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摘抄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7 09:50:20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7-07 09:50:20   小编:

这篇文章讲述了如何给孩子讲解艺术的重要性和方法。作者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通过观察、对话和参与艺术活动,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一)

我小的时候,家在农村,爸爸在城里上班,每天都很忙,毕竟家里三个孩子要照顾。我爸爸喜欢听戏,所以我自幼是在京剧、豫剧等唱腔里长大的,他是做建筑的,画画也有功底,喜欢下象棋,写一手好毛笔字,硬笔书法也很棒,我受他的影响很深。

不过我爸对西方艺术不感兴趣,而且,他不是一个善于讲解的人,我看宋词,那时候小,不懂什么叫词牌,只是好奇为什么那么多词都是一个名字,问他,他没耐心给我讲。下棋,也是直接对阵,又嫌我笨,所以我就拒绝学习。

我妈妈不认字,但她特别擅长讲故事,都是一些古老的民间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充满了朴素的因果报应思想、弥漫着集体主义精神,但直到今天,我也仍觉得那些故事是美的,它们的原型,可以在很多神话里找到,可惜我妈妈因为不认字的缘故,所以很难补充新的故事,她所讲的,是她自幼听的。

还好我有较强的探索精神,有很多东西,其实也算是我自学的。当我看到这本书,心里有很大的遗憾感:如果在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书,我爸爸也能够给我讲述这些,该有多好!

我长大以后遇到很多挫折,身历很多痛苦,但没有倒下去,是因为能够从艺术里得到滋养,或者说,艺术是我的精神世界的构成部分,可以让我从残酷的现实里脱离,躲到那个堡垒里面。现在的教育,太过于注重分数,但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进入艺术之门,懂得欣赏,是非常宝贵的体验。我有时候疲倦到什么都不想做,闭上眼睛休息,会想到梵高和莫奈的画,就像是充电一样,可以让自己从中汲取到力量,我深知艺术的重要性,所以会特别注重向父母们推荐艺术方面的书,因为作为孩子的启蒙者,父母的艺术修养,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但很多父母的确和我爸爸一样,自己懂,但不见得知道如何教,这本书是对父母的指导书,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给出不同的讲述指引,针对5至7岁、8至10岁、11至13岁这三个年龄段,对同一幅作品,有不同的讲述方式,理解层层加深,所以这是一本可以阅读6年的书。

书中收录的29件大师作品,风格多样,没有局限于一个流派,对于培养广泛的艺术感知力,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最终是希望达到对儿童的艺术启蒙,但父母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补自己缺失的艺术课。996、内卷、中年危机……这些都是事实,但人终究需要奋力拨开现实的迷雾,给自己一方小小的呼吸空间,也许在阅读这本书、在引领着孩子一起进入艺术之门的同时,大人们也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二)

初春三月,听朋友说,这周的省博物馆有一批艺术作品要展出。

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自己一个人开车过去。

其实给别人讲艺术、讲透艺术都很难,艺术这东西,真就是见仁见智。

但逛了这么多次艺术馆、博物馆,有时候在想,真的没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来解答我们这些艺术“门外汉”爱好者的疑问么?

当有幸看了《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后,发现这是一本不仅是给孩子的艺术指南,更是给艺术爱好者的一本启蒙用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丝·芭布,她被称为“最亲民”的艺术家,是一名很有个性的女士。她排斥菁英主义,致力于为大众开启通往绘画艺术之门,为此创立了“如何欣赏画作协会”(CORETA),开办无数座谈会,并出版诸多相关著作,包括《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20世纪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了解画作的象征》等。

这本书中有很多语言就如诗画一般,也是很好的艺术品。

比如文化不是是蛋糕上得樱桃,而是面粉。没有面粉就没有蛋糕。比如艺术是要用眼睛看的,而不是用脑子记的。 这些语句在阅读时,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之前每次和朋友去逛博物馆,要做很多准备,记着人物的故事,作者的故事,创作的背景,名家的评价等等,其实这就是用脑子记的艺术,不是你用眼睛看到的,感知到的。

换句话说,你在卖弄这些知识,却不曾深刻的体验知识的载体——眼前的作品。

书中也提到,我们会认为艺术家生平和作品相关的信息十分重要,甚至很感兴趣,但这却记不起孩子的好奇心。成人即使对我们所讲的漠不关心,但出于礼貌,也可以忍受这些琐碎的叙述,但孩子们可不在乎,他们可以说是最诚实的观众。

那么。在面对一幅画的时候,我们该孩子给别人讲解,如何不会感到茫然无措呢?

那就是从你熟悉的讲起,你在生活中总有擅长的东西,千万不要觉得他们和艺术毫不相干,相反,这些就是艺术的来源,这就是赏析艺术作品的起点之一。

另一种,可以从孩子所知作为起点,这种就要求你在之前做一些工作,去查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部分,从中说出启发和灵感。

在观察一幅作品时,作者给出了技术的视角、运动的视角、数学的视角、科学的视角、历史的视角、地理的视角,这些都是观察作品的方式方法。

我们在不同年龄,对于一幅艺术作品的认知也是不同的。作者也提倡从不同年龄去感知艺术作品。绘画大师张大千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中,曾在不同年龄三次登临黄山。第一次上黄山,历前澥,下百步云梯,穿鳌鱼口,度天海,观文笔生花,登始信峰”,历时数月,惊叹黄山之“奇”。二上黄山,张大千脱口而出两句诗:“宁教折骨山中死,此地他生也再来”第三次上黄山,1959年5月20日题在三上黄山时的《黄山图》旧作上:“三作黄山绝顶行,年来烟雾黯晴明。平生几两度风屐,尘腊苔痕梦里情”。

这本书里包含29件大师级艺术品,对一幅画作,作者分为5-7岁,8-10岁,11-13岁三个段位,进行适应他们年龄理解的解析,这对于孩子的艺术启蒙有很大的启发性。书中给我冲击较大的一幅作品是《绘画的发明》,当我经过细致的观察,感悟出的一些艺术体会,却不及书中8-10岁观察到的一些特征,比如年轻男子是一名士兵,他要踏上征程,年青女子想要画下恋人的影子。这里面传递出绘画的深意。

拥有成吨的水泥和砖头,和懂得盖房子是有本质差异的。当通读完整本书,你要做的就是重新走进博物馆,去欣赏艺术作品,去感悟生活和艺术。 这里有观察艺术作品的方式,却也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三)

有人说艺术无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都需要这些“无用”的东西,因为它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色彩,多一番滋味。

可是,无艺术细胞,更谈不上艺术造诣的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是法国资深艺术史学者写给大人的儿童艺术启蒙读本,也就是说它是写给像我们这样发愁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探讨艺术的家长看的。

这“无用”的艺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不免显得高深,所以,轻易不敢谈。不过,读了《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以后,忽然就信心百倍了,恍然大悟,原来艺术可以这样讲。

就像我们写文章,如果文章写得太冗长,人不一定喜欢看,而给孩子讲艺术,如果讲得太繁琐,孩子也未必能理解。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跳出了框框条条,告诉我们透过孩子的视角去看艺术。书的第一部分收录了63条“给孩子讲艺术”的小贴士,鼓励孩子,也鼓励家长,放下成年人的见解,以孩子的眼光、思维与行动走入艺术世界。

首先要相信孩子,也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能够看懂艺术,更相信自己能够给孩子讲艺术,如果孩子是听众,你就是那位解说员,不必发怵,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变成那个能说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的解说员,人无完人,在通往艺术这条道上,你和孩子可以一起出发,一起学习。

其次,你要做的是,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看到了什么。所以,放下你的身段,放低你的姿态,和孩子平等交流,不要把我们知道的知识强加给孩子,而是针对孩子的问题给予生动的回应,充分调动孩子探知的好奇心与积极性。

还有,不必追求过度完美。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只有“无知”,才会有“探索”。可以利用自己所熟悉的深入主题,但是也不要填鸭似的什么都一股脑儿做好所有的功课,留着悬念和孩子一起去开启激动人心的艺术之旅。欣赏艺术也不必强求一览无余,它可以是一次次发现的累积,每一次的“未完全发现”也是下一次再探究的动力。

每一条贴士都很贴心、实用,无论是用在“和孩子讲艺术”这件事上,还是在别的事上,都是能行得通的,在育儿的道路上,这些小贴士里的建议也能给我们启示。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的第二部分,精选29件经典艺术作品,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提问为引导,深入浅出地进行剖析。

这种形式很新颖。站在孩子的视角,以不同年龄段做出大致的区分,结合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和好奇点,就这些艺术作品会提出不同的疑问,再根据他们的问题进行答疑,这样有针对性,即使我们的孩子不提这些问题,我们也能大致猜出孩子会想什么,要怎样去引导孩子,与他们进行艺术沟通。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永久的现在。这些艺术作品来自不同的时空,有16世纪佩鲁吉诺的《圣母的婚礼》、米开朗基罗《觉醒的奴隶》、丁托列托《银河的起源》等,有17世纪尼古拉斯·普桑《随时间之神的音乐起舞》、有18世纪《绘画的发明》、有19、20世纪莫奈、梵高、德加、毕加索等人的作品。

每一幅艺术作品,不同的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去看,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也会产生不同的疑问。譬如说,我很难忘的一幅《我们共视的难题》(“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美国画家诺曼·洛克威尔于1964年画的作品。在这幅画中,C位是一位穿白裙子的黑人小女孩,前后走着的四个大人,可见他们其中三位的袖标,却没有画出他们的头部,但是能从他们一致的步调中感觉到那份凝重。

这幅作品讲述了第一个上白人学校的黑人女孩Ruby Bridges在4个美国法警前后护送着去上学的一幕。背景墙上有种族岐视者标语的涂鸦和被砸烂的番茄,格外显眼。

诺曼·洛克威尔的创作的这幅油画太逼真了,5~7岁的孩子可能会问“这是照片吗?”可以告诉他们,诺曼·洛克威尔经常参考照片创作,画家似乎扮演着记者的角色,在讲述一件刚刚发生的事。这幅画确实“以假乱真”了。还可以告诉孩子画中的小女孩是走在上学的路上,孩子会好奇为什么她带这么少的文具去学校,告诉孩子这也许是返校的第一天。还有小女孩穿着洁白的裙子、袜子、鞋子,还佩戴了洁白的小蝴蝶结,对于她来说,这是特殊的、隆重的一天,因为从今天开始,美国法律终于批准黑人与白人同校了。

8~10岁的孩子会问“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书中给出了答案,也是上文我们说的那样。孩子还会问“周围的成年人是谁?”,虽然看不到他们的头部,但是从他们戴着的袖标上的文字可以看出他们是美国法警,本该自由去上学的黑人女孩,她的上学之路是危机四伏的,所以只能在联邦警察的护卫下去上学,还有,墙上用大写字母写着“黑鬼”,这些都揭露了美国社会种族的不平等。墙上鲜红的番茄汁与Ruby Bridges的白色衣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人朝Ruby扔番茄,但是Ruby 没有被击中,她仍然毅然地朝前走。

与11-13岁的孩子讨论这幅画,我们可以来聊聊诺曼创作这幅画时的历史背景。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请求借洛克威尔这幅经典之作在白宫展出。2011年7月15日,美国白宫,奥巴马站在指着画作对身边的黑人妇女(就是画中小女孩的原型Ruby Bridges)说:“可以说,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我们就不可能像这样交谈。”

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来聊艺术,说真的,我们也能像孩子一样磨练自己对美的感受力。不同年龄的人对美的理解是有共性的,只是思考的程度有所不同。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还附有一本《艺术家小传》的别册,从中了解艺术家,这也是我们艺术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把握这些艺术家人生经历与其艺术风格的关联。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四)

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素养,会在三岁左右开始学习创意美术,到了小学阶段,学习专业方向的绘画:动漫、国画、素描或是油画。

再有一些家长,会带孩子参观美术馆,通过珍贵的艺术品进行美术素养的熏陶。

尽管大部分的家长都意识到了,在童年进行美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培养方法上却是门外汉。

法国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丝·巴布-高尔所著《如何给孩子将艺术》,可以解决5到13岁孩子的家庭美术教育问题。

遵循这本书中所讲的方法,可以让家长和孩子真切的在艺术方面有所收获。

我很赞同作者对儿童教育的见解:

“不能将你的知识从外部强加给孩子,而是要针对他们的问题给予生动的回应。”

弗朗索瓦丝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中指出:

“向孩子传递知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你的所知作为起点,另一种是从孩子的所知开始。”

“从孩子的所知开始”,是一种更加有效的知识传递方法,避免了填鸭式的尴尬,又可以保护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孩子的视角与成人的视角有着天然的区别。

成人首先观察到的是一幅画的美感和艺术品味,而孩子首先看到的是画面里的事物,以及画面与真实世界的对应。

一个孩子在看画的时候,你会听到像这样的评论:

“盘子好像要掉下来了。”

“如果拉一下挂窗帘,会发生什么?”

“画面好乱!”

想象一下自己儿时看动画片的体验,就会有些理解孩子的视角。

在孩子们的眼里,艺术作品里的画面,与动画片中的画面或许没有什么不同。

在引导孩子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作品的时候,可以顺着孩子的视角加以引导:

对于刚才提到的评论“盘子好像要掉下来了”,就可以跟孩子探讨虚空派的常用手法“坠落”,并进一步探讨人性、生命和物质这些哲学问题。

下面我们以书中的一幅画做示范,看看如何给孩子们讲艺术。

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中,一共收录了29幅全彩高清世界名画,分了三个年龄段给孩子讲解:5-7岁、8-10岁、11-13岁。

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毕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阶段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都有些区别。

以《雨天的巴黎街道》这幅画为例,它的作者是巴黎印象派画家居斯塔夫·卡耶伯特,用速写般的笔法描绘了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场景。

在引导5-7岁的孩子看这幅画的时候,先观察作品中的人物:

天气在下雨,有些人打着伞,有些人没有打,没有打伞的都是远处的人。

大多数人都穿着深色的衣服,画面右侧的这位女士,穿着很讲究,应该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中产阶级。

之后再来观察周围的环境:地面上的砖缝里积满了水,亮晶晶的。

给8-10岁的孩子讲解的时候,可以涉及一些时代背景故事,还可以从建筑特色和色调使用上去讲解。

关于这些知识,家长们完全可以现学现用,这些知识点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中都有详细的解说。

对于10-13岁的孩子,可以从创作者的角度去探讨这幅画:题材的选用、雨天的艺术创作知识、作画者的生平。

可以看出来,同一幅作品不同年龄的讲解角度差别很大,学会了方法之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孩子的人生产生积极的指引。

对于艺术鉴赏类的书籍,印刷质量和阅读感受十分重要,直接影响读者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的编排十分用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松这样赞美这本书:

“这是一本充满爱与美的书,细腻而又激情洋溢。孩子们沐浴在艺术的光辉中,健全身心,感受人类文明的趣味与多样性;拓展视野,发展创造性的思维。”

除此之外,这本书中处处可见编辑的“小心机”,我阅读完书里所录的63条艺术讲解小贴士后,才发现了藏在书封里的小册子——“艺术家小传”。

这本40页的小册子是北京大学艺术史论的学生王雅婷精心编写的,可以帮助读者从创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如何给孩子讲艺术》里涉及到的29幅世界名画。

引用王雅婷在别册前言中的一句话结束本文:

“只需要一个契机,也许是一幅画,也许是一次展览,也许是一本书,就能将带有艺术兴趣的种子播种在他们心中。”

让孩子在充满爱与想象力的氛围里,感受艺术吧!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五)

木心先生曾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知识管理大V萧秋水老师也说:“未来社会,美育是第一生产力,审美水平的差异,会比阶层差异还要严重,所以,最好是从娃娃抓起。”

道理都懂,可对我们大部分普通父母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不懂艺术,如何才能引导孩子欣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呢?这就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方法。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能给我们不懂艺术的父母很大帮助。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如何给孩子讲艺术的理论指导,第二部分选取了29幅世界经典艺术作品,针对每一幅作品,分别从5——7岁、8——10岁、10——11岁三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进行了层层递进的指导。

我们或许不懂艺术,但可以参考书中的指导,带孩子体验艺术。

提起艺术,很多人也许和我一样,觉得太过感性和抽象,根本无从讲起。而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一书中,作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建议最好先找一个你熟悉的视角作为起点,比如技术、运动、数学、科学、历史或地理等视角。

没想到吧,这些貌似和艺术没有多大关系的视角,都可以作为讲解艺术的起点。

01. 技术。

技术是支撑艺术作品的基础。从古至今,任何伟大的艺术家都无法脱离现实社会的限制,任何惊艳传世的绘画、雕塑或建筑等方面的艺术作品同样少不了技术的支撑。

而现今视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又给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

02. 运动。

在以精湛的雕塑艺术闻名于世的古希腊,除了希腊众神,运动员就是雕塑艺术在最重要的素材,其他诸如马戏团表演、芭蕾舞等主题的绘画作品中,都是在表现人在运动中的形体之美,试图达到力与美的平衡。

03. 数学。

画面的几何布局、绘画和摄影中的三角形构图、黄金分割点,等等,无不是数学中的内容。

04. 科学。

提炼自蓝铜矿的蓝色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成深绿色,而从珍稀的青金石中提炼的一种深蓝色颜料能历经几个世纪之后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明艳。

从大理石雕像到青铜雕像,其制作过程有着完全不同的铸造工艺要求。

艺术一直就和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05. 历史。

历史人物肖像、大型战争场面绘画等恢弘的政治事件的再现本身就是对历史的艺术演绎,此外,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无不是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

06. 地理。

来自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其作品都体现出了受地域特点影响的痕迹,比如,大画家梵高在荷兰出生,后移居巴黎、再到普罗旺斯,最后在奥维尔小镇结束一生,其作品在色彩和光线的使用上不断发生了改变。

不同年龄的孩子,其认知、感受、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有着很大差异。

即使是同一副艺术作品,面对5岁的孩子和10岁的孩子,肯定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讲解,引导关注的侧重点、讲解的的方法、语言都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一书中将孩子分为了3个阶段:5—7岁、8—10岁和10—13岁,给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给出了不同的引导方法。

5—7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对有趣的画面感兴趣,也喜欢对比明显的事物。可以引导孩子们在绘画作品中找出打动自己的地方,也可以让孩子收集多幅画面进行对比欣赏。

比如将以下角度作为出发点:

引导孩子根据画面中的人物和物品进行一些简单的猜测和想象,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对孩子的疑问进行引导解答,或者给出方向的指引,启发孩子去想象。

8—10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重参与感,想象力也更强,可以想方设法激发孩子去想象,让他们置身于画面中,例如:

你想在在美丽的花园中漫步吗?那你喜欢从哪条小道中进去呢?

如果你在这儿,你想移动画面中的什么东西呢?还可以添加什么吗?

在介绍画作时,也可以用身临其境的语气来讲,比如,他在我们的左边,或他站的位置要比我们高得多,等。

10—13岁: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从创作的角度,让他们明白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理解每一幅作品的最后呈现都是艺术家各种选择的结果,体现了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艺术家的生平,走上创作道路的契机,以及画家的风格喜好,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派别等内容。

如果孩子对艺术家的生平产生了兴趣,那随书附赠的别册《艺术家小传》正好能派上用场,对选入书中的29幅作品的作者,进行了一一介绍。

所以你看,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背景介绍和所属分类派别等知识,一定要等到孩子产生兴趣、能理解的时候再讲,太急于求成,给太小的孩子灌输这些知识,还强迫记忆,反而会扼杀兴趣。

在简单的理论介绍之后,作者用更大的篇幅,带孩子赏析了29件具体的艺术作品。

在内容选取上,风格多样,不拘一格,既有梵高的《鸢尾花》、莫奈的《花园中的女人》等世界名画,也有米开朗琪罗《觉醒的奴隶》这种半成品,还有马奈的《爱弥儿•左拉像》这种不太成功的作品。

这些艺术作品也许大家也能想办法让孩子看到,但是听专业人士详细解析却很难得。

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中,每一幅作品,作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按照5—7岁、8—10岁和10—13岁这3个层次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耐心细致,娓娓道来。

我们毫无艺术经验的父母一开始完全可以照猫画虎,根据作者的讲解引导孩子观察思考。等熟练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孩子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发挥,拓展延伸。

艺术是高于现实生活的理想世界,带孩子体验艺术,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人生之美。带领孩子踏入艺术之门,有时只需要一个契机。

法国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的这本《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是引导孩子接触艺术的入门之书,可以很好地帮助父母们在孩子的心底撒播下一粒艺术的种子。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六)

我看不懂画,尤其是西方的绘画。不管他们是油画还是水彩,不管是梵高的向日葵,还是毕加索的抽象画,我很难说自己能够看懂。

这薄弱的艺术功底,让我很难有勇气去给孩子做相关的艺术启蒙。为了孩子的思想境界能够更高远,我开始了苦行僧般的学习。众多的艺术派别,众多艺术创作者的传记,看得我云里雾里。很多概念,很多专业的术语,我读不懂,也不真正喜欢。

如果艺术让人生厌,那一定是你打开的方式不对。我偶然间遇到的一本书,让我瞬间灵台清明。原来,艺术还可以这般剖析!原来,对艺术的解读,也有着层层的玄机。由此,我生出一些信心,那些看似复杂难以读懂的艺术,实则是因为我们丢失了初心。

谁还没有丢失初心呢?其实,正是孩子。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的作者,正是法国资深的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作为卢浮宫学院当代艺术课程的教师,她曾接受过完整的艺术史学教育,不仅如此,她还同时担任“如何欣赏画作协会”的长期管理者和讲师。在她任职期间,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多次接受各国博物馆的邀请,作为顾问的她特别喜欢分享自己的艺术见解以及艺术传播心得。在艺术教育领域,她也颇有建树,曾出版的《如何看懂一幅画》和《读懂印象派》等多部书籍,受到各国艺术爱好者的欢迎,现已被译为多种语言广泛传播。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是一本写给大人的儿童艺术启蒙读物,其实,对于艺术培训讲师、艺术馆讲解员这类群体,这本书也是意义非凡。

给孩子讲艺术之所以难,正是因为孩子归属于天然。他们还不懂得矫饰,对于不感兴趣的理论,他们听都不想听。过多的概念和框架,正在扼杀孩子的艺术感知。所以,对于那些艺术领域内容的“讲”与“不讲”,就成了一个难题。

很多家长深陷艺术解析的深坑不能自拔,殊不知,对于艺术,孩子有着天然的感知能力。他们的观察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还都没有固化,一切都在发展中,这也就意味着,有方向的引导,远远比确定性的知识灌输,来得重要得多。

当然,多数家长认为自己做不到。尤其是对于一个自己都如此生疏的领域,我们怎么能有信心成为孩子的引领者呢?别着急,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早就替家长们想到了这一点。打开《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你只需要跟随着作者的63条小贴士,切实地履行好,那么,在带领孩子艺术鉴赏的过程中,孩子们就总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之所以收获的程度不同,是因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们在进行艺术启蒙时候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这63条小贴士里,既有观察鉴赏艺术作品的通论,又有针对不同年龄的特殊设定。

不仅如此,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还为我们精选了29件风格迥异,且极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并分年龄段地给出了孩子们可能会设想到的答案,她平实的语言、易懂的内容、风趣的解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像这种既有理论,又能实操的艺术鉴赏书籍,实在是太让人感激了。我们可以结合后面的艺术赏析,加深作者对于艺术鉴赏方法的理解,同时,众多的艺术鉴赏示例,又能让我们总结规律,举一反三。

这实在是艺术启蒙领域的难得之作,对于每一个想要做孩子艺术启蒙的家长们来说,它都是优秀的通关手册。

29件艺术作品的赏析我先不谈,只就作者第一部分的艺术鉴赏技巧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从整本书的逻辑上来看,我认为,它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作者对于孩子天然艺术才能的尊重。

书中的很多方法,组合起来就是一整套视觉机制,我们一旦掌握,就可以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把众多的鉴赏理念套进去,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

当然,实践操作下来,虽然没有那么容易,但作为方法,它还是足够凝练。

就观察力而言,作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一书中,总结了这样的九点:

1.连接知识与同理心。

2.认知现实。

3.艺术不必精确。

4.慢慢体会。

5.感知和谐。

6.感受冲击。

7.解读故事。

8.无法包罗万象。

9.跟随画笔移动。

尤其是第三点,作者说:对于孩子和陪同观看的大人来说,如果能够与艺术家建立一种亲密关系,体会他们内心的感受,那将是非常快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机会尽早意识到评判一幅作品不是看它是否达到了某种“完美”,而是看它是否饱含一颗赤子之心。

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我们不一定经由艺术鉴赏,得到一些确定的学问,但我们通过艺术鉴赏,领悟作者的赤子之心,那种艺术的冲击力,常常影响一个人的灵魂。

作为家长,在遵循一定的艺术鉴赏原则的基础之上,还要相信孩子的直觉判断。与其教给孩子什么,不如停下来,听听孩子都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结合权威的解读,融入适当的绘画背景知识,孩子才会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感知力。

除此之外,如何在画作中游历,如何搭建理解的桥梁,作者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中,也都做了详尽的介绍。

正如作者所说:给孩子讲艺术首先是教他们观察生活的方法,让他们联想到周围的世界,在绘画作品与欣赏者之间建立一种对话。

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并仔细观察。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这才是艺术鉴赏的意义所在。经由艺术,我们重新看待生命,经由艺术,我们洗涤自己的灵魂。

育人先育己,读一本《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样的书,只需要花费三个小时的时间,但收获却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一生,这岂不是性价比的极致?

不仅如此, 这本书在引进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的王雅婷女士,还为我国的读者,精心编纂了一个艺术家小传的别册,这更便利了我们的艺术启蒙需求。

不管怎样,艺术在当今的时代蓬勃发展着,它需要我们的关注。而我们的孩子——未来这个世界的主人,他们将会引领艺术,走向别样的高度。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七)

今天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打开中国美术馆门票预约页面,依然火爆,未来5天已约满!

这个情形与我大年初二那天看到的预约界面一模一样。

其他的,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也是预约全满。 看来,大家留京过年,对艺术展览的需求很大啊。 朋友圈里也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各种展览作品的照片。

去看展览之前,你会提前做准备吗? 你知道如何给孩子讲艺术吗? 通常,我们去美术馆博物馆看展览之前,都会提前做一些攻略,因为有的作品我们可能会看不懂,提前查找展品相关资讯,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参观起来,站在陌生的作品面前,才不至于惊慌,收获才会更大。 提前做好准备的另一个优势是,带孩子去参观的时候,可以把我们知道的都告诉孩子,让孩子快速熟悉作品。

不知道您家的孩子多大? 我以前都是这样准备的。 在阅读《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一书之后,缓解了心中的几个困扰,同时也纠正了自己之前的一些错误做法。

法国资深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丝 • 芭布-高尔撰写的《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是一本给家长的艺术启蒙书,讲述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成为多国认可的儿童艺术启蒙经典读物。

弗朗索瓦丝 • 芭布-高尔目前担任卢浮宫学院当代艺术课程教师。在纽约大学巴黎校区、巴黎第三大学担任艺术史讲师,同时担任“如何欣赏画作协会”(CORETA)的长期管理者和讲师。她多次受邀担任美国、俄罗斯、法国等诸多博物馆顾问,并在世界各地多所学校举办讲座。曾出版《如何看一幅画》、《读懂印象派》等多部艺术教育相关书籍,被译为多种语言。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全书分为三部分:

前半部分收录63条务实指导,让大人了解孩子所想,设身处地地解决孩子遇到的艺术困惑。 后半部分收录了29件艺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摄影等多个门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家长读者阅读这一部分,会增长艺术相关知识;而孩子欣赏这些作品,也会从中吸取营养,锻炼观察力。

此外,随书附赠别册“艺术家小传”,以专业的艺术视角解读29件艺术大作创作者的生平,让读者在原书基础上更好把握创作者风格与所处的时代背景。

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孩子。你要对自己有信心,看不懂作品不是你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

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水平差,无法看懂某些名画,对各类作品展充满了好奇又气馁,甚至有些自卑。高尔在书中告诉大家,有些作品我们之所以看不懂,是有原因的。因为那些作品原本就是给专业欣赏者准备的,不是给普通人/普通欣赏者看的。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几百年前的艺术作品,都是高雅艺术,是上层阶级的专有产物,普通老百姓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欣赏,看不懂很正常。

如今社会发生了变化,不存在阶级区分,高雅艺术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只要是对艺术作品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些艺术大作。但是,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缺陷,只有自己努力补上。 因此,需要我们普通欣赏者做一些资料的查询工作,方便自己更好的解读这些艺术大作。

对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提高孩子感知事物的敏感度,而非教授知识。 高尔在书中写到:给孩子讲艺术,我们首先要问“你看到了什么”,而不是“看这个”或者“你应该知道。。。。。。” 我们应该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开启艺术之旅。与孩子,与作品展开对话,让事情变得简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辅助手段,加速提升孩子对艺术作品的敏感度,这样事半功倍。

高尔再三强调,要从孩子角度出发,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做出回应,而不是一味的把知识灌输给孩子。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可取,应该针对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话题,进行沟通、讨论、学习、互动。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我们看一次作品就能够解决的。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观察。 高尔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书中,介绍了一些提高孩子观察敏锐度的具体的方法,比如,对比观察标题相同,作者不同的作品。从两幅作品中的细微区别,分析作者的不同风格。

此外,不同年龄需要不同引导。 高尔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书中,将孩子划分为5~7岁、8~10岁、11~13岁三个学龄段,根据不同观察力和理解力,总结出孩子的高频提问,并给予通俗、日常化且风趣的解答,是向孩子讲解艺术的范本。

按年龄区分,家长可以对号入座,直接采用。 这也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也是这本书籍与其他艺术指导类书籍的区别所在。

小Y5岁多,适合多看大量图片。

想起家里曾经买过一套绘画作品图片集,马上找出来,一起欣赏。这些图片,在小Y2-3岁的时候,就经常拿出来给他看过。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书中共收录29件艺术大作,包括文艺复兴、印象派、当代艺术,毕加索、透纳、康定斯基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涉及绘画、雕塑、摄影等多门类。 这些作品采用全彩印刷,高清配图、人性化排版,让家长与孩子与艺术有了亲密接触,一边阅读一边观察艺术品。 对每一位读者来说,都是极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比如在欣赏普桑的“随时间之神的音乐起舞”这副作品的时候,对于画面中的四位翩翩起舞的三女一男,开始无法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看了文字解说,原来四位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恍然大悟,迅速拉近了与作品的距离! 当然,小Y说这幅图中的上空有一位哪吒的时候,我也只能暂时先忍着,不能反驳。

好处就是,在一次次的提问中,小Y面对这些世界名作,毫不胆怯,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比如,“带弓箭手的风景”这副作品,看到了宫殿,树木,还有一位播报天气预报的播报员。虽然对孩子说的天气预报播报员无法认同,但我也没有反驳孩子,因为我自己按照作品的标题去寻找弓箭手,费了半天劲,才看出弓箭和马匹的形状。

去年底,给小Y报了熊亮老师的绘画启蒙线上课,可是,可能因为年龄的缘故,小Y一直对上课的内容不太感兴趣,并且对布置的作业有情绪,每次让他画画,他都先画他感兴趣的植物大战僵尸内容。

感谢在家长焦虑、孩子艺术启蒙的时候,与《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这本书相遇。 在艺术启蒙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要坚定的陪着孩子一起走下去。 @擦亮星星,爱读书爱旅行爱生活。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读后感(八)

文/夏小忧

有一期《向往的生活》,因为大华和吕思清的小提琴演奏太精彩,嘉宾们无不陶醉其中。演奏一结束,Angelababy就忍不住问大华:“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的吗?”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Angelababy既羡慕又懊恼地感叹了一句:为什么当初没人逼我!

应该挺多人有过这样的懊恼吧?公司年会上,别人都有一两个亮眼的才艺,而自己啥也不会;朋友欢聚时,聊到梵高、莫奈的画,自己根本插不上话;激动去赴约,在心仪的对象面前,硬是成了话题终结者,一聊艺术就冷场......

每当这时,我们都会在心里犯嘀咕:要是小时候父母能逼我一把,让我学一两个拿得出手的才艺,哪至于像今天这样尴尬啊。

不过,小时候没能被父母逼,不代表不能当逼孩子(学习)的父母啊!

朋友莉莉坦言,因为缺乏对“艺术”的了解,自卑了很多年,所以当妈后,她决定严抓孩子的“艺术”课。

女儿刚上幼儿园,她就给报了绘画班和舞蹈班,时不时还会去周边城市的博物馆、画展接受艺术熏陶,这让一直很佛系的我特别自惭形秽。

不过,有一次从画展回来后,她却一反常态地跟我说:不懂艺术的父母,是不是再用心都是白费啊?

我没明白,问她何出此言。原来,每次去看展,孩子都会问这问那,可作为门外汉,她压根答不上来,几次三番,孩子失了兴致,好几次看到一半就哭闹着要回家,这让她对自己的付出产生了怀疑。

那么,父母不懂艺术,还有没有办法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呢?当时我也不确定,但看完《如何给孩子讲艺术》后,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当然可以!

这本书的作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是法国艺术史学者、卢浮宫学院当代艺术课程教师,她还多次受邀担任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多家博物馆顾问。

别看书名是《如何给孩子讲艺术》,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本书实则是一本写给大人的儿童艺术启蒙读本。

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引导我们的读者(父母)如何放下见解,学会用孩子的眼光、思维与行动展开艺术对话,并详尽解析孩子看待艺术的方式、恰当激发孩子艺术兴趣的方法。

第二个部分则精挑细选了29件风格鲜明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大作,以不同年龄段(5-7岁、8-10岁、11-13岁)孩子的提问为引导,由浅至深剖析时代、风格、主题给艺术作品带来的不同影响。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跟着书中的方法去实践,父母们首先就会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启蒙,同时也会和孩子建立更好的对话,帮孩子建立起系统的艺术欣赏能力,激发起孩子对艺术的好奇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引导孩子了解艺术、爱上艺术这件事上,高尔都有哪些高招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崛起,生活中太多东西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孩子也不能例外,手机、电视、电脑、玩具......无论哪一样都能轻易吸引孩子的注意,相较之下,既不会发声、也不能动弹的艺术品则显得无趣多了。

所以,如果带孩子看画展,就要做好孩子匆匆忙忙、或者并不专注于眼前作品的心理准备,这种情况下,不要苛责孩子,相反,我们要学会将就他们的节奏,每来到一副作品面前,能够让他们有一点点收获就相当不错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刺激他们的食欲”,而不是以“填鸭”的方式让他们最终倒了胃口。

要想调动孩子的兴趣,我们首先就要学会提问,我们要问“你看到了什么”,而不是“看这个”或者“你应该知道......”。

“你看到了什么”式的提问、是从孩子的所知开始,它可以很快打破你们之前的壁垒、节省时间,并且更高效深入地将你们可以分享的认知连接起来。

高尔认为,就像没有人愿意在一片毫不了解的土地上建造房屋一样,孩子也不喜欢去记根本理解不了的学术名词,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给予生动的回应,这就够了。

站在一副名画面前,与其长篇大论给孩子讲“虚空派画作”的缘起于含义,不如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你可能会听到各种奇怪的评论,比如“盘子好像要掉下来了”“画面好乱”“如果拉一下挂帘绳,会发生什么?”

那又怎么样呢?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观察吧!你就跟着孩子的节奏,告诉他们坠落的隐喻、帘子落下象征着人生如戏般落幕,遇到实在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不妨诚恳地告诉孩子,或者和孩子一起大胆的猜测也无妨。

艺术看似很遥远,但艺术也随处可见,当你发现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请试着放慢节奏,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细细观察吧!

上面说过了,《如何给孩子讲艺术》挑选了极具特色的29件艺术大作,并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提问为引导,由浅至深剖析时代、风格、主题给艺术作品带来的不同影响。

这里就拿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的名画《盲女》举例,一起来看看如何让孩子真正看懂一幅画吧。

先来看看5-7岁的孩子都会看到些什么。“她们坐在地上干什么?”“姐姐有一个手风琴”“后面有鸟,还有彩虹”!差不多就这些吧?

5-7岁的孩子,因为年龄较小,能够观察到的往往是画面上最直观的东西。这时候,身为父母,我们就可以沿着孩子提供的线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让孩子看到更作品里更细微之处。

针对“她们坐在地上干什么?”,我们可以回答:她们正在路边休息,看,远处的天空是灰暗的,但是又夹杂着一点光亮和彩虹,应该是暴风雨刚刚过去。

针对“姐姐有一个手风琴”,我们同样可以展开讲述:从两个女孩穿的衣服来看,她们应该比较贫穷。手风琴是姐姐最珍贵的物品,也是她们唯一的谋生工具,每到一个地方,她们都要靠演奏手风琴赚点钱,小小年纪太不容易了。

如果是8-10岁的孩子,观察到的东西又不一样了,他们可能会说“她们头发的颜色不一样”“怎么肯定姐姐是盲人的,她可能只是闭上眼睛休息呢”“为什么要画两道彩虹?”等等。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可能是,画家为了避免单调,让姐妹的发色不同;第二个问题有点厉害,确实,光凭闭着眼睛就判定是盲人,太武断。但大家注意到没?姐姐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怜悯盲人”,因此可以肯定姐姐是盲人。

再来看看最后一个问题,一道彩虹我们都见过,但两道彩虹的奇观还真是头一次听说。其实,画家为了强调绘画的象征意义,难免会有所虚构,在作品《盲女》中,两道彩虹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一道意在唤醒人们对仁慈上帝的感恩,另一道则暗指绘画是如何传奇版诞生的。

11—13岁的孩子,问出的问题就更有深度了,他们兴许会关心:“姐姐好像圣子身边的圣母”“这种风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米莱斯想控诉贫困吗?”......这时又该怎么回答呢?不妨自己去书里找找。

都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其实又何尝不是最坏的时代呢?生活在眼下的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有人懂得筛选、取舍,将信息为我所用;但也有人不懂分辨,稍不留意就会被诱惑,误入歧途。

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不懂人间险恶、更不晓世间百态,孰好孰坏无从分辨,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娱乐的帮凶、流量的奴隶......

那怎么才能避免孩子价值观被带偏呢?父母三观正,言传身教当然是重中之重,不过,如果能在轻松的看展、互动中跟孩子传达这些思想,效果或许会更好。

普桑的《随时间之神的音乐起舞》,可以向孩子传递时间的流逝,以及关于向前看与向后看的生活意义。雕像基座上挂着的两串编织花环,似乎在提醒我们,尽管过去与未来、年轻与衰老之间彼此对立,但都应获得同等的尊重。

这幅画并不是在简单地讲故事,而是表现对任何故事来说都至关重要的东西——时间,没有它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米开朗基罗的《衣衫褴褛的维纳斯》,其实是在抨击当下社会物质过剩、生产出了太多生活垃圾的现象,父母可以借此教育孩子,与其把大量时间和金钱花在物质享受上,倒不如多追求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

而《我们共视的难题》则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60年的美国新奥尔良市,黑人白人可以同校的法律条文刚刚获批,6岁的黑人女孩被父母送入白人学校,路人却朝她扔西红柿,还有人用大写字母写下侮辱黑人的子母。

画家诺曼·洛克威尔用极度冷静的态度描绘了这一历史事件,就跟他之前的作品一样,客观反映社会现状,旨在告诉人们:无论肤色与种族,每一个人都能被看作一个正式的公民。

还有画家毕加索,他的很多创作灵感都来源于马戏团,而马戏团的演出舞台则代表了整个世界。台上的翻跟筋斗、跳跃、小丑的悲喜剧表演、驯兽师的咆哮、恐惧、勇气,以及走钢丝者极力保持平衡......这都是世间百态。

在高尔看来,画家不是普通的旁观者,他们习惯观察那些以反映人类命运为生的流浪艺人时,他知道自己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分子。

所以,艺术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世间万物,走近艺术、读懂艺术,不但能让孩子拥有不俗的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学会更加客观地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加从容地迎接挑战和不确定性。

想不想成为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艺术启蒙老师?看完《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你就可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