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逃走的人》读后感锦集

《逃走的人》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2 01:40:15
《逃走的人》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8-22 01:40:15   小编:

《逃走的人》是一部充满悬疑和惊险的小说。主人公为了寻找真相,从纽约一路追踪到欧洲,最终揭开了一个惊天的阴谋。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世界。

逃走的人读后感(一)

读这本书时我觉得亲近。

在微信搜索框输入“鹤岗”,会发现我在2022年曾多次向朋友们提起诸如“鹤岗房价便宜”“以后去鹤岗买房”之类的话。或许是在哈尔滨上学有地缘上的亲近感的缘故,又或许是一种戏谑猎奇的心态。

“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谈论未来”也是那一年我的状态。无止境的封校、停运的快递和被禁止的外卖,每天在局促的六人间里除了睡觉就是看书上网——如果碰上限电,运气好的话手机信号能有2G,运气不好就过着最原始的生活。可能正因如此,我才会关注到这种距离哈尔滨不算远的生活。

那个时候胡乱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矫情的文字,所以东北很容易让我有“就这么静静待着消磨时光吧”的想法。我喜欢坐在松花江边,什么都不干,就坐着,坐上半天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当然以上都是我在2024年“马后炮”式的回忆与揣测,所以可能是胡说,无需在意。

但是鹤岗以外,这本书里我还看到很多来自江西的故事,熟悉的地名让我很难不想起在家时听过无数遍的,几乎走向一致的女性故事——要么沉沦,要么逃离。

于是我不可避免地想起初中好友,她和父母大吵一架后独自去了杭州,并拉黑了所有亲戚的联系方式。为什么女性的逃离会更加坚决果断。为什么诸如此类的叙事中都会有一个“弟弟”的角色。

“我们所有人都想去远方,但远方真的会是我们想象中的远方吗?”

不是想去远方,而是想逃离此处。

在书的最后作者说,祝愿每一位读者,你和我,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客厅,自己的角落。

这个角落可以是你的鹤岗和燕郊,也可以是我的客厅和浴室。没有答案,只有经历。

逃走的人读后感(二)

在这样的一个快节奏,充满各种压力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赖以生存的方向与价值。人生的意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或许己经失去了意义,但是尽管迷茫,年轻人也总是在努力的找寻新的出口,看似消极的出逃其实只是对生活方式新的追求与尝试罢了。

作者笔下那些出逃的新据点,是曾经辉煌过如今天却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的边缘城市。比如河南鹤壁、安徽淮南、河北燕郊以及东北边陲的鹤岗。

在这里,人们只需要花费两三万元就能买下一间房子,然后开始囤积食物,养猫,不上班,不社交,不恋爱,靠着积蓄维持着最低欲望的生活,仿佛与外界隔绝。

作者李颖迪深入这些人的生活,记录了他们的来处。他们可能曾是富士康工人、保安、平台客服,工作带来的压缩感与漂泊感,以及冷漠疏离的家庭、无法寻得的爱意,促使他们选择逃离。

什么才是正轨的人生呢,按即定的时间段,结婚生子打工日复一日的城市生活吗?在书中这些脱离正常人生的生活印记中,在鹤岗漫长的黑夜中,窝在温暖的旧房子里,生的意义,以及孤独的死是否也是一种摆脱不尽的人生宿命。

都在努力认真的活着的人就不应该视作缺乏勇气的懦弱者。作者追踪三年的记录中,这些隐居决意换一种方式生活的人皆是勇士,他们尝试建立自己的秩序与生活天地。如同那幽蓝深海的水母般追逐着自己想要的自由。

或许逃离通向的自由之路仍然是一条未知且狭窄的命运之路,但这何尝不是我们万千人心中所想而又不敢不能去做的选择之路。当在此岸望向彼岸的时候,当我们眼神交汇的那一刹那,我们从他们身上审视到自己内心的渴望。

逃走的人读后感(三)

喜欢作者的文风,特别清晰,读的时候仿佛感觉有从鹤岗吹来的冷风。

很多非虚构作品读起来,会觉得比较硬,密度比较高。可能是题材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作者句子写得好,《逃走的人》的阅读体验十分流畅。哪怕在读“无人知晓”这个信息量很大的篇章时,我都没有觉得累(我最早是在先生制造上读到这篇的,瞬间被抓住)。王荔像一阵飘过的清风,作者用一个有魔法的相机把她拍下来了。

——

关于作者的受访对象,我自己总结的一个字是“轻”。

一方面,当年轻人脱离了大城市和亲族社会的束缚,在鹤岗这样一个没有太多负担的地方住下来,他们承受的来自外界的重量确实会比以前少,所以轻。

另一方面,这里的轻好像也有些虚无的成分,一种“空”所导致的“轻”。不知这个说法和王荔在墙上贴的“把坑(自己)填满”能否呼应。我们都很空,我们找不到有效的填充物。

这些鹤岗受访者的生存境况,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冰山一角……但可能更像是水里的一角,而不是水上的。整座冰山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而且我们看不到解药。

这些人从主流抽身出来以后,仿佛依然染着那种病——一种个体尊严和价值无从确立,无从实现的病。在城市里可能体现为卷和躺,在鹤岗,则是轻。

换个角度,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疏离(alienation)。我们和其他生命,和自己,变得疏离。和世界疏离,也和生命疏离。

物理上离开大城市,不代表内在逻辑变了。

作者对受访者去到鹤岗并维系自己在鹤岗的生活这些行为背后的机理,或许可以有更深的剖析。“轻”背后的“重”是什么,以及“轻”到底有多轻,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我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想到这本书的美学和艺术表达。

先说意见:一些主观性的代入,比如57页当中“我去鹤岗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其实没太大必要。我读到的近几年国内一些特稿作品,似乎作者是有意识地这样做,但文学效果不一定好。除非作者去博物馆和图书馆这一行为本身构成了可以展开讲解的素材,比如某些资料不对外开放,要不然可以直接说“根据XXX材料”,甚至可以直接开始讲历史背景。

再有就是,这本书读下来,会觉得结构有点零散(这个特别主观,我也解释不清),以及有些细节描写像是在列清单。我就在想:哪些是纪录片能做到,而非虚构写作做不到的?哪些是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哪些是文字表达的独特性?所以个别时候,我感觉在读一个特别宝贵的素材库,而没有被文字本身的组织方式完全说服。

但是我很喜欢作者对一些意象的捕捉和呈现,包括夕阳和水母。我是个东北文学的粉丝,印象比较深的画面有班宇的“夜莺湖”(虽然我会觉得他的行文稍显拥挤)。“平原上的摩西”里面燃烧的烟盒和《漫长的季节》里工厂的火焰,也让人印象深刻,但我觉得这两个意象的处理都有点刻意,就像是文学里华丽的辞藻,好用,有效,但凿痕明显。

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就像是自然生发的,而不是加工处理的产物。比如这段:“她装了蓝色窗帘,有镂空的星星形状。房子敞亮,太阳照进来,晃动的星星落在床上。还有阳台那盆栀子花,越长越密,花香味填满屋子。”

写得好美啊。

近些年有好些文字作品都在处理小城市的题材,有点古旧,有点破败,同时又不缺烟火气。像这本书如此落地、简练,又有美学高度的,着实不多见。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成为一个有代表性的非虚构作品,或者作者会不会继续以非虚构或虚构的方式写这类题材。期待她的下一个作品。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