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是一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籍,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验研究,深入剖析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提出了一些在与孩子相处中的实用建议。本书不仅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指导儿童的成长。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第一篇
作者是豆瓣上关注的一个爸爸,家里两个孩子,哥哥和妹妹,经常在豆瓣写些和孩子们斗智斗勇的好玩段子,同时也是摄影爱好者,经常po一些哥哥妹妹尤其是妹妹的美照,每张都透露这爸爸对孩子们的爱。
很偶然看到这本书,一看作者原来是刮刮油,心想段子手也出书了啊,豆瓣评分也不低呢,就开始读了起来。
很多自己好玩的童年回忆外加现在和两个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组成了这本读起来很轻松的育儿书,虽然轻松,却也很受启发,尤其是做有趣的父母这一条很赞成!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第二篇
✏️作者刮刮油自称是一个不太常规的父亲,没有“爹味”,而这本书也不太符合常规的“家教”书。作者根据多年与一双儿女的博弈中,从学习、沟通、无条件的爱和共同成长四个方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家庭教育的核心。让你笑中带泪,捶胸顿足,心想这不就是我吗!哈哈大笑是认真的,之后的自省反思也是认真的。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家长只有放下自己的身份标签,把自己当成孩子,怀着好奇心,用平等尊重的心态去看待孩子,跟着孩子走进他们的世界,你才会懂得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他们想的也许没什么用、也许不着调,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亲子关系最好的境界不就是,你在闹,我在笑吗?
✏️温馨提示:本书不建议在饭后看,特别容易笑喷饭。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第三篇
就在今天早上,因为被旁车别急了,大概还带了起床气,我不仅骂了句“挤什么挤,有病!”还竖起了中指。然后,我赫然想起,车子后座上还坐着我儿子和他爷爷。氛围瞬间陷入尴尬,完了完了,我竟然把这么粗鲁的一面让儿子看到。又过了几秒,我赶紧给自己洗脑,爷爷耳背听不到,儿子正在专注听海底小纵队也听不到,对对对就这样。 然后我看到了刮刮油写的:一边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一边教训孩子不学习,看看自己的样子就像一滩烂泥,难不成还想开出一朵莲花来。 就像人家说找对象要看他在私底下的样子,孩子每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自己最不讲卫生不讲道理的一面其实孩子都看得到,模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有时候甚至能从孩子最近的口头禅和行为习惯发现自己原来也有那样不经意的各种小毛病。比如我在陪他睡觉时偷玩手机被抓包,儿子非常严肃认真地指着我教训:“睡觉是玩手机的时候吗?再让我发现要打屁股了哦!”一本正经的样子实在好笑,也可以想象我说这话时外人看来有多滑稽。 自有孩子以来,我也要求自己看一些育儿书,虽然4年来统共也没看几本,但总觉得那些书理论大于实际,看过后能记住的不多,能实操的更是太少。这本书与其说是育儿书,不如说是一位用心的父亲分享自己和儿女成长过程中的趣事,用非常幽默写实的文笔让你捧腹大笑,顺便再讲讲自己并无理论支撑的小小心得经验,读起来还是非常轻松快乐的。毕竟,那是曾靠冯起红血洗豆瓣的逗比老爸啊。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回忆起那些小时候被父母压迫的日子(比如没收我买的流行音乐磁带并对里面的情歌歌词大感不满,不太接受自己表现出负面情绪,不让我看电视害得我到学校和同学都没话讲之类),虽然回想起来颇不人道,但我现在完全可以当笑话一样讲着那些事,而我幸运地最终也长成一个身心健康的乐观普通成年人。再回头看身边那些成功还是失败的育儿案例,其实绝大部分是无可复制的。 这本书里我最大触动的是,那篇作者回溯自己亲子关系的。他的父亲是个强势的人,而他却常常无法达到父亲的标准,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获得过父母的肯定。导致一生中如果遇到了好事,会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这种快乐。因为成长经历和文化背景,许多东亚的家长并不理解对孩子表达爱意和表达肯定的重要性,在这种相处方式下,很多孩子会认为,家里的快乐和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作者虽然逗比是一把好手,但真情实感写起这种沉重话题来,竟也让人看着鼻子发酸。
最后作者说得真好:与其总想着自己是第一次当父母,不如让自己第二次当孩子。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第四篇
这本书上架的第一天我就买了,作为一个对网红博主以及“教人做事“类书籍持谨慎态度的人,实在是因为曾被他的文章直捣过几次心窝痛出眼泪。
但其实刮刮油其实是个搞笑育儿博主,他的广播或文章下面常常是“哈哈哈哈哈”热闹一片,以搞笑的方式写有趣的生活是他聚集人气的法宝,也是借此赢得了话语权,去输出一些值得当代家长反思的现象与观念——搞笑而真诚,谦逊但坚定,我觉得这样很帅!
说说阅读感受。
看到第二篇“樱花三月下扬州”的时候,我已经笑出鼻涕花儿了,惊到在一旁做自己事的小图把书夺过来要看看这书里究竟藏着什么魔性。
刮刮油可太“博闻强记”了,日常出门眼睛、耳朵都没闲着,带了那么些好玩的段子回来装进万花筒里给我们看——真实、生动、好笑、似曾相识,转着转着看见了曾经出现在自己身边的陌生人,转着转着又看见了某位同事、朋友、亲戚,再转,看见了父母、伴侣......看见了自己。
我果然是大千世界的一份子。
不是不心虚的,但作为一名“动机”良好的家长,愿意怀着羞愧看清自己做过什么,就此收手。
刮刮油也回忆了一些自己的童年往事,当然依旧不乏囧事搞笑事,可是显然他并不打算笑笑就过。
在抽丝剥茧般的回忆里,他去理解当年的父母,更拥抱了那个当年不被理解的男孩,并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真做到了“以史为鉴”。
“我妈那天的那一脚踢得一点儿也不疼,但我却哭得一塌糊涂。”
读到这段,就像上次读他的文章《求求你别冤枉我》,我也哭得稀里哗啦。说实话我的童年很幸运,几乎没留下什么痛苦的回忆,但我近距离见过另一个小男孩的委屈与伤心。
如果你真的尊重和爱一个人,你不会忽略他的感受,哪怕他只是个孩子,特别是他只是一个孩子。
此外有不少篇幅是刮刮油身体力行的育儿趣事精选,他认真当爹的过程和心理百转千回、跌宕起伏,但就是没爹味,好得很!
这本书呈现的不是一套完整的严谨的育儿理论,而是在天马行空的七扯八扯哈哈哈中,把亲子关系中的“理解、尊重、爱、有趣、快乐”等最基础的要素说清楚了,搞笑与说理自然结合,风格独特。
我很想把书推荐给亲朋,但是我很犹豫。
第一怕尴尬,读书听歌看剧这些纯属个人兴趣,你买了书送人家万一不合口味多尴尬!
第二怕误会:“你是不是暗示我哪里做的不对?”“你也不是很会教啊你哪来的优越感!”
第三怕争辩:“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来来来咱们辩一辩!”
天知道我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不自信畏畏缩缩的人!
其实刮刮油在书里也说:“因为知道孩子是自己的,所以懂得养得好与不好都远达不到推己及人的程度,于是在别人问时也不敢多说——并不是吹牛,而是不敢误人。”
但是,他把书写出来了,把我一直认可的和后来才懂的道理说明白了,那获益的我只是写一小篇无剧透无金句无扩展的素评来稍微推动一下善意的扩散,也是挺愿意呢。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来自没有“爹味”的爹,阅读舒适。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第五篇
刮刮油的文章在豆瓣大家都不算是陌生的,作为一个全网”知名育儿博主“,此处为什么我要打个引号呢实在不是因为对此有任何讽刺的意思,而是我认为作者自己应该也不想把自己套进这个标签里。做家长的,不管是以育儿知名还是无名,都应该抱有一种谦虚好学的心态。
除了大部分是在育儿当中遇到的好笑的事情,作者有时也会在公众号发一些比较严肃的话题,虽说大家在读完他的文章后基本都是笑到鼻涕泡都冒了出来,但也从中能体会到,真的可以和子女”平起平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做到的。即便是作者本人,也能从文章中看到,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犯一些错。当然没有完美的家长,但在有了这样一些苗头了以后,可以立马意识到问题并且进行反思,我认为这也是很多家长需要学习的地方。
从我女儿还没出生的时候开始,我已经读了一些育儿类的书籍,中外的都有,经常想着以后等孩子出来了我应该怎么怎么教育,怎么怎么培养,一定不能当那种爹味十足的中国式家长,而是要跟自己的孩子做朋友等等……想了很多。而在后来的实践中,自然也明白真的到做到这样是有多难,有时候也会犯错误,比如下意识说出了命令式的话,或者讲出“如果你不XXX,我就XXX”这种话。有时自己马上有意识到,有时是没有意识到的。育儿当然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做得好,读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同时自己也有这个意识,也未必就能达到心中想要的效果。
我们一直听到,育儿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这话的确不假。不仅是对家长耐性和脾气的修炼,还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修炼(否则很快知识水平就无法辅导孩子写功课了),我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再小心翼翼自己都是不为过的,因为孩子的确是需要小心呵护对待的。
这里我指的小心呵护对待并不等同于事事都帮孩子做好的包办型溺爱(溺爱不是爱),而是指家长对于自己说出的话,一定要想一下会不会对小孩有负面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你这么不听话,我不要你了”之类耳熟能详的威胁类语言,或许是习惯了,根本没想过这种话对小孩是怎样的打击,尤其是才三四岁的孩子。也或许就是他们知道,这样说可以精准打击到孩子的心,从而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但是他们可能不会去想,这种方式或许可以暂时让孩子“听话”,但ta心理上已经受到伤害了。
在刮刮油的文章里,我们经常被他过度的老父亲式的脑补所逗笑,因为往往在他被自己的脑补所感动以后换来的必然是妹妹童言无忌的打击,以及哥哥“无情的嘲笑“。但在笑过之后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正是非常欠缺像刮刮油这样”过度“的脑补啊。
比如刮刮油最著名的“成年人不要老瞎jb灵机一动和转念一想”里面的老父亲丰富的内心活动:
虽然最后差点被冯起红整出了神经病,也给广大网友增添了许多笑料,但不得不说,这一系列丰富的内心活动在好笑的同事我们也能看到一个成年人,一个家长对孩子选择的尊重,这一点非常宝贵。
在卖玩具的地方我们也常会看到有家长对于孩子想要的玩具不屑一顾,觉得孩子拿的这个玩具没啥用,转而给孩子拿了一个所谓的益智类玩具——而孩子看来对此并不感兴趣。这一点刮刮油在文章中也有提到过。也看到过一些男孩的家长或者只是店员,在看到男孩对那些”女孩玩具"(芭比娃娃,可爱的东西之类)感兴趣的时候,会来一句:这些都是女孩子玩的东西!然而男孩就真的都会喜欢汽车和恐龙,女孩就都会爱玩娃娃和化妆吗?抛开孩子的性别,首先尊重她/他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难道不才是更重要的吗?如果这些家长,在一口回绝孩子的要求之前,能像作者一样,老父亲老母亲式地脑补一下,那孩子们可能就会更快乐一些吧。
或许有的人要问,要是跟孩子相处都要这么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了一句话给造成了什么心理阴影,那日子还怎么过?其实也不是完全如此,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偶尔犯错,或者下意识说出了不太妥当的话也是时有可能发生的,为此也不必过多自责,但经常自省一下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说到自省,在亲子关系以外的地方是不必过多如此的。比如工作中,恋爱关系中,要多找找对方的原因,不要老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狗头)。但是在与子女的相处中,比起在孩子身上找错处,父母更应该多想想是不是自己太过以家长的身份自居,而忽略了将对方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格看待?做家长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的觉悟,那就真的应该在决定要孩子之前三思了。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第六篇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刮刮油 211个想法 ◆ 序言 >> 而我认为,万千种理论总归需要一个基础:你首先要舍得花心思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 >> 很多家庭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尊重。家长在孩子面前,会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居高临下,说话的语气和用语都不太考虑孩子的感受,不经思考脱口而出。这种自信在成年人的社会生活 >> 里基本不存在,这种态度放在任何社会关系中都是奇怪的,然而在亲子关系中却被任性释放,甚至有些肆无忌惮。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我们很多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维护社会关系上,心甘情愿耗费心力去揣测、去琢磨、去取悦,让身边各种关系融洽,并认为这是生活必须要投入的心思。唯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那种天然的霸道立刻上了身。 >> 孩子也绝对不会希望家里再多一位老师,你只需做他生命中最亲密的伙伴就行了。 >> 跳出亲子关系,任何一种想要主动吸引对方关注,让别人喜欢你、信任你、接受你的意愿,也绝不能靠制造权威形象来达成。 >> 任何一段关系,即便是亲子之间,也需要花心思去维护,好的亲子关系不会因为你生出了这个孩子就存在。 >> 亲子关系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然和轻松的关系,彼此应该以让对方快乐为相处原则。 >> 我们曾经都是孩子,但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在成年后就忘记了自己孩提时的模样,甚至变成了孩提时自己最讨厌的人。好家长的难得之处,在于有共情能力。孩子的那些“幼稚”“不懂事”“不听话”是否事出有因?那些叛逆、顶撞、崩溃,是否情有可原?孩子的表情、语言、动作是否似曾相识?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记得自己孩提时的所感、所想和所受的伤,回忆自己当年对父母的那些期待。在这种心境下,你会发现很多“坏孩子”其实都可以被理解,而这种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成为自己想要的那种父母,完成自己曾经对父母的期待,是我作为一个父亲要求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 1 学习的高山:孩子不需要家里再多个老师 >> 我们暂且放下是否真的“很简单”这个问题,只说一个中年人以自己当前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去衡量一个几岁儿童的智能,并以此判断他“合理的”接受速度,本就是一件相当可笑且不讲道理的事情,很有点欺负人的意思,爹妈版的“何不食肉糜”不外如是。家长大概率是在同理心和耐心双双缺失的状态下才会问出这句话。 >> 特别爱问“为什么不会”的家长,自身水平都不会太高,恐怕大多数人问到六年级就没了底气——孩子上奥数的可能还要更早些——而等孩子上了中学,家长几乎就不敢再问了,因为自己也不会,自然不好意思再问“为什么”——真回答出来也未必听得懂。 >> 我经常想,此时孩子倘若能反过来问:“你都40岁了,你怎么还不会呢?”那必然是精彩的一记反杀——但这种情况很鲜见,坦率地讲,在留脸面这一点上,孩子往往表现得更仁义,比大人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 人类在成年后有很多道理往往还不如年幼时想得明白,越活越糊涂的大有人在。 >> 教育孩子看似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实际上这件事更考验家长本人。 >> 你可以不跟别人喊,也可以不跟自己的孩子喊。如果你不希望老了之后你的孩子拿着遥控器冲你喊“这个有什么不会弄的”,那么现在算是为人为己,要收敛点情绪才好。 ◆ 如何正确地跟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天真的孩子们打从皇帝穿新衣服时就有缺心眼儿的毛病,到如今都没个长进。 >> 但天真的孩子们打从皇帝穿新衣服时就有缺心眼儿的毛病,到如今都没个长进。 笑死了哈哈哈哈 >一只公鸡打了鸣,全村的鸡都压不住了,孩子们纷纷响应,要求家长做正式的解释。 >> 一只公鸡打了鸣,全村的鸡都压不住了,孩子们纷纷响应,要求家长做正式的解释。 >> 家长们总是希望激发孩子学习的激情,不管是通过打击或贬损别人,还是从自我危机感出发,都无所不用其极。 >> 学习的主动性要来自快乐的动力,如果学习跟快乐联系不到一起,那么就很难说服他。他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不能限制,但我要告诉他,专注的学习是非常有助于他今后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的。 >> 有时候我们可能要迂回地获得这种状态,比如学识、能力、工作,这些东西可能不能直接赐予你这种状态,却是保证这种状态的途径。在你这个年纪,学习、爱好、体育锻炼等是今后的基础,所以我希望你能理解,学习这件事,不是为我,不是为妈,而是为了你自己,为你自己能获得那种状态,能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 你在孩子面前展现出的气质,远比这些说教重要得多。你是否从学习中获得了更加高远的快乐,你是否一直保持着学习的态度……这些才是让孩子意识到学习不应该是家长逼他做的事情,也不是家长为了让他“出人头地”强加给他的意志的关键。 ◆ 掩耳盗铃教育法:你马虎了 >>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是做不到,其实你是不想做。 太犀利了 哈哈哈哈 >承认自己脑子笨或者品质有问题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不但自己难以接受,父母长辈也听不下去,于是亲子双方就必须志同道合地找到一种不触及灵魂而又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催生了不少掩耳盗铃式的教育法。挺微妙的。 >> 承认自己脑子笨或者品质有问题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不但自己难以接受,父母长辈也听不下去,于是亲子双方就必须志同道合地找到一种不触及灵魂而又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催生了不少掩耳盗铃式的教育法。挺微妙的。 >> 双方友好而舒服地结束了对话,既提出问题、找到毛病、走完标准流程,又让双方都能心甘情愿地接受不是不会,而是粗心,何乐而不为? >> 再到后来,我慢慢觉得马虎是一个特别好使的毛病,简直是人类甩锅之光,给了无数孩子和家长前进的勇气和释怀的心胸,“这孩子就是马虎”说起来甚至有种隐隐的可爱。 >> 马虎,为多少中国式掩耳盗铃教育法提供了出口。我们家长总认为,孩子脑子没问题就好,大方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至于细致、投入这些品质,等到他成熟的那天自然就具备了。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而现实是,凭借智商创造的成功,并不比做事细致创造的成功多——恐怕还少得多。 这段说得很好!学习背诵! >“不要总说自己是马虎,马虎就是学习能力低,马虎就是做事能力不强,马虎是另外一种笨。但这种笨可以改,而且什么时候都可以改,越早就越好改。但如果你习惯了马虎,就很难改。你如果不想成为一个智商正常的笨人,就不要总拿马虎说事。” >> “不要总说自己是马虎,马虎就是学习能力低,马虎就是做事能力不强,马虎是另外一种笨。但这种笨可以改,而且什么时候都可以改,越早就越好改。但如果你习惯了马虎,就很难改。你如果不想成为一个智商正常的笨人,就不要总拿马虎说事。” 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得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知识固然重要,但从长期来看,对一个人来说知识是动态的、需要更新的,甚至是可以过时的,而这些知识被时间冲刷后还能留在孩子身上的,才是孩子真正“学到的”。 >> 知识固然重要,但从长期来看,对一个人来说知识是动态的、需要更新的,甚至是可以过时的,而这些知识被时间冲刷后还能留在孩子身上的,才是孩子真正“学到的”。 ◆ 学还是不学:引导兴趣更有价值 >> 闯祸守恒定律,孩子旺盛的精力在外面不得发泄,就得在家里闯祸,这个家我得保住 >> 敏捷的头脑疏于使用,也是浪费资源——脑褶子不是越用越深嘛。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每次上完课,我脸上的墨比纸上还多,衣服上各种名山大川,气势丝毫不输我尿了床的褥子。有一次我甚至在内裤的正面发现了一块墨迹,可见斗争之凶险。 >> 每次上完课,我脸上的墨比纸上还多,衣服上各种名山大川,气势丝毫不输我尿了床的褥子。有一次我甚至在内裤的正面发现了一块墨迹,可见斗争之凶险。 >> 我的经历告诉我,要想大家都愉快,就要懂得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越早认识就越皆大欢喜。 >> 学一样东西如果不能乐在其中,学会的可能性就很小。至于怎么分辨,斯蒂芬·金告诉过我们一个很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学习项目规定的时间外,根本没有任何去碰它的意愿,趁早还是干点别的吧—— >> 关于家长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在我成年后结论很明确:需要。因为就我所见,很多人成年后的休闲和乐趣,都来自小时候的兴趣班。而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大概率什么也不会选择,什么也不会学。 >> 懂得多,才可以从更多渠道获得快乐。越高端的快乐,就越需要脑子里有点东西。 >> 所以在我看来,与其去争论该不该让孩子去上兴趣班,讨论如何引导孩子让学习真正成为兴趣才更有价值,而这件事的关键,是家长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孩子的兴趣班。既是兴趣,不如就从兴趣开始,不要表现得过度紧张兮兮,更不要时时刻刻表现出自己在孩子的“兴趣”上投入和牺牲了多少,在上道前就让兴趣成了打鸡血,那么后面的路一定不好走,兴趣可能就真荒废了。 ◆ 不能白玩:别让旅游后的作文变成孩子的噩梦 >> 我记忆里所有得过高分的作文,全是假话,这让我从小就讨厌写东西。写东西令我苦闷,因为要编瞎话——我不太会编瞎话,所以我作文得高分的机会不太多,而且每次写作文都如便秘一般费劲。 >> 而旅游则是一件快乐的事。我认为把这两件事强行地结合起来,是非常变态的。就好像在冰激凌里浇了一碗热水——热水自然热不起来,冰激凌也没法吃了。 >> 我坚持认为,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应该是有感而发,为发而感就很不对路,顺序一错,不但感不出来,还影响正常的喜爱。 >> 写东西写得好,必须要有一个愿意写的前提,有一个想要表达的态度。你可以看到,真情流露时即便文字朴素,也带着无限美好,而虚情假意的辞藻再华丽,也裹着一层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油腻。 >> 玩,还是单纯一点儿好,它唯一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快乐,而这些快乐才是衍生出其他可能的基础。包括写作文。 ◆ 教育孩子的同时,你也在被教育着 >> 学什么不学什么不用问别人,你要做的是培养孩子把握自己的能力,慢慢让他学着了解自己,而你就踏踏实实地去尊重他的这种自我了解并提供条件就成了。 >> 人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一定要在其他时间里有“怎么也要学点什么”的意识和行为。抱持“离开学校终于不用学东西了”的想法的人,从长期来看,恐怕也缺乏持续向上走的能力,甚至连维持当前状态都不太容易。 >> 很多人给孩子报班的思维方式跟排队买馒头没有太大区别,主要是为了满足“别人都在学,所以你得学”的社会认同心理。 >> 孩子在这件事上没有选择,不在主流里学习,就在主流里挨抽,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自然也不会上心学习,所以很多“被迫”学习的东西,到现在基本上都丧失了从实用层面到兴趣层面的意义。 >> 准确界定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变得越来越难。 >> 这个时代变化得比以往都快,知识更新也更快,快到一个人打算靠单一专业吃一辈子的机会越来越少,快到很多被别人安利去学习的东西还没到用时就已经过时了。 >> 当代家长在面对孩子教育时的最大困境是他们对孩子未来方向的无力把握。 >> 当代家长打了鸡血一样的情绪我非常理解,但如果方向不对,这些鸡血就只能转变为血压的提升。 >> 家长常常对孩子不符合旧标准的处事思维方式心存疑虑,而孩子没有耐心和义务为了获得父母的接受而向他们普及自己掌握的新鲜事物。 >> 不仅仅学习知识,还懂得学习如何学习,学习自我成长,学习应对不确定,学习不论时代如何变换也可以马上适应的基础能力。 完全赞同。多看几遍记在心里,自勉! >我们的经验、方法甚至知识都已不可再直接套用,甚至我们自己的生存之路都需要不断更新。在这一现实下,更忌讳在教育里动辄就用自己的眼光帮孩子往前看二三十年的远方。要知道,你的顽固孩子会继承,你不断学习的样子他会看在眼里,而你可以抱持宽容看待事物,那么孩子也会有更多可能。 你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被教育着。这才是当代家庭教育的常态。 >> 我们的经验、方法甚至知识都已不可再直接套用,甚至我们自己的生存之路都需要不断更新。在这一现实下,更忌讳在教育里动辄就用自己的眼光帮孩子往前看二三十年的远方。要知道,你的顽固孩子会继承,你不断学习的样子他会看在眼里,而你可以抱持宽容看待事物,那么孩子也会有更多可能。你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被教育着。这才是当代家庭教育的常态。 ◆ 2 沟通的代沟:好的父母,敢于放下家长的身段 >> 我这人比较没有素质,如果我工作做错了,按照规定,该批评批评,该扣钱扣钱,该处分处分,但如果谁要说我可耻,我恐怕是要发火的。 >> 设想如果有两个人在我跟前,当着我的面说我坏话——先不管这坏话是否属实——我恐怕是先要发火了。 牢记,要尊重孩子。孩子只是年纪比你小,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实,对孩子来说,尊严才是天大的事。 >> 其实,对孩子来说,尊严才是天大的事。 >> 当代家长更危险,更需要冷静思考。因为他们更懂道理、更科学、更有知识,所以足以造成更大的伤害。 >> 抛弃就事论事的小格局,见缝插针地在每件小事情中讲大道理;斩断孩子不切实际的飘忽思想,在符合现实的逻辑中建立价值体系;灌输家庭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植入亲子关系的无法割裂性。 >> 我也不止一次谈到一定要引路而不铺路、抚育而不控制的决心。 嗯 >换句话说就是,越有学识的家长在教育中心里就越要有点底。能把火箭推上天的动力能源,一旦爆炸起来,杀伤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 换句话说就是,越有学识的家长在教育中心里就越要有点底。能把火箭推上天的动力能源,一旦爆炸起来,杀伤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 挫折教育:别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挫折” >> 视频里这位父亲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好好说话 这段描述,难道是爸爸去哪儿里面那个谁?记不得名字了,演过欢乐颂的一个男演员,和刘涛搭,就记得他在泳池边扭扭扭那段,挺油腻的… >在与孩子沟通时——虽然我实在不太想把这种交流方式称为沟通——不是下达命令就是夹枪带棒:走路姿势不对,直接命令他回去重走,一次不行就多走几次,还会说出一些非常伤人的话,带着明显的嘲讽。 >> 在与孩子沟通时——虽然我实在不太想把这种交流方式称为沟通——不是下达命令就是夹枪带棒:走路姿势不对,直接命令他回去重走,一次不行就多走几次,还会说出一些非常伤人的话,带着明显的嘲讽。 >> 中国某些家长有一些非常迷信的思维,认为只要经常给孩子好脸,就是溺爱,这孩子就得废,并且以此类推,最终发展到满怀着一种信念:如果让孩子过得太顺,今后他就成不了材。 >> 合理的逻辑应该是,如果你决定要给自己的孩子点颜色看看,那么你一定要确认,孩子经受了来自你的打击,就不会经受别人的打击,或者,孩子经受了来自家庭内部的打击,就一定会获得抵抗外部打击的能力。如果你可以确认这一点,你给孩子挖坑下绊儿,还算有点意义。 >> 我们可以看到常受父母贬损的孩子,长大了大多自信缺失,形成讨好型人格,不懂得拒绝,做事畏首畏尾,并且这些人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口是心非和软弱产生严重的厌恶自己的情感。 >> 所谓挫折教育指的是放开孩子的手,让他自己去尝试,要允许他失败,让他自己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获得前进的勇气,而不是抱持着“现在我要不给孩子点亏吃吃,今后社会要给他大亏吃”的态度,没有挫折制造挫折,走路挖坑,过桥砍绳,道路太平坦,还得绊一下。 >> 爹妈在教育这件事里本应该起到的最大作用之一是不让孩子丧失希望,要以一个坚强后盾的形象出现 虽然还没看完这本书,但真的蛮喜欢作者,好多话都想勾笔记。 >我想让我的孩子了解的是,他的人生目标由他去选择和实现。如果他有本事,他可以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当然也可以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去服务某一群人;如果他有才华,他可以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获得一些人的认同,当然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去做一些事务性的常规事情。只要是他自己认可的实现价值的方式,都可以成为他的一个或多个人生目标。 >> 我想让我的孩子了解的是,他的人生目标由他去选择和实现。如果他有本事,他可以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当然也可以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去服务某一群人;如果他有才华,他可以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获得一些人的认同,当然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去做一些事务性的常规事情。只要是他自己认可的实现价值的方式,都可以成为他的一个或多个人生目标。但在他所有的大小人生目标里,最不值得让他付出努力和投入精力的,就是特意对我进行什么回报。孩子自有他们的天地,大有可为,而我的脚得自己洗,这是一个人还活着的最起码的尊严。廉颇老矣,尚能洗脚。 >> 现实的公平和残酷之处就在于它会给予任何一个人充足的挫折、教训和锻炼,不管是幸福的家庭还是不幸的出身。 再次提醒自己,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好好表达,就可以教育得很好。 >> 好好说话、好好表达,就可以教育得很好。 >> 亲密关系里的伤害大多是守恒的,今日所施,他日所受,皆有因果,且行且珍惜。 >> 因为亲子关系的不可分割,家长可以很容易地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而这种控制,却被一些家长认为是“教育”,并且可以为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找到合理的理由。 >> 但挫折教育是孩子在经受挫折时家长对他进行鼓励,教他如何正视挫折,使他可以接受挫折,勇于面对挫折,并冷静地解决挫折,而不是没事找事地制造挫折。 >> 家庭教育要以爱为基础,爱是希望对方快乐,而不是满足自己的标准;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标是让孩子有健全的人格,懂得如何自爱和去爱别人,自尊和尊重别人,自信和鼓励别人,而不是通过一己之力,让孩子丢掉爱的能力,看不到被尊重,自信碎落一地。 ◆ 做孩子的靠山,而不是远离的对象 不能成为这样的家长!一定一定! >突然从人群里钻出一名女子,那小孩看见那女子就赶紧靠过去,对那女子说:“妈妈,面被打翻了,那个人撞了我一下。” 女子以极大的音量喊道:“我看见了!我早就跟你说,这里人多很乱,不要买东西吃,你非要吃,饿饿饿,你就那么饿吗?忍一会儿都不行吗?你瞧瞧你的衣服,刚买的,还说喜欢,你就这么喜欢?我告诉你,这件衣服洗不干净了,你就脏着穿吧,今后再也不给你买白衣服了!” 小姑娘看了看自己的衣服,终于哭了。 再次反思自己,不要随便凶孩子,他遇到问题和麻烦的时候,其实更需要的是安慰和理解,而不是指责和抱怨。 >在遇到成年人向你倾诉他人生中的黑天鹅事件或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人不至于傻到先去用尖锐的语言指责对方一番,这种事几乎只可能发生在亲子之间。面对最亲近的孩子,家长就会用一些毫无情商的态度去对待。 >> 在遇到成年人向你倾诉他人生中的黑天鹅事件或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人不至于傻到先去用尖锐的语言指责对方一番,这种事几乎只可能发生在亲子之间。面对最亲近的孩子,家长就会用一些毫无情商的态度去对待。 >> 在那之后,我遇到问题时几乎不敢不假思索地去跟父母商量,而是会考虑很久,衡量利害。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站在我这边,我是否还会先挨一顿责备,然后让我更加内疚,所以只好放弃,虽然有时候我真的需要有一个人去依靠。 >> 父母总是对孩子抱以巨大的期待,他们付出自己的全部去保护这个孩子,用自己全部的人生经验去教育他。他们如此投入,以至于无法接受孩子身上还会再发生这些黑天鹅事件。一旦发生,他们必须在解决它之前先为它的发生找一个情绪发泄点。这种发泄性的情绪往往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痛心疾首的,甚至歇斯底里 >> 的方式展现出来,而在事情过后,家长会认为那是过分爱孩子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表现。但事实是,家长面对问题时先责备的态度,在当时无异于会成为另一种伤害——有时甚至比事情本身更具有伤害性,让黑天鹅升级。即便家长后来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但当时至亲之人造成的影响,是很难挽回的。这种做法,离爱很远,而这种伤害,足以摧毁一个孩子的全部心理防线。 >> 孩子不但要面对自己的问题,还要在极大的压力下担心父母的反应,这是以爱之名实施的伤害。 >> 成长绝不会是一趟全程愉快的旅程,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会难过,甚至内心在承受着巨大痛苦。不管是打翻的面、弄脏的衣服,还是磕断的牙齿,对当时的他们来讲,都是很难过去的坎儿。家长是在第一时间作为他们的靠山,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让他们受到最小的伤害,还是本身先要以一个伤害者的姿态来发泄一番情绪,成为他内心的另外一道坎儿,这很值得思考。 >> 爱不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感情叙述,更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操作方法。一旦情感、目的和结果形成了差别,就很难再单纯地用出发点去衡量或者总结爱与不爱。 >> 孩子在人格构建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令他崩溃的事情,这些事情可大可小,有一些确实是值得关注的,而有些看起来过度紧张,甚至在成年人看起来有些可笑,但在孩子心里一定都是难以自我消化的巨大困难。在成长中不断崩溃和弥合,让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逐渐建立坚强的人格。而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如何表达爱至关重要,成年人对自我情绪的不当把控,对孩子的不当回 >> 应,在孩子处理困难时表现出的不当方法,让一些“爱”反而成为巨大压力,有一些甚至会带来比困难本身更大的伤害。在处理孩子的困难时,家长需要表现出稳定的情绪和适合的态度,并可以提出不在情绪层面上的科学解决方案,对孩子提出的困难进行合理分析以及对其后续影响做出适当判断,对解决问题抱持积极态度,而并非专注于问题本身。在这样的态度的影响下,你的孩子才能学会坚强、勇敢、冷静的处事方式。反之,孩子可能成为一个被情绪控制,遇事积攒压力而非疏导压力,不敢面对困难的人。 ◆ 家长的一句判断,可能会让孩子自我否定 >> 有一个段子说,如果出门的时候看见你拿着手机,回来后你正好也拿着手机,那么会觉得你一天都在玩手机,而且,你一天到晚只会玩手机。 >> 这种放狠话的谈话方式很不科学,因为它并不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所以这种话一出口,就注定我无法跟她进行友好而平和的交流,而她就更不可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 但这种刀子嘴并不会有什么激励作用,不断消退的自信和时刻自我怀疑是我那时最大的收获。 就事论事就好 >家长尤喜盖棺论定式的概括总结,比如通过一件小事迅速做出对孩子某种品质的判断以及对孩子未来的预测,其因小见大之程度令人咂舌。 >> 家长尤喜盖棺论定式的概括总结,比如通过一件小事迅速做出对孩子某种品质的判断以及对孩子未来的预测,其因小见大之程度令人咂舌。 >> 家长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压力太大,甚至有崩溃的时候,谁也无法要求家长成为一个超人。但在成年人的职场之上、社交之中,我很少见到这么说话的人,多少都能控制住,只有确定这么说毫无代价时才能张嘴就来、随心所欲,但跟孩子说这些话真的毫无代价吗?我作为一个当年被拾掇过的孩子,知道这种不能就事论事的说话方式对孩子的巨大伤害——同时被伤害的,还有亲子关系。 >> 家长在跟孩子说话时往往直接奔判决结果去,量刑还是按最重的来。 >> 许多家长其实挺亏的,不论是心血还是时间,不论是精神还是金钱,不论是情感还是身体,都付出了很多。该干的都干了,该去的都去了,该买的都买了,该吃的都吃了,该花的都花了,掏心掏肺、牵肠挂肚,但很多时候却不落好,全废在了一张嘴上。 >> 我在需要控制情绪时,经常会把我和孩子换一换角色,设想,如果我被别人这么说,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 家长不能总去进行宏大叙事,有一说一,就事论事,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能力体现,也是成年人成熟的标志。 ◆ 幼稚不是犯傻,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 成年人尚且知道找点乐子,无趣的日子那么多,当家长的又何必太着急。 >> 幼稚不是犯傻,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 解决亲子问题,先解决情绪问题 >> 人类幼崽是一种很不可控的生物,任你自认逻辑清楚、心胸开阔、目光如炬,但仍架不住他们挖坑挖得勤。 >> 自问自答,就是把你想喊出来的话,在脑子里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简单干脆地回答一遍。比如:“你是不是要气死我?”张嘴喊出来之前,不妨自己回答一下,自己亲爸妈如此天问时,自己做何回答。倘若明知道不可能回答“是”也绝不可能“是”时,那真是问得多余。诸如此类的还有如下的天问:“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到底要错多少回?”这是不可能回答出来的。“你到底有没有脑子?” >> 这属于很没脑子的提问。“你怎么那么不上进呢?”这是典型的不就事论事,只能导致矛盾升级。“我不明白,这点事有什么不懂的?”对啊,你又不是他,当然不明白。这些话多说几次,孩子基本上就不会再听你说话了。自古以来,好人坏于话密,坏人死于话多。 >> 你感觉被孩子伤害了,你认为他怎么那么不懂你那颗为他着想的心,心痛到无法呼吸,那么,伸出你的小手,按住左胸——最好是右手,这样比较像宣誓,问问自己:你养育孩子是为了什么?你希望他今后变成什么样的人?你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说的话是否是客观正确的?你以为的好是否是真的好?你在做出判断时足够了解他吗?你是否真的认为,他努力取悦你对他的成长更有帮助? >> 幼崽就是幼崽啊,连虎狼都知道,何况人类乎? >> 谁还没点犯浑的时光呢? >> 我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坚持“让孩子成为孩子”的信念,那么不妨试试“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朝花夕拾大法,有时颇有奇效。 >> 总之,反躬自省大法的最核心目的是看明白自己。一盆冷水浇下来,自然就少了那些虚妄带来的困扰——孩子 说得太对了 >也是。 每当你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比的时候,我希望你自己先去和别的家长比一比。 >> 也是。每当你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比的时候,我希望你自己先去和别的家长比一比。 不错不错 >你所认为的“应该”与“不应该”都是基于你自己一个成年人的认知设定,而非他们的。对象不一样,标准就同不了,若是强行要求,就显得很虚伪和不靠谱。明白了这一点,一切就都能想开了。想开了,气就顺了,伤就好了。 >> 你所认为的“应该”与“不应该”都是基于你自己一个成年人的认知设定,而非他们的。对象不一样,标准就同不了,若是强行要求,就显得很虚伪和不靠谱。明白了这一点,一切就都能想开了。想开了,气就顺了,伤就好了。 >> 吃了那么多苦,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 >> 家长在亲子关系中的郁闷,至少有一半是来自自己。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解决自己的情绪。 >> 当家长,得有学问,不能只闹情绪,得过过脑子。 随时提醒自己 >没必要说、不能就事论事的话就不说;尽量延缓宣泄情绪的时间;能冷静思考的就停下来冷静思考;可以自我疏导的就别冲别人撒气;可以用成年人之间解决问题的方式就用成年人的解决方式。 >> 没必要说、不能就事论事的话就不说;尽量延缓宣泄情绪的时间;能冷静思考的就停下来冷静思考;可以自我疏导的就别冲别人撒气;可以用成年人之间解决问题的方式就用成年人的解决方式。 ◆ 身为家长,最高的智慧是放下虚妄的身份 >> 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家长不应该仅仅作为园丁一般存在,应该是与那棵小树木共生共长的、共同建立更适合双方生存的生态系统。 ◆ 3 我爱你,没条件:给孩子高质量的爱与陪伴 >> 来自家长的夸赞做不得数,更加严苛的标准来自社会的肯定 >>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优点时会最大限度贯彻谦虚的原则一带而过,尽量让这种骄傲变得平淡和不易察觉,谨防孩子骄傲自满情绪的产生,仿佛被孩子看出爱和骄傲是犯了一个低级而夸张的错误——但他们在指出孩子的问题时,则不惮用最大的帽子扣下去,毫不留情。 >> 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父母极少表达出对自己的认可。在夸奖这件事上含蓄得过了头,但在他们犯错时却以最凶狠,甚至凶过当事人的态度毫不留情地批判,以至于他们遇到事情绝不会选择与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因为那样非但不能获得支持,反倒会令事情变得更麻烦。 >> 家长展现出的是“你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不是“不论你是谁,我都爱你”。 >> 自我调节是我作为成年人私下需要做的功课,而这些都跟孩子无关。我们固然是第一次当父母,但很可能也是唯一一次当父母,所以才更应该努力不要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 真的很难做到,但要努力,并且坚持。 >与其总是想着自己是第一次当父母,不如让自己第二次当孩子。因为只有做回孩子才能明白,孩子们对父母并不期待太多,有时候只要一句话: “我对你的爱,没有任何条件。” >> 与其总是想着自己是第一次当父母,不如让自己第二次当孩子。因为只有做回孩子才能明白,孩子们对父母并不期待太多,有时候只要一句话:“我对你的爱,没有任何条件。” >> 很多单纯的好事都要加上一些条件,那么孩子会对亲子关系产生混乱的判断:你是爱我,还是爱那个在你评判体系中优秀的我? ◆ 如何“爱”,更重要 >> 一成年就自立,看起来貌似是一种个人选择,但事实上远没有那么简单,自立是有基础的。一个人的自立,并不是成年后突然降临的能力,而是从小被尊重,从小就在一个有自行选择权利的家庭环境中长期锻炼而成的。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父母,太少了。 >> 前几年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许多人生个小孩就爱穷讲究,怀孕期间猫不能碰、狗不能碰、咖啡不能喝、电脑不能看,生怕怀个天生弱智。其实,大部分爹妈只需要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能让孩子傻好几十年。有那工夫不如先治治自己的神经病。 >> 强势父母对应的孩子大多谨小慎微;爱抱怨的父母则容易带出悲观的孩子;父母不相爱甚至恶言相向则会让孩子完全不信任家庭关系;不能做到足够尊重和给予孩子选择权的父母,孩子往往丧失判断的能力和勇气 >> 完成监护人的基本功能和创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把饭做熟”和“色香味俱全”的差别,这正是父母和好父母的区别。 >> 很多家长“以爱为名”,表面讲道理,实际很专制,以动机正确性掩盖深层的一塌糊涂。 >> 做父母的门槛很低。没有任何人能对父母进行考核,孩子也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门槛很高。如何能够爱孩子而不控制他,做一个有科学思考能力、心理独立的父母,远没有那么容易。 >> 家长付出得越多,对孩子的容错率就越低,家长不能接受在这种付出程度下孩子失败,所以会尽可能地想去影响他们的行为。这完全是家长的心理问题,所以成年人的压力不应该是不反思的理由。 ◆ 给情感做解绑:让孩子做自己 >> 情感绑架在人类社会中很常见,利用道德和情感制造出一种令人无法切断的行为准则,让人产生“必须这样”“不这样就是错的”的心理,这种关系即便出现在社会生活里,也需要及时通过心理干预进行阻断。 ◆ 懂事的孩子,伤得比较久 >> 周五就是要让所有人都变成最快乐的懒鬼的日子。 >> 任何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让所有条件围着自己转,在他写作业的时候全家都不能发出声音,否则他就要借机发脾气,是很不讲理的。 看得我有些难过 >一个人的成长,不就是慢慢学会这个残酷、虚伪的世界的生存法则吗?不就是锻炼与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合群的能力吗?不就是学会给自己的违心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吗? >> 一个人的成长,不就是慢慢学会这个残酷、虚伪的世界的生存法则吗?不就是锻炼与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合群的能力吗?不就是学会给自己的违心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吗? >> 李玩说:“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充满嘲讽,充满绝望,充满无奈,也充满认命。成长永远是残酷的。 >> 我们要求孩子懂事,但懂的必须是成年人的事。是否懂事,要看孩子是否懂得成年人的心思。 >> 懂事的代价很大,他们变得过度需要别人的认可,过分害怕别人生气,为了维持“秩序”做出妥协;他们永远把“善待自己”放到“让别人开心”之后,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上远远大过自己应负的责任;他们敏感而迟疑,时常质疑自己的选择和能力,永远缺乏自信,也缺乏自我认知的能力,因为不能自我认知,变得胆小而谨慎;他们自我束缚,被太多思虑禁锢,于是永远只敢在保守的边界缓缓前行;他们的幸福阈值高得可怕,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感受到幸福,但随时可能被一件小事破坏他们的快乐——这一切,似乎是我们在当家长前都感受过的再熟悉不过的不堪回首啊! >> 不懂事的孩子在很多时候为了懂事只能靠妥协让大人满意,懂事的孩子必须越来越懂事,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标准。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丧失掉的是如何让自己满意的能力,如何面对自己真实需求的能力,如何判断自我价值的能力,把取悦别人当成目标,更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 情感富养:高质量陪伴才是孩子渴望的 >> 三十年后的孩子们,可能真的不需要通过零花钱来获得幸福的感觉,在张嘴就来的“爸爸妈妈在忙”的时代,恐怕一个温暖的拥抱或一段足够长的陪伴,才是他们渴望的。 >>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不可逆的,那些值得珍惜的时间和场景一旦错过,就再无追回的可能。 ◆ 如何不被孩子嫌弃 >> 有没有陪孩子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其实是家长能否顺利行使爹妈权力的关键。 >> 孩子并不需要家里再多个老师。如果回家看见父母仍旧觉得跟面对老师没什么区别——以我个人生活经历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妈妈会比老师唠叨得多(这骨节掐了)——那孩子估计不会怎么痛快。 >> 家长总是高估血缘关系在亲子相处之间的作用,把自己那点聪明才智、趣味幽默都用在了维护社会人身上,但其实亲子关系才是这一辈子最需要维护的。 >> 我觉得妈妈们应该去找回自己。婚育之前谁还不是小公主?主动建立“我可没时间玩”“我哪有精力闹”的意识,简直是给自己上了副枷锁。妈妈就是“唠叨的、细碎的、无趣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标签,就不要自己往自己脑门儿上贴了。 >> 做一个掌控周末的家长,做一个会玩的人,因为没有一个孩子会嫌弃有趣的人。 ◆ 打开孩子的视角:学会陪孩子做“无用”的事 >> “这玩意儿有什么用?”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那个时代烙印在血液里的某种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会随其一生。 >> “有用”作为人生理想还算说得过去,但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准则并照此去生活,就有点枯燥了。 >> 书这种宝贝,要在平时多买形成阅读习惯,千万不要成为孩子某个特殊日子的礼物。 >>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 没用相对于有用似乎确实是没用的,然而有用相对于没用,也同样是没用的 >> 成年人害怕自己和孩子们浪费时间,认为人们都应当去竭尽所能抓紧时间做一些有用的事,然而这个时代却一再证明,任何没用但有趣的事,都随时可能形成某种巨大的推力影响世界。 >> 我常听人说: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人对现实世界有这种评价、这种感慨,恐怕不能说是错误的。问题就在于应该做点什么。这句感慨是个四通八达的路口,所有人都到达过这个地方,然后在此分手。有些人去开创有趣的事业,有些人去开创无趣的事业。前者以为,有趣的事不多,我们才要做有趣的事。后者经过这一番感慨,就自以为知道了天命,此后板起脸来对别人进行说教。 >> 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有时候是很有意思的。 >> 孩子的目的比较纯粹,追求纯粹的快乐和纯粹的有趣,如果家长对这一目的加入成年人的价值判断,就很容易跑偏。 >> 家长们会在孩子面前塑造各种形象,但唯独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不在计划中。学会理解孩子和陪他们做一些“无聊”“无用”“无意义”的事,展现出一些有趣的特质,是最受孩子喜爱的了。 ◆ 父亲的存在感需要用心来刷 >>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照妖镜,从那镜中看到的是神还是魔,大多是自己的映射。 ◆ 即使翻车,也不能缺失的父爱 >> 父亲以一个成年男性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对于男孩来说,是他的第一个模仿对象,而对于女孩来说,则影响到她对男性形象最初的定位。父亲所表现出的对待家庭、配偶、孩子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 成为父亲后才知道,我们才是孩子在某一个年龄段中最好的“玩具”,让他们充分达到他们所能触及的最大的快乐,都是最好的游戏。孩子的主意源源不断,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配合。 ◆ 演戏:亲子关系升温利器 哈哈哈哈哈 真的要被作者笑死 >当代表演专业最高学位不是什么博士,而是爹妈,这个学位毕业后,至少甩出北影中戏高才生六十多个奥特曼。取得这个学位的人,绝对不存在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都是通过严苛考验的战士,是实打实的老戏骨——时间久了,自己能跟自己聊起天来。 >> 当代表演专业最高学位不是什么博士,而是爹妈,这个学位毕业后,至少甩出北影中戏高才生六十多个奥特曼。取得这个学位的人,绝对不存在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都是通过严苛考验的战士,是实打实的老戏骨——时间久了,自己能跟自己聊起天来。 >> 如果你关注到他们慢慢对整个游戏剧本的细节的掌控加强,对包括你在内的每一个角色的安排的合理性增强,你会发现他们确实成长了。这种“幼稚”的行为对提高孩子做事的执行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有显著帮助的。 ◆ 老父亲们的境界,都在有了女儿的那一刻升华了 作者太犀利了哈哈哈哈 >倘若是老板说出这些话,我恐怕还能有丝毫理解,这本也不是某一个人或者企业能解决的事,但通过“别人”“人家”“我要是”等字眼就可以轻松判断,你一届加班狗——搞不好连班儿都混不上——也要假装自己坐在老板的位子上说话,这很让我费解。 >> 倘若是老板说出这些话,我恐怕还能有丝毫理解,这本也不是某一个人或者企业能解决的事,但通过“别人”“人家”“我要是”等字眼就可以轻松判断,你一届加班狗——搞不好连班儿都混不上——也要假装自己坐在老板的位子上说话,这很让我费解。 >> 我希望你永远为自己是一个女性自豪。有些人会试图从各个方面打压这 >> 种自豪,否定女性的成就和能力,越是面对他们,你就越要抬起骄傲的脖颈。去尽可能多地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不长,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那么就去做。但你实现的一定是自己的愿望,而不是任何别人的期待。你的愿望即便并不高远,但只要遵从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快乐,就都是正确的。永远不要听那些“女人应该怎样”的话。除了法律和你自己,没有人能够给其他人定下规矩,更何况以性别为标准。为何女性不能做这个?为何女性一定要那样才是美德?说这些话的人,内心龌龊,要远离。要独立,不管在任何时刻,都要保证 >> 自己有生存的能力和思维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任何冲击,并保持冷静、理智、客观的判断。不以任何别人的观念为生活目标。别人的价值观,倘若不是你认同的,就不用妥协。不论婚姻还是生育都应该是你自然而然地认为是你的生命需要,而不是为任何人、为任何价值观、为任何世俗之见去做的事。不要让任何人物化你,更不要自己物化自己。眼界要开阔。开阔的眼界能避免很多卑微的、肮脏的事物污染你,你关注到它们,它们就千方百计阻挠你的脚步。你无视它们,就能踩着它们走过去。 >> 爱和被爱都是严肃的,它们很重要,但都比不上爱自己。如果你发现婚姻并不是你所想的,要及时止损出局。你的人生远不止这些,路,长得很。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 >> 公主就是公主自己,女孩们不是公主也无所谓,她们人生的美好是她们努力的结果,爱情虽然仍旧不可或缺,但幸福是因为她们自己聪明、善良、勇敢、无所畏惧、敢爱敢恨、有勇气追逐梦想。 >> 只有意识独立,才有可能屏蔽掉狭隘的眼光束缚,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不被其他人的意志左右,发展出独立判断的思维,并生出“自豪”“自爱”“开阔”“实现”等可能。 ◆ 4 共同成长:家长与孩子是共生的森林 >>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孩子对家长的模仿几乎到了全方位的程度。家长的语言、动作、表情、行为、性格、处事方式、价值观等,是孩子最初形成的“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标准。 >> 如果孩子特别容易生气,那一定是家长有诸如此类的性格特征;而行事稳重、待人温柔的孩子,父母一定不会是暴脾气、急性子;孩子做事情没有耐心,父母大概率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也是同样的状态。 ◆ 和孩子动手,是家长无法控制情绪的产物 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真的好幽默 作者的孩子应该很开心有这么可爱的爸爸吧 >我若是第一个孩子,我的下场几乎可以肯定:在我身形尚未完全触地前,就会被我父亲一脚凌空踹飞出去,在地面上滑行十几米,体验人体 >> 我若是第一个孩子,我的下场几乎可以肯定:在我身形尚未完全触地前,就会被我父亲一脚凌空踹飞出去,在地面上滑行十几米,体验人体 >> 冰壶的奥妙 >> 那时候家长揍孩子的工具就像文学作品一样,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明明是清洁用具,是厨房用具,是衣帽服饰,甚至是文化用品——我父亲就曾经用卷好的画轴抡过我——转眼就成了伤人利器。它们可大可小、可 真的要被作者笑死 >轻可重,有一些比较粗壮,注重输出,挨一下是一下,比如擀面杖和扫炕笤帚;有一些看似轻便,但伤害很大,鸡毛掸子、鞋拔子之流就是代表;还有一些则走的是速度流,主打出其不意和攻击频率,我挨打生涯中较早接触到的筷子就是这样,类似于兵器中的峨眉刺,出招前毫无征兆,很难防御,主攻脖子以上部分,不论是敲还是戳,都足够令我胆寒。搞得我直到现在路过筷子店时,还有卖兵器的错觉。 >> 轻可重,有一些比较粗壮,注重输出,挨一下是一下,比如擀面杖和扫炕笤帚;有一些看似轻便,但伤害很大,鸡毛掸子、鞋拔子之流就是代表;还有一些则走的是速度流,主打出其不意和攻击频率,我挨打生涯中较早接触到的筷子就是这样,类似于兵器中的峨眉刺,出招前毫无征兆,很难防御,主攻脖子以上部分,不论是敲还是戳,都足够令我胆寒。搞得我直到现在路过筷子店时,还有卖兵器的错觉。 >> 一旦你的手在孩子面前扬起来,你就成了一个依靠双方身体差距取得胜利的人,成了一个依靠力量欺负人的人,再也没有讲道理的立场。 >> 大多数父母动手,根本没有把教育目的放在首位,而是控制情绪失败的表现。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如果跟成年人交流时可以不动手,那么跟自己的孩子也可以。 ◆ 培养独立人格:每个孩子都有独自探索的欲望 >> 挂在脖子上的钥匙成了当年最早流行在少年儿童间的装饰品。拥有钥匙,就有了打开家门的无上权利,这是一种身份。 我也干过!!! >第二阶段,我在我妈回家前关电视,用湿抹布反复擦拭电视各个部位,保证电视无热度。 >> 第二阶段,我在我妈回家前关电视,用湿抹布反复擦拭电视各个部位,保证电视无热度。 >>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仍然固执地认为,没给电视降过温的孩子,不足以谈人生。 >> 这并不是孩子对看电视不满足,而是孩子在一定年龄段,开始对“独自”做一件事有了心理需求。你能陪伴他做的事,并不能抵消他在同样一件事上独自去探索的欲望。所以,即便是你给所有东西加上密码,孩子还是会发掘新事物来“偷偷摸摸地做”。这是独立人格形成的必经之路。 >> 家长对此不必过于紧张,毕竟你教育的目的,是让他走好他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攥着他的手腕一直陪他走下去。 ◆ 何为输赢:不是所有孩子都要跑一样的路 >> “我一直记得我父亲说过一句话:‘输不输的,你说了算。’” >> 我们经常自责不能给孩子更好的条件,挺好的孩子,被这残酷的世界耽误了,他应该享受更多。其实,殊不知我们的狭隘已经将他们的双腿绑在画好的道路上;我们的短浅,禁锢了他们飞翔的翅膀。这些才是最大的伤害。我们连何为输赢都没想明白,就被自己的无私感动了。 >> 跑可以一起跑,快慢也有差别,但谁规定所有人要跑一样的路? >> 能让我的孩子不论在什么条件下,不论在什么状况中,不随便自我评判,不轻易为自己下定论,永远有追寻的动力,有保持前进的心。 >> 我一直觉得父母之于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不随便否定他。 >> 很多家长对孩子提出了比外人还要狭隘和苛刻的要求,并不断对他进行判断和指引,否定和忽视孩子自己的价值观。父母否定孩子的价值观对于孩子来说是致命打击,以及巨大压力,与此同时,产生的是自我价值的怀疑及消极应对奋斗目标的态度。而父母替孩子选择的这条路一旦失败,亲子关系就很难不留下无法消除的裂痕。这绝不是家长的初衷。 ◆ “坏孩子”也有春天 >> 我们太容易给一个孩子定性,把他们划入坏孩子的行列,并据此决定如何对待他们,以至于无法看到这标准之外的任何美好和可能。 >> 之一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判断标准过于简单,对孩子好坏的评审标准太过单一,对孩子能力的辨别标准过于狭隘。 >> 修正缺点固然重要,然而发现优点,发现自己孩子的能力所在——即便是这种能力不在主流认同标准之内——才是家长更应关注和承担的责任。 ◆ 推己不及人:你对孩子的宠爱,要先分清范围 >> 事实上,我相信大多数人除了对自己孩子之外,并没有那么博爱和宽容,对别人家孩子的耐心取决于与其父母有多大交情,至于陌生人之间就不要痴心妄想了。 ◆ 每一位有女儿的中年老父亲,都应当有变成艾莎的觉悟 哈哈哈哈哈 奥特曼 对 >通过我多年的观察体会,正如同很多妈妈为了儿子被迫研究奥特曼一样,家中有女儿的爸爸,倘若能明白得艾莎者得天下的道理,家庭地位定会一路走高。 >> 通过我多年的观察体会,正如同很多妈妈为了儿子被迫研究奥特曼一样,家中有女儿的爸爸,倘若能明白得艾莎者得天下的道理,家庭地位定会一路走高。 ◆ 点评 认为推荐 比一般的育儿书要生动活泼得多 更多的是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验 没有过多的说教 看起来挺轻松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