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长夜行读后感摘抄

长夜行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5 01:05:34
长夜行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7-25 01:05:34   小编:

读完《长夜行》,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在无尽黑暗中的坚持与勇气。作者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奋斗和不屈的精神,展现了人性的顽强与希望。小说中的情节引人深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坚持的重要性。

长夜行读后感第一篇

《长夜行》是塞利纳的文学杰作,以其独特的口语化叙述方式,将我带入了主人公巴尔巴米的内心世界。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与社会底层的苦难,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挣扎和无奈。塞利纳的笔触粗犷而直接,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一种原始的力量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他们的痛苦、愤怒和绝望让我感同身受。《长夜行》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描绘,更是对人性深处的探索,让我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平静。

长夜行读后感第二篇

那里有很多年轻的女人,在卖她们漂亮的孩子。母亲在街上走来走去,然后寻得一个男人,只要这个男人给母亲一美元,就可以对女孩子为所欲为。 · 然而,你说这世界肮脏,却还有比这更绝望的事情。 · 世界是个大垃圾场,我在其中阴暗爬行。 · 巴尔达米,逃亡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曾经是个热血青年,渴望自己可以救赎这世间的苦难,可是,现实的残酷,让他看到了原来生命如此轻贝戋,那弥漫着硝烟的地方,人命如落叶一般被人践踏,他惊恐这世间如此冰冷,于是,他开始了自己漫长的逃离。

这是一部自传体,却又被称为虚构的自传体,他的文字读起来让人心生寒意,甚至对他的世界产生敌意,塞利纳的一生,并不顺遂,他参过军,当过医 生,他见证过那段蕞黑暗的时刻,也正因为他的个人经历,让他的作品更容易走进人心,他书写着噪音和混乱。他把痛苦和挣扎写的过于严重,你会觉得很不真实,可了解过那段历史,再结合他的文字,你又会惊觉,原来《长夜行》并非虚构,只是我们太过安逸了。 · 书中的巴尔达米横跨欧、非、美三大洲。他有过很多职业,也看见了社会中的各种卑劣,他蔑视着痛苦却又承受着痛苦,他的退缩并没有让自己好过一点,却反而加深了自己受到的伤害,他痛斥着冷漠自己又何尝不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 深 夜似乎并没有结束的希望,所 有人都在折磨中前行,那种痛苦与绝望,让这本书显得更加厚重,塞利纳的文字,好像浸透着毒液,他说着蕞粗俗的话,骂着蕞肮脏的世界。 · 那些人就这样去了,他们很难做到别人要求他们做到的一 切:年轻时像蝴蝶,去世时像蛆虫。 · 老人挨打时,在场的人都鸦雀无声,人们把他抬走,四散离去,他们议论纷纷,说出巫术闲言碎语,声音嘈杂,就像送葬一般。 · 巴掌大小的书,我来来回 回带着它通勤路上读了好多天,不是因为书难懂,是那种痛,那种无力感,让人读着很不舒服,书中你看不到优雅,只有被无情揭开的血淋淋的伤疤,是那个时代赋予的伤,但读完以后,又会长吁一口气,庆幸现在天色明朗。

长夜行读后感第三篇

1932 年,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894-1961 年)出版了愤世嫉俗的黑暗喜剧《长夜行》,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译名是《茫茫黑夜漫游》。这本书出版后给当时的法国文学界带来了冲击波。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部小说一直是对现代状况的精彩而富有洞察力的评论。它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战后的法国存在主义者,延伸到美国,在亨利·米勒、库尔特·冯内古特、杰克·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等不同的作家中都能感受到它。

我所阅读的版本是野spring出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册版本,译者是复旦大学的徐和谨教授,他的代表译作包括《追忆似水年华》《长夜行》《漂亮朋友》《局外人》,这个105×148单封平装的版本可以说是非常便携的文库本,便于我们来阅读。

《长夜行》以第一人称讲述,讲述了叙述者巴尔达米从20岁出头到30多岁的经历,追溯了他穿越三大洲的冒险经历,并记录了他“漫无目的的朝圣之旅”,以求自知。故事的开场是,这位年轻的医学生被 1914 年战争爆发前几周席卷欧洲的尚武精神所吸引,应征入伍。突然,就像陷阱里的老鼠一样。巴尔达姆的旅程开始了。

战争场面的恐怖,取材于塞利纳自己在前线的经历。巴尔达米早期天真的理想主义很快就被犬儒主义所取代。战争是文明的死亡愿望。巴尔达米本人成为它的受害者。他受伤了,受到幻觉和惊恐发作的影响,在战争中进出医院的过程中幸存下来,他走在一条危险的钢丝线上,总是在被永久收容、被命令回到前线或作为懦夫处决之间辗转腾挪。

最后,巴尔达米被排除在法国正规军之外,他发现自己在一个偏远的法属非洲贸易站担任了一名小官员。作为一个因发烧而疲惫不堪的孤独欧洲人,没有真正的职责或目的。他很快发现殖民体系的恐怖和疯狂与他在前线所忍受的一样。他对他的工作感到非常厌倦,但心中充满了对权力和财富的希望,而这些希望不需要任何代价。在这个不太可能的地方,巴尔达姆遇到了自恋的女军官,并重新入伍以满足她的生活。

在逃离了欧洲战争和非洲丛林之后,美国向巴尔达米招手,他将其视为 20 世纪的应许之地。然而这是又一个虚假的承诺。美国总是在行动,总是在匆忙中,让巴尔达米着迷。

在最后一部分,巴尔达米已经完成了学业,不再逃避生活或自我。但是他仍然有很多无能为力的地方。也许这就是他绝望感的来源。

在整部小说中,巴尔达米的冒险经历似乎就是在茫茫黑夜中独身穿行,兼有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是这本小说的典型特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的人生。这也正是本书的伟大之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