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年代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一群革命者在红色革命堡垒红岩上的奋斗和牺牲。通过描写人物的坚韧与毅力,展现了他们对信仰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小说情节曲折,充满悲壮,让人深受触动。
红岩读后感(一)
我还没看这本书,但是我在一本好书这个节目里了解了它,许云峰的扮演者的最后几段话,让我很感动,大意是:你们去看看这本书吧,我知道,你们会看很多书,过于面对着生活压力,发展际遇,可我还是希望你们了解这本书,因为我们当初的牺牲,就是为了你们可以去过这样幸福的日子,而让你们看这本书,就像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了解父母一样,你们就是我们的孩子。
1/3页红岩读后感(二)
有时候历史太遥远,我们都忘了它本来的模样;有时候历史太残酷,以至于我们怀疑它是否真实。《红岩》正是给了我这复杂的感受。这是一部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红色小说,政治倾向非常明显,却也无所厚非,并且理所当然。
我们所熟知的江姐、双枪老太婆、小萝卜头原来都是这段黑暗历史中的传奇人物,特别是提起江姐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大概都以为她是一个顽强的中年女性,可实际上她牺牲时才二十九岁而已!很难想象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该有怎样的情怀和意志,国难当头,他们每个人都胸怀激情,斗志昂扬,努力争取为党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挑更多的担子,随时可以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无畏。
渣滓洞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没有一个人屈服,相反严刑拷打似乎更加让他们更加坚定和勇敢,江姐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这一刻,我完全被她所震撼和折服,而这也让我明白为何我们的党能够克服种种磨难,迎来最后的胜利!
2/3页红岩读后感(三)
我怀着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 革命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 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表现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反而使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那种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地下党女委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有关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的残羹冷炙……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坚强地与反动派抵抗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他们面对残酷现实坚贞不屈,我深感内疚,想起自己和以前在体能训练一站时便 泄气了,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锻炼充满热情的我容易被摧垮,总 悔恨自己糊涂、幼稚。现在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这是解放 战争后的第一画描写。《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 有了崭新的认识,它促使我成为真正的强者。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