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读后感精选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30 02:35:25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7-30 02:35:25   小编:

本文探讨了朱子心学对官能、性理和工夫的新理解。通过对朱子心学思想的深入解读,揭示了其对人性本质、情感体验和修身养性的独特见解。文章认为,朱子心学不仅是一种学术思想,更是一种关于人性和修身的哲学体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读后感第一篇

该书以“心”为核心关切,对朱子心论诸议题展开了由浅入深、详实完备的诠释与探讨。该书看似论心,实则以心达性,以性察心,在心与性之间取得了一种相称的平衡。具体而言,该书不仅以严密的框架和精细的论述呈现出朱子心论的更完备的面貌,而且通过新颖的致思路径化解了朱子心性论研究中易陷入的“心”与“性”含混不清的逻辑陷阱。在这种对心性关系的探讨,在现今一众朱子心性学研究中是难能可贵的,是真正对朱子学研究有推进作用的创新成果。 创新之余,该书在求真求实一点上亦是学术成果的典范。该书文献基础深厚扎实、援引合理规范、论述语言清晰明确。同时,该书在呈现完整的研究内容之余,能够自觉将“心”这一研究对象置于“经世致用”的现实背景之下发掘其实际意义,对专业领域内外的读者皆有助益。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

评价人数不足

李毅 / 202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读后感第二篇

据《朱子年谱》记载,朱熹大约在五六岁时就发出了“天体是如何?外面是何物?”的终极问题,无独有偶,另一位与朱熹共同闪烁于南宋思想界的双子星——陆九渊,也在差不多相似的年纪提出了“天地何所穷际”的宇宙之问。对于“天道”和“宇宙”的沉思成为了二人哲学的出发点,虽然在观点和路径上有所分歧,但他们都注意到了人类心灵对于哲学终极问题的重要意义,陆九渊因此发挥出了影响后世至深的心学。而朱熹虽然对心灵的分析细致入微,圆密弘大,不由得令人拍案称奇,却在历史中遭遇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误解。这些误解固然创造了丰富的学术生态,也构成了中国哲学的重要部分,但对于朱子本人的思想来说,缺少笃实而又精准的理解与呈现总归是一种缺憾。幸而,本书向读者们提供了一条通往朱子心论的门径,得以一窥朱子心学的平实、精美与深刻。

在哲学史的直观印象中,谈起心灵,总会不由自主地将陆九渊的心学作为参照。似乎朱子并不是心灵的首要代言人,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性理”与“天道”似乎才是朱熹一生的荣耀与窠臼。不比陆九渊“冲决网罗”的豪迈,面对心灵,朱熹显得更加谨慎与仔细,误解者将这份谨慎当作“以理杀人”的枷锁,殊不知,在谨慎背后的,是一代大儒对人类心灵体贴入微的关怀。象山的机锋时能让人顿悟心体的无限气象,但是在面对纷杂的世事现象时,一句“简易”却将上智心灵之外的常人促逼回茫然的角落。朱熹则不厌其烦地将心灵的种种差异区别开来,并给予每一个心灵以通往与自我同一的超越之路。众所周知,人类心灵的复杂性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越来越被感受到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进入现代以来,单一的人性论不再能维系往日的价值秩序的原因之一。我们难以想象,朱子是以一种怎样坚韧的心态,在坚持对人类心灵自信的同时,俯下身来对每一个或病态、或畸曲、或处在自我分裂的痛苦之中的普通心灵加以启迪、滋养与提升,为其安顿好一个兼具诗意与明德的远方。本书不仅是在理论上为我们再现了朱子这一伟大的心灵工程,也让读者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引起了一些共鸣。面对现代性所引发的病症,朱子并不是在向我们提供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而是有待于读者在理解朱子的同时唤起心灵的无限可能,正如朱子所说:“心虽是一物,却虚,故能包含万理。”作者以扎实的文献分析为基础,步步为营,由实向虚,逐渐打破了古今的限隔,触及到了现代性的根本问题,“弥纶天地,该括古今”,这不得不说是对朱子心论的又一次印证。

我们并不是在西方哲学的意义上来接触和回答现代性问题,而是在中国哲学的独特的追问方式中进入了现代。正当读者考虑是否要为中国思想配上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或现象学的鞋子时,本书却已经趟出了一条新路,即:以时代为观照,以文本为阶梯,以问题为线索,恢复中国哲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巨大解释力。唯有现实的问题才能激发心灵的生机与活力,也唯有在理论的无尽想象中才能发展心灵的无限可能,我想,这也许就是“实谈心性”的魅力。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读后感第三篇

问题、方法与旨归:《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札记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固定表达不仅加深了思想体系二元对立的鸿沟,也使得历史脉络中思想家的丰富面向被遮蔽。事实上,无论是程朱还是陆王,都无法被简单化约为理学或心学。钱穆于《朱子新学案》中提出,“最能发挥心与理之异同分合及其相互间之密切关系者盖莫如朱子。故纵谓朱子之学彻头彻尾乃是一项圆密宏大之心学,亦无不可。”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金春峰(《朱熹哲学思想》)、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中国心性论》)、陈来(《朱熹哲学研究》《宋明理学》)、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吴震(《朱子思想再读》)等学者都有类似说法。然而在朱子心论方面,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寥寥无几,诸多学界新的探索也有待整合。

由此,《从官能、性理到工夫———朱子心论新探》应运而生,该书认为朱子心论主要包含十四个子论题:心与知觉,心与思、情、意,心灵差异;心具众理,心与理一,心统性情;心之特点,明德说,未发已发;人心道心(含理欲),心与善恶;敬,致知格物,知行。进而该书将诸议题依次总结为“官能”“性理”“虚实动静”“身体与善恶”“工夫”五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原始要终的部分。其中“心与知觉,心与思、情、意,心灵差异”一起构成“官能视域中的朱子心论”;“心具众理,心与理一,心统性情”一起构成“性理视域中的朱子心论”;“心之特点,明德说,未发已发”一起构成“虚实、动静视域中的朱子心论”; “人心道心(含理欲),心与善恶”一起构成“身体、善恶视域中的朱子心论”;“敬,致知格物,知行”则一起构成“工夫视域中的朱子心论”。

从这种严整的编排中可以看到作者的问题意识,即如何使原本只有“实质的系统”的朱子心论同时具备“形式的系统”。具体而言,这一问题可细化分列为:

1.在“官能”方面,朱子之“心”与“知觉”“思”“情”“意”之间的关系,以及朱子对人类心灵官能差异的看法。

2.在“性理”方面,朱子“心具众理”“心与理一”“心统性情”三个命题的内涵。

3.在“虚实、动静”方面,朱子“心之特点论”“明德论”“中和新说”的理论内涵。

4.在“身体、善恶”方面,朱子“人心道心论”和“心与善恶论”的内涵。

5.在“工夫”方面,朱子作为工夫纲领的“敬论”“致知格物论”以及阐述二者关系的“知行论”的内涵。

以第一部分为例,作者首先切入朱子心论的地基,即从界定朱子之“心”展开相应的问题链:心是否等于“知觉”?——心等于知觉的话,心(知觉)是否等于知觉之能?——心(知觉)等于知觉之能的话,心(知觉之能)是怎样之能?——心是“知(认识形下)-觉(领悟形上)”之能的话,心(“知-觉”之能)具体包含什么?——如果心(“知-觉”之能)具体包含“思”能、“情”能、“意”能,那么所有人的心“自婴儿至于老死”都是可以运用为“思”能、“情”能、“意”能的“知—觉”之能,该如何从体用层面分析?——人类心灵之间在官能构成和自我认同方面否相同?

在分析问题时,作者遍检朱子著作,竭泽而渔,从文献可靠程度、句法语义等方面进行定位、实义考察并申说,比如在讨论心是否等于“知觉”时,作者检出朱子对心的四处定义,从句法语义上判定前三处定义均支持“心等于知觉”,而第四处“有知觉谓之‘心’”(《朱子语类》)则看似支持“心仅仅是有知觉而并不等于知觉”。作者认为前三处所在文献更为正式可靠;而且朱子在这里以及其他含有“心有知觉”之意的言论中,都没有进一步说“心还有某某”;另外《语类》中也随处可见“心等于知觉”之证据。在《中庸章句序》中“心之虚灵知觉”也似乎支持“心仅仅是有知觉而并不等于知觉”。然而作者认为此处的“之”并不等于“的”,“之”还有“作为”的意思,如“理之所以然”;另外下文“人心、道心之异”归为“所以为知觉不同”可以反向确定“之”的“作为”意;并且,在朱子《文集》《语类》中也有“心之知觉”的表达,均为“心作为知觉”的意思。经过细致扎实的文本分析以及缜密的逻辑推理,作者对历来语焉不详的问题“心是否等于知觉”作出了明确的回应:“心等于知觉”应该才是朱子本意。在基本面向明确后,作者又从“性理”的视角、心之“虚实”“动静”的特点以及人心道心论与心与善恶论深化朱子之“心”,最终通过“敬论”“格物论”“知行论”落实在工夫实践。无论从官能分析到身份认定,还是从特点描述到善恶溯源,最终都是归结于心灵的改变和恶的消除。由此,我们会看到该书的根本关切在于如何“实谈心性”,即实谈朱子心论(作者详细讨论了为什么采用“心论”而非“心性论”的说法)。作者在自序中对“实”有所说明:

所谓“实”,有三个方面的义涵:一曰“着实”,是指本书对于朱子心论诸概念、命题及其内在理路,皆力求给出清晰、明确、透辟的当代阐释,努力做到“打破砂锅问到底”“文章不写半句空”;二曰“实践”,是指本书所言不是单纯地从朱子著作的故纸堆里“爬罗剔抉”出来的,而是笔者如阳明所说的那样“把他的说去用”,依照朱子所言切实地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在此基础上全面而审慎地结合其言论总结出来的,也不是“出版即完结”的,而是意在继续为自己和一切同行者提供指导、进而形成实践和理论的良性互动的;三曰“经世致用之实”,是指本书坚持将“心”置于“事物”尤其是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背景下,讨论“心”在事务中的表现,讨论家齐、国治、天下平的任务对于“心”之资质的要求,以及普通心灵如何获取相应的资质、上智心灵如何保有相应的资质,因而本书对于有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的人达成其志业,具有根源性乃至直接性的指导意义。

仔细翻检,不难发现该书字里行间遍布“实意”。理论往往是抽象晦涩而枯燥的,但是一经“实谈”便足以长青。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