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这篇文章深刻探讨了沟通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在某些时候,沉默比言语更能传递情感;而在另一些时候,倾诉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文章通过丰富的例子和观点,提醒人们在沟通中灵活运用静默和倾诉,以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关系。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第一篇
一篇很好的书评或者是作家评论集,黎戈对每位作家的写作特点都剖析地十分到位。其中有一些女性作家,一些男性作家,还有一些很唯美的作品。其中最喜欢的是毛姆。
“自小口吃、矮小,深感自卑,在饭桌上只能沦为缄口的旁观者,只有写小说时,把自己带入叙事角色、代理他人人格的时候,才会意气风发。”——自抑及自抑后的舒张是毛姆很重要的素质。
“17岁跑出去游学,生活经验丰富。”——不是搭建空中楼阁的创作者
“从不写直接经验以外的东西,他的关键词:知识、合理、好玩。”——他要写的是异域风情,就一定要实地考察,要听到他们的口音、嗅到他们的体味、知道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
“不视金钱如粪土,敏感于市场。”——太臣服于市场,所以他这辈子都成不了一个文体大师。他受不了那种利群的孤独。
“爱财如命、点滴计算,在签每份售书合同时都锱铢必较,讨价还价;给好朋友写个序或跋都要收费。但是他舍得一年2万元雇仆役、请园丁。”——因为他觉得省钱必须在暗处,暴露在人前的部分,必须与他的绅士身份相配。
毛姆是终身都与时代共振,整整写了65年畅销书。所以黎戈才会说他敏感于市场,正是因为臣服于市场,才会写出畅销书。他太知道别人想看的是什么了。一个无需成长的天才型作家,用生活经验写出最最好的小说。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老是官司缠身,直到他逝世前,还有人控诉他在小说中盗用了他们的生活经历。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位同性恋,所以对笔下的女人都异常苛刻。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还是《面纱》,女性角色大多恶毒、贪财、自私等。
至于毛姆的私生活,作者没说。所以进行一下补充:他有过一任妻子,并且有个孩子。他的妻子是出轨离婚才和毛姆在一起的,但是婚后毛姆大部分时间和哈克斯顿在一起,最终他妻子不堪冷落然后离婚。毛姆和哈克斯顿相识与西线服役于红十字时,哈克斯顿外向活泼、精力充沛,与由于口吃而不善交际的毛姆恰成互补。毛姆遂雇哈克斯顿为自己的私人秘书。
所以,用我们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这简直是三观尽毁。完全是人品有问题的人,不过有一种声音是要把作者和作品分开来看。你认为呢?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第二篇
看作者说她这本书里的很多文章都写于博客时代,突然忍不住有点羡慕起赶上博客时代的朋友们了,我接触网络时间有点晚,等我开始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我身边的同龄人大多都是在玩QQ空间、渣浪某博了,所以我并没有赶上那个既有激情、又可以畅所欲言的好时候。
时至如今,我们好像很难再有作者所说的那种“野生感”了,发一段文字,总要斟酌许久,怕被误解、怕被放大、怕被和谐、怕被禁言,骤来的春天早已过去,如今已是寒冬时节。
这本书中一共有四辑,分别对一些女性作家与男性作家做了解读,同样惯例似的在后半部分搭配上了作者日常的生活随笔。
我从《心的时间》和《时间的果》开始就已经爱上了作者的生活随笔,也在那两本书的书评中写了相关内容,所以在这篇书评中就换个角度吧~
不如写一写最近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女性主义”,正好对上这本书中的“她们”。我查了一下这本书最早出版于2013年,那时候我还不够成熟,不太确定在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女性主义的看法与态度。但将近10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有幸翻开了这本《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却依旧会被这些被时光抚摸过的文字击中灵魂。
自由意志的形象代言人尤瑟纳尔、为堕胎合法而奋斗的波伏瓦、穿长裤的乔治·桑、被我们所熟知的伍尔夫、痛苦而绝望的才女张爱玲、病态而孤独的杜拉斯……
同样身为女性的作者,又是以怎样的角度去解读这些女性的呢?
如果女性不能有自由堕胎权,如果女性不能愤怒或抗议,如果女性不能穿衣自由,如果女性只能和异性相爱,如果女性必须成为母亲,如果女性必须成为男人或者世界规定的女性模样,我们是不是要反问一句:为什么?
伍尔夫成为了一个疯女人,在各种意义上的,可她为什么会发疯?因为她的灵魂在与命运抗争,她所处的时代与她强势的思想注定无法和平相处。杜拉斯更是一种自残式的写作,“她是以伤害自己的一部分,去滋养另外一部分。”
至此还是写一写黎戈吧,我看了她三本书,这本的确如她所说,文字中带有着早期的一些“野生感”,但恰恰是这些野生感,让人觉得率真而纯粹,果敢而生动。如果放到今日的网络环境下来,怕是想有这样的野生感都难了。
额外就是虽说“文青”的气质已经渗透到作者骨子里了,但还是想说,如果书名起得稍微不这么文艺会不会更好点~比如这本,单看名字真的会以为是本纯散文集emmm
另,作者的阅读量真的好大,值得学习~愿她能在这个“伪文艺”随处可见的功利时代永葆初心,笔耕不辍~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第三篇
看作者说她这本书里的很多文章都写于博客时代,突然忍不住有点羡慕起赶上博客时代的朋友们了,我接触网络时间有点晚,等我开始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我身边的同龄人大多都是在玩QQ空间、渣浪某博了,所以我并没有赶上那个既有激情、又可以畅所欲言的好时候。
时至如今,我们好像很难再有作者所说的那种“野生感”了,发一段文字,总要斟酌许久,怕被误解、怕被放大、怕被和谐、怕被禁言,骤来的春天早已过去,如今已是寒冬时节。
这本书中一共有四辑,分别对一些女性作家与男性作家做了解读,同样惯例似的在后半部分搭配上了作者日常的生活随笔。
我从《心的时间》和《时间的果》开始就已经爱上了作者的生活随笔,也在那两本书的书评中写了相关内容,所以在这篇书评中就换个角度吧~
不如写一写最近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女性主义”,正好对上这本书中的“她们”。我查了一下这本书最早出版于2013年,那时候我还不够成熟,不太确定在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女性主义的看法与态度。但将近10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有幸翻开了这本《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却依旧会被这些被时光抚摸过的文字击中灵魂。
自由意志的形象代言人尤瑟纳尔、为堕胎合法而奋斗的波伏瓦、穿长裤的乔治·桑、被我们所熟知的伍尔夫、痛苦而绝望的才女张爱玲、病态而孤独的杜拉斯……
同样身为女性的作者,又是以怎样的角度去解读这些女性的呢?
如果女性不能有自由堕胎权,如果女性不能愤怒或抗议,如果女性不能穿衣自由,如果女性只能和异性相爱,如果女性必须成为母亲,如果女性必须成为男人或者世界规定的女性模样,我们是不是要反问一句:为什么?
伍尔夫成为了一个疯女人,在各种意义上的,可她为什么会发疯?因为她的灵魂在与命运抗争,她所处的时代与她强势的思想注定无法和平相处。杜拉斯更是一种自残式的写作,“她是以伤害自己的一部分,去滋养另外一部分。”
至此还是写一写黎戈吧,我看了她三本书,这本的确如她所说,文字中带有着早期的一些“野生感”,但恰恰是这些野生感,让人觉得率真而纯粹,果敢而生动。如果放到今日的网络环境下来,怕是想有这样的野生感都难了。
额外就是虽说“文青”的气质已经渗透到作者骨子里了,但还是想说,如果书名起得稍微不这么文艺会不会更好点~比如这本,单看名字真的会以为是本纯散文集emmm
另,作者的阅读量真的好大,值得学习~愿她能在这个“伪文艺”随处可见的功利时代永葆初心,笔耕不辍~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第四篇
每个人都会拥有想要倾诉的时候,用现在常见的话语去形容,也可能是在寻求移动的情绪价值,我们在倾诉过后也会不间断陷入沉思,因为沉淀过后的倾诉总是饱含了更多的情感。黎戈的这本书中很多文章店铺写于博客时代,那个时候人们仿佛突然找到了倾泻的出口,很多人都愿意在上面去倾诉自己的所思所想,而黎戈也在前言中坦诚那段时间的文字具有一种“野生感”。
在这本合集中,不仅讲述了她们,也讲述了他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时代与生活,在我阅读完这些倾诉的话语,我逐渐陷入沉思。这些文字是有力量的,他们从我的眼睛进入,最终也会化成我向外倾诉的话语,成为我的一部分。
在她们柔软的外表之下,我看到了像刀刃一般锋芒毕露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了部分真实的我,也看到了部分缺失的我。不愿意给自己一个固定身份的尤瑟纳尔,让我想到了现如今的大部分女性,她们都深切地明白我们和男性别无二致。我们都要依靠着自己去面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美好和苦难,我们一样在面对命运的时候会感到无力。
我看到爱穿长裤的乔治·桑,她孤独的成长让她的棱角从未被打磨过,她一直在刀锋上行走,于是她也变得锋芒毕露。我看到最终放弃了自我生命的伍尔夫,她不甘心在苟且的生活中求生,勇敢地选择放弃生命可能也是她最后的反抗。我看到六岁就感染眼疾行动不便的卡洛,她在画画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人生发光,最终却在爱情离去之后失去了生命的痕迹。
在她们和他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磨难或是缺失,可证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造就了她们和他们发光的人生。毛姆因为口吃才造就了文笔上的辉煌,无法顺利倾诉的人生让他寻找到了另外的出口;不停经受非难的村上春树逐渐变得异常坚韧,他将遭受的伤害内化,最终成为文学的容器;费里尼的成长道路刚好赶上了法西斯的时代,那些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让他对于暴力有了别样的看法。
在这些不同的人生中存在不同的故事,黎戈借着自己的笔触向我倾诉了不同的感悟,而我在其中体会到的人生远远超过文字本身的叙述。天才们都曾在极端的处境中国呢挣扎过,只是最终他们选择了顽强生长。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第五篇
文/舒念
黎戈的《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再版了,实在没法错过这个诱惑,想当年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博客还是网络上热门平台,黎戈自己也在卷首语写到这一点,这本书收录的文章就来源于博客时代,很多想法信马由缰,却能够带领我们找到内心深处的故事,你不由得怀念那个时代,不由得想看看过去的自己写了些什么。
静默来源于对这个世界的观察,第一章是女性,第二章是男性。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黎戈的文字看上去温和,但也处处透露着女性主义的自由追求。光看这些目录就知道,黎戈关注尤瑟纳尔、波伏娃、弗吉尼亚·伍尔夫、张爱玲、杜拉斯、玛格丽特·米切尔,无一不是赫赫有名,也无一不是留下了自己的故事。
于是,黎戈开始讲述这些女人的故事,自由在这些故事中无所不在,而自由带来的负累更是令人心有戚戚,无论是在什么时代,选择自由都会伴随着质疑与坎坷,自由不等于正确,没有人知道自己选择的路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只是服从他人,或是服从自己,然后等待一切发生。
倾诉来源于对过去的怀念,青春期的荷尔蒙以及所爱过的一切,如果选择过自由,就会发现回忆的甜美,那时我们相信自己,相信世界,也相信幸福终将到来。
我们怀念过去的一切,在所有热爱的一切中,我们最爱的总归是自己,只是有些人并不突出,有些人总是很会隐藏,不会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但有些人就离经叛道,不在乎否定一切。
当年在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我想起了《波多贝罗女巫》里的一句话,“据说外向的人不如内向的人幸福,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他们得向自己证明他们是快乐、幸福、自由的。”
自由其实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渴求,急切的汲取这个世界的爱,或许不是命运,而仅仅是内心的一种力量,让她们不由自主地去追求,为存在而抗争。但或许到一定的年龄,人会回归一点世俗得到气息,这种世俗带来了别样的温情,让我们对待过去的自己更加宽容。
衰老大概会让每个人都经历一场回光返照,想起自己年少轻狂的日子。或者自由也有疲倦的一日,人们会主动地去寻找羁绊,寻找自己存在于世的原因,曾经的累赘在眼中再不相同,一言一笑仿佛都带着别样的意味。
我们依旧怀念过去,时刻怀念着过去的激情,黎戈再版《静默有时,倾诉有时》也找回了这种激情,我们读到过去,也回想起了曾经崇拜的一切,自由依旧是天际的明星,在人们崇拜的目光中闪烁着自己的野性或是温情。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第六篇
看名人八卦的时候,我总是可以做到聚精会神地吃瓜,且嘴角总是透露着微笑。
记得看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时,当看到毛姆为我们解读那些名人八卦的时候,我全程都是有被惊到。这次,风水轮流转,这本《静默有时,倾诉有时》是黎戈所写,正如前言所提到的,这本书是他在博客时代写的。作者的文笔很幽默也很优美,我们总能从书中阅读到灵动的文字和博客时代的气息。
那种文字的“野生感”让书本的文字好像静默的,又好像是在倾诉。单看书本的名字就感觉很散文风,书封也很有韵味。
书本分为四辑,从名家她们到名家他们,再到青春和日常,从名人解读到个人生活随笔,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这本书很文艺,在某个下午茶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
女性作家作者从尤瑟纳尔开始说起,不巧我最近刚读完尤瑟纳尔的那本《三岛由纪夫:或空的幻景》,也许是翻译的问题,我总是无法领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一步,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但是阅读尤瑟纳尔的文字,我还是很喜欢的。通过这本《静默有时,倾诉有时》了解的尤瑟纳尔,好像又不一样。她是那样独特!没有上过学的她,竟然写出的作品我是那样喜欢。她的身世使她一生都要背负那些心理负担,终生未嫁,未孕的她,将那些心里的美好全部写进她的小说中。或许作家是在为自己圆一个梦,所有把那些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让他在自己的书本中实现,看的着实让人心疼。虽然她和一个叫做格蕾斯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她内心还是渴望家人的吧?不然她嘴上说着不想见父母,却为何把他们写进自己的小说中呢?就像作者说的,她是自己的神,是自由意志的形象代言人!
再到波伏娃、乔治·桑、卡森·麦卡勒斯、伍尔夫、张爱玲等,这些女性名人都是家喻户晓的,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名人的看法,他说伍尔夫是一台配置很高的电脑,智性系列装配都很强,但是在性欲芯片配置上却几乎为零;他说,张爱玲的文字就像是拉长着一张怨妇脸,比她本人的脸、比她的恋爱经验都要苍老;他说杜拉斯像孩子一样任性,像她的作品一样坚强;他说毛姆爱财如命、对所有人都是一种坚硬的防御态势;他说天才爱因斯坦典型的双鱼座,非常敏感、纤细;托尔斯塔是半神等等。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会被种草很多很多名著,做好笔记,空了补齐!
后两章节作者写自己的阅读简介融入到生活中,这些文章看起来都很赏心悦目。从这本书可以看出黎戈的阅读储备量是非常丰富的,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随书附赠四张明信片,快来看看,你都认识谁?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第七篇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是作家黎戈的一本文化随笔,和作者另一本《时间的国》一样,这本随笔集涵盖的内容也非常广泛,有相当的篇幅是作者黎戈的阅读记录,记录她曾经读过的作者和作品。
但除了读书和文学之外,书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诸如电影、绘画、艺术等。在书的最后,黎戈给自己的定义是“文青”,而不是作家。她眼中的作家大多是小说作者,对文学的结构、布局、表述,包括阅世和知识面要求最全面的。
而在这本《静默有时,倾诉有时》中,黎戈虽然也谈及很多作者和作品,但并没有按照文学批评的路子,从结构、布局等内容深入分析,而是以她个人的视角(包括她女性这重身份的视角)来进行阐释,相当私人化,但也不乏启发。
之前在看黎戈另一本随笔集《时间的果》的时候,觉得那本书的关键词在于“静”;而要是给这本书也找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大概是“淡”,黎戈在书中谈论不同的作家和作品时,笔触总是淡淡的。
就像她在谈论日本作家川上弘美时,所写的那样,“情节真是淡,淡如春雪,恬淡的气味,清白的气息,恍兮惚兮”,这是川上弘美带给黎戈的感受,同样也是黎戈在这本书中带给读者的感受。
读书的内容构成了《静默有时,倾诉有时》的主体,书的前两个部分均是关于文学的内容。
第一部分“她们”记录了作者黎戈所阅读过的女性作家们,从尤瑟纳尔到麦卡勒斯,从伍尔夫到波伏娃,当然还少不了我们熟悉的杜拉斯,张爱玲,以及我们不太熟悉的莱辛,瓦莱丽。
第二部分“他们”记录的是黎戈阅读过的男性作家们,从托尔斯泰到毛姆,从卡夫卡到纳博科夫,以及我们熟悉的村上春树,海明威,还有我们不太熟写的托马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作者)。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虽然出现了很多其他艺术以及个人生活的内容,但读书这一主题也依旧贯彻其中。
在整本书中,相比于具体的某本书,黎戈谈论更多的反而是书的作者。作家们的故事是《静默有时,倾诉有时》核心中的核心。
关于作家和作品的关系,钱钟书先生那个母鸡和鸡蛋的比喻可谓妙极,说是有个读者读了钱钟书的书,产生了拜访钱钟书的念头,钱钟书则回复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单的母鸡呢?
钱钟书先生的意思想必大家都能明白,但实际上这个比喻并不能阻拦读者们刺探作家人生,乃至于作家私生活细节的想法。
传记这类文学形式正是读者走近作家的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途径。黎戈在这本随笔集中谈及了多位作家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以作家的传记为基础。
比如黎戈写毛姆,这位活到91岁的作家,写作生涯长达65年,出版了110部作品。但毛姆的传记会告诉我们,这位非常畅销的作家实际上是个口舌恶毒,心眼小的人。
黎戈在书里说,毛姆唯一保持敬意的,大概就是市场了。这是毛姆能始终畅销的原因,但同时也成了他最大的缺陷,他很擅长经营自己,很擅长臣服于市场,这保证了他生前和死后的畅销,但同时也让他始终无法成为一个文体大师。
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在乎市场的作家,也会有内心流露的时刻,比如黎戈在书中记录下的这句打动她的话,“这下我终于可以从容地欣赏落日,而不用挖空心思想着如何优美地描写它了。”
除了毛姆,黎戈在这本书中还谈及了许多其他作家。但我们一定要警惕的是,传记或许能帮我们走进一位作家,但我们永远无法通过任何传记文字真正抵达一位作家。
这正是传记这类文学的矛盾之处,确实,大多数传记的写法都很一致,旨在忠实记录传主的一生,以求能让读者通过这些文字来了解传主及其生活的背景时代。
但遗憾的是,文字在很多时候是靠不住的,在涉及传记时尤其如此。我们不能指望通过文字去真正了解另一个人。
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判断,传记给我们呈现出来的传主,与其真实面目之间的偏差到底有多大,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两个形象必然无法真正重合。
因此黎戈在《静默有时,倾诉有时》中谈及了多为作家,但从未脱离他们的作品。毕竟,作品永远是我们了解一位作家的最有效,也最实在的方式。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第八篇
这些文章我是看过的,在那遥远的博客时代。
因为性别的关系会额外关注女性作家的作品,尤其是散文,简媜的文字有着海岸古早的氤氲,迟子建会带上北方的清澈冰雪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洁尘是西南的温热中吹来清冽的风,而黎戈文笔中南方的丝竹之声夹着铿锵之乐。
学生时代会一股脑扎进这些文字里,一边感叹着黎戈如蝴蝶扇动翅膀吹去那些作家生平与作品墓碑上已经遮蔽许久的灰尘,一边走进图书馆按图索骥寻找这些书中提及的名字。《静默有时倾诉有时》里,黎戈用关心宠溺的细腻笔触阐述分析他们的人生体验、写作动机和背后的故事,这种女性作家的观察和感悟是用着一种清醒和真挚的态度去体味,尤其是作品中那些血管跳动的脉搏,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仿佛就是一个文学放大镜,通过书写分享这些作家名人们的喜怒哀乐,一呼一吸与对命运的对抗,这是一次距离很近挑动心绪的阅读体验。
一、她们与他们
伍绮诗在她的处女作《无声告白》中写道: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文学不应该分性别,黎戈的写作与她的阅读方向有关,书中各选取十多位男女作家艺术家,并非塑造一种性别的对立,而是用现代人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来解读现当代作品,用来纾解今人的困惑和精神疑难。
她们来自19、20世纪不同国家,生活在时间之外,在荒岛生活40多年的尤瑟纳尔;经历了母亲去世的波伏瓦在55岁之后和自己的家庭达成了和解;穿长裤的乔治·桑把自己活成一个自转的星系,而相同的麦卡勒斯的男装成为她与外界的一道屏障,冻结在孩子气的自我疏离中。苍白面孔的伍尔夫、旧梦惆怅的张爱玲、伤害自己滋养自己的杜拉斯、被痛苦翻耕过的弗里达,这些文学史艺术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传奇。黎戈解读这些天才女作家艺术家的丰厚多变不幸的人生,既惊叹她们满溢的才情,又悯于那个萧索的结局。《乔治·桑:穿长裤的女人》中结尾提到了一位没有穿过裙子的姑母,爱恨走在极端,柔弱美丽被伤害的另外一极就是硬朗独立不介意外界评价,但甘苦只能自知。
对待男性作家们,黎戈用一种冷静的态度远近调焦,在作家与读者之间构建一个稳健平衡的关系。这些天才作家,他们仿佛是火焰与光源,才华智慧被他们无限挖掘放大,但他们自身的杀伤力也是能让身边人痛苦不堪的。比如爱因斯坦,黎戈赞叹《恋爱中的爱因斯坦》作者让爱因斯坦这个半神降落人间,作者温情而婉转进行了远距离写法,保留了真正动人的力量。毛姆口吃、17岁游学,对市场敏感,在金钱上锱铢必较,他的生活经验滋养了他111部作品;托尔斯泰用他高度发达的写实技术塑造人物,勾勒人物的混合气质,在细节中还原人物的内心格局。
二、走进盛大的生活
文人的小八卦、他们的爱情、性格、爱好都会在他们的思想作品书信集中展现出来,这也是研究作家作品的一个突破口,也就是站在一个安全通道中,去完成不在现场的文字体验。如同村上春树的跑步,这是人生的容器,装进作品的真实感与隐忍后的缓释。
文字、歌曲、摇滚、电影,浸润在这个时代的人,在不同的文化符号中感受生活的脉动。黎戈从大部头走出来,贴近生活,行走在平静的每一日,不管是画册小说、夕阳晨雾,移步换景,她满足自己的读书生活,这也是生活给予的滋养。
由人及书,读者可以追踪想象黎戈“野生感”的文字,不仅完成对名人的窥探,剖析出文化文明下那些作家们的牵绊渗透与挣扎,而且在霁雨秋月中寻找到自己的生命情调。读完此书,想起尤瑟纳尔的墓志铭:“但愿有神明,让人的心灵能够包容一切生命”。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读后感第九篇
去年开始接触新媒体写作,我陆陆续续投稿了几十篇,在自己的账号上也已经发表了几十篇书评。
有时觉得灵感枯竭,没什么可写的,但是如果真正坐下来逼自己写,却还是能写出一些碎碎念的东西;有时候看完一本书后,又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说,思如泉涌。
这份心境很映衬黎戈的这本《静默有时,倾诉有时》,人活着是需要向外表达的,但却不是一味向外,有时也需要向内,让自己静默下来,让自己模糊的视线变得清晰。
在前言中黎戈讲到,这本书大部分内容写于她的博客时代,那是一个自由又新奇的时代,普通人也开始书写,也开始公开向外倾诉自己。
黎戈的文字读起来特别舒服,让人有种近在眼前的亲切感。比如在前言中,她说到博客时代书写文字的“野生感”,有时是那种心追不上手的感觉,就是想说的话太多,忙不迭地记录也跟不上速度一样;有时又有那种手追不上心的感觉,纵使内心千言万语,但是一旦讲述出来,可能就变了味,或者写不出内心那份浩瀚和盛大。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但直到30多岁的年纪,才起步上路,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想写的东西也太多,有时真的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份喜欢。
但是在读黎戈这本读书随笔合集时,我发现这些温暖明亮的文字,每一个字都照进了我心里,点亮心里那份对于文学,对于阅读,对于写作真正的热爱。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
8.1
黎戈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如她评论尤瑟纳尔:“18岁时,她打乱了自己世袭的贵族姓氏中的字母,把它们重新排列组合成一个叫‘尤瑟纳尔的怪姓。’”
从这件事上,对于尤瑟纳尔向往自由的精神可见一斑。后来她远赴美国,和另一位女性在荒岛上同住40年,仿佛那些曾经按部就班的生活,随时随地都能舍弃。
但她唯一舍不掉的,是自己对于文字,对于内心的倾诉欲望。她将自己周围的人事物放进小说里,代入不同的年代与背景,一写就是60年。
很多的时候,人是需要将眼睛所看的、所经历的事映照进内心的,而内心对于事物的反馈,则需要文字记录下来。
就像在《静默有时,倾诉有时》中,黎戈将自己对于伍尔夫、纳博科夫、村上春树、文艺复兴时期等作家、艺术家的感受与看法,都记录了下来。这些文字涓涓流淌,不仅滋润了作者自己,更是滋润了我这个渺小的、正在写作路上攀爬的人。
在后记中,虽然已出版过多本畅销书,但黎戈还是称自己是一位文青,一个在读书与写作路上不断走着的人,“我以为:自己是幸运的。当我走在秋天的街道,不必急着去打卡,而是,走着走着,就能停下来,看看我最喜欢的树枝张开枝叶、应在碧蓝晴空上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和它们一样,因自由而美丽、而幸福。”
现在,也许已经到了野生创作n.0版本的年代,任何人只要想倾诉,都可以找到出口;而任何人想要静默下来思考自己的内心,也有很多的机会。
庆幸遇到这本书,不仅在写作路上照亮了我的内心,更是给了更多的启发,对于学习名家、名作,以及思考与解读,都是一本特别值得学习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