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生活家》是一本描写日常生活中幽默趣事的书籍。作者通过幽默的笔触和生动的描述,让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书中的故事既有让人捧腹大笑的段落,也有让人感动的情节,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放松和快乐的途径。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一
印象中上学时在语文课本里读的第一篇老舍的作品应该是《济南的冬天》,只可惜那时候年纪小,只喜欢有热闹情节的故事,对于这些语言优美,意境幽远的散文实在是爱不起来。多年后待自己逐渐步入而立之年,才明白晓得原来这散文尤其是名家而做的散文,才是最可堪阅读之物。心中一面不免为自己之前的幼稚无知而感到懊恼,另一方面为了弥补之前的遗憾也开始将阅读的方向偏重于散文类了。
二零一九年是老舍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不知不觉间,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文字创作者从他来到这个世上那一年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而他所写的文字也已经影响了世人将近百年。老舍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更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从这个称号来看,我们就能够知道老舍的文字是多么的贴近人民的实际生活。他笔下的文字看着极其平常,没有什么新奇,但是若是你细究起来却会发现,若非是他在自己作品中所用的这些文字,似乎你再也找不出别的话语可以用来代替。这便是老舍作品中独有的语言魅力。就像是如同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讲述的那样,“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如此说来,老舍先生这“语言大师”的称号,和“人民艺术家”的荣誉,还真的绝不是白白得来的啊!
《幽默的生活家》这本书是老舍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在其中精选了老舍的散文作品一共有五十七篇。这其中既有老舍往日的游记闲谈,也有一些他的生活小品和对往事的回忆,更有一些如同《济南的冬天》那般对于记忆深刻风景的优美讲述。每一篇文章都透露着老舍对于生活的情趣与幽默,每一句语言都表达着他对于生活的感悟。通过这本《幽默的生活家》,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个更加亲切、幽默、质朴、平实的老舍。原来老舍先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个十分懂得生活的人。纵使在这生活总难免会有一些阴郁与沉重出现,但是却依旧能够让人感受并体会到其中的美好与幸福。
生活本来就该这样让自己感到亲切,忧郁时就要自己找点幽默,难道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二
提起老舍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学过他的作品《济南的春天》《骆驼祥子》等。《济南的春天》让我喜欢上了北方城市的春天。《骆驼祥子》让人感叹底层民众在命运中的挣扎与沉沦。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一生写作800万字左右,其作品除大量的小说外,有新旧体诗歌、散文、话剧剧作、歌剧剧本、电影剧本、京剧、相声等。可谓各个领域创作颇丰。 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是公认的幽默大师、语言大师。 《幽默的生活家》收录了老舍的57篇散文。本书按照人间山河、半斤幽默,八两山河、总有些人常在心、一些小感慨、心怀领略过生活五个方面进行收纳整理。 通过一篇篇文章,我们可以领略到他的艺术风采。他的文章真诚厚实,读来犹如一个老实人侃侃而谈,但其间不乏智慧,更不乏幽默风趣。 一、文学大家也得面对熊孩子 我们很多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多少都会有些抱怨,生活中多了些麻烦,多了些负担,但同样也多了些甜蜜。 读了《有了孩子以后》这篇散文,引起了我太大的共鸣,不禁感叹文学大师也得面对熊孩子。 “艺术家应以艺术为妻,实际上就是当一辈子光棍”。开篇就是自嘲式的无奈。 “家庭之累,大半由儿女造成。先不提教养的花费,只就淘气哭闹而言,已足使人心慌意乱”。这句话,总结得太到位了,一语道出很多为人父母的痛苦与无奈。 全篇讲了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真是生活写照,读来不禁让人莞尔一笑。不禁感叹原来和我家里的经历一样。 二、读书 关于读书,我们有时候不免困惑。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一本书读不下去怎么办?读这么多书又能记住多少呢? 困惑的时候,不妨看看老舍先生对于读书的态度。 “第一,我读书没什么系统。借着什么,读书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读至此处,我终于豁然开朗,读不下去的书,放下就好了,不能让书把自己限制住。 “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 哈哈,这句话太幽默了。我终于也可以释然了。读书干吗非要记住,再也不会为难自己了。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自己心里。爱念什么就念什么,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 第五,哼,算了吧。” 老舍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是一位幽默的大师,有自己的性格、脾气、想法。生活中的点滴在他笔下真实的流露,更能让读者感到一个真性情的人。风趣真是如他。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三
生活里的趣味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然后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是公认的的幽默大师、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终其一生的作品都在表现北京近现代的市民社会。老舍可谓是近代最受民众欢迎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脍炙人口。
对于老舍先生的文字我个人是非常的崇尚,不管是他的小说还是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坛都是光彩熠熠。《幽默的生活家》一书精选老舍散文57篇,有游记闲谈,有生活小品,有人事回忆,或写景谈人或论事,无一不有情、有趣。全方位展现了老舍散文创作的精华,还原一个幽默、亲切、朴质的生活家。在这这本文集里大家可以看到老舍先生经典的个人风格,“让在会心一笑之中,体味生活的沉重和美好。”
在这本《幽默的生活家》这本文集中,分为“人间山河”“半斤幽默,八两悲情”“总有些人常在心”“一些小感慨”“心怀领略过生活”五个部分,在这五个大的章节里全方位展现了老舍散文创作的精华,还原一个幽默、亲切、朴质的生活家。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沉浸在《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里,可老舍先生的散文也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老舍先生的小说可以让读者深入的了解他的艺术观。而他的散文则是体现了他的真性情。老舍绝对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从他的这并不文集里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讲都不是绝对的友善和真诚。
读老舍先生的散文很轻松,读文的同时有种喝一杯好茶的感觉,书香似茶香,仿佛在袅袅升腾的烟气中品味人间的四季冷暖,柴米油盐。老舍先生的散文散发着独有的魅力。读的时候很轻松,但读他的文字往往有种余音绕梁的感觉。对于他笔下记录的人和事,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们不曾见证和参与,但他的文字留存了下来。
我个人向往他笔下的那种生活,或许是由于大时代的关系,我特别喜欢他笔下的济南、诸如趵突泉等这些地名地点都是令我十分的神往。老舍先生作品里他的语言也是别具一格,这就是他独有的语言魅力。老舍先生的文字极其幽默有韵味,不管是他的《茶馆》亦或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他所向我们展现出来的语言魅力都是无人可比的。
对于近代作家我个人最喜欢的有两个人,一位是钱钟书先生,一位就是老舍先生。现下重读先生的散文作品,更是感觉他的文字常读常新。钱钟书先生的幽默和老舍先生的幽默是不同的,两者的态度亦是不相同。但两人所展现出的魅力,则是是深深的吸引着读者。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四
幽默的人可以当一个生活家,一个会生活的人也可以成为幽默家,热爱生活才可以处处细观察,也有这样那样的人,恼人的、欢喜的、人若是都会主动的幽默,多有趣,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大多数都死板,毕竟,没几个人可以跳出框架,宁愿做一个行尸走肉,行为乖张,哼。
读书,按照对老舍先生文章的理解,大致分为:我读的懂的,我看不懂的;我喜欢的,我不喜欢的。对于看不懂的书,就感觉书在瞪我,我也在瞪它,拟人化不要和看不动的书较真。真要问我哪本书好,哪里精彩,人又不是机器,把书刻在脑子里,读别人的书或许有我不知道的地方,还幽默的比较了自己的和别人的哪个更好,不存在的,我还怕老婆,时运也不济,只是一个读书而已,列那么多干什么,不求甚解。
听到老舍,我大概第一个就会想到《四世同堂》,抗战沦陷期的北平,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复杂交错的人性,京城里遛鸟养花的爷儿,在儿子儿媳相继被迫害之后,开始反抗起来,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战争的面前,脆弱不堪,必须开始思考民族文化的何去何从,他超越历史的眼光,以小见大,人民如果摆脱不了奴隶思想,接受新思潮,只能挨打。《四世同堂》就像是时代“饥荒”之下,当头棒喝,敲醒万千中国人,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老舍,原名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改为舒舍予,舒字拆开为舍予,也有“舍弃自我”的意思,达到忘我。小说家、作家、戏剧家、生活家、幽默家等,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他一生都在忘我地工作。生于国难之时,接受新思潮的他,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的作品,企图唤醒民众,在战争中创作,以战争为背景,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现实命运。
看到这本《幽默的生活家》,重新让人想起那张先生伏案工作,题材选自于市井生活,琐碎小事,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矛盾斗争,诙谐幽默的语言,让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和意趣。含冤投湖,恢复名誉,作品传播广泛,真正的大家,必须饿其皮肤,空乏其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老舍伏案工作
正话反说,有时候,看起来真是有趣,单单就《话剧观众须知廿则》来讲,入场携带柑橘、瓜子、花生,以便弃皮满地,最好携带火锅一个,观剧时务须打架一场,嘲笑别人的失误、不摘帽子挡到别人、迟到影响别人等,每一个看来都能让人笑出声,那时候看话剧,现在大多看电影,若是可以这样随意不注公德,那可堪比菜市场一般热闹,吵闹的、打架的、吃火锅的、迟到的、孩子哭闹等等,这戏,怕是看不了喽。
人民艺术家的幽默,反讽社会负面,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生活家,也是一个逸趣横生的幽默家,文章接地气,曲折明朗。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五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这些是从小学时开始在语文教材中接触老舍的作品时起就一直在反复记忆的,无论如何都错不了。作品呢,记得以前的课本中有《济南的冬天》《趵突泉》《骆驼祥子》(节选)《茶馆》(节选)以及《龙须沟》(节选)等;现在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公认的语言大师,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应该有更多的作品入选,这是应当且必须的。老舍先生的作品,是可以列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其中的。
《幽默的生活家》精选了老舍的散文作品57篇,具体来说分为游记闲谈类的“人间山河”系列、生活小品类的“半斤幽默,八两悲情”系列、人事回忆类的“总有些人常在心”系列、由生活而发感慨的“一些小感慨”系列以及“心情领略过生活”系列。大致说来,有情、有趣,耐人寻味,是共同的特点。
老舍的一生,当过老师,搞过创作。他当老师当得非常认真,搞创作也是作品很多。老舍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生活场景来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他的作品大多也取材于北京市民生活,对北京的风土人情反映得非常充分,可谓“京味”十足。可以说,老舍的写作,是忠实地实践了为人民写作这一初衷的,从始至终都是这样——所以,“人民艺术家”称号名至实归。
老舍的文学语言很有特点,执著地深深根植于人民大众。他曾经说过:“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从他的作品中,散文也好、小说也罢,包括话剧作品,其中的人物语言都是加工提炼过的北京白话。老舍作品善于运用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表达出了一种气息醇厚、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的特点,生活气息迎面扑来——相对于小说作品、话剧作品重在写人写事,人物性格通常都很鲜明、富于个性,从散文作品中更可以见出老舍的文学语言的追求和关注。
季羡林先生说,老舍的作品,总是有“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这个比喻非常恰当,在《幽默的生活家》这本老舍的57篇散文作品里处处可见。比如《济南的冬天》里最后,说:“坐在河岸上,看着它们在空中飞,听着溪水活活地流,要睡了,这是有催眠力的;不信你就试试:睡吧,决冻不着你。”表面上是在写冬天的鸟儿,其实更是在写人自己的心情,一种明快、灵动的心情——在冬天里,这尤其难得。比如《有了小孩以后》,还是在最后部分说:“一看胖手腕的红线,我觉得比写完一本伟大的作品还骄傲,于是上街买了两尊兔子王,感到老道,红线,兔子王,都有绝大的意义!”语言确实很生活化,还很自在,一点也不讲究——或许这就是一种讲究,自觉的讲究。
例子是举不完的,那就自己好好去品味一下吧。书名取名《幽默的生活家》,这是在说老舍自己。在今天的环境下,能够成为一名“幽默的生活家”,那可是难得多了去了!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六
中华民族一直被苦难包围,人民已经很皮实了,练就一身本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苦中作乐”。 幽默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这种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一把尚好的宝剑,它削铁如泥的刀锋是经过千磨万砺才能拥有的一样。 幽默从哪里来?当然是从生活中来。 读老舍的散文就有一种在和生活的骨灰级玩家过招的感觉。 此次阅读的版本有点特别。封面简单而又生活化,不过度追求新意而设计得抓人眼球,淡而有味,这是很好的。 正如老舍自己所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然后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这种生活的智慧,能于幽暗处见光明,能于曲折处见正直。好一个变而不猛! 裴多菲愿意是急流,而我愿做一条款款向前的小溪流,一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嘴里唱还着歌。每一次转弯都能遇见别样的美景,得之吾幸。 好比这次读老舍,就是转弯处遇见的意想不到的美景。 读书是个人的事,但是遇见好书却无法不与同伴分享,何况还能共读一本书呢? 感谢友人的偶然之举,实在令我狂喜好一阵子。 翻开书的第一页,入眼的是我看不明白的油画,但其中文森特·梵高的两幅作品使我印象深刻。《饮酒者》和《卧室》。一副有人一副没人。两幅画都描绘的是十分普通的生活场景,而恰好是这样的真实生活的气息最能打动人心。 大艺术家莫不是有着对真实生活的细致体验与细心观察,方能于平淡无奇中显出永恒之真理。 比起虚构类的小说,我更喜欢读书信集和散文,那些细碎的语言里充满着生活的本真状态。老舍散文的高明处即在于此。 譬如,人间山河篇里的想北平一文,与林语堂先生的动人的北平对比起来阅读立刻可见其差别之明显。老舍的北平是和母亲同等重要的存在,说着说着,想着想着就要落泪的。那句“好,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多么孩子气,可情感又多么的真挚呀!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因为悲所以喜,这似乎很矛盾,但是中国人的智慧恰恰相反,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就是幽默完了,好像所有的艰难困苦就都过去了一样。可这半斤幽默为何如此沉重?哦,里面还有八两悲情藏着呢!如何不重? 就像老舍戒烟,对于重度烟草依赖症患者来说戒烟何等痛苦,可是没钱买烟更痛苦,好家伙,下定决心戒烟吧,省事儿!哪成想这烟岂是你说不抽就能控制得住的呢?戒烟就是自己跟自己摔跤,打赢打输总归是自己遭殃!最最痛苦的是,没有烟创作也进行不下去,在绝望与毁灭之间摆荡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所以那句话怎么说的,要戒烟先自杀吧! 这种调侃当然是因为无奈,因为不得已,任何人遭遇同等不幸,都不见得会比当事人做得更好。所以,能做到不怨天尤人还能苦中作乐,这大概就是罗曼罗兰所谓的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吧! 整本书我最爱的篇目排名第一的当属<读书>篇。 读什么我有我的态度,怎么读我也有我的方法,我既不愿和不想读的书干瞪眼,也不能叫不懂的、使我糊涂的、没趣味的书管着我!听听,这不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说的叛逆话吗?别急,还有呢! 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哈哈哈,真顽皮啊!可是深得我心。 为什么呀?“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这样的自私管什么对与错呢?好读书,不求甚解,乐在其中不是更重要吗? 最后想说,作为“人民的艺术家”,老舍对于劳动人民的关切和悲悯无需赘言,他的小说就是他的艺术观,而他的散文则是他真性情的写照。我喜欢他的这种率真,更钦佩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应对苦难时显露出的智慧。这种将忍受变为享受的智慧将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个中滋味,需得慢慢品尝。愿你我此生都能感觉到真切的活过。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七
老舍先生的文字有两个特点,幽默和深刻!他一生写作 800 多万字 ,生活的角落都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踪影。凡事皆可写,凡事皆可乐,凡事皆有意义,所以我常常在他的文章里看到熟悉的“身边人和身边事”,莫名就有一种亲切感。
老舍先生被誉为公认的幽默大 师、语言大 师,他的作品包括各种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话剧剧本、诗歌、京剧、相声,读过一个老舍,你就算见识了半个中国文学领域。老舍先生的作品非常多,除了我们熟知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话剧《茶馆》等,还有很多“有趣”的文章,比如《考而不死是为神》、《有了小孩以后》、《婆婆话》……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 里挑一。我们不禁好奇,老舍先生骨子里究竟是个怎样有趣的人呢?答案可以从这本《幽默的生活家》里窥见一斑。
这是一本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集,数十篇文章,上百个人物和故事,都被一个主题词串起来,那就是“幽默”。拿里面的一篇《有了小孩以后》举例:
语言的幽默是幽默。“小女三岁,专会等我不在屋中,在我的稿子上画圈拉行……”,“小儿一岁整……张口展览上下四个小牙。”谁听了不脑补?不莞尔?
题材的幽默也是幽默,有了小孩的夫妻过着鸡飞狗跳的日子,从前是,现在也是,这是没孩子之人的幸事吗?不见得,“小孩使世界扩大,隐藏着的东西都显露出来。”天生的母性、耐性、甚至人性,通通一股脑冒出来了,懂得去做别人的依靠了。老舍先生如是说:“爱他们吧,嫌他们吧,无论怎说,也是极可宝贵的经验。”人生总要经历得多,才能活得精彩,懂了、捋顺了,宽慰了自己,也就不是事了。
老舍先生的文章从来不过时,常读常新。这篇文章我在结婚前读过,当时觉得有了小孩以后的生活是乱套且麻烦的,还是躲着点好!再读就是我有了小孩以后,痛并快乐着,那是一种开疆扩土的新体验,总会有云淡风轻的那天。
老舍先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幽默的生活家”,一篇文章就让我生了很多的欢乐与想法。接下来还有几十篇这样的“幽默”文章可赏析,而这本书也会留在我的案头,陪我笑看生活的纷扰……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八
去了一趟重庆,体验了一次别样的生活。准确的说,原本是打算去重庆好好的吃上一个星期的,还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完了完了,这一周下来我回家不得肥个十来斤啊,结果去了重庆才发现是我自己想多了。
首先重庆作为一个山城,基本上城市里的道路很多都是坡地,爬上爬下的非常浪费体力。其次我居住的地带属于一个旅游中心地带,四周的马路基本都是单行线,因此对于一公里左右的目的地,我都直接选择的徒步。因此,不论我在重庆的一周时间里吃了多少的东西,可是因为我运动量也增加了,所以我没有胖!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终于体验了一把山城的生活,而这在我平时居住的武汉是无法体会的。对我来说,生活就是去不同的城市体验,然后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更开心。换句话说,生活如此多娇,还不赶紧的到处走走看看瞧一瞧?当然,因为到了重庆游玩了一番,所以在看老舍先生的散文集《幽默的生活家》的时候,就会有那么几分的感慨。
《幽默的生活家》收录了老舍先生五十年里写的各种散文,被称之为老舍先生的压轴作品,而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的名字,也都非常的好听:人间山河;半斤幽默,八两悲情;总有些人常在心;一些小感慨以及心怀领略过的生活。从每一个章节里,我们都不难看出这个章节里的散文内容,大概是是属于哪一些。比如人间山河,则以一些风景人文类的散文为主,而老舍先生写了《济南的冬天》、《趵突泉的欣赏》、《大明湖之春》、《在成都》……我最喜欢的章节是最后的章节——心怀领略过的生活,这个章节,和生活有关,比如花要怎么养的《养花》,或者说,如何去选择信鸽来饲养的《小动物们》以及《小动物们(鸽)续》。
老舍先生的文字,在读书的时候就接触过了,只不过当年太小,并不懂得生活中的那些有滋有味。学生时代嘛,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赶紧放学,然后撒丫子的到处狂欢。没有电脑的童年,一切都是有意思的,跳皮筋拍洋画跳房子……哪一天回家不是满脸泥巴笑得开心而又畅快?长大后,忙着成家立业忙着工作,忽然觉得生活怎么就忽然的平淡了,并且没意思了?我看着老舍先生的《幽默的生活家》却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把生活过得不幽默了,不然我又为何会有如此的想法呢?
看老舍先生的文字,会觉得很轻松,因为在老舍先生的文字里,我能够看到这个世界。老舍先生说“总没学会写游记。这次到昆明住了两个半月,依然没学会写游记,最好还是不写。”可是说归说,老舍先生却还是把昆明的这趟两个半月的时间,给认真的记录了下来。所以我看到老舍先生去了翠湖,看湖里的荷花开的正艳;在西南联大做了讲演,而第一次讲演还遇到了闻一多作主席;在龙泉村和十多位研究生相遇,最后窝在房里写剧本;去洱海,看湖上的渔帆,看喜洲镇这个奇迹。
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关于各种生活中养花养草的章节,大概是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也曾经养过很多的多肉植物的关系吧。多肉植物说好养也好养,说不好养也不好养,夏天太热了不行,冬天太冷了不行,水给多了不行,水给少了还是不行。总的来说,虽然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看上去很多,但是每次看到自己亲手培养的多肉植物旺盛的成长的时候,还是会觉得特别的开心。生活里很多的感悟,都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上面领悟的。培养植物,需要的是爱心,同时还需要时不时的去查看自己植物们的状态,因此从种植多肉上面,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是,我的人生记录里,多了很多的绿色,特别是春天的时候,那种新叶子茁壮成长的繁荣模样,会让人觉得这所有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老舍先生因为爱花,所以养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颗好花生病欲死是件很难过的事。”不仅如此,看到花花草草生虫除虫也是一件让人颇为头疼的事情,毕竟处理方法不当的情况下,除虫事小,除花事大。看老舍先生念叨着养花养草的琐事,会觉得特别的接地气,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总觉得嘴角不自觉的就会上扬。毕竟,“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老舍先生的文字,读起来很顺,给人的感觉也很柔软。如果说散文是一种生活的碎碎念的话,那么老舍先生的散文,则是这些碎碎念里最动人最让人容易被吸引的小故事了。老舍先生的生活,有趣而幽默,他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聚集在了他自己最热爱的文字里,让我们从文字里看到他的世界,看到他的身影。那些嬉笑怒骂,那些童趣还有生活,无时无刻的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如此多娇,生活如此美妙,如果不享受人生的话,实在是白来人间一趟。
哭着,笑着,偶尔风趣,始终真诚。是了,这就是《幽默的生活家》。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九
上个月是母亲节,大街小巷里铺天盖地是母亲节相关产品和活动的广告。而到了母亲节那天,朋友圈就会出现许多的对母亲的告白。读了《幽默的生活家》老舍写的《我的母亲》以后,才发现那些浮躁的关于母亲节的东西是那样虚无,而老舍那朴实的文风,却字字含情。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起码经历过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事生命的教育。”
老舍笔下的是一位极其平凡又伟大的母亲,老舍的家境并不好,当他小学毕业后,亲友希望他去学手艺,帮助母亲养家,而老舍偷偷考上了师范学校。他并不是不愿意吃苦,那时候的师范学校供给制服、饭食、书籍和宿舍。母亲知道他考上以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尽最大能力筹到了当时的巨款——十圆保证金。
生活的艰难并没有让母亲强迫孩子放弃梦想,反而尽全力去帮助他圆梦。而在那个艰难的乱世里,母亲并没有因为老舍而享福,反而在老舍流亡在外之时离世,当老舍知道以后,已经时隔一年。
老舍出生底层家庭,尝遍了底层人民的苦,而他爱读书,也成为了“写家”,老舍理解人民大众的苦难,感同身受。他的文学成就巨大,是一位人民艺术家。
在动荡的年代里,他没有放弃生活,反而充满热情,成了一位幽默的生活家。他爱好写作,爱好种花,喜欢养猫,观察动物。他的文字朴实诙谐,简单又引人深思,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一股股鲜活的生机,又充满深情。
关于老舍,小学课本上记忆最深的是《趵突泉》,之后就有《济南的冬天》以及后来读到的《骆驼祥子》。老舍这个名字很亲切,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老舍一生笔耕不辍,作品众多,如果不是那年的投湖悲剧,他已经是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
老舍的文学成就很高,而他本身是一个很幽默的人,非常热爱生活,喜欢种花喝茶。老舍以苦作乐,笑对生活,形成自己的生活哲学。
面对悲苦,老舍选择了用笑来代替哭,这并不是说,情绪颠倒,而是用笑来化解悲的情绪。
在《婆婆话》一文里,老舍提到自己到了三十四岁才结婚,在那个时代里,三十四岁已经属于大龄,而老舍迟迟不结婚的原因是觉得自己挣钱不多,“而负担很大,所以不愿再套上一份麻烦。”
老舍对待婚姻颇为理智,不会人云亦云,也不管自己的经济是否到了负担一个家庭的时候,到了年龄就结婚,像如今的许多年轻人,自己上班的工资自己都不够花,攒不到钱,结婚时,只好等父母掏空了家底来为婚房付了首付,才结婚,结婚后,还未做好准备,宝宝又出生了,忙得焦头烂额,又还得向父母伸手。
不少人的婚姻,是由于家里催促,才匆匆成家,弄得疲惫不堪。
老舍说到结婚后的经济问题,“现在,如果再有人对我说,俩人花钱不见得比一人多,我一定毫不迟疑地敬他一个大嘴巴子。俩人是俩人,多数加S,钱也得随着加S。”“公园,电影场,绝不会有‘太太免票’的办法”。
老舍说到“至于娶什么样的太太,问题太大,一言难尽。不过,我看出这么点来:美不是一切。太太不是图画或雕刻,可以用审美态度去鉴赏。人的美还有品德体格的成分在内。”,有些男人会想到底要娶一个什么样的妻子?老舍则认为美并不是一切,尽管多数男人都希望自己娶的是一位女神,但到头来都去娶可以操持家务的妻子。老舍的意思,应该就是“娶妻当娶贤”罢。
老舍说自己“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无趣的,他都放下,他说自己不能被图书管着。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不能强迫自己去读一些读不懂的东西,这样读书,过程很痛苦,读完也未必有所得。
有时候也并非只读自己有兴趣读的书,偶然有一些干货十足的书,也是值得学习的,可以增长知识。
《幽默的生活家》一共分为五个部分:人间山河、半斤幽默,八两悲情、总有些人常在心、一些小感慨和心怀领略过生活。读下来会发现,有一些名篇出现过在小学课本中,例如《趵突泉》、《济南的冬天》和《落花生》,这些经典文章,重新再读,品读老舍的文字,重新领略其中滋味。老舍是一个真正的幽默生活家,经历过悲苦,依然笑对生活,我们也应当学以这种面对生活的态度,笑看人生。
幽默的生活家读后感篇十
那些年我读过的老舍
捧起《幽默的生活家》,封面上背着手仰望生活的可爱形象,我摩挲着封面上仿佛能随风飘扬的柳枝陷入了沉思,那些年我们在课内、课外读过的老舍一幕幕在脑海里闪过。
犹记得,课本上没有风的济南的冬天,装点着小雪,青黑的矮松顶着一髻儿白花,秀气的小山在夕阳下害了羞,可爱极了。纯洁活泼的趵突泉,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使我看见大自然的奇妙与伟大。
犹记得,在热闹非凡、繁花似锦的北平,人高马大而势单力薄的祥子挣不过时代的混乱,挣不过个人的局限,更挣不过人性冷漠、堕落的嘴脸。在精彩纷呈的日出中,听节奏分明的鼓点,想那被苦难啃噬的劳苦大众的命运,凄楚悲怆,再难看见黑暗人间的希望。
犹记得,在战争肆虐的年代,有的人站起来,有的人走出去,还有的人选择灭亡,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就是良心最好的明证!同根不同人,四世同堂的大家族成了五千年文化的小缩影。
犹记得,裕泰茶馆里来来往往的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官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还有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生逢乱世,人不如犬的悲凉沉郁。
那些年我读过的老舍,故事发生在北平穿越时光的胡同里,香片茶的韵味还在口中,在混乱的时代中颠簸流离,浮浮沉沉的命运里,读出的是老舍的真诚和不忍。
翻开《幽默的生活家》,迎面扑来的是一世真诚,两袖幽默。
他用步伐丈量人间山河。
看小雪下济南的冬天,赏一汪生机勃勃的的趵突泉,站在大明湖畔,没有夏雨荷的等待,有的是蒲菜、茭白和白花藕的阔气;往西至成都,因抗战而受苦,为气节而不肯折腰的友人短聚,听川剧、扬琴、竹琴的细腻与复杂;往南至广州,花开满院,诗意满院,生活别有一番生气。
跨越大江南北,心心念念的依然是北平的一草一木,不需要巴黎刺激的咖啡和酒,只要香片茶氤氲出温和的香气。像爱母亲一样爱北平,说不出个所以然,想得深了就会孩子气地落下泪来。那纯真,是心底最深的依恋。
他用半斤幽默,八两悲情看人世悲喜,用质朴真情怀念至亲好友。
当孩子把贵得吓人的油彩画成脸谱似的花脸,把幽默变成了油抹;当搬家折腾一个多月的心酸,敲定之后才发现不如意之处就堵在门口;当火车上遇见一路紧张又死鸭子嘴硬的旅人。
生活的脚步推动着人事变迁,母亲用“生命的教育”抚育他;宗月大师用好爽慷慨,乐善好施帮助他;梅兰芳先生、许地山先生用真挚的友情温暖他。生命的旅程人来人往,母亲血汗的灌养,无法回报成为泣血的遗憾。
他用心怀领略过生活,带来一些小感慨。
生在北平,长在北平,北平的春节,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北平的生活,花生比瓜子有劲儿,兔儿爷比别处鲜活。厚实的文化土壤,帝都的水土浸染,就连读书、写字都更自在。读书只求一点灵感,没趣味的书、使人糊涂的书不读,不能叫书管着读者,更遑论要记住书上的句段内容了。
老舍那点孩子气的坚持,带着纤尘不染的纯真,带着走过生活浮沉的坚韧,也带着看透世事的幽默,不叫生活的苦难磨掉心底的坚持和勇敢。这是他面对生活最好的姿态,更是热爱生活最好的模样。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立春,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他却说自己给家里带来去灾难,还“克”死了父亲。是母亲用血泪抚养,是刘大叔的慷慨资助,才有了后来长大成人,学成一家的自己。
他给自己改名舍予,含着舍弃自我之意。在生命最初的跌跌撞撞中,苦难似乎看不到头的岁月中,是母亲、家人和亲朋的一针一线扶持自己艰难成长。在他心里永葆着母亲给他的质朴与勇敢,在成长的道路上绝不后退。
因着他艰难的成长环境,他的目光总是停留在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生活上。底层的生活,像风吹浪涌中的一叶扁舟,常常在巨浪中举步维艰,带着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也有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渗透着人性最可亲、可敬的善意和坚韧。
穿越时代的波涛,踏浪而来,他用质朴纯真、雅俗共赏的语言写就一幕幕接地气的故事,写就种种人生无可奈何的悲喜,舍予成人,成为最接地气的“人民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