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摘抄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1 02:55:08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11 02:55:08   小编:

《给孩子的科技史》是一本启蒙性的科技书,通过对科技史上一些重要发明的介绍,让孩子们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激发他们的科技兴趣。该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科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这本书值得每个家长给孩子阅读,让科技成为他们未来的助力。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一

我是吴军博士的大粉丝,他的书我几乎都买来了。很多都多次阅读。也送给了小辈们。我买这本书的本意,是给4年纪的外甥看。在给他看之前,我自己先阅读把关下。我是大学文化,虽然读的不够好,但是看孩子的书,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但我感觉这本书,还是太深奥了,对于孩子来讲,趣味性也不太够。所以,这是我第一本打低分的吴军博士的书。

我想和看过这本书的朋友们交流下,大家怎么看待这本书,以及你们的孩子能看完,且看的津津有味吗?

虽然这本书,我给了低分。但是吴军博士的书,总体在我心目中,还是非常高分的。下一本书,我就去看吴军博士的《富足》了。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二

1黎明之前 智人打败尼安德特人不只是发明了远程武器,弓箭和标枪,更是语言,所以信息战已经打响几十万年了 2文明曙光 人类不只驯化了动物,还驯化了植物,这些谷物需要人类,就像人类需要他们 陶器又重又脆,是稳定的居所促进了陶器发展,所以说房地产才是人类永远的第一产业 农业需要计数和计量,所以带来了数学的进步,包括几何学,还有天文学,别说农民没有文化,他们可是科学的鼻祖 4文明复兴 阿基米德发明了最早的激光武器,用青铜镜聚焦阳光烧毁了罗马海军的帆船 掐脖子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埃及禁止纸莎草出口给帕加马,然而,迫使后者发明了羊皮纸 米开朗基罗 达芬奇 伽利略的背后,都有美第奇家族的资助,推动世界进步到底是知识还是资本 因日心说引火烧身的布鲁诺,其实是因为他的泛神论,和到处揭露教会丑闻,可怜的日心说只是工具,真是日了心了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三

人类成长文明史 人类社会的发展,到今天有清晰脉络的可考证的历史,不超过三、四千年。四大文明古国硕果仅存的中国,商代以前几乎都是空白,基本上人名地名都靠推测,物理遗存少之又少,没有文字记录。对于今天研究的人来说,那里是一片迷茫,就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 但这是不可能的,按照常理推测,朝代的沦亡,帝国的建立,那都是有秩序,有发展脉络的,不可能海市蜃楼,从天而降。所以,商朝下面有周朝,商朝上面呢,一定有夏朝。即便没有,也一定有其他朝代,或者松散的政权、部落组织。这都没有问题,问题是人类的进步发展、社会的体系完善,一个持之以恒的规律就是文明的不断提升,也可以侧面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尺度和水平,一定是渐渐向上越来越高的。 从茹毛饮血到洞穴而居到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等等,人类掌握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越多,文明也跟着越进步。这种关系是呈现正比例变化的,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人从保证生存权入手,不断与大自然斗争,不断刷新自我的智慧,然后建立健全社会化、组织化,到产生国家,乃至以后更大地域的洲际联盟,地球联盟,这都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事物发展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高级到更高级乃至神级,只要不发生某种特定的阻挠和打断,这种进化是一定的。 科学技术也会遵从这种规律。所以,追溯人类的科学技术史,也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给孩子的科技史》,就是一本从科学技术看文明发展的简史。虽然说是给孩子看的,可是这种对历史的介绍,这种由时间演进、文明进化的详细梳理,对一般的人来说,都可以当做一次文明史普及的。 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史的介绍,本书以文明史为参照,有它的经纬,不是单纯从技术着眼,这让它的编排脉络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而不仅仅是一本科学技术的说明书。尤其对于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也重点做了介绍,对未来科学技术的演进形势,也有了论证和推理。 本书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很适合孩子的阅读特点。而且目前,伴读这种形势很旺盛,如果父母和孩子一同阅读,相信受到知识熏陶和教育的,一定不止是孩子,对大人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如此一说,这真是本老幼皆宜,人人适合阅读的好书了。不信,观之可也!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四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刚看完的一本书,叫《给孩子的科技史》,作者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在美国读到了计算机科学博士。然后在Google工作,现在是硅谷的投资人。 因为这本书是科技类历史书,所以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评价它:内容、文笔、美感。 首先是内容。从石器时代一直讲到了未来,各个重要的科技事件都讲了,且每个部分篇幅不长。总之,符合期待,使人受益。 不像看历史书,可能读了很长时间,几百年的跨度,一直是政变呀,战争呀,同类事件。 看这本书就像是在拉着进度条看世界史,每翻一页都是人类在智慧上更了上一层楼。 另外,这本书的时效性较强。 比如说,史前没有文字,那么我们怎么去了解那时候人类的生活呢?一般的历史和语文课会告诉我们,通过实物。而这本书告诉我们,除了实物之外,还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世界现在仍然存在一些原始部落,我们可以去观察研究它们。还有一种方法最新也最精准,就是通过DNA技术来研究。 再来说说文笔,或者说行文。我认为童书的行文最重要的一是深入浅出,二是吸引人。 这本书越是到后半段,文字变得越来越不好理解了,有很多专业术语。虽然也有解释,但解释的文字也不是一般孩子能懂的,可能需要高中甚至大学的理科生才能懂。 我理解作者,但是我仍然认为可以进一步用儿童能懂的语言说出来。 除了不够“浅出”之外呢,我觉得吸引人的程度也稍差。 目前我读到的中国科学家写给孩子的书里,还真没有像《元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这么这么文笔生动或者特别符合孩子心理的。 但是我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也许已经达到了,只是我没有发现。倒是发现一本中国人给孩子写的金融的书,非常深入浅出,也符合孩子的兴趣点,行文和构思堪比郑渊洁,叫《金融城历险记》。 第三,说说美感。 本书的封面设计在众多的童书中,我觉得也是毫不逊色的。 它的排版设计也可圈可点,每一页的最上方有一个进度条儿来告诉你读到这本书的百分之多少了。 它里边的插图非常多,很生动,有一点混子哥的感觉。图文字旁边的注释很有意思,比如拉瓦锡的图旁边儿写着:啥也不说了,咱们高中课本儿见。

还有,讲听诊器发明之前,病人就要去听病,医生会去听病人的心肺,如果是男医生和女病人呢,就比较尴尬。这时旁边就画了一幅图,这个男医生尴尬得出汗了,旁边文字写着:要温度还是要风度?(好像应该是要心跳还是要风度) 颜值这块儿做得很不错。 所以总之,是中上等的水平的好书。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五

当今这个时代,手机几乎已经是须臾片刻离开就会感觉浑身不自在的“必需品”,可以说男女老少都已经习惯于“机”不离手。那么,曾经被誉为“精神食粮”的书籍呢?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他那个时代倒是已经有了电话机了,可以算是赶上了现代通讯手段应用的时代;不过要是当年也已经有了手机的话,恐怕别林斯基也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手机党”的一员。可见,在手机与书的“拉锯战”中,手机恐怕会略胜一筹。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如何平衡好对手机的使用,对孩子形成一种良好的示范,这个任务恐怕也是会比较艰巨的吧。

相对来说,书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还是能够和手机“扳一扳手腕”的。一则,高中以下的孩子们在校期间不允许带手机,可以心安理得地拿在手中的,除了课本,就是适合孩子们看的课外书了;二则,要是书的内容足够吸引人,而且又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老师、家长也乐意让孩子们多看,这样的书的吸引力就更是非同一般了。基于这样的一些要求或者说标准,由“文津图书奖”和“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吴军博士编著的《给孩子的科技史》将会受到多么巨大的欢迎也就理所当然了。

孩子们都有冒险的天性,也有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激情。作为一部写给孩子们看的科技史,其中既包括农业、工业、艺术、天文、地理、生物等领域的知识和历史,也不乏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关键性的人物、事件及意义,当然也加持了数以百计别人不知道的知识点,还有300多幅可爱又传神的手绘插图……所有这些,都堪称孩子们喜欢上这部写给他们的科技史的“加分项”。

除了历史本身天然具有的有趣、好玩,吴军博士的“功力”也是一个“加分项”:他擅长用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的手法来为自己的行文增加可读笥。譬如,他在说明人类居住在茅屋里与居住在山洞里时,就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与宽大的山洞相比,就近搭建的茅屋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可以更方便地工作。就像今天的人们,宁可在工作机会较多的城市中买房,也不想要偏远地区的大宅子一样。这样一写,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孩子们也容易理解其中的区别所在。至于其中还“隐藏”了多少有趣的秘密知识,那就不妨自己去好好找一找了。

值得一提的地方还在于,这本书虽然名为《写给孩子的科技史》,其实在拿给孩子们看之前,家长们更应该先放下手机,把这本书认真地阅读一下,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来品评这本书——这样的效果肯定会更好一些。更不用说,无论如何,把好书拿在手中,远远要比把手机拿在手中消磨时间更有意义——书是别林斯基时代的“生命”,也应该且必须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生命”。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六

两个月的暑假转眼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你家娃在快开学的时候有没有开启疯狂补作业模式呢?恐怕每个家长暑假里都会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学多玩儿,娃们也因为难得的长假期放飞了。作为一名全职妈妈,假期里天天跟孩子在一起,因为yq的原因,我们没有出本市,而是选择在家待着,夏天炎热的天气也限制了外出可选择的游玩儿地点,最终,家里的客厅成了我们每天的活动场所。

假期里我还经历了一次关于“双减”的内心纠结,一方面孩子减少作业是好事儿,能多出时间参加课外的活动,体育运动对孩子们来说也很重要。另外一方面,我也担心,没有大量的练习,孩子能记得住知识点吗?每次考试面对卷子上的错题,我也在怀疑,这真的是孩子马虎吗?作业量的多少有没有标准呢?

但是最终我还是放下了纠结,准备和孩子过一个相对快乐的暑假,老师都没有那么多作业,家长不要强加作业了。(毕竟,我家的娃也背不下来圆周率小数点后两千位,)只不过,作业可以减,课外的活动也不能光是玩玩玩,估计孩子那几件玩具也玩的差不多了,大热天的,外面的蚊子可还是很活跃的,不如我们选点有趣的书来看吧。

我觉得减少作业了,那书你就自己挑吧,看漫画也好,看故事书也好,你就是自己打算研究解方程了,那当然更好了。暑期孩子自己选的书基本上阅读的都挺快的,有的时候读完了还跟我讲一讲书里头的故事,有的是搞笑的段子,有的是有趣的历史人物。其中有一本《给孩子的科技史》,孩子跟我说了一个莱顿瓶的故事。这个瓶子因为一个地点得名,原因是这里的人发明的这个瓶子。一个用金属包裹的瓶子是怎么存储静电的呢?

冬天让人讨厌的静电,每次都被电的手疼,静电能从瓶子里存起来吗?那岂不是靠近了它头发都要飘起来了吗?人们最初还不能把电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电并且储存起来也是经历了有一段时间的研究的。这个小小的瓶子就是从自然界的电到储存的电的一个过程。

从现代智人走出非洲到航天飞船飞向宇宙,人类经历了多次的科学飞跃,一百多万年的时间,科学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呢?吴军老师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完整有体系的科学史,也是有趣的孩子愿意读下去的科学史。

就像《海底两万里》里面的鹦鹉螺号一样,在多年之后这个由作家想象出来的潜艇成为了现实。古人遥想住在天上的人,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空间站的宇航员们在太空出差的时候就居住在那里。孩子们了解了过去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进程,也给孩子们一个想象的空间,未来有没有机会帮助残障人士制造出活动自如的假肢,人类有没有办法克服堵车的烦恼呢,有没有夏天穿上不热的外套呢,这些都是等着孩子们去实践,去探索的。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七

01科技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在孩子成长时期,孩子的探索性行为最易出现,孩子天生对一切事物有着的好奇心理,这是一种“探求意义的经历”。

这提示我们科技不仅仅是己经获得的知识体系,它更是一种通过亲身经历去探求自然事物的意义,进而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

科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包含了三个基本因素:探索、解释、检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比如大自然的蚂蚁搬家、小鸟为什么会飞、碳酸饮料为什么在剧烈摇晃后会喷洒?其实孩子每天都在从事着科学探究活动,在用自己的观察,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索发现这未知的世界。

最好的科技教育就是在用科学的方法去促使孩子不断去探索、求知,让孩子学会理性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有没有一本能够引导孩子对于科技产生浓厚兴趣的书呢?

今天为大家带来吴军博士的这本《写给孩子的科技史》,书中包含1000多个有趣有料的知识点,300多幅Q萌的手绘插图,吴军博士从科技视角串联历史,详细描述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关键性的人物、事件及意义,展现了科技推动历史的整个历程,让孩子在阅读中不知不觉习得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思维。

吴军博士是“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先后就职于谷歌和腾讯,分别为中日韩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和搜索业务副总裁。现为硅谷投资人。

他注重子女科学素养教育,女儿就读常青藤名校,曾为其择校亲自走访过英美数家著名大学。出版过多部科技类畅销图书,其中《写给孩子的科技史》这本书的蓝本《全球科技通史》《信息传》荣获“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入围“中国好书”,入选“文津图书奖”。

下面让我们跟随吴军博士的脚步,一起走进这本书,走进人类科技文明史,

02科技教育从调动好奇心开始

作者在书中说:从用石头砸开坚果,人类开启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同样,从远古时代的科技发展史开始讲起,也能调动孩子的好奇心。

原始人类住在哪里?最早的粮食从哪来?最原始的车和船长什么样?这些谜一样的问题,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人类最初是居住在山洞里的,后来因为需要大规模的迁徙,从山洞到茅草屋再到能遮风避雨的混合了坚实的泥墙的房子,后来没才慢慢的开始在平原定居,一起定居的人群多了,就有了大规模的部落,房子也从最初的抵御野兽到后来的储藏生活用品。

大约11300年前,生活在今天土耳其南部的当地人开始研究小麦 ,他们人工筛选出优质小麦的种子进行培育,经过几代的种植与选育之后,不仅比随意使用野生种子更高产,人们手中的种子与野生的种子之间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这就是最早的粮食,这个过程也称为对植物的驯化。

人类培育出的小麦种子放回自然界,很难再与其他植物竞争,它们只能生长在人类开垦的田地里,这些植物需要人类,就如同人类需要它们一样。

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聪明的苏美尔人做出了科技史上一项最重要的发明--轮子。相同的条件下,滚动要比滑动更省力。

在石砾铺成的道路上,一匹马最多能驼200千克的货物行走,但使用了带轮子的马车之后,马可以轻松拉动 1000千克的货物快速奔跑,效率是原来的数倍。

苏美尔人不仅使用轮子和车辆,他们还发明了帆船,使水上交通不再随波逐流。在帆船发明之前,人类只能利用人力和畜力,帆船的出现,象征着人类可以巧妙地借助大自然的力量。

他们御风远行,为探索大海的征程拉开了序幕。

书中还有趣的讲解了解锁纺织技能、近代医学的诞生、蒸汽开启新时代等等科技文明发展的历程,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犹如穿梭在时光隧道中,全面的了解从古至今的科技文明发展史。

当孩子们明白了这些,就会感受到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艰难与不易,也能够更好的培养他们思考、探索 、勇往直前的珍贵品格。

03科技教育成为发展趋势

当你发现周围的孩子都特别聪明时,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叹:小时候的我们想比现在的孩子,真的太笨了!其实,并不是我们笨,而是我们那时候的思维智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写给孩子的科技史》可以让孩子学习提早科学素养,建立科学思维,让孩子能够早一点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难题。

现在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素质教育的投入很大,几乎很多孩子从小都会接触科技教育,学校方面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课堂也不再那么刻板,而是大量引进西方的STEAM教育方式,来和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引发孩子们思考。

所以科技教育是时代的需求,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整个国家乃至世界都应去推崇的教学方式。早一点读科技史,早一点获得受益一生的本领!

让孩子早点接触科技教育,是所有家长乃至社会都需要重视的,拥抱科学,掌握前沿的科技技术,从科技教育开始。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八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穿上衣服的吗?你知道这个谜题的破解并不是考古学家,而是来自一位遗传学家的灵感吗?

1999年的一天,德国遗传学家马克·斯托金的儿子从学校带回来一张便条。便条上说有学生的头上出现了虱子,要大家注意个人卫生。

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给这位科学家带来了灵感——虱子是寄生虫,离开人体表面温暖的环境后,活不过24小时。头上的虱子叫“头虱”,衣服上的虱子叫“体虱”,它们属于不同的种类,身体结构大相径庭。当人类褪去满身的体毛时,虱子在人身上的活动范围就只剩下头发了,这就是头虱。在人类穿上衣服时,虱子也会变异出新的种类,这就是体虱。我们只要掌握体虱出现的时间,不就可以推算出人类褪去体毛,也就是穿上衣服的大概时间了吗?

斯托金通过比较不同虱子的基因差异,根据虱子基因变异的速度,推算出了体虱出现的时间。大约在7.2万年前。注意,这里的“穿上衣服”,指的是人类将动物的毛皮裹在身上保暖。毕竟人类纺织技能的解锁是在大约4500年前。

这则小故事摘自吴军博士所著的《给孩子的科技史》一书。

吴军博士,“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曾出版过多部科技类畅销图书,其中本书蓝本《全球科技通史》《信息传》荣获“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入围“中国好书”,入选“文津图书奖”。

在《给孩子的科技史》一书中,吴军博士用1000多个有趣有料的知识点,300多幅Q萌的手绘插图,讲述了人类从用石头砸开坚果到展望星际旅行,100多万年来的科学趣闻和发明逸事,让我们一睹176万年的科技发展大历史。

不得不说,吴军博士的这本书还是很有趣的,书中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将原本枯燥的历史讲得风趣极了。

书中不仅用彩色图画形象地描绘出每个历史节点,还有小黑板敲重点,特定的关键词还做了加粗加色来突出体现,让读者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书中还结合现代生活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比喻:比如茅屋刚被创造出来时,很多人并不愿意离开山洞去住茅屋,他们认为茅屋远没有山洞宽敞舒适。简易的茅屋只是被临时用来遮风挡雨。与宽大的山洞相比,就近搭建的茅屋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更方便地工作。这就像今天的我们,宁可在工作机会较多的城市中买房,也不愿意住到偏远地区的大宅子里一样。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诙谐幽默的语句:

比如,距今10万年到5万年之间,现在智人走出生活了几十万代的炎热非洲,踏上了严寒的欧亚大陆。配图文字是,走出非洲,走向世界。

比如,人类开始穿着兽皮时的配图文字是,穿上这套豹纹,我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再比如,人类开始播种耕种时,配图的一段文字是,刀耕火种,随缘发芽。

因为有这些有趣的故事和诙谐的语句,历史由刻板的某年某月某日某事的数字+年代+事件的枯燥组合,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有趣故事串联起来的“故事书”。并且是孩子很感兴趣爱不释手的“故事书”。

本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张泉灵、李永乐、俞敏洪以及混子哥的赞赏推荐。《半小时漫画》系列作者混子哥表示:我更喜欢科技史是因为它在所有历史中更硬核、更逻辑、更清晰。读完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脑子里好像长出了一棵繁茂的人类科技树。人们今天的工作、生活以及文化特点,都能在书中找到源头。

都说一本好说就是能够吸引住它的读者,并让读者从中学到些什么。我想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九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意思是说,培养孩子重在培养他的性格和思维。

逼孩子学习知识,是一种最低效的教育。

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好的思维习惯,就是他未来人生中一笔丰厚的财富。

文津图书奖得主,常春藤老爸吴军博士写的《给孩子的科技史》中讲述了,人类从远古时代发展至今,经历了怎样的科技进程,人类又是怎样在科技上不断学习创新的。

从书中介绍的人类科技发展史中,我们会发现这3种思维,是很多科学家成功的关键。

没有一件事情,是真正容易的。

那些看起来轻而易举的事,往往是他人长期沉淀和积累的结果。

有句话说:“入窄门,见微光。”

所谓的专业和强项,只不过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专研得更深一点罢了。

想要做成做好一件事情,很多时候需要像钉子一样,朝一个点使力气。

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有一座没有屋顶的大教堂。佛罗伦萨人修了80多年,才修好了教堂四周的墙壁。

等到修建屋顶时,才发现当时没有工匠知道如何修建巨大教堂的屋顶。

有个叫科西莫·美第奇的人,想帮这座教堂装上屋顶,他不断寻找圆拱屋顶的建造技术。机缘巧合下,他找到了一些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留下的经卷和手稿。

在经卷和手稿中,他发现了一些机械和工程方面的图纸,从此之后,他开始搜寻类似的手稿。

等他收集到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却发现没有工匠能运用这些技术。于是,他各方寻求可以建造教堂屋顶的工匠。

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他寻到了一位叫布鲁内莱斯基的人。

经过共同的努力,他们前后花费了16年,才将大教堂的拱顶修建完成。

这个教堂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圣母百花大教堂”。

而科西莫也因此在民众中有了影响力,由此一个影响文艺复兴的伟大家族美第奇家族,开始走向了前台。

面对复杂的难题,当你学会不断增长知识,储备能量,事情就会逐渐变得简单。

难,很多时候是相对的。

想要在一件事情上获得足够的回报,就要先学会在这件事情上积攒足够的力量。

有句老话说,挖十口浅井,不如挖一口深井。

能尝甘甜井水的人,往往是那些朝着一个方向,比别人走得更远的人。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达成目标的方式很多,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一味的执着和盲目的坚持,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很多时候,我们都拥有预判结果的能力,只是缺乏放弃重来的勇气。

与其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如变通思维迂回前进。

18世纪,德国的一位国王想要炼制黄金来挣钱,于是命炼金术士伯特格尔研究怎样炼黄金。但黄金是稀有金属,想要大批量的提炼,根本无法实现。

伯特格尔并没有一味遵照国王的命令,而是转变思维,心想炼制黄金,不如炼制其它昂贵的物件。

于是,他想到了炼制陶瓷。

因为,当时欧洲所用的陶瓷,均来自中国。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非常稀有。

伯特格尔进行了3万多次的实验,尝试了陶土中的各种成分的配比,和不同的烧制条件,最终制作出了很漂亮的陶瓷。

伯特格尔研制的陶瓷,就是后来享誉盛名的梅森陶瓷。

很多时候,换个角度,复杂的事情就没有那么难了。

正如孟德斯鸠有句名言:“死结若是解不开就干脆剪断。”

原本怎么解也解不开的死结,往往一把剪刀就解决了。

变通能力,也是一种清零能力。

懂得坚持固然是好事,但是当一味的坚持,变成了徒劳,就要学会换个角度,重新再来。

路走不通的时候,所有付出的努力,都会变成了束缚自己的茧。

事情越是复杂,越要学会换个角度,破茧重来。

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真正能走得远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懂得不断积累,持续成长的人。

那些从小养成不断学习的思维和习惯的孩子,早就赢了。

人类在科技史上的发展和进步,也重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类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结果。

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研制能飞上天空的技术。

由此,中国古代发明了风筝,古希腊人制造了机器鸽,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设计了飞行器。但是直到18世纪,才出现了能载人飞上天空的热气球。

19世纪初,有位叫做凯利的科学家,从理论上设计了一种直升机。接着他经过不断地实践和研究,在1948年把图纸变成了一架滑翔机。

期间,还有许多科学家,为了飞行梦,而不断学习和探索。

德国的奥托·李林塔尔耗费了毕生的心力,实现了飞行器的自带动力滑翔飞行。

直到莱特兄弟,总结了凯利的理论,学习了李林塔尔的实践,在1903年成功试飞了他们自行研制的飞行者一号。

人类才真正进入了飞行时代。

当我们了解了科技史的发展,我们就会更加懂得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不管你的起点在哪里,成长思维,就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最佳赛道。

有句话说:“读书不仅仅是书,而是思维,智慧和能力。”

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科技史的发展,而是通过介绍科技史,让孩子从中获得好的思维和能力。

窄门思维、变通思维、成长思维,若是能懂得这三种思维,我们就会不断接近属于自己的成功。

这本由“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吴军博士撰写的《给孩子的科技史》推荐给孩子读一读。

给孩子的科技史读后感篇十

世界首富巴菲特有个非常得力的老伙伴,,这人也被称为是拥有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之一,如果你对巴菲特足够了解,那么你一定知道这个人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查理.芒格。

他常说: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来看,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芒格特别善于决策和选择,他认为单纯的思维模式,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所以,他提出了多元思维模型,他认为在做决策的时候,用重要的学科思维来做判断,而不仅仅是商业思维。

因为这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把它跟其他东西联系起来,才能看到它的全貌。看到全貌的状态下做决策,才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最近吴军老师出版了一本书叫《给孩子的科技史》,就是把人类发展的过程整个串起来,其中包含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学科知识,为的就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学科思维,对每个学课都产生兴趣。

吴军老师在得到app推出了很多个课程,每个课程都非常受欢迎。另外他也是文津图书奖 吴大猷科普著作奖 的得主,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又去霍普金斯大学修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他认为让孩子在学生时代接触科技史,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一说科技会让人有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但这本科技史真的不枯燥。随便来看几个片段来感受一下,例如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郑国身为韩国人(战国时期的小国家)为什么派人去秦国修水渠?大学又是如何诞生的?

按照惯例来看,阿拉伯数字显然就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呀,但事实并非如此。早期人类不会计数,因此还有一个小笑话。

两个酋长打赌,谁说的数字大谁就赢了。其中一个酋长说3,另一个酋长思考了很久,还是没想出更大的数字。所以后者输了。

以前的人们不知道3后边还有4、5、6、7、8、9......

实际上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大家之所以误解叫它“阿拉伯”数字,是因为数字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以后的人们就算知道到了,但叫习惯了就懒得改了。

下面我们来说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就是郑国作为韩国人,为什么去秦国修水渠?

战国时期,韩国是很小的国家,听说秦国要攻打他们,就派“水利专家”郑国去跟秦王交涉,郑国凭借自己的好口才,说服秦王,让他修一条从经水到洛水的引渠,这样方便农田灌溉,农民收成好了,国家自然就富强了。

实际上韩国派郑国去给秦国修水渠,是为了拖延时间,让秦国分散精力,没有时间来攻打韩国。

水渠还没修完,秦王就发现了端倪,但中途放弃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况且有一条能灌溉的水渠,对秦国老百姓来讲,确实挺重要的。

水渠修好后,能够灌溉40000多顷农田,秦国也确实越来越强大了。

灌溉技术的发展对农业来说,非常重要,毕竟没有水很多庄稼都是长不成的。

当人们吃饱了穿暖了,有了纸张和印刷技术,那么之后文明的复兴就是发展的必然产物了。这时候在欧洲搞科研和文化传播的是教士们。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文明,希望探索这世界更多的奥秘。

于是,大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1088年成立,之后欧洲相继出了很多类似的大学,但规模都不是很大。

1170年,巴黎大学成立,后来成为欧洲最有名的大学,还被称为是“大学之母”。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是由它派生的。

以上三个小问题是书里的几个片段,但整本书是非常完整的,有清晰的时间线和逻辑线,读者能够看到为什么人们会钻木取火,为什么会有武器,为什么会发明文字和数字等等。

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也是非常过瘾,漫画好看,知识有趣,还能刷新认知。跟孩子一起读也是快乐多多。

别说孩子了,就是成年人读这样的书都能涨见识。不管什么年纪,拥有好奇心都是进步的源头。

吴军老师说之所以这个时代的孩子要多点科技史,是因为“回顾科技史可以消除对周围世界缺乏了解,对未来缺乏把握而产生的焦虑,做出更好的决策和投资”。

他给出了四个要学习科技史的理由,每一条都很戳心:

首先,了解科技史,有助于早日学会科学思维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其次,最近几年,全世界出现了娱乐至死的潮流,希望我们中国的孩子警惕和反思。

第三,科学的思维对人的帮助很大,教会人们从事实出发,通过逻辑得出结论。能够更好地做到对事不对人,这是在社会上跟人合作的重要前提。

最后,了解科技史有助于把握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这样孩子未来才能更从容。

这本书一出版就收到了不少好评,网红教师李永乐说,这本书图文并茂,讲了人类发展的重大节点,文字很简单但不肤浅,内容深刻又不难懂。著名的漫画作家混子哥(陈磊)说,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和文化特点,都能从书里找到源头。

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也是非常过瘾,漫画好看,知识有趣,还能刷新认知。跟孩子一起读也是快乐多多。

如果孩子刚上小学,父母可以做亲子共读。如果孩子五六年级,能读大段文字了,那么自己读完全没问题。初中的孩子读也能获益匪浅。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