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呵护手册》是一本关于性教育和心理健康的指南,旨在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并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插图,书中详细介绍了性知识、性别平等、自我保护等内容,为青少年提供了一本全面的指导手册。这本书能够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和挑战,是一本必读的教育读物。
《男孩女孩呵护手册》读后感(一)
第一次看关于性教育的书籍,用可爱的动物形象通过漫画的形式告诉读者如何认识和怎么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主要包括生命、身体和健康三大部分,并不只是我们常规印象中的“make love”。
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越早越好,让孩子在形成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之前了解“性”,学会爱自己、保护自己。家长和教师也不必觉得谈论性话题很羞耻,只有当我们能很自然的、很生活的谈论性时,我们才能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性的方式,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进步。
欧洲国家在孩子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就进行性教育这一方面一直做的比较好,相反东亚国家一直以来就很避讳在公开场合讨论性,这可能与东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书中提到中国的性教育已经较为发达,可能在直面宣传的时候确实如此,但在大多数基层学校,对于性教育仍然是很传统的观念和做法。
这本书不只应该家长要读,教育工作者都值得去读,使普及性教育成为社会共识,只有形成这一观念性教育工作才会有长足进步。
男孩女孩呵护手册
9.2
[日] 福地麻美 [日] 村濑幸浩 / 2023 / 浙江人民出版社
《男孩女孩呵护手册》读后感(二)
“妈妈,我从哪里来?”被天真可爱地女儿猝不及防的问出这样的问题,真的有点难以启齿。 记得小时候,我的父母亲也没有教过我类似的知识。那时候,我每当问起这些问题时,总是莫名其妙就被他们一顿训斥。 至于大姨妈还有“性”关系,甚至怀孕这样的问题,更是讳莫如深,绝对不能问他们。 可是,随着我们姐弟一天天长大,性别特征越来越明显,我会来例假,弟弟则有了喉结,变了声。这样的问题,依然会困扰那时候的我们。 隐隐约约记得,我看见别人用过的,扔在垃圾堆血红一片的卫生巾,有点好奇,又有点害怕,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忍不住就问妈妈,结果,她居然告诉我:“那些东西不能看,看多了眼睛会瞎”。现在想来,真的很无语。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到底该如何科学而又不失尴尬的回答类似的问题呢? 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引导身体日渐成熟的孩子走出恐惧呢? 日本性教育家村濑幸浩,与漫画家福地麻美和她的朋友们,围绕孩子成长路上与“性”相关的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而真诚的讨论学习,并编写了这本《男孩女孩呵护手册》。 这本书曾是日本亚马逊销量top1的家庭性教育书。也是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委会专家 胡佳威推荐家长朋友们看的书。 本书通过幽默的对话和熟悉的经典场景回顾,一步步引导读者发现自己对性教育的认知误区。 比如说,不敢过早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担心孩子因为了解而选择过早尝试。 但事实上,如果孩子真的了解了一些关于“性”的知识,他们可能会变得越发谨慎小心,不会过早涉足,也不会因为好奇而轻易尝试。 另外,有些事,家长不说,并不表示不会对孩子造成困扰。 比如,女孩子第一次来例假,她们可能会害怕,以为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果旁边有父母加以正确引导,告诉她这是每一个女性都会经历的过程,是生命赋予女性的最特殊的使命,以及例假的原理,卫生巾的使用,经期的护理,内裤的清洗等等棘手的问题,她们心里就会踏实很多,不用再瞎猜测。 再比如,有的男孩进入青春期,声音就会变粗,还会遗精。他们或许也会为此惶恐不安。家长如果细心一些,早点发现他们的困扰,并及时引导,告诉他们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作用等等,表示他们已经从小男孩变成了男子汉。只有他们明白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才不会担惊受怕。 总之,这是一本读来轻松却深刻,还有点儿治愈的性教育漫画书;是成年人迟到的性教育书,也是父母为孩子守护幸福的指南。 这本书面向父母,鼓励家长双方参与到性教育中,用成人智慧应对孩子关于性的疑问和行为,培养孩子拥有坚强、自爱、自信的人格。
《男孩女孩呵护手册》读后感(三)
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只是从各种渠道拼凑起性知识的碎片,专业系统的性教育却一直缺席。以至于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依然很难正视性教育这个话题。
本书的作者之一、漫画家福地麻美在与有孩子的朋友分享性教育讲座时,就明显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尴尬和抵触。
明明真正的性教育非常有趣,也非常必要,为什么成年人却面露难色、三缄其口呢?
因为即使是成年人,也没有好好地学过这些呀。
其实,在儿童性教育中受益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大人。这本看起来想教家长怎么讲授性教育的书,实际上对每一个成年人都很友好。
它的轻松美好,像是要治愈每一个大人心里没有长大的小孩,给ta一些迟到的答案——
哦,原来是这样啊!
01.
性教育,远不至于「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性教育无非就是和“性”有关的那点东西,有什么好说的呢?反正人长大了就能无师自通.......
但这本漫画的作者指出:性,只是性教育表面的部分。其实往深处发掘,它关乎的是个体和生命。
它解答了“我是谁”和“我从哪里来”。
它引导我们,尊重身体,尊重自己,尊重生命。
同时,它也是小时候面对霸凌、被掀裙子打屁股时,说“不”的勇气;是面对讨厌的事情,表达自己“不喜欢”“不舒服”的底气。
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想法,都是我的一部分,理应被理解与尊重。
02.
也想更「理解」你
书中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在我以外,对于他人的共情、理解与关爱。
比如,作者强调我的“不喜欢”和“不舒服”很重要时提到:它们对于别人而言也一样重要。
这种共情的提倡不仅存在于同伴之间,也存在于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等中。
比如,如果能够理解拿别人开玩笑可能会伤自尊,或许就会避免善意的“闹着玩”;了解女性生理期的男生,也会对周围女性身体不适表现更多的宽容与尊重。
又比如,当我们能理解对方的想法时,我的“不愉快”或许将烟消云散。
那个让家长不知所措的“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明白孩子“只是想知道和父母的联系”后,终于变得不那么令人难以回答。
而围绕“性”的那些讳莫如深的事情,很多时候,也只是被误解和成见所遮挡。
03.
初次成为「父母」
正如许多豆瓣友邻对这本书的评价:这是一本温柔的、没有说教意味、让人感慨该早一点看到的书。
一边共情着难以开口谈“性”的父母,一边就把传授性知识的方法娓娓道来。
作为小时候没有系统接受性教育的一员,我在书中似乎也理解了性教育空白的父母的无助。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终将成为父母,但这本书让我隐约明白了内心没长大的部分需要什么——
或许,不只是会给我们传授正确的性知识,帮助我们爱上自己的身体,学会尊重自己感受的父母。
更是一对能够无话不谈的、尊重我们、支持我们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