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作者通过对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介绍和分析,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个体的自由选择。文章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提醒读者要珍惜自己的存在,并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自身存在的思考,让我更加珍视每一天的生活。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一篇
✨“在决定性的时刻,我们是孤独的”。比如,身边有朋友最近被查出来得了癌症,这时候你会发现,再多的安慰、再多的鲜花送给他,去看望他,他都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在决定性的时刻,我们永远是孤独的。
✨“我们不得不选择自己的生活”。就是你有自由,你不能够完全被别人安排,你跟动物不一样,你是可以选择的,这也是一个困境。
✨“我们要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努力创造意义”。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二篇
“人类所有的激情和努力都是在为自身的存在寻找答案。”探索人生意义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不是太晚了?不过,这本书还是提供了很多启示和思辨,尤其讲到欧文·亚隆的四种人生困境,即1)人终有一死;2)在决定性时刻,人是孤独的;3)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人们拥有自由);4)人们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努力创造意义。以及,由此展开的一系列基本的人生困境的讨论。存在主义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基本困境的关系。这些看似基本的问题如果能够被不断思考并找到答案,就会感受到生命的宽广与深度,人生的意义也就能拿捏的更准,也会有更大的生活勇气和面对当下的果敢。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三篇
通常来说我最不想写书评的类型是心理学书籍,还有一个哲学类,因为这两者都和自我认知紧密相关。
一来它非常暴露自我,二来它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看心理学书籍时就像是医科全书一条条对照症状自我诊断:我是不是在这里有点问题,病因是什么,怎么治?
所以这类书很不好写书评——单纯总结它等于废掉了它99%的功效,它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逐一对照自己,一边看一边思索,像一个维修工慢慢检查自己这台肉做的机器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沿着这个比喻,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一套维修自我的方法论,“我”这个蹩脚的维修师傅会按照它给的修理思路自我检视,以期让自己的身心都达到更好的状态。
每个人都是一台坏掉或者正在坏掉的机器,因为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朽坏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我们总有办法让自己坏得慢一点,在努力运作时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意义——意义真的很重要。
人类是一种“意义怪”,如果当下的生活无法提供意义价值,人就会陷入痛苦的虚无中,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寻找自我的意义价值,值得一看。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四篇
这本书比起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易读性不要太友好。但是,可能是关于幸福与痛苦、爱与孤独诸如此类的议题太大,总是有些泛泛而谈甚至给人一种鸡汤的感觉。但看到最后,我觉得这本书并不是想教会我们如何祛除痛苦、孤独、焦虑,而是试图引导我们如何去接纳。 焦虑可以是自由实现之前的一种可能性;选择意味着必然的放弃;失去的同时也意味着可能会得到些什么。万物相生相克,但它们都是人类生活的正常事件,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无需病理化地去定义和理解它们。不要害怕这些让人不适的情感,它们实际隐喻着自身的需要,提示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就如同新陈代谢一样,我们必须失去过往生活的一部分,失去固有的完整性,再因此获得些什么,因为开放和接纳,总是会焕发新的活力。所以,无需用各种防御机制(投射、否认、转移)将它们拒之门外,也无需过度思考它们如何发生,只有正视它们的存在,才能将这种令人不适的体验转向自我的洞察和开放,才能看到被情感裹挟之下的真实自我,只有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才能意识到我们也是构成困境的一分子,也因此存在打破困境的可能性。
“生活就像游走在钢丝之上:一端有意义,另一端是无意义。我们偶尔会看见下方的深渊,看到混乱和偶然。我们与外界进行抗争--希望保持平衡,看到目标,勇往直前,找到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希望我们能从危机、焦虑、痛苦中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找到从容快乐的平静。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五篇
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此书,看书名以为是学术方面的,但是细读内容后发现虽说学术,却是取自生活。就像那句话:艺术源自生活。
就像书中表述,当我们与人沟通,无论是亲人、朋友、同事、或者说陌生人,我们习惯的把另一方的世界观作为假设。从而把我我们的观点附加在对方想表达的事物身上。
但是我们并未真的读懂对方想表达的事情,从而让对方误解。
书的顺序很有意思,从第一章的讲义,到之后的幸福与痛苦、爱与孤独、成功与逆境、死亡焦虑与投入生活、选择和责任、混乱与意义。这既是对立,又是伴随人的一生逐渐经历。
本书的内容,非常适合在各个阶段遇见挫折、迷茫、痛苦的小伙伴细读,虽说偏学术,但是一定沉下心仔细品读,书中伴随着生活例子以及调研结果,让人能够深刻了解此刻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事不顺心、不如意的时候是如何发生,以及如何转变思维。
在我们痛苦的时候,知道为何会出现痛苦,以及自己如何理解痛苦,了解痛苦,从而明白痛苦的产生。
在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知道无法避免,坦然的对待,让我们把每一天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不留遗憾!
所有发生的事情均为你而发生,只是有些事情不是发生在你身上。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六篇
看完以后会有想要在职读哲学系的想法。总觉得心理学的学科自己已经到瓶颈,需要一些上位学科进行指导。 一些摘抄: 一、只有把观察的主体纳入我们的思考中,我们才能正确理解这个世界;这是现象学方法的一则信条。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在那里”,也并非没有我们人类的参与。只有承认人类仅仅存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自己或他人。我们并不存在于孤立的状态中。 二、现象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学或治疗时有三个特殊的原则: 1.把你称作心理学家或治疗师的预期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放在括号里,并敞开怀抱接受当事人弱呈现的特定世界。这个规则被称为括号原则或悬置原则。 2.描述,而非解释;取消所有的解释和所有的因果思考,然后尽可能详细、具体和实在地描述。这就是描述原则。 3.当你的描述包含多个元素时,尽量避免强迫任何一个元素。不要强调某个元素是特别重要。让所有的元素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以免过早地为原始材料强加上某种模式。待时机成熟,重要的东西会显现。这个原则被成为水平原则或平等原则。
三、幸福有两种概念:极度快乐和深度幸福。个人感觉所有重要的需求都已得到满足,所有重要的目标都已经达到是极度快乐。深度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平衡状态,在这个平衡中,一方面是个人的愿望、目标和需要,另一方面是周围环境或外部世界。这种状态与个人的愉悦、平静和放松关系密切。
四、在50~100年前,每一件事都有固定的意义。事件的意义被口口相传,每个人的疑惑都会得到解答。生活的规则和意义,预先贮藏在我们的文化模式中。
然而,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生活的意义是一片真空,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填补。
所以每个人必须选择一种方式来建构自己生活的意义。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七篇
开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去年的时候有稍微了解过存在主义,最早是读的刘擎老师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有一章对于萨特及其观点的简单讲述,后面读了一部分《存在主义咖啡馆》但没读完,也读了《西西弗斯神话》但是没看进去(捂脸)。遇到这本书完全是在书店的偶然相遇,一读便爱不释手,对里面很多观点(我已有了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名“invitation”便是其导读性质的概括,里面有很多的心理学家,其“存在主义心理学”相关的观点,也有一部分这方面哲学家的观点讲述,逻辑性也很强,算是叩开我新世界的大门吧。附录很有用,我大概会追随附录去了解更多读更多吧。22年末到23年初,自己经历了很多事,这本书对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启迪,解答了很多我现有阶段的困惑。已经把书推给朋友了,还会一读再读。(我甚至在外网搜了作者的资料,但是丹麦语看不懂,感谢译者流畅的翻译,感谢“为外在的世界的疗愈承担一些责任”)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八篇
存在心理学说了个什么: 首先这一心理学流派,发源于存在主义哲学,并试图为存在主义治疗搭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将哲学引入到科学的心理学研究领域,进而指导治疗技术的发展。 存在主义心理学使用的视角是现象学的视角,也就是尽可能还原事件本身 不加入自己的价值观、信念成见等。例如,与心理动力流派就区别在不去探寻潜意识或者像侦探一样探寻意向的隐喻和可能存在的童年阴影。现象学视角则是对不同的观念想法持包容开放的姿态,允许对的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包括着塑造其本身的各种环境、社会关系等因素。 存在心理学是想帮助我们本真地生活,同时给我们提供一个视角来解答重要人生问题。本真地生活,就是说真的做自己,而不是让各种规则文化或者他人的想法来掌控自己的人生,当然并不是说要完全自由毫无限制,而是指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生活负有的责任。 关于重要的人生问题,通常是在两极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这些人生问题包括:幸福与痛苦、爱与孤独、成功与逆境、生活与死亡、责任与选择、意义与混乱。 总结起来,存在主义视角中,生活同时存在幸福与痛苦,我们有时享受着幸福的阳光,有时也会跌入不如意的深渊,而且大多数时候这个环境并不能有我决定。能做的就是直面这样的现状,无论是逆境、糟糕的“起跑线”、过往的过错还是病痛死亡,承认这一情况的存在,并将这种生活视为自己需要承担和解决的问题,从中发现自己的选择,发现自己的目标。“不是向生活提问这有什么意义 而是生活向我们提问怎样过才有意义”。逃避和否认自己所处的生活是一种神经症,这会造成与生活的疏离,不能真实地融入并展开人生。无论是努力有了回报还是毫无起色,都可以给自己找到一个存在的理由。当然,如果真的找不到理由,也可以接受这个当前找不到意义的现状,然后继续寻找。因为人类的灵魂本来就有寻找意义的倾向,所以“意义会自然而然地在某时找到”。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九篇
书店看到亚隆推荐的腰封,没有细看就买了。回到家立即开始阅读,短短几页,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系统和框架就清晰地呈现出来,非常清爽舒服。让我不禁感慨,学术类的书籍果然严谨全面和受用。
尚未深入的停止未及触发感受,很容易让我对它的严肃性敬而远之,就这么隔了一阵子,在几本轻松读物读完后,半是不情愿地捡起了刚起头的这本书。
捡起来的这一天,有些抑郁,没想到一本让人直面人生困境的书,一旦开始愿意面对真实的问题,就像切进了病灶中心,一点点地挖除、一滴滴地止痛最后变成一股股暖流滋润…一口气想要读完的感觉,从本来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最后竟发现是一根想要牵出生命力量的粗壮麻绳。将近看完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恢复了活力,竟然睡了一个甜美踏实的觉。
这种理解的精准和深度从来没有他人他处有过,也就是说这本书像一个宗教信仰的带领人陪伴者,用平实的话语从人类共同的困境底层跟你共情了一部分、两部分…方方面面的最根本内容。
幸福与痛苦、爱与孤独、成功与逆境、死亡焦虑与投入生活、选择与责任、混乱与意义…
无需质疑和掩饰,这是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的基本生活处境。不管作为专业研究还是想要突破个人困境,找到我们每个人的本真生活,这本书都非常值得阅读。
当然,人生重大的课题,如饥似渴地读完并不会一次性地解决。在书的后半部分,我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能践行。到底有没有幸运,能够循着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指引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仍然不得而知。但是在我困惑无助的时候,我知道我可以把这本书放在身边,随时打开,看着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字,得到一些安慰。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篇
活在此时此地
初读很多观点我都会想起阿德勒,但由于对心理学整体体系理论的缺失,我没法在理论学派上将其联系,但对于童年遭遇的态度,二者是一致的
这是一本读到了会庆幸(清醒)的书,与《被讨厌的勇气》并列是今年读到最喜欢的书,因为这本书更新,与最近自己的心境好几处都很贴合,喜欢这样智慧的书,原来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自己就不应该遇到那些不好的事,当下会想到的是,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这就会让我们迟迟无法走向好的结果,这是个共性的事,但既然发生了,就坦地去接受,去活着
追求意义的方式
理论型
经济型
审美型
权力型
宗教型
社会型
三种价值类型:创造型,体验型,态度型
在可能的地方创造,在必要的地方忍受,因为忍受本身也有他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们这一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用行动来回答。
生活就像走在钢丝上,一端有意义一端无意义…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一篇
我昨天回家路上被道德绑架了。 一家卖吃的的小店,老板娘在马路边拉人,说:小姑娘,来帮个忙,就站我们店门口,拍个照。 下班高峰期,我看他家店里一个人也没有,周边其他店里面都有客户。 虽然就是拍个照的事,但是我并不想去拍。我说不好意思,我不想拍。 我就走了。 就听大姐在后面说:现在小姑娘怎么这么自私,这点忙都不帮! 我在前面走路,听到她说的话。我就很无奈,我不拍照就是自私?你为什么要道德绑架我?你为什么不想想你家店为啥没什么人? 以前为这种事,我估计会生气,现在就不会了。因为我把我的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身上了。 就是把别人对我的评价,变成我自己对我的评价。这件事, 我觉得我没有问题,那我为什么要因为别人说的话,而生气呢? 随着年纪的增加,我越来越多的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了。让原来是讨好型人格的我,现在更喜欢讨好自己了。 以前听到过一个沟通小技巧。 跟别人说话,或者布置工作的时候,说完了,不要问“你听懂了吗”而要问“我说清楚了吗?” 这个类似的技巧,我在育儿书里也看到过。 学会这个小技巧以后,我试了几次,效果还挺不错。没想到简单的把提问主角从“你”转变到“我”的过程,就能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工作误差。 今天看《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一书,里面说到: 当两个人交谈时,一方通常会对另一方的世界观做出假设:我倾向于认为 ,其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是一样的。 如果双方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背景,很容易产生大量误解。 这也就解释了我上面说的沟通小技巧为什么会有用。 A说话的时候,讲了123456,并且会预设B能理解。 说完问B懂了没,B很可能懂了A说的123456的顺序,但是并没有理解内存逻辑,所以执行的时候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执行125463. 当A问我说清楚了没? B会去想,A说的是123456,但是我觉得应该是125463。这样就会跟A进行有效沟通了。 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别人也会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二篇
你对这个时代和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越来越多的困惑和挣扎?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可能体验到爱和幸福吗?如何应对孤独?我们能够相信自己的同胞吗?当遭遇危机、逆境或丧失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当做出基本的选择和承诺时,如何知道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我们在哪里能找到信心、勇气和决心,让自己以正确的方式度过一生?这些都属于存在性质的生活问题或生活困境,都属于存在主义心理学所关注的内容。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本书,叫《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作者是丹麦人,博.雅各布森。他通过对“爱与孤独”,“幸福与痛苦”,“混乱与意义”等六个人生议题进行探讨,带我们反思自己,选择生活,活在此时此地,从而实现从容快乐的平静。
存在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就是每个人和最基本的生活困境之间的关系。比如一些有趣的现象,丹麦被评为最幸福的国度,可是我的丹麦朋友里,很少有特别热情奔放的,反而多少有些高冷。但在幸福感评比落后的意大利,人们却更容易表达和感受到人生的乐趣和生活的艺术,这区别的核心,就在于人们对待生活困境的不同。丹麦人自小被告知你已经有了最好的,没什么可抱怨的。而意大利的孩子则允许直接表达他们不开心的情绪。所以,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关系,是你能够自由开放的与这个世界相遇,能够把生活中的欢乐和痛苦融入到这个世界的持久关系中,从而达到从容欢快的平静。
从治疗到角度来讲,存在主义心理学能够帮助那些消沉,焦虑,孤独,痛苦的人们,尽可能的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无论是童年的创伤,病症的威胁,或是职场的歧视等等,在困境中缓解症状,释放潜能。
而对更多的人来说,他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如何获得更多活力,如何面对人生逆境,如何接近幸福和爱的状态,如何接纳生活中的好与坏,在纷乱的世界里,找到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有什么想要追求和实现的?请到评论区来告诉我!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三篇
我们对生活的思考来自同一个源头,即我们生来就落入的存在结构,而这个存在结构围绕着几种有限的基本生活处境。 欧文•亚隆列举了人的四种存在处境:(1)我们终有一死(2)在决定性时刻,我们是孤独的(3)我们不得不选择自己的生活(自由)(4)我们要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努力创造意义。 当我们根据他人的期望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时,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追随“常人”(芸芸众生)。 然后在某个时刻,有些人可能会经历突然的觉醒,仿佛被戏剧般地召回到生命中。海德格尔谈到了“良知的呼唤”(the call of conscience)。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同时又不被对生活的反思所累呢?一个答案就是“决断”。“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梅达尔•博斯认为,本真的生活是一种充满乐趣和幽默的生活。理想的精神状态是“从容快乐的平静”,安逸和沉重能够相伴而行。这种活泼和严肃的相互拥抱,正如我们对死亡的认识和对生命的承诺。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幸福观的一个区别在于:总体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倾向于忽视痛苦的现实及其对幸福的重要性,而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则倾向于将痛苦纳入他们的幸福概念。 情侣之间会交换爱抚、鲜花、珠宝、食物、音乐、书籍和许多其他东西,但首先,他们给予和接受的是彼此身心的在场。(presence,指一个人全身心地处于某个当下) 当某个客体离开我时,我与它的关系也就消失了;而这些与我生命中的人或物的关系恰恰构成了我的存在,构成了现在的我。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人或物离开我,我忘掉它们,我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便被削弱了。 克尔凯郭尔将焦虑定义为“自由的眩晕”,并补充说,焦虑实际上是一种自由,是自由实现之前的一种可能性。 当一个人面临展现或不展现生命潜能的选择时,焦虑就会出现。 那种因未实现的潜能和生命而产生的内疚,被称为存在性内疚。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四篇
在生活里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失恋的痛苦,失业的彷徨,生病的无力,背叛的恨意,身处逆境的挣扎煎熬等等这些负面的情绪几乎随处可见,总说存在即合理,那么这些情绪的存在真的合理吗?是不是很想给这些情绪找个出口呢? 最近读了《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这本书,这本书探讨了许多人性,生活的重大话题,能帮助读者审视反思自己,从而更加积极的面对人生的各种不如意,接近幸福和爱的状态,能更坦然的接纳生活里的好与坏。 存在主义心理学对克服各种负面情绪,坦然面对自己的客观生活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什么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呢? 存在主义心理学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基于人们对生活和基本生活困境的思考,运用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一套科学体系。换句话说,存在主义心理学就是帮助我们接纳自身的不同的情感并与之友好相处,平衡好内心的一套理论依据。 成年人的情绪和感受很多,诸如悲伤、孤独、焦虑、严厉、恐惧的情绪,通常被包裹在有限的童年记忆中。希望从过去的生活中提取真相,然而目的是为了重新整合现在的自己,让那些不受控,隐藏起来的情绪或感受重新被自己的意识整合。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书中通过与其他流派比较,通过介绍重要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以及他们的思想,系统地从人们的认知中讲述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存在主义心理学更加关注存在的意义与人类面对困难时那些正面的能量,关注于人类更高层面的精神因素。 存在主义心理学非常强调人性——人可以通过反思对生活的理解,赋予自己人生意义,并决定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也使我们的焦虑、痛苦和烦恼都有了意义,正因为这些负面影响与快乐和成长互相交织,这也让这些负面情绪有了存在的意义和合理性。读了这本书后,我个人觉得接纳负面情绪是更高层面的修行,是人生这个旅程里的必要体验。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这本书值得像我这样没有学过心理学的读者一读,如其名“邀请”,这是一份了解学习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函。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五篇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苏格拉底本意是想提醒人们,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道德水准。若与理想出现偏差,便及时止损。 可这种行为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 人生本就毫无意义。若过度自省,就会陷入虚无的怪圈。 芸芸众生在这尘世之间所追逐的一切——夏日清风、球场少年、风雨沧桑、家国山川、诗和远方。归根结底,不过是这几十年岁月里的无聊消遣。 我们生命的土壤太过荒芜,所以需要不断有外来事物为它浇水施肥,才能让这片土地延续。后来,它在春里开出了花、萌生出了一片绿意。待到凛冬之时,却又重回苍凉。 但我们并不会因此就放弃,因为我们真切地闻过花香、听过鸟鸣,感受过世间的美好,所以更想把它留在指尖。 这便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曾将无数作家和学者拉回到现实世界,重新找回人生的意义。后来,有心理学家将存在主义运用到了心理治疗中,创造了“存在主义心理学”。 而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丹麦的博·雅各布森将该领域的精华汇聚成册,撰写出了这本《存在主义心理学》。 书读起来较为抽象晦涩,包含了相当数量的心理学和哲学专业名词。 然而,有这么几句话却令我印象深刻: 在决定性时刻,我们是孤独的。 当两个人交谈时,一方会对另一方的世界观做出假设,认为其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一样。当谈话涉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这种倾向尤其强烈。 我们生活在关系中,并依靠关系而生活。我们被关系所滋养,并通过关系而产生;从出生到死亡,人类所接受和给予的一切,都凭借关系而不断发展。 作为一名著名的心理学者和医生,雅各布森经常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患者。他们往往消极厌世、一蹶不振,对人生不抱任何希望,陷入虚无主义的怪圈。 雅各布森曾接手过一群罹患重症的病人,要对他们进行临终关怀和心理疏导。这群人深知自己即将撒手人寰,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来兴趣。哪怕是为了活跃气氛故意讲的笑话,看起来也尴尬至极。 可雅各布森仍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从生活里一点一滴小事入手,着眼于细微处,带患者发现生命潜藏的美好。这样的举措富有成效,最终这些人在临终之际,都紧握着他的手,笑着离开了人世。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命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可以当做存在主义通俗化最好的注脚。 即便时间如沙般流逝,我们都依然活在当下,活在确定的每一分每一秒。任何人都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可我们能选择下一秒即将成为的自己。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无法追回,未来却近在咫尺。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轴上独一无二的星辰,守护着独属于自己的浪漫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