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系列之学习动力篇!读后感摘抄

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系列之学习动力篇!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2 11:55:41
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系列之学习动力篇!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22 11:55:41   小编:

《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系列之学习动力篇,深入探讨了孩子学习的动力来源和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这本书不仅适用于家长,也适用于教师和学生,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系列之学习动力篇!读后感(一)

《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整本书比较易读,很快可以翻阅完毕,作者提出了ARCS方法,即attention-reason-confidence-satisfaction,注意力—理由—自信—满足感,不算新颖的观点,但是书中部分具体的方法倒是可以借鉴一下。

Attention

给学习起有趣的名字,帮助孩子改变对学习的态度。

在他们还想再学点的时候果断叫停,注意学习时间细分。

以身作则爱学习,每天规定一个时间。

作业游戏化:新鲜的刺激-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适中-快速出结果(随机/设置升级规则,任何努力都值得鼓励/积极行为加分,重点赞美良好行为)

Reason

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学多少,怎么学,学习工具等。

把诱惑移开。

让孩子说,家长复述+提问/回答。

你在做什么?换一种方式问,不问攻击性强的你为什么…?询问主观意见背后的原因

Confidence

不评价天赋,评价努力。

积累成功的体验,不在失败时责备他们,不断追问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将原因细分到可以找到具体对策的层面。引导孩子关注自己能控制的因素:学习方法、学习量

Satisfaction

表扬和批评要及时,且针对行为,不要凭心情,前后要一致。

家长发怒的原因来自他们认为“理所当然应该是这样的”,这是一种完美主义。

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系列之学习动力篇!读后感(二)

最近一直在为如何提升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而焦虑,大数据给我推送的视频和书籍真不少,但是越看内心越焦虑,尤其是《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一书中所列举的马戏团里大象的例子更是深深刺痛了我。 书中说马戏团里准备表演的一只大象被一根树枝绊住了脚,凭着它的体型和力气,轻松挣脱树枝的牵绊本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这头大象不做丝毫努力,任由主人抽打推搡却纹丝不动。 原来这头大象从小在马戏团里长大,很小的时候被人们用绳索绑住了腿,它曾无数次地拼命挣扎,但因为力气小,始终无法挣脱,经过许多次的尝试失败后,它便认为挣扎没有用,所以就放弃了一切挣扎,即便以后有机会逃离,大象也再不会离开。 回想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所遭遇的处境跟大象十分雷同。当孩子满怀好奇心探索新事物时,做家长的总喜欢以自己的经验对孩子进行束缚和压制,而且还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了你好”。 因为父母的打压,孩子内心会产生无力感,会像大象一样主动选择放弃,即便原本能做好的事情,也会放弃不做,并从此陷入“我不行”“我做不了”的不良认知中。 这种由父母造成的无力感,当然在父母的帮助下,也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日本明星小升初辅导学校“伸学会”的董事长菊池洋匡在《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一书中说:为了防止孩子被“无力感”侵蚀,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找到改善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只要做就能做成的信念,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行,从而帮助孩子点燃内动力。 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很值得家长借鉴: 1、对于学习,应该在孩子们“还想再学点”的时候果断叫停,当激发起孩子“遗憾”的心理时,孩子反而越想学习。 2、家长多在孩子面前学习,父母若能把爱学习的姿态展现在孩子面前,是让孩子喜欢学习的很好方法。 3、想办法让学习具备四个要素:(1)新鲜的刺激;(2)需要完成的任务;(3)难度适中;(4)快速出结果。 4、给学习设置一个升级的规则。任何努力,都值得鼓励,都应该反映在升级系统中,让孩子有持续下去的动力。 5、多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赞美他们积极的行为,可以激发孩子的干劲。 6、不一味地粗暴隔离网络,而是引导孩子合理使用视频网站,教孩子在视频网站检索学习视频,从而培养孩子自主研究、探索的习惯。 7、试着禁止孩子做一些题,当被禁止做某事的时候,孩子反而会强烈地想做这件事。 8、“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学多少”“怎么学”,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尊重孩子的自主权,重视引导,而不是帮忙做决定! 9、不要以成绩排名作为衡量标准,而应该让孩子和自己比较。 10、“复述+回答”“复述+提问”,是亲子对话中父母最理想的谈话方式。 11、提高孩子思考能力的3个提问技巧 (1)5W1H提问技巧 (What)询问具体情况。(Why)询问原因。(How)询问程度。(When)询问时间。(Where)询问地点。(Who)询问人。 (2)使用温柔的语言 (3)询问主观意见背后的原因 12、引导孩子关注自己能控制的因素,比如:努力(=学习方法+学习量)。不断追问,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将原因细分到可以找到具体对策的层面。 13、要想提高成绩,首先要让孩子拥有自我效力感。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责备他们,要引导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便继续挑战。 14、若批评或表扬不针对孩子的“行为”,则会使孩子以后不知如何是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表扬或批评“及时”才有效。对孩子行为的评价,不能凭心情,要有前后统一的标准。 15、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孩子和自己的过去相比有进步,就该大力表扬。 16、在表扬孩子之前,先在心中回想以下三个步骤:1.想要表扬孩子什么地方,先用客观的语言向孩子描述一遍。内容应该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地方”“与进步相关的行为(学习、练习等)”。2.向孩子传达作为父母的主观意见、感想、印象等。3.最后,以总结的形式对孩子上述进步提出表扬,并附加感谢的语言。 17、父母发火的根本原因,来自心中的“理所当然”。父母应该放弃完美主义,告诉孩子,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期翼父母们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成就!

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系列之学习动力篇!读后感(三)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那就是“孩子并不喜欢学习,甚至讨厌学习”。 其实,孩子是可以爱上学习的。工作也好,学习也罢,我们完全可以乐在其中,只是需要一点“技巧”。我们把这些技巧统称为“ARCS模型”,也叫学习欲望模型。 ARCS模型将学习动力(学习欲望)分解为注意力、理由、自信和满足感四类。 注意力——对学习产生“心动”的感觉。 给学习换个名字,比如,语文,历史,地理,叫知识竞赛,数学,物理,化学,叫猜谜游戏,这是因为孩子容易根据名字,对事物进行判断。 孩子,是一种想把任务做完的生物。所以,孩子还没学完,就让他停下来。因为,与已经完成的任务相比,尚未完成的任务更吸引人。一旦孩子“还想再学点”的愿望实现以后,就很难“想再学点”了。 人喜欢胜利,但不喜欢毫无难度的获胜,更不喜欢毫无胜算的挑战。所以,让做作业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吧。 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引导孩子学习理科、社会知识的帮手。比如超市购物时,给孩子出题,万一不知道答案,家长可以用智能手机上网查。 理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价值” “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学多少”“怎么学”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除此之外,让孩子自己选择文具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事物,也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小技巧。 教育孩子不要过分纠结于和他人的比较,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成长上,用长期的视角观察成绩的变化,让孩子对自己进行评价,积极面对失败,把失败当作“吸取教训的好机会”。 孩子把头脑中思考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说明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正在发育。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说,多表达。但是,很多家长因为不够耐心,等不及孩子自己表达,就帮孩子说话,帮他们做事,帮他们做选择,实际上,这样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自信——让孩子感觉到“我也能行”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多思考一下,如何用自己的言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一定要让孩子相信“后天努力比先天才能更重要”。 如何帮孩子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呢?我们都知道,能够找出原因的话,就可以降低失败的概率,提高成功的概率。如果想改变结果,得到好结果的话,那就要先找出能够改变自己行动的原因。所以,这时候,我们要不断追问,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并将原因细分到可以找到具体对策的层面。 满足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真好”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孩子自身的进步上,和自己相比。只要孩子和自己的过去相比有进步,就该大力表扬。 有些却是不必要的奖励。比如,一些原本不需要奖励人们也愿意做的事情,因为设置了奖励,反而让人在没有奖励的时候就不愿意做这件事了。 当然,孩子不要把学习看做无聊又不得不做的事,要尝试着享受学习。 那么,怎样运用这个“技巧”呢? 首先,您应该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身上具备其中哪些要素,可以先培养一个,然后再培养第二个……直到让孩子具备所有四个要素。 逼孩子努力,不如激发他的学习动力!让孩子从“他律”变“自律”,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会给您带来惊喜!

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系列之学习动力篇!读后感(四)

让孩子学习上瘾的动力分为外力和内力,这本书主要讲内力。以下是我对书中的一些收获分享。

ARCS模型:

ARCS模型将学习动力(学习欲望)分解为注意力(Attention)、理由[插图](Reason)、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四类。

这是美国教育工作者约翰·凯勒教授在研究心理动机的时候,总结出的一套有关学习动力的模型。通俗地讲,就是“学习动力之源,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游戏方法吸引孩子注意力,将无聊的学习变得有趣;

2.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要去打扰和打断他;

3.“超市知识竞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4.多带孩子去博物馆、科学馆,事实依据能够提升孩子理解力,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5.巧用学习APP,将没用的手游替换为智力游戏

Reason 理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价值”

1.六个动力引擎:

1)报酬志向……把学习作为获得报酬的手段(想受到表扬,不想被批评)

2)自尊志向……出于自尊心或竞争欲而学习(想赢,不想输)

3)关系志向……被别人带动,一起学习(因为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希望好朋友能看得起我)

4)实用志向……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有用,所以努力学习(为了现在或将来的实际好处而学习)

5)训练志向……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学习(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博学)

6)充实志向……学习本身让人感觉充实、快乐(学习使我快乐,我喜欢学习)

2.让孩子多说话,孩子的说话量应该是父母的2倍。

3.提高孩子思考能力的3个提问技巧

1)5W1H

(What)询问具体情况。你在做什么?今天有什么好事情?

(Why)询问原因。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How)询问程度。你现在的心情怎样?今天你给自己打几分?

(When)询问时间。什么时间学习?

(Where)询问地点。在哪里玩了?

(Who)询问人。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和谁一起玩耍了?提问技巧

2)使用温柔的语言“你为什么没考好?”→“没考好的原因你思考过吗?”

“你为什么要做那种事?”→“希望你告诉我那么做的目的,你是觉得那么做能带来什么好处吗?”

3)询问主观意见背后的原因“小A头脑聪明。”→“你觉得为什么大家都说小A头脑聪明?”

1.帮孩子找考试失败的原因

2.帮孩子建立“只要做就能做成”的信念

3.找到孩子的成长区,选择难度适中的训练题目

4.考试失败,不要安慰,一起找解决办法

1.及时地批评和表扬

2.不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表扬自己孩子的进步

3.不要完美主义,要最佳主义

总体评价这本书实操性讲得算很细致了,能够让家长获得很多以前没有注意的点,具体非常强的借鉴意义,比如“超市知识竞赛”这一个,感觉从身边的日常入手,可以免去很多昂贵的补习班。

这本书评分不高,相比自己读的前一本书《父母做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其实自我感觉这本书能够获取更多的指导意义。

父母做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

8.5

刘亮 / 2020 / 中国妇女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分析的外因

《父母做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主要分析的是外因,比如家庭氛围,学校环境。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很难改变,所以讲起来缺乏有力的论证,不具有说服力。另一个方面,这本书的编排结构散乱,书名的9件事也没有特别地为读者指明到底是哪9件,所以读完似乎一无所获。

而《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系列之学习动力篇!》分析的是内因,内容编排也非常有条理性。有很多地方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且作者看待这些所谓的方法也较客观,并非要一一参照对应,更多的是日常自我感受。

值得一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