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私记》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记述杜甫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他的孤独和忧伤。杜甫的诗歌才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民苦难的描写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通过这篇文章,读者不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杜甫,还能感受到他的情感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本非常特别的书,它让我感受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这本书就是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先生所写的著作——《杜甫私记》。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传记,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杜甫形象。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二
作者吉川幸次郎,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汉学家之一,代表作有《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史》《陶渊明传》《杜甫私记》《元杂剧研究》等。他曾留学北京学,喜着长衫、访旧书,把中国文化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数十年潜心整理和研究中国经典和文学,并向普通日本人介绍《论语》和杜诗,为中国文学在日本的普及做出巨大贡献。 《杜甫私记》角度在“私”,吉川幸次郎基于个人视角,品味“诗圣”杜甫的诗歌与个人经历余时代背景,从一个诗人作为切口,观察大变动时代的浪潮与激变。该书分为“杜甫私记”和“续杜甫私记”两部分,包括先天元年、家系、壮游、长安、慈恩寺塔、金蛤蟆、崔翁高斋等共23部分,因为由吉川发表在杂志的文章而编成,所以每一个部分有都可以单独阅读。 有别于那些全面的传记,《杜甫私记》带有强烈的私人性和独特性。书中聚焦杜甫这个焦点,定最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串联和解读,叙述的镜头又囊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乃至社会的不安与动荡,笔触有特写也有全景描写。这些文字读起来便更具血肉,充满炽热的情感,让“诗圣”杜甫充满了迷人的色彩。 跟着这本《杜甫私记》,你可以真正理解杜诗名篇后的故事,真正体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路历程与时代担当,真正懂得杜诗语言的高峰和境界,真正明白杜甫为何是“可以打动全世界的艺术家”。 读《杜甫私记》,读杜甫更迷人的一面,让我们更懂杜甫的伟大与卓越。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三
吉川幸次郎作为日本研究中国文学的泰斗,在国际汉学界亦负盛名。《杜甫私记》出版于1950年的春天,被认为是吉川先生对杜甫研究前期的节点。
《杜甫私记》共十二篇,采取“自传”与诗的形式,从杜甫四十五岁左右讲到安禄山叛乱与家人一同沿着洛河流浪为止。
吉川幸次郎将杜诗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三十多岁至四十岁中期,此时他正处于玄宗皇帝治下的盛世,但不为世间所容,落魄流离于长安,诗歌虽已不断接近成熟,但仍有几分习作之感。
第二时期:四十四岁时,安史之乱爆发使杜甫被贼军监禁,逃脱后他开始了后半生的漂泊,携家人远赴甘肃,这个阶段的诗作专注于吟咏内心的苦闷。
第三时期:四十八岁冬天,杜甫在成都建造草堂,那时他人生蕞幸福的时光。此期间创作的诗歌,平和纯熟。
第四时期:杜诗达到了最终的成熟。吟咏的忧愁不再是个人的苦闷,而是全人类的忧虑。
杜甫起于唐,盛于宋。杜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是对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的全景式记录,是那个风雨飘摇时代诗人的生命纪实。
从学生时代起,吉川便已对杜诗一见倾心,毕生研究杜甫。他说:“杜甫是中国第一诗人,是中国文学的蕞高峰”。
《杜甫私记》梳理杜诗的同时讲述杜甫传记,并分析其社会环境背景,描绘出一幅时代画卷的同时又逐一精细鉴赏杜诗。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四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有人喜欢李白的浪漫豁达,而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杜甫的情真意切,他的诗更贴近民生现实。
在《杜甫私记》这本书中,作者选取了杜甫的一部分诗歌,并以诗人的视角还原安史之乱前后纷繁复杂的历史,将这一时代的文学与社会一一展现。
杜甫的祖上有不少让他引以自豪的名人,他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的杜预,这个人文武双全,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一位唐朝的诗人。
在天下诸地中,最能感染杜甫的无疑是山东,那里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杜家世世代代奉儒守官,最信奉的就是儒家思想。年轻的杜甫曾站在孔夫子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感慨万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然而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荡又让他个人的人生命运多了许多波折。
在创作风格上,杜诗被誉为“无一字无来历”,这个意义上说,杜甫是最忠实于中国文学传统的诗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满怀悲悯之心,让他的作品中也多了几分温情,几分大爱。
中国史学家洪业在《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书中这样评价他: 他是孝子,是慈父,是慷慨的兄长,是忠诚的大夫,是可信的朋友,是守职的官员,是心系家邦的国民。他不但秉性善良,而且心存智慧。他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深入的研习,得以理解人类本性的力量和脆弱,领会政治的正大光明和肮脏龌龊。
杜甫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回顾,那些诗词中,以及他人性的真实与光辉,将永远鼓舞着我们。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五
吉川幸次郎,日本著名汉学家,京都学派代表人物。1923年考取京都大学,选修中国文学,师从与王国维有深交的狩野直喜,后留学北京大学。回国后任教于京都大学,在日侵华战争期间因为亲华立场被监视居住。曾任日本东方学会会长,1975年曾率日本文化代表团访华。
1944年他首次公开发表杜诗研究文章。1950年春天出版《杜甫私记》,被认为是吉川先生杜甫研究前期的节点。他一生衷杜诗,后还有《杜甫诗注》。
《杜甫私记》采取传记的形式解说杜甫文学,将诗人生平以及社会背景深植于作品内部,与诗人的人生结合进行论述。比冯至的《杜甫传》早两年出版。 《杜甫私记》写至安禄山叛乱,杜甫陷入颠沛流离之中,以杜甫的诗文来探究杜甫的文章志气以及传承,分析杜甫的家系,指出杜甫虽然有个诗人祖父杜审言,但其家族还是武将之家传承,好武任侠,他推断三国时杜预为其先祖,家族在陕西以及湖北襄阳都曾安居,从曾祖父时候起杜家落户河南巩义。“诗是吾家事。”乃杜甫夫子自道。杜诗乃诗歌集大成者,跳出前人窠臼,转向现实写作。写自己家事写所见现实的精准无出其右者。对《丽人行》《兵车行》的解说无不说明这一点。他几首写给幼子“骥子”的诗表达诗人挂念妻儿的深情,杜甫是不是在诗里提起妻儿最多的大诗人? 其后的续篇有些后继乏力,之后写安史之乱安禄山与杨贵妃的流变的几篇小文似与杜甫关系也不大,倒可以看出日本人对杨贵妃的执着。这时候他对杜诗的钻研日深,大概已经与开始写杜诗的初衷不同?他在起初说杜甫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成长的人,而苏轼和陆游不是,看不出成长。后期他大概修正了这些观点。 在读到他写杜甫母亲姓崔,然后推定就是博陵崔氏,哈哈哈,太武断了,大哥,给点证据推论撒。读日本汉学家的书大多数时候是佩服,他怎么掌握这么多史料,我读古文都费劲,但也有这种抓到把柄似的一刻,到底是外国人读中国史哈。 之前我对外国汉学家还是有些偏见的,及至读过孔飞力《叫魂》井上靖《孔子》《楼兰》以及中岛敦《山月记》,真的刮目相看,人家到底是大学者,学养太厚,角度又新颖,佩服佩服! 有关杜甫的诗,从小到大读过一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直是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读到吉川的青年杜甫形象还是耳目一新的,激烈青春的杜甫。可惜还没写到怀李白部分,我最爱的杜诗就是(梦)怀李白的几首:“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不知道他怎么解读两位大诗人的友情。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六
吉川幸次郎,日本著名汉学家,京都学派代表人物。1923年考取京都大学,选修中国文学,师从与王国维有深交的狩野直喜,后留学北京大学。回国后任教于京都大学,在日侵华战争期间因为亲华立场被监视居住。曾任日本东方学会会长,1975年曾率日本文化代表团访华。
1944年他首次公开发表杜诗研究文章。1950年春天出版《杜甫私记》,被认为是吉川先生杜甫研究前期的节点。他一生衷杜诗,后还有《杜甫诗注》。
《杜甫私记》采取传记的形式解说杜甫文学,将诗人生平以及社会背景深植于作品内部,与诗人的人生结合进行论述。比冯至的《杜甫传》早两年出版。 《杜甫私记》写至安禄山叛乱,杜甫陷入颠沛流离之中,以杜甫的诗文来探究杜甫的文章志气以及传承,分析杜甫的家系,指出杜甫虽然有个诗人祖父杜审言,但其家族还是武将之家传承,好武任侠,他推断三国时杜预为其先祖,家族在陕西以及湖北襄阳都曾安居,从曾祖父时候起杜家落户河南巩义。“诗是吾家事。”乃杜甫夫子自道。杜诗乃诗歌集大成者,跳出前人窠臼,转向现实写作。写自己家事写所见现实的精准无出其右者。对《丽人行》《兵车行》的解说无不说明这一点。他几首写给幼子“骥子”的诗表达诗人挂念妻儿的深情,杜甫是不是在诗里提起妻儿最多的大诗人? 其后的续篇有些后继乏力,之后写安史之乱安禄山与杨贵妃的流变的几篇小文似与杜甫关系也不大,倒可以看出日本人对杨贵妃的执着。这时候他对杜诗的钻研日深,大概已经与开始写杜诗的初衷不同?他在起初说杜甫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成长的人,而苏轼和陆游不是,看不出成长。后期他大概修正了这些观点。 在读到他写杜甫母亲姓崔,然后推定就是博陵崔氏,哈哈哈,太武断了,大哥,给点证据推论撒。读日本汉学家的书大多数时候是佩服,他怎么掌握这么多史料,我读古文都费劲,但也有这种抓到把柄似的一刻,到底是外国人读中国史哈。 之前我对外国汉学家还是有些偏见的,及至读过孔飞力《叫魂》井上靖《孔子》《楼兰》以及中岛敦《山月记》,真的刮目相看,人家到底是大学者,学养太厚,角度又新颖,佩服佩服! 有关杜甫的诗,从小到大读过一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直是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读到吉川的青年杜甫形象还是耳目一新的,激烈青春的杜甫。可惜还没写到怀李白部分,我最爱的杜诗就是(梦)怀李白的几首:“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不知道他怎么解读两位大诗人的友情。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七
自杜甫被称为“诗圣”之后,千百年过去,这个名号再未易主。古往今来,能够被冠以圣哲之名的,也没有几个人。杜甫能够以诗入圣,其诗其人,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在吉川幸次郎的这本《杜甫私记》里,我们便能一窥杜甫人生轨迹与作诗之路,借此感受他入圣的才华。
任何时候,我们了解一个人,都不能忘记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看待历史人物,更是如此。人是会变的,也是一直在变的,时代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变化。吉川在本书之中,便将杜甫的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四个时期诗作风格并不相同。在这四个时期,杜甫身处的大唐亦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此之前,我对于杜甫的了解仅限于过往教材之中的有限接触。读了吉川的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原来杜甫是与开元盛世同时代的人,杜甫刚好出生于开元元年的前一年。他的一生,见证了大唐走向盛世的巅峰,也看到了盛世之下的隐忧,更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倾覆。这样的经历,无疑对他的创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之中,巧妙地将杜甫的诗作与人生经历糅合到一处。虽然诗词有其固有的艺术成分,不能完全将其中的描写当做真实的历史来看待。但至少,在杜甫的诗作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在人生历练之时、家国变化之际,心中由衷而出的那股情绪。 也是读了本书才知道,原来杜甫三十岁之前的诗作几乎没有流传于世,不少人推测是因为他晚年整理诗集之时,感到三十岁之前的诗作与后来的作品无可比拟,便舍弃了。书中便从他三十岁之后,关于追忆过往的诗作之中,来一窥杜甫的早年生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被世人天天念叨的句子,原来是杜甫壮年之时的作品。从这首诗中,能感受到杜甫的雄心抱负,豪气万千。真实的情况,则是杜甫三四十岁时,在长安不得志的生活。方才以诗明志,希望出仕,致君尧舜上。诗中所透露出来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如今读杜甫不同时期的诗,能感受到他在不同时期的心境。 书中进而讲到杜甫的名作《兵车行》 ,称此诗打破南北朝以来的规矩,不再局限于讴歌值得称颂的现象,对于应该谴责的现象,杜甫绝不沉默,对不合理的现象做出辛辣的反击。吉川在书中反复提到杜甫”嫉恶怀刚肠”这一性格特点。其实不论哪个时代,敢于直面真相批评时政之弊的人,都是少数,都需要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八
近期上映关注度颇高的电影《长安三万里》想必大家多少都看过或在各大媒体平台刷到过,电影中通过高适,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王维等唐代诗人的故事再现唐朝盛世繁华与历史变迁。电影以高适视角呈现,大诗人李白为主角延伸开,整体风格壮阔,飘逸,洒脱。
若以杜甫为主角,又会是怎样?
杜甫同样是少年天才,“七龄即思壮,开咏口凤凰”。论响影力,李白和杜甫两人都是唐大诗坛双子星,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对后诗世歌史而言,杜的甫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李白。
汉学研究著名学者吉川幸次郎说,中国没有产生莎士比亚,但西洋也似乎没有出现司马迁与杜甫。
随着杜甫作品越来越多地传到日本,杜甫的诗作受到日本学者的广泛关注。日本学者在研究杜甫作品时所采取的方法与中国学者有一些不同,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亦有新的角度及意义。
吉川幸次郎作为日本研究中国文学的泰斗,在国际汉学界亦负盛名。他热爱中国文学,从小以中国人自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不亚于中国学者。
《杜甫私记》是吉川幸次郎多年研究杜甫及其作品的成果,通过对杜甫家世,生平,及作品的研究与分析,解读杜甫诗作的成就及价值,以诗人视角还原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纷繁复杂的历史。
一般对杜甫生活时代背景介绍,都从杜甫出生的开元年间讲起。但吉川先生却用不少篇幅介绍在这之前的武后时代和玄宗政变成功的历史,为杜甫诗作的横空出世寻找时代精神的底色。
他还细致考察杜甫家世,从父亲、祖父、曾祖父到远祖,追溯杜甫家世。探究杜氏族家的风气,梳理他们的几迁次移。分析其对杜甫诗作风格的影响。
杜甫何以一步步从不无名到诗圣,成就中国古典诗歌的成熟和高峰?读完这本书你会很清楚地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
吉川幸次郎没有只把杜甫视为一位中国诗人,把其当作以往人类创造的最真诚的艺术诗人来看待,正因为这份真诚,能够有一种鲜活的力量,穿透古今。
王国维讲“可爱者可不信,可者信不可爱”,写作者容也易陷入这样的两难。毫感无觉,不行会之成文。热过情度,会害伤文本本身。吉川这两方面都兼顾比较好。
还记得长安三万里中那个可爱的小杜甫不?跟随吉川幸次郎的文字探寻一代诗圣的成长及辉煌成就!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九
这本书是读库古典文学阅读计划的第三本,书名很有意思,叫《杜甫私记》,一般这种书会叫什么注呀什么集呀什么评呀什么论呀,叫私记就感觉有很特别的话要说,但是打开来看,并没有。 作者二十几岁一接触中国文学便对杜甫抱有好感,后来长期徜徉于各类中国文学,最终确认自己年少时的预感不差,杜甫果然是中国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整本书内容很丰富,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选几点和大家分享。 整本书分成两卷,第一卷和第二卷之间隔了15年左右,也就是说吉川幸次郎在1940年前后出版的第一卷,在学界大获好评,万众期待他赶紧写下一卷,但是种种原因过了很久才写出第二卷。 第一卷讲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家世,早年的生活,壮年的生活,一直写到被困长安为止。安史之乱时他安顿好家人,只身一人前往甘肃的灵武地区,去见新皇帝唐肃宗,但是半路被贼军所掳,又带回长安并困在长安,第一卷就到这里结束。 第二卷讲了很多朝堂情况,尤其是玄宗、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事儿,花了很多时间去考证,贵妃和安禄山之间到底有没有绯闻或者类似这样的话题,可能是日本人特别喜欢杨贵妃,所以对她特别感兴趣吧。 整本书的前两篇文章也值得推荐,《先天元年》和《家系》。作者意图说明不能摆脱家族和环境的影响来理解杜甫和他的作品。 《先天元年》讲杜甫出生之前的武皇时代,其实一般杜甫传记都会从玄宗年写起,也就是开元年间,不太会讲究之前的年代。但是吉川用不少篇幅去描绘武皇时代,指出唐朝一百多年来,社会一直在向上发展。武皇时代虽然有残忍的地方,但武后是一个非常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特别是她对人才的任用不拘一格,让社会底层的人有一些上升通道,也营造了一种不拒绝新鲜事物的氛围。这一点社会背景在之前的杜甫传记里没有读到过。 而《家系》呢,一般书里会有一段话或者两段话,盘一盘杜甫的祖上有什么人,但是吉川先生的考证非常细腻严谨,他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推,比如先讲杜甫的父亲,再讲祖父杜审言,再往上一代一代倒推回去。他特别指出杜甫祖上有几代是武将,一直推到东晋的名将杜玉,所以杜甫家是有尚武的风气的。 作者还专门去看了杜甫家族的迁徙,从哪里搬到哪里,得出结论杜甫家是纯粹的华北氏族,他们有几次迁徙但一直都在北方。而北方在唐以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并不是文学的中心,那时追求纤细的、精巧的、没有真情实感的文风,杜甫不在这个风气的影响之下,所以很快开创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杜甫前期的七言诗被吉川先生形容为有点饶舌的,诗人话很多经常吧啦吧啦扯一大篇,但也并不是说他没有凝练的本领。后来的五言律诗,在40个字的小小空间里对仗押韵对偶,呈现出非常凝练的深度和视野,而且有非常真挚的情感,兼具广阔和深沉凝视的聚焦。 感觉吉川并不是一个坐下来专门完成一套大著作,有头有尾引一系列标注的作家。但是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很伟大的学者。关于杜甫他应该还可以写下去,但是他没有,留给我们进一步探索了。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十
高中时代,我们对杜甫说不上熟悉,也说不上不熟悉。相较于李白,或许更多的人喜欢李白的洒脱不羁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于杜甫的沉郁顿挫,极少有人能够领会。而进入大学,又得知杜甫的“诗史”特质,这一方面,也正是《杜甫私记》里有提到的。
教科书中说,杜甫“诗史”指“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在书中,吉川幸次郎也提到了杜甫的革新,他说,“与杜甫相比,李白是比较纯粹的诗人,革命性稍低”。而杜甫具体的革新在于“直接如实描写眼前发生的景象”,这是其一,但也是最为重要和深远的。除外,“自由引入这种俗语,这也是杜甫诗歌时代的创新之一”。谈及上述革新所用的例子是《兵车行》,而俗语“耶嬢妻子走相送”中的“耶”和“嬢”,即“爷”和“娘”意,皆为俗语。俗语之外,杜甫“也大量引入古典词汇”,因此,“在用语的自由性方面,该诗可谓是空前的”。
吉川幸次郎尤为喜欢杜甫,“二十岁左右,我甫一接触处中国文学便对杜甫之诗抱有好感,彼时我便隐然有预感,杜诗是中国文学最为优秀的作品”。二十岁读杜甫便抱有好感,这是非常神奇的经历,笔者十分好奇二十岁的他经历什么,又是阅读了杜甫的哪些诗,竟能如此有共鸣,且“隐然有预感”。能预感“中国文学最为优秀的作品”,那定然是已经对中国文学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乃至研究了。而这种看似“大言不惭”的发言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指摘的,杜诗无可厚非是最优秀的一批中国文学作品,但是说是唯一,那是作者自己的看法。没有对杜甫的研究,其实是不敢说的。没有对屈原、李白、曹雪芹等人的研究,也是不敢否定的。因此仅限于“吉川幸次郎认为杜诗是中国文学最为优秀的作品”而非“杜诗是中国文学最为优秀的作品”即可。
全书总体分为两部分,《杜甫私记》与《续杜甫私记》。《杜甫私记》包括《自序》在内共十二篇,采取“自传”与诗的形式,从杜甫四十五岁左右讲到安禄山叛乱的时代。《续杜甫私记》并没有讲到后面,而是往前继续讲。所谓“私记”并非杜甫自己的“记”,即并非从杜甫的诗歌中看杜甫的人生经历,而是“我的杜诗笔记”。总之,与我而言,看这本书还是有些失落的。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十一
“中国诗歌直到杜甫,才实现了内容上的充实。”
有唐一代的诗人中,李白写自我,王维写自然,白居易写生活,而杜甫写天下。也许你不了解杜甫的生平,但你一定听过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流露爱国流传千年,或许正印证了杜甫用一生写就的家国情怀。
市面上关于杜甫的传记很多,我看过不少也的确从中有所收获。但这次,我想从吉川幸次郎,一位日本研究中国文学的泰斗,一个同属东亚文明却属于不同国家的文人视角,去了解用天下情怀征服东亚的诗圣杜甫。
吉川幸次郎从杜甫的出生及家系讲起,截取了杜甫人生经历中的一段故事。他没有对杜甫的一生和所有作品加以审视,着重剖析了安史之乱前后的作品。作者沿着杜甫的人生轨迹,以诗人的视角还原安史之乱前后纷繁复杂的历史。
作为人物传记,《杜甫私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正常的传记应该是将文学发展历史深植作品内部,同时将作品和作者的外部人生相结合。而市面上的诗人传记往往是追溯诗人人生的资料,很难深入到诗人独特的文学领域。但吉川幸次郎采用传记的形式解说杜甫文学,成为了诗人传记领域的滥觞之作。
杜甫的曾经富足,也曾漂泊流浪,但在这些境遇中,他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公元756年被关押在长安的经历使杜甫的诗作开始摆脱礼节的严格要求,通过律诗来表达深切的情感。他开始从个人命运中剥离出来,把关注的视角逐渐转移到社会和全人类,直到成为心怀天下的诗圣杜甫。
吉川幸次郎运用历史和文学的关联,将诗圣杜甫的形象刻画的更加立体形象。作为诗人传记的滥觞之作,了解杜甫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十二
《杜甫私记》是吉川幸次郎作品集中的一本,读库出品。
作者是想采取传记形式解说杜甫的诗,并非书写传记。作者将杜甫生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至四十岁中期,四时四岁冬天至四十八岁冬天是第二时期,南下成都建造草堂,渡过的数年时光是第三时期,其后至五十九岁逝世。杜甫伟大在作者看来绝无仅有。
吉川选取成都之前的诗歌,并以诗人的视角还原安史之乱前后纷繁复杂的历史,将这一时代文学与社会一一展现。吉川写《杜甫私记》本欲写完,实际上完成第一卷后十五年才又续写了十篇作为续稿,属于未完成之作,但不意味着不成功。第一卷写至杜甫为躲避安禄山叛乱的灾祸,携家人沿洛河流浪。续稿逆时间而上,重拾安禄山叛乱前后的诗作,探求文学与历史环境的关联。
作者大致按时间顺序,先写了先天元年——杜甫出生——的背景,包括武则天统*治和玄宗登基。接着考据了杜甫的家族谱系,包括父系和母系,从祖父杜审言到先祖杜预,还有历史上杜氏家族的多次迁徙。作者认为杜甫为七言、五言律诗的发扬光大、对文学改革贡献巨大。重点是安史之乱的历史,也讲了杜甫的仕途。
所选诗歌包括《壮游》《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兵车行》《丽人行》《画鹰》《胡马》《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忆幼子》等等。
安史之乱的历史,作者分析的人物包括唐玄宗、杨贵妃、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等等。主要是在续稿的几篇文章中,如《金蛤蟆》《天宝遗事》《先帝贵妃》等。书中也穿插介绍了别的诗人的一些作品,比如李白、王维等。
杜诗有“诗史”之誉,表达杜甫对时代的愤懑与忧虑,也体现了他对时代的敏锐。吉川借鉴《新唐书》《旧唐书》等史书,将唐朝历史融入杜诗的分析鉴赏中,将杜甫刻画得更加立体形象。本书对一般读者而言并不艰涩,可以从更多角度了解杜甫,了解那段历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声誉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杜甫私记》作为吉川幸次郎的个人研究,也十分有意义。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十三
吉川幸次郎是日本著名汉学家,他曾留学中国,对中国文化怀有深厚感情。他年轻时“甫一接触中国文学便对杜甫之诗抱有好感”,即便多年后仍认为杜诗是中国文学最优秀的作品。《杜甫私记》出版于战后初期,已届中年的吉川幸次郎在发表了诸多杜甫研究作品后,出版了这部杜甫研究作品。
经历了动荡的昭和年代,吉川幸次郎或许对经历过安史之乱,见证了盛世倾颓的杜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部作品中,他在梳理杜甫作品的同时,着力描绘了他所处的由盛唐向中唐过渡的时代背景。然而这多少是部未完成的作品。按吉川幸次郎在自序中所言,他将杜诗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年轻时期的杜甫之诗,传世不多;二是安史之乱爆发至他携家人远赴甘肃;三是南下成都时期;四是栖身夔州时期至其逝世。但实际上书中只讲述了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早期部分时间。
书中写法并不完全是传记的写法,而是以杜甫的诗歌为资料还原他的经历,又以他的经历诠释其作品。书中第一卷原本写到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家人避难白水,而续稿仍聚焦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杜甫诗文和经历,尤其有许多闲笔。吉川幸次郎似乎不可抑制地要描述盛唐的落幕,他细致地描摹天宝遗事、安禄山的反叛、贵妃之死和唐朝的宦官政治,以及唐肃宗灵武即位前后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大约是希望藉此使读者感受到彼时将诗人裹挟其中的历史洪流。
而作为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每每在行文中提及日本,甚至进行对照,以拉近日本读者对杜甫的距离,唤起他们的情感。如开篇写杜甫出生于玄宗继位的先天元年,便揣想“这对杜甫而言,可能也是值得感怀的时间吧”,接着宕开一笔,写道:“我深知出生于明治元年的人,对明治时代寄托着何等深厚的思慕之情。”后面又将玄宗治下的45年与明治时代对比。对刚经历战败的日本人来说,想到明治时代,大约也就可以直观感受到所谓盛时,而之后写到盛世太平急转为乱世动荡,一般日本人应该会联想到昭和时代刚经历的战火与纷争吧。
杜甫的作品被嵌入其人生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以解说。杜甫虽然热忱祈求一官半职,并为此干谒权贵,但他始终郁郁不得志。与此同时,天宝后期的唐朝开始走下坡路,玄宗耽于逸乐,李林甫、杨国忠先后把持朝政,种种危机隐现,杜甫在诗歌中描绘了这些世态。如《兵车行》是描述应征戍边的士兵,《丽人行》则是讽刺当时权势方炽的杨氏一门。取材当代,吟咏现实,杜甫打开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题材的新领域。在此过程中,杜甫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天宝十四载,时年44岁的杜甫终于如愿入仕,成为八品小官,但他依然对朝政感到愤慨,在接家人赴任的路上,他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对国家未来感到强烈担忧。而数日后,安禄山作乱的消息传来,此后潼关失守,京师告急,杜甫也携家人逃亡。正是在这悲惨的环境中,应了国家不幸诗家幸之语,杜甫将迎来艺术创作的高峰。书中将这一时期杜甫的诗作按时间排列,在史事中穿插讲解。之后全书在唐肃宗临武即位后不久戛然而止。
吉川幸次郎对杜甫及其艺术成就的推崇在书中表现非常明显,然而突然中止的叙事使得很多论述未能得到充分展开,而杜甫后半生的成就也未及叙述,这未免令人觉得遗憾。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十四
在诗词界,乃至文学界,李白,杜甫的名字可谓人尽皆知。我们在课堂上也能够学习到很多与他们有关的诗词作品,有关的人物事迹。
有人说当我们年少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喜欢李白,因为李白的身上有一种洒脱,有一种豪侠之气。但当我们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又会更加喜欢杜甫,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
在《杜甫私记》这本书中,作者选取了杜甫的一部分诗歌,并以诗人的视角还原安史之乱前后纷繁复杂的历史,将这一时代的文学与社会一一展现。
杜甫的祖上有不少让他引以自豪的名人,他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的杜预,这个人文武双全,既是一位经学家,又是一位政治家。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一位唐朝的诗人。
然而从杜甫的生平经历上来看,他的仕途是很不顺利的。在杜甫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并没有顺利考上。
作为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特别深的知识分子,杜甫想做的事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从小学习的目标就是在将来做一个大官,做一个宰相,辅助皇帝把国家治理好。
杜甫的经历很难让人不觉得他是怀才不遇,而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荡又让他个人的人生命运多了几分不确定性。
在唐宋时期,会写诗的人有很多。一方面想要仅仅通过写诗的方式来为自己赢取高官厚禄,是很困难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诗人创作诗歌会有不一样的动机,其中主要的就是诗人通过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与情感。
在杜甫的成年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他创作的诗篇。当我们阅读这些诗篇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仅仅从文学性的角度上去审视其中的内容,还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上去考虑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
在创作风格上,杜诗被誉为“无一字无来历”,这个意义上说,杜甫是最忠实于中国文学传统的诗人。前人曾经使用过的语言具有更多公共性,也因此是更好的语言,这是过去中国文学的传统理念,杜甫比李白更忠实于这一传统。
杜甫结果很多描述社会现实的诗词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那短短十多年间,辉煌的盛世竟如同泡沫般消失了。朝廷连年开战,饥荒不断,世上不知还有多少穷苦无依的百姓,在水深火热中煎熬。
杜甫的作品常常是贴合现实,贴近普通大众的。当然,他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满怀悲悯之心,让他的作品中也多了几分温情,几分大爱。人生固然短暂,但那些伟大的精神会永垂不朽。
杜甫私记读后感篇十五
小时候不太喜欢杜甫,总觉得他的诗苦哈哈的,少有豪气冲天的名句。少时生活基本上一帆风顺的我,很难理解《石壕吏》中“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悲痛,以及《兵车行》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酸楚。
我从小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国学训练,直到大学上了《古代文学》,才知道不过短短八句话,律诗竟然有那么多的讲究。此时再回过头来杜甫,惊觉此公真乃个中高手。后来因为工作缘故接触社会底层,又方知“诗史”对一位中国古代诗人来说,是多么无上的荣誉。
在阅读《杜甫私记》前,我并不了解吉川幸次郎。拿到书时,我以为这是一本传记。读了一部分,我觉得这是一本个人史。书看了近三分之一,我奇怪名满天下的读库为什么要出这么书——本人文史功底平平,竟能看出不少讹误。再看本书《自序》,竟然忽略了脚注——本书第一卷问世于1950年!
限于出版时间,那些讹误就可以理解了。接下来,阅读策略进行了调整——我以文学分析为重点,读罢之后方才品出味道。特别是回归郭沫若、冯至的那个年代,将他们的作品和吉川做对比,更显出这位日本学者在某些见解上的真知灼见。
在《壮游》这一章节中,吉川对杜甫的年轻时期做了回顾。杜诗中30岁以前的作品只存录了数首,很多研究基于历史史料,不如吉川从“自传”的诗歌入手来得更为直接。当然,在童年滤镜和自我滤镜的双重加持下,杜甫的回顾往往停留在好的方面。吉川将史料与作品分析相结合,给出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这一点,能看出有“会读”的影子——这是吉川的一大发明,师生共聚一堂,集思广益,变单向传输为多向发散,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就有更多的新鲜感。
唐诗历史上双峰并峙,有道是“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然而,后世学李太白者少,想学杜子美的却大有人在。在《奉先》《白水》二章,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兵荒马乱中,思念妻子儿女的诗句,在历代诗人中都很少能有像杜甫这样感人至深的。鄜州一段描写,勾勒出的是具有普通人情感的杜甫。李太白太过洒脱,而杜甫却是至情至性活生生的人。从诗中,你看不到为后世敬仰的“诗圣”,只有一个满腹愁苦、举步维艰的丈夫、父亲。这样的杜甫,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而非李太白那样成为走上神坛的偶像。
但是,学老杜者,却没有一人能达到老杜的成就,这是为何?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外,作者对杜甫一些较为冷门的诗作进行分析,借此回答了这一问题。杜甫立圣,自然凭借的是写诗的技巧,特别是在七律这一领域,他的领先地位几乎是断崖式的。这并不能单以勤奋而论,古来勤奋的诗人非常之多。杜甫取得的成就,是和他的天赋分不开的。同样是仕途不顺,但拥有类似的天赋,李白用来喝酒,苏轼用来炖肉,只有杜甫将其毫无保留地用在记录所见所感上。可以说,无论是对字句的锤炼,还是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中国上下历史五千年内只有杜甫一人在两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没有之一。后世学他的人,能在其中一方面学得他的风骨,就已经可以列入文学史了,可惜,这样的后来者少之又少。
最后说句题外话:“私”在日语中有“我”的意思,而这本“私记”也基本上是从作者的视角来看待杜甫的作品。这次读库的译本“保留”了原书名,在我看来就很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