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天帆经典读后感有感

天帆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5 00:30:13
天帆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4-25 00:30:13   小编:

《天帆》是一篇令人心潮澎湃的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生动的航海故事,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壮丽的冒险之旅。故事中的主人公展现出勇气和智慧,战胜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驾驶着天帆号船只迎风破浪。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坚持的力量。

《天帆》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我参加豆瓣网的“鉴书活动”的奖品。原本只是随手点击一下报名,想不到竟然真的被抽中了。哈哈,中奖收奖品的感觉真好。

但是前面的内容很粗糙,一度让我产生了不想读的想法。

1. 在大危机面前批评人类不够团结,批评极端宗教组织搞破坏。殊不知,他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主角自认为”正规”不愿意耐心解读罢了。花了很多时间写美国人在跟中国人暗暗较劲,写中国人处理得井井有条,落落大方。一个个华人高官仿佛深谋远虑,专门为美国的小屁孩式的政府擦屁股料理善后。

2. 花了很多笔墨写“心门”组织搞破坏,最后却被成“神”的主角瞬间全部秒杀,不了了之了,有点失望。如果真的想传达出这些人“搞破坏”的可恨程度,就应该写出更让人咬牙切齿的故事。

这两条线看得很烦人。在宏大叙事下成长起来的人,总在无意间透露出哈耶克所谓的“理性的自负”。但最后50页是精华。(主要是引起我的情绪波动,哈哈)

江晓宇和王劲进入万神殿以后的故事,我是在头发发麻,心潮澎湃状态下看完。我才发现自己并没有为进入万神殿做好准备。假如,探索外星文明的代价是再也无法回去,我还愿意前行吗?

《天帆》读后感(二)

- 书名:《天帆》 作者:江波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天空中,小小的飞船划过星空。没有人注意到它,在这个时代,人类根本看不见它。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不会再见到它。” - 作者江波是中国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银河之心》三部曲、《机器之门》系列;发表长篇科幻小说九部,中短篇科幻六十余篇,总计三百六十余万字。多次荣获中国科幻星云奖、银河奖、京东图书奖,作品《命悬一线》入围2023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 本书对人类未来太空技术有着严谨而充满质感的描写,而对外星文明则有着宏大超越的想象,这两个想象世界相互迭加,形成了一部人类与银河系文明相遇和融合的史诗。 - “天帆”是人类的奇迹,同步静止轨道太阳能电站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然而,因为这一中国人带来的奇迹,引来了外星文明的降临。神秘飞船不期而至,神迹般的存在让人类紧张、恐惧、疯狂……面对来自外星文明的考验,滞留在“天帆”上的中国航天人江晓宇和他的同事成了解决危局的关键。他们是选择恢宏的宇宙,神秘的外星文明?还是温暖的家,百般牵挂的爱人?他们最终是涅槃般牺牲,还是英雄般凯旋?登上外星飞船的“天帆”勇士,代表全人类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 小说前半部分以正笔写技术理性世界,后半部分以正笔写神的世界。小说不仅描述了眼花缭乱的太空技术,还揭示了错综复杂的国家和社会关系,推测了文明演化和目的。读完这本书,人类模糊的命运渐然变得清晰。

《天帆》读后感(三)

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有一个古老的数字——42。

它是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

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让“42”这个数字成为了一个传奇的亚文化符号。

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剧照

但在现实中,人类对于宇宙终极答案的追寻从未停止。

1600年的意大利,哲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上被火刑处死,因为他坚持寻找一个关于宇宙的答案——日心说。

这也成为这段追寻史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江波老师最新作品《天帆》的引子。

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

在《天帆》的世界里,江波老师想象在不远的未来,人类建成了一座巨型空间电站——“天帆一号”,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天帆一号”携带着一个能够探索宇宙奥秘的装置——“量子边界望远镜”,这个望远镜可以探测引力波,它依然在寻找物理学家眼中宇宙的“终极答案”。

《天帆》里所有的大胆想象,都是在当下航天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所进行的推想。我们今天特别采访到江波老师,请他向我们分享新书《天帆》的创作历程。关于这个宇宙的终极答案,我们还有找到的希望吗?

江波:《天帆》的创作过程还是蛮长的。我很多年前写过一个中篇,叫《地球的翅膀》,那里面的思考在《天帆》里得到了延续,《天帆》其实是把那个世界观给扩充和复杂化了。

我那段时间在复习阿瑟·克拉克的《与罗摩相会》,突然觉得我在《地球的翅膀》里所写的场景,达不到《与罗摩相会》里面对细节描述的那种高度。当你看《与罗摩相会》的时候,你会感觉克拉克在描述飞船时非常细致,他好像是在你面前构建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所以我就想尝试一下自己是不是也能做到这一点。

于是我往《地球的翅膀》已经有的初步想法里,结合进去更多的技术细节;与此同时,我在人物情节上重新构思,因为想展示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故事的人物关系自然而然也会发生变化。《天帆》就是这样完成的。

这个事情很难讲是有趣,但我觉得这个创作过程给我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创作这种带有强烈技术特征的小说,阿瑟·克拉克的确是一位大师。不仅仅是《与罗摩相会》,还有他的《月海沉船》,在我读到他用技术细节描述出来的那些世界时,我就有一种创作冲动,可以再向他学习一下,让我自己的小说再提升一个层次。

江波:困难的地方我觉得还是在于人物关系,小说的本质还是一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我记得好像是骑桶人老师,他认为小说里面要有两种东西,一是小说的根,就是你需要有一种奇景,让你的小说有特质;另一个就是小说的魂,也就是人物关系。

另外我觉得描述一个尚未存在的巨型结构其实也是蛮难的,因为你对它缺乏直观的感受。我在《天帆》里一般会描述“天帆一号”从地球上看起来会长什么样,在平面上看会是怎么样等等,全都是基于想象去构建。所以我觉得还是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天帆一号”在真实世界中到底会不会存在?或者它是不是真的能够给人们带来震撼的感觉?

一个结构其实大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失去对它的感知。就像宇宙,我们知道很大,但是你所看到的也就只是这一片星空。像“天帆一号”这种行星级结构,你站在上面看东西,很可能也就只是和站在一个房间里向外看出去一样。

比如说像成都SKP,这段时间我恰好去参观了一次,其实它的规模也不算特别巨大,但这种规模的建筑已经能给你很强的震撼感。而“天帆一号”可能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展开面积,那对你来说和踏上另一个星球差不多,你跟星球比起来是一个小的尺度,反而感知不到它的巨大。

成都SKP(图:SKP官网)

江波:最满意的其实就是这个作为行星级文明标志的大型工程“天帆一号”,把外星人给引来的构思。我自己还蛮得意的(笑),包括在我的很多讲座里面都会拿这个来举例。这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事物的认知,然后以合理的推导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关于外星人会在什么情况下来和我们进行交往。

另外可能就是关于外星飞船的一些想象,当然因为有《与罗摩相会》珠玉在前,大刘(刘慈欣)也谦虚地说他的小说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我也可以毫不隐晦地说,当我在描述外星飞船形态的时候,的确也是在向阿瑟·克拉克学习。当然,克拉克所描述的“罗摩飞船”要比我在《天帆》中所描述的飞船更细致,《天帆》里面可能只有1/4左右是在直接描述外星飞船,但我觉得还是能够给读者朋友带来一点新鲜感,因为《天帆》这个外星飞船还是挺有特色的。

左:阿瑟·克拉克《与罗摩相会》。这部经典作品也即将被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右)改编为电影

江波:《天帆》里面有几个奇观场景,一个就是“天帆一号”这个太阳能电站本身,它理论上是300km长的巨物,我想知道怎么去体现它的压迫感。

另一个是它在地面的接收站,我设置在赤道上,它应该也是很宏大的工程,这个接收站直接给南海所有周边国家供电,肯定也需要想象力去展现。

还有一个是外星飞船,也包括地球人造的飞船,就是美国人的太空母舰,这些东西怎么设计,我觉得也会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天帆》里对外星飞船的描述更多一点,对地球人造的这艘太空母舰我则没有过多去展示它的细节,它像是太空中浮现的一座巨型堡垒。这些都是假如《天帆》改编我自己非常期待的场景。

另外,《天帆》小说中有一个“光球”场景,那是在我脑海中想象的一种情况,它也是一种“巨物”,悬浮在城市上空,能不能把它拍出一种让人感到绝望,或是让人产生崇拜之情的效果,这些都很考验视觉艺术方面的概念设计。

江波:我有在考虑。因为在《天帆》的故事结束之后,在广阔的太空里应该还会有很多故事发生。比如说飞向木卫二,那个星球本身就是大家讨论得很热烈的话题,比如木卫二是不是能发现海底生命等等。所以如果要写续集的话,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只不过需要在科幻概念上再寻找到一些新的东西。

科幻小说本质上还是需要创造一些科幻概念,这些概念如果有一定的新颖性,就能给小说打一个好的基础,然后在这个概念基础上再有故事。《天帆2》的概念可能是关于影响人类文明生存、影响人类和外星人关系的某些东西,先留个悬念吧,我自己肯定会尽力往下写这个故事的后续。当然,《天帆2》肯定不叫《天帆2》,会有一个更合适的名字。

木卫二(图:NASA)

江波:《天帆》这本书是我对“费米悖论”的一种认知,就是关于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看到外星人。我们希望看到外星人,所以故事里面就加了很多神秘主义的元素,我称之为“太空神秘主义”。我们虽然被困在太阳系内,无法探索太阳系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们也期待有一天人类能够飞出太阳系,能够成为真正的“太空种族”。

这个希望目前寄托在外星人身上,外星人在这本书当中其实就是我们的一种向往,我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外星人那样的技术文明,探索太空。所以《天帆》其实是一本寄托人类太空梦想的希望之书,这个书名它有“起航”的意思,包括《地球的翅膀》也有这种意象在里面。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帆》现已全面上市!△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