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高考作文写好知乎

高考作文写好知乎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3 21:12:21
高考作文写好知乎
时间:2024-06-23 21:12:21   小编:

知乎作为一个拥有海量高质量内容的平台,对于高考作文的写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参考和指导。在知乎上,学生们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范文、写作技巧等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善用知乎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一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马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谆谆教诲。大家想知道马老师是位怎样的老师吗?接下来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吧!

马老师是位脸蛋白净圆润,每天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的国学大师。

每逢周六,妈妈都会带我去上她的国学课。每次,一到教室门口,马老师总是双手合十,满心欢喜地说:“感恩你们的到来。”接着,我们便按照顺序静静入座。我们的国学课堂不仅很有秩序而且内容丰富。首先,我们要祭拜先师孔圣人,感恩他把经典流传给世人。接着再由马老师带领大家诵读。最后,我们就要学习行茶礼。马老师经常会引用古圣先贤的话语来教诲和引导我们。

有一次,马老师在带领大家诵读的时候,我发现旁边的小朋友没有认真朗读,于是,我就举手想要告诉马老师,可马老师却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叫我只管自己,不要管别人。有时候,还有一些人读了两遍就不愿意再读,马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她总是这样,时不时的会冒出一句古文,让我们觉得她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智者。马老师除了腹有诗书,而且还极其有爱心。她参加了国际慈善组织“慈济”,经常为社区、孤老院义务服务,而且还亲自腌制泡菜义卖,将所得善款,全部捐赠于穷苦的人。

她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显示她极具风采和仁义之心。我对她心悦诚服,敬佩不已。

第二篇

高考写作技巧_如何写出高分作文

语文学科的作文,分值是60,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决定着考生的命运。高考作文有着许多特殊性,不能等同于平时写作。高考作文是限时作文,时间短,且教师阅卷的时间更短,因此,要注意一些应试技巧,才能得到较高分数。高考作文怎样争高分呢?笔者认为,要注重以下七个方面:

一、结构模式要“简”

高考作文先要整体构思。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主体展开,材料选取等,在动笔前要通盘考虑。只有自己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自己写清楚了,阅卷老师才能看清楚;阅卷老师看清楚了,给分才能给清楚。笔者认为,考场作文的结构应该简明,因为教师阅卷时,每篇作文平均阅读的时间仅为一分钟。因此,一篇应试的议论文最好只包括三大部分,五到八段文字:第一部分,简要提引原材料,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出自己的感悟,作为中心观点,这个观点要明明白白,旗帜鲜明;第二部分,分三至五段,前两段(或三段)从古今中外不同角度各取一个例子,紧扣观点进行正面论证;后一段(或两段)可从反面选取事例与前文进行对比论证;第三部分,对全文论述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给人以完整感。这样结构文章既简明又严谨且不呆板,还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二、列提纲要“快”

高考既考能力又考速度。考场上列作文提纲,可先写出简单的结构模式,然后把可能能用上的词句和例子,如名言警句、古诗词、古今中外的事例(尤其是带有时代气息的当今事例),简省写出,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写于卷面之前,可边浏览边修改,择优录用。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一气呵成,避免文面多处涂改。

第三篇

生活就是大海,它时不时地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浪花,使你回味,让你震撼,催你奋起。成长的岁月中,也许我们在刻意找寻着那一朵震撼心灵的浪花,其实停下脚步环顾四周,你会发现,那朵苦苦追寻的浪花就飘荡在我们的身边。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窗外没有月光,偶尔听见枯枝折断吹落的声响。父母不在家,我独自在卧室里写着作业,不知为什么,总有一丝的忐忑不时涌上心头。灯突然灭了,黑暗顿时笼罩了整个房间,我的心顿时悬了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我摸到窗边,整个小区一片黑暗,哦!原来停电了,我的心里松了一口气。但想起还没有写完的作业,不禁又着急起来。我一步一步摸索着走到床边,找到了手电筒,借着这一丝的光下楼了。

楼下聚集着很多的人,纷纷议论着:“正看着那最精彩的片段呢”,“衣服还没洗完呢”,“哎呀,我还正织着毛衣呢”,“电脑上的游戏那一关还没过呢”……大家都埋怨着,眼光却齐刷刷地看向同一个地方。这时,我才注意到楼前的电线杆上趴着一个人影。“那是谁?”我好奇地问道。“物业派来的电工,”有人回答道。

我定定地注视着那位电力维修工,只见他用头和肩膀紧紧夹着一只手电筒,两只手拿着工具在紧张地忙碌着。风仍旧肆虐着,哗啦啦地拉扯着电工的衣服,像要把他拽下来一般。只看见他在几米高的电线杆上晃晃悠悠。天哪,看着真是危险!楼下人们的议论声渐渐低下去了,似乎所有的人们都在为他捏着一把汗。电工拿着工具熟悉的操纵着,如果一不小心,电源很可能外漏。我们抬头注视着电工,心里都为他捏一把汗。

夜晚的时间仿佛过得很漫长。终于,电工从高高的电线杆上下来了。用衣服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憨厚地对大家笑着说:“好了”。紧接着,整个小区顿时为一片光明笼罩。大家纷纷地对他表示感谢,他反而显得不好意思了,一个劲儿地说“应该的、应该的……”。转身收拾好工具,默默远去了。那身影,如同一朵短暂地绽放的浪花,孤独而美丽着,点缀着生活的海洋,然后无声无息的消失,不留丝毫痕迹。

那个身影,如同一朵最美丽的浪花,在我的生命之海中永远绽放!

第四篇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创业与学业的矛盾出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有人抢占就业先机,为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人迎难而上,借此机遇积累职业经验;有人创新技术,激发无限活力和创造力……这固然是一种人生道路上的前进方式,但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和丰厚的学术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来源和策略,就难以攻坚破难,实现真正的创造。如此一来,我认为只有脚踏实地,积累知识,才可以为未来增添助力。

学好知识是培养素质的源泉。当代大学生的主场是热情澎湃的大学校园,在纯粹的人际关系当中,大学生缺乏对风险的掌控能力,抗压能力弱,容易冲动行事,不具备创业者的基本综合素质。回归书本,在穿越千年的史书中闪耀着睿智聪敏的前人智慧;错综复杂的计算公式中流淌着精密严谨的思路历程;在风格特立的艺术作品中积聚着丰厚强大的美学底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蕴含着辩证理性的行事思维……如此种种,让我们在知识中思考,让我们从浮华躁动走向专注慎独,从冲动无知走向冷静客观,从不知所措走向运筹帷幄。当我们手中紧紧握着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挫折和苦难,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

学好知识是实现梦想的途径。马云缔造阿里巴巴独树一帜的故事耳熟能详,乔布斯创立苹果席卷全球的传说振奋人心,他们的确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社会财富,也在创业当中重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这些人毕竟在少数。我们既然不能成为在创业当中披荆斩棘、开拓新风的先行者,为什么不做一个脚踏实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眺望者呢?在仰望星空的美好之后,回归现实,真正能让人安心而稳定的,是脚踏实地,是对知识永不停息的追求。学好知识,即使手中没有可以百发百中的利箭,却积累了制造弓箭的原理和技巧,为厚积薄发储备了能量。

反观其他客观因素。在大学的校园当中,缺失企业经营、实际操作的课程运营;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当中,政策实施不尽完善,社会认同低。这些客观且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也正在为大学生的创业制造重重难以冲破的障碍,得不偿失的风险性与日俱增。

正如《师说》中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积累就是远行的条件,是远航的动力。学好知识,脚踏实地,让我们在创造的路上走得更远。

第五篇

小朋友们在做事的时候,总会有阶段性,因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一个过程,有的事情,还要有许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写这样的事情,写这些人,就要运用“分叙”的方法,就是把一件事情分解成许多单个的小部分,然后逐个地去叙述、描写。

“分叙”可以把事情写得明白、清晰,运用时有两种类型:

一是按照“纵”的顺序来分叙,也就是按事情从头至尾的发展顺序,将它分成若干阶段,然后依据阶段先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叙述,例如“栽树”,就要先写挖坑,再写放进树苗,然后写填土,最后写浇水,这就是按栽树的四个阶段先后来进行分叙的。

二是按照“横”的顺序来分叙,也就是按照组成这件事情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分叙。有的事情需要众多的人共同活动,齐心协力才能做好,这众多人所做的具体事情有明确分工,按照分工,一个方面一个方面来写,就是“横”向分叙。下面这几段文字,就属于这种情况:

挖土的同学挖得多起劲呀!东玢同学额头上渗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顺着腮边滚下来,她也顾不上用手帕去擦,只用袖子一揩,又埋头继续干。

挑土的同学也不甘示弱。特别是王克同学,挖土的同学刚装满筐,只见他弯下腰,一手搭在扁担上,呼地一阵风就走了。

平整沙土的同学也很积极。连平时最娇气的方玲同学也一改往日的“派头”……

这三段文字,节选自习作《填跑道》,是其中的主体部分。三段写了三种劳动情景,先写挖土的,次写挑土的,最后写平土的,各为一个段落,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事、具体的人,这就使文章叙述具体明白,层次清晰井然。

运用好“分叙”要注意两点:一是分叙要有一定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自然合理,不能违背常情;二是分叙的几个阶段或者几个方面,要有主有次、有重点有一般,不能平分秋色。

第六篇

有人说:“人无知己,人生有如沙漠。”一个真正的朋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见到别人伤心流泪;宁愿成就他人,也不愿为了自己的胜利破坏友谊;甘愿自己受苦,也不让朋友美梦破碎,这种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依稀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时,你总是趾高气昂的看着别人,令人恼火,但没想到后来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虽然有时不合却总能送走冬天,每当你有问题时,总是找我帮忙,每当我陷入低潮时,你每每伸出双手将我拉出,使我不再掉入深不可见的囹圄,也许从外表看来格格不入,但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想法总是正确无误的传达出去,让你知道。

还记得有一次作文考试,我忘记带黑笔,着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没有一个人愿意向我伸出援手,但他却拍拍的我肩膀对我说:“没关系,我写完马上借你。”不到二十分钟,一支还存有手温的黑笔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我们最后的分数都不太理想,但还是十分感谢他,为了我放弃自己的权利,将笔递给我,以期我能考好。

也许一个人拥有许多朋友,但其中有几个能真正替你分忧解劳,与你同甘共苦的知心好友呢?虽然有时暗中较劲,有时争斗不和,但每当对方有难时,总是亦无反顾的帮助对方,我想对你说:“谢谢你,有你真好,我真正的朋友。”

我知道,也许你有时会讨厌我成绩比你好,我也会恨你字写得漂亮,或许真正的友情就是如此吧!知己有如坚石,不论风吹雨打都不更移,总是支撑着朋友,谢谢你!

第七篇

参观访问记属于记叙文,但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因此要写好参观访问记,必须了解这些特点。

写参观访问记和其他写事的记叙文相比,相同之处是,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要有明确的中心,并根据中心去选择和组织材料;都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内容要写具体;都要写好开头结尾,结构要完整。而参观访问记和其他写事记叙文相比,参观访问记记叙的重点是参观访问的内容,既要写出参观访问者获得的总体印象,又要写出被参观被访问对象的特点。

根据参观访问记的这些特点,要写好参观访问记,具体来说,要做到这样几点:

一、按照参观访问的顺序,写清参观访问的路线。

参观访问总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特别是进行参观,往往要经过许多场所,看到许多情况或物体,写的时候就必须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清楚地交待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随着参观者立足点的不断转移,对所见所闻作相应的介绍。

二、安排好内容的详略,突出重点。

写参观访问记易犯不分主次、轻重地报流水帐。在参观过程中,总会看到许多新鲜的、有趣的东西,听到不少生动的介绍。这些内容不能全部写入文章,要有选择,要分清主次,要根据文章的中心突出重点,以便给人留下生动、鲜明、具体和深刻的印象。

三、注意衔接,过渡自然。

写参观访问记,特别是写参观记时,参观点总是从一处转到另一处。地点转移变化时,就需要过渡,以便把参观的内容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如果不注意过渡,不交代参观点的转移,文章的内容就会变得支离破碎,如同一团乱麻。

过渡的形式有“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一般来说,在参观访问记中,过渡大多用在参观点的转移上,所以运用过渡句过渡的情况较多。

四、展开联想或适当插入一些介绍,使内容更丰富。

写参观访问记,要注意所写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用词要力求准确、形象。描写参观对象时,要写清方位、布局、形状、色彩、构造、特色、功能等,能用数字说明的尽量用数字说明。在具体记叙时,有时为了把参观的内容写具体,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同时插入写一些有关人员所作的介绍。

写参观访问记,有时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达到表达上的生动具体,还可展开一些联想,寄情于记叙之中,充实文章的内容,深化文章的中心。

最后,附带要说明的是,写参观和写访问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总的来说,它们的写法大体上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写参观记,重点写“观”,而写访问记,除了要写“观”的内容外,还要着重写好“问”和“闻”。

第八篇

我这里下了很大的雨,从昨晚一直到现在,刷刷的,总是不停。现如今是八月,马上要到中旬,雨下得我有些倦了,格外不愿面对右手边的一摞厚厚的大小不一的书。母亲昨日夜里叮嘱我要关好窗,免得高楼上凛冽的风吹得头疼,或是像你一样患了风湿,拄着拐。可我还是忘了,在万籁俱寂的夜里,开着那扇窗。

我昨日夜里睡得很好,绵绵的雨声让人安心,不会像你一样辗转反侧,更不要说摔下土炕。我每每遇到八月就会想起你,想起你在农历八月之时手里握着的两颗核桃,站在有些肥大叶子的核桃树旁等着我们,总是不多说什么话。

我脑海里对于你的记忆已经零零散散,支离破碎的了,连面容都模糊到难以触摸。倒是还没忘记你在厨房做饭,去地里干活,以及认认真真听着我讲,讲县城里的事。

我晓得你的风湿一直没好,缘由在于大冬天的仍在冰冷的灶间添火烧饭,可我怎么也难以想象,你会从炕上摔下来。

你走了,我生命的弦戛然一声全断了。

后来再回去只剩了奶奶一个人,父亲母亲离我很远,这个人只会搂着我睡觉,不耐烦我的叽叽喳喳。她不会知道我喜欢坐在灶间案板下的小木凳上,托着腮看着你丁丁当当;她不会知道我喜欢和你去菜园里,用肉乎乎的手把菜籽一粒一粒放进你挖好的小坑里;她不会知道我想要吃两棵核桃树上最高的两颗核桃,她不会大动干戈只为了满足一个小孩子的小小执念。她不会知道的事很多,所以才老是带着我去外面晒太阳,呵斥我离菜园子的小绿苗远点儿,以及让落枕的我再多睡会儿。

那时候,我一个人,没有朋友,被一个人牵着,看了无数遍夕阳,像是永远也不会被父母带离。

遥遥无期的盼望。

我清明节的时候去看了你,干冷的风吹的灰烬扬在空中,落在每个人的肩头,像白蝶一样,你和我在菜园子里看到的那只白蝶一样。

我如今很好,只是现在被雨浇的有些倦了,但也因此会睡得很好,不会像你辗转反侧。我会记得关窗,望你,安好如昔。

第九篇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透露。写人的文章,可以通过人物自己说的话或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成功的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语言呢?

一、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人物语言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能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假如不用语言描写,就需要很多话才能叙述清楚,而且不会生动感人,显现人物的个性。

二、要注意对话者之间的关系

对话,必然涉及到对话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写对话时必须注意对应和衔接,让读者从中了解到人物之间的关系。否则,会使读者看不懂,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要注意对话的语气

语气是指说话时的口气,也就是说话人的态度和流露出来的感情。身份不同,说话时的语气也不同。

四、对话要写得简短、明快

第十篇

甲:今天是《小学作文能力训练》第六讲《写好一个人》。宁老师,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最主要应抓住些什么呢?

乙:最主要的,我觉得有三点。第一,通过观察,认识这个人的主要特点。第二,想想,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这个人的哪些方面,譬如,衣着打扮,生活习惯,举趣爱好,环境布置,特别是有关的事情。事总是人做的,人离不开事,人的特点都体现在他所做的事情中,因此,要写好一个人,必须选取一两件最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典型事情来写。第三,对这典型事情的重点部分要写具体,特别是要具体形象地写出这件事中,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甲:宁老师说得很好,写好一个人,必须抓住特点;人与事相联,要写出特点,一定要选写典型事情;写事一定要抓住重点,具体写人是怎么做的,突出人的特点。宁老师说的这三点,抓的很准。

乙: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到底怎样指导,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几点,并且掌握、运用以形成能力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好好研究,探索。

甲:让我们看段教学录像吧,孙老师这方面的一些做法,是很些道理的。

播放录像

甲:孙老师上课感情充沛,谜语导入学生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很不错,从这一段能使人受到些什么启发呢?你们哪位说说。

丙:一上课,孙老师,让学生猜谜,学生异口同声一语道破谜底。孙老师抓住“一猜就中”的原因,点明写人就是要抓住特点。紧接着提示了本课学习任务,指出“每人都与众不同”,写人就是要抓住人的特点,把与其它不同的地方写出来,使同学思绪集中,学习目标明确,确实不错。

丁:在这部分,孙老师主要采取“借助例文,引导学生从读中领悟”的方法。在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他用一串层层推进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写的是谁?”“写了什么特点?”“达到什么程度?”“通过哪件事表现的?”“对哪一部分印象深刻?”“什么地方特别深刻?”议到重点处,他感情激荡,绘声绘色,使文章中的人物给学生留下极深印象,使学生强烈地感到写人的文章就要这样写。最后,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自然从例文中归纳出要写好人所必须注意的问题,宁老师先前说的那几点,在这节课上孩子们自己从读中、议中悟到了。乙:孙老师这样安排具有心理学的意义,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一篇成功的写人的好文章,本身就在告诉应怎么写人,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模仿”是种无形的老师,在这节课上,孙老师充分利用范文作用,是符合并能满足学生模仿心理需要的。

甲:你们说得都很好,学生从例文中悟到了怎写人的方法,例文又为学生怎样写人提供了具体的“模仿”的范例。孙老师这一步教学对孩子们学会怎样写人确实很有指导作用。

下面我们谈谈怎样具体指导孩子模仿范文,灵活地运用从范文中引出的方法练习写人。

乙:相对于引导学生从谈中领悟方法来说,这一步,是指导学生运用方法,对提高学生写好一个人,更有实际意义。

甲:对,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再看一段孙老师的课堂录像。

播放录像

甲:从录像中我们看到,孙老师采取办法是抓住典型,现场具体指导,给全班提供作文运用范例。你们两位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呢?

丁:我觉得孙老师这样做,对孩子们学习怎样写好一个人来说真是有实际意义,怎么写人,再也不是一些静直的知识了,也不仅仅是蕴藏在好文章里的方法了。在老师和那位叫王祖成的小男孩的一系列对话中,“怎么写人”被生动地展现在每个同学面前。孙老师的提问,环环相扣,一步一步,清清楚楚。王祖成回忆得越来越清晰,紧紧抓住王博硕的特点,说得越来越具体,王博硕的特点越来越鲜明,突出。

丙:孙老师抓住典型、现场当众具体指导,对到底怎样思考、才能写好一个人,全班同学看得见,摸得着,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活的范例。不仅如此,孙老师这又引导孩子们回忆、总结老师是怎样帮助王祖成同学说具体的,从而得出怎样使自己写具体的方法:要想清楚“当时是怎么做的?”“说了什么?”“什么表情?”丁:我还觉得,王祖成这个典型,是孙老师在教学实际中,根据训练需要,随机捕捉,即时确定的,王祖成说的是同学中的事,非常真实,对全班学生来说具有特别的实际意义。孙老师的这种教学机智、临时指导的能力,真令人敬佩。

乙:说到王祖成这个小典型,孙老师有一个做法,我觉得也很值得我们注意,孙老师在教学中,不但着力引导王祖成学习写人,给全班同学示范,而且也注意到王祖成同学举的这个事例有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因此,在这一个教学环节结束时,他针对王祖成说的情况及时对王祖成予以正面引导。这种把教学生写人与教学生做人紧紧相连,寓德育于作文训练的做法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甲:对!在刚才这段录像中,我们也可看到,为了让学生主动投入练习写人的作文实践,孙老师还着力于激发学生倾吐的欲望。为此,他采用了一出乎学生意料的方法——心理试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他报的“词”又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由熟悉的人构成的人群,在这一个群中,孩子们都有极为熟悉的人,都有丰富的记忆材料。因此,当他一报出某一个词,这个词就成了一个触发孩子情感记忆的诱因,拔动孩子的心弦,帮助他们打开记忆的大门,引起了倾吐的欲望,练习写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让我们再看一段他在运用典型现场指导后的教学实况。

播放录像

甲:你看孩子们练写人的积极性多高。

乙:写人的本领要在主动积极投入练习写人的实践里才能逐步形成,不断发展,孩子们学习掌握写人的方法,又能主动投入习作运用实践,他们写人能力的提高,是可能想见的了。

甲:宁老师说的对,愿我们大家都能向孙老师学习,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扎扎实实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

第十一篇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有的片断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习作中,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总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着阵阵清香”。要么就是说空话,什么“这里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啦!”其实,北方的三月,还看不到绿色,有的花儿并不飘香,眼前的景色到底有多美,多迷人,别人还是不知道。那么,如何写好景物呢?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写。这里我就想在这方面作一些针对性的指导。使同学们能掌握抓景物特点,写好景物的基本方法。

一、学习抓景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同学们,地各有貌,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请看以下片断,想想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1.出示“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2.请同学们再读以下几个片断,看看这几位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从而反映了火烧云的美。②“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③“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杆。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鸟、甲虫发出的声响进行描写,反映了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喜爱。

3.写景除了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外,还可以从那些方面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呢?还可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例如:①“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大榕树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大榕树枝繁叶茂中所表现出的神韵进行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她充满了生命力。②以上描写“火烧云”的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火烧云短时间里色彩变化多、快的特点,反映了火烧云的美、奇。③“清晨,江面上格外平静,碧波荡漾,银光闪烁,海鸥在江面上展翅飞翔。此时,我总爱伫立在江堤上向北眺望吴淞口,那一望无际的江面,水天相连。一陈清风拂来,猛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令人心旷神怡。江堤边的树林里,鸟儿清脆的叫声此起彼伏。一群老人在堤岸边散步,打太极拳……当阳光撒满江面的时候,江面开始沸腾了。你看,那大小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机帆船的马达声、大轮船的汽笛声,江浪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支雄壮的交响乐。“呜“的一声汽笛。一艘万吨轮由远而近,所到之处涌起两排巨浪,呈八字形,像两条白龙朝两面三刀岸滚来,浪花扑打在江边的岩石滩上,溅起一簇簇白花……傍晚,夕阳把江面映得通红。此时,我和小伙伴们总爱到江边的岩石堆上捉螃蜞。一个傍晚可捉二、三十只。晚上,沸腾的江面恢复了宁静。这时,停靠在码头上的万吨巨轮灯火辉煌,和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把船边的江水也映红了。江风阵阵,迎面袭来,驱散了夏日的暑意。”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江面从早到晚的变化,写出了江面特有的美景。④我们的教室和操场中间,有一条甬道,甬道两旁是两排齐刷刷的梧桐树。春风给它满枝叶苞,点点鹅黄,片片嫩绿。夏日,一张绎叶就是一个绿色的巴掌,托着一轮骄阳。一棵树就是一把漂亮的遮阳伞,树下清风习习。梧桐美在秋天。每天中秋过后,几场秋雨。几阵秋风,把那叶子染成锈红色。此时,蓝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高空,秋阳淡光,梧桐白白的躯干,红红的树冠,显得分外娴静、妖娆,优雅、庄重。走在这甬道上,置身在画图中,沉浸在恬适的氛围里。不必可惜,西北风一夜刮尽树叶,那遍地铺金,不正象征这金色的丰收季节吗?冬天,梧桐粗壮的树干,光秃的枝桠,倔强地挺立在那里,顶严寒,斗风雪。看到它,缩颈袖手的人会挺起胸来,凝视它的身影,会油然而生敬意。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梧桐树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作者对校园梧桐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总结抓景物特点,写好景物的几种方法

同学们,以上这些片断告诉我们,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而且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另外,还须注意描写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最后,要说的是:不管写什么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十二篇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清秀淡雅的歌曲也唱出了蜀绣的那份美好,柔和,但如今蜀绣却已没有了从前的那般耀眼了。

奶奶就刺的一手好蜀绣,而我小时候就喜欢看奶奶刺蜀绣。春日暖阳把阳光洒在大地上,门前的迎春花开的正浓,淡雅的嫩黄在叶间流淌。在阳光下的还有正刺着绣的奶奶,铺满了老茧的手上捏着一根细小的银针,在薄纱上上上下下的来回穿梭,落下一步步细密的针脚。

奶奶捏着银针,挑选了合适的丝线便准备刺了。食指和中指夹着细针,拇指从针后轻轻一推,针就滑进去了,一道细密的线痕印在薄纱上。而随着不断的穿梭,一小片精巧的图案就出现在了纱上,那是一簇迎春花。上面的迎春花在静静的开放,明亮的色彩凸显绣中的春天,随后在绣的左上角,暖阳也在迎春花所向之处照耀着。奶奶理了理线条,摸到绣边有一处粗糙的线端,渐渐眼睛湿润了,“没想到老了手艺还是退步了,也许蜀绣这门手艺也快被载入史册了吧,也不知它的春天能不能常在呢?”。一幅蜀绣完成,奶奶也收了针线,摸了摸细密的针脚,悄悄地叹了一口气。

将那段蜀绣装入一把绣扇后,奶奶把那扇送给了我,看着上面的迎春花,也不禁有些惆怅。

后来的一次展览会把蜀绣再一次推向了高峰。看到了蜀绣细腻清秀,人们几乎移不开眼睛,再摸上去,触肤的光滑,简直爱不释手。我们家也门庭若市,每天都有向奶奶定蜀绣的,甚至还收了两个徒弟。奶奶如今经常看着这些蜀绣说“果然你的春天还是常在的”,便在阳光的余晖下又去刺绣了。

那把绣扇一直被我珍藏着,就好像有它在,蜀绣的春天就不会远去,一直在这里,绣中的迎春花也一直会向着阳光开放,迎来又一个春天。

第十三篇

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很多人都是他们“佩服”的对象,爸爸是个“英雄”,妈妈“真了不起”,叔叔的本领“可不得了”。那么,怎样写好“佩服”的内容呢?这里的学问可多啦!

一是写人物的动作。如爸爸是个警察,一个人制服了两个持刀的凶手,还上了电视,“我”边看电视边向坐在身边的爸爸“伸出了大拇指”。这一动作,表达了“我”对爸爸的真心佩服。

二是写人物的语言。如妈妈帮“我”解答了一道难题,那是“我”花了三天工夫也没有做出来的,今天,终于被妈妈攻下了。“我”不由得赞叹道:“妈妈,您真了不起啊!”这句话就表达了对妈妈的由衷佩服。

三是写“我”的入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对某个人的佩服和敬仰,晚上也往往要进入梦中,把这种梦写出来,也就表达了对某个人的佩服之情。如叔叔是一位飞行员,“我”佩服得不得了,这天夜里,“我”就做了一个梦:“我驾着飞机,像叔叔一样,穿行在蓝天白云之间……”这就写出了对叔叔的佩服。

四是写“我”的想像。就是想像自己将来做什么,成为怎样的人,这“怎样的人”就是“我”现在佩服的人,如“我”对语文老师十分佩服,她知识渊博,出口成章,于是“我”产生了想像:“我终于像语文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这里,表面是写自己,实际上就是在佩服语文老师。

你看,写“佩服”内容的学问可多呢!你任意选一种试试好吗?

第十四篇

记一次活动的文章属于写事的记叙文。在小学生生活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写的材料很多,但要写好它,需要了解写活动的要求,掌握一些方法。

写活动,要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活动的对象、人数和活动的形式。一般来说,写活动应先写活动的目的,再写活动的准备,然后写活动的过程,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和写一般的记事文章相比,写活动的难度要大,因为活动过程中的人物较多,场面也较大,不容易把握。

具体来说,要写好活动,应该做到这几点:

第一,要将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写明确。

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把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将它们写明确,才能通过写活动来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从而给读者某种教育或启示。

第二,要写清楚活动的形式和特点。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因此,不同的活动内容,就会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比如,有的活动是采取文艺演出的形式来进行,有的活动是以竞赛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活动是通过做好人好事的形式来进行的,等等。由于不同的活动形式,有它不同的特点,写清楚活动的形式和特点,能使读者感受到文章中某项活动的独到之处。

第三,将有代表性的人物活动写深写细,突出重点。

写活动,必然要写人物的活动。在一个活动中,参加的人必然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地将参加活动的每个人的情况都写一写,文章就没有重点了。要在总写群体人物活动的概况时,抓住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来写,写深写细,具体地写他在活动中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的,略写其他人物的活动。比如,有篇作文写踩汽球比赛,因为参加者多,动作性强,场面也大,是不容易写好的。小作者先简单地写一写场面上“混战”的情况,然后集中笔墨抓住有代表性的人物——“我”,进行点上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人物的动作。小作者用了“瞅见”、“一个箭步冲”、“一踩”、“鹞子翻身”、“躲到”、“踩炸”、“进攻”等一系列的动词,把“我”的活动写得非常形象,突出了重点,写出了活动紧张激烈的特点。

第四,注意点面结合,写好总的活动场面,烘托气氛。

写活动,为了突出重点,要写好“点”上人物的活动。但由于活动是由许多人参加的,因此不能忽视对整个活动场面的描写,要写出活动中大多数人的反应和感受,做到点面结合。有写出活动的场面,才能让人感到活动是在行进之中的,不然,文章就缺乏情趣,显得单调乏味。

进行场面描写要注意概括写与具体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比如写运动会,可以从正面写双方运动员的激烈争夺,又可以通过写观众情绪的变化衬托比赛的紧张程度。写场面,还可以穿插一些对气候、景色等环境的描写,以渲染气氛。

写好各种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上面所说的几种,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