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最后的见证者读后感摘抄

最后的见证者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8 20:55:48
最后的见证者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7-08 20:55:48   小编:

小说《最后的见证者》描述了一个虚拟现实游戏中的玩家,他们被困在游戏中无法自拔。在游戏中,他们经历了种种挑战和考验,最终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真相。小说通过玩家的视角探讨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边界,引发了读者对人性、自我意识和科技发展的思考。

最后的见证者读后感第一篇

看这本纯属是有点偷懒,并且也想把这位作家在中信出版这几本都看完,就选了它,因为之前也看了《战争中没有女性》也认为我可以接受类似的口述回忆,但是真的看下去就会觉得可能我还是高估了我的承受力。 也许是我对孩子的抗性更低,我看到这些已经成为大人甚至说老人的人再去回忆在战争中淹没的童年时,我感到一阵阵的寒战。 也可能是之前的《恶童日记》我还没能遗忘阅读时感受到的震惊,我还没从伤害中恢复,然后我再一次看到孩子回忆那些东西。这里面其实很多篇章都说得很分散,语焉不详得回忆着,一篇看了我也没明白她/他的妈妈爸爸或者之前说到的亲人还活着吗。(也许是我也不想深究,我只想让它过去)我看到孩子回忆明斯克被突然地轰炸,我看到孩子回忆痛苦而漫长的列宁格勒封锁时期,我看到孩子回忆集中营的生活,我也看到孩子回忆他/她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朋友邻居被枪杀……我只是看一本书都会觉得这带给我极大的情绪上的压力痛苦,我没办法想象这些人是怎么让自己继续生活下去的。 这里面有人在稠李花开时见证战争爆发,从此闻到稠李花香味时,战争就又一次浮现在她脑海里;有人在漫长的列宁格勒封锁期因为实在没有一点吃的了,吃掉了城中的猫狗;有人在战争中与双亲失散而进去保育院,在之后父母终于找到她,可她却像失去记忆怎么也想不起曾经了;也有孩子没入集中营看到别人做苦役,看着妹妹被抓走抽血然后死去…… 太糟糕了,在这本书里你还能看到什么呢?看到饥饿看到痛苦看到失去,当然也有守望相助也有拼死保护也有劫后余生,但似乎谁都没办法回到曾经了。

最后的见证者读后感第二篇

如果说《战争中没有女性》以女性视角去看待战争。《锌皮娃娃兵》以20岁的青年视角看待战争。那么《最后的见证者》是以卫国战争中幸存的2-12岁的儿童视角看待战争。

卫国战争是指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期间,德国等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在成人的世界中是残酷的,战争在儿童的世界中是未知的,他们不知道即将经历什么。孩子们在稚嫩的年纪,经历了亲人的离别,在本该是快乐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悲痛的痕迹。

在孩子看来,战争的开始总让我与丁香花的芳香联系在一起,树木散发出的芳香就是战争的气息。记忆中的战争都是黑色的,像黑白电影胶片。

人类发动战争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可是这样的贪婪的欲望能够得到满足吗?绝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神圣的。在战争中有很多人被大家遗忘,例如战争中的遗孤。他们在没有亲人一看的情况下还如何生存呢。他们在经历了战争的侵害又该如何抚慰自己所受的伤害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为了和平、我们的幸福、永恒的和谐,为了它们基础的牢固,需要无辜的孩子流下哪怕仅仅一滴泪水,我们是否能为此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 他自己回答道:这一滴泪水不能宣告任何进步、任何一场革命,甚至于一次战争的无罪。它们永远都抵不上一滴泪水。 仅仅是一滴泪水……

愿世间再无战争,山河无恙!

最后的见证者读后感第三篇

小时期曾经回答错了一道题,至今印象深刻。大人问题是:二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哪个?我不假思索的说“中国。”然而正确答案是苏联。苏联成为二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的原因很复杂,可我答错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德国在二战中的表现会比日本有人性一些。看完这本书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要在法西斯主义面前谈人性,他们没有最残忍,只有更残忍。饥饿的苏联孩子把面包分给德国战俘,而在战争期间德国鬼子抽干了苏联孩子的血,我真的无法想象这是人干的事? 这本书内容太过沉重了,也太残酷了。二战中的那些苏联孩子那么小,却知道如何去埋葬死人,如何去寻找能吃的东西,如何躲避免得被德国人发现。里面有些讲述人对于童年的记忆已经不完整,可每个人的创伤都是真实的。战争的主要推动者明明是某些政客和野心家,而平民也要跟着一起受害,其中孩子最为无辜,他们什么都没做。或许对于书中这些孩子来说,战争从来没真正结束过,对于战争的恐惧和失去亲人的悲伤大多持续到了后半辈子。战争中长大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唯一感到些许欣慰的是,即使战争如此残酷,但人性的美、善和爱却从未湮灭。有些善良的苏联人虽然自己也在挨饿,但依旧给受苦受难的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哪怕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这不禁让我想起最近的巴以局势,战火重燃,书中这些孩子已经不是最后的见证者,这真的让人觉得悲哀。我们曾经是孩子,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的童年结束,可能只是因为关上了少儿频道或者不再相信圣诞老人;战火中的孩子,他们的童年结束伴随着恐惧和死亡,他们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我们这一代也会有孩子,我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的童年简单快乐,而且以一个正常的方式结束。战争,不要再来了。

最后的见证者读后感第四篇

《最后的见证者》

俄罗斯文学中关于苦难的叙述,可以说一直是在世界文学当中最最特色鲜明的。在人类历史当中,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族群,都曾有过自己最深痛的最刻骨铭心的苦难。在每一个族群语言的文学当中,苦难也永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体。可是在任何地区的关于苦难的文学叙事当中,和俄罗斯的文学苦难叙事相比,皆是无出其右者。 俄罗斯的苦难文学叙事,不是在于它使用了多么煽情的语言描述,而恰恰在于它的叙事是多么的真实。 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最后的见证者》,无疑是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文学在苦难叙事方面的传统。当你阅读这部纪实文学作品的时候,你可能一时无法一次性的读完,因为它是那样的沉重,这样的沉重已经超出了文字的记述,超出了书页的载录,这样的沉重,甚至有时候超出了你的体验,超出了人们的认知。 S.A.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白俄罗斯的一位记者,一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这本《最后的见证者》中,他依然采用的是采访当事人访谈的方法,来真实的记录了俄罗斯大地上,在二战期间发生的那些值得让人永远铭记的,却又沉重地不敢让人时常想起的,不敢轻率地放在嘴边轻易叙述的往事,它不是一个民族的灾难和记忆。它应该是世界上需要所有人类共同记忆和警戒的灾难、丑恶、罪孽。 《最后的见证者》这一次的访问对象是几岁到12/13岁的儿童们,这正是他们应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快快活活生活和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时候。所有的灾难和怆痛不应该降临在他们的身上。可是战争,那些泯灭了一切的战争,却降临在他们的头上,他们成了最真切的目击者,他们成了这一切的记录者亲历者,战争不仅摧毁了他们的土地,家庭,也可以说战争已经完全的消灭了他们的童年。所以作者用101位在战争中失去童年的孩子作为本书的副标题。多年以后他们成了这起事件的叙述者。他们成了战争中最公正也最不幸的见证者。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那种巨大的伤痛感,让读者对当时的情景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对叙事者这种犹如重新揭露伤疤般的疼痛,读者也是无法想象的。所以作者A.S.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是凝重的是冲击所有人心灵的,是可以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的。

其中这本书中的讲述的内容,没办法在这里复述。因为那样的怆痛感,一种轻易的复述,都会显得不够庄重,难以达到它的分量。只在这里讲述阅读它的一些感受,读者可以去亲身的阅读,亲自体会本书中所描绘的一切。 最后重复一句,阿历克谢耶维奇的一句话。我唯一的痛苦是,我们为何没有从苦难中吸取教训,…我们为什么一次次遭罪?历史为何依旧成为我们的政府和命运,我没有答案。-S.A.阿列克谢耶维奇。

最后的见证者读后感第五篇

“这些树木散发出的芳香就是战争的气息……”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无论怎样联想,也很难将树木散发出的芳香与战争联想在一起。然而,在二战幸存者的眼中,战争散发出的气味就是树木散发出的芳香。那是因为,战争在鲜花盛开的季节爆发,冰冻住了所有的美丽与生机。

刚刚读完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Свe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Aлeксиeвич)的纪实文学作品《最后的见证者》。这部作品1985年出版时命名为《我还是想你,妈妈》,又译作《最后的见证者》。本书的副标题为《101位在战争中失去童年的孩子》,它是卫国战争(1941—1945)幸存儿童的口述史,是孩子眼中战争的真实再现。

坦白说,这是一本很难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作品。我在阅读过程中曾多次停顿放置,调整情绪。作品中,一位受访者说:一年一年过去了……我读了那么多的书。对于战争的了解,却并不比当时多,当时我还是个孩子。的确如此,即使是如此近距离地走近这101位战争幸存者,我也难以触摸得到他们在战争岁月中所经历磨难的千分之一。

《最后的见证者》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作品,S·A·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与战争幸存者的对话,透过他们的回忆来重现战争场景。战争爆发时,这些幸存者中年龄最小的仅有二岁,他说:“不知道是我自己记得,还是妈妈后来告诉我的……”

然而,虽然她不确定所有这些记忆是来自自己的头脑还是来自母亲的诉说,她却能够在多年后偶遇自己的保育院老师时不由自主地走向这位老师,不受控制地泪流满面。只是,那时的她拒绝与老师交谈,拒绝将那一段人生经历带回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来。

多年以后,当她鼓起勇气要面对这位保育院老师时,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这篇专访的最后,她说无法原谅自己。而其实,能够接受访问,能够将这段历史讲述出来,她就是勇敢的,最令人敬佩的。

她是,他是,所有这些受访的幸存者都是!

这些在战争中失去童年的孩子,小的仅仅二三岁,大的也不过十岁多一点,他们在战争中迅速地成长起来。有一位讲述者说自己的妹妹当时刚刚三岁,但是她知道安静地不哭不闹以免引来德军。而另一位当时只有三岁的讲述者别拉娅说,虽然当时自己只有三岁,但是有三四个画面清清楚楚地印在她的脑海之中,其中一个画面是她和外婆趟过河水躲进森林,河水漫湿了她的裙子和头发……

据统计,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约有1800多万平民伤亡,全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这些幸存者每一位都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

但我总是不能一直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完全幸福的人。我得不到幸福,我害怕幸福。我总是觉得,它很快就要结束了——这是其中一位受访者的真实感受。当她的未婚夫向她求婚时,她泪流满面,她告诉未婚夫说这是幸福的泪水。可是童年留给她的恐惧记忆始终陪伴着她,让她总是小心翼翼,总是害怕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虚幻。

S·A·阿列克谢耶维奇文字呈现出的战争充斥着冷冰残酷,一帧帧一幕幕都让人如坠深渊,每一位幸存者都是那段冷酷战争的见证者。愿那些黑暗的过往永不再现,愿世间永无战争。

--END--

最后的见证者读后感第六篇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个名字是不是好长?是不是很有苏俄作家的风格?是的,这是来自白俄罗斯俄语作家的名字,她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理由是“她复调式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与勇气筑起了一座丰碑。”

我们知道作者是白俄罗斯记者、散文家,正是因为她的纪实文学,或者说是非虚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然对世界新闻界也是引起额外的关注的。一个记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足以证明非虚构文学引起了世界文学严肃主流的一如既往的重视,这也看出了作者那种既关注个体,也关注集体的那种带有创伤感的叙事,这种叙事还真实还原地通过口述实录方式,以及复调的写作技巧展现给我们读者,使得这样的纪实作品散发出无穷深远持久的历史味道。

如最近,笔者读到的这一本由内地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新译作《最后的见证者》也是一个好作品事例。说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最初读她的作品是由花城出版社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也就是我们说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或者《切尔诺贝利的祭祷》。老实说,对于出版界和读者而言,一个作家的著作能够多次被出版方以各种“面貌”出现,这是幸甚至哉的,这说明了这样的出版物既有经济效益性,更有社会效益性,自然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个名字渐渐被我们认识,和喜欢。

回到这本《最后的见证者》,是记述了二战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幸存者儿童们的回忆。作者的风格都是一如既往地用口述实录方式为大家讲述那段战争的回忆。这样回忆如写苏联解体的《二手时间》,写阿富汗战争的《锌皮娃娃兵》等。

这本书的关键亮点是将战争中幸存的101位儿童作为主体而展开记述,十分有真实感和说服力。这部口述的背景是发生在二战时期的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在那段战争时期,我们知道有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活下来的幸存者,则失去了亲人,过早地结束了他们的童年。在本该享受童年快乐的阶段,“我们已经是男人和女人了”。是的,这本就是从幸存的孩子们的视觉,再一次为读者展现了二战的悲惨和人性光辉。

首先,此书是新闻题材的口述史,记录的都是真实的故事,而作为战争背景,作者自然就控诉纳粹德国的暴行,那么如何体现呢?我们从书中读到的标题就知道怎么暴行法了,引用口述这的语言这也一种十分有还原和真实的写作技巧,如标题“他们全身粉红地躺在木炭上面……”“房子,别着火!房子,别着火!”“为什么他们朝脸上开枪?我的妈妈那么漂亮”等就看出了纳粹德国的暴行,另外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它吊在绳子上,就像个小孩……”就通过德国人吊死动物猫咪的行为,就十分切头切尾的反映的德国人的凶残。

此外,作为二战的惨烈口述史,而且又是关于那些幸存儿童的惨状,此书还有很多典型事例。如记录了当时只有4岁的,现在梦想成真当了裁缝的波利娅,这里我们就通过波利娅口述史,直到了她父亲被无情押走,而她母亲在街上被开枪打死的惨状,原来这是一种惨,还有一种另外一个层面的惨,那就是波利娅在保育院,和其他失去父母的孩子们都在争哪些陌生的男女子做新的父母。哪些孩子们争先恐后渴望被认定的,就呐喊几句简单的“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不是,这是我的爸爸”“不对,这是来接我的!”这些话语,就发挥了口述史那极其饱满的情感效果,都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战争失去父母的孩子们的无限怜悯之情,也无声控诉了战争带来给孩子们带来童年的无可救药的心灵创伤。即使波利娅遭遇很多挫折,但作者也通过惨中带欣慰的笔触,写到了波利娅梦想成真当了裁缝,也为自己缝制了色彩缤纷的连衣裙,这样的色彩缤纷的连衣裙自然算是给波利娅曾经只活在黑白两种颜色的战争的颜色,无疑是给她来了一种有色彩的希望。

另外,还有如记录当时只有7岁的现在是经济科学院副博士的安德烈的痛苦往事,就写到了她母亲被枪杀的场景,如写到“褂子上出现一溜弹痕……太阳穴上有个黑色的枪眼儿…..我想快些用白色手巾把它包…..我仿佛觉得,她还在疼痛。”请注意,这不是小说,这是安德烈看到母亲惨死的真实状态,作者就用白描的手法真实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以及表达了安德烈对母亲的无限爱意和无限追思的真实情感。此外,也那种恶劣的环境中,安德烈也深情得写出了苏联“我军”对安德烈的关爱护送,如士兵将头盔里的红草莓给安德烈吃,这是在战争中多么美好的画面啊。这样的真实下的艺术美,就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红衣服小女孩一样,都是表现了一种美好对残酷的艺术效果,而不同的是电影是艺术化的,而这里的吃红草莓的安德烈却是真实下的艺术化,显得更为有真实情感。

此外,在那种敌我十分分明的战争气氛情况下,那段真实的基层战争史是怎样的呢?如在一个当时只有十岁的现在是作为工人的瓦丽娅的口述历史中,就可见一斑的。瓦丽娅的事迹也是十分悲惨的,妈被烧死了,其等一群没有父母或者流离失所的孩子们就被敌军德国人拉去田庄为庄主干活,虽然战争是残酷的,气氛是敌我分明的,但在瓦丽娅的口述中,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一些真实现象,那就是不是所有德国人都是坏人或者说敌人,如为田庄主人喂狗的老德国工人,他就坚持“挺住,希特勒完蛋,俄国人胜利。”这就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另外一面,原来当时的底层德国人也是友善的,友善到可以偷几个鸡蛋放在帽子里,然后给瓦丽娅那一群可怜的孩子们吃。事迹的结局是喜剧的,瓦丽娅经历过集中营,见识过焚尸炉的恐怖,终于回到了“太阳升起来的地方”,这就一种励志口述,歌颂了瓦丽娅虽然经历过很多生死,但她一生中惦记着生命的善意,以及真意,以及她自己不屈不挠,相信太阳照常升起的积极信仰精神。想必这些事迹就是被作者口述记录下来的平民儿童的光辉事迹。

此外,虽然是一部口述史,但从那些幸存儿童的口中,以及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也会出现了一种散文诗的形式,尽管这样散文诗是体现战争的残酷性的,如写八岁的,现在是一名司机的尤拉,他频繁用“我看见过”这个名词,不但有增强情感效果,也使得这片口述史有着惨烈的战争题材的散文诗的味道。其中传神的一出,就是尤拉从一个狗的视觉,去看出了战争不仅给人,还给其他生灵带来涂炭。

当然,此书主题是表达战争的惨烈,但也散发人性的光辉,这些都是上文有提到的,此外还在其他地方也继续体现。如12岁的,现在是画家的阿尼娅,虽然她也是在保育院长大,但她很坚强,直到战争胜利后,当她看到他们的祖国乌拉尔自然风光,都是惊叹不已的,这就体现阿尼娅逆境中发现美,发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尚爱国之情。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只有4岁的,现在是铁路工人的阿廖沙的简要口述史中,我们就通过她如何爱护保护黄乎乎的小鸡的细节,看出了幸存儿童的那份天真无邪,友善和心灵人性美。

最后,让笔者最为感动的,就是要数那篇“小狗,可爱的小狗,请原谅……”了,这里就通过只有10岁的,现在已经退休的嘉丽娜的口述史,知道了当时为了续命,嘉丽娜和妈妈都吃掉了妈妈女友送来的狗。虽然吃狗是我们现在文明社会不提倡的,但在那个战争的时代,吃狗也是无奈之举,而这篇的亮点就在于体现了嘉丽娜一种因为战争要续命而吃狗的行为,做出了内心的无比愧疚之情,这是多么善良的心灵啊。因此,嘉丽娜在战胜胜利后,就说明了列宁格勒的纪念碑中,应该给封锁中那狗也立起纪念碑。这就是真真切切的人性的光辉。这就是为什么这样的纪实文学为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文艺和新闻界的榜样的原因。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作品,都是以小人物入手,将个体联系到群体的,从而反映一种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说周遭的一切,一切的真实故事,如这本《最后的见证者》,也是从二战的幸存儿童这些“小人物”视觉,去为他们发声,从而对战争的残酷做出强烈的控诉,同时也体现人性中的光辉。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