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制瓷笔记2》读后感摘抄

《制瓷笔记2》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2 02:35:28
《制瓷笔记2》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5-22 02:35:28   小编:

《制瓷笔记2》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制瓷的独特魅力和工艺的精妙之处。书中融入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制瓷艺术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制瓷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制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对这门古老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制瓷笔记2读后感篇一

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包装就很深的我心。其书籍封面是介于中国传统色筠雾和瓷秘之间的色调,而封面上以简单的笔画勾勒出瓷器的雏形,其可组合成多种瓷器品种的外形。这种简单质朴却又不失简约的设计风格,与涂睿明老师的文笔相得益彰。涂睿明老师的文笔就像五月中旬晚间六点半的风,清爽舒适,它带着山间飘来的绿意,吹走心灵上的浮躁。就像他本人在你面前摆上一茶几,沏上一壶好茶,或在悠闲的午后或是自在的雨天,和你娓娓道来他的故事——他和瓷器的不解之缘,他和瓷器的相知相伴……一桩桩,一件件,从他细腻的文笔下流露出的情感中均可窥探一二。

虽然作者在书的开篇向我们介绍了青花压手杯、明永乐甜白釉刻花梅瓶、明永乐翠青釉盖罐等众多名器,但倘若只把《制瓷笔记2》看做一本科普书,那就大错特错。涂睿明老师在介绍这些名器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于此瓷器的理解、见解,辅以他做瓷器的经验,为整本书融添不少乐趣,读起来妙趣横生。加上其精妙的文字排版与图片布局,读者与涂睿明老师就像跨越时间与地点,蹲在烧瓷的工坊内,旁边是烧瓷的师父,涂睿明老师指着瓷器为读者详细讲解该瓷器的要点与亮点,这一刻,大家都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中,不分你我。

我很喜欢涂睿明老师的文字,例如在《制瓷笔记2》中关于名器录中对于明永乐甜白釉刻花梅瓶的结尾:“……于是越做越觉出古人造物不易,越做越起敬畏之心。等到终于烧出一两件还算满意的,虽然知道还有距离,仍是稳稳抱住,翻来覆去,久久不愿放下。”——普通人做瓷器,是好奇,是欣喜,是对于未知事物的新鲜,涂睿明老师做瓷器,是探索,是研究,是对于古人造物的敬畏,是对于传统手工业的一腔热忱。这是他在这个行业坚持数年,数年初心如一的原因;例如名器录中对于摇铃尊的观感:“……摇铃尊颈部细长优雅如天鹅,瓶颈中部微微内敛,往上就舒展开来,往下肩颈处一圈弦纹如项链,颈项就愈发高贵、柔美。此刻,想象手指从柔腻的颈部滑向肩,轻轻一转,顺势而下。肩部是有骨的,外柔而内挺。往下一收腰,足一扎,身段就亮了出来:娇媚中见着挺拔的风骨。如是美人,带着几分英气。”例如对于摇铃尊装饰的描写:“装饰虽少,气势上却不弱,底纹如山,团花如日,瞬间便有了一览天下的豪壮。”——透过涂睿明老师的简练凝结的文字,我们可以窥见瓷器的隐约外形,其寥寥数句便将瓷器的柔美、端庄跃然于纸上。涂睿明老师对于摇铃尊的装饰的三十五个字的总结概括,比一些长篇大论、夸夸其谈的描写更易抓住人心,就像绘画中的“骨架”,不抓骨只绘皮终将会跑偏。

而涂睿明老师在介绍瓷器的过程中除了穿插对于瓷器的理解与解读外,还有关于瓷器行业的历史文化——瓷器的发展的衰败与复兴,瓷器发展的顶峰,瓷器行业发展在历史上的进程,瓷器在历史上的开花结果……这些历史文化穿插在瓷器的介绍中,不仅不会让文章看起来繁冗读起来昏昏欲睡,反而增添不少乐趣,就像休憩时的茶点,虽花样不同风格各异,但解腻、辅佐主餐,有锦上添花之感。

涂睿明老师也会在文章中写上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毕竟,我们的一生,也不过是在与遗忘抗争。”(明永乐翠青釉盖罐结尾)也会在文中引用他另一本书《古瓷之光》中部分内容,辅以插图,漂亮精彩极了。在当雍正遇见莫兰迪——十二色菊瓣盘中,涂睿明老师由古人的期待联想到莫兰迪的孤独,联想到莫兰迪色背后另一层含义——“但我以为,他的画及绘画本身已成为一种修行,似进入禅定状态:平静背后,仍然是平静。”由此让涂睿明老师意识到“让雍正遇见莫兰迪的,竟然是孤独——无比绚烂的孤独。”将两个时代的人因此有了艺术上的碰撞与心灵上的解读,而我们与他们也有了灵魂上的碰撞。

就像结尾所说:“陶瓷能做的东西太多了。”陶瓷其本身被赋予的含义也太多了,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究其一生,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也不过是对着众多美景感慨一句:“太美了。”

制瓷笔记2读后感篇二

马爷说:汝官哥钧定,外加一个柴窑。

这是我刚刚“国宝一百”学到的常识。近五年迷上各地博物馆,但凡出差或家门口上博有新的展览总爱凑下热闹,但是瓷器一般总是匆匆溜一眼。因为,一来看不懂,二来“太普通”(指古不过千年)。有些“米粒青花碗”孩时常用,似乎不怎么新鲜。日本“香兰社”的骨瓷咖啡杯天天在用,对于瓷器的审美我仅限于:骨白、薄壁、轻巧、湛蓝。

明天乘五一前开溜,去正定、邺城、长治、高平、晋城溜达,而古窑并不在行程中。跟古建、石窟、泥塑相比,好像瓷器远近得多,留待退休后慢慢品尝才是更妙。

景德镇竟然没有去过。想象中满大街的青花,类型雷同的工业式作坊,肯定提不起兴趣。涂睿明的《制瓷笔记》(2),是我认识瓷器的第一本书,两天从一而终,竟然赶在出行前读完,我不知道行程会不会因此而做调整,但至少我似乎会看瓷器了。

此书真正吸引我的是:作者每次制器的缘起,以及每件器型的灵魂。瓷都能做但做什么?复刻是完美的吗?当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瓷器?涂先生解除了我一个疑问“手工艺是一种创造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但也“只有那些跟现代人的生活发生关联的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以至于不用去可以保护”。用惯了工业时代的日常器具的我们,偶尔拿起工匠的手工器,那种人与器具的融合是可以跨越时代的。

“大咖说”栏目正巧播放景德镇御窑遗址视直播,了解到中国最早的白瓷起自于邢窑(临漳邺城北),五代十国北方战乱时工匠将其工艺带到昌南镇,但由于江南此地没有北方的原料,工匠们便就地取材独创了“影青瓷”,宋真宗时被宫中使用并御赐“景德”年号,从此便有了景德镇。元代景德镇开发了出了“青花”,明代又发明了“霁红釉”,中东伊朗的“苏麻离青”彻底征服了世界,元朝的“海量”不可小觑,明成化、宣德是瓷器的第一个高峰而二次高峰出现在康熙王朝,所以作者说“康熙朝才是开宗立派的大宗师”。

文化兴,总是伴随着国力的强盛,自古亦然。但制瓷工艺是否会遗失?作者的回答是,“从未失传,压根就不存在某某的工艺,而是选用了整个制瓷工艺体系”。这话我爱听,也更符合实际。想想当年工匠没有温度计自凭那双“失败无数”的“慧眼”,有些即便是“创新”也可能是无心中的“残次品”。

完美的美,残缺的美,谁更美?只要不是病态,都可以是美。美,是很个体的,所以手工艺制品才有复兴的可能。

说起景德镇的四大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玲珑瓷。徐先生给我上了一堂基础课。青花自不必多言,看过中国画的便知道粉彩的模样,颜色釉是靠釉色勾勒。玲珑瓷又称“青花玲珑瓷”,玲珑瓷,“剔透”是关键,施以透光的釉这让我想起儿时家里吃饭的“米粒碗”,每次吃饭后都会好奇地举起朝着阳光,一来好看,二来检验是否吃完。但我从不剩饭。

书中提到的吃面用的“青花鸡心碗”,作者说“好的面碗,汤面板面两相宜”。“这个碗比普通碗大上不少,狐壁下收,底部较窄。这样的碗,盛汤面,汤不至于太多又有深度又不容易泼洒;用来拌面,弧度实在方便翻滚”。我外加一句,“汤面的话,碗壁不易太薄”,吃面的碗就有这么大学问,成化斗彩鸡缸杯被广为知晓,只在于两个多亿的成交价,器型、用料均非高深独有;工艺上,一次高温烧青花,二次添彩低温烧就。斗,原本理解为“争奇斗艳”,涂先生解释说是“有拼接的意思”,釉上堆彩,可不就是拼接。

红釉的烧制难度在于,氧化铜在高温还原反应后呈现的“随机”颜色,是“陶瓷烧造工艺的试金石,豇豆红更是皇冠上的宝珠”,那是“精确控制下的微微失控,既无方向又无标准”,“要想穷,就烧红”。标志性的一套“八大码”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六月底将有幸目睹,不知当年张静江、卢敬斋将多少中国宝贝运出中国。

涂先生在参与拍摄景德镇宣传片时,对景德镇总结得好:

景,水土宜陶。

德,城市性格。

镇,生活的现在也是未来。我再加一句,戏如人生,器如人生。

二0二四年五月

制瓷笔记2读后感篇三

制瓷笔记2:浴火新生 《制瓷笔记2》是一本很耐读的书,每一个章节虽不连贯,可读性很强,每一篇能独立成篇,又能引你不停的读下去。 如果把涂睿明老师的图书,做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读的话,你一定会豁然开朗,不仅会称道他的睿智,会佩服他眼光的独到,他的精细,他对历史留存下来的瓷器,无论是有型具象的,还是从图书、博物馆收集来,以图片形式存在的非实物艺术品,喜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必须是亲力亲为的去模仿去复制去再现,体会当时陶瓷艺人在创作期间的心情与境遇,越做越能体会到古人造物不易,越有敬畏之心。 虽然是复制品,要比各种印刷品复杂的多,讲究的多。瓷器的复制,非的按照当时的材料、工艺、流程,亦步亦趋,难度之大非外人可以想象。 一、不得不啰嗦的前因 刚开始我们已经说了,读这本《制瓷笔记2》不能割裂开来单独看,如果这本《制瓷笔记2》当做一种他日常制瓷的简单记录,未免有点片面,如果参照着把涂老师之前的一系列作品统一起来看,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研究型的学者,是一个古陶瓷文化的践行者,他在用自己的制瓷行动,对古代瓷器展现出的一种敬畏。之前出版的《捡来的瓷器史》《古瓷之光》等书,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入,全方位展现中国陶瓷征服世界的美学魅力,重点解读了其美在何处,普通人如何欣赏,以及这些陶瓷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让我们得以从一件件陶瓷作品中,探寻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更能让我们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懂的如何去欣赏它,能看懂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而不是简单的用一个“美”字敷衍地概括。 《古瓷之光》是《制瓷笔记2》的前因。它以先秦初生,讲诉中华陶瓷文化的渊源,汉唐陶釉的成长,宋代工艺的确立,元瓷的分水岭,明的巅峰和清的盛极而衰。之中的桩桩件件都是令人神往。 对于一直致力于景德镇陶艺复兴的作者来说,复制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体会古人的造物之境,无疑是对前人最直接的敬畏。 二、浴火重生的古陶瓷 这里说的古陶瓷,是借用古陶瓷的说法,是按照古陶瓷的工艺,生命再现的一种形式,是仿古瓷的一种。 涂老师已经不是初入陶瓷界的新手了,对陶瓷作品复制的难易程度把握的非常清晰。他把复制经典陶瓷作品的经历,有所感悟的记录成篇,许多感悟往往高于制瓷本身的,让读者浮想联翩美不胜收。 书中有一篇《儿子的面碗》,“上海博物馆的众多馆藏中,有一件永乐皇帝赐造的青花大碗并不特别引人注目,既没有在展厅中央的位置,和身边的几件瓷器比起来,不大不小;又都是青花瓷,说实话,多看容易审美疲劳,一般的参观者大都一带而过。我却对它情有独钟。”“就有一种抱回家吃面的冲动。那时候我不会想到,多年以后,我自己可以把它烧造出来。” 这种碗的器型是鸡心碗,上大下小,一道弧线内收,沿着碗壁顺势下去,在底部会收起一个鸡心样子,藏在碗底尖尖的凸起。这很奇怪,几乎所有的碗,底都是平的,为什么会是这样作者并没有去研究。! 在制作工艺上简单的用“虽然是600年前的制作工艺,因为传承有序,后世的工艺又一直发展进步,今天制作起来,并没有特别的难度”带过。重点是最后《美的教育》一节。 以后,儿子每次吃面必须用这个大碗。他会给儿子这些纹饰的来历,讲苏麻离青的美,让他对美有一种认知,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感受能力。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慢慢地滋养去塑造。作者小时侯一家四口挤在十几平方的小屋里,喜爱国画的父亲一直在影响着他,如今的选择都是幼年种下的种子,在今天发芽开花。 我们今天视乎把中国陶瓷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别处,人们只关心它研究价值、稀有程度、市场潜力,却忽视了它独特的美。曾几何时中国陶瓷以它独特的美征服世界,它占领欧洲中产阶级家庭的客厅,陈列在土耳其国王宫殿最显著的位置,供奉于日本幕府将军的壁龛,广为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与人类伟大的艺术品共聚一堂,几百年来为世人所倾倒。 作者最初的工作与陶瓷没有一点联系。2010年从南昌海关辞职,专心做自己热爱的事业,能把自己的热爱当成事业该是多么幸福。人们在不理解的怀疑目光中,看这涂睿明从一名爱好者变成了专家,专业学术论著完成了五六本,每天有做不完的事,为重树陶瓷的雄风,研发着做不完的课题,就这样一个号称自己一直在路上的人,仍孜孜不倦。 《群贤毕至》一个单元,大概占全书篇幅的四分之一,却是全书的“戏眼”,虽然书是“笔记”,但落脚点却是人。制瓷者是人,欣赏者是人,交流者也是人,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以人为主体的这种“形而上”认识不是任何读者都具备的。他志于陶瓷工艺的传承与传播,其精神为“致力于景德镇瓷艺复兴”。文晖陈琴陈缘一家三口瓷窑瓷画图片相得益彰;导演张克明对美瞬间的扑捉;无不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瞬间。 《制瓷笔记2》内容并无对陶瓷一事作历史考究,而着眼于其工作本身,通过人与事的叙述,道出瓷艺一行现今的兴衰荣败。正如工匠仅需对手下事物着紧,才能造作出上等佳品传世。涂睿明正是通过这种贴近当下生活的方式,重新吸引人们对于瓷器的关注。 最后,让我们用文章的结尾来,替代本文的结束。 …… 我和南汐送他去高铁站。他大包小包的设备,足有一百公斤。直到走过安检。他朝我们挥挥手,隔着层层的人流大声地说:走吧。再不走,眼泪要流下来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