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大脑》这本书揭示了人类贪婪的本质,探讨了贪婪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通过深入研究大脑的运作机制,作者揭示了人们在面临金钱、权力和资源时的贪婪心理。阐述了贪婪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警示人们要警惕自己的贪婪倾向。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一篇
意识是大脑的产物,随着知识积累,意识也在发展。意识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工厂,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致力于创新的精神空间。意识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深层结构。
博尔的意识运作模式解释了我们的大脑为何会贪婪地探寻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式的信息。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二篇
里面有关进化的观点,大量使用“想法”“信念”等宽泛的名词,却没有对其概念作太多的解析,全凭读者自己臆测,读着读着就有点不知所云。起码无机的、非生物的就不应该使用“想法”“信念”这类拟人化的词语,而译者基本就是直译,而且很多分句都不符合中文的语法,很难读得下去。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三篇
就科普来说知识覆盖面足够,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就现象和理论的解释,缺乏一个纵观的主线和足够的探讨深度,何况很多素材在其他科普文章里也有提及,读时让人感觉刚有兴趣就结束了 :S
大概是因为作者科研背景的原因,对意识和大脑的关系探讨上,更偏向于脑功能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例如将一些意识形态的丧失直接归结于大脑部分受损,但在讨论动物意识时又承认观察方法会直接影响结果。
总体上来说还是值得翻一下的小书,基本涵盖了学术领域最近若干年的研究思路,里面关于植物人、精神疾病和动物意识的观点挺有价值;不过哲学层面的一些探讨就呵呵了,其他精明一点的科普书籍基本都绕过去了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四篇
这本书理论研究内容较多,有这么几个实用观点供参考:
1、精神疲劳、压力大、睡眠不足都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
2、认知训练和冥想可以加厚前额叶-顶叶皮层,增强前额页-顶叶皮层的活动,抑制核仁体发生作用,控制不良情绪,增强注意力,加强意识(注意力和记忆力受前额叶-顶叶网络控制,越活跃注意力和记忆力越好;杏仁核活跃会产生恐惧感,越活跃代表恐惧程度越大)。
3、随着年纪增大,意识水平会下降,防止意识水平下降的有效方法是培养怀疑精神。
其他:
大脑功能比各部分功能相加总和要大的多,而意识可能是大脑最耀眼、最让人着迷的产物,而意识是主观性的,在掌握技能后,无意识就会接替意识运动。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五篇
死生之间有大恐怖。 我一直想知道人死后是否还有灵魂,是否还有残存的意识,就像以前倪匡小说里说的“残留的电磁波”? 所以一直对这类探讨大脑、意识、心理等方面的书感兴趣。 这本书试图从各方面证明意识完全来自其物质基础“大脑”,部分打破了我的幻想(当然,灵魂之类的东西其实是无法证伪的)。
其中对生物进化和意识“涌现”的描述特别有意思。大脑接受感觉器官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源源不断,远超过我们所意识到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信息之间也在竞争,争夺大脑的注意力,重要的信息刺激了大量神经元,并刺激了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进入到我们的意识,而更多的信息则被默默的忽略、消亡。
这让我想起以前曾经浅浅读过的《涌现 : 从混沌到有序》那本书。 很多复杂系统都有相同的特点,包括社会这个复杂系统也一样不断涌现出一些热点来刺激我们的意识。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感觉这里面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六篇
18067《贪婪的大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1.生命体能储存大量信息,DNA储存与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指令;RNA临时复制DNA编码片段,将信息转化成不同类型的蛋白质,位掌握环境复杂性进化出,想法2.大脑中心“爬行脑”传递感觉信号。本能中心“边缘系统”主宰原始情绪。大脑皮层 处理感觉和抽象思想高级哺乳动物才有。丘脑连接所有大脑部位3.过滤信息,注意力的优先级为 危险 生理好奇。获取注意对象都是复杂的评估、比较与控制的过程。“工作记忆”对对象处理复杂或简单对象都是平等的。所以可以运用“组块能力”将大自然高度结构化的注意纳入4.意识的目的,就是用少量的信息组块完成任务。一是处理某些很新或很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是无意识无法处理的;二是革新,发现模式,创造组块。天才不仅凭借天生的能力,还通过多年集中注意、刻苦训练,发现并建立比其他人更为深刻的意识组块。5.发现模式就是通过某种事物的重复性规律处理信息6.意识的产生过程就是信息在大脑当中传递的过程(神经元全局工作空间模型,信息整合理论)7.怀疑精神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七篇
意识即工作记忆
意识这个词,容易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在《贪婪的大脑》一书中,作者认为意识即工作记忆。可以比喻成电脑的内存吧。不同的是电脑可以通过加内存条来增加容量。而人则是通过发现组块来提升意识的容量。
这个观点是很有意思的。储存在我们大脑中的知识,作用和硬盘一样,只是存货,而并非意识,只有在调用这些存货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思维的时候才是意识。意识的容量是极其有限的,为了提高意识的容量,我们只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提升注意力,第二种则是发现信息模式。信息模式类似如果你真正懂一个东西,你可以在高的层次上对信息进行压缩。比如高端的棋手可以记住大规模的棋盘,而新手则不能。在读《可怕的对称》一书时,里面记载道: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他对一个个现象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背后的动力。发现信息背后的模式是人一直的追求。虽然这有可能导致错误的总结,比如把一些事情归结于占星术之类。
信息结构这件事,在《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也说过,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建立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高速公路。
这本书至少对我们有两个启示,一个是在进行深度思考的时候,要营造专注的环境,另一个则是努力发现信息结构,提升组块的容量。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八篇
这本书不是人人都适合看,孤僻如我,另类如我,打小就在怀疑人生匆匆,完了,我会去哪里,如斯才会买来看吧。
我的奶奶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因中风病了,人不能自理,她的脑海的认知不知道余下多少,但总是对家人对话报以微笑。
我很心痛,我的至亲,你到底还是我那个小时候常跟我们提起动荡年代的艰苦过去的奶奶吗?我甚至疑惑,你灵魂是不是飘走了痛苦的那部分,剩下的只是快乐的你吗?可,这个,还是你吗?
这本书还没看完,可是,小时候惧怕鬼魂这东西的我,已经不恐惧灵魂的存在了。大至宇宙,小至人脑,这种精密运作的世界不知如何就平衡下来,我们存在,我们创造,我们思考。
人类真的是一台生物计算机吗?我们逝去以后,承载我们思想和灵魂的肉体分解了,我,就分解了吧?
事物是微小的生物电在传递信息,人脑也是生物电在运作,常常一部高频率的手机放在枕头边睡觉时,我整晚都梦魇不断,大脑,你那时是在对抗外界信息吗?
我的智商是硬伤,所以我的大脑是一台迟钝的机器,我对不住他,懒惰的主人懒惰的运转。
我想我奶奶了,愿灵魂能有新的载体,在下个时空,继续做你不肖的孙女。
珍惜当下,如载体消失我便消失,我会活出一个我自己更喜欢的自己,且善待家人。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九篇
都说如果迷茫,就去看书。有段时间,情绪低落,就开始找书看,大脑是怎么运作的。机械工业出版社除了很多类似的书籍,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翻翻。
整本书以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人类的意识,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基本意识和达尔文进化论的意思差不多,为了生存的本能,DNA储备信息帮助生命体更有竞争力。而DNA是有限的信息储存介质,于是大脑进化,具有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情感)。说实话,我真的不太认同情感是计算出来的。
在论述意识和无意识的差别的时候,主要观点是,在做决定时,无意识只是复制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最初动因,而只有意识才能够通过学习、思考来作出明智的决定。文中关于“性格问题”是基因和神经疾病的观点,很震撼。
讨论意识如何产生的机制时,让我感觉绝望,他认为意识到自我、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是意识的副产品。按照这个说法,我们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储存经验,然后获取更多的资源,利于生存和繁衍吗?
但是,有一点我还听认同的,想要抑制原始的情感,想要调节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冥想。去年练习瑜伽的时候,感觉精神状态好多了,只是苦于没时间。哈哈哈,或者从某种角度讲,时间挤挤总是有的,是你的欲望不强。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十篇
阅读过程中带着幼时对意识的诸多好奇✨
基于DNA的“想法”只有通过进化才能更新,有机体的更新换代是一个继续生存的基因(或基因集合)被选中,而另外一些则被淘汰的过程。这种了解周围环境的方式效率太低,在充分学到一些经验之前,上百万种生命形式已经消亡了。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是,在有机体的一个生命周期内就获取相关知识,提高机动性。动物的精神世界越复杂,就越能够细致地反映外在世界,大脑如果能充分、准确地反映世界,在不浪费体力和消耗一些能量的情况下,就能产生各种想法以及做大量选择,这个过程还很安全,不用冒任何实际的风险。意识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主要处理那些有用的、关于世界模式的信息。它并不是突然神秘地出现的,而是像自然界所有生物一样,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并与准确获取有用信息的、普遍的生物机制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大脑及意识的运算信息,反映了进化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特性。
《自私的基因》中描述了意识为生物体提供了目的性作为快速对环境产生反应的新工具,本书则提到革新动力也是意识的主要特性,无意识及习惯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意识革新产生的丰盛成果。人脑大约有850亿神经元,一共产生6000万亿链接。目前超级计算机只有数十亿的芯片、数万亿的联结构成,可以说大脑内部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性是惊人的。我联想到《索拉里斯星》中描述的星球生命体,作为非进化的孤立产物,它的意识或许仅是无数信息联结处理的结果,并无作者书中描述的工作记忆与模块处理等,以目的性为主要目标的注意系统,更谈不上情绪处理。而《简史系列》对意识作为副产物的观点,在《自私的基因》之后就更站不住脚了,其实本书第二章末尾对不了解的领域的描述也稍有偏差,只能说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研究吧。
然而我想知道的个人意识的转移性,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得到解答。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十一篇
前言:意识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革新是一种最聪明的信息处理才能,也是意识的主要目的。并非所有的神经信息都能达到意识这一层次,基础的计算功能(控制呼吸的能力),无需意识就可以顺畅进行。统计学习理论,通常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一旦我们掌握了某一技能,无意识就会接替意识运作。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哪怕极少量复杂的或是新的内容,我们都需要运用意识注意(attention)是意识的守门人,只让那些我们感到的,再三思量过的,具有生物学重要性且需要马上处理的项目进入意识范围。人类的一个明确的特性是对事实永不满足的追求,但是我们渴望的不是陈旧的信息,而是包含模式的那一小部分知识意识的精神空间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意识致力于创新,他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发现信息的深层结构意识只关注最有意义的精神建构,且急于在现有结构之外建构新的模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意识急切地组合对比进入其范围的任何物体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十二篇
这本书提供的信息过于颠覆,冲击了我稳固的价值观,一度使我倍感压力,差点精神失常,所幸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呆,冥思,我终于接受了它所传达的信息,摆脱了成为一个可怜的疯子的可能性。
即使一万个人都正确默写了同一篇课文,这个结果相同,但他们默写时脑海中的意识也会有一万种形态。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默写同一篇课文,他的意识也不会完全相同。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考验一万个人对课文的背诵情况,意识在这项课题中是不相关选项,无意义。但如果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意识……
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很有限,即感官。
书本这类现代化的信息获取方法也离不开视觉,而且书本所描述的世界很少会脱离感官,或者说的干脆一点,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感官获取的信息之上。
意识就是对这些感官获取的信息进行技术化的处理,这个处理的过程叫做组块,即寻找意识信息中的结构性规律,并将它储存。它的作用是更好地作用于感官所觉察到的世界。
那么意识是虚无的吗?这个问题用技术化的方法问应该是:组块是虚无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组块是神经元对感官刺激的反应形成的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以后遇到类似的信息,已经联结的神经元会对该信息产生一定程度的反应,即神经元与神经元互相发射,当发射频次达到一定数量级时,已联结的神经元会再次联结该新神经元,形成更庞大的联结,即形成新的组块。
意识不可捉摸吗?如果你可以看清人类大脑内的组块,并参与了神经元们面对刺激形成组块的所有过程,然后当这些神经元们面对某一种特定信息的刺激时,你就可以确定地指认哪些组块可能会产生反应,以及宿主会采取什么方式作用于世界。
因为人类平时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摸不到、舔不到神经元,也不知道一个人大脑中有850亿的神经元之多,于是更看不到神经元之间互相发射,形成组块,所以才觉得意识是捉摸不定的。而心理学家也只能通过沟通使病人将他们的组块描述出来以分析,话语以及话语背后的想法没有形状,但它们不是想象的虚无,它们都保存在那无数的组块之中。
也许未来人类会发明出解码组块信息的工具,但现在至少可以确认的是,意识是物质的,它就是那些已经联结的可爱的神经元。
前些日子看以色列专门研究宏观历史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著作《人类简史》,整本书有一个想象现实的理论,他戏称如果人类知道他们所信奉的上帝,荣誉,骑士精神,国家,货币并不是真的,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相信的想象的现实、虚构的故事,他们一定会傻眼。我想,如果尤瓦尔·赫拉利本人知道这些想象的现实并非传统认为的想象与虚构,而是那些存在于人类脑袋中的组块,他一定会傻眼。
而他之所以会傻眼,是因为他的脑袋里没有将组块这个信息结构化、规律化的组块。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十三篇
作为一个常识不够的人,看了还是觉得有收获。譬如大脑耗能占人体比重之大,让我怀疑自己的身体不好是不是用脑过度——其实我不怎么用脑,当然比起以摄影旅游为念的人来说要多一些。记得大二时,我逃课去图书馆四楼读赵汀阳的《一个或所有问题》,每读完一章觉得筋疲力尽(太费脑子了),只能拿张爱玲全集来放松。
另一个常识是人类的大脑为了承担更重的任务而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脆弱,他举纳什的例子说明“小部分非常优秀的人总是在思考高难度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精神失衡。”(p225)纳什的症状让人想起海子晚期的症状,似乎海子有写史诗的想法,挑战人类的极限会增加系统崩溃的可能。
据他说,精神疲劳、压力大、睡眠不足都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增加系统崩溃得各种精神疾病的可能。他提到“纳什第一次精神病发作之前,精神上过于疲劳、长时间压力过大、繁重的教学任务,加上他妻子马上要生孩子”(p224),如果有人细致研究海子的案例,估计也能找到类似的外部因素。
关于“冥想可以增强前额叶-顶叶网络的活动”,长期冥想会永久改变前额叶-顶叶网络,使其更高效运作,长期冥想会使该网络作用加强,“杏仁核的作用被抑制”,甚至“使前额叶皮层变厚”(p229),其依据是“冥想引起的大脑变化与由于压力及精神疾病引起的变化恰恰相反”(p228)。道家修炼口诀有“顺为凡,逆为仙”的思路,这是提供神经科学依据了么?
关于自闭症患者(书中提到的是亚斯伯格综合症)的超级记忆力和超级心算能力,作者说他为一个叫塔米特的患者做过测试(p159),看了他的描述我才知道这种《雨人》式超级能力的代价。他也提到,有一种理论认为,自闭症患者不是因为智力迟钝,二是由于患者体验到的信息过多造成的,自闭症是基因异常造成的,但与精神分裂症不同,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速度比普通儿童块,很多自闭症患者能细致入微地观察周围世界,他们的注意比正常人更集中、持久。但是过多的信息会造成巨大压力。(p210-212)
在描述“激烈的神经元战争”时,他写道:“注意在选择意识的内容,相互竞争的神经元同盟都希望自己的声音是最响亮的,从而被选中。那些具有强有力的声音的神经元能动员其他神经元支持自己的想法,同时抑制持不同意见的神经元的活动,知道几百万个神经元一起用同一种声音表达一种强烈的想法……每次产生一个新想法,这个想法都要经过拥挤的、充满尖叫声的神经元部落之间的激烈战斗,才能成为思想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个派系。”(p106)感觉怎么那么像描写每一次大会之前的各派思想大碰撞呢?难道人类社会的组织体跟人类的大脑是一样的结构和运行模式?让人想起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通过大写的人(城邦)来理解小写的人(灵魂),源自古希腊的灵魂学今日的继承人貌似就是心理学心灵哲学……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十四篇
这本书还是犯了大多数外文翻译书的通病:译文仅做到了直译的可理解性,且英文写作习惯本身会有大量重复性的描述,因此直译成中文读起来比较乏味。
作者的观点比较简单,一是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意识”,换言之,意识是和创新性的新想法相联系的;二是认为意识是有物质性基础的,特别是和神经科学相联系,而非完全主观的或精神性的东西。
读完这本书,我试着回答副标题的问题:“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找意义?” 寻求意义是一种高级的、需要“意识”参与的思维活动。人类不断寻求意义,也就是不断运用自我“意识”进行思考,从本质上来说是处理创新性的想法。人类需要创新型的想法实现思维上的进化,从而适应新的环境。
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意识”,再一次印证了世界运行的根本规律:动态平衡。最有趣的是,保持平衡的要义在于改变,因为旧的平衡是一时的,需要不断变化以寻找新的平衡。
贪婪的大脑读后感第十五篇
一旦我们掌握了某一技能(如走路),无意识就会接替意识运作。从上述例子看出,那些古板无趣的信息由无意识处理,而意识则处理新的、有难度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哪怕只包含极少量新的或复杂的内容,我们都要运用意识功能。
注意(attention)是意识的守门人,只让那些我们感觉到的,或再三思量过的、具有生物学重要性且需马上处理的项目进入意识范围,尤其是那些具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特性、能让我们获得深刻见解的项目。
只有神经系统内信息之间进行积极的转移与混合,才能产生意识。
贝特声称,我们仍然有自由的意志,因为我们会有意识地否决自己的选择。不幸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甚至连否决也是源于无意识。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以前我们将其归类为“性格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其实是种精神疾病,有其基因和神经生理学的根源
因此,尽管我们有能力在一个高层次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不等于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擅长这么做。事实上,有些人在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也具有正常的意识,但却特别不擅长解读自己的想法。 这种高级别的自我意识,在不同的个体身上表现得很不一样,这点不足以反驳该理论。尽管我们觉得自己在清醒的时候完全具有意识,很可能我们的看法是错误的,我们真正具有高级别的意识的时间是很有限的。
意识产生最为关键的区域是脑干网状结构(the reticular formation)
丘脑是与意识形成关联更为密切的区域,具有成熟的信息过滤和组织功能,
前额叶-顶叶网络”联合运作,才能使我们具有真正的意识。
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我们拥有较高的意识水平。
自我意识、怀疑意识,以及建构不同意义层次的能力。
正常人听到尖锐的、出人意料的声音,注意会被吸引,而这些声音在自闭症患者听来尤其尖锐,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轻微的联觉,如特别吵闹的声音会让他们产生瞬间的视觉幻象[1],似乎声音太强烈,以致涌到其他感觉中。
抑郁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出现快速眼动睡眠紊乱
睡眠呼吸障碍会引起深层的睡眠中断。
几乎所有的重大精神疾病案例都表明,睡眠紊乱与精神疾病症状关系密切。例如,单相抑郁症、季节性情感障碍、双相障碍、狂躁症、惊恐症、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强迫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都与调节睡眠的基因和分子活动出现异常有关。
艾奇罗·卡瓦奇(Ichiro Kawachi)和他的同事的研究结果证明,喝咖啡能有效防止自杀。最近米歇尔·卢卡斯(Michel Lucas)和他的同事的另一个研究表明,多喝咖啡会降低患抑郁症的几率。
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将很多安全的事情看作具有威胁性的事情。产生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在控制思想和行为时,我们原始的无意识占了上风;另一方面跟我们的习惯有关,这些习惯是我们在平时应付类似情况的过程中形成的。
最理想的冥想形式是:意识到的东西尽可能地少。
如果坚持冥想长达几年,会永久改变前额叶-顶叶网络,使其更高效地运作。与抑郁症和焦虑症产生的后果不同,长期冥想会使前额叶-顶叶网络的作用加强,杏仁核的作用被抑制。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经过长期冥想,前额叶-顶叶网络已经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甚至有证据表明,长期冥想可以使前额叶皮层变厚;而人年纪大了后,前额叶皮层会变薄,长期冥想能够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同时,压力过大的人在经过两个月的冥想后,负责恐惧的杏仁核会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