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1000字

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02 07:35:36
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02 07:35:36   小编:

《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篇一)

串起全书的灵魂人物是克琳希德,第一部西格弗里之死是因为克琳希德侮辱了恭太的王后布伦希德(起因是布伦希德因克琳希德的夫君西格弗里英勇而对克琳希德产生嫉妒,这使她对克琳希德冷嘲热讽,克琳希德出于虚荣心又侮辱了布伦希德),而臣子哈根借着为王后复仇的名义而杀死了西格弗里,其实他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呢?可能是觊觎西格弗里所拥有的尼贝龙根财宝,也可能是嫉妒西格弗里的英武,但不管怎样,起因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争执。

第二部克琳希德的复仇,就更是克琳希德嫁给艾柴尔王之后,穿针引线,把艾柴尔王和所有的匈奴武士拖入她自己复仇的沼泽地中,最后她亲手杀了哈根和恭太,但也被另一富有骑士精神的勇士杀掉。

妇女在这个时代究竟居于什么地位呢?从最后克琳希德杀死哈根,艾柴尔王说:这样的一位英雄,竟然死在妇人手里。希尔德布朗说:她竟然把这位武士杀死,我要和她算账,虽然这位武士杀了我所有的同伴,我也要给他报仇。这样的两句话,体现出妇女地位的低下,即便是不共戴天的死敌,死在妇人手里也不能接受,所谓的骑士骑士精神就是这样的奇怪。

但从克琳希德在西格弗里和艾柴尔王处得到的莫大恩宠来看,以及布伦希德能够做女王来看,似乎妇女的地位也很高,这样的矛盾现象如何理解呢?在我看来,也许是在不损害男人威望和权势的时候,他们不怕给妇女们更多的权利和享受,但一旦涉及到利益或者男人间的战斗时,就把妇女置于比猎犬还不如的地位了。

史诗中的人物有许多按现代观点来看不可理解的行为:哈根阴谋杀害西格弗里,是一个如此卑鄙的小人,但在面对鲁迪格的时候,竟然有了骑士精神,说不对他动手。克琳希德十多年在匈奴国不忘旧愁,经常以泪洗面,竟然没有人向艾柴尔王报告。克琳希德为了死去多年的丈夫,可以杀死一直对自己很好而且对丈夫之死丝毫没有参与的幼弟,没有一点犹豫。所有这些,看似无理,其实也可以归于人性的复杂。

但史诗不因这些瑕疵而损伤其伟大性,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褒奖,曲折动人的情节,优美的韵律,给后世人以无穷的享受。

《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篇二)

串起全书的灵魂人物是克琳希德,第一部西格弗里之死是因为克琳希德侮辱了恭太的王后布伦希德(起因是布伦希德因克琳希德的夫君西格弗里英勇而对克琳希德产生嫉妒,这使她对克琳希德冷嘲热讽,克琳希德出于虚荣心又侮辱了布伦希德),而臣子哈根借着为王后复仇的名义而杀死了西格弗里,其实他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呢?可能是觊觎西格弗里所拥有的尼贝龙根财宝,也可能是嫉妒西格弗里的英武,但不管怎样,起因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争执。

第二部克琳希德的复仇,就更是克琳希德嫁给艾柴尔王之后,穿针引线,把艾柴尔王和所有的匈奴武士拖入她自己复仇的沼泽地中,最后她亲手杀了哈根和恭太,但也被另一富有骑士精神的勇士杀掉。

妇女在这个时代究竟居于什么地位呢?从最后克琳希德杀死哈根,艾柴尔王说:这样的一位英雄,竟然死在妇人手里。希尔德布朗说:她竟然把这位武士杀死,我要和她算账,虽然这位武士杀了我所有的同伴,我也要给他报仇。这样的两句话,体现出妇女地位的低下,即便是不共戴天的死敌,死在妇人手里也不能接受,所谓的骑士骑士精神就是这样的奇怪。

但从克琳希德在西格弗里和艾柴尔王处得到的莫大恩宠来看,以及布伦希德能够做女王来看,似乎妇女的地位也很高,这样的矛盾现象如何理解呢?在我看来,也许是在不损害男人威望和权势的时候,他们不怕给妇女们更多的权利和享受,但一旦涉及到利益或者男人间的战斗时,就把妇女置于比猎犬还不如的地位了。

史诗中的人物有许多按现代观点来看不可理解的行为:哈根阴谋杀害西格弗里,是一个如此卑鄙的小人,但在面对鲁迪格的时候,竟然有了骑士精神,说不对他动手。克琳希德十多年在匈奴国不忘旧愁,经常以泪洗面,竟然没有人向艾柴尔王报告。克琳希德为了死去多年的丈夫,可以杀死一直对自己很好而且对丈夫之死丝毫没有参与的幼弟,没有一点犹豫。所有这些,看似无理,其实也可以归于人性的复杂。

但史诗不因这些瑕疵而损伤其伟大性,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褒奖,曲折动人的情节,优美的韵律,给后世人以无穷的享受。

《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篇三)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想是:没事不要乱串门(大雾!

第二个感想是:那个年代,国王都是批量生产的,走十里地,大概就是一个国家。一大堆的国王公主~(小雾!

这个悲剧故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格弗里(又译:齐格飞)之死,一部分是克林希德的复仇。

西格弗里是一位英雄王子,他和美丽高贵的公主克林希德互相爱恋。

克林希德的哥哥恭太王想向冰岛女王布伦希德求婚。

布伦希德比较女武神,她力大无比,英勇善战。

对于自己的婚姻,布伦希德实行比武招亲,求婚者只要赢了她,就可以娶她,凡是胜不过她的求婚者,都得死。

恭太王就求助西格弗里。

恭太王允诺西格弗里,只要他帮助自己娶到布伦希德,他就把妹妹克林希德嫁给他。

这部作品对西格弗里怎么屠龙(龙名法夫纳),怎么获得尼伯龙根宝藏,怎么获得刀枪不入之身(除了背部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是弱点),怎么跟冰岛女王布伦希德曾经是恋人(另一个版本的传说),都没有说。

这些传说的内容都跳过去了,这部作品的设定是西格弗里和冰岛女王素不相识。

西格弗里靠从矮人族那里得来的隐身衣,帮助恭太比武获胜,娶到布伦希德,还很不厚道地帮恭太婚内qj了布伦希德。

西格弗里之死,原因很复杂。

迷信地说,是尼伯龙根的宝藏的诅咒。

主观上,是他自己埋下的祸根,在帮恭太赢得比武招亲时,跟冰岛女王布伦希德结下了仇恨。

客观上,是怀璧其罪,他拥有尼伯龙根的宝藏,引发了恭太和哈根的嫉妒之心和贪占之欲,必然要除掉他。

西格弗里一开始拥有童话故事里的he的,屠龙勇士娶美丽公主的范本。他娶了心爱的克林希德,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现实不是童话,史诗传说也不是,时间会流逝,一切都会改变。

十二年后,恭太王邀请妹妹克林希德和妹夫西格弗里串门。

西格弗里夫妻两人就去了,然后两个人终此一生都再也没回家了。

串门的宴会中,克林希德和布伦希德发生争吵,翻出了当年西格弗里帮助恭太娶(QJ)布伦希德的事情。

布伦希德不能原谅。

恭太王和大臣哈根觊觎尼伯龙根的宝藏,于是就设计杀害了西格弗里。

恭太没有亲自动手(哈根动的手),他是默许。

恭太的两个兄弟,盖尔诺特和吉赛尔海,也是默许的态度。

恭太和哈根杀死西格弗里之后,又抢夺了属于克林希德的尼伯龙根的宝藏。

克林希德无力反抗,但是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兄弟们的杀夫之仇,夺宝之恨。

所以,最后,克林希德把自己的三个兄弟杀得一个不剩。

《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篇四)

从图书馆书架上随意取下来的一本书,分量厚重,看上去很大部头,原本只是翻来玩玩,没想到两个下午的时间就一口气冲完了……当然有每页实际字数不多的原因,但也有这部德意志民族史诗本身的魅力之影响。不同于荷马史诗中充斥的大篇幅华丽辞藻,《尼伯龙根之歌》(钱译本是尼贝龙根,我比较习惯叫尼伯龙根)的语言简洁明快,剧情衔接流畅,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书中人物虽多,但都表现出了各自鲜明的身份和性格特点,所以即便对中国读者而言,也不存在多数西方文学中人物容易混淆或记不清的弊病。通俗来讲我觉得甚至可以将其称作某种意义上的爽文,反正我冲得挺爽的(。)

读《尼伯龙根之歌》第一部时,有不少地方都在我心中唤起了亲切的熟悉感。看到西格弗里唯一的致命弱点在背部,立即让我想到阿喀琉斯之踵(很凑巧的是,两人的弱点都是因某种液体未能浸泡全身而留下的:一个是冥河之水,一个是毒龙之血);克琳希德决意复仇,从美丽温顺的勃艮第公主变为冷血狠毒的匈奴王后,也让我窥见了些许美狄亚的影子;以及克琳希德与布伦希尔德(译文中是布伦希德,我习惯叫布伦希尔德)两位王后的争执招致了无数无辜武士的悲剧,是否也带有如海伦一般红颜祸水的意味在里面呢?当然以上都只是个人的无端联想,我尚不知道这是古希腊文化对中古欧洲的潜意识影响(毕竟我对中古及以前的西方史不甚了解),还是西方神话中本身就存在某种奇妙的共性。

还想谈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即作者(我指这部史诗众多的共同创作者)对书中人物的感情倾向问题。我们比较常见的是作者在对待角色时往往带有固定的感情倾向,例如阿喀琉斯,虽然他也犯意气用事的错误,但总体上是个勇猛、正直、令人崇敬的英雄形象,再举例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扬刘抑曹的偏见自不必多说。但是,在《尼伯龙根之歌》当中,作者对角色的褒贬态度似乎是相当模糊的,或者说有相当大流动性的;比如我们起初谁能想到,娴熟文雅的克琳希德,到后来竟会变成让两国勇士血流成河的蛇蝎女子?再比如哈根是设阴谋杀害西格弗里的凶手,冷血狡诈,让人憎恨无比,可是在前往匈奴国赴鸿门宴时,他不也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强壮和勇武吗?当他在大厅之前被克琳希德质问时,他不也大方磊落地承认了他所犯下的罪行吗?像这样一些性格复杂的主要角色,他们身上似乎是没有被赋予固定的善恶倾向的。要说的话,恐怕只有西格弗里才是从头到尾最强大、最耿直、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可惜上天容不得他的完美,让他早早领便当退场了。路狄格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勇士,他在开战前与勃艮第勇士们的对话、赠予敌人的盾牌与宝剑,都让我看到了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决战前的那种宝贵的骑士精神。

书的第二部和我预想中有所不同:在叙写克琳希德的复仇时,它并没有让这场复仇进行得多么酣畅淋漓或惊心动魄(甚至可以说是蹩脚的,王后的阴谋在最初就遭到拆穿,她无情地将一批批武士遣往死亡,后来又气急败坏地放火,却没伤到哈根等人的一根毫毛),也没有特地着墨于表现英雄的勇猛无匹(尽管事实是勃艮第勇士的确勇猛无匹,但这种勇猛很难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一部分,在我看来,更多是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血腥味和厌战情绪,甚至在国王们前往匈奴之前,书中很多段落就已经在渲染悲剧氛围,说有多少战死武士的美妇人将要因克琳希德的冷血而以泪洗面、寸断肝肠。这场浩大的复仇最终没有赢家,恭太、哈根死了,克琳希德死了,两个国家的勇士都没能回到温柔乡,这种战争的悲剧性一向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虽然克琳希德变得残忍了,我第一遍看的时候还是对她对西格弗里的忠贞与复仇的决心颇为赞赏;直到看完了回过头来看钱春绮先生的序言,才明白过来,她真正想要的不是为丈夫报仇雪恨(当然不能完全否定这个动机,我相信这并非幌子,为先夫复仇也是重要的动因之一),而是夺回尼伯龙根的宝物。刚看完书觉得这书跟尼伯龙根好像关系不大,后来才明白原来实际上书中处处穿插着尼伯龙根宝物的暗流。西格弗里、哈根、克琳希德,这几人的行动和命运都围绕争夺尼伯龙根宝物的所有权展开;一旦这层本质被揭开之后,书中人物的悲剧也就凸显出了更宏大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意义。整部史诗虽是以氏族部落斗争的形式展开,实质上却完全是封建主之间的权力斗争。西方民族对宝物、黄金一类的东西似乎有种天生的执念,这种执念或许就是从他们文化的祖先、生在海边并乐于扬帆探险的希腊人那里继承的,对争夺宝物并据为己有的这种野心,无数代以来一直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之中。能举的例子实在数不胜数,从传说中的锡厄拉七座黄金城,到儒勒·凡尔纳的金银岛,对黄金的向往诱使着西班牙人踏上北美大陆,拉开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残暴血腥的殖民史。《尼伯龙根之歌》,从这个层面上讲,已经预见了欧洲民族对财富和权力的渴求是怎样酿成了血流成河的悲剧。书中的第2212小节里有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在此摘录如下:

从华丽盾牌上掉落瓦解、坠入血泊中的宝石,曾经光鲜灿烂的外表沾上了血污;在读到这一节的时候,你甚至能听见血液溅开的声音。坠落血中的宝石是拉近镜头的极细致的微观描写,但是在那模糊的未被聚焦的远景之中,你能够看到那些武士如何挥舞着宝剑惨烈地互相砍杀,盔甲被刺穿,头颅被砍落;在宝石坠入血中的细微响声背后,是震天的嘶喊声、惨叫声与剑戈相击声。正是由于这一句话给我带来的冲击,我才决定将其作为这篇读后感的副标题。我相信这也是全书想要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西格弗里、克琳希德与哈根之死,不仅是他们自身的悲剧,也是整个德意志民族、乃至于整个西方的悲剧性史诗。

想说的差不多说完了,最后唠点有的没的:前期的女王布伦希尔德是真的有辣到我……又美丽又强大,亲自下场比武招亲随手扔巨石,还在新婚前夜把丈夫绑在墙上抽,我真的会喜欢一些女强还有gb文学……(恭太王,若没有西格弗里帮你作弊你怎么可能制服这么一匹烈马,你啥也不是,我呸)虽然惨剧发生的导火索部分是由布伦希尔德挑起的,但仔细想想主要还不是克琳希德先出言挑衅,谁愿意被莫名其妙地骂成姘妇啊,更何况是布伦希尔德这么高傲的人……总体来说我不讨厌她,后期她就完全没出场了,感觉有点可惜(姐姐……给我姐姐…………(扭曲

《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篇五)

这大概是中世纪最优秀的史诗,一部用封建时期宫廷风俗、骑士礼仪写就的公元五世纪欧洲民族大迁徙末期一段往事,“上帝之鞭”阿提拉与勃艮第国的战争,同时夹杂着许多个冒险故事,是对长久以来民间口头传说的汇总。同时,这也是一部要传给自己民族的史诗,里面蕴含着对后代的教育。因此作品中充满着大段勇士行动的叙述与社交礼仪的描述,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给予听众教育。而这些行为和礼仪往往用“理所当然”来修饰,使听众无可置疑地将这些理念传承下来。

史诗往往具有教育一个民族走向伟大的企图与传统。如何才是伟大呢?显然最后的覆灭并不是。

如同《伊利亚特》开头对“愤怒”的歌唱,阿基琉斯的一怒将多少希腊人送进了漆黑的冥界,在《尼伯龙根之歌》里,两位王后的愤怒亦将两个国家无数的战士送进了野狗的肚腹。而她们的愤怒与阿基琉斯的愤怒亦是如出一辙:对自己地位的维护。对于贵族、骑士来说,愤怒是显示、保持且维护高贵——权力所带来的附加物——的必要做法。这种愤怒所激发的亦是对于卓越概念的遥远传承——把潜能挥到极致。

愤怒,即是高贵。

在这个世界里,拥有的权力多少决定了地位的高低与高贵的秩序,而权力则依靠自身的力量(暴力)来保证。哈根虽然阴险,却一直被称为“勇敢的哈根”,只因其勇力广为人知。西格弗里亦是如此,一系列的战斗事件使他获得几件宝物,更具力量与名气。可以这么说,首先是暴力,随后才附上各种品德。两位王后因谁更高贵而龃龉,实是因难以证明谁更具有暴力统治权而引发了一系列不幸。

布伦希德在成为恭太的王后之前,凭借自己天生的勇力统治冰岛,而恭太假借西格弗里的力量战胜了她,使她服从于自己。她便认为恭太的确拥有最强大的力量(即使是西格弗里都要借助隐身衣增加十二倍力量才可战胜她),应该统治广大的国家,包括西格弗里。这也揭示出为何恭太几次不对王后表明西格弗里真实身份的原因,不只是会暴露娶亲的真相,更会暴露自己真实的力量,招致统治的危机,来自王后的危机。可对于克琳希德来说,她却有物证可证明西格弗里确确实实拥有更强的力量,更应统治广大土地,因此她的愤怒显得更为危险。

这场灾难起源于对高贵的争执——谁拥有更强的力量,只有足够的力量才能保证愤怒的正当性。受制于所接受的教育与风俗的影响,这种认为自身更有力量的愤怒是合理的。如果清楚自身力量与对方的差距,愤怒将不会随意展现。

因此克琳希德的复仇不只是因为爱情或忠贞,更有证明西格弗里真实力量的努力。

这种努力代表对权势旁落的复仇。拥有尼伯龙根宝藏等同于拥有权力,对于西格弗里的爱与追思,虽是教育与风俗所致,亦与曾经煊赫的权势有关。西格弗里死去,权势也随之转移。即使拥有宝藏继承权,却也无法拥有,因为宝藏需要与之等同的力量守护——权力需要同样的暴力为基础。

人们往往对于克琳希德前后转变难以接受,她的复仇也被视为残暴,却忽略了这种想要恢复权力的欲望,以及这个时代对于克琳希德的决定,以及族类身份的限定。

从族类身份来说,对于亲族的复仇展现出一种以婚姻所构筑的亲情比出身家族的亲情更要牢靠,女性在婚姻中完全隶属于男性,但作为异族也将招致本族对于异族的怀疑:前有布伦希德的猜忌,后有哈根的挑拨。以哈根主持的对于克琳希德的防备、与阿提拉的战争则更是权力、政治的斗争,克琳希德已嫁给异族(阿提拉的手下虽有不同族类,但战端初起时,除了匈奴一族,其他人都从大厅退了出去),属于欧洲的宝藏-权力自然不可以让她带走。

在此也可以看到骑士们再有风度,女性的地位仍然低下。他们对待女性的态度是恐怖的,如同他们带给这个世界的也只有恐怖一样。他们专爱给女性带来无尽的苦痛与眼泪,女性存在的作用也只是给活着的骑士们带来快乐,为死去的骑士哭泣,为世界流泪。男性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世界带来血、泪、恐惧,把文明的可能送进混沌里去。就像曾经阿提拉几乎把他们送进混沌里一样;在这诗里,他们报复了回去。在这史诗里,阿提拉的士兵们被描述的不堪一击,不再是历史里的虎狼之师,而像羔羊一般被欧洲的战士宰杀,或许是为了掩饰阿提拉的军队曾经给了欧洲多少眼泪,在诗里勃艮第的骑士们就也对他们加以肆意屠戮——这已经与王后的复仇无多少关系,何况王后此时已属异族。最后尽管匈奴王的宾客惨胜勃艮第,可这也只是欧洲人胜了欧洲人,异族仍然属于被宰杀的一方。而最后的结局,克琳希德被杀,也属于对异族的战争,这些似乎暗合写作时真实的战争,既有鼓舞,又起思想动员之用。

如同《伊利亚特》,诗中也有对高贵、荣誉、武器的铺排赞颂。第一部的主人公西格弗里与阿基琉斯一样,在刀枪不入的身体上都有一处鲜为人知致命伤。两者在行动上也极为相似,不由得使人想起希腊人的追求:卓越——将潜能发挥到极致。在《伊利亚特》中,作为战士的阿基琉斯因为愤怒,将战士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或许,愤怒是潜能得到最好发挥的保证。追求卓越,为愤怒而行使暴力做出了合法保证。受限于所处时代与自身身份,贵族、骑士所追求的荣誉也即卓越是将自身的职责完成得完美,哪怕要杀死曾经的战友。可当每个人都去追求这种卓越,那就没有任何人可以生还,无高贵,无荣誉存在。

因此,追求卓越的前提是认清潜能。作为民族教育性的史诗,《伊利亚特》虽充满残酷的暴力,但幸而又有《奥德赛》的返家作为一种救赎式的回返,这使希腊的史诗具有了世界性。或许我们该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潜能使奥德修斯终能平安生还,或者更准确地说,奥德修斯的漫游到底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真正的潜能是什么?当然,这不是这里可以解答的。

由于这种暴力所赋予世界构造的合理性,《尼伯龙根之歌》整部作品也充满着夸张的描述,尤其是最后一百多页王后克琳希德复仇的、双方覆灭的过程,几乎每页都被血浆淹没,漂浮着战士的盔甲和残肢。其中尤其令人无法信服的是,勃艮第三位君王与诸“贤臣”的惊人战斗力较之第一部的西格弗里皆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同战神附体屠尽匈奴上万士兵。

这些夸张无不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在这种由骑士风度所主导的世界是一个嗜血且残暴冷酷的世界,以及这种风度的骨架却只是愚蠢、愚昧、愚忠,并且易怒、狡诈、满口道德而没有任何道德可言。对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无情的世界。

罪恶终将以罪恶来结束。即使所有人的血都要流尽,也从来不会有一个敢出来承认是由于自己的错误所致——他们勇于担当战阵杀伐,却从来不勇于承担由自己的冲动、欲望所引起的血仇。因为他们不觉得这是错误(错误仅仅是局外人才看得出来)。对于哈根来说,他杀死西格弗里不过是效忠于王后布琳希德,为其排忧解难;对于国王恭太来说,他想要并且成功地娶到一位身份相当的女子是正当的,无论用了什么不可言说的手段——这种(对妻子)不可言说的手段为所有人酿下了灾祸,然而身在其中的他是不会想到一切由此而起,在一次次危险来临的时候他那颟顸的品性也不曾使他有任何警惕,即使其心腹哈根异常凶恶且狡猾,屡次料到结局也无法扭转。

命运已经注定,“国王的盛宴就此以痛苦收场,世界上的快乐,到后来总变成忧伤。”

于是我们发现了这覆灭的惨胜带来的启迪。这种不厌其烦的教育,对于残酷世界的凝视,或许会反讽地道明西格弗里“是不是出于傲慢之心”拿走了布伦希德的腰带与戒指,“是不是出于傲慢之心”为众人安排好了狂暴的命运——毕竟他是第一个拥有尼伯龙人宝藏的常人(较于侏儒等种族而言),这种意味着权力的宝藏带来了什么呢?无非是覆灭。即使哈根将其沉入海底想要永葆权力,最终还是覆灭。

这种夸张地渲染战争,亦表达出一种疯狂渴望战争亦即极端厌恶战争的暗示,企图使受此教育者意识到在这些人身上并没有什么高贵可言(或许除了路狄格,即使是他,也仅仅是因为真正忠厚的教养),在这种毫无理性的世界里,死在谁的剑下,都无所谓光荣,无所谓死得其所。

几百年后,堂吉诃德骑着他的驽骍难得出场,揭穿了这“剧场的假象”。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