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9 12:50:28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19 12:50:28   小编:

《孩子的教育》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作者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是父母家庭教育的责任。文章强调了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通过合理的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有思想、有担当的人。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一)

父母不是天生的,要想教育好孩子,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看了无数的教育类书籍和节目,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理解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我十分认同一个人的观点,他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推动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和教育,丰富了人格的创造性内涵。 主要著作有《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理解人性》、《自卑与超越》和《孩子的教育》。 对于育儿法,我推荐的就是他的《孩子的教育》。

这本书涉及了许多育儿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多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孩子的青春期与性教育”……。 从个体心理学理论出发,为父母和学校提供儿童教育成长指南,帮助他们解决育儿中的难题。

书中的重 点内容有很多,我先指出两个关键。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二)

好好好,最近看的这类书多多少少都有收获,光尘的这个系列也确实质量较高。孩子的教育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在真正亲身经历之后。本书核心在统一人格复杂的大背景下去研究孩子行为才会有所收获,分诸多章节循序渐进,每部分都有案例辅助,最后也有专门的案例分析,其实我感觉都是比较理想化的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加深了解后推翻曾经的猜测。

本书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孩子的社会关系、人生观和性。一以贯之的方法是个体心理学,根据孩子的表现总结出性格特征来分析。作者引用苏格拉底的话“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因此当面对一些状况的时候不要试图去问孩子,他们往往无法给出理性有价值的回答。就算我们从小就学习要诚实守信,也无法抵御趋利避害的本性,尤其是在成功蒙混尝到甜头之后,而我们的推断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有些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其背后不存在严格的因果关系。孩子对外物的理解决定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行为受制于自己的经验,就像附录中的分析一样,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远比案例复杂。作者一直强调制度下的惩罚是无用的,我在培训过程中也始终被要求给孩子引导,甚至尽可能的用正向的语言去表达。还挺感慨的,苦口婆心十句话不如惩罚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实就是只有年轻的老师才保持热情。要避免不负责任的“预言”,否定孩子可能会带来恶性循环。

孩子渴望被肯定,喜欢优越感,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在正确的方向上。现在已经越来越难见到死读书的人了,提倡多元发展其它技能或爱好,顺便推荐一下哔哩哔哩公益的职业与梦想课,可能这是最百花齐放的一个平台,其实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未来有什么,也没想过未来会怎样。青春期与性教育是很多人难以启齿的问题,鼓励学生之间建立友谊多交流,还要辨析网络上大量信息的合适性。

物质条件带给孩子的影响很难改变,因而转变去鼓励孩子去解决问题并培养社会情感、语言表达能力。从附录1的自测表可以看出这本书更倾向于关注“问题儿童”,像自卑懦弱、口吃、左利手等等,还有符合时事的多胎家庭影响,它是面向更多读者的内容。最后还对学校教育提出很难实现的建议,让测验不重视成绩而是学生心理状态反映,让教学倾向于充分了解学科目标和应用价值。前者我们曾做过长达20页的前后问卷测试,学生的认真程度与问题设置让结果分析的价值很有限,至于后者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疲于成绩与考核的现状下会格外艰难。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三)

本书已在讲述完整而独特地看待每一个孩子,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和成人的教育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自我认知和自我引导,但又略有不同:对成人教育而言,引导只是基础手段,但孩子还未发展成熟,所以成人对孩子的引导至关重要。

破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特别关注孩子心理相关的问题,不仅是理论本身的发展需要,还为了揭示成人性格和成人行为。不同于其他心理学体系,个体心理学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强调人格的统一性,研究人格的发展动态和表现形式的变化。个体心理学是科学的知识,从错误和失败的经验中总结而得,是实践的智慧。

如果把个体人格比作一幅画,那我们恰恰到 人格具有统一性。每个个体的行为既反映着人格,又受人 而非客观地思考。 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们根据既定目标和生活方式而思考 能力。这个目标是我们的人生指南,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个体心理学强调用孩子的社会化程度来衡量他们的成长程度的,借此能更加容易地了解和评估孩子的生活方式。通过观察孩子的生活问题可以看出他们是否已经做好了“正确的”准备,即是否具有社会情感,比如是否有勇气、是否有理解他人的能力力、是否有积极的目标。接下来我们要找出他们实现目标的形式和节奏、自卑感和社会化的程度。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果在构建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个体就会进行重建,直到形成稳定的有机整体。

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值得关注,第一是社会关系,第二是如何度过人生,第三来自人类被分为两性的事实。,三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这些任务总是在与他人或社会的互动中产生,所以逃避社交的人是迷茫的。

这本书不仅带领孩子超越自卑、消除恐惧, 重新找回面对挑战的勇气。也会使大人更加了解孩子心理背后的动机,及早察觉,也在帮助自己减轻压力和烦恼,适合大人小孩都去阅读的书籍。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四)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用合适的方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只有用合适的方法去养育自己的孩子,才能让孩子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健康的成长。

最近我读了《孩子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主要从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出发,结合大量案例,探讨了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任何一个人,当然也包括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孩子对于事物的理解定了他们如何发展和成长。当他们陷入了一些困难之中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他们的选择就会受到过往行为的影响。

在孩子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作为家长不应该过分的管制他们,而只需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引导他们。

据我的观察,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在追求一种卓越,在追求完美,他们的眼中总是会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当他们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的时候,就很容易感到失望,也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作者说,以超越他人为目标来规划人生的行为不利于孩子正常成长。我们必须告诉他们,生活不只有课业书本,他们应多多参与室外活动,与朋友一起玩要,花些时间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我们都知道男孩子和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区别,这句包括生理层面上的,也包括心理层面上的。个体的成长从某个角度来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但有的时候我们的认知会带来一些误解。

比如大家普遍会认为男孩比女孩更加适合学数学,实际上这种说法并有特别科学的证明,极有可能是人们的一种认知偏差。实际上,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女孩表现得非常优秀。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们总是在有意或者无意的去传递男孩儿比女孩儿更加适合学数学这个看法的时候,就很可能对某些女孩的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打击。

孩子的人格发展很多时候取决于自己对于事实的主观理解,而一种正向的,正确的理解方式又与孩子所成长的家庭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有关。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多鼓励他们。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叫《孩子的教育》,单从书名看上去很像是单纯的教育孩子的书籍。但实际上,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所以这本书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根据心理学的范畴来讲述如何教育孩子的。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部分父母可能都只是比较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健康问题。

要知道,要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是不容易的,而要把孩子养育得身体健康之外还要心理健康,更是困难重重。这其中要家长付出巨大的心力。

但实际生活中,家长们每天都要上班要发展事业要赚钱养家,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丢给学校管理,而老师也并不能替代家长的角色来承担学校之外的教育。

要知道,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是决定孩子以后成才的根本,而老师只是教给孩子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所以,这本书就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和方法,从心理层面来深入孩子的内心,先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问题所在,再抓住孩子身上的关键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书中从了解孩子的人格、被溺爱和被压抑、孩子的自卑感、孩子的隐藏性格再到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如经济条件对孩子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出发,来一步步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掌握孩子真实的一面。

要知道,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根本就不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拿我们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来举例,大部分的父母面对孩子的各种叛逆,都只是粗暴的以体罚,很多家长甚至也并不想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最后当我们渐渐长大,就会意识到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是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的。

而年幼时的教育,逐渐影响了我们成年后的性格和为人处世,以至于后来的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等,可以说年幼时的教育影响了孩子一生的成败。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本干货满满的书,可以用来指导年轻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说现在的孩子拥有这样好的机会,是令我们这些苦难中成长起来的一辈大人羡慕的。这本书,每一个家长都值得拥有。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六)

《孩子的教育》一书,是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光尘”系列的心理学书籍。今年我阅读了很多“光尘”的心理学书籍,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儿童教育法则》等等非常优秀的大师作品。对于“光尘”的心理学书籍我是非常认同的,包括这本《孩子的教育》。本书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所著。他的主要著作有《儿童教育心理学》《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致力于研究人格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理论成果深刻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本书聚焦孩子本身,从个体出发,通过大量心理咨询案例,把人格的统一性、孩子的优越感、自卑感、社会情感、外界环境、多胎家庭、学校教育、青春期、勇气、自信心、幻想、父母启示等多角度分析。给读者一个清晰全面都认知和解决办法。

其中最特别之处,就是作者关于孩子个性表现上的口吃、懒惰、说谎、打架、尿床、逃避学习等问题行为的关注,作者认为这是由孩子内在自卑感造成的外在表现。孩子也会追求完美和优越,当他们找不到答案,看不到未来就会迷失,因此会产生不良的人格缺陷,而这时候父母和教师的正向引导和教育非常重要,给予孩子勇气面对挑战会让孩子有全面的提升。

多胎家庭、家校合作、性别教育、同辈交往……或许这些是当今社会每个家庭都面临的教育问题。本书中对于这些问题都有探讨并予以解答。尤其是孩子的自卑心态,作者给予了全面分析并教给家长恰当的教育方式。

对于家长来说,最怕读了很多书仍然不知道如何对自家孩子“对症下药”,而这本书就是聚焦于个体差异,对孩子的“小个性、小困境”加以关注,这对家长来说是最直接的“把脉问诊”。理论知识了解了,自家问题分析了,就连解决方式也可以抄作业,何乐而不为?

书中的很多观点和困境,其实也是我们大人会经历的,就比如“自卑”“社会情感”“新环境”……阅读本书,不仅作为家长受益匪浅,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矫正心态的自省明镜!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七)

二孩政策放开之后,很多的父母都已经有了二孩,或正在准备生二胎。但在各种媒体渠道,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有关老大会对老二有不友好行为的案例,这是因为孩子自私的表现吗?还是其他的原因呢?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之父,他是20世纪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的三大心理学家之一。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心理疗法,都来自于阿德勒的理论,他可以说是对我们现在心理学界最有指导意义的心理学家。

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阿德勒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有着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我们把孩子教育成为那个完整而独特的个人呢? 阿德勒有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著作,自出版之后到现在已经90年,依然畅销全世界,成为指导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著作,而这一本书现在有了最新的中文版,也就是这一本《孩子的教育》

在这本书中,阿德勒从孩子成长的各个环节给出来其成长的规律以及父母需要为之做出的教育努力。 就比如前面所说的家中有两个孩子的时候,大的为什么会对小的非常不友好。阿德勒的解释是父母有小的孩子时,把本应该给大孩子的关爱全部给了小孩,大孩就有了非常强烈的嫉妒心理。

这是大孩会有各种各样的负面表现,比如有些孩子会突然非常叛逆,会不听父母的话,甚至有些孩子会表现出成瘾行为、暴力倾向,而在父母介入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会有变本加厉的趋势,那么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阿德勒的理论,在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得到的是父母全部的关爱,父母的一切决定都围绕着孩子。可当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父母的重心必然产生转移,曾经的关爱中心一定会感到巨大的失落感。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必然需要重新抢回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感觉,也就出现了要么对于自己弟弟妹妹的嫉妒,要么就是表现出错误的行为,而父母的责骂反而有可能被孩子认为这是重新引起父母关注的方式,因此也就会把这种错误的行为不断扩大,引起更多父母的关注,也就出现了惩罚无效的现象。

这时父母也就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问题。给大的孩子,没有犯错时,给予更多的关注,让他们能够重新感受到关爱,而犯错时,不应该有太过强烈的反应,不能强化这种错误的行为,这样亲子关系也就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孩子做一个整体,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还有着大量的需要注意的内容,而阿德勒作为一个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那些经验,他的那些理论一定能够帮到现在的父母。 《孩子的教育》就是阿德勒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技巧加上案例分析,共同成铸就的著作,值得每一位希望给孩子以更好教育的父母、老师,仔细研读、虚心学习。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八)

孩子经常会犯错,这在大人的眼中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似乎只要及时指出错误、监督他们改正就好了。但实际情况却是,许多孩子在被指出缺点后,并不愿意更正,或者换一种新的方式去“作妖”,让大人头疼不已。

个体心理学家发现,在每一个问题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发觉的心理动因。如果这些走偏的心理没有被发现、重视并得到及时引导,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做出更多难以被社会认可的事情。

《孩子的教育》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了大量的心理咨询实践案例,详细解释了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做出问题行为的背后心理动因,并围绕自卑感、优越感、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普遍话题,指引父母和教师们进行科学的积极教养。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他长期致力于研究人格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为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书中指出,孩子的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从婴儿形态降生的它们脆弱又无力,完全依赖大人的照顾,才能在他人的引导下去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无力掌控自己与环境的状态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这种无力感长期没有得到舒缓或消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力量的增强,长大后的孩子会用优越感来作为补偿,爆发出一种超越常人的强烈野心,甚至产生敏感、偏执、精神长期紧张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发展到极端状态时,他们会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优秀的教育者需要能够读懂孩子行为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用耐心和同情心去治愈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疾病。比如孩子如果站立时总喜欢靠着墙或什么物体,那他大概率会具有焦虑和依赖的性格特征。

而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专注力很差,在学习也无法做到全神贯注。这种情况下只能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和调整,惩罚和责骂不仅无用,还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认为自己与学校格格不入,甚至产生厌学、逃课等极端反抗行为。

还有一个情况非常普遍、不容忽视:在教师、医生、律师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情绪更容易反复无常,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更大。虽然他们的父母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相关知识,却往往因此更倾向于使用权威,严厉地压制孩子、剥夺孩子的自主权。

在严厉、缺乏关爱或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更容易出现自卑、逆反、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问题。父母和教师要给予孩子正向的成长环境,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蝴蝶效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细微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蝴蝶效应”。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教育孩子这一方面,其实也同样遵循着这一原则。

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是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错误和武断的话,则可能贻误孩子的一生。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或者说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幸福的孩子呢?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孩子的教育》。

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孩子的教育》从个体心理学理论出发,结合大量心理咨询案例,帮助我们分析了孩子的各种行为举止。只有先了解孩子,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者在书中说道:“孩子的精神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不管我们转到哪一个角度,它都会开出绚烂的花。”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生了孩子,给了他们生命,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或者说是私有物品。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所以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尊重。

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人格。就像《小王子》里曾说的:“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想一想当我们自己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希望大人们能够以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们,那我们的孩子,其实也同样有着相同的想法。

但是这个世界是在变化着的,所以依旧需要我们去做出一些改变。就像张梅林所说:“我们不能用昨天的经验,去教育今天的孩子,让他去面对未知的明天。”

说到底,教育孩子,最关键的还是看大人,看父母,看榜样。

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的模仿力也是最强的,所以很多时候,你看到了孩子,其实也就看到了自己。你在教育孩子,其实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孩子过得幸不幸福,你先看看自己过得幸不幸福?

一个整天自怨自怜,神神叨叨的妈妈,是没有办法教出一个乐观自信,能够拿得出手的孩子的。

同样,一个欢乐融融,爱意不觉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也不会缺少那所谓的安全感。

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与其说我们是在教育他们,倒不如说是他们在救赎我们。

就像托尔斯泰说的:“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利的办法。”

END.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十)

前段时间朋友和我吐槽说:现在的孩子真难管……原来是他上初三的儿子开始厌学,怎么都不肯去学校上课,今年的中考也是劝说了多次后勉强去参加了,至于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作为父母,到底该如何做孩子的教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教育》一书,一起寻找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答案。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个体心理学之父。 本书从个体心理学理论出发,结合大量心理咨询案例,围绕人格统一性、自卑感、优越感、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关键词,详细解释了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带领广大父母和教师开启积极的教养之路。 就拿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吧,我们该如何更好运用个体心理学陪孩子一起度过这鸡飞狗跳的日子呢? 个体心理学认为,青春期是个体都要经历的发展阶段,任何发展阶段或任何情况都无法改变个体,但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发展阶段或各种情况看作对个体的测试,这些测试会暴露个体在过去形成的性格特征。 可以说青春期是了解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佳时期,因为它接近社会生活的时期,可以清楚地看他如何对待生活、是否可以正常交朋友、是否拥有社交兴趣。 1、预防青春期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和他们建立友谊。 不管是家人还是老师,都应该像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彼此信任。获得孩子信任的父母和老师在青春期不会受到他们的排斥,能够继续对他们进行引导。 简而言之,就是父母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才能对他进行有效的引导。 2、区别对待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 女孩子的父母需要观察她在青春期的行为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女孩子会有男孩钦羡心理:她讨厌自己的女性角色,开始模仿男孩,有的甚至会模仿青春期男孩的不良习惯:吸烟、喝酒、拉帮结派…… 从观察青春期女孩的行为变化,父母可以找出她对未来的性别角色的态度。 而青春期的男孩喜欢扮演成熟男人的角色,聪明、勇敢、自信,也有的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不信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男人。 不过青春期的男孩们表面看起来勇敢、有抱负,但他们的内心深处还隐藏着懦弱。 3、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重要作用 青春期的孩子最喜欢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我们父母需要来这样解释:他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他们不再是孩子,真正的成长不需要那些证据。 通过这样的沟通,我们可以避免青少年做出极端的行为。 如果此时父母没有正确帮助女孩做好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的准备,而只是严家管教女孩,非要她变得乖巧听话,往往会适得其反。 想起来电视剧《知否》里的一个故事情节:盛家老太太带着明兰回到宥阳老家时,淑兰的婆家来大闹。老太太没有让明兰避开,而是喊她来见识一下人间的“豺狼”。 可见老太太是在让明兰见识各种风雨,让她养成判断力和自立能力。

写在最后:我们教育孩子,就是为了培养、塑造他的独立人格。 我在这里只是分享了青春期教育的部分,其余部分书中有详细的解释。 自卑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超越它、走向优越,那就是培养社会情感,让他在社会联结中找到自我价值,塑造自信、独立的人格。 《孩子的教育》这本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十一)

直至到现在,我们作为宝爸宝妈一直将孩子的教育,视为从出生到到幼儿园,都责无旁贷地将亲子的教育推给自己的父母亲,看完这本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孩子的教育》,哪位宝爸宝妈何曾不是胆战心惊,我们都是一厢情愿的希望孩子的未来要怎样怎样,但是,孩子的成长的前途上,波澜不惊的有着这么多如此未浮出水面的问题。幸运的是孩子很少出现异于常人的状况,但是,如何更好地去让孩子进入未来的社会,这是很少人能够深入地去思考!

由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孩子的教育》,作者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非常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所面临的各种突发的问题,它涉及到了针对孩子在人格的统一性培养,优越感和社会情感的建立,识别孩子的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到现今多胞胎家庭,除了家庭之外的新环境、学校和外界环境对于孩子所影响的,乃至孩子的青春期和性教育,而且还有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勇气,都有非常具体而独到的见解。最后,心理学家也提出了只要在家长和学校的积极有效的合作,才能让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完成他们应有的而且不会被偏离的教育,进而才会让孩子茁壮的成长!

比如,他的“个体心理学”就提出二楼要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要不带偏见地去,在孩子整体的行为性格中去识别问题所在,俗话说的“不能一棒子”就是这个道理!“就像单个音符只有在乐谱中才有意义一样”,阿德勒开篇就对学校提出了很尖锐的建议,这是我们非常期望的,但是,实际,以成绩论英雄的当下,开展并推广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阿德勒也识别的作为父母有一定教育专业背景的,他们的孩子确是出乎意料的没有理想状态。在这里,我们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严谨的教育理念只会激发他们的被关注的渴望,但是,实际上,孩子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懒惰,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原因之一是获得他人的关注,二是为了缓解自己尴尬的处境(没有能力),找到的借口给谅解自己,三是懒惰还是保护伞,这个可以躲避自己的被伤害,深层次的是自卑情结的凝聚!

再如,阿德勒提出了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表现不满,会“预判一个孩子没有未来”,这是我们当下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矛盾中很常见的一种表现,阿德勒提出,这是“最严重的错误”,切记,切记!这样反而会使孩子“更加懦弱。从而使情况不断恶化”,这不是混淆视听,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滋生出“自卑情结”。

阿德勒提出的对于育儿方式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是理解,避免错误的方式,不断地鼓励孩子面对、解决问题”,这是非常中肯而且有效的教育方式。

阿德勒还对诸如具体的孩子的成绩低、逃学和青少年犯罪问题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要有信心,总会有办法和希望能够解决。当然,前提是“需要我们去努力寻找”!

本部是针对孩子教育的专业书籍,非常具有指导性,尤其是其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给出了案例,还都结合个体心理学给出了自己非常专业的指导,那么,阿德勒的这本书《孩子的教育》,是一本可以指导我们将要或者已经成为父母亲的一本必读教育秘笈!

附录Ⅰ和Ⅱ请认真阅读,这是阿德勒给出我们的一份对待孩子各种问题判定和指导的精准经验!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十二)

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发微信诉苦,说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说不想上学,再问也不说原因,她一气之下,给儿子揍了,儿子跟她哭诉“你就知道忙你的生意,你根本不懂我”。话语中藏着一股对孩子表现的失望和不解。

其实正如阿德勒所说“每一个问题行为的背后,都藏着未被发掘的心理动因”,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这一问题的背后一定是暗藏着原因。经过“抽丝剥茧”,找到了不爱上学的原因。后经过朋友和孩子老师的介入,加上学校心理老师的辅导,后来孩子恢复到了积极上学的心态。

关于儿童的个体心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孩子的教育》一书中,围绕着人格统一性、优越感、自卑、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01自卑是把“双刃剑”

自卑是指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缺乏责任感,胆子小,很少有自己的主见。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好,导致失去继续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严重会发展成为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的,在长大后逐渐表现出胆小怕事、低估自己、容易内疚不安的现象。

自卑主要表现在敏感、失衡、情绪化三方面,总是自卑的孩子容易陷入情绪陷阱,发生情绪化行为。但认识自卑、走出自卑是实现改变的第一步,所以帮助孩子走出自卑是必要的。

02走出自卑,实现超越

既然自卑对孩子看似毫无用处,那么如何走出自卑呢?

阿德勒从小驼背,行动不便。这使他在可以正常运动“完美”的哥哥面前总感到自惭形秽,不如别人五岁的大病让他认识到医学的重要性,痊愈以后,他便决心要当一名医生。而产生这一想法的目的只是想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

上学后,刚开始他的成绩很差,老师觉得他很难有所成就,建议阿德勒父母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即使面对这些人的否定,但阿德勒不曾放弃,刻苦努力,成为了优等生。阿德勒随后的一生,就是不断克服自卑、坚定自我、实现超过的奋斗史。哪怕是弗洛伊德产生分歧,也没有使他改变想法,坚持自己的意见,最终有了个体心理学的出现。

阿德勒强调,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社会、父母、学校都应该共同参与,父母和老师适当鼓励孩子、给予关爱、营造的爱的氛围都有助于帮助孩子走出自卑。而对于孩子自身而言,认清自己、重建自信更重要。

虽然阿德勒的理论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他的积极教育理念一直影响着我们。哪怕是现在有的看法可能已经过时,但不可否定其理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值得一读,适合所有的老师们和家长们。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十三)

之前看过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书,一般侧重家庭教育的内容比较多。大多数教育孩子的书都是告诉父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的。而在此书中作者强调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师对于孩子心理的了解和老师的做法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提到本书不得不说一下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相信大家对于这个作者并不陌生,现在很火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书中的主要内容就是阿德勒的哲学思想,被称为“阿德勒心理学”。

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理论出发,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中还结合了大理的心理咨询案例,围绕人格统一性、自卑感、优越感、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关键词,详细解释了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让父母和教师在教育孩子中学会通过孩子的表现来直达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和自己超越自卑,消除恐惧,找回面对挑战的勇气。

一、如果我们找不到孩子犯错背后的动因,只是一味的惩罚,那么惩罚就是无效的。阿德勒提出我们需要在人格统一性的大前提下去研究那些特定的行为。比如孩子开始说话的年龄比较晚、口吃、懒惰、撒谎、打架、尿床、逃避学习等问题行为,他们追求完美和优越,其内在却是自卑在作祟。而每个孩子造成自卑的原因又是不一样的,孩子与社会建立关系的学校中,老师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果老师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只是单纯的认为孩子不适合学校生活,那么孩子的未来将来可怕和糟糕。

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固有的观念造成了孩子不同程度的自卑。大家普遍认为男孩比女孩更适合学数学,其实这种观点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是经常听到“男孩就是比女孩更擅长算数”等类似的话会打击女孩的自信心。所以在生活中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我们为何因定义自己或者给自己设限,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不要让自卑把它蒙蔽。

三、个体心理学家认为育儿方式即不应该过于严厉,也不应该过于温和。在育儿方式中,最重要的是理解,避免错误方式,不断鼓励孩子面对、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而社会情感在人们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的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两项对人类来说也是非常神圣的能力。在本书中我们能找到多胎家庭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的分析以及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差异。

四、本书中也有孩子教育中父母最关心的青春期和性教育。阿德勒提出不管是家人还是老师,都应该像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彼此信任。获得孩子信任的父母和老师在青春期不会受到他们的排斥,能够继续对他们进行引导。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给孩子勇气和自信心,让他们能够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克服自己的自卑感。告诉他们不要把困难看作不可逾越的障碍,困难存在的意义就是被战胜和解决。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十四)

在心理学的历史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绝对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为后来的各种心理理论提供着指引和方向,有很多的心理咨询流派都来自于阿德勒。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让心理学更关注于自身的发展,关注于个人作为整体的不可分割性,让心理学研究成为一个围绕着个人与父母,个人与家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综合体的一部分。

那么对于儿童心理学领域,阿德勒必然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他的经典著作之中就包括这一本《孩子的教育》,虽然它可能没有《自卑于超越》那么的名声在外,但也依然成为了儿童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著作。 每一位有孩子的父母,或者想在孩子的教育领域做出一贡献的教育工作者们,这样一本经典的著作都应该不断的阅读、重读,把它形成我们核心理念中的一部分。

比如,在这本著作中,阿德勒专门有“多胎家庭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的研究内容,这对于我们现在慢慢回归多胎家庭的父母们来说,这些内容也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多胎孩子在家庭中,因生长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性格差异;后面孩子出生之后,对于最大孩子情感的冲击;最小孩子所受到的忽视,等等,这些家长都会关注的问题,阿德勒都有着相关的论述,并有着真实案例复现。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孩子在其他的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孩子在学校之中、走入社会又会有着哪些相应的变化呢?怎样适应相应的环境呢?这些阿德勒也都在孩子的教育中有所考虑、有所论述。这些内容都培养孩子核心观念的一部分,是每一位教育者们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当然,阿德勒核心的理念依然是自卑,所以在这本《孩子的教育》中,他也依然认为引起孩子们成长的根本因素来自于他们的自卑心理,来自于他们的自卑情结,来自于对于自卑的超越,虽然这些理论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对于思考我们孩子的成长依然是有用的。 在每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负面事件必然会出现,必然引起孩子们的重视,而对于自卑的论述也一定是孩子心理的一部分内容,成为指导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理论。

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他理论的系统性以及思考的严谨性,虽然经过漫长时间的沉淀,我们对于教育的理念会有所差异,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有着永不过时的内容。那么我们现在就需要对于这一本《孩子的教育》进行批判性的阅读,从中体会一个心理学家理论的严谨性,从中学到我们孩子教育的真谛。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篇十五)

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老师都是比较喜欢成绩好或者表现乖巧的学生。而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大多数老师眼中的老大难问题。同样的情况,在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中也很常见。那我们是否思考过那些表现不好的孩子是本性如此还是背后有其他的原因?

看到着,我们不禁会想教育孩子的正确“姿势”是什么?作为家长或者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尤其是大众眼中的“问题孩子”?

在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撰写的《孩子的教育》一书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理论出发,结合多个案例分析,围绕人格统一性、自卑感、优越感等关键词,带领读者解析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帮忙家长和老师走上正确的积极的教养之路。

在阿德勒看来,教养孩子的前提是需要认清人格的统一性。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对于各方面发展成熟的成年人来说,这个尚且很难做到,对于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就意味着当家长或者老师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时,几乎不可能从孩子嘴里得到真实的答案。了解孩子行为含义的前提就是要先了解孩子的整个人格。人格的统一性会让孩子对面对不同的事物时采取相同的态度。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能透过孩子的行为表现去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出发点。只要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根源,从根源上引导孩子改变,孩子才能真实发生改变,不然,屈于惩罚或者压迫之后的改变只是暂时的,甚至会引起孩子更加强烈的反抗。

很多孩子在家里表现得不错,但一开始步入学校就开始表现不好。这几乎可以判断孩子不喜欢学校,不喜欢上学,但是背后的原因可以有很多。

有可能是孩子还没有做好离开家里去学校的心理准备。进入学校,意味着孩子需要跟老师、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集中精力学习各科的知识。如果孩子没有事先有这样的心理准备,那么,去到新环境会让孩子处于迷茫、手足无措的状态,以致于上课不专注、作业完成不了、考试成绩差,而这些负面的情况又会反过来让孩子更加厌恶上学。

如果孩子在家里被过于溺爱,那么孩子去到新环境也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在家里,孩子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去到学校,老师的焦点并不会过多停留在一个孩子的身上,这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产生失落感。

如果孩子比较内向,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有些自卑,那孩子去到新环境也会难以适应。如果不幸因此在学校被孤立、被疏远,那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心理打击。孩子因此更不愿意上学。

对于以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一方面需要老师具备较强的洞察力,能观察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疏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就给孩子心理打上预防针,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过渡,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来说,有机会发现和纠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但学校教育并非仅凭老师一人之力就可以做好,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和辅助。

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放松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对于表现不好的孩子,家长更需要冷静下来去思考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用温柔而坚定的力量陪伴孩子改变和成长。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