我非常精力满满 喜欢出门各个地方打卡玩。 但是我本质上喜欢的是通过观看这个世界, 让自我对话,我的力量来源是自我。 那么内向的特征是什么呢? 荣格认为:内向者喜欢简单的生活,偏爱亲密的依恋关系,计划和反思新方式。鼓励别人建立审慎自审的习惯,在行事之前多加思考。 然后我看了看,貌似也不是完全符合。 内向和外向在大脑构造和基因上存在本质上不同,每个人都是内向外向的配比。 就算是深度的内向者,也有外向的需求。 那我大概处于内向和外向之间, 又或者说平时是内向患者, 周末是外向患者。 无论如何,更本质上的,是对自我的接纳。 1、关注自己的能量水平,我现在不太想社交,那我就跟朋友表示歉意,不是因为你我不想说话,我只是现在疲倦了,静静待一会就好了。工作中需要跟上级保持进度的同步,不要妄想一个人能够做完所有的事情。 2、了解自己的优势。在我身体里,一直有很多杂念,有时是哲思,有时是回忆,有时是忧思,有时是幻想…思虑让我陷入到对于自身思想的迷恋中。在会议中,我倾听,我思考,庞杂的信息使我的方案颇为浩大。在阅历还不足够的年纪,我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但我现在开始欣赏到自己信息搜寻的能力,庞杂叙述的能力,未来需要建立评判的标准。 3、没有纯粹的好坏。这个世界是由大部分外向者和小部分的内向者构成的。但是不论什么样的人组合在一起,都是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说,矛盾是必不可少的。能够长久地相处,要看如何沟通,不是委屈其中一方,而是一起沟通解决:你知道我此刻的折磨,我们共同朝着两个人更好的状态发展。 想象自己的死亡, 这一生需要达成什么?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最有意义的时刻是什么? 假想自己是一个新闻记者,列出今生结束之前要做的事情。做这件事情是很可怕的,你会发现想做的那么多,而时不我待,我却在日复一日的能量枯竭之中。但是这是一定要做的,这样子我们才能知道人生的优先级是什么。 我活在当下,珍重自己的想法; 我想要每天都很开心; 我想要环游世界; 我想要爱和被爱; 我想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我想要与家人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 我想要与友人保持亲密且高质量的互动; 我想要情绪稳定; 我想要洞悉这纷繁世界; 我想要做好品牌,成为顾问者; 我想要在高速增长的赛道; 我想要写书,用历史照见今生; 我想要有所输出; 我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我依旧陷于欲望的无穷和个人能力的有限中, 但是我慢慢以更长远的目光照见今生, 那现在的困扰也只是暂时而已。 接下来就是个人步调和个人界限。 了解自身的特征,勇于拒绝,把光芒照见世界。 我看了一看,那我之前挣扎的自我果然做出了很多教科书式的努力,才让我看起来很开朗。 我很讨厌别人说我“文静”、“内向”, 因为在社会中这并不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个性。但是我现在也接受自己的这一属性,不必去取悦任何人,“so what” ?在乱哄哄的大会讨论中,庞杂水份的信息量是毫无意义的。只能允许一种状态存在的社会,是病态的。就像白瘦幼虽美,只允许这种审美存在的社会是病态的。换句话说,削足适履去适应他人病态的爱好。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十

外向海洋里的内向鱼群

第一次想对一本书说“相见恨晚”, 第一次看完一本书迫切地想要买来纸质书收藏,第一次想把一本书推荐给身边所有的朋友!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内向的人,所以在看书的过程中总是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常会不禁感叹“世另我”!

书中有关于内向和外向性格的相关研究和专业知识,当然这些是可以看懂的,作者叙述得非常清楚,可以让我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帮助我们更加清晰且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性格;作者不仅为内向的人解答很多问题,而且还会给予内向者很多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

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原来内向者和外向者的本质区别是获取能量的方式。外向者向外(外界刺激)获取能量,而内向者向内获取能量。你是不是在一些聚会过后常常疲惫不堪,是不是需要很久才能恢复能量,是不是不喜欢社交就喜欢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小世界?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要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们本就如此,不要强迫自己改变性格!在外向者的海洋里,也有内向者的鱼群!

作为内向者我们需要设立个人步调,它可以让我们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后而不被压垮或者耗尽能量;设立优先顺序,让我们考虑哪些目标更有意义,引导我们运用能量实现它们;设立个人界限,让外界刺激保持在一个“刚好”的状态,而不会被打扰到!

内向者不必强迫自己改变性格但有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外向的事情,我们必须要在舒适圈之外尝试,但请不要过分担心,“干完之后,我们总是可以马上缩回来的”!不要因为必须要做一些外向的事情而感到焦虑,可以把这些当成一份额外体验,我们可以因此感受以下外向者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它们都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丰富,还是很有趣的!

不论内向者还是外向者,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会去找灵魂伴侣。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三种个性组合的亲密关系,分别是内向男与外向女、内向女与外向男以及内向男与内向女。在三种不同组合中,作者举出了不同组合身上的优势和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解决的策略方法,对于应对感情上的问题极有裨益。在找到灵魂伴侣组建家庭之后,我们需要了解家庭成员不同的性格才能真正地和谐地共处。比如:内向的孩子有非常强的私人空间意识,所以不要轻易去侵犯TA的私人空间;TA不善交际、不喜欢大声说话,所以不要认为TA是性格柔弱,仅仅只是不喜欢而已......不要总是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看到活泼开朗的孩子就嫌弃自家内向的孩子。内向的孩子不喜欢外露自身的优点,不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常常被忽视、被冷落,他/她们是需要细心才能发现的宝藏,请要学会欣赏他/她们!

看完这本书,我越来越有信心和自知之明,也开始勇敢地拒绝一些不太合理的请求,勇敢地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向敬重的老师写了一封感谢信),就像书中所说的那般“心怀感激却不表达,就如同包扎好的礼物送不出去”,我不希望自己的礼物送不出去,所以我写了那封信,得到老师很开心的反馈,我内心也充满欣喜!这是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一本书真的在影响我,在给我力量!所以非常想要推荐给大家,愿大家可以从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信心和力量!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十一

《内向者优势》| 内向者如何扬长避短,获得幸福与成功_哔哩哔哩_bil

1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与不熟悉的人相处时我总是感觉局促不安,也缺乏应付各种人际关系的灵活性。我讨厌嘈杂的外部环境,总是避开人群,更喜欢一个人。

从小到大的经历让我清楚地体会到,现代社会对外向者更友好。从上学到工作,从家庭到社会,总在鼓励和奖励外向者,同时给内向者贴上很多负面的标签。比如认为内向者消极,比较顽固。或者认为内向者习惯自我否定,畏惧冲突,在压力下容易放弃或者封闭。

身为内向者,我很讨厌被贴上这些负面标签,但想要辩驳的时候又总是不知从何说起。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倾向,内向者对于自身的评价也多半是批评大于自豪。

而《内向者优势》这本书,替我说出了很多想说却说不清楚的话。作者首先教我们认清自己到底是不是内向者,然后列举出了内向者性格中的大量优势,最后鼓励内向者扬长避短,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

很多人认为成功属于擅长展现自我的外向者,谁大声说话,谁就能被听到,所以成功就只能属于这类人吗?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内向的人,她认为安静的人不用扭曲自己,只要懂得善用内向者的潜能,便可以化阻力为助力,达到我们想要的成功。

害羞和敏感并不等同于内向,分辨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关键问题是看能量从何而来。如果面对压力时,或者筋疲力尽想要重新充电的时候,是借由与他人的交流来获取能量,这样的人大都属于外向者。但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后,选择尽可能把自己关闭起来,尽量避免各种刺激和言语,独自进行复原的人,则大都属于内向者。

概括来说,内向者在社交中耗费能量,外向者则在社交中获取能量。

3

内向和外向性格的形成,其实是有生理基础的。

内向大脑与外向大脑很不一样。观察内向者的额叶皮质,可以实际测到更高的电流活动。诸如学习、决策以及解决问题都是在此区域进行的。

而血液也在内向者的大脑中有较长的传输路径,外来刺激在内向者的神经传导路径中,也有更长的路要走。这也就是为什么内向者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思考或反应。

外向者体内的多巴胺明显有较为旺盛的活动,内向者体内则有较多的乙酰胆碱。多巴胺可以促进行动力,好奇心,提高对变化的反应,对报偿的期待。而乙酰胆碱则对专注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虽然内向和外向有不同的生理基础,但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其实并没有好坏差别,它们只是单纯描述了不同人的性格特点。

4

内向者拥有很多强项,都是我们今天的社会缺乏并迫切需要的。

比如谨慎,会仔细观察事物,发言前会先思考,不冒失。

实在,更愿意言之有物,愿意传递有意义有深度有营养的内容。

专注,能集中注意力,密集且持续关注某件事。

倾听,能从对方的言谈中过滤出有效的资讯,能体会到对方的立场和需求。

平静,有能力以内心的平静作为专注,放松,提高认知的基础。

擅长分析,擅长计划和组织,能从错综复杂的情况中抽丝剥茧。

独立,能独处和自我节制,能恪守自己的原则。

稳定,富有耐心,并能在某件事上长期奋战,以求达成成果。

还有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内向者能体谅对方的处境,较少与他人发生冲突,能进行有策略地斡旋等等。

并不是说所有的内向者一定具有上述的所有优点,也不是说内向者除了上述所列就没有其他的优势。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内向性格中拥有的长处和特质。然后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努力去创造幸福生活与事业上的成功。

5

生活方面,内向者可以把家当作我们的城堡,为自己打造属于内向者的私人领域。这对于内向者恢复内心中的能量至关重要。家庭关系中,如果伴侣和自己一样也属于内向者,这当然有助于互相理解和产生默契,但不是说内向者一定要和内向者结成伴侣,内外性格的差异可能造成威胁,也可能彼此丰富和补充。

前提是要做到互相尊重,沟通时要考虑到对方的需要。既要维护自己的需求,也要尽量照顾他人的习惯。

6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于工作环境。作为内向者,在团队中的核心问题是该如何工作和沟通。我们必须注意两个标准,第一个是要照顾到自己的需求,第二个是要照顾到外向者的需求。内向者的需求通常会是长时间不受干扰地独立工作,而外向者的需求往往是分阶段作业,互相咨询,还需要针对成果与其他成员沟通。

作者建议在工作和沟通时,内向者可以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原则一,工作时要以上司和自己的需要为导向,不必做面面俱到的老好人。

原则二,与上司和同事建立私交,这样有利于为自己营造更友善的工作环境。

原则三,表明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不要什么都不说,然后还责怪别人不体谅。

原则四,勇于承担工作。内向只是性格特点,并不代表工作能力。虽然作为内向者在表达和沟通上会感到更耗费能量,但我们出色的独立工作能力会让我们很好地完成工作。只要工作能做好,谁还会在乎这些成果出自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呢。

原则五,能够下放权责。单兵战斗力再强,也不如和其他人配合来的力量大。作为内向者可能在团队中进行集体协作时比较被动,那么可以将大的工作分割成为小的工序,“外包”给其他同事,这也是一种合作的方式。

7

世界很大,能够同时容得下外向者和内向者。要坚信,内向者也可以拥有充实丰富的人生。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十二

不得不说,如今的社会环境,内向者常常被身边误解。小时候,他们被大人教育“别那么害羞”“多出去和人打交道”。进入社会,步入职场,又被同事贴上“不合群”的标签。他们看着周围谈笑风生的外向人,不免心想,难得性格内向真是缺陷?

不,当然不!请翻开这本《内向者优势》,它会告诉你:内向是一种独特的个性优势,是上天对内向者的馈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简直是拿着金饭碗讨饭,是对自身天赋莫大的浪费!

本书将澄清一些人们对内向者的误会,帮助内向人认识自己。如果你是内向者,它还为你更好地融入外部世界提供了相当多具体、实用的建议。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因为她深知,内向者的优势在于内心。所以作者在最后将告诉你如何保护、培育你的天性,营造刚刚好的生活。

该书出版后,得到了公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先后被翻译成十五种文字。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更是盛赞此书“针对内向者如何有效寻找生活方向给出了崭新的洞见。”为什么它能得到这样的殊荣?因为这本书的作者,马蒂·奥尔森·兰妮博士,同样是内向人。不同的是,她没有虚掷才华。了解到自己的热爱所在后,从一名图书管理员转变成为了以助人为业的心理治疗师。此后,她专注于内向个性研究,历时二十年的潜心钻研后,她完成了这本书。试想,如果她不是内向者,未必会用二十年时间专注一个领域,那么,就不会有这本《内向者优势》了。

一、内向意味着什么

“你为什么不爱说话?”

这大概是内向者被问道到最多的问题。在热闹的社交场合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最高,而问这个问题的,通常是外向者。

内向人通常这样回答:“没什么,就是不想说而已。”

其实,内向人也困惑不已:为什么我不能经常向他们那样侃侃而谈?

原来,外向者喜欢表达,喜欢交际,是因为他们能从外部活动上获取心理能量。但内向者的心理能量来自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情。他们更倾向于自省,更满足于慢节奏的生活。过多的社交只会让他们身心俱疲。之所以如此,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

比如,书中提到,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一组D4DR基因。科学家称之为“寻求新奇基因”。 D4DR基因长的人,对多巴胺感受不敏感,需要在外界,寻求更多新奇的外界刺激,才能感到兴奋。D4DR基因短的人,对多巴胺感受极为敏感,只需要些许刺激就能感到兴奋。而后者,就是内向人。此外,脑部扫描结果显示,内向者的内部神经通路比外向者更多更密,脑回路更长。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同样比外向人活跃。这是这些生理构造的不同,才造就了内向者的优势:自省、专注、打破常规,不随波逐流。

然而,公众对内向人误解重重,甚至内向者本身也未必了解自己。现在,是该一一澄清了。

内向,不意味着害羞。后者是面对他人的尴尬、不适与焦虑。

内向,不意味着自我中心。他们专注内心世界,反而生发出对一切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内向,不意味着不善表达。他们不会为说话而说话,而是追求言必有中。

那么,内向意味着什么?生为内向者,又意味着什么?

内向,是一种促使个体精神活动转向内心世界的有益的性格,内向者,是一群对这个世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贡献的人。

内向,是内向者通往幸福的道路。

二、内向的你,也能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

本书第二部分,作者向内向人提供了改善与伴侣、孩子、同事、朋友关系的方法。帮助他们融入外部世界。

以社交为例吧。对内向者来说,社交是一项非常消耗能量的活动。因此,对一些无意义的社交,他们避之唯恐不及。这不是社交恐惧症,大多数内向者人际交往能力都不错。内向者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他们能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但过多的社交会让自己身心疲惫。对待社交,最好行中庸之道,没必要完全避开,也无需有求必应。在你决定参加一项活动后,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事情要准备,事中有策略,事后不思量。

事情要准备

对内向者来说,社交活动是消耗能量的。所以在活动之前保持能量非常重要。你可以:

不要在短时间里安排太多社交活动

聚会前充充电,比如散步,读书,或独处

如果为来临的活动焦虑,不妨多喝水,深呼吸

路上听一些放松的音乐

内向者有一个习惯,就是提前思考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时,暗示自己“我将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想象自己喜欢的情景。

事中有策略

当你来到热闹的社交场合,你很紧张,这时要怎样做呢?你可以

采取“我要假装镇定,直到成功”的策略。当你表现得足够好时,就会发现自己原来真的很好。

准备一个小道具,越吸引眼球越好。不要担心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人们关注的目光主要在道具。而且这样一来,你还有了和人们共同的话题。何乐而不为呢?

闲聊不随便。内向者最讨厌闲聊,浪费时间不说,还毫无规律可循。实际上闲聊也有内在逻辑,有它的起承转合。要加入一个交谈的人群 ,最好是沿着当前的话题切入。再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维持谈话。当你觉得不舒服时,就换个话题,千万不要尬聊。如果对方不想继续聊下去,就客套一句:

“和你谈话很愉快”

事后不思量当

你精疲力尽,意兴阑珊,是时侯离开聚会了。临别前记得向朋友们说“我们玩的真开心,很高兴见到大家,谢谢你们邀请我。”然后有礼貌地和主人告别并再次致谢。

如果聚会中出现了一些不愉快,以致在你脑海中挥之不去。离开后,把注意力转到聚会中令人愉快的部分,提醒自己还有很多人说是喜欢你的。或者,在脑海想象一个和善的人,让TA鼓励你。

三、找到属于你的节奏,营造刚刚好的生活

和其他花比,郁金香花期更长,而且它们每年开的花都比上一年好。但它每年需要冬眠才能再次恢复生机。内向人恰似一株优雅的郁金香,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要像培植充满生气、芬芳馥郁的郁金香一样,为自己提供特殊的照料。

那么,该怎样行动呢?作者提议在确定个人步调、排定优先顺序、创建个人界限上为自己营造刚刚好的生活。

确立个人步调的前提是接受你能力有限的事实。没错,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局限。局限本身不是束缚,无法接受局限才是。对内向人来说,要尽快认清,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像外向人那样处事。你能做的,是按自己的步调走。确立个人步调时,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情况下的能量水平。了解身心节律后,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将最重要、最困难的事安排在精力最充沛时。对它们,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或小目标,以降低难度。当然,身心状况一直在变化,你要随时评估,准备调整。

你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做好。而且,事有轻重缓急,这时排定优先顺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选择对你最有意义的事,列出可能得障碍和解决方案。有时,预期和现实往往不符,这需要重新评估。考虑一下,它是否真的适合你,是否对自己过于苛刻,是否有别的方法达成目标。待你重新整理好行装,就出发吧。做完前两步后,还需要完善自己与他人间的界限。清晰的个人界限是保护自我不受多余杂事干扰的保证。它像一圈篱笆,保护着你的个人隐私。个人边界的设定,不宜宽,不可严,清晰、灵活最好。

就像作者说的“你越能欣赏自己的内向性格,并且享受它,就越能自我接受、理解和成长。”的确,外向是上天给外向者的礼物,内向何尝不是对内向人的馈赠?生而内向,也能闪亮。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十三

从小到大,我在老师和同学以及亲戚朋友们的眼中,就是一个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的人。

以前上学的时候,每次在课堂上,老师环视教室,准备点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心里都特别紧张,沉沉地低下头,避免与老师对视。但是老师像是会看透人的心思似的,偏偏就把我点起来发言。

有的时候,我能做出准确又简洁的回答。这时,老师通常会一顿夸,说:“别看xxx平时不咋说话,但是每次回答问题都能回答到要点上。”但也有遇到那种毫无准备、即兴的问题,我就有点慌张,不知所措,然后就好尴尬地站着。

随着不断地长大,我有时候会特别讨厌自己的性格,同时心里会无比羡慕那些外向的人。羡慕他们有胆量去参加各种演讲比赛,而我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羡慕他们能大方地站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而自己只会缩在角落里艳羡着他们;羡慕他们能很迅速地就融入一个群体,很容易就和别人打成一片,而自己只是一个群体里不引人注意的存在,关系要好的也许就个别人。

曾经也为此深深地苦恼过,想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外向的人,但是感觉特别心累,最后只得放弃了。

后来偶然间,在阅读了《内向者优势》这本书之后,让我对内向性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认识到性格内向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优势。同时,还让我知道该如何去有效而充分地运用这种优势。另外,在改善与伴侣、孩子、同事以及朋友等关系方面,作者也为内向者提供了许多建议。

值得一提地是,本书的作者马蒂•奥尔森•兰妮也是一个内向者,或许只有内向者才更了解内向者。

1.

世界上75%的人都是外向者。因此,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外向者构造出来的,也是为外向者设计的。这也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普遍观念:性格外向的人更加优秀。而一个人如果被说是内向的,那么即是认为他孤僻、不合群。但这只是社会对内向者的偏见,其实性格本没有好坏之分。接纳自己的性格,其实也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跳出内向者来看待内向者,内向并非是一种性格的缺失,它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不可忽略这一点。

那么,内向者身上具备哪些优势呢?

内向者能为社会带来重要的贡献——专注思考的能力、自省的能力、体悟的能力、观察的能力、打破常规的能力、不随波逐流的勇气,以及让世界慢下来的潜力。

2.

内向者与外向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汲取能量的方式不同。外向者被外在世界所驱动,能量来源于外部活动,需要通过与外部世界互动来恢复自己的能量,就像太阳能板一样。而内向者的动力来自内在的想法、印象和感情,在发言之前需要反省和思考的时间,就像充电电池一样。

2)感受外界信息刺激的方式不同。外向者喜欢多种多样的刺激,而多种多样对内向者就是刺激过头,他们喜欢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体验。

3)获取知识和经验时,广度和深度的侧重点不同。外向者偏向于广博——对所有事情都了解一点点,像是个博学家。而内向者偏爱深度,他们限制经验的数量,但会深入体会它们。一般来说,他们喜欢专精,喜欢深入讨论话题,追求“质”更胜于“量”,这恰好是他们将思考限制在一个或两个领域的原因,否则他们会觉得难以承受。

3.

气质是由基因决定的,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性格。也就是说,内向是人与生俱来的特质之一,是不可能改变的。共同生活并不能使一个家庭中的人变得更相似,相似性的来源是家人之间共同的基因。内向者在往后的人生中可能会适应外向者的世界,塑造一些外向者所具备的习惯和能力,但是过程很艰难,很有可能最终还是回归自己基因所致的性格当中。

4.

俗话说,“异性相吸”。我们容易受与自己个性相反的人吸引,并选择他(她)作为伴侣。

作为内向者如何与伴侣相处呢?

这里有5条小技巧可以改善内向者与外向者的相处与磨合。此外,还要记住一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夫妻关系。

技巧一:换位思考

因为内向者和外向者认识世界的视角是不同的,所以导致两个人并不能理解彼此的想法。因此,可以通过“好奇心”的方式提问,获取对象的想法,从对方的视角去理解和开待对方眼中的世界。

技巧二:五步解决夫妻冲突

只有僵死的关系才没有冲突,所以适当的有冲突并非坏事。

第一步,依次称述冲突点

第二步:用内向/外向的观点来看待冲突

第三步:澄清僵持点

第四步: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第五步:沟通并找出折中的办法

技巧三:弥合差异

技巧四:轮流掌握主导权

技巧五:欣赏你们的差异

5.

作为父母,该如何教育性格内向的孩子呢?

允许孩子独处,在日常安排一些私人时间给他们。

给与孩子私人空间就是给他们能量,可以提供单独的房间而不是和兄弟姐妹分享房间。

给孩子留出思考的时间,允许慢节奏,让他们机会反思,这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至于不知所措。

那如果孩子外向,又该如何教育呢?

与人交谈、获得反馈、边说边想、忙忙碌碌都是外向孩子的能量来源。因此,父母可以这样做:

1)确保有人能说话,

2)给予反馈。反馈时可以采用“奥利奥反馈法”:先正面反馈,再反面反馈,最后再回到正面反馈。反馈能让性格外向的孩子再次充满活力。

3)鼓励他们边说边想

4)保持活跃,张弛有度

6.

作为个人,性格内向的我们该如何做呢?

以下三个建议可以帮助内向者获得更满意、更充实的生活。

设置个人步调,这指的是,学习设定你自己的节奏,让你完成想要做的事情,而不感到被压垮了或能量耗尽了。

设置优先顺序,这会让你考虑哪些目标最有意义,引导你运用能量实现它们。

设置个人界限,这可以帮助你创建一个界限,让刺激保持在“刚刚好”的范围内——既不太多也不太少。

此外,试图伪装外向,与许多人交往,到处参加活动,会过度消耗自己的能量。因此,为了正常生活,创造恢复能量所需的休息时间、独处空间和营造环境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还有,给自己创造独处的时间和个人独立的空间,以及安排短暂的午休时间,这些都有利于我们提升精力。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打破这种幻想:只要待在舒适区,就会万事大吉。因为这种幻想可能会限制我们自己。所以,还需要尝试新的行为,容忍一种“我怎么不像我了”的陌生感。

7.作为员工,如何闪耀自己的光芒?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同事和老板知道你的价值!“刻意”的让自己做的事展现在领导面前,否则容易让人忽视了我们的成就和贡献,以为我们没在做事,进而低估我们的价值。

此外,内向者还要每天提醒自己你给团队带来了什么:专注、忠诚、体贴、坚持、坚强、创造力、原创性、远见、广博的知识……这些还远非全部。

同时,内向型领导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正直、判断力、求知欲和洞察力,注意扬长避短。

总而言之,作为内向者,要学会悦纳自己,接受自己的性格,减轻内向者身份所带来的罪恶感或羞愧感,按照自己的本性舒适地活着,学会欣赏自己,心存感激,做更好的自己。

《内向者优势》(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成就自己)读后感篇十四

生理倾向

01.性格倾向

根据荣格心理学分析,内向和外向是处于能量连续体的相反的两端,我们在连续体上的位置预示着我们获取生活能量的方式;落在连续体的内向一端的人从内在汲取能量,落在连续体的外向一端的人从外界汲取能量。

每一种性格气质都有积极或消极的一面,首先内向气质的优势则需要引导,具有隐蔽性,然而优势一旦释放,将产生巨大的能量;外向气质的优势时刻在释放,后期可能会因为缺乏内省而迷失方向。

其实内向性格人群是成长型人格、大后期人格,前提需要大量的审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力点。

内向外向的性格差异表现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

02.内外向不同的激素水平

内向者对于多巴胺的刺激相对敏感,更加依赖乙酰胆碱来让自己镇定下来,但乙酰胆碱流入大脑的通道相对多巴胺更长。

这会导致内向者对周遭环境异常敏感,接收到的信息量比外向者更多,他们思考、行动、语言看起来会更加迟缓,并且擅长长时记忆,而不擅长短时记忆。

通常内向者会比较多梦,这是他们整合信息的一种方式,通过快速眼动睡眠来进行长时记忆。

我们的身体中存在两种系统,一个是交感神经系统,一个是副交感神经系统;内外向启动这两个系统的频率是不同的;

交感神经系统是由大脑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激活,意味着快速采取行动,副交感神经系统是由大脑中抑制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激活,意味着让自己冷静下来。

内向者更多的是采用副交感神经系统,以此来保存自己的能量。

03.左右脑优势

左脑占优势的内向者,他们大多冷静理性,情绪波动比较少,秉持着以数据说话,信任权威,并擅长数理科目,语言表达以及逻辑能力都比较强。

对于社交需求相对右脑占优势的人更少,更加适应内向者的生活。左脑占优势的内向者可以更加自如的应对公共场合地发言,我们的教育系统是为左脑优势者而设计的。

右脑占优势的内向者,右脑有时被称为“无意识半球”,他们思维是自发的、发散式的、创造性的和无穷的,对事物具有更强的感知力、直觉力,不喜欢循规蹈矩,更加的天马行空。

语言功能比较匮乏,无法表达思维过程;与此同时,情绪体验会更加强烈,对于社交的需求相对较多。右脑占优势的内向者拥有的才能很难转化成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能。

作为右脑占优势的内向者,时刻感受到一种的矛盾感。一方面想要融入热闹人群,认识更多有趣的人,一方面又会因外界刺激过度而导致内耗。

但是我明白很多事情具有两面性,情绪容易失控,但也意味着拥有更强的情绪体验;表达以及逻辑能力差也意味着我有着强大的感知力、直觉力,我能感受到别人感知不到的细节。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生理现象来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类人群,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性格底色,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友好的和自己的相处。

列举内向者生活中的痛苦瞬间,让我们明白这只是一种性格气质,消除对于自己的本质的羞耻感,更好的保护自己,以免受到外界的侵蚀。

1. 内向者也拥有社交技能,也很喜欢与人交往,享受某些社交活动,但是聚会上的寒暄会令他们精疲力尽。所以内向者通常更喜欢一对一的深入对话,倾向于小团体活动;

2. 当下对于很多事情的想法不能脱口而出,事后却会有大量的评论。我们的脑子不是空空如也,其实我们的大脑一直储存着大量的信息,只是短时间难以提取,需要在大脑中进行梳理,最终会提出具有创造性言论;

3. 他们也渴望以自己的成就得到他人的欣赏,却又不喜欢站在舞台的中央;在和人们相处的时候,他们通常喜欢待在人群的最后面、最后排,或者边缘位置,而不是中心。引起公众的注意可能是痛苦的、不舒服的事情;

4. 内向者不喜欢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会给他们带来不安全感;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所知道的所有事情,经常会忘记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

5. 内向者的副交感神经比较活跃,行为举止会比较缓慢,执行力会比较差,显得有些懒惰;在压力面前反应会更加迟钝,并且容易抑郁,表现的很狂躁;

6. 内向者在工作中不喜欢在会议上发言,他们大多不会自我吹嘘,工作的节奏相对较慢;所有这些表现都会让内向者显得疏离、不愿合作,他们也很容易变成团队中无足轻重的人;

当我们足够的认识自己,才会发现问题不再是问题。性格具有两面性,我们意识到性格上的优劣势,才能有选择的过好自己的人生。

1. 内向者追求工作的意义,而且他们拥有提出少数派意见的勇气和洞察力;

2. 内向者具备专注思考能力、自省能力、体悟能力、观察的能力、打破常规的创造力,以及让世界慢下脚步的潜力;

3. 外向者在初等教育阶段和考试中的表现更好,内向者则在高等教育阶段表现的更好;

4. 内向者内心世界是非常富有层次感,当他们对你敞开心扉时,你会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

5. 擅长保存自身能量,生的孩子更少,寿命也更长久,崇尚简单的生活,更易与他们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他们鼓励别人多反思,给人一种疗愈的感觉;

1. 每2个小时休息15分钟,内向者适合休息长时间,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量;

2. 感到有压力的时候可以利用普拉提式呼吸,将肺部呼吸法改为腹部呼吸法,以此保持平和;

3. 适当晒晒太阳,光线不足会导致腿黑素增加,导致抑郁和嗜睡;

4. 定期运动,运动可以增加大脑供氧量,提升心肺功能,每周至少锻炼3次;

5. 尝试着每天写短文,把白天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文字,避免信息超载;

6. 定期进行反思工作,将思维进行筛选、分类,以便不断的储存信息;

7. 周末要为自己创造独处的机会,有机会复盘自己的一周的工作和生活,为下周的生活储存能量;

成长意味着对自己产生新的感觉,偶尔让自己外向一点,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增加人生阅历,不要让自己受限。跟他人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也会激发自己更大的潜能。

01.树立自信心

以品性而非成就为基础建立自信心时,以自我的独特性而建立自信心。如果你的自信心建立在原本就擅长的事情上,那就很难开拓新领域。我们需要干点全新的事情,从零开始,经历曲折的学习过程,而且会表现笨拙。

如果我们以成就来建立自信心的话,那我们在尝试新事物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受挫。

02.打破常规

创造生活中的意外,让一切不期而遇。走一条新路线,你可能会遇到你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人。开始做一些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

偶尔走出自己的世界,去到外向的海洋感受一波刺激,然后利用独处恢复能量;体验这世间的一切,不断的向这个世界分享自己。

每一种性格都有利有弊,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本质,创造一个顺应内向性格的舒适的生活状态,才能够发挥独特的价值。

大部分思想整理来自《内向者优势》附加自身理解|有兴趣的可以阅读本书

微信公众号:七七所思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