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本雅明之墓》读后感摘抄

《本雅明之墓》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0 01:40:27
《本雅明之墓》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5-10 01:40:27   小编:

读完《本雅明之墓》,我深感震撼和思索。作为一部关于历史和记忆的文学巨作,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本雅明的生平和墓地的探寻,深刻探讨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文化的断裂和记忆的消逝。小说让人反思人类的历史与命运,引人深思。

《本雅明之墓》读后感(篇一)

作为本书的同名篇目也是相当出彩的一篇——「本雅明之墓」 以阿伦特遍寻未至的本雅明之墓开始,引出本雅明传记作者肖勒姆提出的「伪墓」之说。陶西格一面带着读者在空间上走近本雅明名义上的墓,一面谈论着本雅明的思想及其经历,看似闲聊却逐步加强着一个概念——即「错位」或「非对应」。遵循本雅明的「世俗启迪」所暗示的,从本雅明的墓之真伪这一世俗的事件上,作者发现这种「错位」——纪念碑与尸骨的非对应——别有意义。在作者一次次提及包港风景的美丽又体验到其背负的透明的历史压力之后,本雅明关于「静物画」的寓言概念——动乱的图像,凝固的风景浮现出来,包港作为边境和无数无名者的长眠之地正是保存「无名者的记忆」的实体空间,而本雅明的尸骨最终也会进入这群无名者之中。于是,本雅明的希望之火在作为纪念碑的边境的传递下,化为不灭的焰。

在这一篇中,最吸引我的是经由错位抵达意外之境的感受,读完后几篇后,发现陶西格在这里也埋下了另外一些引信,后面的文章里有再次提及:

1 关于死亡赋予活人权威;

2 关于极端状态的凝固,在构建美洲里他也提及本雅明说的节点,与静物画有共通之处;

3 史前风景,沙滩一篇也着重这个概念,我一度将其和阿甘本的「赤裸生命」联系在一起;

4 将世俗上分隔的词语重叠分析,比如用奢侈换取贫穷的哥伦比亚人,在掩饰与揭秘之间暧昧不明的萨满,「越界」也依附在这种二元的划分之下。

第二篇「构建美洲」则完全是写作实验了,这里有一位从未现身的人类学记录者,一位虚构的博物馆馆长,一个虚构的结构里套着一位黑人农民唱出的史诗。作者通过这位神秘的纪录者留下的语音描绘出托马斯这一人物,我们所知仅剩声音,他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偏离,说着就谈起希腊神话,或是把拿破仑的事迹搬到南美来。但当问题转向对他更为切近的政府军队警察时,这位无名的作者交出了一首长诗。史诗可能不是史实,但它关注着与写作者关注的事件,正如奥德修纪也可说是一个男人打完仗回家的故事,托马斯的史诗则代表着经历动荡历史的他的声音。与先锋的当代诗歌对押韵和重复的摒弃不同,这种朴实的声音用重复—模仿这一类似交感巫术的形式靠近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应。历史在托马斯的现时现地通过诗歌说出,又对应了「静物画」「地点」的说法。这一说法在文中也常以「打断」「休克」之名出现,它像黑洞般把过去坍缩为一个点,这一点又囊括着无数的记忆。可说此篇仍是建立在本雅明的文本之上,但这次从宏大的纪念碑返回到个体记忆一边。嵌套的文本结构也饶有兴味。

不过,在此后的几篇里,陶西格对多个成对的反向概念之间的魔法的过于强调,隐隐感觉好像取消了一些事实,二元的分隔剔除了真正的神秘,反而有一点强调既有结构的合理性,所以我对后几篇持保留意见。

《本雅明之墓》读后感(篇二)

1:牺牲会神圣化所要毁灭的对象 2:阿伦特在1940没有找到本雅明的墓地,可能是因为当时本雅明用的是假名,肖勒姆认为本雅明的墓地是假的 3:“缺乏“适应能力”的背后仿佛有一种特定的伦理原则,确切来说,那种原则就是不去适应。” 4:“有些人认为,本雅明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或者说,他是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他人认为,本雅明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和犹太教的卡巴拉神秘主义。这些解读都有一定道理,但我个人倾向于把他看作普鲁斯特式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是一个边缘人,淹没在他那个时代的先锋派和飞速变动的政治场景之中” 5:本雅明:记忆是体验过去的媒介 6:“我们不仅要从看似运作顺畅的象征标志去发现这个世界的意义,就像在字典里阅读那些符号一样,也要从符号与它们所指对象之间不得体的搭配中发现意义”:从符号与所指对象不符合中发现意义与美,一种新的观察视角 7:化肥杀虫剂有可能摧毁原有的农业文明 8:“问及过去带有一种审讯过去的意味,也有在审问报告人的感觉,它以一种神奇的方式假定研究主体和对象之间需要保持距离,也有保持距离的能力, 由此确保某种对象化认识主体的存在。讲述过去则友好地绕开了这些一厢情愿的设想。出于某些原因,诗歌恰恰提供了这种认识论上的闲庭信步,一旦放开,它就四处泛滥。” 9:吟诵史诗的诗人与精英阶级相似,都在普及文化与历史,不过游牧诗人站在农民的角度。史诗是另一种文化记录:它作为记忆和语言的游乐园,受到形式上的韵律与韵脚重复的制约。通过这种仪式般的重复,史诗提供了一种有助于记忆而非阻碍记忆的重复形式。从这个角度看,史诗在现代性冲击下,能保留人类古老的经验 10:“诗歌表达了某个特定时刻,并声称它与这个时刻具有深刻的亲缘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诗歌能够从那个时刻抽离出来,并且侵蚀其瞬时性。”:诗歌具有侵蚀保留瞬时性的力量 11:历史本身已经转向,人们越来越无法通过体验的方式去吸收这个世界的数据。回忆的能力陷入重围,因为在这个患有战争休克症的世界,体验的能力早已萎缩衰退。本雅明认为,普鲁斯特体积庞大的八卷作品就是明证,证明了一位故事讲述者试图在现代性中恢复体验的努力 12:巴塔耶表明,首先,人类活动不能约减为生产和保存的过程。其次,我们必须把消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最低要求表现为对生命的保存,并且保证在一个既定社会中个人生产性活动的进行”;另一部分则是非生产性耗费。举例来说,包括奢侈品、节庆、战争、各种崇拜、奇观、游戏、艺术、革命、死亡和性。巴塔耶坚持认为,当我们把耗费定义为非生产性、非功利性时,必须清楚强调耗费“尽可能越多越好,如此才能显示耗费的真正意义”。总体上,他断言:“一个社会总会生产出多于生存所需的东西,它拥有可以支配的剩余品。这个社会恰恰取决于剩余品的使用。”接着,巴塔耶在一段极其重要的评论中说,剩余品“是骚动的根源,会引起结构性变革,改变整个社会的历史走向”。如果没有过剩,意义与表象就无法存在, 13:魔法之所以有效,不仅在于欺骗,还在于欺骗的曝光, 14: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真正让人类从神性坠落、开始启蒙时代蹒跚学步的源头,并非夏娃和善恶的知识之树,而是萨满教和魔法。人类正是从后者走向了科学,而所谓科学就是模仿自然从而控制自然的过程。这里的自然包括人性,科学将巫术转变成了统治自然和人类的工具。 15:弗洛伊德将神圣性、纯洁、危险、污秽不净、怪诞不经和明令禁止相结合,优雅地总结了禁忌的各种含义。它既充满吸引力又有让人反感且危险的强大力量,而我们或许还无法定义这种力量 16:越界的存在侵犯了规范,而人正是通过规范来理解世界,所以一旦越界,就不容易让人理解。越界中的障碍物被跨越的那一刻也是出现的那一刻,这个障碍物是厌恶感和吸引力的共同体 17:亵渎最有可能体验神圣性,亵渎里面充满了消极的神圣性

《本雅明之墓》读后感(篇三)

✅你知道本雅明之墓可能是一座伪墓吗?✅你知道同魔鬼签订契约的人们的下场吗? ✅你知道海洋为何消失?鲜花可能也象征着暴力吗? 陶西格笔下的故事总是神秘,甚至错误百出,因而曲折离奇,让人带着探索的心态阅读,继而叹服。

我从未阅读过这样一本书,暴力、神秘、诡谲、神圣…是它故事的面纱,欲望,贪婪和虚伪是人性的底色。 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越界、撒旦、巫术的痴迷,字里行间吐出来的气息是对伤口的着迷,对最后一丝呼吸的迷恋。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够看到历史、哲学、经济甚至是心理学的碰撞,还能邂逅的弗洛伊德、作者挚爱的尼采、巴塔耶等哲学家的高深思想。

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和法国边境的一座小镇结束了生命。2002年,本书作者、人类学家陶西格拜访了本雅明在小镇的坟墓。

于是有了这本书的开篇《本雅明之墓世俗局迪》。 作者想借用本雅明之墓来启迪什么呢?我想第一重要的是死亡吧,“我们既畏惧死亡,又深受死亡诱惑。死亡并不在场,但这种缺席似乎既能令故事变得完整,也能让故事支离破碎,让人永远无法讲到故事的结尾,这个故事就是一生。”

历史的构建应致力于无名者的记忆,因为即使很多人入土为安时还有姓名,但是随着时光流逝,终将成为无名者。 我读到这一段时,思绪飘荡,蕞后定格在了我所去过烈士陵墓上,他们太多人尸骨未曾还乡,姓名湮没在战争风云里,他们是无名的英雄。

太阳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因而滋生了人类过分贪婪的野心。 他们从同魔鬼签订契约,试图赚更多的钱开始,继而是甘蔗地里肆虐的贫穷,他们为了金子可以牺牲生命,他们谋sha儿童来走私du品.. 好像在他们心中,奢侈与贫瘠、财务与死亡总是两种对立的极端。

“请注意,这只杯子只想再次腾空自己。”请允许我表达一下我读到这句话时内心的震撼。 地球母亲应该也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吧,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她身上犯下的罪恶太多,我想她也许也会含泪再次冰封自己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